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八章妄自尊大,是灭自己的利箭

第一节不做夜郎自大的学者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青少年可看到许多智者向你走来。他们一路走来的留下的文明、知识让人们感叹、折服,深思之后,青少年是否也悟出了一个真理:不做夜郎自大的学者,很多的知识都需要自己去虚心学习。

有很多青少年易沉醉在自己没有什么现实依据的自满中,从而不能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实力,这样是很不可取的。适当地拥有自信会使青少年在前进的路上更勇敢,而盲目的自我陶醉只能成为一块人生的绊脚石。

关于夜郎自大的思考

夜郎国在汉朝是一个很小的独立国家,它的国土非常小,仅有汉朝的一个县的地方那么大,这个国家物产的种类非常少,牲畜也不多。但是夜郎国的国王却非常骄傲,他认为他所统治的国家的很大,很富饶,汉朝的使臣来访问的时候,他竟不知天高地厚地问道:“汉朝和夜郎国相比哪个大呢?”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比喻目光短浅、见训贫乏却又自高自大的人。作为一个青少年应从这样的故事中吸取教训,适当的自信对自己是很有益的,它能淡化自己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俗话说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不仅仅是要如实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样也要分析自己的短处。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如别人时,要以真诚谦虚的心态加以请教,理性分析自已不如别人做得好的原因;比别人做得好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平常心对待成功和失败,刻苦学习这样才能更加提高自己。青少年在生活中适当地做些如“我能行”、“我真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暗示,给自己鼓劲加油。当然,青少年这样做要有一个度,不是要让自己“孤芳自赏”或者“夜郎自大”,更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要在生活中激发自己奋发进取。

善集大成学习者,成

古人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按照现在的理念加以诠释,可谓古今中外欲成大功者,无不是善于借鉴和运用外物条件的,这也是只有虚心不自大的人才能做的到的,所以有句话说的好“善集大成学习者,成”。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曾这样论述:两个马木留克兵能打赢3个法国兵,而1000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这样看似是一个不成立的推论,这个问题的奥秘就在于综合使用军事力量。战争依靠的是一种合力,而这种合力却绝不是诸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这正是“集成”在军事领域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所在。

集成是不自大的人经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比较、选择和优化,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要素及其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整体功能实现效能倍增以取得胜利。

集成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的方式,它能适用于很多的领域。青少年应用更谦和、冷静的目光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科学家钱学森曾科学地提出了解决有关开放性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方法论——综合集成。综合集成强调的是着眼于整体效益,综合运用各种资源,集中各方面的优势,谋求战斗力的最大发挥。因此,综合集成绝非简单的罗列堆砌,更不是僵化的生搬硬套,而是融合与创新。夜郎自大的青少年,从不排斥外界一切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只有善于借鉴并在借鉴中善于学习的青少年,才能在明天更成功。

历史上的很多智慧深刻地启示着,在青少年曲折的成长得道路上,时时不忘谦虚学习的道理。在思想上转变自己的观念,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足,克服自己对生活学习的夜郎自大的心理。当今时代是个学习的时代和开放的时代,作为青少年应懂得向一切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事物学习以求更好的发展。

过度的自大往往使青少年慵懒又自命不凡,做个谦虚的人。真正的谦虚不需要嘴上的唯唯诺诺,更不是一味的妄自菲薄。真正的谦虚是发自内心的认真对待每一件,或许微小和容易的事情,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个和自己对位的对手,在学习中不自以为是,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对自己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节空目一切,是灭己的利剑

空目一切的青少年在生活中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对自己的能力盲目乐观,淡化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这样的人在生活里遇到困难时是不堪一击的。

青少年最忌志大才疏,中国当代有的青少年很缺乏踏踏实实做点事情的精神,很多人梦想着不劳而获,梦想着轻轻松松发大财。作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少年,应该学会“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而不是目空一切。”

从扫一屋到扫天下

很多青少年都会了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它讲的是东汉名臣陈藩的小故事。

东汉时有一自命不凡少年名叫陈蕃,一心只想干大事业。有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很是脏乱,就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豪放地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听后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蕃听过这句话,感到很惭愧,便决心改掉自己目空一切的思想。

陈蕃后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历任太尉、太傅等职,以和腐败的宦官外戚势力坚决斗争闻名,曾被称为“三君”之一,堪称天下典范。

后汉书也给他极高评价,青少年在生活中要向陈蕃学习,不要去目空一切,青少年其实正处在风华正茂的阶段,正是踏踏实实学习知识的年纪,最让人瞧不起的是那些“小事不屑做,大事又做不了”的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想提高自己,要从很小的事情做起,不应运动目空一切,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进步。

目空一切的故事

“大意失荆州”。是后人根据三国故事概括而来的一句话。

大将关羽重义气、忠心耿耿、勇猛过人和战功赫赫,被人们尊为关公;但他也有致命的弱点,主观骄傲目空一切,刚愎自用。刘备在成都自封为蜀汉皇帝,把荆襄九郡的军政大权交给关公,可是他目空一切不听下属的正确建议,又把荆州这片战略要地给丢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荆州历来是个大粮仓,屯兵养兵的宝地。周瑜就是为了争夺这块土地被诸葛亮“气死的”。孙权一直念念不忘要夺回荆州。东吴都督吕蒙想乘关公领兵围攻樊城之机夺取荆州,可是关公在沿江设了许多烽火台,遇有敌情,举火为号,关公立刻就回兵救援荆州。因此想要取胜,必须利用关公目空一切的弱点。

吕蒙于是装病辞职。推荐没有名气的年轻将领陆逊当都督。陆逊上任后给关公写信、送礼,用极其崇敬的言辞赞美他,表现得非常谦卑。关公果然上当了,轻视陆逊,嘲笑孙权没见识,用个毛孩子当都督。他把荆州大部分兵马调到樊城前线与曹军大战,因自己的不屑一顾给了东吴可乘之机。

孙权马上任命吕蒙为大都督,统兵三万偷袭荆州。吕蒙将八十只大船伪装成商船队,靠近烽火台后。对守军说临时在这里停靠避风,又送很多金钱礼物,守军也上了当。夜晚,藏在船里的东吴将士悄悄上岸,活捉了烽火台的守军,带着这些俘虏长驱直入,来到了荆州城下,让俘虏叫开城门,东吴兵将一拥而入,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荆州城,取得了胜利。

“大意失荆州”这句成语,包含着目空一切、骄傲的意思。青少年在生活中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趾高气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自高自大、得意忘形,以下就是一则关于趾高气扬的故事。

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骚作战。由于对方盟国众多,气势盛大,屈瑕很恐慌。于是,他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将军斗廉反对这样做,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是人心不齐,斗志不坚,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他建议集中自己的兵力迅速攻破蒲骚。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猛攻蒲骚,大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蒲骚之战”。

但是屈瑕目空一切并无自知之明,把别人的功劳都算在自己的身上。因而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不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

过了两年之后,楚玉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出师的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向送行的官员们告别后登上华美的战车,威风凛凛地扬长而去很是傲慢。

大夫斗伯比在返回的路上对御手说:“莫敖这次出征是要吃败仗的!你看他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是不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战士作战的。”

斗伯比越想越感到这样让屈瑕出战不妥,就吩咐御手驾车到王宫,求见楚王。他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支援的军队,但是楚王信任屈瑕而没有答应。

屈瑕到了战场,更加的不可一世。竟然下令军中“敢谏者处于极刑”。武断目空一切到了极点。

楚军到了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军备战。屈瑕竟毫不在意。让部队随地驻扎,不做一点军事戒备。

对方的军队猛烈攻击楚军。楚军马上溃散,死伤惨重。屈瑕乘一辆战车,狼狈而逃。出征时那种目空一切的样子早已不见了。它逃到楚国境内一个叫荒谷的地方,发现自己只剩孤身一人,于是就自缢而亡。

屈瑕原本是有很大的取胜的机会的,但是他的目空一切,灭了自己成功的一切希望。

目空一切有很多的表现方式,但是它所带来的结果只有失败。目空一切的青少年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盲目而没有水准的自大是青少年个人生活的低级生活形态。作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要克服自己目空一切的缺点,让自己在以后的人生走的更顺利、成功。

第三节莫成为坐井观天的青蛙

人是天地之间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因此人性中带点高傲是很正常的。但是高傲是一种性格气质,散发出来。而坐井观天却是种性格缺陷,藏在心里。偶尔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沉在自我欣赏里不能自拔是很不可取的。

不做坐井观天的人

庄子在《庄子·秋水》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遇见了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是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可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能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边的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蚪,它们有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你为什么不经常到井中观赏游玩呢?难过你没有住的地方吗?”

青蛙高谈阔论后,海鳖就想进入井中看看。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脚就被井栏给绊住了。它只好后退几步,于是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你见过大海没有?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会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为这样的现象而减少。大海不会受旱涝影响,住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视线广阔才是真正的快乐。”

唐朝韩愈在《原道》中写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意思也就是说,坐在井里观察天空,就会觉得天很小很小。其实不然,不是天太小,那是由于看天的人站得低、眼光太窄的缘故。这个故事是用来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的人。形容人的眼界狭小,所见有限。青少年要懂得,一个人知道的越多,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感觉。青少年在生活中不要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要从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中得出智慧,让自己对生活抱有一份谦和的态度,这样会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转变。

望洋兴叹的启示

千百条川一直浩瀚地流去都流都奔注入黄河,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之形。于是,河伯便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等到了北海。他向东遥望,看不到水的尽处。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的好:‘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有人能赶上自已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没有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的时候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没有到你的门下,那是多么危险,我就是被讥笑于大方之家的人了。”

北海若谦虚地回答道:“井底的蛙,不能和它谈海之大,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的虫,不能和它谈冬天的冰,因为它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知识浅陋的士,不能和他谈大道理,因为他被拘束于狭隘的教育中。现在你走出了水崖河岸,看见了浩大的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才可以同我谈论大道理了。天下所有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百条川流都归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而不会溢出;从尾闾流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流尽而又不空;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总没有变化;无论干旱水涝,大海永远没有感觉。这就是大海胜过江河水流之处,海水不能以容量来计算,但我不会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象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常常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像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整个中国在四海之内,不是像太仓中的一粒细米吗?世上的物类数以万计,人只是万物中的一个。九州之大,住了那么多人,生长了许多谷物粮食,通行着许多舟船车马,人也只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比较起来,不是像马身上的一根毛吗?古代三王五帝所要继承和争取的,讲仁义的儒者所担忧的,讲任劳的墨家所努力的,都是这样东西。可是伯夷却为节义之名而辞让不受,仲尼为显示多知博闻而讲个不停,这是他们自己在夸耀学识,和你刚才自夸其水之大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知识是种热量无穷的强大能量,通过虚心地学习,可以使青少年学习到他人的优点,但不要盲目自满或是盲目崇拜别人要时刻抱以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他的长处,使自己不断完善以更成功。

第四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学习的过程中,青少年要多学多问。其实,有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和和念头就是在这多方求知中产生的。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对自己是很有裨益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故事

北风和南风的故事

北风和南风互相比谁的威力大,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因此取得了胜利。

这故事形象地告诉了青少年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在积极地帮助身边的人,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会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老虎的孤独的故事

老虎作为森林王国的国王,也有软弱的一面。它多么渴望,可像其他动物一样,享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能在犯错误时得到身边的人关爱的提醒。

于是有一天它问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吗?”猴子满脸堆笑着回答:“当然,我永远是您很忠实的朋友。”“你既然是我的朋友,”老虎说,“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你都没有提醒过我呢?”

猴子深思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说:“作为您的属下,我可能对您有一种盲目崇拜,所以看不到您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好。您可去问问狐狸。”

于是老虎去找狐狸。狐狸讨好地说:“猴子说得太对了,您在我们心中那么伟大,我们怎么能发现你有错误呢?”

青少年在生活中不能太傲慢,这样一来是没有朋友愿意给自己提出忠告的,要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在生活中做一个谦虚的人。

河边的苹果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和尚,他身边有很多虔诚的弟子。一天,他吩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到离南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别想渡河打柴了。于是他们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有一个小和尚的表情很坦然。师傅问他为什么不垂头丧气,小和尚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因过不了河没有办法打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下来了。到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人世上总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河时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因时制宜地有所收获才是真正的智慧。

学习的态度

在生活中,如果青少年都能以谦虚的态度来学习,知识和经验一定会与日俱增,都会因此而进步更快。

青少年每天都要和别人交往,如果只是说一些空泛的话,一定得不到什么。但是,如果用研讨或是学习的心情来交谈,就可以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知识或经验。因此,只要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愿意不断学习,就随时可从交谈国学到很多的知识。

学习是一种习惯,一个青少年是否能随时随地的学习,由他的心情与态度而定。如果没有谦虚、上进的心,就不可能从日常生活、学校或是社会中,学到什么。举个例子说,如果你无意中说了得罪别人的话,对方的感情一定会出现裂痕,如果你谦虚,肯学习,在反省自己的语言后,诚恳地向对方道歉,一场误会也就因此化解,而你以后也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反之,如果你不谦虚,也就不会反省自己,更不会发现自己的过失,因此,很可能一再地犯相同的错误。所以,如果一个青少年如不谦虚,不想学习,就很难从经验中记取教训,对别人的长处也会视而不见。要想取得进步,又怎么可能呢?只要青少年用谦虚的态度,随时随地去学习,任何人、事与物,都可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所以,这种态度,是青少年进步的原动力,也是每个青少年都应有的一种好的品质。

青少年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就会有谦虚、求新和积极的态度,不仅在与人交谈中可得到启示,并能从生活学习中观察人、事与宇宙万物中,得到新的启迪以让自己不断进步。

在生活中人人是我们的老师,都可为我们指导迷津。因此,青少年除了要虚心请教别人之外,更要有选择地采纳别人的意见。同时,要视情况而定,向不同的人取不同的经。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这也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

第五节妄自尊大是无知的假面具

“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伏尔泰。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妄自尊大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不自知的人才会去妄自尊大而不能进步。

青少年贵有自知之明,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去学习。往往无知的人会妄自尊大,对生活没有一点谦虚之心,这样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是很不利的。

自知的人不妄自尊大

东汉光武帝年间。当时政权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在各路豪强之中,公孙述最为强大,他在成都称帝。他派了马援去公孙述处探情况,以商讨如何能长期地割据一方。马授是个很受器重的将才,他接受使命,信心百倍地踏上了征途。因为公孙述是他的同乡,早年又很熟悉,所以这次去,他心想定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可以好好地叙旧。然而事出意外,公孙述听说马援要见他,竟摆出了为王的架势,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许多侍卫站在阶前,要马援以见帝王之礼见他,并且没说上几句话就退朝回宫,派人把马援送到住的地方去了。后来公孙述又以皇帝的名义,给马援封官,赐马援官职。对此,马援感到很不舒服,他对手下的人说:“现在天下还在各豪强手中争夺,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公孙述如此大讲排场,自以为很强大,有才于的人是不会留在此与他共同建立功业的。”马援回到隗嚣处,对隗嚣说;“公孙述就好比井底的青蛙,看不到天下的广大,妄自尊大,我们不如到东方(洛阳)的光武帝那里去寻找出路。”他们投靠了光武帝刘秀,在光武帝手下当了一位大将,竭尽全力,帮助光武帝统一天下。后来,公孙述也败给了刘秀。

公孙述是一个很妄自尊大的人,而不能自知,不知道其实自己当黄帝的时机根本就不成熟。原本有机会成就的帝业也都在无知的狂妄中化为了泡影。

很久以前有一只蚂蚁,它的力气很大,它能毫不费力地背上两颗麦粒。它所拥有的勇气也是空前未有的:它能像老虎钳似的一口咬住蛆虫,也常单枪匹马地和一只蜘蛛作战。它不久就在蚁冢之内名声大起,成为了大家常常谈起的大力士。

它被这一切冲昏了头便一心想到城市里去一显身手,到大地方去博得大力士的名声。有一天它爬上最大的干草车,坐在赶车人的身旁,像个战士一样进城去了。

在现实中满腔热望的大力士碰到了很大挫折!它以为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事实上却不是!它发觉大家根本就不理会它。别人都忙着自己的事情。蚂蚁大力士找到一片树叶,它机灵地翻筋斗,敏捷地跳跃,可是没有人在意它。所以,当它尽其所能地耍过了自己会的武艺,转过头一看人家大家的本事也都是很大的,自己的本事在这里根本就不起眼。

它后来回家之后变聪明了很多,恍然大悟时方才知道自己的名声仅仅限于蚁冢的范围而已,也懂得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

自豪——一旦它与妄自尊大同行,就成了一种对青少年成长很不利的品质。这种虚幻的自豪感是褊狭、傲慢和无知——对于创造性生活的无知,对朴实、谦恭和果敢的无知,最可怕的是对自己的能力的无知。

妄自尊大的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在于:它阻止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让自己自满而不思进取,成为一个无知而狂妄的自己,阻止自己达到完美和正直。

懂得平凡的境界

每个青少年都身处一定的社会关系里,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看待自我,善待自我,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是每个青少年都特别关注的人生课题。

在人生中,青少年不要妄自尊大,小进即满,这样一来往往会表现出自己的无知。因此,青少年应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青少年懂得平凡,应该找准自身定位,正确把握自我。找准自身定位就是从真实的自我出发,客观地去认识、把握和评估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同时也要认清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青少年认清自我并非易事。一些人会看高了自己,会使人飘飘然,妄自尊大而不自量力。正确评价自我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可作为认清自我的良鉴,有句话说的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能否真正认清自我,关系到自己的学习进步。

青少年懂得平凡,就应立足本职学习。平凡不等于平庸。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曾经说:“什么是不简单?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青少年甘于平凡,要明确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要弘扬艰苦奋斗、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精神;也要甘于寂寞,发愤图强。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青少年不妄自尊大刻苦学习,才能明理明志,开拓胸襟,开阔眼界,风物长宜放眼量,才能远离无知。盲目骄傲自满,妄自尊大,是青少年无知的表现和退步的开始。青少年应从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抛弃妄自尊大的缺点默默进步。就会成就一番不平凡的未来。

第六节妄自尊大是人前进的绊脚石

在同样的生活中,为什么有的青少年能够取得成功,有的人只能在原地踏步。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有妄自尊大,妄自尊大是青少年前进的绊脚石。作为青少年一定要远离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者尝“苦果”

热爱体育运动的青少年都会了解到,在2004年奥运会上男篮半决赛中,“梦六队”被阿根廷人淘汰无缘决赛——美国职业男篮自1992年开始参加奥运必夺冠的神话被无情击碎。很多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事实上篮坛“梦之队”这样的成绩不是偶然,首先是美国人的妄自尊大给自己带来的尴尬。奥运会开始前大牌球员比如科比、奥尼尔等多名球员以种种理由拒绝为国家队效力,那时很多人在看了这届美国男篮的组成成员时就有了他们会失败的预感。对国际上别国的男篮水平的进步不了解,对对手的实力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说是自己的妄自尊大。

这样的结果证明了他们对于别国篮球运动发展的轻视,不能知彼注定了他们的惨败,被拦在决赛之外不能前进也不是很难理解。

克服“妄自尊大”这个绊脚石

妄自尊大的青少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为人处世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的想法。具体表现为固执己见,盲目地坚持个人的意见;很少关心他人,与他人关系疏远,不能和睦相处;只注重自己利益的得失,从不去考虑他人的利益。通常,凡事都妄自尊大的人,是不会快乐的,在学习上也是很难进步的。

妄自尊大的青少年在学校是很不受同学欢迎的,他们身上有任性、散漫惟我独尊的缺点,并且他们的行为倾向于自私自利,心胸狭窄。

事实上青少年偶尔地表现出妄自尊大是人之常情,是无害的。然而,妄自尊大一旦成为一个人稳定的人格特征,则会给自己的生产带来很多的不利。

妄自尊大的人总有惟我独尊、惟我最好、惟我最对、惟我最行,一切以“我是对的”作为衡量、判断别人的言行正确与否的标准。妄自尊大的人在为人处事上会比较自私狭隘。这一切都是青少年进步的绊脚石。那么,妄自尊大的青少年在生活中应怎么去克服这些缺点呢?

首先,青少年要克服妄自尊大的自我,就要多虚心向别人学习。建议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别人的长处,从日常生活中点滴进步。

其次,青少年要学会宽容不要时刻都以为别人的不对,懂得认同别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智慧,青少年要时刻多观察别人的长处,博采众长以让自己在生活中更进步。

第三,青少年在生活中要加强自我修养,充分认识到“妄自尊大”的危害,学会控制自我。去爱别人,去接纳别人长处,积极地学习,树立崇高的信仰。生活的海洋浩渺无垠,色彩斑斓。有时令自己愉悦欢快,振奋不已,有时却使人烦恼苦闷,难以自拔,有时又会让人恋恋不舍,怡情陶醉,真可谓酸、甜、苦、辣应有尽有。然而,要想很好地驾驭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就必须具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来自于日常的心理保健与修养。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以一个良好谦虚的心态学习进步,远离妄自尊大。

突破“妄自尊大”,其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认识。要认识到“妄自尊大”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特征。而一个健康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从最初地认同自我到逐步地认同他人,因此,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必须不断地主动去接触外界,了解外界,主动向别人学习,获得他人的长处,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学识。

第七节永远记住自己是“渺小的”

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如果自身伟大,任何东西你都不会觉得渺小。用秕谷来养青少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

在偌大的世界里,一个人只是茫茫宇宙间的一粒细沙,所以,古人总是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一个人,无论是幸福的或是痛苦的,在大千世界之中都是非常渺小的。我们曾经耗费我们毕生所奋斗的,在世界看来是十分地微不足道的,可是在自己看来却难如青天。同样,我们所取得的任何成就,在宇宙之中更是微不足道,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记住自己永远是“渺小的”。

人越伟大,越发现自己的渺小

在书店里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渺小,在书的海洋里,我们不禁会问自己:至今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书,因为我一直所做的事就是读书。世界上有多少本书?无数。有多少本书,就有多少人的思想被纂刻在人类的记事簿上,他们被视为有思想的人,世界上有无数个有思想的人,其中没有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即便穷尽一生的气力去完成一件事,也得承认,那件事是微不足道的。人的微不足道的愿望,谋生,恋爱,结婚生子,保持健康,被人理解和尊重,每一件都那么微小,而每一个愿望的实现,都那么艰难。

某些不入流的所谓歌星、影星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口闭口称自己是艺术家,让人就觉得可笑,艺术家是自封的吗?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如果可以自封的话,我们大家也都给自己封一个什么艺术家、科学家当当,岂不美哉?看到这样的所谓名人就可以想起那田地里的稻谷,颗粒饱满的时候,都静静的垂下头,弯下腰,倒是那些瘪壳的、颗粒无收的趾高气扬的傲然挺立在那里,对于此类的人物,我们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人越无知,越是自命不凡”。

相反,知识渊博的人反而往往越谦虚,众所周知,牛顿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自然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无独有偶,爱因斯坦的的谦虚的态度则更加另人钦佩,爱因斯坦每天的自我提醒内容是:“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我相信这是爱因斯坦的肺腑之言,因为真正的科学家做出的事情越多,就看得越清楚: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做。

骄傲自大的人,必难吸收有用之物,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保罗说:“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其实,当一个人获得了一点点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时候,他也就从此停止不前,离成功越来越远了;当一个人深受别人景仰的时能够以一种淡然的心情去对待,那么,他脚下的路也必然会越走越宽。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也要报纸一种这样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因为在世界之大,我们只不过是“一粒沙子”,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就让我们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吧!

其实我们很渺小

其实我们很渺小,很多人,就是落在地上的一粒沙,经过风吹雨打,最后被自然风化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真的在乎别人的痛苦,我们往往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不在乎伤害别人。

在美国,有一个叫艾伦·韦斯曼的科技记者曾历时3年走遍世界,采访了工程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各方面的著名学者,问题只有一个:如果人类消失,那我们创造的这些文明能够存在多久。最后的答案是悲观的。“10年后,所有的道路将长满野草;百年之后,高楼大厦将会倒塌;五百年后,城市将不复存在;假如10万年后外星人访问地球,他们只会看到玻璃和金属的碎片。不过,稍感宽慰的是,地球具有惊人的自我恢复能力,因为只需要两百年,家养动物将所剩无几,甜甜的胡萝卜又恢复了原始的苦味,世界又将成为一片荒野。”

这让我不禁感叹人类的渺小。或许它已经屹立千年,但一切终将消失,还给荒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那曾经的大海道和南疆公路,在时光面前只是一段细小的插曲,“人散”而“曲终”。

作为青少年来说,千万必要因为自己一时的成绩而自吹自擂;不要因为自己稍有进步就自高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更不要因为自己别人对自己的表扬,而忘了东西南北。需要我们掌握和学习的还很多,人越成功,就要越谦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才能让自己不断强大。

第八节自大让人盲目

自大容易让人盲目,因为很难从客观的角度看待他人的言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大的时候。就好像我们听说什么事情,“艾,这种事情都有,这人傻死了。”等等等等,其实每个人都不傻,不要把别人当傻瓜,相信每个人做事都是有他/她的道理的,然后再去想一个有着正常智商的人为什么会有反常的表现,这样我们才会想得更深,看问题看得更真切。

自大者的下场

《一只想飞的猫》讲的是一只有幻想、有抱负,但又自大的猫,他叫露露,露露把花盆砸碎了,非但没道歉,还说:“那算不了什么,我是猫,昨天晚上,我一伸手就抓了十三只耗子”。露露看见两只蝴蝶,便拼命的追了起来,可自以为是的它却被蝴蝶给甩了,并让它扑了几个空,露露看见蝴蝶飞走了,很不甘心,妄想自己可以有一对飞上天的翅膀,便美美的做起了梦。

它梦见了一只漂亮的红蝴蝶,在飞舞,却被他扑上去吃了,美美的饱餐了一顿。梦中露露还在骂老鼠,真是改不了本性。

露露的梦醒了,它自豪的唱起了歌。它一向瞧不起鸭子,鸭子对它笑嘻嘻的,可它却不知好歹地板起了脸。还在河边叫鸭子的绰号,在它的得意和自大中,一条鱼游了过来,咬住了它的尾巴,吓的露露甩起自己的微尾巴,急急忙忙地跑回了家,这就是露露骄傲自大的下场。

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也深刻的说明了骄傲自大者的下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有自大的心理,自以为很了不起,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却一问三不知,就这还不知道学习。还有一些自大的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知悔改。自大往往会扯我们的后退,因此我们青少年千万不要因为一点点的成绩就自以为了不起,自大往往会让我们盲目而不知所措。

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

一个过于自大的人,太把自己太当回事的人。往往最令人厌恶。自大的人让人看见就想挥起拳头,把你的脸揍成半边天!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看见就象朝他开过一辆大卡车,就象每天汽车压地皮一样恨恨的压过去,给你点颜色看看,看你还敢不敢狂,跟你说话是把你当人看,并不是认为你比别人了不起,如果这样让你失去本质那就该把你放一放,让你感觉自己的错误在哪里。比我们有能力的人多得是,别以为谁也不如我们。

传说著名思想家孔子在去齐国的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子正在激烈争论太阳的远近。一个说早上太阳温暖,中午太阳烫人,所以太阳早上远中午近;另一个说,早上的太阳大得像篷盖,中午小得像菜盘,所以太阳早上近,中午远,他们请孔子评理,孔子想不出谁对谁错,只好老实承认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自大者渴望吸引他人的注意,不理会别人刻意采取的行动,他们自然就会觉得不快乐,因为这种人缺乏自信,需要靠外界的羡慕与赞美来肯定自己。善用他们的这项特性对你而言是极为有利的。不过请在你觉得有必要的时候,才给予对方些许鼓励。

作为一名21世纪的青少年,不要不能因为自大而变的盲从,要保持一颗虚心学习的心态,因为自大的结果只会使我们走向失败,努力学习自己还不知道的,巩固自己已经知道的。永远保持一颗积极进取,学习的心态,我们一定能走的更远,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