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唐代帝王对田猎的偏爱
田猎作为中华民族原始的活动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古代田猎不仅是一项具有军事意义的生产活动,同时也是具有祭祀性质的活动。
田猎的作用广泛:一是为田地除害,保护农作物不受禽兽糟蹋;二是供给宗庙祭祀;三是皇帝为了驱驰车马,进行军事训练。最后,田猎所获野味都用于宴飨宾客。
田猎有一定礼规,不按礼法狩猎是触犯礼法的。礼法规定,田猎不捕幼兽,不采鸟卵,不杀有孕之兽,不伤未长成的小兽,不破坏鸟巢等。这些礼法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自小酷好田猎,甚至他登基称帝后对田猎仍然是兴趣不减。他每隔几天,便兴师动众,率领数万将士一起出城围猎。
不少大臣婉言相劝,唐太宗却认为田猎是在练习骑射和检验军队,对国家有利,因此不听劝谏。
有一天,太宗又准备去打猎,正要上马时,猛然间,他的主簿孙伏伽跑了过来,他一把抓住太宗的马缰,强行制止唐太宗李世民出城。
孙伏伽异常严肃地说:“天子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出行的时候仪卫扈从很多,这些并不是为了讲排场,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朝廷的尊严。”
“而走马射猎、放鹰驱犬,那是年少纨绔子弟取乐的事。陛下以前做秦王时,偶尔打打猎,也无关大局。但如今您贵为天子,怎么能时常劳师动众出去打猎呢?‘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陛下不要忘记老子这一警言。殿下太热衷于打猎,既不利于国家,又不是值得后世效法的好榜样,臣以为陛下不当如此!”
但是,唐太宗并不听孙伏伽的劝阻,他一边迫不及待地翻身上马,一边向孙伏伽解释说:“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也不能放松武备。朕外出围猎,练武强身,又有什么不好呢?而且朕从不惊扰百姓,又有哪点不恰当呢?你还是不要再多说话!”
可是,孙伏伽却抓住马缰不放,还厉声说道:“今日陛下不听微臣劝阻,定要出宫,就让马从我身上踏过去就行了。我纵然被踏死,也不会放掉缰绳,否则,陛下休想出宫!”
唐太宗一再命孙伏伽松手,左右侍从也来劝孙伏伽,孙伏伽一概不理,死死抓住马缰不放,还对唐太宗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愿看到陛下做天子不应当做的事情。”
唐太宗见孙伏伽这样固执,他怒火中烧,大声喝道:“朕贵为天子,万乘之主,难道连这点自由还没有了吗?怎么还须看你的脸色行事!”于是,立即命武士将孙伏伽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几个武士应声而至,他们抓着孙伏伽的衣领就往外拖。孙伏伽面临杀身之祸仍然毫无惧色,他大声说道:“我宁肯直言进谏而死,与被夏桀杀害的关龙逄同游地下,也胜过苟活,看陛下犯过不改。”
唐太宗见孙伏伽如此倔强,也被他大无畏的精神和一片忠心所感动。他便从马上下来,笑着对孙伏伽说:“朕不过试一试你的胆量罢了,你能冒死直谏,我还能去打猎吗?”
唐太宗马上命令武士放开孙伏伽,并解散围猎大军。同时为了表彰孙伏伽,提拔他为五品谏议大夫。后来,唐太宗约束了自己经常大规模田猎的行为,在孙伏伽、魏征等忠臣的帮助下,开始专心治理国家,开创了伟大的“贞观之治”。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唐代,狩猎逐渐地具有了娱乐、军事、体育的多重性质,也成为习武练兵、强身健体、振奋精神、谋取收获的一项集体性的综合运动。《周礼》中记载的君王四季田猎礼仪,也被唐王朝沿袭了下来。
唐代的皇帝,个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们喜爱狩猎,擅长骑射,甚至还把狩猎放在与国家祭祀同等重要的地位。
据史书《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代帝王的田猎活动气势庞大,从事先准备到具体实施过程,从获取的猎物到结束后的分配、赏赐等,都有一套复杂的礼仪,宛若一场谋划周密的重大军事战役。
唐代田猎不仅注重个人的身体素质、武艺技能,还特别讲究集体的配合、整体水平的发挥。而田猎的地点,一般都选择比较空旷、地势比较复杂的长安附近。
但是,有的时候也选择在较远的其他地区,如咸阳的周氏陂、泾阳的华池、同州的沙苑、岐州的凤泉汤等,都是唐代狩猎的主要地方。田猎时间短的有一天的,长则5天以上。
比之大型田猎,唐代帝王平时的小型狩猎规模就比较小了,一般仅有大臣从驾、武士护卫等,人员比较精干,时间地点上灵活随意,而狩猎更注重的是皇帝个人的体能、胆略、骑射技能和心理素质。
唐代田猎地点一般在长安城周围的昆明池、咸宜宫、骊山、上宜川、高陵、渭川等。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观猎》一诗,描写的就是在渭川狩猎的场景,诗写道: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其实,唐代狩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火攻、围猎、网捕、索套、骑马箭射等,有时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的,一般用火攻法时,先纵火焚烧草木,使野兽难以逃脱,最后再捕获这些野兽。唐代女子也乐于在射箭场习射竞技,她们也经常伴随帝王出游田猎。宫中女子流行射鸭比赛,而随同皇帝和杨贵妃出游时的女官们,她们都配弓带箭,而且射术非凡,抬手举弓,便可以射中天上的飞鸟,而且经常是一箭双雕的。
唐代的开国皇帝是通过武力夺取天下的,他们在各种斗争的磨砺中,使朝廷的核心人物个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们都喜爱狩猎。
唐代巢王李元吉更是痴迷田猎,他曾经说:“我宁可三日不食,也不可一日不猎。”
在陕西发掘出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的墓中,人们发现墓道壁画中有一幅《狩猎出行图》,整个画面有四五十名骑手,旗帜招展,骏马奔腾,显示了唐代贵族狩猎场面的热烈壮观。
田猎的猎手们奔驰在山林之间,挥舞着刀剑驱驰呐喊,此时,连最凶猛的禽兽见了也会狼狈逃窜。猎手们猎获的猎物把车辆装得满满的,然后在野外举行盛大的庆宴,篝火烧烤的野味浓香四溢,美酒斟满了夜光杯,田猎的乐趣使猎手们流连忘返。
我国明代文学家马中锡在其《中山狼传》中非常细腻地描写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将赵简子田猎的壮观场面,以及赵简子踌躇满志的人物形象:“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道前,鹰犬罗后。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垂手登车,援鸟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第二节 元代田猎时训练军队
相传在元代蒙古最强盛时期,每逢大汗成吉思汗要进行大猎时,他就传下诏旨,命令驻扎在他大本营附近的军队做好行猎准备。按照指令从每10人中选派几个骑兵,提前把武器及其他适用于田猎的器用分发下去。
田猎军队的右翼、左翼和中路必须按照固定排好队形,由千夫长、万夫长们率领。
后勤部队携带后妃、嫔妾,以及粮食、饮料等,陪同军队一起出发。
成吉思汗的一次田猎,通常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形成一个巨大的猎圈,他的军队缓慢地、逐步地驱赶着前面的野兽,小心翼翼,唯恐有一头野兽逃出圈子。
在这一两个月中,他们日夜驱赶着野兽,好像在赶一群羊一样。随后,田猎部队捎信儿给大汗,向成吉思汗报告猎物的情况,比如猎物多少,或者将猎物赶到了何处等。
最后,猎圈收缩到一定范围时,田猎军队就会把绳索连接起来,还在上面用毛毡覆盖住,军队围着圈子停了下来,肩并肩站立在那里。
当猎圈已经再收缩到野兽不能跑动的时候,成吉思汗便带领几骑首先驰入猎圈去打猎。
当他打猎累了后,他就在高地上下马,观看诸王同样进入猎圈打猎。等贵族们打猎完后,再按照顺序,最后进入的是那些将官和普通士兵。
就这样几天以后,除了几头伤残后游荡的野兽外,再没有别的猎物了。这时,几个老头和白髯翁卑恭地走近成吉思汗,为他的幸福祈祷,还替劫后余生的野兽们乞命,请求让它们到有水草的地方去。
这时,成吉思汗的田猎活动才堪堪完毕,他们把猎获物集中在一起,清点捕获的猛兽数量。
这便是田猎中的围猎,是我国蒙古族老少娴熟的一项活动。元代的蒙古大汗、王公贵族们都喜欢围猎,他们围猎时经常一齐出动,正是全民性的活动。
元代的围猎可分为虎围、狼围、鹿围和鸡兔围等,而实际上是一场蒙古马竞技表演和准军事的演习,凡参加围猎者均要骑一匹精良的蒙古马,骑兵很是威风,具有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其实,狩猎是蒙古民族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蒙古族狩猎经济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漫长的原始社会。
在蒙古族的发祥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山林地带,他们的祖先在密林中度过了漫长的狩猎生涯。
据史书《蒙古秘史》记载,在成吉思汗成长时期,他们全家人曾经迁往流经不尔罕山前的桑沽儿小河附近住下,而生活就是靠捕杀土其实,蒙古人狩猎的主要目的就是以狩猎所得来代替家畜的消耗。
此外,狩猎还有3个附属的功能:一是军事训练,增强武备;二是以所获的珍贵皮毛换取所需要的物资,改善生活;三是捕获那些害畜野兽,保护牧业生产。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人们的智慧和胆量,增强集体应变能力,调教坐骑和鹰犬。
元代狩猎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大规模的围猎;二是个人或少数人的行猎。前者是由大汗君长或部族长们领导执行的,后者是个人的行动。
大型围猎,动员数十人、上百人,甚至更多,有固定的日期和规程。一般来说,打什么围,就有什么章法。
大型围猎,须事先下达通知,通报包括地点、预定时间,各个责任地段等。要延请围猎高手。猎人们根据时间,准备干粮、马匹、猎犬以及箭壶、布鲁等器械。夏秋围猎之前须“吊马”;给猎犬佩戴用香牛皮或布帛做的红重项圈,观之威风凛凛。
根据狩猎对象划分,狩猎还可以分为虎猎、狐狸猎、黄羊猎、兔猎、野猪猎、狼猎等。
一般,元代的狩猎对象可分为两种,一是禽类;二是兽类。禽类是以鸟为对象的,它的娱乐成分较多,多半是用鹰来捉捕猎物。
大汉君长们所用的是非常敏捷的海东青,他们以弓箭射鸟,同时还要把鸟和箭的距离与速度计算恰当,才样才可能射中,不然他们弯弓射雕,又有什么奇特的呢?
当然,狩猎除了具有军事性的围猎以外,适用猎犬也是可汗们行猎的方式之一。
元代蒙古人的打猎活动,大体上从秋末冬初开始一直坚持至第二年的初春。当然,其他季节也有打猎的活动,但毕竟不是最主要的。
在行猎季节内具体行围日期,以三、六、九或五、七日进行,间隔五六天举行一次。
之所以在秋末冬初开始打猎,是因为“九月狐狸十月狼”。在九、十这两个月间,猎取的猎物皮毛质量高,绒毛适当,毛皮成色好。特别是就狐狸来说尤其如此。
因为狐狸毛皮极为珍贵,错过了此期间猎取的狐狸皮就会成了老羊皮,也就不适于再做裘皮了,而那时候它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也都不高了。所以即使在初春季节,元代蒙古人也不大愿意猎取狐狸。
元代的打猎除了射击之外,无论驯犬、调鹰,利用动物心理等,都需要人们有纯熟的技巧,这也是草原艺术之一。例如猎黄羊只能一头一头地去瞄准,否则便一无所获。
对于每一种猎法,都有特别的技巧。打中猎物不伤害猎物的皮毛,这才算是一个优良的射手。元代人们一般用弓矢长枪去狩猎,也有一个短而有力的铁锤是专为猎狐兔而准备的,此外,还有陷阱、夹套等,也都时常使用。
蒙古人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一般就要去田猎,从而达到训练军队的目的。
元代的田猎并不仅仅在于围猎本身,还在于训练战士们熟于射术和耐力。所以狩猎不仅是在获取猎物,在娱乐方面和军事训练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元代蒙古人有驱使猎狗捕猎的方式,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的猎狗。
他们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也就是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的小狗,这些小狗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也非常的快,只有这种小狗才有可能被作为猎狗。
蒙古人第一次出外调驯猎狗时,他们先往狗鼻子里灌注狐狸的热血,使猎狗与狐狸和狼成为冤家对头。
如果是专门猎取狐狸和狼的猎犬,那么就不能用它来猎取兔子,这是为了培养猎犬专一的精神,否则猎犬在追逐狐狸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兔子,猎犬就会失去主要目标。
元代田猎方式,通常是成群结队的蒙古猎人围捕所猎取的各种野兽,这些野兽是蒙古人重要的肉食来源。而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雄才大略,便有一部分来自他的狩猎经验。
蒙古草原也栖息着多种鹿类,如瞪羚、赛加羚、麝香鹿等,此外,还有成群的剑羚和野驴,这些动物的肉都是可以吃的,但是,它们行动敏捷,生性警觉,是极难猎捕的。蒙古猎人如果单枪匹马,就只能放慢脚步,悄声跟进,或者是伏在灌木丛旁水池中,伺机而动。不过,最有效的狩猎方式是围猎。成吉思汗极其重视狩猎,他曾经说:
行猎是军队将领的正当职司,从中得到教益和训练是蒙古军团应尽的义务,他们应当学习猎人如何追赶猎物,如何猎取它,怎样摆开阵势,怎样视人数多寡进行围猎。
这不单是为猎取野兽,更主要的是使军队在围猎中熟悉弓马,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学到战争技巧和艺术。
成吉思汗把这种围猎方式,扩大成缜密的军事训练,每个成年男子都必须纳入团队行动中,发挥他的功能。也难怪蒙古将领在战场上,除了勇气过人、坚忍顽强之外,行军布阵的本事更是不容小觑。
在集体围猎的过程中,那些千夫长、万夫长们可以体会出整合的精义,他们知道如何激发出将士的战斗力。所以,猎场与战场上的经验得到了相互的印证,也难怪他们用兵如此出神入化了。
第三节 清代海东青和木兰围场
据说在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五台山上礼佛,当时他住在台麓寺的行宫里。黄昏时分康熙带着侍卫们在山下散步,突然一只斑斓猛虎从对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下来。
康熙见了,问随身的侍卫:“老虎很凶猛,会不会伤人呢?”
侍卫们回答道:“当然会了,伤人是老虎的本性嘛,尤其是在饥饿的时候,它更会伤人。”
康熙听了,便从侍卫手中取过弓箭,一箭射死了那只老虎。
老虎死后,康熙后悔了,他立即责备随身的侍卫说:“你们遇事就是不动脑子,一般的老虎应该是从山上窜下来的,而这只老虎是一步一步从山上走下来的,很明显这只老虎是前来迎驾的,你们怎么说它是伤害人的呢?”
侍卫们都觉得有道理,为了向这只老虎表示歉意,康熙下令把死去的老虎抬进寺内庭院里,摆在一个特制的木架上供起来。他还下令在供桌上摆放堆积如山的供品,并每日与侍卫供拜它。
后来,康熙还将红崖村改为射虎川,当老虎肌肉腐烂后,人们用草木填进虎皮之中,用宝石镶嵌在虎眼里,还把它移到天王殿内供奉,这就是五台山“射虎川”的由来。
清代满族人有传统的狩猎习俗,他们的鹰猎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与内涵。满族使用鹰猎狩猎的习俗历史悠久,之前唐代,满族所属的北方少数民族就开始向宫廷贡奉猎鹰了。而从金代至清代,皇帝、朝廷大员和贝勒们都爱把海冬青架在肩膀上,他们耀武扬威地出门,很是威风。
海东青是一种性情凶悍的猛禽,是禽中之王。海东青又有“海东青鹘”、“海青”、“海青少布”、“白鹰”、“玉雕”、“玉爪雕”、“白玉爪”、“青雕”等称谓。
“鹰达”制度也就是捕鹰人要捕鹰、驯鹰,然后上交皇贡,同时用鹰去捕猎天鹅、狐狸和大雁等珍禽走兽,同样为了上交皇贡。
清代的鹰猎八旗,他们要长途跋涉到远东库页岛去捕捉雏鹰。
鹰巢一般都建在峭壁之上,人们捕鹰很是危险,后来康熙帝不忍心让鹰猎八旗再遭苦难,于是下令裁撤了这项徭役,改为捕捉成年鹰了,至清代末期,捕鹰习俗逐渐消失,但猎人还是会为了狩猎而去捕鹰。
在清代的皇室宫廷里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流放到辽东边地的犯人,若能捕捉到一只海东青,就可以无罪释放。
可见当时的皇族重臣为得到海东青不惜重金,捕捉到海东青的犯人,除了可免除罪刑之外,要是有幸得到白玉爪献给皇帝,不仅死罪可免,而且还能一夜暴富。
在1657年,京师内务府在东北专门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区面积7000平方千米,这个机构是专门为皇帝贵族采捕朝廷贡品的,同时也设立了捕鹰丁,也就是专门负责捕捉贡鹰的机构。
清代也曾有这样的规定,据说白玉爪的鹰类只能由皇帝豢养把玩,就连皇亲贵族也绝对不许染指,从中可见清代人们对猎鹰的使用也是有阶级性的。康熙帝特别喜欢打猎,他尤其喜欢鹰,曾经赋诗赞美自己的爱鹰,诗写道:
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
这首诗表明了,康熙皇帝宣扬了武德,激励了军勇,更夸耀了海东青性情刚毅而激猛,说它的品质的优秀可与天上的星星遥相辉映,他的力量之大,如千钧击石,飞翔速度之快,如电闪雷鸣。由此可见海东青在清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而乾隆在他的所写的《海东青行》诗中也说:“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康熙、乾隆以及后几代皇帝,都有喜欢田猎并豢养把玩海东青的嗜好。
后来,清代贡鹰的习俗逐渐结束了,在民间捕鹰、驯鹰、放鹰的习俗也很少见了。
而有关清代御用猎鹰“海东青”的图片和绘画作品非常多,其中清代著名画家朱耷的《双鹰图》等作品最为著名。
清代人鹰猎的生活非常艰苦,首先是捕鹰和驯鹰。每到秋分前后,几场秋雨,东北天气渐渐寒凉起来。风吹落树上的叶子,吹薄了天上的云层,草开堂的时候就要到了。
草开堂是残酷的季节,往往一昼夜间,寒霜就使万物凋零,所以寒霜又叫“酷霜”、“毒霜”。霜落草死之后,动物们却到了捕食的黄金季节,这时候,猎鹰人也要去捕鹰了。
捕鹰是生离死别的岁月,清代人通常都要到遥远的库页岛悬崖上去捕鹰。他们要冒着寒冷,到山上去搭建窝棚。窝棚其实就是在山上挖的坑,上面盖着树枝,中间拉出两根绳子。
捕鹰人在10米开外的地方把网支起来,网下拴着鸽子或野鸡。如果老鹰盯住了鸽子,飞进了窝棚,那猎手就会“啪”地扣住了网,鹰就被捉住了。
因为隔得比较远,捕鹰人还要注意隐藏不被老鹰发现,所以捕鹰人其实是看不到鹰,他们只能听。所以无论怎样的酷寒,他们必须都要把耳朵露在外面,若是一位鹰把头的耳朵分辨不出老鹰的叫声是公是母,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猎手。
在清代时东北地区,猎户驾鹰出猎一定要选在快到中午时分。一是为了缓解昨日驾鹰出猎的疲劳;二是为了躲避北方的冻雾。
冻雾是长白山松花江沿岸特有的一种冻气。这种雾是透明的,人肉眼看不见,但能明显感到它融汇在气流中,使空气变得湿冷无比。
冻雾往往是在后半夜才开始有的,如果人一早出门的话,就好似一下子掉进了冰洞里,他的头发和皮肤立刻被冻得邦邦硬,胡子眉毛也立马挂了浓霜,那时的寒气吸进肚里像一把尖刀扎进肠子一般。人们在冻雾侵袭下,时间长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无法忍受了。所以清代人捕鹰都要尽量躲避冻雾。
清代人捕到了鹰,他们就要开始驯化这只老鹰,又叫“熬鹰”,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繁琐和困难的,而猎鹰每日的伙食也相当的丰富,每只鹰一天都要吃8两牛肉。
在清代,捕鹰人虽然捕鹰却不杀鹰,因为他们一直谨遵祖先遗训,还有捕鹰人杀鹰也是触犯吏法的。
在每年春天,他们都要将鹰放飞,放飞鹰的时候,鹰和捕鹰人都会落泪,而鹰三四天都不离开捕鹰人的院子。在鹰的留恋里,有着人与动物的深刻情感。
田猎中除了特殊海东青文化之外,还有一些有名的围猎场所,其中最有名的是“木兰围场”,这个木兰自然不是花名,也与我国古代女将花木兰无关。
清代初期,木兰围场里有很多鹿,中秋节前后,猎人头戴鹿帽,吹起木制的笛哨,模仿鹿的声音去捕鹿,满语称之为“木兰”,其实就是“哨鹿”的意思。
清代人们在木兰“围场”狩猎时,猎人要潜伏在草丛中,戴上假鹿头,口中吹木制的长哨。他们吹出仿效雌鹿求偶时发出的呜呜声,或者他们用桦皮做的狍叫子,吹出小狍的“唧唧”音,引诱鹿狍以便捕捉。
“秋狝”一般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间进行。古代指秋天打猎为狝,称春天打猎为搜,夏天打猎苗,冬天打猎为狩。“秋狝”也是清代皇帝打猎时的专用词,康熙曾写下“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的诗句,用来赞誉木兰围场。
1677年秋天,康熙首次出巡塞北便看中了这块地方。1681年,康熙第二次来围场,他划定了塞北这些地方,总共14万多平方千米的围场,还划分了72个小围场,并且每年举行“木兰秋狝”,并制定成祖制,定为家法。
木兰围场在塞北坝上草原,那里山川陡缓交错、草原丰美广袤,自然风光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绮丽的画卷。
木兰围场的开辟大部分都是蒙古族的游牧地,后来蒙古族将这片土地献给清代,再加上西部原属清廷的领地,这才构成了阔达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北方“木兰”猎场。
1683年,康熙第三次北巡塞外时,他第一次远上围场巡猎。自从康熙开围至1820年的138年间,清代历任皇帝共举行了大型的“木兰秋狝”105次。
帝王秋狝也不是纯粹地为行猎而取乐,在我国经典《国语》中就有“秋狝治兵”的说法,所以木兰秋狝也称“木兰习武”,借以训练满族八旗将士,这也成为了清代的定制。
清代道光帝即位前,他曾经12次跟随皇帝进行木兰秋狝,可他即位之后却因晚清内忧外患,一次也没有到过围场。显然,100多年的“木兰秋狝”曾经对于清代朝廷的强兵固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衰败和封建王朝的衰败一样,是大势所趋的。
木兰围场,也就是坝上草原,它是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森林草原美景,骑马狩猎让清代帝王们尽情领略纯自然的魅力。
夏天的木兰围场,茫茫草原,繁花似锦,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9月的坝上,红叶满山,霜林叠翠,白桦幽幽。
而在冬季,林海雪原莽莽,万籁俱寂,春天的坝上,落陌荒凉开始孕育着生机更是一种悲壮的美。
其实,清代木兰围场的秋狝田猎活动,与元代蒙古族田猎颇有类似。首先,清代皇帝们先从御林军中挑选3000名优秀的弓箭手,并让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间距,列队绕着山峰向山峰两侧扩展,使他们围成一个直径3里的环形。
等所有的位置都固定了以后,让全体的弓箭手成一条线向前进。前面无论是谷涧,还是荆棘深丛,甚至是险陡的山崖,弓箭手们都要前行攀涉,不准他们左右窜动和离开队伍。
就这样,3000名弓箭手横越谷涧和山岭,他们把兽类围在这个环网中,再渐渐地围到一块没有树木的低地。然后,3000名弓箭手连同王侯百官,步比步,肩并肩地穷追那些从栖息地赶出来的野兽。那些野兽东窜西逃也找不到逃路,终于力竭就捕。
康熙曾经用这种办法,仅半日间就抓住了300多只牡鹿、狼和狐狸以及其他野兽。
很明显,康熙打猎,模仿了元代成吉思汗田猎的方法,只是田猎范围相比小了很多而已。
其实,清代王室源起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麓,他们世代以“狩猎”作为练武和谋生的手段。
后来,皇帝为了防止八旗军贪图安逸,荒废骑射,清代帝王便恢复了古代狩猎和阅军的制度,不过这时不是用的射驭,而是骑射。
特别是康熙、乾隆两朝,更是非常重视狩猎,他们每年都要进行一两次大的狩猎活动。康熙还把几次平定叛乱的功绩,都归功于围猎训练的缘故,这说明了他本人的确是从练武的角度出发进行田猎的。
木兰围场建立后,自康熙至嘉庆的历代皇帝,包括从未到过木兰围场的雍正帝都曾严令“民人不得滥入”、“禁樵牧”、“禁伐殖”,并派八旗兵严加看守。
围猎是有计划的,每次秋狝只择其中的十余围进行狩猎,其余众多围则是休养生息,令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恢复。
不过猎,不滥猎,在每次木兰秋狝时都严令随行军骑“遇母鹿幼兽一律放生”,设围时留有一缺口,令年轻力壮之兽得以逃生。每次围末,“执事为未获兽物请命,允其留生繁衍,收兵罢围”。
康熙帝选择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有其政治目的和战略意义。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
清王朝自设立木兰围场之后,每年都要在这里以行围狩猎的方式演练军旅,同时推行“肄武绥藩”的国策,从而达到控制蒙古、震慑沙俄、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
这时的木兰围场实际上已成为清政府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场所,是北京—避暑山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690年,康熙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乌兰布通战役。从1681年至1820年,康熙、乾隆、嘉庆先后来围场举行“木兰秋狝”105次之多。雍正在位13年,没有到过围场,但他遗嘱“后世子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