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 女职工职业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病与预防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1.粉尘类

(1)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矽肺;

(2)煤尘(煤矽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煤工尘肺;

(3)石墨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石墨尘肺;

(4)炭黑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炭黑尘肺;

(5)石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石棉肺;

(6)滑石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滑石尘肺;

(7)水泥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水泥尘肺;

(8)云母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云母尘肺;

(9)陶瓷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陶瓷尘;

(10)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铝尘肺;

(11)电焊烟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电焊工尘肺;

(12)铸造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铸工尘肺;

(13)其他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其他尘肺;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3.化学物质类

(1)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铅及其化合物;

(2)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铍及其化合物中毒;

(6)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铀中毒;

(12)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砷化氢中毒;

(13)氯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光气中毒;

(16)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一氧化碳中毒;

(20)二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二氧化碳中毒;

(21)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氟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羰基镍中毒;

(28)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苯中毒;

(29)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甲苯中毒;

(30)二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二甲苯中毒;

(31)正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正已烷中毒;

(32)汽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汽油中毒;

(33)一甲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氯丁二烯中毒;

(41)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甲醇中毒;

(44)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酚中毒;

(45)五氯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五氯酚中毒;

(46)甲醛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1)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中暑;

(2)高气压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减压病;

(3)低气压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高原病、航空病;

(4)局部振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手臂振动病。

5.生物因素

(1)炭疽杆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炭疽;

(2)森林脑炎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布氏杆菌病。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1)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三氯乙烯、重铬酸盐、三氯甲烷、β—萘胺、铬酸盐、乙醇、醚、甲醛、环氧树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松节油、苯胺、润滑油、对苯二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接触性皮炎;

(2)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醌、蒽醌、蒽油、木酚油、荧光素、六氯苯、氯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光敏性皮炎;

(3)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电光性皮炎;

(4)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蒽油、汽油、润滑油、油彩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黑变病;

(5)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沥青、润滑油、柴油、煤油、多氯苯、多氯联苯、氯化萘、多氯萘、多氯酚、聚氯乙烯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痤疮;

(6)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铍及其化合物、砷化合物、氯化钠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溃疡;

(7)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化学性皮肤灼伤;

(8)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如油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油彩皮炎,高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浸渍、糜烂,有机溶剂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螨、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职业性痒疹。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1)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化学性眼部灼伤;

(2)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电光性眼炎;

(3)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三硝基甲苯、高温、激光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职业性白内障。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1)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噪声聋;

(2)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铬鼻病;

(3)导致牙酸蚀病案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牙酸蚀病。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1)氧化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金属烟热;

(2)二异氰酸甲苯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职业性哮喘;

(3)嗜热性放线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棉尘病;

(5)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煤矿井下工人滑曩炎。

职业病的特点

有明确的病因,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有特异性;职业因素的数量,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急,即有剂量反应的关系;有特定的发病范围,同样工作的其他人,按照上述规律而发生不同的反应;控制病因和发病条件,即去除职业因素,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甚至使其绝迹或明显的改变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特征。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康复也容易。治疗方法,大多是对症下药,目前较少有特效方法。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中发病。少数毒物(如铅、汞、镉、苯、二硫化碳等)可对中毒者的子代发生不良影响。因此,职业病是一类人为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职业多发病的特点

其病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如生产环境中的毒物,物理因素对心血管病也可有一定影响。如一氧化碳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毒物可使动脉壁胆固醇沉积增加以及血小板在血管壁粘附增多,故可诱发和加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紧张的脑力劳动能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增多,对心血管均可产生损害。

国内外许多学者比较了不同职业女性的血压情况,如领航员中的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飞机助理员的四倍以上,发生高血压的年龄也提早。国内对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作业的司机、售票员、报务员、会计、电话接线员、统计人员的调查,发现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出租司机的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有人报道,高温工人高血压的检出率为42%,而非高温者仅为10%。临床流行病学也早已证实了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因素与生活习惯、社会因素、遗传及内分泌等有关。

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的特点为:其他职业人群也会发生这种疾病;职业因素可以促使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是多种发病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直接致病因素,或者职业因素只是诱因和加重因素;调离读职业或改善劳动条件后,该病可以缓解或停止发展。我国目前对工作有关疾病暂未列入,不属于规定的职业病范围。

职业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1.一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例如:从事矿山开采、翻砂造型、耐火材料、玻璃原料加工等作业的女性,因长期接触含矽粉尘而患矽肺;参加治炼、铸铅字或制作蓄电池、铅制品者,可因接触铅烟、铅尘而患铅中毒;棉农为防治棉虫害而用杀虫剂时,有可能造成农药中毒;从事放射性物质的工作者,可患放射病等。

我国一贯观注和重视劳动者的健康。1957年,卫生部公布了《关于试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规定十四种病为职业病,它们是:职业中毒、尘肺、热射病和热痉挛、日射病、职业皮肤病、电光性眼炎、职业性难听、职业性白内障、潜函病、高山病和航空病、振动性疾病、放射性疾病、职业性炭疽、职业性森林脑炎。1964年,把煤矿井下工人的滑囊炎列入职业病。1974年,又将接触炭黑引起的尘肺,列入职业病范围。1980年,在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方法的“三统一”下,全国二十二个省市完成了铅、苯、汞、有机磷、三硝基苯五种毒物中毒职业病的普查,受查率达90%以上。1982年4月,卫生部、冶金部、化工部、全国总工会又发出“开展职业性肿瘤调查”的联合通知,1982年4月至1983年上半年,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有关工业部门的重点厂矿企业中,接触多环芳烃、氯甲甲醚,石棉、联苯胶等八种化学物的职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我国当前几种职业性肿瘤的危害情况,为争取有效防治措施。制定我国职业性肿瘤名单和诊断原则,提供了科学依据。

除了上述一些法定职业病,尚有许多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病,也是劳动生产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厂矿多发病”。这是由于在一些厂矿企业中,工人们受劳动的条件及生产环境的影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较一般人更易患某些疾病。如纺织厂的织布车间,室内外温差较大、易患鼻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这些工人的鼻炎、感冒发病率高,又与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凡发现上述职业病时,当确立诊断后,应向所在地区卫生防疫站或职业病防治机构报告。对职业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休养期间,因病残废或治疗无效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对职业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劳动人民的健康,而且关系到正确执行劳动保护政策的问题。

2.临床表现

不同的职业病有着不同的表现,就是同一种职业病,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同一种职业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下,表现也不一样,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很多职业病早期,没有明显表现,生产者无特殊不适,这为人们防治职业病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职业病仍然有一定的特点,职业病必须是生产者在职业工作中较长时间地接触了有害的物质,并因此而出现了一些相应的综合征。

那么,职业病有哪些主要综合征呢?最常使人们注意到的是神经系统综合征:如神经衰弱(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激动、心慌及食欲不振,但体格检查没什么阳性体征)、多发性神经炎(如有感觉异常,四肢酸麻、木、胀、痛感,皮肤有蚁行感,检查时可发现皮肤痛觉、触觉感减退或消失,出现所谓“手套”或“袜套”式感觉障碍,肌力减退,健反射减低或消失等)、脑中毒(可因病情轻重不同而有差别,轻则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重者有嗜睡、躁动、谵妄,甚至抽搐、昏迷等,或多语、恍惚、兴奋、惊恐、伤人等类似精神病的症状);呼吸道综合征(可有流涕、喷嚏、咽痛、咳嗽、胸闷、气急,重者可有声嘶、紫绀、呼吸困难,以至窒息。有的可为支气管炎、肺炎及肺水肿表现);消化道综合征(常表现为口腔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便秘等,有的为肝炎样表现,如皮肤粘膜黄染等);循环系统综合征(如心慌、脉快、胸部不适、乏力、出血等,重者可有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及心搏骤停等表现);泌尿系统综合征(有腰酸、腰痛、尿频、尿痛、少尿、血尿、浮肿等)及皮肤损害。除了上述各系统的表现外,检查时还可发现血液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变性、贫血等,小便中还可发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氮质血症等。职业工作者出现上述表现要引起注意,确定职业病是一项严肃的与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3.诊断方法

对于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正确进行。要详细地了解职业接触史(弄清工种、接触些什么物质、接触时间长短等);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及临床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及特殊毒物检查等)。通过各种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注意鉴别诊断和动态观察,尤其是慢性职业病,一般要经过职业病专科医疗单位诊断。

4.治疗原则

一旦被确诊为职业病,应该积极治疗,分其轻重缓急,进行急救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的急救原则是:患者迅速脱离现场,除去污染。应把呼吸道中毒者搬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扣、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时可予氧气吸入,但要注意保暖,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能经皮肤中毒者迅速换去被污染的衣帽、鞋袜,并用大量清水冲洗15~20分钟。如果是化学制剂的灼伤,要选用“冲和剂”清洗(如弱酸选用弱碱等);经口中毒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催吐、洗胃或导泻等办法,使没有被吸收的毒物迅速排出体外。如果发现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的紧急情况,按抗休克或复苏的原则处理,并同时考虑适当时机进行解毒与排毒治疗。对于慢性中毒者,则要去除病因,针对致病物质所引起身体的特殊病理变化及疾病过程中的主要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并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增强体质、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职业病的防治知识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这一目录目前规定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等10类115种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与职业有明确的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全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劳动者如果怀疑所得的疾病为职业病,应当及时到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30日内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鉴定后仍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执行。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白领的职业病及疗法

腰酸背痛是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肌肉没有机会伸缩所致。因此不论坐得歪斜或笔直,长久下来都会腰酸背痛。

长久坐姿不当,腰背歪斜会导致腰背酸痛,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过把腰背给挺得笔直,其实也有可能造成酸痛问题。

专家指出,腰背酸痛在白领阶级女性中是常见的职业病,有时酸痛可能还会延伸至下肢。起初酸痛只是间歇性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恶化成长期酸痛。腰酸背痛是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肌肉没有机会伸缩所致。因此不论坐得歪斜或笔直,长久下来都会腰酸背痛。当然,坐姿不当更容易带来疼痛问题,因为身体的歪斜如果超过了正常的脊椎弧度,就会过度拉扯到肌肉。因此,冀医师劝告那些因为工作需要而长时间坐着的女性,除了要坐得直、坐得正以外,更重要的是每两小时就得活动一下筋骨。

除了腰背酸痛外,白领阶级可能感到酸痛的其他部位还包括肩、颈和腕管。

患上腕管综合征者,除了手腕部位会疼痛,甚至麻痹外,这些症状也会延伸至手掌和手指。这主要是因为双手一直保持同样的姿势与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所引起的。除了工厂生产线上的员工容易遇到这个问题外,随着企业公司大量运用电脑,白领阶级需要长时间打字,也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低头综合,顾名思义,就是因长期低着头所造成的。其中的症状包括肩颈僵硬、酸痛和麻痹,有时酸痛还会延伸至手臂。

针对各部位的酸痛,冀医师表示患者应尽早正视问题,一旦恶化,可能演变成骨骼退化。血管也可能因长期被肌肉压着,变窄而无法再正常供氧给肌肉。当病情变成“不可逆”时,便难以根治,而且患者可能因难熬痛楚而丧失工作能力。冀医师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就不会犯病。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这些以往属于老年人的病患都趋向年轻化。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血脉是“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因此若感到任何部位酸痛,就该尽早治疗。

中医的治疗讲究“内外兼顾”。所谓“外”就是通过针灸和推拿输通血脉,减轻或完全消除各部位的酸痛。但不再疼痛只是解决了局部、表面的问题,患者也须服药来治“内”,调节身体。

不过,应该强调:“三分在治,七分在养”。所以在治疗后,患者虽然能恢复正常的工作,但仍要继续保养,通过适量的运动预防再犯病,工作过程中也得抽出时间活动筋骨。若有长期酸痛就应尽早求医。

在治疗方面,中医采用“内外兼顾”的方法,通过长期针灸等来治愈外在痛楚,也通过服药来调节体内气血。由于人们体质各异,所以,沈萍医师劝公众不该滥用偏方。一旦觉得关节或任何部位长期酸痛就要尽早求医,以免耽误治疗。

在生活方面,应多注意饮食习惯,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水等,尽量摄取食物蛋白质。她也提议诸多女性可在汤里加一些,如杜仲、枸杞子和寄生等有补肝肾和骨脂功能的中药。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则需避免过度劳累、受风寒和潮湿,不要睡在地板上、洗冷水浴或过长时间呆在冷气房内。

运动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应适量地运动,量力而为。而且尽可能不时活动一下身体各处的关节,使之伸展、屈曲或左右内外旋转。

由于我国的空气较为潮湿,所以人们更容易患上风湿病,因此广大女职工就得更小心照料身体了。

白领的新职业病

“信息焦虑综合征”是近年高度信息化给女性带来的不适身心症状。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吸收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动行为。思维模式一旦没有调整到可以接收如此大量的信息程度,就会得“信息消化不良症”。

专家指出,随着IT、生物医药、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职业病的患病人群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现代的工作环境因素也成为致病的诱因。如制造芯片时要使用多种有毒溶剂和重金属,一旦防护不当,接触了有毒物质就会引起化学中毒;而在工作中常接触微波辐射,会引起心脏传导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症。

职业妇女如何保健

多数职业妇女肩负自身职业工作和家务劳动双重任务,负担重于男性。妇女又有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时期,对职业有害因素具有敏感的反应,并涉及到下一代的健康。

女性的肌肉力量较弱,只有男性的1/3,骨骼也不如男性强壮,体力劳动的负荷力较低,负重作业可引起子宫脱垂。长期、持续的立位或坐位作业,都可因盆腔淤血导致月经不调。

在一般情况下,女工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女工过量接触铅、汞、锰、有机溶剂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时,可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育龄女工发生自发性流产和出生低体重儿的机会增加。铅、汞、苯、二硫化碳、汽油、砷等毒物可经乳汁排出,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对职业妇女参加接触化学物的劳动时,除常规的职业卫生预防工作外,还应针对妇女的生理解剖特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法令,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育龄女工不宜接触工业毒物,如铅、二硫化碳等。在难以避免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接触剂量;女工在月经期不得从事装卸、搬运重物等重体力劳动和高空、低温、冷水等野外作业;女工在怀孕期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强烈振动的作业,不允许接触高浓度的铅、汞、二硫化碳等毒物和超过卫生标准限值的放射性物质;怀孕满7个月的女工不得安排夜间工作。站立作业的工作应设有休息座位。预产期前两个星期,不宜参加体力劳动;女工在授乳期间,不可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可随乳汁排出的工业毒物;女工集中场所应设女工卫生室及淋浴设施;有授乳女工的单位应专设有卫生设备的哺乳室。哺乳女工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哺乳室。加强女工的职业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并建立定期的健康检查制度。

职业妇女如何远离便秘

职业妇女,半数以上都有便秘的苦恼。早上匆忙地出门,没有上厕所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因在意他人的眼光或工作忙碌而忍耐便意,再加上运动不足,年轻妇女担心发胖,三餐饮食不正常,这些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

这种习惯性的便秘,只要改善一下日常生活,几乎都能够消除。要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1)早上养成上厕所的习惯:早上早点起床,即使没有便意,也一定要耐心地排便。养成在一定的时间入厕的习惯,就会形成生理反射产生便意。如果早晨排便感觉过于勉强也可以在晚上进行。

(2)绝对不可忍耐便意:有便意就一定要排便。重复压抑便意,就会形成慢性便秘。

(3)适度运动:轻度体操能促进大肠功能,按摩腹部是好方法。

(4)充分摄取水分:粪便中所含的水分较少时,粪便会变硬,造成排便困难。

(5)营养均衡:要停止不吃早餐的习惯,三餐正常地摄取。光是吃沙拉或蔬菜,无法消除便秘,要将富含纤维的蔬菜烫煮来吃。

第二节 生产劳动与防护

防暑降温的方法

工农业生产中,在高温环境里,从事各种劳动作业是难免的,炼铁、炼钢、轧钢、炼焦、铸造、烘房、窑炉、糖果食品烤炉、塑料加热、印染、缫丝加热、锅炉以及在炎暑酷热的季节里,从事露天开采、农田耕种、抢收抢插等工作,中暑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对此我们应做好预防措施。

健康人的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经常保持着平衡状态,使体温维持在36.5℃~37℃左右。在高温环境中作业,人体产热和散热能不能保持相对平衡,除与劳动强度有关外,与环境、气候、机体的适应性等也有很大关系。当人体处在高气温环境下,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体内可出现“蓄热”,而导致热调节障碍,严重时,则发生中暑;当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睡眠不足时,更容易发生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女性,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工矿企业要改革工艺,以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减轻劳动强度,对预防中暑,具有积极的意义;采取移出热源、隔热、通风、洒水、半身淋浴等措施,可有助于防暑降温;备有一些清凉油、人丹、十滴水,对预防中暑也有一定的作用。适当调整劳动与休息时间,可实行小换班制,延长午休时间,保证有充分的睡眠;露天作业者,要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可采用上午早上班,下午晚上班,中午多休息;上午西坡干活、下午东坡干活,尽量避开骄阳暴晒。在骄阳烈日下的劳动者最好戴一顶帽子,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头部。条件许可时,喝些含盐凉开水、汽水或清凉饮料(详见清凉饮料部分),对预防中暑也大有好处。

应根据其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只要人人重视防暑降温,减少或避免中暑是不难办到的。

注意用电安全

在生产劳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里,电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到处都能遇到电。因触电而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引起局部组织的电灼伤,重则伤肢毁躯,因此,用电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了。

人体也是一种导电体。当人体接触到电源时,电流即可通过人体随着电流性质(直流电和交流电)、强度、电压和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伤害部位的不同,可造成各种不同的机体损伤。微弱的电流通过人体时,能引起局部的肌肉挛缩,呼吸、心跳加快;较强的电流可使接触部位刺痛、麻木、皮肤灼伤,肌肉强直挛缩;严重触电者皮肉烧焦,呼吸麻痹、心跳骤停。紧急救治触电病人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注意用电安全,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也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造成触电的原因很多,不遵守操作规程是最常见的原因。装配或检修电器设备仪表时,不切断电源或开关而发生触电的事故最多;供电设备的破损漏电、电器用具的不合适(尤其是电压不同),也可发生触电。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民用电压为220伏,个别地区有110伏的,有些机器、仪表用电的电压为380伏或更高。电器用具的电压负荷必须和电源电压相吻合,用错了不但烧坏电器用具,还有触电的危险。电器的电线、开关、灯头、插座等如果超过本身所允许的电负荷量,同样可以被烧坏或发生漏电。安装各种电器时,不要忽视线路的安装,电线接头要正确,外面要紧紧缠上黑胶布,电线接头最好放在不易暴露的地方,尤其应避免磨擦挤压或被水淋湿。不能混用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特别是不能随便拆卸配用三孔插座的插头,轻易地接到二孔插座上。

保险丝是保护安全用电的设备,粗细长短都有一定的规格,保险丝不能随便更换,也不能冒然用钢丝或铁丝代替,这样容易使线路超负荷而不易发觉,既容易损坏仪表、机器,还会烧坏电线的绝缘层,从而发生触电,甚至造成严重的火灾。小孩玩弄电器设备而触电者是屡见不鲜的,家中有小孩时,应对电源开关和各种电器加强管理。家庭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复杂了,应很好地掌握电器性能后再去使用,防止破坏电器的绝缘体,有人喜用铁钉或图钉将电线固定在家具或墙壁上,这是很容易发生漏电而导致触电的错误做法。此外,电器的电线在经常移动时,防止磨损而漏电,不能放在潮湿的地上,也不宜受高温的烘烤。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更不能徒手去接触已露出的带电部分。雷击,也是一种触电,雷电的电压极高,科学家曾计算过,有的约为1~10亿伏特,雷电形成的瞬时电流可达20~25万安培,最高竟达60~70万安培,闪电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在摄氏3000度左右),一旦遭到雷击,对人体造成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设计高建筑物时,均应有避雷装置。雷雨天,不要到古老建筑或高大树木下避雨,以防雷击。

触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一旦发现触电者,要千方百计使触电者迅速与电脱离,如果附近有电源开关,应立即将开关关掉,如有电源电闸,应立即拉断,在没有切断电源时,救护者千万不要直接徒手接触触电者,否则,救护者自身也会发生触电;如果开关较远,触电时的电压又为民用电压(一般为110~220伏),可用干燥的衣帽垫手,将触电者从有电部分拉开,或用不导电的干竹竿、木棒将电线挑开,如果触电者身居高处,切断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由高处摔伤。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心跳情况。如果神志不清、心跳呼吸存在,要使病人平卧,解开衣扣、腰带,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尽快找医生进一步救治;当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在寻找医生的同时,当务之急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条件许可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肾上腺素或针刺人中、内关等急救穴位。呼吸、心跳恢复后,注意检查电灼伤的局部组织,进行清创包扎或其他必要的外科处理,必要时,应转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综上所述,希望女性朋友们,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电的安全。

防治烧伤有哪些方法

烧伤较为常见,它包括常见的高温气体、液体与固体的热烧伤。

强酸强碱的化学烧伤、电灼伤、放射性烧伤等。轻的烧伤可损害人体的皮肤、毛发、粘膜、呼吸道、消化道,重则伤及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烧伤面积越大,深度愈深,对全身与局部的影响也越大。轻度烧伤给人体带来痛苦,重者留有疤痕、残废,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所以,一定要更多掌握烧伤防治知识。

对于烧伤程度的判定,通常分为三度,如果皮肤表面仅有红斑,无水疮,有轻度红、肿、热、痛表现为一度烧伤,温开水对皮肤的烫伤,皮肤在酷暑烈日下暴晒,均可能出现一度烧伤,伤后局部疼痛是病人的主要痛苦,局部应用冷敷、75%酒精湿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这种损伤,3~5天可自愈,一般不留疤痕。如果烧伤部位出现水疱,伴局部红肿、剧痛,即为浅二度烧伤,除在伤外予以冷敷、酒精湿敷外,局部可涂兰油烃软膏、獾子油软膏,较大的水疮要在无菌的条件下抽吸放液,同时包扎,小水疮经消毒后加压包扎即可。水疮破后注意应用抗生素,预防皮肤感染,以免留下疤痕。当出现深二度烧伤时,损伤可达皮肤的真皮层深部,可有组织坏死,痊愈后可有轻度疤痕。三度烧伤可达皮肤全层,并可累及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愈合时间常可达1个月以上,并可造成严重的疤痕,当有深二度以上的烧伤,一般应积极考虑住院治疗。烧伤的早期处理很为重要,病人自己及身边人员常常是第一个“医生”,遇到烧伤病员,首先设法脱离现场,除去烧伤源,伤处力争用干净的衣布或消毒敷料包扎。当火焰烧着衣服时,应立即就地打滚,尽快扑灭火焰,或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慌乱奔跑常可火助风势,越烧越旺,加重烧伤,如果能跳进就近的水池、水塘或浸浴在自来水或冷水中,也是很好的灭火方法。

在烈火中,不可高声呼唤,否则,火焰容易吸入,可造成呼吸道粘膜烧伤。强酸强碱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烧伤局部,并立即脱去沾染酸碱的衣服鞋袜,然后用干净的衣服、被单简单包扎。当头面部烧伤时,尤应注意对眼、耳、鼻、口腔的冲洗。如果遇有苯、酚化学烧伤时,除用大量清水冲洗,还可应用酒精擦洗皮肤(苯、酚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还有些化学物质(如氯化钛)遇水后能产生酸性物质,并放出大量的热,水冲洗时,可加重灼伤面积,因此,应先用布或纸将这些化学液体擦干,再用清水冲洗。强酸烧伤者,有条件时,可选用3%的石灰水、1%氨溶液、0.9%生理盐水、3%~5%碳酸氢钠或肥皂水清洗中和,遇有误服病人,立即争取服用牛奶、豆浆、鸡蛋清、花生油、液体石蜡等,情况允许时,可服氢氧化铝凝胶。碱灼伤时,除用水冲洗,还可用枸橼酸湿敷局部,用0.5%~1%的硼酸液清洗或点眼。对于小面积的浅度烧伤(一般在10%~15%左右),全身影响小,经过医务部门清创包扎后,可门诊治疗,必要时全身加用抗生素,较大面积的烧伤,常有休克、感染、内脏损害,伤愈后多有严重疤痕,可能破坏面容或遗有残废,因此,应力争早期住院治疗。

烧伤的预防在于加强防火教育,加强各行各业的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预防蒸汽、热水及灼热固体的灼伤,严格的防火管理制度也是预防烧伤的重要措施。

不可轻视的放射损伤

在我们生活也有不少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如40钾、14碳等,它们可以通过水、食物等进入人体。通常,每个人的机体内都含有一定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受到各种放射线的照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都购置了电视机,电视机的显像管在工作时,就会放出微量的放射线滞一只夜光手表有很多方便之处,然而,夜光表上的光亮便是荧光物质(接受放射性物质照射后产生的一种荧光),它也带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不去医院检查或治疗疾病的人是不多的,当接受X线透视或摄X片时,人体则要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对一些恶性肿瘤及某些顽固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牛皮癣)的治疗,也要选用放射线照射。放射线在人的生活中避不开它,也离不开它。

放射性的照射对人体是有伤害的,但是,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放射线的照射剂量起着主要作用,放射线引起的疾病叫放射病,整个人体受到100伦琴以上的照射才会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家庭用的电视机每年可给人体约0.2~0.5毫雷姆的放射线剂量,一次X线胸部透视约40~2000毫雷姆,一次消化道钡餐约3000毫雷姆,这些放射线的照射剂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放射线还会因接触时间的长短、距离放射源的远近、防护措施的有无及人体抵抗力的强弱而给人体带来不同的影响。

一般地说,放射剂量越大、反复多次地接受放射线的照射,距离放射源又近,如果又不太重视防护措施,人体的抵抗力又差,这样给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当出现急性放射病时,放射线的损伤可涉及身体的各组织器官,但对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损害最严重,可出现全血细胞的减少,全身广泛出血,并可能合并严重感染,如果长期反复受到超过允许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就可能患有慢性放射病,则出现白血球与血小板的减少及其相应的乏力、头晕、食纳下降以及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或有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神经衰弱表现,也可能有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等情况。因此大家一定要加强放射线的防护工作。

从放射线防护的意义上讲,减少放射物质的照射有一定的必要性。当选择放射源从事某项工作时,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应用小剂量的放射源,放射源的强度越大,照射剂量越大,对人体的损伤就越大;人体与放射性物质接触时间越长,接受的照射量就越多;从事放射工作的操作应尽量迅速、准确,力争缩短时间;在人与放射源之间,通常应有合格的屏障物,如铅屏、铅围裙、水泥迷路墙等,或尽可能离放射源远一点,这样均可减少放射线的照射。

在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女性,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可直接用口、手接触放射性物质,不能在工作间里喝水、吃饭、抽烟,工作时必须严格按规定穿戴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及手套。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全身清洗。对工作环境及个人也要经常测试污染剂量,常用个人剂量计、表面污染仪、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测量仪进行测量,如果超过标准,要及时认真处理。对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给予必要的营养补助费,保证安排足够的休假时间,还要定时检查身体,发现有关疾病,及时予以治疗,必要时考虑适当调换工作环境。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