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 击壤运动

第一节 舜田间击壤而被尧帝发现

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投掷游艺,它反映出了古人恬静闲适的生活画面。

“壤”是用木制成的,前宽后窄,形状就像鞋子一样,长0.3米,宽约10厘米。它的玩法是放置一个“壤”在地上,然后玩家后退三四十步,然后用手中的“壤”去击打地上的“壤”,如果击中了就可以获得胜利了。

击壤游戏的出现,表达出了我国古人对万担归仓和感谢社稷获得丰收的喜悦,并寄托着来年希望丰收的愿望。

那是我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尧帝已经70多岁了,他认为自己儿子丹朱很不成器,不足以担当起管理天下的责任,于是他便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继承帝位。

在一次诸侯聚会中,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说:“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呢?”

四方诸侯首领说:“历山民间有个单身汉,他叫做虞舜,听说他很有本事,应该可以担负起天子的重担啊!”

于是,尧打听到了舜是在田间耕地的一个农夫,他便微服私访,独自来到历山一带。

尧到了历山田间,突然他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中间有一个青年身材很是魁梧,正聚精会神在玩一种叫击壤的投掷游戏,这个青年站在远处,用小石头去击打前面放置的木块。这个青年击壤的技术非常高超,他竟然每次都能用石头打到木块。

青年周围的人在一旁大声叫好,其中有个人就喊道:“舜啊!你这么厉害,一定是我们大王尧帝的仁德在保佑你呀!”

百姓们纷纷点头称是,不断附和那个人。尧这才知道那个青年就是舜,他想:“他击他的壤,关我什么事呢?再说我哪里有什么仁德能去保佑别人呢?”

这时,舜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突然唱了一首歌,在歌中唱道:

太阳出来喽,我出来劳作!太阳落山喽,我回去休息!我若是渴了,就自己去打水!我若是饿了,就自己去耕田!尧帝他确实有仁德,可是和我有多大关系呀!

尧听了这话,他觉得舜的生活非常恬静舒适,也对舜产生了好感。后来,围观的人们都走了,舜也收拾好击壤的用具,回到田间去耕田了。尧想继续考察一下他,便跟了上去。

尧走上前,来到田间,正好看见舜在全神贯注地耕田,舜的犁前驾着一头黑牛和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舜从不用鞭打这两头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每隔一会儿,舜就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

尧很奇怪,他等舜犁到了地头,便问他道:“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呢?”

舜见一旁有老人在发问,他很有礼貌,便拱手作揖答道:“牛为人们耕田,它们出力流汗很是辛苦,如果我再用鞭子来打它们,我于心何忍呢!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在打黄牛,黄牛以为我在打黑牛,它们便都卖力拉犁了。这样一来,我不仅没有打到牛,还能鞭策它们卖力耕田,这不是更好吗?”

尧一听,他觉得舜非常有智慧,又有善心,他对牛尚且如此,如果对百姓那就应该更有爱心了。于是,尧与舜在田间扯起话题,他们谈了一些治理天下的问题。

尧发现,舜的观点都很有见识。等他们聊完后,尧又走访了方圆10多千米,发现当地的人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

于是,尧便决定将两个女儿都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察舜的德行。后来,尧发现舜的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是一个有仁德的人。

尧便放心了,他先让舜在朝中做虞官,又试舜3年后,便让舜在文庙拜了先祖,让舜正式替代行天子之政了。

其实,击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投掷游艺,它反映出了古人恬静闲适的生活画面。

“壤”是用木制成的,前宽后窄,形状就像鞋子一样,长0.3米,宽约10厘米,它的玩法是放置一个“壤”在地上,然后玩家后退三四十步,然后用手中的“壤”去击打地上的“壤”,如果击中了就获得胜利了。

这项游戏因为器具简易,又能激发人们的兴趣,因此,它长期在民间流传,并演变出多种形式。其中,人们较为熟悉的是一种“抛堶”的游戏,也称“飞堶”,“堶”其实就是古代的砖瓦,也就是打瓦的一种游戏,它只是以砖瓦替代了壤木,本质上却是一模一样的。

有人认为,击壤最初是从事农作的古人借以谢土报社的俗信活动,这里面蕴含着游戏的核心是对土地神的膜拜。正如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小雅·甫田》中关于“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的描写一样。

由于击壤这种俗信活动所具有的欢怡气氛,从而决定了它由娱神向娱人的方向发生转化,最终形成了一种季节性的游戏,并在传习过程中逐渐淡化成俗信的成分了。但是作为历史的遗存,它仍然潜含着早期的文化信息。

以早期击壤之戏的变种游戏“打梭”为例,游戏者以“斗一”、“斗二”至“斗三”的计数判定胜负,这种斗量计数方式,表达了万担归仓和感谢社稷获得丰收的喜悦,并寄托着来年希望丰收的愿望。

第二节 击壤的历代发展与演变

随着击壤活动的减少,后来逐渐失传了,大约是由于它太单调的缘故吧!

不过,击壤后来发展成为了击砖游戏,人们用砖代替了壤,比赛的规则也较完善,在儿童的游戏中延续了下来。

宋代时流行于寒食节、清明节前后孩童玩的“打瓦”和“打板”等游戏,其实就是用瓦块或者石头玩的击壤游戏。

宋代诗人张侃在《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诗中提到了抛堶的游戏,诗写道:

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这说明了,在宋代有一种类似抛堶的游戏。还有“飞石”游戏,据古书记载,飞石的玩法是:以砖两枚长7寸,相去30步为标。各以砖一枚,方圆一尺掷之。主人持筹随多少。甲先掷破则得筹,乙后破则夺先破者。很明显,这是一种带有赌博性的“飞石”比赛,也类似于击壤。其实也有人认为,击壤与投壶有相似之处,它本是士大夫们的一种休闲习艺的方式,因为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才逐渐流向民间的。后来在这个过程中,它改变了活动的形式,而在我国古代,也称善于击壤的人为“壤父”。明代著名学者刘侗在他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二月初二龙抬头,小儿以木两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古所称击壤者耶!

这说明刘侗小时候玩过的这个游戏有可能就是叫“击壤”。只是名称上被称作“打柭”,这一点有所不同而已,这也许是时代创新的缘故,使击壤变得更有趣味性和富有竞技性了。

文中的“打”便是从击壤中发展而来的,它在明代各地的儿童游戏中较为流行,只是这种儿童游戏难登大雅之堂,史籍也把它忽视了,因此没有多少记载。

击壤的原始形态也一样长流不竭。清代著名学者周亮工在他所著的《书影》中记载:“秣陵有杨柳黄,击棒壤的歌谣。”

秣陵其实就是“金陵”,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可见在清代时期,击壤在南京地区非常流行。

那时候用于投掷的壤木则由鞋形木头变为了圆形的棍棒状。后来,在上海还有一种叫作“笃棚门板”游戏,“笃”是沪音,意思就是“投掷”,该游戏也是从“击壤”游戏演变而来,只是鞋子形状的壤棍变成了类似盒子形状的木块了。

明清时期,击壤之戏被称为“打瓦”。此外,还有一种叫“打板”的游戏,也是击壤的一个变种。古代地方志《顺天府志》中记载:

小儿以木两寸,制如枣核,置地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板。板古所称击壤者也。

这便说明了“打板”与我国古代满族风俗中的“打栲”的玩法是一样的。其实,类似击壤的儿童投掷游戏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击壤游戏的变种,它们逐渐流向民间,并改变了活动形式。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