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计高一筹3

安童十三知安邦

安童,是元太祖心腹木华黎的四世孙。

安童的父亲叫霸突鲁,常随忽必烈征战,任先锋元帅;后总理军务,深得元宪宗信任(此时,忽必烈为宰相)。安童的母亲是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氏的姐姐,就此而言,安童和忽必烈又是姨表兄弟。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安童在刚刚十三岁那年,就被召入宫中,受封总侍卫官,跟随在元世祖忽必烈左右;此后,先后两次出任中书右丞相。

安童十三岁得封侍卫总长,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因为亲戚关系受封的,实际上却是安童以自己的出众才华受到忽必烈赏识的结果。

安童出生于公元1248年,自幼十分聪明,三四岁时就喜欢学中原文化,对诗歌、辞赋无所不读,加之他天资聪慧,只学一遍就能成诵。但他最爱读的还是中原经史著作,在他七岁时,就专门请汉人学者教他读《史记》、《左氏春秋》和《汉书》。八九岁时,他就曾与汉人学者议论说:“中原王朝治理国家千余年,靠的就是这三部书。”汉人学者听了,认为他的看法很精辟。时为元朝宰相的忽必烈听后,大为震惊。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很想念他这个富有才华的小表弟,更欣赏他对中原经书的独到见解。不久,安童的母亲应妹妹昭睿皇后的邀请来到宫中,忽必烈便问她说:“我那表弟安童现在情况如何?”

安童的母亲答道:“他年纪虽幼,却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是一个辅佐治国的优秀人才。”

忽必烈又问:“何以见得?”

安童的母亲说:“他现在和从前一样,酷爱中原文化,特别是经书;不过,所不同的是,他现在不再闭门读书,而是经常去找通晓治国之道的汉人大臣请教,并且每逢和人谈起国家大事来,就兴致勃勃,没完没了,至于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一个也没有交往过!”

忽必烈听后,十分高兴,便于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261年,将安童召入宫中,封为四怯薛之长(即禁卫军总长),不离忽必烈左右,这年,安童只有十三岁。

有一次,忽必烈率军攻打阿里不哥,捕获了一批俘虏。对如何处理这批战俘,忽必烈虽已胸有成竹,但仍慎之又慎,召集众臣讨论,征求意见。

多数大臣认为,应该按老规矩办事,一律处死,这没啥可讨论的。

忽必烈看了看安童,见其低头不语,问道:“安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安童见问,没有立即回答,却反问了一句:“依陛下的意见呢?”

忽必烈诡秘地一笑说:“朕的意见也是将他们处死。”

安童听了,摇摇头道:“不,这不是您的内心想法。不过,依臣之见,究竟如何处理这批战俘为好,应该从当前的大局出发,做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安定团结。当前,国家尚未安定,有些部落还处在观望状态,倘若我们把战俘全杀掉,再有交战,他们就要拼命抵抗,谁也不敢再投降了;反之,如果陛下不仅不杀,反而宽厚安抚,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部落主动前来归顺我们。另外还有一点请陛下注意,就是各为其主,各司其职。他们当初和我们作战,是为了忠于他们的头领,这就像我们忠于陛下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安童的一番陈词,有理有据,说得诸臣无不点头赞许。

忽必烈听了,更是惊喜异常,笑着说:“没想到爱卿如此年幼,竟有这样的安邦定国大计,和朕的意见正是不谋而合,真是可喜可贺啊!”

从此以后,忽必烈对安童更加重用,于至元二年,即公元1265年,让他出任中书右丞相。

安童为相后,对朝中精通儒学的汉臣谦恭礼让,和他们一道制定治理中原的方针、政策,协助元世祖推行汉法,为元朝在中原站住脚跟,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冕猜谜斗财主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县人,是我国元朝末年至明朝初年的一位著名画家和诗人,尤其善画梅花,故又号称梅花屋主。

王冕原是个放牛娃,后来竟成一个画梅大师,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于是,有关他自幼勤奋好学和机智聪慧的神奇故事,也一个一个地流传下来,被历代有志成才的少年视为效仿的楷模。

听课丢牛

王冕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他的父亲长期生病,不能干活,所以家中十分贫寒,主要靠母亲给富户家做针线和洗衣服来维持生活,家中度日艰难,年仅六岁的小王冕,只好给富户人家放牛。

但是王冕酷爱读书,在他去放牛的路上,恰好有一所私办学校,每当经过这里,听到那郎朗的读书声,他总要停下来听上一会儿,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有一天下午,王冕去野外放牛,当他路过学校时,又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这一天,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论语》。对《论语》这部经书,他过去曾在放牛间隙,隔三差五地来学校偷听过几次,见讲的多是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对指导自己的言行很有意义,所以很感兴趣。因此,今天见老师又讲《论语》,便想系统地听听。于是,他把牛赶到村外的一块草坪上,把缰绳放得长长的,拴在地上的一个木桩上,让牛自己吃草,自己连忙跑回学校,专心致志地听了起来。一直到傍晚,学生们放学回家,他才想起牛还没有牵回来。可是,当他急急忙忙来到草坪时,牛已经挣断缰绳跑掉了,他四处寻找,踪影全无,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他知道,这是富户家的牛,如今丢了,拿什么去赔?即使挨打,也无话可说。

果然不出所料,王冕回到家后,父亲见他没把牛牵回来,一问,没等他把话说完,抓住他就打。

母亲见状,急忙跑过来拉住他说:“光打有什么用?还是找牛要紧,如果牛找不回来,就是打死他,我们还是赔不起啊!”

王冕的父亲一听,觉得有理,于是,一家三口顾不得吃饭,就四处找牛去。

牛,终于找了回来。

但是不几日,王冕又偷偷地去学堂听课了。

母亲见儿子如此酷爱读书,感到是件好事,便和王冕的父亲商量说:“你们王家几辈子没有出过读书的人,所以只能种地受穷,过苦日子;如今元章爱读书爱到连丢牛、挨打都不在乎,可见入了迷,我们为何不紧出几个钱来,让他如愿以偿呢?说不定你们老王家,要从冕儿身上冒青烟呢?”

王冕父亲听后,觉得有道理。他也认为王冕是个读书的料,于是便凑了几个钱,买来书籍和笔墨纸张,把王冕送到学校读书去了。

王冕本就聪慧颖悟,如今又如愿以偿,读起书来,自然刻苦认真;又因他喜欢动脑,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对答如流,而且举一反三,分析深刻,见解新颖,所以很讨老师欢心,自然对他也就精心培养了。

由于王冕天资超人,学习刻苦勤奋,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根本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望,他便向老师借了不少书,在家中自学。他知道,自己白天要上学,还得抽空下地干活,要想多读些书,多学些知识,就要靠夜间攻读。但是家中连吃的油都没钱去买,哪里还有钱去买灯油呢?为此,他常常愁得发呆。不久,他发现离村不远的地方有座寺庙,寺庙的佛祖像前有一盏灯,成年累月地亮着。于是,每天晚上,吃罢晚饭,他就去佛祖像前的长明灯下读书。

就这样,王冕一连坚持三年,不但博览了群书,诗文也远近有了名气。当时,会稽有个叫韩性的人,是位著名学者,他听说了王冕夜读于佛祖长明灯前的故事后,心中非常感动,便专程前往看望他,并破例收他为徒,将他带回会稽城。王冕在韩性的指导下,又经过几年的学习,终于成了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

猜谜斗财主

自从王冕因为在学校偷听讲课丢牛之后,父母下决心省下钱来供他读书。王冕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老师也很器重他。不料,他只上了一年学,他的父亲就因久病不愈去世了。

父亲死后,王冕退学了,只好又去给人家放牛。这年,王冕只有七岁。

这家财主,虽然牛马成群,钱财万贯,却十分小气,对年只七岁的王冕很是苛刻。王冕为他放牛,天不亮就起,他还嫌晚;太阳落山后,天黑得牛都看不见草了才回来,他还嫌早;平时吃饭,又嫌王冕饭量大;到年终结算工钱时,又总想多扣些少给些。因此,王冕对财主虽然恨得入骨,但为了能生存,也只好忍气吞声,不予计较。

这一年的年底,又到了领工钱的时候了,财主对王冕说:“听说你爱读书,很有才华,今日咱们二人比一比。我出个字谜,如果你猜得出,就给你工钱;如猜不出,这一年你就算白干了,行吗?”

王冕一听,知道这是财主想耍赖,就说:“行啊,那你就说吧!”

财主道:“在很久以前,有几个穷人在一起锄地,谁知锄着锄着,竟锄出一块玉璧来。有人提议说,就一块玉璧,给谁也不行,不如将它砸碎,一人分上一块得了!众人都表示同意。就这样,一块价值连城的璧玉给砸碎了。可是,这块玉璧砸碎之后,他们各自拿到集市上去卖,竟一文也不值了,由是几个穷人很是后悔。这个故事里,包含着一个字谜,你猜猜,是个什么字呢?”

王冕说:“玉,是宝贝,穷人分了宝贝还是穷,这不是个‘贫’字吗?”

财主所编的这个字谜,让王冕一下猜中了,没有什么可说的,只好把工钱给了王冕。

第二年初,王冕感到实在受不了财主对他的折磨,便不想再给他干了。可是,合同还有两年,不干又没理由,他想了想,便找财主说:

“东家,我也想出个字谜让你猜猜,如果猜对了,我再给你放两年牛,连工钱也不要;如果猜不出,咱们就废除合同,你就放我走,行吗?”

那财主听了,感到白给自己干两年,连工钱也不要,实在是个便宜事,便对他说:“一言为定,不许反悔。你就讲吧!”

王冕道:“过去有个财主,贪婪得很。他和一个小伙计合做生意,在双方签字的合同上说:财主出钱,伙计出力;一年后发了财,利润三七分,即财主得三成,伙计得七成。一年后,生意果然赚了不少钱。第二天,伙计来拿他应得到的那一份钱的时候,财主却哭丧着脸说:‘昨天咱们俩算完账后,我赶着马回家,不料那马受了惊,狂奔乱跑,把钱袋子摔在了地上,赚的钱都被马踩扁不能用了。’于是,财主一个钱也没给那伙计,自己独吞了。在这个故事中,也包含着一个字谜,你能猜出是个什么字吗?”

财主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没有猜出这个字来。

王冕见他实在猜不出来,才给他破谜说:“那财主说马把钱踩扁了,‘马’和‘扁’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骗’字吗?”

财主一听,这才回过味来,是王冕借字谜骂他贪婪、骗人,但这毕竟是个字谜,而自己又没能猜出,不便发作,只好放王冕走了。

没骨花卉

王冕小的时候,不但喜欢读书,也喜欢画画,没有人教他,就自己琢磨着画。他把画画的工具随时带在身上,走到哪里,画到哪里,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王冕十三岁那年的夏季,南方正处于梅雨季节。有一天,王冕去放牛,当他刚刚把牛赶到湖边的一块草坪上的时候,天空忽然浓云密布,顿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太阳从云缝里透出光来,把湖面照得红彤彤的。离湖边不远的山上,绿一块,紫一块;树枝像水洗过一样,绿得十分可爱。尤其在那湖中,有数枝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荷苞上,清水滴滴,再经光线一照,真是莹光闪闪,五彩斑斓,很是壮观。

这美丽的景色,使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古人说,‘人在画中’,其实不错,现在如有个画工,能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该多好啊!”他又忽地想到:“没有画工,我为何不自己学着画呢?”

于是,他便攒了几个钱,托人到城里买来些胭脂铅粉之类的东西,学着画起荷花来。

开始,他画得连点荷花的模样也没有,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刻苦练习。他看见叶画叶,看见花画花,把叶和花画得像了,再画整株;接着,他又观察荷花在早晨、中午、傍晚三个不同时辰的姿态,然后仔细琢磨,刻苦练习。

就这样,王冕坚持了三个月,终于把荷花画得十分逼真了,就像刚从湖里摘下来的一样。不久,王冕把画的荷花拿到集市上去卖,时人见了,都很喜爱,争相购买,并称他是画“没骨花卉”的能手。

王冕通过画荷花,掌握了绘画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接着,他又去画牛。牛,对他来说更是熟悉,因而画起来不用专门观察,也得心应手。那牛吃草时、走路时以及鸣叫和卧地休息时的神态,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所以,他寥寥几笔,牛的各种神态便跃然纸上。

但是,王冕作为一个著名画家,最拿手的还是画梅。为了画梅,他在院子的屋前屋后,都种上了梅花,随时随地看,随时随地画,终于成了一位画梅大师,并自号“梅花屋主”。

王冕长大后,虽通经书,但由于元末朝政腐败,官场徇私舞弊成风,使得王冕屡试未中,便失意回家,以卖画为生。直到公元1358年,朱元璋进军浙东,次年去婺州选拔能人志士,王冕始被发现,被召入幕府,授谘议参军;同年病逝,其著作有《竹斋诗集》,绘画有《墨梅图》、《墨竹图》传世。

朱元璋怒打诸神仙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是惟一的一位由放牛娃登上天子宝座的皇帝,也是惟一的一位由和尚登上天子宝座的皇帝;同时,在历代封建帝王中,他也是一位传奇色彩最为浓厚的皇帝。在民间传说中,在稗官野史中,有关他的轶闻趣事、传奇故事不胜枚举,有的甚至在正史中都有详细记载。

小花牛钻到石缝里

朱元璋,字国瑞,幼名重八,亦名兴宗,出生于公元132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他的父亲叫朱世珍,母亲陈氏,兄弟四人,他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农庭。

对于朱元璋的出生,在《明史·太祖纪》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母亲陈氏刚刚怀孕后,梦有一位神人送给她一粒药丸。陈氏接过,放在掌中,熠熠有光,遂吞入腹中,待醒后,口中尚有遗香。婴儿出生那天,红光满室。这天夜里,邻人发现朱家房顶有光,以为失火,不少人前去救火。然而,当人们来到朱家一看,没失火,并且红光也不见了,无不为之惊异。

毋庸讳言,这是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后人以为朱元璋生而大贵,才有了这牵强附会的说法,无人信以为真。然而,朱元璋自幼生得相貌奇伟,聪明颖悟,却不是虚言。他五六岁时,便已长得和十多岁的孩子一样粗壮有力。他很喜欢读书,但因家境贫寒,不但书没读成,还被送到一位富户家当了放牛娃。

他虽为放牛娃,却不甘心一辈子为人放牛。他见那些做官的都是有学问的人,由此想到,自己将来若要干一番大事业,就必须要有文化。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在放牛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些上学的孩子,便让他们放学后教自己读书识字。据说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就是在这时候结识的,后来,都成了他开创基业的得力助手。

说来也怪,他在放牛中结识的一些小伙伴虽然身分各不相同,有富家子弟,有穷家孩子,也有官宦世家的少爷,却都听他的指挥。每当他学字的时候,其他孩子便主动帮他去放牛;每当他演“占山为王”、“行兵布阵”时,这些小伙伴又都变成了他的将士,挥之则去,呼之则来,没有敢“违抗命令”的。

公元1337年的一天,朱元璋去山上放牛,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行兵布阵”的游戏。经过一场大的“厮杀”后,孩子们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且腹中也很饥饿。朱元璋和其他几个放牛娃,立即把带来的食物分给大家吃。

大家边吃边唠,兴致勃勃。忽有一个“士卒”对朱元璋说:“大王,人家占山为王的,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今日你也占山为王,却让我们吃放牛娃的饭,你这当大王的不觉得亏待了弟兄们吗?”

朱元璋听了,不由得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遂对大家说:“说得好!今日,我就让弟兄们大块吃肉。”

他回头吩咐徐达和周德兴到山下设法弄口大锅,顺便再带些盐来;然后,从他放的牛群中,牵出一头小花牛来,让大家把它捆好,他找来一把砍柴的斧头,上去就砍。

那位提议吃肉的小伙伴,见朱元璋要动真的,急忙上前拦住说:“咳,说句玩笑,怎么当真了?你若真的把牛杀了,回去后可怎么向东家交待?”

朱元璋道:“大丈夫说一不二。牛是我放的,你尽管去吃,东家若要追查,我自有办法对付。”

说着,上去几斧子,就把牛宰了。

牛肉煮好了,朱元璋对他的小伙伴们说:“弟兄们,今日作战有功,我用牛肉犒劳诸位,咱们以水代酒,来,我们干!”

众人欢声雷动。一锅牛肉,就这样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就吃光了。

天黑下来了,朱元璋和徐达几个人耳语一阵,便赶着牛回家了。

朱元璋一进门,就装出一副很伤心的样子,哭着对东家说:“小花牛钻到了石缝里,怎么拉也拉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呀?”

东家一听,开始一惊,然后大怒道:“纯属胡说!好好一头牛,怎么会钻到石缝里?准是你放丢了吧?”

朱元璋说:“不信就去看么,牛尾巴现在还露在外边呢!”

东家不信,便由朱元璋领着,来到山中。朱元璋指着那条牛尾巴说:“你来看,是不是钻到石缝中去了?”

东家过去一看,果然是小花牛的尾巴,又沿着尾巴往石缝深处看了看,果然还有小花牛的身子——其实是连着牛尾的牛皮,被压在了大石头的下边。东家心想:小花牛既能钻进去,就能拉出来。于是,便让跟来的几个家人,抓住牛尾巴,一齐往外拉。可是,他们拉了半个时辰,竟然连点动静也没有。

朱元璋乘机对东家说:“我下午往外拉的时候,小花牛还在叫呢!”

东家对家人又说:“再加上几个人往外拉,我就不信拉不出来!”

于是,众人又上去一齐用劲拉。不料这一拉,小花牛果然“哞——哞”地叫了起来,把众人惊得目登口呆。

朱元璋又说:“你们再仔细听听,我怎么好像听到有人在说话呢?”

众人见说,不由得大惊,连东家也顿觉身上毛骨悚然,便仔细听了起来。

果然有人在说话,而且连说了三遍,声音越来越大,再加山中回响,声音很是瘆人:“我是山神,是谁如此大胆,又来偷我的小花牛?”

东家一听是山神说话,吓得魂不附体,立即跪地求饶说:“山神饶命,山神饶命!既然小花牛是属于山神的,小人再也不敢要了!”

东家祷告完毕,迅速爬起身来,领着家人抱头鼠窜。

东家走后,几个装神弄鬼的小伙伴,来到朱元璋面前,连称好计,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怒打诸神仙

公元1344年,濠州一带干旱无雨,蝗虫遍野,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拖儿带女,四处乞讨,流亡他乡,到处一片凄凉景象。

就在这一年,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相继死去,家中一贫如洗,连埋葬父母的钱都没有,昔日“占山为王”的朱元璋,这时候也难过得流下了泪水。

他的几个心腹伙伴,此时食无下锅之米,寝无遮身之被,眼见朱元璋遭此大难,也是爱莫能助。

还是汤和有些机灵,他一下把衣服脱了下来,对大家说:“我们总不能看着伯父伯母的尸体老这样停着不葬吧!”

周德兴一看,立即明白过来:“对,卖衣服!”

于是,几位小友都脱下了衣服,拿出去换钱,以安葬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

然而他们那几件补了又补的烂衣服,有谁去买呢?

朱元璋的邻居刘继祖,从家中拿出准备买米下锅的钱来,帮助朱元璋安葬了亲人。

父母哥哥去世后,朱元璋无依无靠,在邻居刘继祖的帮助下,被介绍到皇觉寺剃度为僧。

朱元璋出家后,在寺中干活,挑水,扫院子,还上山砍柴,活很多,也很累,他都不怕,也无怨言。但是,使他难以忍受的,是他那位大师兄。大师兄见朱元璋穷困潦倒,很瞧不起他,经常找茬给他气受。有时偶尔做了错事,方丈责备他时,大师兄总爱在旁边煽风点火,添油加醋,若不让朱元璋狠狠地挨上一顿打,大师兄是决不肯罢休的。

这一天,又轮到朱元璋在大殿值班。由于他在佛灯下读书全神贯注,老鼠把佛祖前的蜡烛咬去了一半,他也没有发觉。第二天一早,这事就被大师兄发现了,却没吭声,思索着如何以此为由整治一下朱元璋。恰巧也是在这天夜里,灵通法师的袈裟放在床头也被老鼠咬了个洞,早晨正为此事大发雷霆:“该死的老鼠,太可恨了,这叫我怎么穿呀!”

大师兄见时机已到,瞅了朱元璋一眼,便火上加油说:“这还是小事呢,佛祖前的蜡烛还被老鼠咬去了一大块呢!”

朱元璋心想,我怎么没有发现呢?

灵通法师正有气无处撒,听大弟子这样一说,便气呼呼地来到大殿,见蜡烛果然被咬去一块,回头对朱元璋大骂道:“混账东西,专门值班,竟让老鼠咬了蜡烛,快说,你干什么去了?”

大师兄不冷不热地又加了一句:“八成是睡觉去了吧?”

灵通法师更怒了,大叫道:“真是个懒虫,寺规伺候!”

于是,朱元璋被痛打了一顿。

朱元璋挨了打,心中恨死了大师兄,恨死了那该死的老鼠。他心中虽然委屈,但活还得干。当他拿起扫帚,来到大殿,正要打扫殿门的时候,见一尊弥勒佛正朝他乐,不由得大怒道:“你不是神仙吗?我没有看住老鼠,你为什么不看住?莫不你也和大师兄一样,在看我的笑话吧!好,那我今日就叫你笑个够!”

他一边说,一边用大扫把把弥勒佛痛打了一顿。

随后,他扫到了第二座殿堂,看见这里的观音菩萨和财神像,更加来气。

他首先对观音菩萨骂道:“人们都说你是大慈大悲,但师傅不分是非打我,大师兄成心欺负我,你为什么看着不管,你算什么大慈大悲?原来你也是个势利眼的坏东西!”

他说着,又举起扫把,将观音乒乒乓乓打了一顿。

他又来到财神爷跟前说:“你这财神,富人敲诈勒索,你还让他富,穷人再穷,你也不管;我父母在家整日供着你,给你烧香磕头,最后还是被饿死了,要你这财神有什么用?”

他说着,又把财神痛打了一顿。

打完了诸神,朱元璋也累了,准备出殿休息一下。他刚要出门,不料被绊了一脚,跌倒在地,头被碰了一个大疙瘩,疼得他直冒冷汗,他抬头一看,原来是碰到了神威将军的脚,不禁又大怒道:“好你个神威将军,你也来欺负我,我今日倒要好好煞煞你的威风!”

他从地上爬起来,把几个香炉中的香灰全倒在神威将军面前,然后尿了一泡尿,和了和,就一把一把地糊在了神威将军的身上、头上和脸上。一尊金光熠熠的佛像,顿时变得糊头花脸,臊味刺鼻。

朱元璋望着自己的这个“杰作”,乐得哈哈大笑,满腔的气愤顿时一扫而光。

随后,他便心安理得地回禅房休息去了。

联对骂秀才

朱元璋读书有个特点,不喜欢读儒书,他认为孔子讲的那些仁义道德,还有后来的三纲五常,都是要别人去做的,从皇帝到官员,有哪个不是为自己?所以,他所爱读的是兵书和史书,因为这些书可以增长才干,行兵打仗,成就大业,都用得上。此外,他还喜欢读诗词,学习联诗作对。他认为,联诗作对,三言两语,就能把问题说透,既陶冶了情操,又可表达喜怒哀乐,并且隐而不露,含义深刻,因此,他学得很快,不长时间,就能运用自如了。

那是他到皇觉寺半年后的一天,有位秀才到寺庙还愿,施舍丰厚。方丈很高兴,便让朱元璋带着他到寺庙周围参观游览。不料刚一出庙门,恰巧遇到几个尼姑上山打柴回来,从皇觉寺的香火田中路过回庵。那秀才见朱元璋年少,以为他不懂得什么,便想戏弄他一下,于是张口来了个上联:

师姑田里担禾上

联中“禾上”与“和尚”同音。朱元璋听后,立即明白了这秀才的用意,心中有些不悦,却隐而不露,遂微微一笑,从容坦然地给他对了个下联:

美女堂前抱绣裁

联中的“绣裁”和“秀才”同音。那秀才一听,顿时满脸通红,方知这个小和尚才高八斗,是自己自讨没趣,所以,再不敢轻慢。

当时,由于元朝腐败,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盗贼也乘机作乱,百姓不得安宁,寺庙因此也冷落起来。

朱元璋见自己成就大业的时机已到,便毅然离开皇觉寺,云游天下,以化缘为名,寻求成就大业的门路。

这一日,朱元璋化缘来到安徽合肥,忽然听到一位穷书生满腹不平地慨叹道:“咳!可叹古今良吏少啊!”

朱元璋此时,也不禁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对了一句:“是啊!须知世上苦人多嘛!”

那书生听了大惊,他想不到一位年轻的和尚竟如此有才华,正要上去答话,却见朱元璋头也不回地已经走远了。直到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那书生才回想起当初和他联对的和尚,竟是当今天子。

还有一次,朱元璋云游至河南汝州,来到一个村庄,恰逢庄主祝寿,施斋天下出家人。他走了一天,腹中也是饿极了,接过这家仆人给他的斋饭,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正好这时,庄主送客出门,看到他这副狼狈相,觉得有损他的寿筵形象,便骂道:“呔!你小子肮肮脏脏,进门就吃,又夹菜又扒饭,好似馋猫偷食。”

朱元璋受了侮辱,岂肯罢休,遂也来了句下联反击说:“呸,你老瞎颠颠倒倒,开口就骂,不通情不达理,犹如恶狗伤人。”

那庄主一听,气得脸都变了色,可又无言以对,只好拂袖而去。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仍以联对为乐,并提倡写对联,故后人称他为“对联天子”。

刘伯温奇计救乡民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出生于公元1311年,青田(今浙江青田)武阳村人。朱元璋起兵后,他以才智成为朱元璋的军师,深受重用;朱元璋灭元建明之后,历任太史令、御史中丞等职。

据史书记载,他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善于动脑,遇事有谋,有一个“奇计救乡民”的故事,流传至今。

刘伯温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刘,直至元朝末只做了一个乡间小吏,但生活还算富裕。刘伯温自幼酷爱读书,才思敏捷,不喜欢与村中儿童嬉笑玩耍。他在跟着一个叫郑复初的老师读书的时候,理解深刻,过目不忘,常以独到的见解使老师感到惊异。

这一年,青田县因遭受自然灾害,不少百姓连吃的都顾不上,哪里还有钱交税?故县府派公差来了多次,也无济于事。县令一听大怒,便把这些因穷而交不起税的人,造了一个花名册,共三千余人,以聚众闹事的名义,上报给了处州路总管,请他派兵士前来抓人。

消息传到青田县武阳村,全村人心惶惶,坐立不安,有的想离家出走,有的则想暂时外出躲灾。

身为乡吏的刘,看到这种情况,心中更是焦急,他怎么忍心看着乡亲们四散逃命?更不忍心让乡亲们被官府抓去。

这时,年只九岁的刘伯温对父亲说:“有什么可怕的?到时候将花名册一把火烧掉不就完事了?”

父亲刘听了,苦笑道:“傻孩子,说得倒轻巧,那花名册岂是你能拿得到的?”

刘伯温便附在父亲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刘听后,高兴地说:“这个消息很重要,就按你说的去办,快点让人通知乡亲们,不用再去四处逃难了。”

在这一天的下午,去处州送花名册的两个差人,果然来到了武阳渡口。已化装成船夫的刘、刘伯温父子二人,待两位公差一招手,他们便将船划了过去,把两位公差渡了过来。这时,刘对两位公差说:“现在天色已晚,前面又无官栈,本人家中虽不富裕,酒菜住处倒还是有的,如不嫌弃,可以住上一宿,待明日再走也不为迟啊!”

两位公差此时又饥又累,巴不得如此,就痛快地答应了。

当时,在刘伯温的安排下,两位公差喝得酩酊大醉,连饭也没吃,就被搀到后院倒头大睡去了。

不料到了半夜,后院突然起火,直到烧着了两公差的衣服,他们方被惊醒,急忙脱掉上衣,连包裹也没顾得拿,就逃了出去。当他们想起花名册还在包裹中时,那后院被火早烧得进不去人了。

刘一家人为此痛哭,埋怨两位差官不该睡觉抽烟,致使着了火,烧掉了房子。两个差人则怒气冲冲地说:“烧你两间房子算得了什么?老子的脚烧伤了怎么办?况且要送的一份公文还在包裹里,现在也化成了灰烬,让我们回去怎么向上司交待?”

两个公差说着,便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又瘸又拐地走掉了。众乡亲望着走得越来越远的公差背影,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异口同声说是小伯温救了他们。

公元1331年,年仅20岁的刘泊温一举考中进士,授高安县丞。他清正廉洁,很有声望。后来,他见元朝气数已尽,亡在旦夕,便弃官归家,回到青田,并组织地方武装自保乡里。公元1360年,朱元璋进兵浙江,将刘伯温聘到金陵,陈述灭元十八策方略,派兵出击,依次灭掉了江南群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然后北伐灭元,以成帝业。朱元璋从其计谋,遂得天下。此后,他又劝朱元璋振肃纲纪,制定律令,创立军卫法,使明室天下稳定,繁荣昌盛,呈现出一派兴旺局面。

刘伯温还是个著名文学家,诗文颇具风采,并精通兵法韬略、天文地理,其著作有《郁离子》、《春秋明经》、《覆瓿集》、《写情集》、《眉公集》、《诚意伯文集》等传世。

少年解缙智对诗联

解缙,字大绅,出生于公元1369年,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文学家,十九岁以才学中进士,历任御史、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曾主编震世之作《永乐大典》,总裁重修《太祖实录》,其著作有《文毅集》、《古今列女传》传世。

后世流传着许多有关解缙小时候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的故事。

志立芝兰室

解缙出生在一个普通官吏家庭。祖父解子元,在元朝末年为判官;父亲解开,学识渊博,太祖朱元璋多次欲将他召去做官,但解开坚辞不就。

解缙小的时候聪敏颖悟,又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然喜欢读书。四五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读完《论语》、《孝经》。但是,他更爱读的是文学,对两晋以来名人大家的作品,此时已经十分熟悉,并且自己也能遇事有诗。因此,父母都很喜欢他。特别是他的祖父解子元,更是对他宠爱有加,因为当时元朝已经灭亡,解子元又不愿做明朝的官,在家无事,便辅导孙子读书识字。他见解缙学习用功,记性又好,心中更加喜欢他,爷孙二人常常一块谈经说诗,直至深夜。

这一日,解缙在书房做完功课,拿出纸和笔,写了几篇大字;然后,他又拿出彩笔,画了几幅画,便自我欣赏起来。恰在这时,他的祖父进来了。解子元心中明白,他这个孙子,不仅喜读诗书,且琴棋书画,无不喜爱;但是,他担心孙子不抓住重点,主次不分,因此虽不禁止他的其他爱好,也常常教导他把精力放在学问上,而其他则只能做业余爱好。今日,他进来后,先看了看解缙写的字,又看了看他画的几幅画,甚是满意,但功课做得怎么样,他心中无数,于是,便笑着问他:“你又写字,又作画,他最喜爱的是什么呢?”

解缙见问,也想借机表达一下自己的志向,没有正面回答爷爷提出的问题,而是用手指着自己的书房,顺口作了一首小诗:

小儿何所爱,爱存芝兰室。

更欲附龙飞,上天看红日。

这诗的前两句中所引用的“芝兰室”,也叫“芝兰之室”,是成语。古时候,人们常用芝和兰两种名贵香草,比喻美好的环境。由于解缙平时在书房读书,清静幽雅,心情舒畅,效果明显,常受到爷爷的称赞,故称书房为“芝兰室”,是他所喜爱的;后两句,则是说自己在“芝兰室”学了知识后,将来就要从这里附着神龙飞上天去,去观看那红彤彤的太阳,表明了他的宏大志向。

解子元听了孙子的诗,高兴得连连称赞说:“好孙子,有志气,有抱负。”

作诗免徭役

不久,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者召解缙的祖父解子元入朝做官,解子元却在一臣不事二君的思想指导下,以自杀相拒。明太祖听说后,深为惋惜。不久,又召解缙的父亲解开入朝,请他讲元朝的兴衰败亡,并留他在朝辅政。解开也因自己的一家初为元朝臣民,老父为此自杀,自己焉能言先朝过失。所以,他拒不言元朝事,辞官回家。

从此,解缙一家便贫困下来,靠父亲推磨卖豆腐、母亲纺线织布维持生计。不久,父亲也因病去世,只剩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共度时光,生活相当艰难。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解缙的母亲也不忘解开生前嘱咐,省吃俭用,继续供儿子读书。但是,又偏偏雪上加霜,地方官天天派差役上门征收徭役钱。当时规定,没有人出徭役的,就要拿钱顶徭役。因此,母亲为难得不时落泪。

解缙知道后,十分气愤,便提笔写了一首诗,送到县衙,并要当面交给县令。那些衙役们见他是个孩子还想见县令,认为是胡闹,便要轰他走。

解缙对他们说:“你们也为父母所养,我母亲因交不起徭役钱整日落泪,做儿子的能看着让母亲哭死在家中么?我见不到县令,死也不走!”

衙役们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退了一步说:“你不是写了首诗要给县令吗?我们替你呈上去,如果县令同意你进去,就让你进去,好吗?”

解缙同意了。

县令接过解缙写的诗一看,题目是《诉苦》,只见诗中写道:

母在家中守父忧,

故教儿子诉原由。

他年谅有相逢日,

好把春风判笔头。

诗的大意是说:母亲在家中为刚刚去世的父亲守丧,让我来诉说请求免去徭役的原因;估计他年我们还有相会的日子,我将来也有出头的时候,你那时也许用得着我,为了这一点你也应该像春风那样温柔,在笔下多多留情。诗中有刚有柔,软硬兼施,不卑不亢,写得很是策略。

县令看后大奇,便将解缙传了进去。他一看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不相信这诗是他作的,于是便对解缙说:“你写的诗我看过了,能当场再来一首吗?”

解缙道:“不知大人以何为题?”

县令说:“就以大堂外边的小松树为题吧!”

解缙稍加沉思开口吟道:

小小青松未出栏,

枝枝叶叶耐霜寒。

如今正好低头看,

他日参天仰面难。

这首诗说是咏松,实为言志。意思是说:我现在年小,正在上学读书,可我有志气,将来要成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今日你低头小看我,将来仰头看也很难。

县令听后,深知解缙的确才华横溢,将来必成大器,便提笔免了他家的徭役钱。

笑煞两匹驴

有一天,解缙放学冒雨回家。当他小心翼翼地来到一座土地庙门口时,一脚没踩稳,竟跌倒在地上。恰在这时,庙门洞内有两个老财主正在下棋,见解缙跌倒在地上,弄得浑身泥水,不但没有去拉一把,反而捧腹大笑。

这一笑,把解缙笑得满脸通红。他举目望去,见是村中的两个乡绅,一个叫秦恬,一个叫胡赖,平时仗着有几个钱,勾结官府,欺压百姓,村人没有不恨他们的。特别是那个秦恬,因为解缙的父亲不愿意在朝中做官,常向官府告密,说解开心中老想着反明复元,经常对明朝散发不满情绪等,只是由于太祖爱惜他父亲的学问,才没有治罪。所以,解缙一看是这两个人在嘲笑他,气就不打一处来,便想作诗治治他们。他向四周一看,见路南一个草棚下,拴着两头驴子,这时忽然“咴哈”地叫了起来,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吟出一首诗来:

春风伴春雨,水流满街泥。

摔倒大官人,笑煞两匹驴。

秦恬和胡赖听到解缙骂他们,不由得心中大怒,立即起身走了过来,对着解缙大声训斥道:“我们俩下棋,笑的是一个不敢过河的卒子,你为何骂我们?”

解缙面对他们那种凶狠的样子,毫不畏惧,坦然反驳说:“我骂的是那两头不通人性的驴,你们既然没有笑我,又有什么可心虚的呢?”

秦恬和胡赖见路南果然有两头驴,遂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又想到解缙以神童知名乡里,连官府也让他三分,便没敢过分发作,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又有一天,解缙学完功课,出来和小伙伴们玩滚铁圈,不料,天上下起了毛毛雨,恰在这时,有两个乡绅的儿子在一家门洞内避雨,对解缙说:“解缙,雨下紧了,别玩了,快过来作首诗,念给我们听听?”

其中一个乡绅的孩子见解缙不吭声,以为是瞧不起他们,便带有戏弄的口气说:“不作诗,滚铁圈,滑倒跌一跤,变成水鸭子,那才好玩呢!”

谁知无巧不成书,那孩子的话音刚落,正玩得起劲的解缙,不知怎地一下子让铁圈滚远了,解缙赶紧跑着追去,由于路滑,果然跌了一跤,弄得浑身是泥。

那两个乡绅的孩子便哈哈大笑起来。

解缙心想:如果不是你们这两个丧门星,我还滑不倒呢!又见他们如此笑自己,不禁心中来气,便想回敬他们一下。于是他从地上爬起,随口吟出一首诗来:

细雨落绸缪,破街滑似油。

凤凰跌在地,笑煞两头牛。

两个乡绅的孩子听了,羞得面红耳赤,灰溜溜地走了。一位在场的老人,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也哈哈大笑道:“解缙人虽小,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解缙没跌成水鸭子,他们倒成两头牛了!”

三改对联

解缙小的时候,不仅善于作诗,还善写对联。

这年除夕,解缙家对门的财主家,张灯结彩,新衣新帽,迎来送往,人欢马叫,颇是热闹,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中。但是解缙家中,此时却是孤儿寡母,度日艰难,缺衣少食,冷冷清清。然而,解缙人穷志不短。他不甘寂寞,也想显示一下过节的欢乐气氛,便出去买了张红纸,写了副对联,贴在了大门的两旁。

上联是:

门外千竿竹

下联为:

家内万卷书

解缙写这副对联的用意是:你财主大门的两旁,虽然各种着一片竹子,常以此炫耀家中的大富大贵,但是你家的四个儿子,平时却只会干些偷鸡摸狗的营生,而对于念书,却没有一个学得进去的,当然,也一个个成不了材;而我解缙,家中虽然一贫如洗,却是世代书香,学问世家,这其中之乐,哪是你们财主家所比得了的?

那对门的财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十分伤脑筋,经常骂几个儿子不争气,没出息。所以,今日见解缙家贴了这么副对联,心中非常难受,一气之下,便叫来几个儿子,抓起斧子,一阵嘁哩喀嚓,把大门两旁的竹子全砍掉了。

财主家的反常举动,引得过往行人停住了脚步,连左邻右舍也都出来看热闹。

解缙一看,知道财主是对自己的对联有气,成心和自己作对,便拿出笔来,在大门两旁的对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这副对联变成了:

门外千竿竹短

家内万卷书长

围观的人们看后,一阵哄堂大笑。

那财主见了,越发生气,心说:“好你个解缙,我因为你这副对联,把种值多年的竹子都砍了,你却是得理不让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我的丑。于是,他索性把几个儿子又喊来,拿起镐头,连竹子的根也挖了个净光。然后,对着站在门口的解缙冷笑了两声,意思是说:‘你还有能耐改么?’”

解缙明白财主的意思,对着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又提起笔来,在门两边对联的末尾又各添了一个字,于是对联又变成了:

门外千竿竹短无

家内万卷书长有

财主这下没咒念了,赶紧派人将解缙叫了过来,要和他当面评理。解缙毫无惧意,坦坦荡荡地来到了财主家中。

这财主家的套院,有大门,有小门。财主为表示瞧不起解缙,不让他走大门,而让他走小门。解缙明白这是财主有意羞辱他,来到小门外边,停住不走。

财主见此,也想借机卖弄才华,朗声念道: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不甘示弱,顺口接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财主一听,哑口无言,不得不服,只好客客气气地把解缙从大门让到了客厅。

金陵巧对金玉诗

解缙八岁那年,作文、赋诗已经很有名气。他父亲生前有一个好友,名叫胡子琪,听到后特别高兴,在征得解缙母亲同意的情况下,带他到几代帝王名都南京游览。因为这是解缙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处处感到新鲜,大开眼界,一路上问东问西,不肯停闲。胡子琪每到一处,总是把这一处的风土人情,向解缙进行详细介绍;每遇有问,也都尽可能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告诉他。

这一日,他们来到金陵的金水河,这是当时江南的重要名胜之一。胡子琪虽然已经多次来过这里,但是每来一次,都有一次新的感受;特别是今天,他带着解缙来,又知道解缙能文善诗,尤喜联诗作对,不由得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顺口来了句上联:

金水河边金钱柳,金钱柳穿金鱼口。

这个联中,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所谓“顶真”,就是前句中结尾的词语,必须是后句开头的词语。这种联对方法,已经够难对的了,而在这一个上联的前后两句中,又十分巧妙对应地用了四个“金”字,就更增加了应对的难度。

解缙素知胡叔叔学识渊博,功底深厚,今日听了他这个上联,果然非同一般。为了对出下联,解缙也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四处观望,寻找联对内容。当他的目光落在金水河的桥上时,忽见一位俏丽佳人,正手扶栏杆,与两个年龄大些的婆婆谈笑风生,不由得灵机一动,下联便脱口而出: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这下联中,不但也用了“顶真”式的修辞方法,而且巧妙地用了四个“玉”字,和上联中的四个“金”字相对应;但更巧妙的是,用“玉簪花”插在“玉人”的头上,把一个俏丽佳人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富有生机,实在比胡子琪的“金钱柳”穿“金鱼口”要高明得多。

因此,胡子琪听后,大为称赞说:“好个有才气的孩子,真无愧于‘神童’之称啊!”

画肖像题诗

解缙幼时学习兴趣广泛,不但读经书,诵诗文,学书法,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虽说书法、弹琴、绘画是他的业余爱好,但因他长期坚持,从不间断,水平很高,也很有名气。

有一天,解缙儿时的一位同学找来,求解缙为他的父亲画张肖像。解缙满口应允,来到这位同学家中,让同学的父亲坐好,仅用了一个时辰就画完了。

解缙画好后,把肖像递给同学的父亲,那同学的父亲一看,惊讶地称赞说:“以前只听说你能诗会文,没想到你的绘画技能也这样高,今日画的,可真是太像了!”

解缙听到后,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伯父过奖了。”

同学的父亲又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画像说:“如果这像上再题几个字就更完美了。”

解缙的同学抢着说:“解缙的书法也是一流的呢!”

同学的父亲又说:“那就有劳贤侄再辛苦一下了。”

解缙眼珠一转,望了他同学一眼,略带点狡黠的神态说:“可以。不过笔墨都在家中,别人的我又用不惯,那就只好到我家中去题了。”

同学说:“好吧,我跟着去就是了,题好后就拿回来。”

解缙微微一笑道:“是的,只有你去才合适,伯父是长辈,我总不能让他跟着我去拿吧。”

解缙为什么非要把肖像拿到家中题字呢?

这是因为当初在学校的时候,他这位同学和他是同桌,比他大好几岁,可学习成绩却总是赶不上他,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故对解缙怀有妒忌。有一天,课堂写作文,题目是《成才篇》。解缙一会儿就写完了,放在旁边,又看起书来,等下课后统一交卷。可他这位同桌却总也写不出,见解缙的文章放在旁边,便用眼瞅着抄了一遍,然后,又出于妒忌,悄悄地把解缙的文章拿过来,在《成才篇》的“才”字的右边又添上了一笔,使《成才篇》变成了《成木篇》。到交卷时,解缙也没检查,就交上去了。结果,解缙以“笔误”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直到几天后,这位同学自己泄了密,解缙才知道是这位同桌搞的恶作剧。

今天,解缙之所以要把肖像拿回家中题字而且还非要这位同学跟着,就是因他忽地又记起了他当初搞的那场恶作剧,想乘机戏弄他一下。

且说两人来到家中书房,解缙提起笔来,就在肖像的下边题了四个字:“图写禽兽”。

这位同学一看,解缙竟如此侮辱自己的父亲,不禁火冒三丈,大骂解缙“老幼不分”、“狗屁不通”、“白读圣贤书”等等,其语污秽,不堪入耳。

但是解缙却总是不予理睬,直到看着这位同学难过得快要掉出眼泪,口口声声喊着“回家可怎么向父亲交待”的时候,才又提起笔来,在每个字的后边又加了三个字,使先前的四个字竟变成了一首“四言诗”,即:

图公之像,写公之影。

禽中之凤,兽中之麟。

这位同学过来一看,见解缙用凤凰、麒麟赞美自己的父亲,才又破涕为笑,轻轻地给了解缙一拳说:“好你个解缙,这个玩笑开得可吓死我了!”

解缙说:“彼此彼此么!”

那同学闻言,恍然大悟,两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作诗应对胜尚书

解缙能诗善文的名志传得越来越远,不久,竟传到了曹尚书的耳中。曹尚书甚感惊奇,便特地派人将解缙找来,他要当面考考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才华。

解缙来到曹府,曹尚书见他只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认为根本不可能像人们传说的那样才华横溢,神乎其神。恰在这时,有个犯了法的和尚,戴着枷板,由两个差人押着,从客厅前经过。曹尚书立即指着外边对解缙说:“听说你能即兴赋诗作文,现在就以那犯法的和尚为题,作首诗让我听听好吗?”

解缙点头应允,随后稍加思索,便吟出一首五言诗来:

知法又犯法,出家又戴枷。

颈上无情板,枷着大西瓜。

坐在曹尚书左右的几位同僚,听了解缙的诗,感到不仅平仄得体,而且文字优美诙谐,不禁哈哈大笑着称赞说:“好诗!好诗!”

曹尚书也觉得解缙的诗作得不错,的确有些才华,遂不敢小视;又见他受到同僚们的一致称赞,也想借机显示一下自己的文才,便让人给他搬了个坐位,坐在了自己的下首,然后对解缙说:“你的诗作得不错,听说你还很善联对,是吗?”

解缙谦虚地道:“不敢说‘善于’二字,只不过是略知一二罢了。”

曹尚书说:“那好,现在我们两人就对上几句,我念上句,你对下句,如果对不出,或者答非所对,就算你输,如何?”

曹尚书言罢,未等解缙同意,便抢先指着客厅外边的石狮子念道:

石狮子头顶焚香炉,几时得了?

他以为,这突如其来的一句,准得把毫无思想准备的解缙一棒打蒙。

可他没想到,解缙反应灵敏,未加思索,便脱口而出道:

泥判官手拿生死簿,何日勾销?

这一来,竟把曹尚书惊得目瞪口呆,他未料到这孩子竟如此才思敏捷,预感今日难以取胜。于是,便又苦思冥想,决心想个绝招,以压倒他。绝招终于想出来了,只见他用手往天上一指,信口念道:

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能下?

谁知解缙立即把脚一跺,以手指地,接出了下句: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这广大无边的题目,这雄伟囊宇的应对,赢得了在场官员的阵阵惊呼,不断喝彩。

曹尚书的额头浸出了汗珠,看来今日是无法取胜了。但他又不甘心落败,于是又搜肠刮肚,寻找解缙不能回答的题目。

为此,他又想出了一个绝招,虽也感到作为堂堂尚书,出此下策的题目有失身分,然而事已至此,为挽回败局,他也顾不得许多了。

于是,他便故作心平气和地向解缙问道:“不知令尊令堂做何生计?”

这真可谓绝招。因为他们都知道,解缙的父亲生前是卖豆腐的,母亲在家纺纱织布,这些营生,在当时都是下等“贱民”干的,是被人瞧不起的。今日曹尚书明知故问,就是让解缙难以出口答对,就连其他官吏听了,也觉得曹尚书有些过分。解缙究竟如何回答呢?他们不由为解缙捏着一把汗。

其实解缙明白,曹尚书之所以提出这个题目,是有意侮辱;但他更明白,这正表明曹尚书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

解缙想到这里,不由得对着曹尚书冷冷一笑,接着便从容回答道:

母在家中,手转乾坤;

父在街头,肩挑日月。

直到这时,曹尚书才感到满面羞愧,当即命人送客。而解缙的名声,更大了。

郑和智斗乡绅

郑和,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出生于公元1371年,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他于明初入宫为宦官,侍奉燕王,因帮助燕王朱棣夺取皇位有功赐姓为郑,任命为内宫监太监,时称三保太监。

他小的时候,有一个智斗乡绅的故事流传很广。

郑和出身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马哈只是位当地很有名望的绅士,博览群书,知识广博,曾到过阿拉伯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今麦加)朝觐,熟悉海外异地的情况,并富有一种敢于探险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和胆略,这对郑和的成长和后来出使西洋,有着重大的影响。

郑和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经书、诗词,他无所不读。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诸子百家著作,在当地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小才子了,很受邻里称赞。

当地有个乡绅,家中四个儿子,平时除了仗势欺人之外,没有什么其他本事。至于读书,学诗词,更是背了上句忘下句。一首八句七言诗,学了半年,老大记住了两句,老二记住了三句,老三老四竟连一句也没记住,气得这位乡绅整天唉声叹气,骂他们不争气。然而,他们见郑和被称为小才子,却心中妒嫉,常常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云南有个滇池,方圆三百里,紧靠郑和的家乡。郑和经常和邻里的小朋友去池中游泳,当地百姓都称赞他的水性好。那乡绅听到后,心中更加来气,便对手下人说:“这人要是真有了名声,就是乞丐也说他讨饭有方!”

手下人一听,便出主意说:“靠咱这一边的湖面,归您管理,下个令,不让他游,看他还到哪里逞能去?”

乡绅一听,觉得是个绝妙的好主意,于是,就贴出告示说:“沿我乡一带滇池,受本乡统一管理,未经本乡绅批准,任何人不准私自下湖游泳。”

郑和见了这告示,对小伙伴们说,且不去管它,照游不误。但其他孩子的父母怕得罪乡绅,也就不让他们去了。所以,郑和只好一个人每天去游泳。为防乡绅使坏,每次游泳时,都要随身携带一根芦苇,以防不测。

乡绅知道后,果然狠毒,暗中派人跟随郑和,乘其不注意,一下将他推入湖中,接着过来一个大浪,竟将郑和打得没影了。

乡绅听到报告后,很是得意洋洋。

其实,郑和因为早有防备,所以并没被淹死。当他被推入水后,就将携带的芦苇衔在口中,伸出水面,悄悄地潜游到岸边回家了。

第二天,郑和照样去滇池游泳。乡绅听到报告,大吃一惊,急忙来到池边问郑和说:“听说你掉到池中被水怪拖走了,你是如何回来的呢?”

郑和边游边笑着说:“是的,是水怪把我拖走了。当水怪知道我是被坏人推入池中时,便拖着我去龙宫中见龙王。那龙王听了我的叙述后大怒,痛骂害我之人毒如蛇蝎,并让我转告那些想害我的人,如果再生歹心,定要把他全家拉到池中喂虾!”

那乡绅听了,吓得脸色都变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陷害郑和了。

这件事情传开后,人们都说郑和福大命大,是被龙王送上岸的,不是凡童。

不久,燕王朱棣来到昆明,听到后大奇,便把郑和叫来询问。郑和不敢对王爷隐瞒,照实说了,燕王称赞他聪明有智,并把他带回宫中,让他做了一名贴身小太监,对他十分信任。

后来,燕王即位后,派他率船队下西洋,名义上是沟通西洋和明朝的联系,实际上是燕王怀疑他的侄儿明惠帝在他焚宫时并未被烧死,而是逃往海外去了,让郑和去寻找踪迹,以便斩草除根,巩固他那个篡来的皇帝宝座。

海宝出计斗鳄鱼

海宝,广东汕头人,约出生于公元1390年。他的父母靠打鱼为生,是当地有名的水手。不料,海宝十二岁那年,他跟着父母出海,碰上了一伙强盗前来抢劫,杀死了他的父母,抢走了他的船只。他乘盗贼没有发现他,急中生智,抱着一块木板跳下海去,才得以保住性命。

从此以后,海宝成了孤儿,靠在近海摸鱼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回几个钱来维持生活。由于他自幼和父母在海上生活,水性好,潜水深,经常摸到一些珍贵的鱼。一些官宦世家、社会名流,家中来了贵客,一时买不到珍贵的鱼,便请他下海去摸。因此,县城的人没有不知道他叫海宝的。

公元1403年,郑和准备下西洋之前,去广东沿海一带招募水手,人们第一个就推荐了海宝。当郑和知道了海宝的身世后,很同情他的遭遇,便收留了他;又鉴于他水性好,熟悉海域情况,便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一名贴身小卫士。

船队起航之前,海宝建议船上应该多准备些生油和柴禾,以备急用。郑和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吩咐下去照办。

公元1405年六月,郑和奉命第一次下西洋,亲率大批船只,浩浩荡荡地出海了。这次出海,共有船只二百零八艘,七千人左右,其中有行政官员、军事人员、航海技术人员、船舶修理人员等,还有一船管理人员、翻译和医生,各有专职,分工明确。

当船队刚刚驶出南海海域,忽然被一个大鳄群包围。那鳄鱼相当凶猛,它们时而拍打尾巴,掀起冲天大浪,打得一条条大船东倒西歪;时而跃上船来,见人就咬。士兵们虽然刀剑齐挥,猛砍乱杀,可它们全然不怕。因为鳄鱼身上的鳞甲又厚又硬,刀枪不入,每条船上都有人被咬伤。郑和听到报告后,急忙召集那些航海专家们研究对策,但是谁也拿不出好的办法来。

就在此时,郑和想起了正在后舱睡觉的海宝,急忙让人把他叫来,看看有无办法。海宝弄清情况后,立即对郑和说:“咱们每条船上不是都备有生油和柴禾吗?请你立即下令,让每条船上架起油锅,把油烧热,用热油对付鳄鱼。”

命令下去后,各条船上都架起了油锅,把油烧开,然后一齐动手,把油泼向鳄鱼。

热油浇在了鳄鱼的头上或身上,吱吱作响,痛得它们也顾不得咬人了,乱蹦乱滚,一会儿便都滚到海里去了。船上的人们又把烧开的油泼向海里的鳄鱼,鳄鱼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只好仓皇而逃。

鳄鱼群被赶走了,船上的人们也安全了,人人都称赞是小海宝救了大家的性命。从此,郑和就更加信任海宝了。

这年,海宝只有十三岁。

唐伯虎巧治奸商

唐伯虎,名叫唐寅,伯虎是他的字,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出生于公元1470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明朝著名画家和文学家。

在他的少年时期,有关他刻苦学画的故事流传不少,而且读来有趣,发人深思。

二次拜师学画

唐伯虎自幼资质颖慧,背诗学文,一遍就能记住。他六岁时开始上学,虽攻读经书,但更喜欢读文学和绘画。到七八岁的时候,不但能出口吟诗,提笔成文,而且作画也已是得心应手,尤其善画人物像。唐伯虎虽然兴趣广泛,但学习成绩在班中一直名列前茅,因此,老师对他的其他爱好也就不过多干预。

唐伯虎九岁那年,老师认为他才华出众,通经书,善诗文,推荐他参加乡里的童子试。但不知是何原因,唐伯虎从这个时候起,便对功名不感兴趣,拒绝参加童子试,而去拜当时的著名画家周臣为师,专学绘画。两年后,唐伯虎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画竹子和石头,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在画人物方面,连周臣自己也说唐伯虎已经超过了师傅。

唐伯虎回到家中,不少人求他作画,而他则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不收报酬,只是当作练笔。可是,时间一久,他感到画人物得心应手,而画山水总有些蹩脚。后来,他听说长州人沈周以绘画称为大画家,特别是山水花卉,无不精妙,便禀明母亲,要去二次拜师。母亲见儿子如此虚心好学,精益求精,心中十分高兴,便同意其前往,并给了些钱,整理了行装,送他上路。

沈周见唐伯虎长得眉清目秀,又看了他的一些作品,感到他在绘画方面功底很是深厚,又如此虚心好学,便高兴地收下了他。

沈周以书画著称,特别是在绘画方面,尤以山水花卉精妙传神,堪称当代第一。唐伯虎二次拜师,拜在这样一个大画家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他的绘画便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深受沈周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竟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渐渐产生了自满情绪,常常暗中用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进行比较。结果,越比越感到他的画和师傅的画不相上下,便想尽快结业回家。

有一次,他竟以回家孝敬母亲为名,向师傅提了出来。

对于唐伯虎的思想变化,沈周看得十分清楚,他不愿意让这个才华横溢的孩子半途而废,决心对其进行一次实际的教育。

于是,在唐伯虎提出要回家的第二天,沈周特意让妻子做了几个菜,端进东厢房的一间小屋里,然后把唐伯虎叫来,一块饮酒。

师徒二人坐下,唐伯虎为师傅斟酒,并且在言谈中,多次拐弯抹角地提到母亲如何身弱体衰,身边无人照顾,并且还说了一些人要以仁孝为本之类的话,希望老师能同意他回家。

开始,尽管唐伯虎唠唠叨叨,沈周总是笑而不答,并且不时用其他话题把唐伯虎的话岔开。

后来,唐伯虎实在忍不住了,便问沈周说:“师傅,弟子提出回家侍奉母亲的事你同意吗?”

至此,沈周才微微一笑说:“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孝心,师傅岂有不允之理?况且,你天资聪慧,学画一年,就能画出那么好的画来,也可以出师了。今日我特意让你师母做了几个菜,就是专门为你饯行的,你明日就可回家去了!”

唐伯虎听后,高兴万分,立即站起身来,跪在沈周面前说:“师傅的大恩大德,弟子将永远不会忘记。”

沈周又笑了笑说:“为师今日高兴,酒喝得紧了些,感到身上有些发热,你去把窗子打开,通通风好吗?”

唐伯虎闻言,立即站起身来,说了声“遵命”,便去开窗子。

可是,当唐伯虎来到窗前开窗子的时候,怎么也推不动。这才使他猛然醒悟,原来那两扇窗子是师傅画的,惟妙惟肖,竟使自己当成真的,没有识别出来。

随后,唐伯虎便面红耳赤地走回去,重又跪在沈周面前说:“师傅,请你原谅弟子无知,我要留下来继续学习。”

沈周听后,将他拉起说:“孩子,你的画是有了一些进步。可你要知道,学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从此以后,唐伯虎潜心努力,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

巧治奸商

大概在唐伯虎十三岁那年,本乡有一个商人来找他画像,并且对他说:“你如果画的像像我,又画得很好的话,我就给你十两银子。”

唐伯虎说:“我平时为人画像,本来是每张像要收二十两银子的,因为你是咱本乡本土的,十两就十两吧;但是咱们有言在先,如再少分文,我也不给你画。”

那商人道:“好,那咱就一言为定。”

其实,别看唐伯虎年纪小,却有副侠义心肠,爱打抱不平。他平时为人画像,开始是不收钱的,后来找的人多了,应付不过来,也就随便要几个钱;遇有鳏寡孤独的老人来找他画像做留念的时候,他便分文不取。今日所以与这商人讨价还价,是因为这个商人是个有名的奸商,就是本乡本土的人买他的东西,他也以次充好,明明多要了人家的钱,还要说看在本乡本土的分上,少要了钱;有时竟为了几文钱,和本乡人翻脸,大吵大闹。因此,周围百姓没有不恨他的,但因他财大气粗,也没有人敢惹他。

唐伯虎深知其人品行,有意借画像的机会把他整治一下,为老百姓出口气。

两天后,那个商人前来拿画像。唐伯虎把画像拿出来给他看时,那商人左看右看,看了半天,竟对唐伯虎说:“怎么越看越不像我呢?这样吧,虽不像我,也不让你重画了,就给你五两银子吧。像,我拿走,你也就省了重画的纸和功夫,咱们两不吃亏,你看怎样?”

唐伯虎早就知道他会有耍赖这一手,于是立即把像卷了起来,对他说:“我已经有言在先,十两银子分文不能再少,既然你觉得我画得不像你,就去另找高明吧!”

随后,便把画收了起来。那富商一见,也不好意思再改口,只好故做悻悻的样子走了。

第二天,唐伯虎索性又加了几笔,便把这张画像拿到集市上拍卖,标价是二十两银子。由于唐伯虎把这张画改了,使那画像变得贼头鼠目,脖子上还套着铁链子,俨然是一副被官府捉住了的小偷模样,丑态百出,引来不少百姓在这幅画前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恰在这时,那个商人走了过来,一看,竟是自己的画像,被丑化得不像样子,不由得恼羞成怒地说:“你为什么把我画成这个样子?”

唐伯虎不慌不忙地说:“你不是说这不是你的画像么?既然不是你的画像,你又为何前来干预?”

观众中也有不少人窃窃私语说:“像他,像他,像极了!”

那商人听了,越发感到无地自容,他怕引来更多围观的人,便急忙扔下二十两银子,卷起画像,灰溜溜地走了。

唐伯虎和围观的百姓,望着那商人远去的背影,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唐伯虎长大后,在好友祝允明的劝说下,于1498年参加了乡试,一举得中头名。但不久,又因程敏政漏试题一案受到牵连,遂下狱,并降为小吏。唐伯虎不愿去上任,自去游览名山大川。后来,他在家乡建了一处居所,取名为桃花坞。

从此,他便在这里致力于绘画。唐伯虎擅山水,工人物花鸟,兼及书法。同时他也是诗人。他与当时的著名文学家、画家祝允明、徐祯卿、文徵明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仇英、文徵明合称“明四家”,其著作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