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2章 成立一五计划编制小组

1951年2月,周恩来提议,中央成立“一五”计划编制小组,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组成领导小组。

在当时,周恩来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全面主持我国的内政外交工作。陈云同志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和李富春同志任副主任,聂荣臻同志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宋劭文任中央财经计划局局长。

计划编制领导小组成立不久,陈云即开始投入编制工作。

在当时,中国对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可以说完全缺乏经验,不知从何下手。

据那时在计划部门工作的王光伟后来回忆说:

我们开始时对“指标”、“基本建设”这些词都不会讲,计划表格也不会拟定,都求苏联帮助。

1951年4月,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上,陈云作了题为《1951年财经工作要点》的讲话。他说:

土地改革、剿匪、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这些工作,都是经济建设的准备。财经部门要计算一下财力,看到1953年我们能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还要估计到那时国际情况如何变化,我们国防的情况如何,能不能在军事支出方面减少一点,增加到经济建设上去。这些都不能仅从财经方面来考虑,要从整个世界的形势、中国的形势来考虑。我们要考虑到,两个五年计划要建设什么,在国防、工业、农业、水利方面,大概一年投资多少……

陈云这个讲话的主要内容,就是为“一五”计划的编制作准备和动员。

在这篇讲话中,陈云从一般的经济常识讲起,一直讲到计划的编制,实际上是在对大多数经济干部进行计划经济的启蒙。

为了让大家了解计划的重要性,陈云特别向广大干部举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例子,他说:

毛泽东和周恩来去年到莫斯科去,订了合同,请苏联专家来给我们设计一个汽车工厂。专家到了北京,对汽车工厂设在什么地方争论很多,有的说设在北京,有的说设在石家庄,有的说设在太原,我说是不是可放远一点,设在西安。后来才知道,这些根本不对头。如果这个汽车厂全年的生产量是3万辆汽车,电力就需要2.4万千瓦,西安只有9000千瓦,光修电站就需要几年时间。还需要钢铁,一年要20几万吨,而石景山钢铁厂生产这么多钢铁,要在5年或者6年后。木材要2万立方米,在西北砍木头,山都要砍光。还有运输问题,每年的运输量是100万吨,而西安到渲关铁路的运输量不超过200万吨,光汽车工厂就够运的了。讨论的结果,中国的第一个汽车工厂只能设在东北。

在这个讲话之后,陈云便开始了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

1951年,在陈云的组织领导下,中财委即试编出了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纲要,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首次编制。

由于当时资料不全,战争还在进行,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局也还未稳定下来,特别是还未能征得苏联的援助,因此,这个计划纲要只能是一个试验,不可能作为正式的计划。

在1952年,随着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即将完成。于是,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并决定,计划编制好后,8月份拿到苏联去,征求苏联的意见,争取他们的帮助。

在此时,周恩来深深感到:时间已经十分紧迫,他需要集中精力来分析中国的经济状况,研究五年建设的任务,以便向中央提出全盘性的建议,并准备同苏联会谈。

7月初,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议从朝鲜返国治病、并已痊愈的彭德怀留在北京接替自己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7月9日,周恩来的这个建议被接受后,周恩来致信毛泽东:

彭德怀同志自即日起过问军委日常工作,直接向主席和中央负责。以后一切经过我处转呈主席或主席交我阅办的军委文电,均改送彭副主席处理。

第二天,周恩来又写信给毛泽东,提出:

在7月份我拟将工作重心放在研究五年计划和外交工作方面。其他工作尽量推开。

对五年计划,着重于综合工作,使能向中央提出全盘意见,并准备交涉材料。

如能于7月下旬与邓小平同志商好,先发表他为政务院副总理,并于8月份起来京主持一个时期,这是最理想办法。

在当天,毛泽东即予批示,表示同意。

这样,周恩来就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起来,去思考怎样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个问题了。

8月,“一五”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宣告完成。

尽管时间仓促,经验和数据不足,这个计划还是包括了大量内容。

计划草案印出来后,陈云致信毛泽东,对这个五年计划的编制情况进行了说明。陈云说:

这次写的五年计划的主要点,是在今后五年中要办些什么新的工厂,因此在这一方面花的工夫较多。原有工厂的生产方面,也写进去了。但估计这一方面的生产数字一般是低的,可能超过,将来需要好好再讨论的。所以首先集中力量研究今后五年中新办工厂,是为了7、8月间可以向苏联提出一个五年中供我装备的要求。

这个计划送到中央后,经过讨论,中央政治局认为,可以将这个计划带到苏联征求意见,并作为向苏联提出援助的基本根据。

但是,这个《五年计划轮廓(草案)》还不算是完整的、成型的规划或建设计划,因为他的内容偏重说明要求苏联援助的项目和愿望。对于刚刚从连年战火中诞生的新中国来说,着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无疑是十分困难和艰巨的。

在此次“一五”计划中多次提到苏联帮助的问题,也是有原因的。

早在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时,苏方就提出帮助中国的意愿。

当时,斯大林就曾主动询问毛泽东:“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

毛泽东以他特有的哲理和幽默,回答说:“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

后来,经过协商,苏联答应在1950年到1954年5年内,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分5年付款,每年6000万美元,年息1%。

其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毅然决定派出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样,中苏关系进一步加强了,斯大林再次主动提出要给中国以物质的援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编制“一五”计划,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考虑和提出需要苏联援助项目是很自然的事。

8月13日,邓小平匆忙从重庆赶到北京就任副总理一职。周恩来同邓小平谈话,向邓小平交代了政务院的有关工作。

随后,周恩来在政务院第148次会议上郑重宣布:

在我奉毛泽东之命赴苏联访问期间,由邓小平代理总理职务。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