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状物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学生作文指导小组

第一章 状物写作指导

1.什么叫状物描写

状物是指以描写物体或景色为主的文章。有描写动物的,如《燕子》;有描写植物的,如《荷花》;有描写建筑物的,如《长城》;有描写景物的,如《梅雨潭》等。

写状物类文章和写人记事的文章一样,首先必须突出中心,只有中心思想明确,读者才能领会你的写作意图。同时,写这类文章还应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产生联想和想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力求语言生动,文笔流畅。

2.状物描写的要点

一般说来,写状物类文章重在突出描写对象的形状、姿态、色彩以及其动静变化等,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认真观察

“善于观察,细心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必要条件。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捕捉事物的特征,获得总体认识,弄清局部情况,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等。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真实感受。所以,我们无论观察什么事物,都要有目的、有次序、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千万不能粗枝大叶,走马观花。

抓住特点

自然界中,各种动、植物,各处景色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类物、同一处景,也都因各种原因和时令变化而各不相同,各具特点。所以,我们在写状物类文章时,务必抓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文章才能具体、真切,使人印象鲜明。

例如《燕子》一文,作者是这样描写小燕子的外形的:

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作者抓住了燕子羽毛“乌黑”、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这三个特点,把“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写得栩栩如生。我们有的同学在描写猪时往往写它“撅起的大嘴巴”、“耷拉着的大耳朵”;写公鸡时便写它“大红冠子长尾巴”的特点。这样写当然可以,我们还可以抓住其他特点写。总之,要想把状物文章写得生动、真切,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

注重顺序

我们写文章不但要做到“言之有物”,同时还要做到“言之有序”。如果顺序安排得不妥,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会给人以繁杂凌乱的感觉。写景状物的文章,顺序种种,有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有按空间转换顺序写的;有按事物内部结构顺序写的;还有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的:春季写“溪水、木排、小鹿……”;夏季写“森林、花草、浓雾……”;秋季写“枫叶、野果、药材……”;冬季写“风雪和动物冬眠”。这样按季节顺序用具体。事物来说明小兴安岭是“巨大的宝库”,是“美丽的花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我们写状物类文章时,究竟按哪种顺序写,可根据内容,灵活安排。只有注重了顺序的安排,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

静动结合

有两句古诗:“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诗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是动中有静。写诗能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写状物类文章更应注意静与动的变化。

如《猫》这篇文章,先写猫的生活习性,是侧重于静态描写的。写猫“老实”,“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写猫捕捉老鼠时“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接着,作者连用几个动词,写猫可亲可爱,“蹭你的腿,”、“跳上桌来”、“踩印几朵小梅花”,通过这一静一动,静动结合的描写,把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我们写状物类文章时,在观察的基础上,力求把那些静态的物品、楼房、树木,动态的行云流水、飞禽走兽等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3.状物文章的写法

状物的“状”是陈述或描摹的意思,也就是有条有理地用语言文字表现或说明情况、形状和特征等。“物”包括的方面很广,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多指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动物植物等。“状物”就是要求小学生把观察到的某物的形状、颜色、构造的成因等等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受到的启迪,真实而细致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对这一物体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要写好状物的文章,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仔细观察

天下万物千姿百态,各有其独自特点,要想充分写出某一物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时,一方面要细致观察“物”的外部形态:形状、大小、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注意“物”是否有变化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查。

时刻注意围绕中心状物

无论是选材,还是描写,都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定,以便笔力集中,写得更深刻,更细腻,“物”的形象更为丰富。如果作文的中心应是“最心爱”,就要求表达自己对某物的喜爱之情,这既要求所写内容一定要让人觉得可爱,又要求所写内容确实可爱,在立意上不能出现偏差。

使用多种方法来描绘事物,特别要注意细节的刻画

我们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情趣,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办法使“物”活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插入一些与所写“物”有关的故事、传说(要少而精)等,使内容更为丰富。

展开丰富的联想

描写事物离不开作者的情感与体会,抓住事物特点,将自己的体会联想与事物的特点融为一体,就可以达到状物寄情的效果。而文章融入作者丰富的联想,就会使内容更充实,更耐人回味。不过要注意,联想要以真实的事实为依据,不要完全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

可以深入挖掘,使立意更深刻

在达到一般状物文章的要求之后,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做进一步思考,挖掘出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蕴含在“物”中的某种启迪人的生活哲理和美好情趣,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予以表达。

这样说来,状物类文章在小学阶段可以分层来逐步解决。首要解决“特征”描绘,在作文起步阶段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物”的大小、厚薄、轻重、色彩、味道等本身的特点即可。接下来可以学习运用修辞和联想的方法来美化笔下的物,进一步的学习可以思考“物”的性格,在写作的同时完善学生自己的品格。

4.怎样写好状物文

状物的“状”,在这里,是陈述、描摹的意思。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是以摹形描状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写这一类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描摹能力。

状物的记叙文,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描述物品

物品多指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卫生用品、食品等等。记叙物品,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写出物品的特点。物各有异,各种物品各有它们自身的特点,有的表现在形状上,有的表现在结构上,有的表现有质地上,有的表现在颜色上,有的表现在用途上。我们在作文前,要细致观察,掌握其主要特点,然后抓住特点重点下笔,当然在叙述特点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记叙物品,一般按空间顺序。

要寄情于物。描述物品必须富有感情,只有爱得深才能写得好。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对物品的感情写进去。只有寄情于物,才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使文章有感染力。

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老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能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拟人也是状物文章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象征要恰当。有一类状物记叙文,是借某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表现某种人或某种道理,这种写法通常称为象征写法,也叫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如用蜡烛比喻教师,用时钟说明珍惜时光的重要……恰当的象征,能使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显得含蓄而优美。可是有的同学却滥用象征写法,任何一篇状物文章都加上深奥的道理,看了之后,使人有牵强附会之感。运用象征写法一定要注意:比喻之“人”,说明之“理”,一定要与“物”有某种相似之处,这样的象征写法才显得合情合理。

描述植物

植物包括花、草、藤、树。也包括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等。描述植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抓住它们根、茎、枝、叶、花、果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形状、颜色、气味及果实的味道。描述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时,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反映植物特征的部位写。

要写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发展变化。植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换,形状和颜色都要发生变化。植物的自身也是不断生长发展的,如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形状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描述植物时,我们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季节,不同的生长过程,写出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要写出它们的发展变化过程。

要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包括喜怒哀乐。有的植物我们喜欢,有的植物我们不喜欢,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描述动物

动物包括鱼、虫、鸟、兽。它们有的在水中游,有的在空中飞,有的在山中跑……这些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的动物都是我们描述的对象。

描述动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写出动物的外形特征。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描述外形不能像记流水帐,面面俱到。应该突出重点,有一定顺序。

要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就是指动物在吃、住、行、睡等诸方面的生活习惯。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是不同的,因此在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要写出自己对所写动物的爱憎之情,把感情融化于具体描写之中。

描述建筑设施

建筑设施是指建筑而成的东西,如桥、塔、喷水池、纪念碑、房屋等。

描述建筑房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交代观察点,也就是说明你是站在什么地方看的,是远眺,还是近看;是定点看,还是“移步换景”。因为从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景物所获得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围绕中心事物,按一定的方位,依次说清楚。方位是指上下,左右、前后等,我们观察事物只有按一定的方位顺序看,才能看得清楚、仔细。要做到方位分明,还要有中心目标。有了中心点,其他事物的位置也就能说清楚。

要抓住建筑的特征,进行具体描述。建筑设施的特征通常指大小、高低、形状、颜色等等。

5.写状物要写出特点

点击现在初中学生的写作状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常会感到担忧和痛心。由于应试教育的“功利”,学生喜欢到作文选、写作大全中找素材,寻章摘句,剪辑速成。综观学生的作文,几乎千人一面,内容单一,结构也是脸谱化……如何让学生立足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以我手写我心?我们先从状物类作文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心路历程。然而在习作过程中,学生面对作文一筹莫展怎么办?学生有了体验不知怎么表达怎么办?

以“原型”体验为发端,唤醒习作冲动和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作文之前,设计一段紧密联系生活、富有感情、新颖优美的提示语,能激发学生多种体验,能激发原型,唤起回忆、引起联想、触发情感、启迪思维、开拓思路,能捕捉到学生写作的“兴奋点”和“动情点”,能一下子“惊醒”学生心中储备的表象,并能把它贯通起来,获得写作的冲动。

例如:布置了命题作文:“花花草草皆可成文,一草一木皆有情谊。一切事物不仅可亲可近,而且可思可感,请你任选一种自己或接触较多、或观察较细、或体验感悟较深的某一具体花草树木,以“我爱”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就设计了以下的提示语:

植物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田野有一望无际的庄稼;河里有水草,岸边有垂柳;路旁有绿化带,有花草;楼群中间有绿地,有绿树,阳台上有四时花草,上学的路上,四时的花木为你演绎这不同的风景……面对自然风景,花草树木,杜甫“感时花溅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林逋爱梅,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古人对花草树木都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别样的情怀。那么,做为学生,面对着生活中耳闻目睹的自然景物,细心寻觅,仔细观察,或许就会发现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或从中获得某种启迪。

通过学生的眼睛,我发现他们已经心有所动,跃跃欲试了。

通过“下水文”引领学生状物寄情,习得技巧和方法

“心动”了还远远不够,写植物的题材比较多,怎样才能写好这类题材?首先是要把植物的形状、特点或生长过程观察清楚,交代明白。

如何观察和描写植物?引导学生进行片段练笔。

观察要细致,描绘抓“特点”。每次布置学生作文,我都会写个“下水段”或“下水文”来为学生引路。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写作前,选择好你喜欢的植物进行认真观察。观察的重点是植物的干、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形状、色彩、味道等。抓住特点,有目的地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另外它对阳光、土壤、肥料和水的需要如何……但又不可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反映植物特征的部位泼墨如云。

状物要写得好,对物的描写要做到准确细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准确用词,巧妙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例如下面一段是笔者对“牵牛花”的描写:

翠绿的茎叶间,开出了几朵颜色各异、鲜艳美丽的喇叭花!心形的叶中,冒出一朵朵绯红,深紫、莹蓝的花儿。瞧,她们伸长了细嫩的脖颈,骄傲地擎起了朝天的小喇叭。这柔嫩的小喇叭既像一个小小的时间漏斗,又像一只玲珑美丽的高脚酒杯。花不算大,但色彩变化却很是丰富:底部的花筒颜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淡淡的桃粉,越往上颜色愈深,最漂亮的是花筒上方顶着的颜色,也就是花瓣边缘的色彩,有大红的,有紫色的,有粉蓝的,有深蓝的,甚至还有的镶了白边的……曼妙的花色,碧绿的心叶,纤细的绿茎,卓然而清丽。

描写人格化,融入真感情。在描写植物时,如果能进行人格化描写,就可以使笔下的花草具有一定的神韵,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情趣昂然。通过合理的联想,把静物写活,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充满真情。

例如笔者的下水文《家有吊兰绿常驻》的描写:

它根叶似兰,花茎横伸倒偃,悬空凭虚,因而得名;吊兰叶子,翠润如玉,经脉清晰,叶间的几根走茎散挂在花盆的四周,茎端坠着青绿的带着气根的小吊兰。

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因此还有“折鹤兰”之称。每每有轻风抚过时,她便茎叶摇曳,舞姿悠悠。

没过几天,浸泡在水下的粗短淡绿气根就长成了一丛白色的根系。不需要特别的照料,仅以清水养的吊兰居然也能成活。

这两个状物段落写得生动形象,紧紧抓住了吊兰的外形特点和内在生命力顽强的精神。

总之,对植物的观察只写感性认识,这还不能达到完全认识植物的目的,我们还要通过分析,找出它的特点以及神韵。

如何选材立意和布局某篇。指导学生组段成篇

选材立意要巧妙:筛选心有所感的事物。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首先需要筛选自己熟悉的某一种具体事物,把文题补充完整。选点一要熟,二要对其心有所感,如此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性情,才会言之有物。

布局谋篇要有序: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虽然观察点只是一种植物,但也要注意写作顺序。可以先从整体绘其形,可以按根、茎、叶、花、实的顺序写,再抓住其神韵或精神或比喻意义……总之,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能层次清楚,有条不紊。首先绘物之外形特点,再写其功能或精神等。

水到渠成主旨显:状物寄情或托物言志

状物还需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力求赋予客观事物以强烈的主观色彩:可以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使其形神兼备,挖掘其精神特质,从而直接抒发对其赞美歌颂之情;也可以写“我”从事物中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小火花;可以以物喻人,借物来抒发和事物有相似点的人的崇敬之情。

《家有吊兰绿常驻》中,作者感动于吊兰一年四季的绿意葱茏,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生命力顽强,表达了对其热爱赞美之情。并再作延伸,将思维地触角探向深层,即由此获得的启迪——“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使主旨得以深化。

一般地来说,状物不是为了状物而状物,往往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或更深层次地看,写状物文不能就物摹物,而要由物及人,通过写物来歌颂某种精神,或获得某种启迪。

叶老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但也需要教师适当的引领和技法点拨,学生才会从自己亲身经历中寻找素材,把目光投向生活的广阔空间,在广阔的世界里,抒写生活,展示才华。

6.状物写出特点的方法

分类描写法

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围绕中心法

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定景换点法

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定点换景法

运用定点换景法描写景物,首先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表现同一事物时,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其次描写时要注意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专门说明,也应该让读者能从描写中领会到作者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等。这样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日内变化法

同一景物在一天内不同的时刻,景色是不一样的。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并做到各有侧重,避免画面相似。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不能只改变景物的地点,但是侧重点可以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同中有异。

随时变化法

随时变化法一般运用于描写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变化,以及描写刮风、下雨、下雪等气色变化。采用随时变化法描写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景物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写景物时,要把时间的变化交代清楚,这样能反映景物变化的时间进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个时间里自身特征的变化描写具体,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场景物变化的小电影。

季节特征法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7.写状物作文的方法

你的小屋也许是个美丽的世界。床头放着和你朝夕相处的洋娃娃,墙上挂着你心爱的布贴,桌上摆着夜夜陪伴你的台灯和嘀哒嘀哒的小闹钟,书柜礼珍藏着装帧优美的画册和相册,排列着竹的、泥的、磁的小动物和小人物,真逗人喜欢,那么在它们中间,你最喜欢的是那一件呢?

你喜爱的小物件可能并不难找,可是一旦真的动笔,把它介绍给大家就可能感到困难了。别急,让我告诉你吧。

挑好小物件,也就是通常说的选材。可以写金发碧眼的洋娃娃,展翅欲飞的飞机,可以写遥控坦克、汽车、逗人喜欢的磁猫、小狗;变化万千的金刚,可以写奔马的台笔架,当然也可以写不倒翁……

确定写作的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描述一件物件,总要告诉读者这件物件的来历、样子和用途吧!比如一盏台灯,总要由底座、灯柱、灯罩组成;一本相册,也要有封面和内页构成。所以你在描写物件时,一定要定好写作顺序。如台灯,可以由上到下,也可以由下到上。我们来看这一段话。

我家有一盏漂亮的小台灯,远看就象一个大蘑菇。下面是黑色的圆台形的底座,上面是个椭圆形的灯罩。灯罩上有四幅画。第一幅有两只丹顶鹤,它俩在苍松下扭动着身躯,梳理着洁净的羽毛。第二幅有两只画眉,正在翠绿的枝叶中引吭歌唱。第三幅画着一只顽皮可爱的小猫,正在兴高采烈地捕捉一只蝴蝶。第四幅画着一只胖乎乎的小白兔,竖着耳朵,正津津有味地啃着大白菜呢!能工巧匠们用多彩地画笔把灯罩装饰得生机勃勃。

不难看出,这篇短文先总写台灯的形状,后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描述的。

对人物物件则通常采取由上到下的顺序。

每朵荷花中央有一位纸做的少女,婷婷玉立。她梳着长长的发髻,头上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金钗,身上披着绣满荷花的外衣,肩上搭着白色的纱巾,下面是绿色的长裙,显示出了她们优美苗条的身躯。

而方圆形的物件大多是从外到里描述的。

我家有一个漂亮的茶叶筒,它是用合金铝制成的。重量轻,又不容易生锈。茶叶筒是圆柱形的,由三部分构成:筒身、筒盖、内盖。茶叶筒的筒身呈现出深蓝颜色,上面绘有一只美丽的孔雀站在一棵大树的粗枝上。那孔雀昂着头、抖动着身上五彩缤纷的羽毛,好像在炫耀它的衣裳呢!大树下,一朵朵盛开的小花,映衬着碧绿碧绿的小草,格外夺目、引人。在图案的右上方,印有两个红艳艳的大字——“北京”,说明了它的产地。打开茶叶筒外面的大盖,里面还有一个小盖,因为是双层盖子,密封得严实,可以保持茶叶气味的芬芳。

写时应注意用准方位词为了把一件物品的各个部位说清楚,说明白,要准确地选用表示方位的词。如:上边、下边、左边、右边、里面、外边、前边、后边等等。准确地运用方位词,才能把物品的部位写清楚,也会使文章的层次清楚。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小闹钟

我家有个小闹钟。

它的样子又漂亮又滑稽。说它漂亮,一点儿也不夸张。透明的玻璃罩,鲜红的外壳、表罩上围着一圈锃光发亮的金属圈。说它滑稽也不过分。它那两只细小的腿托着圆圆的身躯,再加上那个提手,活像戴上了巴拿马小草帽,样子真可笑!而最辛苦的是表盘上的“劳动者”: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按照规定的运行轨道准确地走着。看!墨绿的秒针走得多么急促,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追赶着它;漆黑的分针走得又那么稳健,像是在无忧无虑地散步;时针呢?别看它像停着不走,其实它也和伙伴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止。

自从小闹钟和我结成了亲密的伙伴,懒觉再也不来缠我了。每天早晨,小闹钟发出清脆的“铃铃”声,催我起床锻炼、学习。当我思想懒惰的时候,它就“嘀嗒,嘀嗒”地提醒我:“怎么?你要偷懒了?”于是,我马上振奋起来,又和它一起迈开新的步伐。

小闹钟和我形影不离了。现在,我正和它比赛:看谁跑在时间的前面。

评析:这篇作文描写了一个小闹钟,读来感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是由于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和叙述的结果。通读全文,我们会知道小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观察整体,写出了“它的样子又漂亮又滑稽。”然后从整体到局部依次进行了观察,写了它的表罩,金属圈,细小的腿,圆圆的身躯,提手,三种不同的指针。在观察时作者还展开了联想和想象,如秒针说它“走得多么急促,”分针说它“走得又那么稳健,”说时针“像停着不走”。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表针描写得出神入化。描写一种物品,离不开写这件物品的作用。文章的结尾,用小闹钟促“我”早起锻炼、学习,写出了它的作用。

抓住物体的特点

只有抓住特点,才能把物件写具体。什么是特点?就是它与其它事物不同的地方,有的表现在形状上,有的表现在结构上,有的表现在质地上,有的表现在颜色上,有的表现在用途上。我们在作文前,要细致观察,掌握其主要特点,然后抓住特点重点下笔。只有这样,各种事物才能区分开来。只有认真从他们的构造、材料、形状、颜色以及动静态上观察分析,就一定能找到。请看这段对一盏灯的描写:

红缎子上放着一盏样子很别致的灯,灯身是一只石榴,有人头一般大小,上面有几道裂开的地方,露出一粒玛瑙做的石榴子,石榴皮是金的,上面的皱纹和真正的石榴皮的皱纹一模一样。

“灯身是一只石榴”是灯的形状,“有人头一般大小”写出了灯的大小,“只见有几道裂开嘴的地方露出一粒粒大玛瑙做的石榴子”讲明了灯的构造及材料,“石榴皮是金的,上面的皱纹和真正的石榴皮的皱纹一模一样”,则描绘出灯的颜色、材料。这是一盏名贵而别致的灯,和其它的形形色色的灯完全不一样。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

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

习作《台灯》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再如下面的一段话:

透过小公鸡肚子上的玻璃钟罩,便可以清晰地看到12个黑色的数字,匀称地分布在刻度盘上。黑色的一短一长两只针,分别是时针和分针,红色的是秒针,黄色的是定时针。鸡鸣闹钟是只电子钟,走时精确,悄无声息,可使我安然入睡。

把钟做成小公鸡的模样,真是很恰当。这样的产品一定有很多人买。

抓住特点写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要倾注进自己的感情,喜爱或赞美之情。例如:

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描述物品必须富有感情,只有爱得深才能写得好。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对物品的感情写进去。才能使文章有感染力。

充分展开联想。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例如:

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丁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

这丰富的联想以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拟人也是状物文章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读下边的这篇短文,体会作者是怎么进行联想的。

小闹钟

“嘀嗒,嘀嗒,嘀嗒……”我家的闹钟总是不停地响着。嘀嗒,嘀嗒,嘀嗒……姐姐说:那是时间老人的脚步声。

时间老人什么样儿?它为什么总不休息?它是在追赶什么人么?对了,是在追赶爸爸!爸爸前几天捧了一张大奖状回家,人们都称赞爸爸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的,闹钟在追赶爸爸,嘀嗒嘀嗒,嘀嗒……

走在时间前面多么光荣,我也要走在时间前面,明天早晨早早起床……

这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小闹钟长了白胡子,跟在我的后面跑,嘀嗒,嘀嗒,嘀嗒……

8.状物的一般方法

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

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盖诗文所以足贵者,贵其善写情状。天地人物,各有情状。以天时言,一时有一时之情状;以地方言,一方有一方之情状;以人事言,一事有一事之情状;以物类言,一类有一类之情状……情状不同,移步换形,中有真意。”

景物的形状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

虚实结合,扩大想像空间。写景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

运用比喻、对照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清代的刘熙载说:“《书诀》:‘石有三面,树有四枝。’盖笔法须兼阴阳向背也。”写景状物,要从客观事物的整体出发,不拘一格地从多方面加以描绘。例文:

总算是起风了,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酷热总算被稍稍地驱散了一些。我走在小径上,风吹树叶所发出的沙沙声令我感到这段日子以来难得的惬意。我不禁抬起头,感激地朝发出声响的树看了看。只看了一眼,突然被一片飘落的枯叶吸引住了。那树叶缓缓而下,蜷曲着,微黄的身体显示出它的生命已然灯枯油尽,它即将化作几粒微尘,随风散去。

在世界上某个角落里,也许正有个生命如同那枯叶一般逝去了。而我们,也终会在某一个早晨或夜晚,燃尽我们的生命之火。

一片树叶,从萌芽到长大,从嫩绿到泛黄,仅仅是半年功夫罢了。而一个人的生命,从诞生直至死亡,又能有多久呢?但并无哪片树叶因为这注定的命运而拒绝吐露她那悦目的翠色,同样的,在我们的星球上,也未曾有过由于畏惧注定的死亡而拒绝生活的人。他们或许伟大,或许渺小,可能他们的生命不过十年二十年而已。但在这段历程中,他们拼搏过、奋斗过,为着理想,为着价值。他们都点亮过或明或暗的灯光,在命运的丧钟敲响以前,他们可都是在热情地活着的呀!

这时,又一片枯叶在我眼前飘然而下,它已结束了自己的使命,理应享受到安息。风动叶响,那沙沙的声音,便是在奉献着自己的绿叶,在诉说着前辈们的光荣,在向逝者道别吧。

我又一次抬起了头,灿烂的阳光正透过枝叶照射过来。于是,那舞动的绿色便显得更加有生气了。由此我深深体味到了夏的活力,这活力,丝毫未因衰败的叶子而削减,她被更多的新生的生命支撑着,永远年轻而美丽。

那天晚上,忙完了许多琐事,心情十分烦倦。匆匆出了家门,赶往车站,打算搭公共汽车去上班。走到巷口,偶然—抬头,忽然看见远处那一大片湛蓝的夜空。那夜空,是异样的光洁莹澈,衬在闪烁的灯光与房屋的黑影背后,远远地伸展出去,带着一种非常的宁静与高贵。像一个大手笔的布景师,不惜工本地用了—大幅光滑无比的软缎来做都市之夜的背景。

我蓦地觉得自己由烦倦的现实飞升到—个幻想的世界。怎么会有如此辽阔、莹澈、光洁、湛蓝的夜空呢?而那一大把撒出去的星粒,就像无数闪耀的碎钻,散落在无垠的大宝石蓝色的软缎上。

那夜空怎么蓝得那样亮,亮得像是镀了一层丝光呢?哦,原来那边镶着一个圆圆的月。这才想起,假如不是闰月,今天该是中秋节了。难怪月色如银!那格外明净的天宇,不仅是因为月色,而更是因为风。今天有4级风。台风征候尚未完全逸去。她扫出了一大片晴空,而且余兴末尽地继续扫着那聚在东南方的一堆云絮。那一堆云絮簇拥在许多屋宇背后,从远远的地平线彼端冉冉地浮升上来,就被4级风轻轻地、一簇一簇地卷向天空,慢悠悠地上升着,慢悠悠地变形。由一堆云絮变成一个老人,又变成一只绵羊,再变成一只由背后被风牵曳的鸡;然后鸡的形貌轻轻地幻散,你再也说不出它像什么。继续地游动,继续地幻散;变成两朵或三朵,分头飘去。你不知道追随哪一朵才是,你觉得自己也已幻散。于是,你再想去追往另一簇云絮,它们开始从屋宇背后浮升时,总是很大的一簇。这一簇,飘飞得十分迅速,直向那轮圆月飞升而去,仿佛要奔向月宫。于是,月光把云朵染成一圈金黄,又染上一圈浅紫。云朵再向上飘飞了一半旅程,渐渐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烟圈。透过烟圈的环形,月亮的银盘在上方静静地端庄地照着。云朵距离它还好远好远,我看得到那距离,那是十分立体感的一段距离。云并不想追上月,云只是无心地飘飞,无心地幻散。那烟圈也就这样地幻散,成为许多小小碎碎的白絮,轻轻地飘飞,轻轻地消失。于是,又升上来另一簇云。

我看着这簇云,它悠然地延伸、延伸,变成长长的一带,像一只橡皮艇。然后以迅捷的姿态飘飞而来。看着它,我忽然想起幼时唱的一首歌:如果我能飞升/如云能堪承载/我便入云驾驶/多么自在……真的,如果我乘云朵飘飞,将如何呢?云一定不问我要到何处去,云一定不问我自何处来,云一定不问我可曾向谁请假,也一定不问我可有什么未了之责。云甚至不会感到有我在它上面乘载,它仍是那么无意地飘飞,无意地幻散。那么,我也将随它无意地飘飞,无意地幻散,飘飞、幻散,飘飞、幻散,终而至于消失。

曾有人歌颂过消失之美。那种不经意的消失;那种完全“放开手,随它去”的消失;那种悠悠然、毫不牵恋的消失;那种飞向无穷,飘向无限的消失,让你的灵魂就那样摆脱开一切牵绊,轻轻地浮起,悠悠地远去,毫无重量地幻散,毫不沾惹地消失。

生活的烦倦在何处呢?如果你是云朵。

点品:作者将情感的变化系于飘飞的云上,借云的飘飞幻散自己内心的波动,情感细腻,富有理趣。

9.状物作文怎样得高分

在毕业、升学考试中,状物的文章一般单独出现的情况下很多的,有的是包含在写人、记事、记活动的文章当中,有的是看图作文,有的则是片断练习。因此,在准备毕业、升学考试时,对状物这样的文章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要认为这些无足轻重,忽略了对它们的掌握与练习。

状物,有重点有条理有情趣有中心有感情,才能得高分!

写作考试中的状物的文章时,要注意紧扣文题,根据要求,迅速构思,执笔成文。

在考试中,写状物的文章时,要开拓思路,广泛联想。可以写游记、参观记,写一种小动物、植物、工艺品、玩具、文具,写一个建筑物、纪念塔或其他景观等等,要充分进行练习,并于写完后认真进行修改。

关于状物,小朋友们还常常会搞错这样一个题目:《我最喜欢的》。有的同学拿到这个题目以后,由于审题不严,没有仔细去想,把题目补足成了《我最喜欢的一个小表弟》或《我最喜欢的人——妈妈》,也有写老师、同学的,这从审题及明确对象上说,都不合要求。其实,这个题目里面的,是要求我们写玩具、学习用品、体育用具等等,也可是某一种动物或比较有趣的玩意儿。

总之,这是个写物的题目,而不是个写人的题目。如果题目是《我最敬爱的……》,那么,写上老师、长辈等,就确切了,因为这才是写人的题目。

得高分的要求

对于考试中的状物文章是有基本要求的。首先应该明确:状物,就是描写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包括植物、动物、静物、景物生活用品等。状物的目的是使读者对所描写的各种物体有一个准确、鲜明的具体形象。

怎样状物

我们在考试的答卷中,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得高分。

要弄清题意,明确要求。虽然状物文章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但也有个按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的问题。审清题目,弄明白写作要求,这是动笔之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好材料。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里,对“物”写什么,不写什么,衡量的标准是文章要表达什么中心意思。根据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解决好要写什么的问题;

学会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来状物。一般地说,凡是和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关系特别密切,最能突出中心意思的内容,就是重点材料。对这些地方应详细具体地写;对表现中心意思只能起辅助作用的内容,是次要材料,应当简要、概括地写;与表达中心意思无关的或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就不要写。

要注意列好全文的写作提纲。用列提纲的办法帮助写作,可以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文章的结构,做到详略得当,叙述得有条有理。

状物时,要准确地抓住所描写物体的特征。特征指的是这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区别,在形状、颜色等方面独特的地方。状物时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使被描写的物体轮廓清楚,形象逼真。我们应该从物体的整体、局部、细节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认真地分析、比较,努力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状物时要言之有序。状物的顺序与物体本身的特点和观察物体时的顺序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按照由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由中间到两边,由外向内或由主要部分到次要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可以通过描写物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构成对物体的完整印象,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或从整体到部分,使物体的形象更为清晰。

金点子

在描写动物的文章中,在介绍动物的活动情况或生活习性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抓住动物的一些有特点的活动来进行介绍;

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要注意把活动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写具体。

怎样把“外形”和“活动”结合起来呢?一般是分段进行,先用一段或几段写外形,然后再用另一段或几段写活动(或习性);另外一种接连的方法是运用过渡句或过渡段的方式进行结合。

高分佳作

我家的金黄公鸡

我家养了许多鸡,我特别喜爱那只金黄公鸡。

我爱这只金黄公鸡,是因为它与别的鸡不一样。它高高的个子,身体十分壮实,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冠子,身上穿的那身金黄袍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它尾巴长长的,走起路来微微摆动,像个挺胸昂首的武士,实在惹人喜爱。

我爱金黄公鸡,爱看它啼鸣的姿势。它先瞪圆眼睛,脖子慢慢地伸长,最后昂起头来,便发出高亢悦耳的声音。这声音,送走黑暗,迎来光明。这声音,唤醒人们开始一天的生活。

我爱金黄公鸡,还因为它有一种可贵的精神。一个星期天,我去鸡栏前看它。只见它低着头正在觅食,一会儿用爪刨着地,一会儿又用嘴啄。它刨出一条小虫,先是衔起,可是没有吃下去,接着又放下来,嘴里发出“咕咕咕”的声音,别的母鸡闻声都跑了过来,于是金黄公鸡把小虫衔到一只母鸡跟前放下,母鸡便一口吞了下去。这时,我高兴得拍着手喊道:“哎!公鸡也懂得先人后己啊!”

春节前,爸爸要杀这只金黄公鸡,我赶快抱住它。我摸着它那金黄的羽毛,眼里浸出了泪水……爸爸说:“既然你这么爱它,那就留下吧!”我一听,高兴得笑了,泪珠从脸上滚了下来。从此,我更爱这只金黄公鸡了。

现在,金黄公鸡和往常一样,每天都要催我早早起床,去迎接新的一天。

写法评点:在文章的一开头,小作者就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要写的家禽的名称和自己对公鸡的感情,接下来具体地描述了“我”为什么特别喜欢那一只公鸡?因为它有可爱的形象,它用高亢悦耳的啼鸣唤醒人们开始一天的生活,它有一种先人后己的可贵精神。理由写得层层深入,具体充分。由于观察细致,因而能形象地写出公鸡的特点,写出公鸡和人们的关系,真实可信。

在描写植物的文章中,第一步先分部分地把一种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的特点描述出来;第二步把花草树木的精神特点写出来,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歌颂某种高尚品质或情操。

高分佳作

牵牛花

春天,我在院子里的墙角下种了几株牵牛花。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发芽了。

牵牛花把我家的那一片小地方点缀得格外美丽。秋风拂过,爬满篱笆的绿叶托着牵牛花在微风中轻轻抖动,就像一群群的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非常好看。

牵牛花还没开花前,刚长出的叶子是绿色的,而且绿得很,像一块块碧玉,像一块块翡翠,让人看了心醉。叶子越长越大,藤越长越长。它顺着篱笆往上攀,藤要是没有缠着篱笆,不几天就枯萎了。

没过几个月,牵牛花不知不觉地开花了。牵牛花每天清晨伴着太阳开放。花儿有红色的、有紫色的、有粉色的,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它们好像告诉我:金色的秋天来到了!太阳落山了,牵牛花也凋谢了。第二天早晨,又有一批新的牵牛花伴着太阳开放,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深秋,牵牛花全部开完了,叶子也枯黄了。这时,它的茎上长出一个个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样的东西。那里面孕育着新的生命——种子。

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蒙蒙细雨连绵不断地下着。“花骨朵”的外壳裂开了,黑色的种子随风撒落在湿润的泥土里。严寒的冬天过去后,春天来临,它又会破土而出。待到秋天的季节,美丽的牵牛花又与我见面了……小小的牵牛花不像牡丹那样需要人们精心侍弄,只要种子落在土里就能生长,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牵牛花虽然娇小单薄,但生命力很顽强。

我赞美你——牵牛花。

佳作评点:本文按照牵牛花的生长顺序描写了牵牛花的特点。写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写牵牛花儿,巧妙地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了情趣。比如写花儿,“牵牛花在微风中轻轻抖动,就像一群群的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新的牵牛花伴着太阳开放,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儿不仅写出了牵牛花的情态,而且写出了牵牛花儿的精神面貌。结尾的抒情之笔,收束全文,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在描写一般物品的文章中,重在对物品本身的形状、颜色、构造、用途等方面的描述。在这方面要注意三点:一是描述任何物品时,都要做到条理清楚;二是把重点部分或部位描写具体,这样才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物品;三是描写物品的时候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生动有趣。

高分佳作

文具盒

记得在我十岁的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了我一个精致而又美丽大方的文具盒。

一见到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盒盖上印着的两匹骏马,一匹是枣红色的,一匹是青白色的,枣红马前蹄蹬起,后腿弯成弓形,好像要凌空飞舞;那匹青白色的呢,则回头微笑,好像在和它身边低飞的小鸟嬉闹。就在这两匹马的脚下,开放着无数朵小野花,构成了一张小花床。看着这些鲜艳的小花,我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

打开装有吸铁石的盒盖,就可看到盒内的构造。盒内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摆着一支金光闪闪的钢笔,还排着三支削好了的彩色铅笔。掀开了上层的活动板,便可领略下层的“风光”了。边上的格子里躺着一把粉色的塑料直尺,靠近它的“屋子”里睡着一把小刀。更大些的长条卧室里,“大苞米”和“小花瓶”谈得正热呼。在一个角落里,还藏着一块淡黄的小橡皮,上面画着的小海豚顶着皮球玩得正有趣。它们白天辛勤地为我服务,晚上,又和我一起进入梦乡。

别看我的文具盒平时一言不发,到了用它的时候还挺热心呢。把文具盒一打开,钢笔马上蹦出来,帮我把作业写得工工整整;当我画格时,直尺便会给我铺出一条笔直的道路,让我把线画得又直又长;当我把作文标题写错的时候,橡皮便会自告奋勇,帮我擦去……

我的成长是老师的培育。而文具盒则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文具盒,我代表我的文具感谢你,我告诉你,我爱你,赞美你。让我们来呼唤所有的小朋友都来爱你,赞美你吧!

佳作评点:文章的写作很有特色:

本文的小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一个文具盒的特点。

在描写外形时,小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把静态的文具盒上的画写活了——“两匹骏马,一匹是枣红色的,一匹是青白色的,枣红马前蹄蹬起,后腿弯成弓形,好像要凌空飞舞;那匹青白色的呢,则回头微笑,好像在和它身边低飞的小鸟嬉闹。就在这两匹马的脚下,开放着无数朵小野花,构成了一张小花床。看着这些鲜艳的小花,我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条理十分清楚:开头先介绍名称和来历,是略写;接下来具体描述了外形、构造、作用等,是详写;最后的结尾,抒发感情,赞美物品,是略写。既呼应了开头,又点明了主题。

我们通常描绘事物特征的方法有白描、联想和比拟三种。白描是对物品的形状、大小、颜色、新旧程度、功用等作直接的细致刻画;联想是见物思人、见物忆事、联想物品的来历以及有关的故事等;比拟即见物抒情,用恰当的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物品的特殊情感。

下面这篇佳作,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白描、比拟、联想都用上了,写得很成功。小朋友们读后肯定会受到启发的。

高分佳作

高大的梧桐树

在我们学校的南边,有一排高大挺拔的梧桐树。

好高大的梧桐树啊,我们三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好茂盛的梧桐树啊,一排排树伸展着枝叶,形成一条林荫道。梧桐树的叶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像千手观音,又像一顶顶巨大的绿绒大伞。

春天,那些梧桐树开始发芽了,碧绿的新芽像一朵朵绿色的小花。树干是那么粗那么直,树顶那么高,树干好像脱了一层皮,被太阳照,那银白色闪着小点儿金色……你走到梧桐树旁,它好像在说:“同学们,春天来了!快迎接春姑娘吧!”

夏天,暴烈的太阳当头照。有了梧桐树,烈日就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这些光斑有的像老虎,有的像一朵云,有的像蜘蛛……我们在梧桐树下看这些光斑,觉得又有趣,又凉爽。

秋天,梧桐树结了许多梧桐果,圆圆的果上还有小刺儿,像一个个桂圆。金黄色的叶子衬着棕色的小果,好看极了。

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梧桐树落叶了。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北风中飞舞。地上也铺了一层又一层。这时候,我们就把树叶扫到一起,堆放在墙脚下。开营火晚会的时候,同学们点燃了一堆堆树叶。轻烟袅袅,褐红色的火苗窜了起来。飘舞的轻烟和跳动着的火苗,映在我们的笑脸上,引起了我们的沉思:梧桐树啊,梧桐树,你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多少期望!你曾经给我们报春,你曾经给我们遮阳;现在你又燃烧自己,给我们快乐和温暖。

多么高大的梧桐树啊!你牺牲了自己,却给了别人快乐方便!你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里,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

佳作评点:本文的小作者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描写了梧桐树的特点。在描述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梧桐树写得生动活泼有趣。你看,那“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北风中飞舞。”再瞧,“梧桐树的叶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像千手观音,又像一顶顶巨大的绿绒大伞。”描写得是多么富有情趣啊!这样文章一定能得高分!

10.状物作文写法指导

所谓状物作文,就是对某种物体的描摹和介绍。如果按内容分,可以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建筑物的、器物的(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如果按写作形式来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记叙为主,二是以说明为主。状物可以帮助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务。如何写好状物的作文呢?

观察是获得状物作文材料的最重要的途径

观察,就是看,仔细地看。外界物体反映到我们眼睛里,还只是大略的形象。如果不看仔细,不研究,也就倏忽而过,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产生写作冲动,而想办法把物的“倩影”留下来,成为写作的素材了。要使读者对描摹的对象产生深刻印象,就要写出对象的外在和内在特点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各种事物也都有各自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物体本身就具备的,我们只要通过语言把它如实地反映出来,比如水是流动的,糖是甜的;有的则是写作者从自己主观情感出发,强加于物体的,比如用“挺且直”来形容大雪中的青松,从而表现作者对不向压力屈服、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的精神的赞美。状物文就是要写出各种物体之间的这种种不同来。准确地把握物体的外部特点,仔细观察十分重要。观察物体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整体到局部、从形状到色彩,观察没有一定之规,关键在于掌握物体的特点。抓物体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看物体的形状,长短、方圆、肥瘦、大小等;

二是看物体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有不同;

三是看物体的质地,粗糙、细密、坚硬、柔软等;

四是看物体的数量,一个、两个、一条、两条等;

五是看物体的功能用途。如果是动物,还可以通过它的生活习性来说明。

要对物体分析比较,找出其特征

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物征,抓住了它,你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并正确地描写出来,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常见的平常事物中看出引入入胜的一个侧面。”这里的“一个侧面”就是事物的特征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类的物,特征区别当然是很大的。同一类的物,各自的特征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你要介绍“家猫”,你就要抓住家猫的特征。家猫的特征与狗不同,与兔子不同,即使与野猫相比也有很大的区别。家猫的特征是会捕老鼠,性子温顺,爱亲近人。把这些特征写清楚,文章不点明是写家猫,读者也不会领会错。再比如说,你要写自己饲养的一只小花猫,那你不但要写清楚这只小花猫与一般小狗、小兔的区别,更要写出与一般家猫的区别,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特征,即区别于一般家猫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为你的小花猫“立传”的目的。

物的特征主要有外形特征、功能特征和情态特征等。外形特征显着的,如“棱皮龟”,它的外形特征,一是大,是龟中的最大个。二是没有坚甲硬壳,而是裹着一层厚皮,所以又叫“革龟”,这两点外形特征就把棱皮龟与一般的龟区别开来了。功能特征,就是物的作用,物具备的某些能力、本领等。功能特征明显的,如,大象的鼻子。它的功能特征,是其他动物的鼻子无法匹敌的。把这些功能特征写清楚,象鼻子与其他动物的鼻子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情态特征,主要是物对人的感情,或人对物的观感。情态特征明显的,如家猫对人的亲近、温驯,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小花狗的善解人意等,都是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情态特征。

抓物的特征,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可以在一篇文章中都出现,也可以抓一二个方面来写。

整体勾勒与细部刻画相结合

勾勒,勾,就是画出轮廓;勒,就是刻,刻画。状物说明文,首先,要求把物的大体形象轮廓刻画出来,给读者以大致印象。

要做到准确勾勒,必须把握住整体。任何一个物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这时,要求我们应从大处着眼。急于盯住某些细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顾此失彼,读者对介绍的物的印象肯定是支离破碎,不会有整体感的。比如,一只文具盒,它由盒体、盖子、垫板、衬格、插销、磁性搭扣等构成。如果要介绍它,应该首先告诉读者这文具盒的大致形状、大小、总体色彩等等。再如,一头水牛,它有头、颈、背、腹、尾巴、四肢;头上有角、眼、鼻、口、耳等等。你首先应该告诉读者的是这头水牛的体态大小,这头水牛的头、颈、腹、背的形态特点,而不是头部的五官位置等等。总之,必须让读者获得的第一印象是你所介绍的物的整体形象。

状物文章在交代了物的一般形状、特征后,特别要注意细部的刻画。因为一般形状和特征,只能给读者以大体印象。这种状物文章一般适用于写某一类的物,比如说,笼统地介绍某一种动物,如家猫、鲨鱼、马等等。即使是介绍某一类物,有时也不乏作细部的刻画描写。如果写具体的某一物时,就必须在细部刻画上下功夫,只有细部刻画,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怎样作好细部刻画呢?毫无疑问,首先,要对物作细致的观察,对物的细部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要抓准。因为,所谓细部就是我们要描述的物的细小部分。而物的细小部分是很多很多的。如果不分巨细,统统写在文章,那肯定是不得要领,起不到说明的效果,不能加深读者对物的印象。因此,细部刻画,就要抓最传神的细部来描述,这样,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给文章注入感情

古人云:“假物以托心。”你之所以要写这个事,就是因为你喜欢它,或者不喜欢它,这就是你的情感,状物作文与说明文不同,就在于作文里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客观描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把你的这种感情流注笔端,融进字里行间,使得所写的事物不只是你看到的事物,而是你心中的事物,事物仿佛有了生命,不光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是一个愿望,一个理想,这样就能打动读者,和你产生共鸣。一般状物的作文通过借物寄情和托物言志来表达思想感情。

借物寄情,一般来说,在文章中详细地状写一种事物,总是有言在物外的用意的,最常见的就是借物寄情。这就是寄托、寄寓之意。因此,表达时往往会含蓄一些,多是将物的某一属性强调一下或故意渲染一下。如古人常借月来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他们把月亮描写成清冷的,忧伤的,孤独的,它高在中天,同时映照着相思而又在异地的亲人。古人对月亮这样看,这样写,显然是把无限的思念托付在凄清的月光里了。也许有同学会说,那太阳也高在中天,也同时照耀着相思而在异地的亲人呀,干吗不写太阳呢?这其实点到了写借物寄情类文章的关键:那就是所借之物必须与你要表达的某种感情有联系,即这件物的某一属性要与所抒之情合拍、默契。月亮幽幽的白光、阴晴圆缺的规律以及日日挂在寂静的夜空这些特点与深切静谧的思绪太合拍了,而太阳火热的外表和灿烂的容颜则不适于表达那种悠长的思念。正如我们不会说:这人性子真急,像水似的,而说,这人脾气像团火。

托物言志是人们在表达自己志向时常用的手段,比如红领巾宣誓时握紧了拳头,高举在肩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让红旗永远鲜红,永远不倒!”这儿是借着永远高举的红旗来表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但更多的是在文章中着力地描写某物,尤其突出这一事物可以生发出较大意义的属性,借以言明自己的一种志向。选择什么物来描写才能更好地表明自己的心迹,这是写好这类托物言志的文章的关键,下笔前一定要先理顺思路:比如,我要写的这件物外形特点有哪些可以夸张或描述的;内在特点又有什么可以生发的?与我要表明的某种志向在哪方面可以联系等等,然后再写就不会卡壳,而且丝丝入扣了。

要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来写

修辞运用得当,文章就更有韵味。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使写作对象更加形象生动,使读者感受更深刻。

综上所述,写状物作文的诀窍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几句话:留心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作,再配合恰当修辞的运用,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了这些,你所写的就是一篇成功的状物作文。

11.怎样写好状物记叙文

这里所说的“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状物”,就是描绘事物。状物的记叙文,也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托物言志或托物抒情,就是通过描述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述,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情的充分阐发。

托物言志型的记叙文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联想,二是象征。这两种方法有时通篇使用,有时点到为止。例如,《荔枝蜜》一文,通篇主要写的是蜜的酿造者——蜜蜂,通过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的变化,赞美了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高尚品质,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赞美蜜蜂还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在文章的倒数第二个自然段,笔锋一转,用了两句话,写水田里耕作的农民,并运用联想的方式点到文章的主题;“他们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白杨礼赞》一文写法则有所不同,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黄土高原上“极普通”而又“实在不平凡”的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文章首先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极力描绘了西北的白杨树,赞美了它的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和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的特征;然后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写这一类记叙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抓住所状之物与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叉点”,即确定他们之间相似、相通或相关的内容。例如:《荔枝蜜》中蜜蜂与农民在勤劳、无私方面的相似点;《白杨礼赞》中白杨树与北方农民在力争上游、倔强挺立方面的相似点。

要把“物”状好。这是写好状物的记叙文的基础,没有了这一基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都无以寄托。对物的描绘要真实、准确,要重点突出,要与文中所寓之理、所抒之情互相呼应。

在动笔之前要认真构思、立意。特别应注意立意要新,避免老生常谈,比如《蜡烛颂》、《蜜蜂颂》这类话题,就很难再写出新意。要想写出新意,就要在生活中经常细致观察和勤于思考。

12.跟着名家学“状物”

郭沫若《石榴》第三至五段: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步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的。

技巧学习:抓住特征,形象逼真

郭沫若的优美散文《石榴》托物言志,语言凝练,立意深刻。

选文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突出其形态美、精神美及其成长演变的过程。

“最可爱”领起全段,“深红色”的以色彩鲜艳动人,单瓣的“陆离”以色彩繁杂可人,双瓣的“华贵”以华丽珍贵悦人。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现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的精神美。“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反问、比喻兼用,突现石榴是夏天的中心。

骨朵翻红,四瓣匀称,堪称“奇迹”。

由“红玛瑙的花瓶儿”到“希腊式的安普刺”,再到“中国式的金罍”,果实进一步成长,用“锈彩”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生动逼真地展现了“一段妙幻的演艺”。

刘淇秋《雨的四季》第二段: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技巧学习:巧用修辞来状物

刘湛秋的写景抒情散文《雨的四季》,笔调清新自然,饱含深情,充满爱意,为我们描述了四季的不同雨景,展现了四幅鲜活的画面。

这里选取的是第一幅——春雨图。“情”是散文的灵魂。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春雨柔软了树枝的手臂;让叶子起伏着波浪,让水雾的丝帘牵动着彩棱镜;让小草发出沙沙声……从侧面描绘,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嗅觉,写出了春雨的娇美轻柔。

该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水珠的娇媚,小草的萌动被描写得活灵活现,增强了生动性和感染力。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