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计高一筹4

王守仁智服继母

王守仁,字伯安,又叫王阳明,时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王守仁出生于公元1472年,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在仕途上,他初中进士,先后任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等职。

论天资,王守仁并不比别人强,据说他到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就是这样一个当时被认为长大了不是个“哑巴”也是个“白痴”的孩子,后来却被称为神童。

于是,有关他刻苦读书、才华横溢的故事,便神话般地传了开来,至今不衰。

由“哑巴”到神童

对于王守仁的出生,史书有一段神秘的记述。一般说来,婴儿的出生,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王守仁的母亲却怀了他十四个月,这已说明他异于一般儿童;另一点不同的是,说他出生的前一天晚上,祖母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人从天上的白云中飘然而下,为她送来了一个孙子,随后母亲便生下他,以梦中所见为他取名叫云;而更奇怪的一点,则是说王云长到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结果又有一位不同寻常的人来到他家,用手掌在他的头顶上抚摸了抚摸,他便立即会说话了,那人并为他改了名字,叫守仁。

这些记载当然纯属子虚乌有,究其原因,还是后来他成才后,别人为他加上去的,以示他自幼就与众不同。

根据多种资料证实,王守仁自生下来至五岁仍不会说话。当时家人都认为他是个哑巴,甚至还认为他是个傻子。然而他的父亲王华却才华横溢,博学多识,官至兵部尚书,他根本不相信儿子是“哑巴”或是“白痴”,认定他是病态,便多方求人医治,终于在六岁时治愈。

王守仁病愈后,智力一般,又由于他没有经过像有些孩子那样两三岁时就识字、背诗的幼儿教育,所以上学后没有基础,就显得笨些,于是,又有人说:“这孩子到五六岁时才会说话,笨是当然的,将来也不会有多大出息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父母听到这种议论,心情沉重:难道儿子真是个低能儿吗?

王守仁听了这种议论,开始很是伤心,但也由此激起了他奋发向上的志气。他不相信自己的头脑笨,决心用自己的刻苦和勤奋来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于是,他读起书来格外认真,别人学一遍两遍能会的,他就学上五遍六遍,甚至是七八遍也要学会。在时间上,他抓得很紧。白天上学的时候,别人休息,他依然伏案读书,不是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就是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放学回家后,如未到吃饭的时间,也要抓紧背上几首诗;晚饭后,别人说话唠嗑,他却不声不响,一头扎入书房,一直读到深夜;早晨,是人一天精力最充沛、头脑最清醒的时刻,他更舍不得放过,天天五更起床,一直学到家人催他吃饭方止。就这样,他长年坚持,从没有间断过。

父母见儿子如此有志于读书,心中自然高兴。父亲王华更是理解儿子的想法,理解儿子的处境。所以,他只要有一点时间,便给儿子做辅导,批改儿子的作业,指导儿子写诗作文章。

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专门为他收拾出了一间书房,给他做可口的饭菜,晚上学习时间长了,便催他上床休息,直看到儿子入了梦乡,自己才回去休息。

在父母的关心帮助下,在王守仁的刻苦努力下,六岁开始上学的王守仁,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成绩就有了惊人的进步,由原来的笨学生一跃而为班里的佼佼者。

他不但经书学得很好,而且作文吟诗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使得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特别是那些过去议论他笨的人现在也不得不惊呼:“真没想到,一个五岁才会讲话的孩子,竟然变成了一个奇才。”

王守仁的进步使父母感到高兴,他本人更是感到欣慰。时间一久,他思想上渐渐产生了满足情绪,爱好也增多了,尤其对象棋,开始入了迷,对学习自然也就有所放松。

儿子这种微小的变化,瞒不过母亲细心的眼睛。她把象棋找到后,当着儿子的面,一下子扔到了水中,而且连句话也不说,就走了。

母亲的举动,使王守仁受到很大震动,于是便写了一首《咏抛棋落水诗》,笑嘻嘻地交给了母亲。

其诗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声一响震天地,忽然惊起卧龙愁。

这首诗表面看来,像是王守仁对象棋抛入水中,他没有去救有所惋惜,实际上却表达了他抛却象棋专心读书的决心。全诗语言生动,比喻形象,读来活泼有趣。母亲看了,心中自然感到安慰。

王守仁从此再也没有下过象棋,把身心全部投入到读书中。

才华横溢

王守仁11岁那年,父亲王华带他从家乡余姚到镇江拜访老朋友海日长老。当晚,明月高悬,山林宁静,海日禅师在蔽月山房设宴招待他们父子。两人水酒素菜,守仁作陪,饮至兴起,不由得吟诗联起对来。

席间,王守仁望着门外一轮高悬的明月,重叠的山峰,忽地产生了一种奇想:月大呢,还是山大呢?按实际说,是月比山大,可为什么人们用眼睛看时,却看着山总比月大?

于是,他便不由得把这种疑问变成一首诗,不待父亲允许,便以《蔽月山房》为题,吟出一首诗来: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作者在这首诗中,以科学知识回答了一般人在平时观察中产生的误解。因为山近月远,所以人们直观上看去,好像是月小山大;假使人们的眼睛有天那么大的话,就会发现月亮要比山广阔得多。

诗中不仅充满了辩证法,说明了作者的知识丰富,而且也体现了其广阔的胸怀。

海日长老听了,称赞说:“好诗,好诗!伯安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胸怀,有这样渊博的知识,其前途不可限量啊!”

第二天晚上,海日长老又约了几位朋友,陪王华父子到妙高台饮酒观景,吟诗作对,气氛很是热烈。

席间,海日长老谈起昨天晚上王守仁吟诗一事,诸友人无不瞪大眼睛,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又因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此时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学者,所以有人便打趣说:“这才是强将手下无弱兵,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又有人提议说:“既然如此,今日又是明月初升,万里少云,江湖未生,风平浪静,我们何不以此美景为题,各自写出一首诗来,评评谁个更佳?”

众人一致赞同,便取过笔墨纸砚,各自写了起来。

不一会儿,各人都已写好,却是王守仁第一个交卷。众人展开一看,他写的是一首七言绝句。但见诗云:

金山一点大如掌,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依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王守仁在这首诗中,展开丰富的想像力,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秀丽画卷:前两句,诗人把金山的山和维扬(即长江对岸的扬州)的水对举,想像自己腾身空中,看到金山虽然仅像拳头那么大,但是稍一挥动,就会打破扬州水底的蓝天。后两句是说:小诗人已经喝醉了酒,斜靠在妙高台上,欣赏着美丽的月色,倾听着动人的箫声,而这悠扬的箫声,又把睡在岩洞里的神龙也唤醒了。

众人看后,赞叹不已,评选结果,一致推举王守仁的诗为首。

智伏继母

正当王守仁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的时候,他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

对于母亲的去世,王守仁悲痛欲绝,他永远不会忘记,当他出生后一直不会讲话的时候,母亲是如何爱护备至地照料他,疼爱他;他也永远不会忘记,当别人说他是哑巴、白痴而看不起他的时候,母亲又是如何地守在他身边,耐心地教他说话,给他喂饭,千方百计地逗他笑;他更永远不会忘记,他在学习中略有进步,而产生自满情绪的关键时刻,还是母亲以无言的行动,使他顿然猛醒。在他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究竟洒下了母亲的多少心血和汗水,是无法数计的。

父亲认为他不能没有母爱,不能没有人照顾,不久,又为他娶了一个继母。

这继母给他的却是另一番待遇:她总也看不起他,稍有不顺继母心思的事,不是打他,就是骂他。继母经常找茬,使他时时处于提心吊胆之中。父亲在京城为官,“天高皇帝远”,根本无法保护他,关心他;他也无法对人去诉说,只有忍受着,默默地忍受着。

后来,他再也无法忍受了,决定利用继母笃信鬼神的特点,想法吓唬她一下,使她悔改,从而不再虐待自己。

原来王守仁的继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相信来世有天堂,有阴曹地府;她终日拜佛求神,希望百年之后能去天堂,而不去阴曹地府。

在一天半夜里,王守仁偷偷爬起来,在继母的房门口摆了五个专门用来求神拜佛用的碗托子。

继母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大吃一惊,这五个碗托子明明放在神龛上,怎么会飞到房门口呢?莫非是菩萨嫌供奉的东西太少?继母越想越害怕。王守仁每隔几天,就这样做一次,弄得继母越来越心慌,但是,继母虐待他的恶习并没有改。王守仁只好用第二个办法。

这一天,王守仁从野外捉来一只不常见的鸟,在晚上睡觉前,趁继母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放在她的被窝里。

当继母去睡觉的时候,一掀被子,那鸟便忽地从里边飞了出来,吓得她大喊大叫,几乎失去了人的正常声音,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王守仁闻声推门进来,先把继母扶到床上,尔后故作惊讶地问道:“母亲,屋里发生了什么事,把您老吓成这个样子?”

继母说:“别提了,吓死我了。”然后便断断续续地把事情给王守仁说了一遍。

王守仁听了,心中暗自发笑,而表面又做出十分神秘的表情对她说:“听书上说,这不是好兆头,非妖即怪呀!”

继母听了,更加失魂落魄地催他说:“快去把你神二奶奶请来,问上一问,看看是吉是凶。”

这神二奶奶是本村的一个巫婆,据说占卜治病,驱邪降妖,有神相助,无不灵验;因她年龄快六十岁了,故方圆十几里都尊称她为“神二奶奶”。但是,王守仁却不信这一套,在神二奶奶施法的时候,跟着看了几次,便识破了,于是,神二奶奶央求他说:“好孩子,这是你二奶奶的饭碗,要是砸了,我一无儿子,二无闺女,可就没法过了!”

王守仁说:“我不说就是了。”

正因为这样,当王守仁去请她的时候,神二奶奶便痛快地来了。因为制服继母的计谋,是他预先和神二奶奶约好请她帮忙的。

神二奶奶来到王守仁家中,听王守仁的继母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便煞有介事地先作了一番法术,然后对她说:“罪过,罪过。可能你平时待王状元(指王守仁的父亲王华)前妻的儿子不好吧?她去天帝那里告了你的状。天帝派人前来调查,证实你确实犯了虐待她儿子的罪过。天神大怒,决定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你所说的被窝中飞来的那只鸟,就是天神派来的小鬼,来勾你的魂魄来了。”

继母听了,吓得痛哭流涕地对神二奶奶说:“这都是我罪该万死,求神二奶奶转告天神,我决心痛改前非,请他千万要饶恕我这一次啊!”

王守仁乘机跪在神二奶奶面前说:“有劳神二奶奶在天神面前多美言几句,就说我王守仁恳求天神饶恕我的继母吧!”

于是,神二奶奶又作了法术,口中一阵念念有词,然后对王守仁的继母说:“天神说了,按你所犯的罪行,实属心地狠毒,不能轻饶,但见你现已认错,更看在王守仁本人也替你求情的分上,决定不再追究。希望你今后好自为之吧!”

从此,王守仁的继母再也不敢虐待他了。

王守仁长大后,对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千方百计遍读程朱理学著作,精心研究。后来,他又批判了程朱理学中“格物致和”和“知行分离”思想,主张“知行合一”与“知行并进”的观点,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其教育理论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其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

马芳十岁智回乡土

马芳,字德馨,出生于公元1517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以战功卓著历任指挥佥事、游击将军、右都督等职,是明朝嘉靖年间威震我国北疆的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

他十岁那年,以一个智回故土的故事而被称为神童。

马芳虽然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却自幼喜欢读书;虽然上不起学,却和一群上学的孩子交上了朋友,大家都争着教他读书识字,然后还把自己的书借给他,让他回家自学。就是用这种方法,从未到学校念过一天书的马芳,到七八岁的时候,便掌握了不少经书知识。此外,他还喜欢玩抢弄棒,骑马射箭,练了一手好箭法。

不料,在他十岁那年,一股蒙古军队进犯明朝边境。当时,马芳正在野外练习箭法,遇上了来犯的蒙古兵,他们把马芳掳走了。

马芳被劫持到草原后,被迫做了牧童。从此,他便天天赶着上百只羊,在蒙古大草原上放牧。但是,他人在蒙古,心在中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的母亲,无时无刻不想回到中原。

他抱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念,认为办法总是能想出来的,他在等待着时机。

为了做好随时逃走的准备,他继续练武,没有弓箭,他自己制造,决心练出以一抵十的真本领。

有一天,马芳在一座山下,正一边放羊,一边练武,忽然一声虎叫,惊得他毛骨悚然。他急忙抬头顺声望去,的确是一只老虎,正张着血盆大口,放开四爪,步步紧跟地追赶着一位骑马的人。那人吓坏了,面如土色,目不旁视,拼命地向前奔逃。说时迟,那时快,马芳不敢错过时机,急忙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

好,真是百发百中,正中那虎咽喉。

这是一支带有剧毒的箭。

只听那虎“噢”的一声惨嚎,当即倒地而亡。

原来,那被救之人是蒙古一个叫俺答的头领。他独自出来行猎,遇到一只梅花鹿,穷追不舍。但他追着追着,追到一座山前,鹿竟没影了,却蹿出一只虎来;又因箭已用完,只好转身而逃,几乎被虎所伤。

俺答得救了,他十分感激马芳的救命之恩,便把他带到军营,留在自己的身边。俺答的父亲也速要对马芳赏赐,马芳说自己自幼喜欢射箭,只希望得到一副弓箭和一匹好马。又因为来北方日久,思念家乡,希望能得到一匹家乡的战马相依为命。也速痛快地答应了。

从此,马芳成了俺答的贴身侍卫,经常随俺答外出行猎。

马芳被掠到北方已经快一年了,越发思念父母,思念家乡。因此,他表面随俺答外出行猎,却暗中打探回中原的道路,时刻准备着伺机逃走。因他是俺答的贴身侍卫,在探听回中原的路线时,没有人对他疑心。

这一天傍晚,俺答与众头领宴饮,待俺答酒酣耳热之际,马芳便悄悄地溜了出来,骑上马带上弓箭,以代头领查哨为名,来到了去中原的路口。说来也巧,在中原路口的哨兵,这天晚上知道俺答喝酒,不来查哨,几个人也乘机喝起酒来。

几位哨兵见俺答贴身小卫士来了,开始很是害怕,求他千万不要把哨兵喝酒的事告诉俺答。

马芳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平时辛苦,喝点酒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不要过量误事就行了。今晚首领酒兴正浓,不会来了,你们就尽情地喝吧,我来替你们放会儿哨!”

哨兵一听,顿时放心地狂欢痛饮起来。

马芳心想:“此时不走,等待何时?”

于是,他先若无其事地在道口来回走了两趟,然后溜出道口,朝着南方拍马而去。

几天后,马芳终于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家乡。父母、邻居见了,无不高兴万分。

母亲悲喜交加地问道:“孩子,那么远的路程,你是怎么回来的呢?”

马芳指着他骑的那匹马说:“您过去不是给我讲过老马识途的故事么?我这次能回来,全是它的功劳!”

然后,马芳把他怎样被掠走,怎样射虎,怎样设法回来的过程说了一遍,大家都称他有心计。

当时,镇守大同的将领周尚文听到了他的事迹,十分惊奇,很佩服他小小年纪就这样智勇双全,遂把他召去,破格让他做了队长。

从此后,他屡立战功,不断升迁,最终成为一位著名将领。

智童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又名徐渭,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出生于公元1521年,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个画家。

徐文长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幼而好学,才思敏捷。两岁的时候,母亲教他识字背诗,他一遍就会,且记得牢固,不会忘记。母亲见他如此聪慧,十分高兴,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并对他的早期教育抓得很紧。因此,他四岁的时候,便养成了自己独立读书的习惯,背会了不少诗词和文章。

但是,就在这一年,他的父母因病相继去世了,是伯父收养了他。伯父看他聪明好学,非常喜欢,待他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亲,继续教他诗文,并在他六岁时,送他到私熟读书。到他七八岁的时候,便出口成诗,提笔能文,轰动全县,被世人称为神童。

巧过竹桥取点心

有一天,徐文长的伯父心血来潮,要考考家中几个孩子的智力。

在徐文长家的门口,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竹桥通向稻田。伯父拿出两只水桶,每只水桶内盛有半桶水,放在桥边;又拿出一包点心,放在河边的一块石板上,然后,对几个孩子说:“今日我要考考你们,这里有两半桶水,谁能用双手把两半桶水提到桥的对面,这包点心就归谁。”

孩子们一听说有点心,口涎欲滴,但是看到那两半桶水和那颤颤悠悠的小竹桥,不由得有点傻眼。且不说那小竹桥窄得只能走一个人,平时他们什么东西都不带过桥的时候,因那竹桥有弹性又紧贴水面,一走一咯吱,一走一晃悠,便心中害怕,生怕掉了下去,何况今日还要提着两半桶水呢?看来想吃点心,谈何容易?

在这些孩子中,伯父的儿子徐庆要算最大了,他见几个弟弟都不吭声,便得意洋洋地过来说:“你们都不敢吧!还是看我的吧!”

徐庆提起两半桶水,呼呼地两步便上了桥。可是,只见他越走越慢,越走越迈不开步;当快接近桥中间的时候,身子随着桥一晃荡,差一点没掉下桥去,吓得他扔了两只水桶,撒腿便跑了回来。

伯父捡回了木桶,又问道:“你们还有谁行?”

几个孩子都低下了头,唯有徐文长站出来说:“伯父,让我试试。”

徐文长说着,便提起两只水桶,来到小桥上。他把水桶放在小桥两边的水面上,两臂伸开,一手提着一只水桶的提梁,借用水的浮力,没费大劲,就把水桶提到了小河对岸。

孩子们见了,齐声叫好。

伯父也微笑着点了点头。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把点心给徐文长,而是拿过预先准备好的长竹竿,把点心拴在竹竿的顶端,然后竖起,对徐文长说:“你要想吃点心,就自己想办法不踩着任何东西,又不能让竹竿横倒,还不许将竹竿折断,把点心拿下来吃吧。想想看,能办得到吗?”

这一下,可把徐文长给难住了。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见门的旁边正好有一口吃水井,不由得眼睛忽地一亮。于是,他便举着竹竿,来到井边,把竹竿的底端直着顺进了井内,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点心拿到了手。

孩子们又是一阵欢呼:“拿到了,拿到了!”

徐文长也高兴地来到伯父跟前说:“伯父,这下总可以吃了吧!”

伯父满意地点点头说:“这两个方法你都想绝了,当然可以吃了!”

于是,徐文长便把点心分给大家一块吃了。

难倒窦太师

有个叫窦光鼐的太师,因为学识渊博,嘉靖皇帝特地赐给他一块金牌,上书“天下无书不读”。从此,窦太师每逢外出巡视,便让两个人抬着这块“御赐金牌”走在前边,以示荣耀,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这年秋季,皇帝派窦太师到浙江绍兴主考乡试。徐文长听说他如此恃才傲物,很是恼怒,便想乘机治治他。

却说这天中午,徐文长见窦太师坐着轿子,带着随从,前呼后拥地远远走来,便脱去上衣,光着膀子,躺在东郊门的石板官道的正中央。开道衙役看见后,向窦太师报告说,前面有个孩子睡在道上。窦太师听后,不由得大怒,掀起轿帘对衙役们说:“是谁敢这么胡闹,竟在官道上睡觉?快快把他叫醒赶走!”

徐文长听见窦太师发怒,满不在乎地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是在晒腹中的万卷书哩!再说,我也不知道太师要从这里过呀!”

窦太师听他口气那么大,甚感好笑,又看他稚气十足,分明是个孩子,也就没有过多地责怪他,只是对他说:“你既然腹有万卷书,想必会联对,我现说个上联,你如果对不上,就得快快走开。”

徐文长说:“我如果对上了,又该怎么办呢?”

窦太师笑着指了指那块牌子说:“你如对得上,我不但要把这块‘御赐金牌’给你留下,还要下轿,步行进入学宫!”

徐文长说:“好!那咱一言为定!”

窦太师想到绍兴南街有三个阁老台门,便张口来了句上联:

南街三学士

徐文长不假思索,随即应道:

东郭两军门

窦太师听了,不由暗暗称奇。因为“东郭”正对着“南街”,“武将”对“文官”,两个东郭的武将军门,和南街的三个阁老台门,正好又是绍兴城里的五个台门。

未等窦太师再开口,徐文长便指着那块“御赐金牌”说:“既然窦太师天下无书不读,想必对《万年历》这本书很熟悉了?”

窦太师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被徐文长问得目瞪口呆。

徐文长一看窦太师的表情,心中就已明白,当即从衣服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万年历》,递给窦太师看,自己又当场背了下来。不料窦太师也的确精明博学,而且还有过目不忘之能,待徐文长背完后,他当即也背了一遍,以示这本书他也读过。

徐文长听了,心中不由得一惊,已经发现窦太师也并非只有虚名,还有过目不忘之才。可窦太师也没想到,徐文长比他棋高一招,待他背完后,徐文长竟又倒背了一遍。

这一来,窦太师可傻眼了,只好认输说:“佩服,佩服!”

徐文长道:“那咱就按预先说的兑现吧!”

窦太师羞得面红耳赤,但又无话可说,只好留下金牌,步行向学宫走去。

徐文长只不过是想挫挫窦太师的威风,现见窦太师言而有信,不由得又追上他说:“我只不过是想和太师开个玩笑,您又何必当真呢?”

窦太师一听,越发羞得无地自容,遂令人收起金牌,坐上轿子,灰溜溜地到学宫去了。

回去后,窦太师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就是绍兴久负盛名的小神童徐文长。

开考这天,徐文长也来了,窦太师在考完经书之后,为了检验一下绍兴才子的真本领,又出了个对联让大家对。

他这上联是:

宝塔圆圆,六角八面四方

众举子听了,一时都想不出合适的下联。

窦太师正自鸣得意,见徐文长也未做声,只是举起一只手摆了摆,以为他也被难住了,不由得哈哈大笑:“怎么,连号称神童的徐文长也被难住了么?”

徐文长立即站起来说:“太师说错了,下联我早已对出,只是碍于考场纪律严格,不能随便说话,只好以摆手表示,可是您没有理解。”

于是,他把下联说出:

玉手尖尖,五指三长两短

窦太师听后,高兴地叹道:“对得好,对得好!真不愧为神童啊!”

献计过桥洞

有一天早饭后,徐文长去私熟上学,路过一个石桥洞,只见河中一只接一只地排了一个大船队,桥洞跟前围了许多百姓,他觉得好奇,便挤进去观看。

原来是一只装着稻草的船,因装得太高,桥洞低,船过不去,其他船才被迫停了下来。

只听后边船上的人喊:

“前边的船为什么老不走啊?”

“你们过不去,就往旁边靠靠嘛,让别人先过去呀!”

“河面这么窄,我们也往哪儿靠呀?”

“谁叫你们贪得无厌,装得那么多?”

“我们不知道桥洞这么矮呀!”

“别埋怨了,快想法吧,光埋怨又过不去船,有什么用?”

正在这时,围观的百姓中有两个青年人站了出来,对运稻草的船主说:“我们倒是想了个办法,你把船上的稻草扔下一些来,垛得低了不就过去了吗?”

稻草船上的主人说:“说得轻巧!把船上的稻草扔了下来,船是过去了,可谁再给我们装上去?再说,船上就我们两个人,装上装下的什么时候才能走得了?”

后边的船主听了,骂骂咧咧地说:“混账话,难道你不能走,也得挡着不让后边的船走不成?你们还讲道理不讲?”

刚才那两位青年又对运稻草的船主说:“这样吧,把高过桥的扔下来,等过了桥我们再帮你装上去,这样总可以了吧!否则,吵嘴就是吵到天黑,你们谁也别想过去!”

这时,运稻草的船主已经看出众怒难犯,感到再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又见观众主动帮忙,也只好同意了。

在这过程中,徐文长一直思索着。

当运稻草的船主往下扔草,那两位青年在桥边接,刚刚扔下两捆的时候,徐文长忽地大声喊道:“不要扔了,我有办法!”

众人急忙问他:“快说,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徐文长说:“往船舱中灌水,加大船的重量,船吃水深了,不就过去了吗?”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好办法!好办法!”

于是,围观的百姓找了几个水桶,一齐帮着往船舱中灌水,不一会儿,船高低于桥洞,顺利地驶了过去,后边的船也就一只一只地紧随着通过了桥洞。

智斗大力士

浙江绍兴有个号称“大力士”的土豪,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有力气,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并经常扬言:“天下没有几个能比得上我力气大的!”就连官府也常常让他几分。

十多岁的徐文长听说后,十分气愤,决心用智慧制服他。于是,他派人通知大力士说:三天后要在东郭将军门前和他一决雌雄。

一晃三天过去了,徐文长和大力士来到了东郭门,县令听到消息,感到新奇,便亲自带人赶来作证,前来观看的百姓更是无以数计。

比赛开始,县令当场宣布:“今有神童徐文长主动提出要和大力士决斗,本县令以为他年少幼稚,曾一再劝阻,但他却坚持比赛,并要求本县令当场作证。其条件是:一、如果徐文长输了,愿为大力士终生做仆人;二、如果大力士输了,就要离开绍兴不再回来;三、手下无情,听天由命,双方都不许赖账。现在我宣布:比赛开始!”

第一轮比赛开始,徐文长和大力士来到赛场中央。大力士见徐文长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而且又矮又瘦,心说:我一拳不把他砸成肉饼才怪呢!为了显示他胸怀广、风格高,便笑着对徐文长说:“我大你小,我强你弱,如就此动手,各不相让,算我欺负你;因此,我站在这里,让你先动手,如三拳能打得我身子晃一晃,就算我输了,好吗?”

观众们听后,欢呼说:“好样的,应该如此,这才显英雄本色!”

不料,徐文长却道:“不妥,你如此相让,万一我一拳把你打死,你落了个风格高尚的英雄,而我却成了狗熊了!”

随后,徐文长指着地上一块石板说:“你看,这上边有个蚂蚁,你如果能把它一拳打死,就算你赢了。这样既有输赢,还不伤害你我的性命,岂不更好!”

大力士见徐文长如此小看他,气得两眼冒火,遂举起拳头,狠狠地砸向石板上正在爬行的蚂蚁。结果,蚂蚁没有死,大力士的手却出了血,痛得他哇哇怪叫。

徐文长轻蔑地一笑说:“看我的,只用一个小指头就能把它打死!”

说着,便伸出一个小指头,轻轻一捻,就把蚂蚁捻得粉碎。

县令当场宣布说:“第一轮比赛结束,徐文长胜,大力士输。”

第二轮比赛开始,徐文长眼往四周一看,见小河边有个麦秸垛,便走到大力士跟前说:“这次咱们比个更简单的,我能把一捆麦秸扔过河去。”

他说着,没等大力士表态,便拣起一捆麦秸一下子扔到了河对岸。随后,又抽出一根麦秸对大力士说:“你怎么样,连这一根也扔不过去,不信?你就试试!”

大力士手疼得还没回过神来,见徐文长越发瞧不起他,心中更加生气,于是也不思考,接过那根麦秸,就用力朝河对岸扔去。结果,那根麦秸飘悠飘悠地掉到了河里。

第三轮比赛开始。大力士连输两局,感到已经没有赢的希望,就像霜打了的黄瓜一样,蔫了。他心说:“反正是输了,第三轮你徐文长说比什么就比什么吧!”

徐文长一见大力士的表情,就已明白了他的想法,便想最后再好好地捉弄他一次。于是,徐文长指着河边停着的一只小船说:“看见没有,这次咱们比沉船。谁能把这只船沉到底,算谁赢!”

大力士一听,来了精神,心说:“这次你徐文长就输定了。所以,待徐文长话音一落,他便抢先跳到了船上,用尽全身的力气,使劲往下按,但船总也沉不下去。”

徐文长说:“算了吧,还是看我的!”

待大力士一上来,徐文长便跳到船上,从船底撬下一块木板,水灌进了船舱,一会儿,小船便沉下去了。

三轮比赛,大力士全输了,没等县令宣布比赛结果,他便悄悄地离开了会场。

在场的百姓一片欢呼,为徐文长祝贺。

县令也走过来说:“真是难得的奇才啊!”

据说那大力士一离开比赛场地,就立刻明白他是输在了徐文长的智慧上,可是再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不几天,他便悄悄地离开了绍兴,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巧端面条

徐文长勤于动脑、智慧高超的名声传出后,有些人依然半信半疑,特别是那些没有亲眼看到他机智处事的人,只要见了面,总想给他出个难题,考他一考。

有一天,徐文长来到一家小吃店,准备买碗汤面吃。店家知道他是徐文长后,故意对他有些怠慢,坐了许久,也没有人理他。因他腹中饥饿,再也等不及了,便对店家说:“我已来了许久,为什么没有人过问?”

店家急忙道歉说:“对不起,今日人多,一时疏忽了,请小客人谅解。请问你想吃点什么?”

徐文长说:“那就来碗汤面吧!”

店家道:“好,请稍等,马上就到。”

店家走后不一会儿,店小二端着一托盘汤面出来,只给了他一双筷子,汤面却一碗一碗地放在了其他顾客面前。徐文长开始以为别人先来,自己后到,先给别人后给自己,也是理所应当,便耐心地等待。

可是,他等了又等,汤面却老是不上来,并且他已经注意到,比自己晚来的都已吃上了汤面,而自己那一碗却依然端不上来。

徐文长沉不住气了,又喊店家:“怎么只给筷子,不端面来呢?”

店家道歉说:“对不起,今日人多,一时忙不过来,请稍等一下,马上就来!”

徐文长见店家已经道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又等了起来。

可是,汤面又一盘一盘地端出来了,仍然没有他的。

这次,徐文长有些生气了,对店家说:“店家,我一问你,你就道歉,再问你,就说忙,可是比我晚来的都吃上面了,怎么仍然没有我的呢?”

店家又说:“对不起,你来得是早一些,可这几位客人说他们有急事,所以就先给他们端了。不过,你的面也已经盛好,就请你自己去取吧!”

徐文长听说别人有急事,也就没有再做计较;又见说自己的面已经盛好,让自己去端,也没有再说什么。他认为自己年龄小,跑几步腿也算不了什么,所以就自己去厨房了。

徐文长一来到厨房,厨师便迎上来笑着说:“你就是徐相公吧!我不知道这碗汤面是为你准备的,若知道,早就给你端出去了。不过,为了表示歉意,我又专门为你重做了一碗,并特意加了作料,就请你自己端去用吧!”

徐文长往灶台上一看,的确有一碗面,盛得很满,稍一动,汤就往外流。他顿时明白了店家的用意:因为读书人是不好在厨房吃饭的,这是他们要考考我如何把面端出去。

只见他对厨师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用筷子一下子把碗中的面条挑起,端起汤碗,稳稳当当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即没有烫着手,也没有洒出汤来,使店家和在座的众人称赞不已。

袁崇焕十龄胜尚书

明末大将袁崇焕,字元素,出生于公元1584年,广东东莞人。初为进士,历任知县、兵部佥事、右佥都御史、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等职。

他小的时候,以一个智胜尚书的故事,被世人称为神童。

袁崇焕出身于小商人家庭,自幼爱读史书,更爱读兵法。他的祖父见他是块读书的材料,六岁时就把他送到一所私塾读书去了。袁崇焕读书,除了刻苦认真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读死书,而是活学活用,善于用书中的事件、典故和道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这使他养成了爱动脑的好习惯。

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看见爷爷和店铺中的伙计一个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便上去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如此难过?”

一个伙计抢先说:“要都像尚书这样仗势欺人,咱们这些人一天也别想活下去了。”

原来,袁崇焕的祖父在家乡石龙镇开了木料店,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信誉很高,生意兴隆,便又招来十多位伙计,店铺越开越大。但是这一来,也招来一些人的妒忌,千方百计地想让他垮台。

石龙镇住着一个退了休的尚书,他的女婿阿根也在镇上开了个木料店。开始,人们看着老尚书的面子,都去买他的木料,但是后来,由于他的木料质次价高,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阿根见袁家的木料店越开越红火,自己的木料店越开越冷清,便大为妒忌,恨不得生个法一下子把袁记木料店搞垮,只他独家经营。

于是,阿根就去找到他的尚书岳父说:“咱们的木料店得关门了!”

尚书吃惊地问道:“为什么?”

阿根说:“都是袁记木料店的老板搞的鬼,说什么凡是来咱木料店买木料的,都是为了巴结尚书,吓得人家没有一个人敢来了,不关门干什么?”

尚书一听,大怒道:“真是岂有此理,看我怎么惩治他们!”

第二天,这位尚书便带着人来到了袁记木料店,以整修尚书府为名,要买一批上好的杉木。袁崇焕的祖父不敢得罪,只好让他们随意挑选。尚书令人把杉木选好后,在计算数量的时候,动了个坏心眼,借用石龙镇的方言“条”和“跳”同音,命家人把杉木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然后去跳,跳过一堆,就算一条。而实际上这一跳,便把十多条一小堆的木料,当成一条来计算了。

当尚书命人跳完选好的木料后,一统计,七百多条杉木变成了72跳,便对老板说:“记上吧,共72条,等会去我府上拿钱便是了。”

袁崇焕的爷爷和众伙计一听,无不惊得目瞪口呆,但又无话可说,这才知道上了当。

袁崇焕听了事情的经过,对爷爷和众人微微一笑说:“这有啥可难过的?他尚书本来就是仗势欺人,还弄个花招,自以为聪明;我们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也来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走,现在就找他要银子去!”

随后,袁崇焕只带了一个伙计,来到了尚书府。

徐尚书倒也不赖账,立即命人去取银,然后对袁记木料店的记账伙计说:“算算吧,共72条,每条多少钱?本钱尽收!”

尚书以为,每条木料价格再高,也不会超出市场价多少,算来算去,他总认为这一下肯定会把袁记木料店勒垮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他的话音一落,袁崇焕就命伙计拿出了72根竹筒子,对徐尚书说:“既然徐尚书如此大方,我们也不能小气,本来这一跳(条)是两筒银子,现在每跳装一筒就是了。”

徐尚书一听,顿时大怒道:“你这孩子毫无道理,世上哪有以装竹筒为价格卖木料的?”

袁崇焕毫不相让地说:“尚书且慢生气,世上是没有我这样以竹筒装银作价格的,可世上有你以堆作跳买木料的么?”

徐尚书听了,嘴一张一合,却说不出话来,只好致歉认输,重新计算条数,按数付款了之。

随后,当尚书说出了他这样做的原由,弄清了他女婿一番话纯属谎言后,不但狠狠地将女婿训了一顿,并且高兴地称赞袁崇焕是个难得的奇才。

袁崇焕从政为将后,曾以足智多谋抗击清军入侵,连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宁远大捷”、“辽锦大捷”等局面,战功卓著。但是后来,由于明军中了清军使用的离间计,明帝崇祯听信谗言,认为袁崇焕有通敌之嫌,将其凌迟处死。

但是,袁崇焕作为一个民族英雄,当时的百姓知道他是清白的,也没有忘记他,后来还修建了“袁督师庙”来纪念他,康有为并为此庙题写了对联和横额。

侯方域戏作葫芦诗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小的时候,以能诗善文而被称为神童,其中有个“戏作葫芦诗”的故事,更是幽默有趣。

侯方域,字朝宗,号雪原,出生于公元1618年,河南商丘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书香世家。他自幼聪慧,爱读诗书,且能过目不忘,很受父母喜爱。由于他智力开发早,当他刚刚六岁的时候,便被父母送到学校读书去了。在学校,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邻里的夸赞。可他并没有满足,而是认为:“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况且书海无边,知识无垠,有什么可骄傲的呢?要真正达到古人所说的‘受八州而不满,旱九年而不枯’,还须要加倍地发奋努力才能达到。”所以,他把老师的表扬、邻居的称赞、父母的宠爱,作为鞭策和激励自己的动力,读书也就越发勤奋了。

在读书中,他虽然攻读经书,但更喜欢读文学。他把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欧阳修,当作自己的偶像和奋斗的目标,因而在学习中也就把重点放在了研究他们两人的作品上。到他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出口成诗,提笔成文,成为闻名遐迩的神童了。

当时,凡是认识侯方域的人,只要见了面,就要让他吟诗,甚至一些文人学士、社会名流也要主动去拜访他。

但是,侯方域却不愿轻易动笔,卖弄诗文,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给人吟诗。

这个“戏作葫芦诗”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有一天,几个和尚坐在菜地的葫芦架下休息,正好侯方域外出回家从此路过,几个和尚拦住了他的去路。侯方域再三向他们解释,说家中有急事,可那几个和尚就是不放,非要让他作一首诗,然后才肯放行。侯方域被逼无奈,又要急着回家,不愿意和他们继续争执下去,便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要他们尽快出题。

和尚们见他答应作诗,一个个兴高采烈。但是以什么为题呢?恰在这时,有个和尚猛一起身,脑袋正好碰到葫芦架的一个大葫芦上,疼得他撇着嘴“唉哟”“唉哟”地直叫痛,引得其他几个和尚哈哈大笑,于是他们便说:“就以这葫芦架为题吧!”

侯方域刚才看到和尚的光头碰在了又大又圆又光亮的葫芦上,逗得他差一点笑出声来。今又听几个和尚竟要他以此为题,更觉得他们实在是太蠢,于是,便想以作诗戏弄他们一下。只听他开口念道:

葫芦架上葫芦藤,

葫芦架下葫芦明。

葫芦碰着葫芦头,

葫芦不疼葫芦疼。

众和尚听后,无不拍手称奇,哈哈大笑说:“吟得好,吟得好,全是葫芦!”

当他们笑过之后,仔细一寻思,方才回过味来,原来是受了侯方域的戏弄;再一看侯方域,早已走得没影了。

侯方域长大后,以工诗古文,善于叙事而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的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为“四公子”。

清军入关后,他曾参加河南乡试,中副榜。其著作主要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夏完淳少年的故事

“包身胆,过眼明;通经义,五岁儿。”这是明末清初陈继儒所写《夏童子赞》一首诗中的几句话。诗中所赞颂的这位夏童子,就是明末清初的少年诗人和千古英雄夏完淳,又被时人称为惊世神童。他为抗清复明被杀害时,只有十六岁。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