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计高一筹5

“神童”来历

夏完淳,字存古,别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出生于公元1631年。他的家庭是一个书香门第,特别是他的父亲夏允彝,更是精通史书,擅长文学,且因受进步人士顾炎武等人的影响,反对异族入侵的思想浓厚,是明末一个爱国文学团体“几社”的领导人之一。他见儿子夏完淳生性聪慧,于是从两三岁起就教他读书识字。夏完淳的确精明透灵,从四岁的时候开始,不但对父亲所教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而且求知欲望强烈,经常自己从父亲的书房找书看,有时一看起来就入了迷。

夏允彝见儿子三四岁就知道刻苦读书,十分惊异,也很欣喜。从这个时候开始,夏允彝就给他聘请了老师,曾先后请了张溥、陈子龙等有名的学者,来当夏完淳的老师。

在父亲和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夏完淳学习更加努力了,学习进步也很快。到五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论语》,对儒家学说中的五经,即《易经》、《尚书》、《诗》、《春秋》和《礼记》,已经熟知内容,多数篇目都能背诵下来,并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到他六岁的时候,就会作诗写文章,七岁的时候就能填词了。

他的两位老师曾激动地对人说:“夏完淳这孩子,他所容纳的知识量,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年龄,真是个少见的奇才!”

于是,夏完淳“小奇才”的名声不胫而走,传到了当时著名学者钱谦益的耳中,他心中怀疑此事的真假,便去当面测试。

钱谦益找到夏完淳,问他读书的情况,他都对答如流;又听说他的棋艺不错,便和他对了三局,结果也是连输三局。最后,钱谦益指着院中随风摇摆的几棵柳树,要夏完淳当场写一首诗。

夏完淳未加思索,便提笔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诗的题目叫《插柳》。

其诗云:

千条拂翠微,雨后碧新肥。

却忆灵和殿,杨花满地飞。

在这首诗中,小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力,由窗外雨后枝柔叶肥的新柳,联想到了宫中灵和殿前的柳树,这当中隐含着一个典故:在南北朝齐武帝萧赜时,有人把蜀地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柳树献到宫中,齐武帝让人把它栽到了灵和殿前。当时有个叫张绪的大臣,风姿优美,清廉寡欲,虽然说话有些磕磕巴巴,却很有学问,尤通《周易》,很受齐武帝赏识。张绪死后,齐武帝常常思念他。有一次,齐武帝在灵和殿,望着殿前风姿优美的蜀柳,不由得发出内心的感叹说:“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钱谦益看了夏完淳的诗,大为惊奇,感到他不但诗写得好,而且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心中甚是佩服,所以,他也提起笔来,写了一首称赞夏完淳的诗。

其诗云:

端郎信不同,非我欲求蒙。

背诵随人诘,身书等厥功。

倒怀常伦日,信口欲生风。

灯笺调声病,棋枰喻国工。

若今酬圣元,便可压群公。

不见轩辕后,天师称小童。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端郎(夏完淳的乳名)的确与众不同,不像我小时候要受人启蒙;你随口提出书中的问题,他都能背诵下来;他写文章,就像背书一样熟练,讨论问题,对答如流,议论生风;他诗写得好,棋艺也很高明;如果让其报效君王,其才能定会压倒群臣;自从轩辕黄帝以来,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惊世神童。

随后,钱谦益和夏完淳越谈话越多,越谈越投机,这一老一小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临别时,钱谦益还亲切地对他说:“我家有藏书楼,名曰绛云楼,希望你能成为它的常客啊!”

九岁出诗集

夏完淳虽然不断受到方方面面的称赞,但并没有骄傲自满,他读书更加刻苦,写作也更加勤奋了。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江右三大家”,夏完淳受到他的称赞,其父夏允彝更为儿子感到无限自豪;夏完淳通过和他的接触,更加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便把他当成老师,经常前往请教。

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是一个爱国文学团体“几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见儿子从五岁开始写诗以来,有不少立意新颖、文采惊人的作品,便从中挑选了一批,准备为他出一本诗集,然后带着夏完淳,拿着书稿,去征求钱谦益的意见。

当夏完淳父子来到钱谦益家中,恰好遇上钱谦益正在会友。钱谦益见夏完淳父子来了,很高兴,立即将夏完淳拉到身边,笑着对几位客人说:“这就是我刚才给你们谈起的那位小神童,今年八岁。他今日来,是他的父亲想给他出本诗集,让我对他的书稿最后审定一下。”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夏完淳手中接过书稿,让几位客人传阅。

三位客人刚听完钱谦益介绍的时候,觉得夏完淳可能有些才华,但不一定像钱谦益说得那样“神”;现见夏完淳生得细皮嫩肉,两眼有神,都有些喜欢。不过,他们几个人看了夏完淳写的诗作后,不由得怀疑起来:他年纪那么小,能写出这样的诗来么?会不会其中有些是他父亲代写的?

其中有位客人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对夏完淳也有些不相信,便想身从书柜中拿过一本书来,顺手翻开一页,指着问夏完淳说:“这里有一段重耳和秦国客人的对话,你能把这段的大意说出来吗?”

夏完淳点头答应,他先将这段话的大意讲了出来,接着又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背了一遍。

其他客人拍手称赞,而国子监祭酒却接着又提问了几部经书的内容,夏完淳仍然一字不漏地全背了下来。

国子监祭酒满意地点了点头,但他并未就此罢休,而是一边扶着桌子上的烛台,一边伏案沉思。夏完淳见状,以为要考他八股文中的“破题”,便指着那支红蜡烛脱口朗声念道:

丹心照国,身尽而心完。

这句话不仅文义正确,而且表明了他长大后要献身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随后,他又根据国子监祭酒提出的问题,对《论语》、《孔子家语》、《尚书》等经典著作,谈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使国子监祭酒惊得目瞪口呆。

钱谦益听后,对大家说:“怎样,我所言不虚吧?”

众人一致高兴地说:“好!看来他这部诗集,果真名副其实的是他自己的集子了。”

国子监祭酒更是惊喜地拿起夏完淳的诗稿说:“我看这部诗集的名字就叫《代乳集》吧!”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妙,这个名字再妙不过了。”

写对联讽权贵

夏完淳的“神童”名声,随着大学者钱谦益等社会名流的宣传,越传越远,名气也越来越大,当地不少名士和乡绅和他常有来往,就连外地的一些文人墨客也常来拜访。

有一年春节前夕,身为福建省长乐县县令的夏允彝收到了一张请帖,落款人的名字叫郑芝龙,其内容是邀请夏允彝父子过府做客,并请夏完淳顺便为他写一副春联。

原来,在公元1640年,夏允彝被调到福建省长乐县任县令,夏完淳随父前往,从上海来到了福建。

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做过海盗,当过商人;后从日本回到祖国,被明朝任命为福建总兵。明朝灭亡后,他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建立隆武朝。他自以为拥立有功,在朝中称王称霸,压得文武百官概莫敢言;对下欺压百姓,为所欲为,特别是长乐县的百姓,更是恨透了他。夏允彝虽为地方县令,百姓来告郑芝龙状的不少,他却也奈何不得。

当夏允彝父子接到请帖后,夏完淳坚持不去。他对父亲说:“郑芝龙横行不法,长乐百姓没有不骂他的,您作为地方县令,不但没有制裁他,反倒应邀前往,百姓不就以为我们也和他同流合污了么?”

夏允彝说:“对郑芝龙的横行不法,为父岂能不知?也并不是为父怕他官大,只是郑芝龙十分刁滑,有些事情还未被追查,就被他抢先销赃灭迹了,怎么能查得清楚?至于今日之事,人家来请,我们不去,倒显得我们没有礼貌,恐怕不妥。”

父子二人正在商议,郑府便已来了轿子,夏允彝父子只好上轿而去。

对夏允彝,一个区区县令,郑芝龙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对夏完淳,他却不敢慢待。这是因为,夏完淳是朝廷重臣钱谦益肯定过的“神童”,名声很大,而他的儿子郑成功此时也正受教于钱谦益门下。他今日之所以请夏完淳为他写春联,一方面是为了表示他注重人才和知识,另一方面也为了表示对钱谦益的尊重。基于这些原因,郑芝龙对夏允彝父子很是尊重,招待也十分热情。

宴席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郑芝龙命家人取过笔墨纸砚,请夏完淳写春联。

对于写春联的事,夏完淳在来郑府的路上就琢磨写什么合适,直到宴席开始,夏完淳望着桌子上的山珍海味,联想到缺衣少食的百姓,以及那一封封的告状信,便已胸有成竹;故在郑芝龙令人拿来笔墨纸砚后,夏完淳立即起身,对着郑芝龙微微一笑,便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统一年三百六日,仔细思量,哪件事为国利民

阖八属亿万千户,通盘打算,有几家丰衣足食

父亲夏允彝开始并不知道儿子要写什么内容,生怕他写得太露骨,惹恼了郑芝龙。如今看了对联内容,深感措词巧妙,既可以理解为是对郑芝龙平时胡作非为的揭露,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主人做官的勉励和希望。

而郑芝龙呢?此时酒已热耳,以为这副春联是对他统揽福建大权的颂扬,看后十分得意,不仅立即将这副对联贴在了郑府的大门两旁,而且临别时,还送给了夏完淳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作为酬谢。

怒斥洪承畴

清军占领苏州和杭州后,了解到夏允彝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曾多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坚辞不受,并写了一封回信,不仅严词拒绝,还在信中痛斥了清军屠杀百姓的暴行。随后,他便和陈子龙一起,带着夏完淳,参加了明朝松江总兵吴志葵的队伍,开始了抗清斗争。但是不久,抗清斗争失败,吴志葵被擒,并惨遭杀害。

夏允彝见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而自己又无力挽救,便决心以身殉国。他把自己著的《幸存录》手稿交给儿子,命儿子继续写下去,还叮嘱他变卖家产,充做军饷,然后怀着满腔悲愤和遗憾,跳进松江自杀了。夏完淳继承父亲的遗志,和他的老师陈子龙、岳父钱饮血酒盟誓,又一起参加了吴日升领导的抗清队伍。但是后来,这支军队的斗争又失败了,吴日升和陈子龙也相继牺牲。

夏完淳没有因义军失败而罢休,继续组织斗争,曾在太湖地区联络抗清义士,但由于南明政权无心抗清,使得他的种种努力都成了泡影。

公元1647年秋天,夏完淳写给在浙江地区被立为帝的鲁王一封奏折,不慎被清军查获。几天之后,他的他的岳父钱一起被抓,被押送到了南京。

当时,在南京主持军务的,是早已投降清朝的洪承畴。洪承畴本来是明朝的蓟辽总督,公元1641年在松山、杏山大战中战败被俘而投降清朝,后被清廷任命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

洪承畴听说声震江南的“神童”夏完淳被抓到了,很是兴奋,立即令人将夏完淳带上堂来,要亲自劝他降清。

夏完淳昂首来到堂上,立而不跪,洪承畴为了劝降,也没强其所难,反而假惺惺地说:“你年纪轻轻,懂得什么是造反啊?一定是上了坏人的当。我看你年幼无知,不予计较,只要你归顺大清,回去好好读书,本督保你将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夏完淳明明知道坐在堂上审问他的,就是叛明降清的洪承畴,但却故意说:“我听说明朝有个大忠臣,名叫洪承畴,在松山、杏山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战死疆场,以身殉国;我年纪虽小,却仰慕他的美名,今后我还要像他那样杀敌报国,怎么会投降呢?”

洪承畴身边有个卫士,以为夏完淳不知道上面坐的就是洪承畴,就过来悄悄地告诉他:“洪大人并没有死,而是归顺了大清,当上了大官,现在正坐在堂上审你呢!”

夏完淳听了,显得很气愤的样子,哼哼冷笑了两声说:“洪先生早已殉国,天下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当时皇帝得到他殉国的消息后,曾亲自设祭,泪流满面,满朝文武东向遥拜,痛哭失声。你们这些小人算什么东西?一个个狗仗人势,竟还敢假冒忠臣的大名,污辱忠魂,实在是可恨可恶!”

洪承畴本来以为,夏完淳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子很好对付,万万没想到,他竟当着这许多文武官员的面,口口声声称他是以身殉国的大明忠臣,这比打他两个耳光还让他感到无地自容,不由得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吩咐卫兵:“快快……快,把他拉下去,往死里打!”

笑傲天下

夏完淳自堂上大骂洪承畴后,就被下到狱中。他在狱中已经料到,洪承畴一定不会放过他的。然而,他根本没把生死放在心上,终日坦然自若,谈笑风生,吟诗作文,无事一般。在这过程中,他写下了有名的《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他在十五岁时结婚,婚后一个月便参加了抗清队伍)和诗集《南冠草》。

他在《狱中上母书》中,向母亲诉说了自己忠贞不屈的爱国之心,并安慰母亲说:“人生谁不死,最要紧的是要死得有价值,为国而死,正是尽了我的本分。”

夏完淳的岳父钱没有夏完淳那么坚定,在狱中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言谈中常常流露出乞求活命的意思。夏完淳则耐心地开导他要正确对待人生。

他对岳父说:“你还记得当初我们与陈公(即陈子龙)一同饮血盟誓时候的情景吗?从那时起,我们为了报效国家,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今日兵败被擒,我当和岳父大人一起慷慨就义,对得起陈公和死难义士的在天之灵,也算得上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贪生怕死,在人世间苟且偷安呢?”

夏完淳说完,又写了一首诗,赠给了岳父。

诗是这样写的:

乐今竟如此,五郎又若斯。

自羞秦狱鬼,犹是羽林儿。

月白劳人唱,霜空毅魄悲。

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在这首诗里,夏完淳把为国牺牲看得像出游那样平常。他这种英雄气概,深深地感动了他的岳父钱,使其克服了悲观情绪,毅然和夏完淳一块吟诗填词,视死如归。

就在这年秋天,夏完淳和他的岳父钱等三十多人,在南京西市刑场同时被害。临刑前,夏完淳神色不变,昂首挺立,笑傲天下,倒使那行刑的刽子手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这个年仅16岁的少年英雄。

夏完淳死后,他的童年好友杜登春、沈羽霄收殓了他的尸骨,把灵柩运回松江,埋在小混山下荡湾村夏允彝墓侧。夏氏父子之墓,年年受到后世人的瞻仰凭吊,成为当地的胜迹。

夏完淳短短的一生,留下诗文三百余篇,收集在《内史集》、《南冠草》等书中,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千古绝唱,受到人们的珍视。

曹宗对诗得鱼

这个故事虽然不见经传,是个民间传说,但却是爱学习、长知识、动脑筋、长智慧的故事,读来有趣。

明朝弘治年间,在广东省沿海附近的一个农民家中,有个叫曹宗的孩子,生得聪明伶俐,自幼爱好读书。家中没钱送他去上学,他便在学校的教室门口听课,等放学后,再向上学的孩子借书抄下来读。曹宗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在一年的时间内,把《论语》和《诗经》两本书读得烂熟,而且能联对作诗,成了当地出了名的小神童。

有一天,曹宗上山放牛回家,路过海边,被几个正在捕鱼的渔民看到,其中一个认识曹宗的私下议论说:“看见没有,他就是号称‘神童’的曹宗,因家穷上不起学,靠在教室外听书学会联诗作对的!”

其中有一位叫阿山的,是个屡试不中的落第举子,外号老举子,平时没啥本事,还专好咬文嚼字,今日恰巧也在这里,他很不以为然地笑着对另一位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原来是个放牛娃子,懂什么联诗作对,可见世上靠讹传骗人的不少!”

众人听他一说,才忽地想起来“老举子”阿山在他们中间,顿时都来了精神,怂恿他说:“是啊,他再神,也是个孩子,哪里是我们‘老举子’的对手?何不把他叫过来,出个对联把他难住,也杀杀他的傲气,长长我们的威风!”

“老举子”经众人一怂恿,也想显示显示自己的才华,便自鸣得意地说:“和一个放牛娃联对,实在有失我的身分;不过,诸位既然已经开口,那我就只好屈就了。不是本举子夸口,略施小计,定会让他张口结舌!”

恰在这时,曹宗已赶着牛来到了他们跟前,那位认识曹宗的渔民说:“曹宗,听说你联诗作对很有能耐,我们渔民出个对你能对上吗?”

曹宗说:“今日不行了,我要急着回家,母亲正在家中等着我吃饭呢!回去晚了,她老人家会担心的。”

“老举子”站出来哼哼冷笑了两声说:“怎么,你不是号称神童吗?怎么今日一见到本举子就想溜呢?”

曹宗急忙解释道:“不是我想溜,实在是怕母亲担心。”

另一位渔民凑过来说:“不要着急,我们‘举子’出个对,如果你能对上,就送给你一条大鱼,拿回去孝敬母亲不好吗?”

“老举子”则更是咄咄逼人地说:“如果你对不上,就得当着我们大家,承认你这个‘神童’是假的,以后不准再到处招摇撞骗。”

曹宗一听,觉得今日如果不对对联,他们是不会放行的;不由又想道:对就对吧,先捞他条鱼回去孝敬母亲。于是对阿山说:“既然如此,那咱们一言为定,只对一联,如对得上,你们就送给我一条大鱼;如对不上,今后我这神童称号就不要了!”

其实阿山刚才也是打肿脸充胖子,他知道曹宗如果没点真本事,是不会被称为神童的。他今日本想用几句话把他吓回去,不想他竟答应了,心中不由得有些慌神。但是,大话既然说出去了,也无法收回,他只好硬着头皮出对。出个什么对呢?他忽地想到,自己经常来海滩,对鱼熟悉,如果以此为题,岂不把他给难住了?于是开口说道:

沙马钻山洞,沙生沙马目

“沙马”是一种鱼的名字,下联也须用一动物名字相对才行。渔民们感到,“沙马”是一种很少见的鱼,曹宗小小年纪,根本不会知道“沙马”是什么,是定败无疑了,看来“老举子”这一招也是够绝的。

但是,他们都未料到,曹宗竟连想也没想地接着对道: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老举子”一听,惊得目瞪口呆。

那位认识曹宗的渔民拍手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神童’就是‘神童’。”

其他渔民也说:“好,我们说话算数,就送给你条大鱼吧!”

不过,此时渔民们相互一挤眼,也有了个主意,便拿出一条十多斤的鱼来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走吧!”

曹宗也明白了渔民们的意思,只是笑了笑,没有言语。他找了个绳头,拴在鱼的鳃上,然后把鱼推入水中,用手牵着。那鱼一到水中,就游了起来,曹宗毫不费劲地赶着牛,手牵着鱼,乐呵呵地回家去了。

渔民们则被他惊呆了。

布扎拉智开十宝箱

布扎拉,满族人,因家庭贫寒,在他八九岁的时候,便被选入宫中,做了一名小太监。他虽为一个普通的小太监,可由于机警聪慧,上到皇帝、皇后,下到妃子、大臣,都很喜欢他。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他的聪明才智被康熙发现了,竟一下子把他提拔为贴身太监。

公元1667年,康熙亲政;两年后,又以他惊人的智慧和胆略,一举除掉权臣鳌拜,扫除了执掌朝政的障碍。从此,他便精力充沛地全力治理国家,开始了他杰出的政治生涯。

康熙为了及时奖励有功之臣,特地命人打造了十只大铁箱,把平时准备赏给有功之臣的各种物品,分装在十只大铁箱内。为了取用方便,他又命人配了十把不同型号的锁,每把锁有两把钥匙;然后挑选了十名信得过的近臣,每人带一把钥匙,可开一只宝箱。一旦行赏时,康熙只要一开口,点出所赏物品的名来,就由负责装有那种物品宝箱的近臣把锁打开,立即取出,进行赏赐,很是方便。

可是过了不久,康熙觉得还是不方便。因为康熙每次外出,这十位近臣并不是每次都跟着。当发现有人可赏时,他点出要赏赐的那种物品后,恰巧负责开那只宝箱的近臣没有跟来。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更换所赏物品,要么须把负责开那只宝箱的近臣传来。康熙虽然自己带着另外的十把钥匙,但作为一个皇帝又不能亲自去开;如果把钥匙临时交给别人去开,又改变了挑选十名近臣负责开锁的初衷。为此,康熙大伤脑筋。

皇后赫舍里氏听说后,笑着对康熙说:“陛下一向绝顶聪明,怎么被这点小事难住了?您就不会让一个人用一把钥匙开十只宝箱吗?”

康熙一听,苦笑道:“说得容易,一把钥匙开十只宝箱,怎么开法?”

皇后道:“这方法,我也不是说一定要陛下想出来,您有那么多机智多谋的大臣,不会让他们去想?也好借此考考他们呀!”

康熙一想,觉得有理,高兴地说:“皇后说得对,这是个好办法。”

第二天,康熙把满朝文武和那十位近臣叫来,先说出了问题,然后又对他们说:“谁能回答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就赏给他一颗夜明珠!”

有人抢先说道:“那好办,找人配一把万能钥匙不就行了!”

康熙听了摇摇头。

又有人提出:“每把锁都配上十把钥匙,到时候不管哪个近臣在场,都可以开十只箱子!”

康熙听了生气地说:“我说的是要用一把钥匙能打开十只箱子!”

那位大臣面红耳赤地缩了回去。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个时辰过去了,再也无人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正在众大臣和那十位近臣一筹莫展的时候,小太监布扎拉走了进来,很有礼貌地跪在地上说:“启禀万岁,奴才有法,不知能不能讲?”

康熙也知道布扎拉平时有些小点子,听他一说,便高兴地道:“免礼,免礼。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快讲来!”

于是,布扎拉站起身来,不慌不忙地说:“方法说来很简单,就是把剩下的十把钥匙都编上号,依次将下一号的钥匙放在上一号箱子内。这样,不论哪位近臣,只用一把钥匙,打开自己负责的那只箱子,就可以拿到开下一只箱子的钥匙,以此类推,十只箱子不就都打开了么?”

康熙听后,一把将布扎拉拉到自己身边,高兴地称赞说:“真是个聪明的小太监!”

随后,便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郑板桥智惩恶绅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出生于公元1693年,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郑板桥的机智聪慧,才华横溢,在他的少年时期就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了。

为师改诗

郑板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家庭,自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由于他机智聪慧,才思敏捷,酷爱读书,很讨父亲喜欢,即使家中生活再困难,父亲也下决心供他读书。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郑板桥七岁就被送到一所私塾读书。在他去上学之前,郑板桥在父亲的指导下,已经读完了《诗经》、《孝经》和《周易》,尤对唐宋以来诗词大家名篇,背得滚瓜烂熟,并且也已经学会了作诗联对。因此,他上私塾后,成绩一直名列榜首。但是,他并不以此自足,对老师、同学都很尊重,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读起书来也格外用功。也正因为如此,老师很喜欢他,经常和他一块联诗作对,而同学们有了难题,也都愿意向他请教。

在他十岁那年三月的一天,老师带着郑板桥和他的同学们外出春游。

三月,在北方还是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季节,而在江南,则已是稻田青葱、油菜飘香了。郑板桥和他的老师以同学们,漫步在田间,无不喜笑颜开,心旷神怡。

突然,一阵哭声传来,使得郑板桥和他的老师同学为之一惊,抬眼望去,只见在一条小河旁围着一群农民,便忙走了过去。

当他们师生走到近前一看,原来人群中间有个女孩,上穿红袄,下着绿裙,青丝水湿,双目紧闭,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郑板桥立即向一位农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农民回答说:“她是东村的,刚才过桥时掉到河中淹死了,刚刚被捞了出来,那哭得死去活来的老婆婆就是她的母亲。”

师生们听了,无不同情叹息。特别是那位私塾老师,在带着学生们离开后,一边走,一边作诗吟道: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魄随浪转,七魂泛波涛。

同学们听了,都称赞老师作的诗即景生情,形象逼真,富于想像,是一首好诗。

可郑板桥却听着这诗特别别扭,说老师是同情死者吧,可用词却不痛不痒,甚至还有点轻浮;说不同情吧,老师又面色沉重,似有同情之感;而且有些词语用得过于具体,不一定符合实际。他想到这里,便想说出自己的见解,但又怕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弄得老师下不来台,所以一时没有做声。可过了一会儿,他又觉得老师平时和自己作诗联对,咬词嚼句十分认真,并无师道不可侵犯之感,也就不该隐瞒自己的观点。

又过了一会儿,他觉得还是应该直率地向老师指出,于是便说:“老师,刚才你吟的这首诗,同学们都说不错,可我却不敢苟同,觉得有的词语不太符合实际,很值得推敲。”

老师听了,并无难堪之色,而是有些惊异地认真问他说:“噢?有何不妥,不妨大胆直言。”

郑板桥说:“那姑娘年龄是小,可老师并不认识她,怎知道刚好二八呢?魂魄是虚无飘渺的,你又怎么知道它‘随浪转’、‘泛波涛’呢?”

老师知道自己这个弟子很有诗才,觉得他的分析也很有道理,于是便又问他说:“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也觉得有些不妥。你说应该怎样修改呢?不要顾虑,尽管说好了!”

郑板桥道:“如果把推测变成问语,把虚词换成实词,可能要好一些。”

老师着急地说:“快快说出你的具体修改意见,让我听听!”

郑板桥这才念道: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老师听后,感到自己对死者并不认识,也未弄清死因,自然要产生疑问,用上“谁家”、“何故”,符合师生当时的心情,很是贴切;把“三魂”换成“青丝”、“七魄”换成“粉面”,不仅实在具体,而且师生对死者的惋惜和同情之感,也要真挚得多了。

因此,他听了郑板桥改动后的这首诗,不由得连连称赞说:“改得好,你这一改,的确比我刚才吟的那首诗好多了。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啊!”

智惩恶绅

在郑板桥家乡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有位胡乡绅,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但却为富不仁,经常霸田占宅,十分可恶,村里人没有一个不痛恨他的。

郑板桥有个同学,叫大柱,家也住在这个村中。胡乡绅看中了他家村北的两亩水田,便强行霸占。大柱的父亲去县衙告状,不但没把水田要回来,还被无故打了二十大板,轰出了县衙。大柱的父亲回来后,气得卧病在床,大柱也因此两天没去上学了。村里的乡亲虽然愤愤不平,但由于胡乡绅有官府做后台,大家也只能敢怒不敢言。郑板桥知道后,心中很是气愤,决定设法治治这个恶乡绅。

郑板桥在这个村里念书,发现胡乡绅经常骑驴外出,每次回来后,便把驴拴在门口的一根柱子上。郑板桥一想,便有了主意。

从此后,郑板桥每日上学,只要看见胡乡绅的驴拴在门口,乘没有人时,便凑过去,对着那驴先行打躬施礼,接着便朝驴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上几脚,然后才去上学。不几天,那驴便被郑板桥踢怕了,每见到郑板桥打躬施礼,便吓得乱蹦乱跳。直到这时,郑板桥才狡黠地笑了。

这一天上午,郑板桥又提前去上学,见胡乡绅的驴拴在门口,知道他还未出门,便隐身一旁。

不一会儿,胡乡绅走了出来,要骑驴外出。待他刚刚骑上驴去,准备上路时,郑板桥一闪身走了出来,先问了声“胡乡绅好”,然后便打躬作揖。

胡乡绅在村中是很少有人理的,他见今日刚一出门,郑板桥就向他问好,很有礼貌,不由心中高兴,便想夸上两句。他刚要开口,不料那驴一见郑板桥向它打躬作揖,以为又要踢它,便又吓得蹦跳起来。这一蹦跳不要紧,竟一下把胡乡绅掀在地上,摔得他“唉哟,唉哟”地连声喊痛。

郑板桥一见,急忙上前将胡乡绅扶起,故做关心地说:“胡乡绅受惊了!”

胡乡绅一边“唉哟”一边说:“我见你很懂礼,刚想夸奖你,不知这驴今日犯了什么病,竟开蹶子了!”

郑板桥说:“是啊,这驴可真不是好畜牲,连主人也欺负!”

然后,他又笑着说:“胡乡绅,我求您点事好吗?”

胡乡绅道:“说吧,像你这么懂礼的孩子,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郑板桥道:“把大柱家的地还给他吧,他们一家人就靠那二亩水田过日子吃饭呢!你怎么会看得上眼呢?”

胡乡绅一听,脸顿时沉了下来:“别的事我都可答应,唯独这件事不行,你还是少管闲事吧!”

郑板桥说:“既然如此,我只好告辞了。”

说完,就上学去了。

第二天,郑板桥又提前上学,待胡乡绅骑上驴刚想出门,又去问好,然后照样打躬作揖,那驴也照样起蹶子来,又把胡乡绅掀在地上,郑板桥又去搀扶,还是为大柱家求情。胡乡绅依然不允。

到了第三天,郑板桥再次去找胡乡绅,一边行礼不止,一边求情说:“大柱是我的同学,又是好友,他的父亲为那二亩地卧病在床,大柱也因此不能上学,你若不答应,我只好天天来求情了。”

这一次,那驴见郑桥板打躬不止,吓得更狠,蹦得更高,竟把胡乡绅一下摔得鼻青脸肿,爬也爬不起来了。这时他才想到,看来郑板桥这孩子大福大贵,他这礼是我受不起的,如果再来一次,说不定我这条命也会摔掉的。

想到这里,他只好把仆人喊出,将他架起,然后对郑板桥说:“那好吧,今日看在你为他再三请求的份上,把地还给他就是了,只是你今后再见到我,就不必这么多礼了!”

郑板桥说:“好,那我代表大柱一家,向您道谢了!”

胡乡绅一看郑板桥又要行礼,吓得急忙伸手拦住说:“别,别,别再这样,这点小事,何必如此多礼呢?”

说完,赶紧让仆人架着走了。

纪晓岚智惩淫老道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号石云,又号春帆,出生于公元1724年,河北献县人。他25岁中解元(举人第一名),3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编修、四库全书馆总纂,公元1805年为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文学家。他主持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我国古代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纪晓岚向以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而深受乾隆皇帝宠爱,也为京师达官显宦和文人学士所折服;当时“南袁北纪”的说法,便是对他才华横溢的高度赞许。其中,“南袁”,是指南方才子袁枚,又名袁子才;这“北纪”,便是指的纪晓岚。

实际上,纪晓岚的才华,在他小的时候就已充分显露出来了。

叔侄联对

纪晓岚的家庭,是河北省河间府大族,尤以世代书香著称。在这个家庭中,向来有个传统,上至主人,下至仆人,无一没有文化的;新来的仆人如没有文化,主人便派专人训导,一边做事,一边学文化。

纪晓岚颖悟机敏,天资聪慧,又处于这样一个家庭中,从刚会说话开始,便你教我逗,使他学会了不少字、词和诗句,到他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系统学习《三字经》、《千字文》了。那时候,母亲教上句,他就能背下句,乐得母亲在他刚满四岁的时候,就送他到私塾读书。

他有个四叔,名叫纪容雅,颇有文采,尤其爱好联诗作对。他见侄子纪晓岚天赋很高,心中特别高兴,便想把自己的一套学问全部传授给他。于是,他便利用纪晓岚上学读书的课余时间,教他联诗作对。

为了使纪晓岚学得有趣,他把联对的要领编成了顺口溜,让晓岚领会其中奥妙。这顺口溜是:

姐对妹,弟对兄,

小儿对老翁。

三姑对四嫂,

二老对双童。

家庭百十口,

世代五世重。

门前种杨柳,

屋后长梧桐。

……

纪晓岚见他所接触到的家庭成员、树木花草全进了对中,感到清新有趣,便来了情绪,每日一放学,做完作业,便去找四叔学联对。

开始,纪晓岚不懂得联对的规矩,只知照葫芦画瓢,有时也对得不伦不类。每到这时,纪容雅便循循善诱,一边讲联对的要领,一边为他改对。结果,纪晓岚的联对能力提高很快,不到半年时间,便已得心应手了。

有一天晚上,快要睡觉了,纪晓岚才做完作业,依然来到四叔房间,非要联个对才肯回去睡觉。此时,纪容雅正看一本叫做《尔雅注疏》的书,思想没转过弯来,一时也想不起以何为题,但又不愿扫侄子的兴,便对他说:“那今天就由你来出个题目吧!”

平时都是四叔出题,晓岚来对,而今日四叔却让他出题,他一时有点慌神,也不知道以何为题最妙。恰在此时,他见四婶正盘腿坐在炕上绣花,一双小脚很是突出,又穿着一又新绣花鞋,更是小巧娇美,于是便对四叔说:“就以四婶的那双小脚为题吧!”

四叔一听,觉得有趣,遂开口吟道:

三寸金莲瘦,

晓岚应口对道:

一双绣鞋轻。

四婶听了,有些生气地起身对晓岚骂道:“好你个小兔崽子,怎么把婶子的脚也当成嚼料了?看我不打你!”

四叔见妻子发怒,倒觉更加有趣,便乘机又来了一句:

人谁没有脚?

晓岚则一伸舌头,躲在四叔背后,先朝四婶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又笑着对道:

何必动无名。

这一来,四婶不但消了无名火,也被逗乐了,他叔侄二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知错改过

纪晓岚在学校里,由于聪慧机敏,年龄最小,成绩却最好,特别是又会联诗作对,所以很得老师喜爱,常常受到表扬,同学们也都很爱慕他,爱和他一块玩耍。

在一片赞扬声中,纪晓岚开始飘飘然起来,上课听讲不像以前那么专心,常常东张西望,再不就是在下边摆弄着小东西玩,到校也不像以前那样准时了,甚至迟到早退。

对此,老师也有所觉察,常从侧面对他提出批评和要求,可纪晓岚却依然我行我素。为此,老师非常焦虑。

有一天,纪晓岚到半晌才来到学校,老师问他:“纪晓岚,今天为何这时候才来学校?”

纪晓岚低着头没有言语。

老师以为他已经意识到错了,没有再继续批评他。可后来,老师听学生报告说,纪晓岚最近常掏鸟雀玩,并偷偷带到学校,藏在教室外边墙上的一个小洞里。老师知道后,感到当场抓住批评不是办法,便没有惊动他。第二天上午,老师留了神,待晓岚来教室后,便抽了个空隙出去,把他捉的那只小麻雀弄死了。下课后,晓岚去玩麻雀,却发现死了,因为不知是谁干的,又怕吵出来老师批评他,也就没有吭声。

到了下午,老师上课时,要上联对课,并且先出了个上联:

细羽佳禽砖后死

他的用意是,你纪晓岚捉麻雀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并且麻雀死了,希望你从此也死掉玩麻雀的心。他想,纪晓岚是个聪明孩子,肯定会对个下决心改过的下联。

可纪晓岚此时却没有这样想。他想的是:我的麻雀原来是你给弄死的,现在又把我玩麻雀的事公之于众,让我难堪;于是,他也不示弱,想乘机报复一下,因为老师姓石,于是,他灵机一动,对了个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老师一听,不由得心中大怒:好你个纪晓岚,竟敢骂起老师来了,这还了得?他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便想狠狠地把纪晓岚训斥一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立即把怒容变成了笑脸,连连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就论联对而言,粗对细,毛对羽,野兽对佳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每个字都对得十分工整。”

这一来,倒把纪晓岚给弄蒙了。他把老师旁敲侧击地给骂了,本来是等着挨责的,没有想到老师倒称赞了他!这是为什么呢?

他忽地明白了,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觉得一双双责备的眼光都投向了他,他悔恨得低下了头。

就在此时,只听老师又接着说:“假如纪晓岚能像过去那样,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少玩一点,我相信他能联出更好的对来。纪晓岚,你感到老师说的对吗?”

纪晓岚见老师问他,激动得两眼含着泪说:“是老师说的对,是纪晓岚错了!”

顿时,教室内响起一片掌声。

从此,纪晓岚再也不贪玩了,把精力全部用在了学习上。

智惩淫老道

离纪晓岚上学的私塾不远有一所道观,道观中住着一个老道。据说,这老道出家前原是个富家子弟,淫心成性,专好在女人堆里混。有一天,他看上了一位良家妇女,便前往调戏,那妇女誓死不从,又大声喊叫,这小子恼羞成怒,便一刀把那妇女给杀了。因此,官府到处张贴他的画像,要把他捉拿归案。这小子见再也无处躲藏,便来到这所道观,做了道士,算是超脱红尘,才拣了一条性命。

这小子出家后,淫性未改,常常以出家人的身分,更加肆无忌惮地接近妇女,甚至动手动脚,公开调戏。在这所道观前方不远,有个大池塘,过去是妇女们白天洗衣服、晚上洗澡的好地方。可是,自从道观里有了这样一个流氓成性的老道后,妇女们不要说再也不敢来这里洗澡,就是白天洗衣服,也是三五成群,从不敢一个人来这里。

即使这样,那老道也不放过,常常是先从道观墙内往外看,见到女人到池塘洗衣服,他便凑过去,淫腔淫调,说些下流话,说得那些妇女们面红耳赤,赶紧端着盆子走开。后来,村中的男人们知道后,找上门来要和他算账,吓得他连观门也不敢开。

从此,老道虽不敢公开到池塘边调戏妇女了,可是仍然从道观里边往外看,常常一直看到妇女们离开为止。

纪晓岚对这老道的所做所为早就恨之入骨,当村中的男人们上门找道士算账时,乐得他拍手称快。后来,那老道淫心不退,恶性不改,从墙里边看妇女们洗衣服的事被纪晓岚发现了,便想狠狠惩治他一次。

有一天午后,纪晓岚见几个妇女又在池塘边洗衣服,便悄悄翻墙进了道观,四处寻找老道的踪迹。在大殿旁边的一个房间里,纪晓岚从窗外发现老道正光着上身睡午觉,鼾声大作,像死猪一样。于是,他轻手轻脚地推门进去,拿出了老道的衣帽,穿戴到自己身上,然后来到老道经常往外瞧的那堵墙内,踩到砖上,刚好从墙外能看到他的上半身;接着,拿起几个早已准备好的小石块,猛地扔进池塘,溅得几个妇女满脸满身都是水。她们抬头一看,见道观内一个老道一晃,便不见了人影,于是开口骂道:“又是那个死不要脸的老道!”

“走,这回可得找人去和他算算账!”

“这次非好好治治他的色劲不可!”

……

妇女们骂骂咧咧地走了。

纪晓岚见目的已经达到,急忙下得墙来,脱掉道袍,摘下道帽,放回原处,然后翻墙出来,躲在一个隐蔽处,等着看热闹。

不一会儿,村里的男人们成群结队地来了。只见他们来到道观门前,冲进门去,高喊着:

“恶道在哪里?恶道在哪里?快快出来!”

“今天非打死这个不要脸的恶道不可!”

“将后门堵住,别让他溜掉!”

又过了一会儿,道观中便传出苦苦的哀求声:

“饶了我吧,今后再也不敢了!”

“唉哟,疼死我了,别打了,请你们住手吧!”

接着,传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声,人们离去。

道观内,不时传来痛苦的呻吟声。

纪晓岚满意地上学去了。

自从老道挨了这次暴打以后,再也听不到他干坏事了。

巧写状纸

纪晓岚14岁那年的一天,他从县城回家,路过一片坟地,忽然看见邻村的一位少妇,身着白衣重孝,跪在一座新立起的坟堆前,嚎啕大哭,悲痛欲绝,令人听了不觉潸然泪下,好不凄惨。

纪晓岚心想,坟中是她的什么人?为何哭得这样凄惨?是新埋葬的吗?可能性不大,如果是新埋葬的,怎么会是她一个人哭呢,连个劝的也没有?

他百思不解,于是上前问道:“请问这位大婶,你究竟有多大的难事,哭得如此伤心?坟中是你的什么人呢?”

那少妇见问,抬头一看,认得是邻村的纪晓岚,于是止住哭泣,详细地对他说:“我丈夫新死,撇下一儿一女,大的今年六岁,小的刚刚两岁,还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养家糊口?这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死路一条了!”

纪晓岚从说话中,听到这位大婶有绝望寻死的念头,急忙安慰她说:“大婶,千万不可乱想。常言说,天无绝人之路,办法还是有的!”

那少妇听了这些话,才记起纪晓岚是个有名的神童,遇事很有计谋,不由得赶紧问道:“孩子,快给大婶想个办法吧!否则,我真的只有殉夫死死了!”

纪晓岚低头一想,遂对她说:“我为你写张状子,去县衙告状!”

那少妇一听,又绝望地说:“这是天灾人祸,是我命该如此,我去告谁?”

纪晓岚道:“请你不要着急,我自有办法。”

那少妇见纪晓岚说得很有把握,也信以为真,便跟着来到纪晓岚家中,拿了状纸,来到县衙,击鼓告状。

县令立即升堂,令人将那少妇带上大堂,接过状纸,只见状纸上写道:“状告丈夫死得早,留下老的老来小的小,民妇叩问父母官,我是守着好,还是走了好?”

县令看完,不由得噗哧一声笑了,心想,我当是什么大案要案,原来是家务事,你走你留和我有什么相干?便对那少妇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状中所提之事,本官不便定夺,还是你自己决定去吧!”

说罢,便吩咐道:“退堂!”

可他转念一想,又急忙说:“且慢!”

因为他忽然想到,自己已经任满,上司就要前来视察,这事若就此了之,弄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前程,便又细细琢磨起这件事来。

不过,他琢磨来琢磨去,感到这事要认真处理起来,也够棘手的。若断她走好,男人尸骨未寒,她没有为夫死守节,急着改嫁,岂不违背了“三纲五常”,有伤风化?传了出去,让上司知道,岂不说我治理无方?不行,万万不能断她走。若断她守着好,不正中了这状纸的圈套?她若想走,走就是了,又何必前来问我?她是想留,又无法养活一家老小,这不明明是来向我要钱的么?我这些年来,东抠西挖,贪赃枉法,是弄了几个钱,可又挨了多少骂呀?若白白给她,岂不成了冤大头?这是谁给她写的状子呀?写状子的这招出得可够绝的!不行,不能断她留,留就得给她钱!他刚一冒出这个念头,又不由得一激灵打了个冷战,若真的为了几个钱,断她走了,伤了风化,丢了官,这岂不是因为虱子烧棉袄么?

他终于作了决定,这钱得给。他想:我虽然丢了几个钱,但既成全了她守节重孝,又说明我教化有方,买个好官的名声,上司知道后,汇报给朝廷,万一再升上一官半职,岂不是花了个鸡钱,换回了一头大牛?

想到这里,他高兴了,于是对那少妇说:“天下向以节孝为重,还是守的好!”

县令言罢,便咬着牙根拿出了十两银子,递给那少妇,让她回家去了。

后来,有人问纪晓岚:“谁不知道县令是个吝啬鬼,你怎么一张小小的状纸,就使他痛痛快快地给了少妇十两银子呢?”

纪晓岚笑着说:“那县令已经任满,面临着升降迁调,此时此刻,他再小气,也是会变大方的!”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