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一、巧舌如簧

项橐拦车难孔子

项橐,姓项名橐,春秋时期鲁国人,自幼机智聪敏。他以七岁为孔子师而成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位很有名气的神童。关于项橐机智聪敏的故事不少,都和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号称“圣人”的孔子联系在一起,这也许正是项橐的聪慧之处。

项橐听别人说孔子是当今的大圣人,没有什么不懂的,也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心中很不服气,便想找个机会考考孔子。

这一天,他听说孔子周游列国回来,要经过他们村,便找来几个小朋友,挖了许多石头和土,在村口的大道上围成了一座“城池”。当他看到孔子的车子快要来到时,便马上坐到“城池”的中央,指挥小朋友游戏,挡住了孔子的车马。

车夫见一个小孩坐在路中央,急忙大声喊道:“车子来了,快闪开!”

项橐并不躲闪,反而毫不示弱地说:“你这人好不懂礼貌,说话连车也不下,叫你们车上的主人下来答话!”

车夫怕伤着他,只好跳下车子对他说:“你这小孩口气不小,要让车上的主人下来,你知道车上坐的是谁吗?他就是当今的孔老圣人!”

项橐说:“正因为你车上坐的是大圣人,我才非让他下车答话不可!”

孔子听了,感到惊奇,只好走下车子问项橐:“你让我下来有什么话要说么?”

项橐答:“听说你是个圣人,特别是在礼仪方面还是个专家,但是你的车夫对我如此粗野,这样对吗?”

孔子说:“我的车夫态度是粗野了些,可你站在路中央,看见车子来了不让路也不对呀!”

项橐指着地上说:“我并没站在路上,你看这是什么?”

孔子看了看说:“倒像一座小土城。”

项橐十分认真地说:“是呀,你的车遇到城池,为什么不绕道而行?”

孔子一听,哈哈大笑说:“这是你们玩游戏堆的假城。”

项橐却说:“真的也罢,假的也罢,它究竟叫不叫城?”

孔子说:“是叫城。”

项橐又说:“既然叫城,你的车子遇到城,到底是车应该躲城呢,还是城应该躲车?”

孔子说:“车应该躲城。”

项橐笑了:“好,人们都说你是个大圣人,上懂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而今你的车夫遇到我的‘城池’没有绕道而行,反而让我的‘城池’躲开,你说说看,究竟是我的不对,还是你车夫的不对?”

孔子连忙说:“是车夫不对,是车夫不对,是我没将车夫教育好,现在向你表示歉意!”言罢,只好上车绕道而行。

孔子没走多远,又回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项橐大声说:“我叫项橐,今年七岁!”

孔子惊叹道:“好聪明的孩子!”

项橐自从以筑城拦车难住孔子后,很想找机会再给孔子出个难题。

终有一天,孔子又要坐车周游诸国,以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企图使自己能得到某一个诸侯国的重用。项橐听说后,便约了个小伙伴,来到孔子出游必须经过的路口,远远见孔子来了,就故意展开了辩论,而且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孔子见了,以为小项橐又有什么高论,便让车子停住,下得车来,饶有兴致地问项橐:“你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呀,争得这样有劲?”两人没有回答,继续争论。

一个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山的时候,离我们近,到了中午,就离我们远了。”

另一个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到了中午,离我们就近了。”

一个不同意另一个的看法,补充说:“我说太阳刚出的时候离我们近,是因为那时候太阳大得像车子上的伞盖一样,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得只有盘子那么小了。这不是和任何东西一样,远了看着小,近了看着大么?”

另一个也补充说:“我说中午近,也是有理由的,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清清凉凉,但是到了中午,天气就热得喘不过气来,这不正像炉火一样,离得越近越觉得热,离得越远越觉得凉么?”

两人争得没有结果,见孔子站在旁边,捋着胡子,也在思索,而且眉头皱得紧紧的,不由得心中暗暗发笑。项橐料想孔子对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便上前两步,拉着孔子故意对他的小伙伴说:“这就是当今无事不通、无事不晓的孔大圣人,让他来给咱俩评评理,看看究竟谁说的对!”

孔子见问,又思索了一会儿,仍没有想出谁对谁不对的道理,只好面红耳赤地回答说:“这事我也不知道。”说完,便低着头上车走了。

项橐和他的小伙伴见孔子那副尴尬的样子,拍手大笑起来,并嘲笑说:“没想到一个堂堂的大圣人,竟连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也回答不出,今后谁还说你博学多识呀?”

孔子两次被项橐提出的问题难住,深感这个年仅七岁的孩子不同凡响,绝顶聪明。但他心中也有点窝火,特别是当着一些弟子的面,更觉难堪。因此,他决心找个机会,也对项橐提出几个问题,以挽回面子。

这一天,孔子又东游回鲁,来到项橐与小伙伴辩日的地方,恰好碰上项橐正在看其他几个孩子做游戏,便带着弟子上前问道:“项橐,人家在做游戏,你为什么不参加呢?难道这里边也有许多道理么?”

项橐一听他的口气,便知道孔子两次被难住,今天想报复,便微微一笑说:“当然有道理。你想,大游戏相杀,小游戏相伤,游戏功何在?衣破肚里空。与其相戏掷石子,不如回家把米舂。”

孔子也笑着说:“看来你确实很聪明,嘴巴也很厉害。那么今天我倒要提出几个问题考考你,不知你能否回答上来?”

项橐说:“那就请孔大圣人出题吧!”

孔子想了想问道:“你可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虾?什么门没有门扇?什么车子没有车轮?什么牛不生牛犊?什么马不生马驹?什么刀没刀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人没有妻子?什么女子没有丈夫?什么季节白天短?什么季节白天长?什么树木没有树叶?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名字?”

项橐稍一思索,便顺口答道:“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虾,空门没有门扇,风车没有车轮,泥牛不生牛犊,木马不生马驹,砍柴刀没有刀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季白天短,夏季白天长,枯树没有树叶,空城没有官员,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名字。”

孔子的那些弟子听了,一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七岁的孩子竟知道的这么多,又回答得如此流利,无不为其拍手叫好,就连孔子也没想到这小家伙知识这么丰富,脑子反应得这么快。

孔子对项橐称赞了几句以后,又说:“我再问你,你可知道屋顶上为什么会生松树?门前为什么会长芦苇?床上为什么会长香蒲?什么情况下狗会咬它的主人?什么情况下媳妇敢使唤婆婆?什么情况下家鸡会变成野鸡?什么情况下狗会变成狐狸?”

项橐听了,笑着回答:“这有何难?屋顶上生松树,那是指松木做的屋椽子;门前长芦苇是指芦苇做的门帘子;床上长香蒲,是指席子;狗咬它的主人,那是因为有客人站在主人的身边;媳妇使唤婆婆,那是媳妇在花丛中,请婆婆给她头上插上一朵鲜花;家鸡变成野鸡,那是当把它扔在沼泽中的时候;狗变成狐狸,那是当把它扔在荒山野岭的时候。”

孔子见项橐对答如流,接着又问:“你可知天高多少里?地厚多少丈?天有多少梁?地有多少柱?风从何处来?雨从何处起?霜从哪里降?露珠何处有?”

项橐仍脱口而出说:“天高一万万九千九百零九里,地厚与天高一样,天上没有梁,地上没有柱,全靠四方的云气来支撑。风从苍梧来,雨从高山起,霜从天上降,百草叶上有露珠。”

孔子给项橐提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然而一个也没能将项橐难住。项橐见孔子提不出可以把他难住的问题,不由得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再提什么问题的话,我倒还有几个问题向孔老圣人请教,不知你能否回答?”孔子道:“请讲。”

项橐说:“你可知道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能四季常青?”

孔子说:“这些问题很简单,鹅和鸭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之所以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都是长的;松柏之所以四季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都很坚实。”

项橐一听,连着摇头说:“你回答的不对,龟鳖也能浮在水面,难道是由于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它们的心是坚实的吗?”孔子无言以对,只好低头不语。

项橐又说:“我再向你请教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希望你能给予回答:你知道天上多少星?地上多少人?你自己的头发、眉毛、胡子共有多少根?”

孔子更是回答不出,停了一会儿,只好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都走近一些,我来介绍一下,他就是我平时说的那个孩子,姓项名橐,今年刚七岁。刚才你们都亲眼看到了,亲耳听到了,我提了那么多问题,他没有一个答不出来的;而他只向我提了几个问题,我却不是答错了,就是根本答不出。这使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有智不在年高,学习是无止境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看来,他是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项橐见孔老圣人要拜他为师,却实在吃不住劲了,连忙推辞说:“使不得,使不得,我刚才只不过是和孔老圣人逗着玩的,万望孔老圣人和诸位先生们见谅!”说完,扭头便跑了,从此,再也不好意思和孔子见面。但是,“项橐七岁为孔子师”的故事便广为传诵,流传后世了。

且说项橐在多次难倒孔子之后便出了名,常常有人来访,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称赞,他思想上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学习也渐渐放松了。孔子知道这个消息后,甚是吃惊,生怕这个前途远大的孩子半途而废,便想去对他进行引导。

这一日,孔子外出,路过项橐的家乡,正好看见项橐和一帮小孩骑木马玩,便走了过去。

项橐看见孔子,也带着他的小伙伴迎了上去,未等孔子开口,项橐便抢先问道:“听说孔老圣人近来学问大有进步,是吗?”

孔子说:“进步倒不敢说,学习却是从不敢稍有松懈。”

项橐一听,又想出个题目难难孔子,于是说道:“咱们一老一小,今日相见,说明很有缘分,那么,我就再向你出个题目好吗?”

孔子道:“甘愿领教,不知是何题目?”

项橐说:“我问你四个字可认得?”

孔子道:“但讲无妨,如不认得,你仍为师!”

项橐说:“我说出四个字你猜猜吧!其字是: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少一点。”

孔子听罢笑道:“老夫一生研究的就是认字和写字的学问,你说的这几个字我岂能不知?它们分别是‘汾’、‘洽’、‘溜’、‘沙’。还有什么字要我猜,尽管说吧!”

项橐见孔子猜对了,心想:“圣人毕竟是圣人,看来在字上的知识是难不倒他的。”可是他想再出个其他题目难难孔子,却又总也想不出来。

孔子见项橐一时提不出什么题目来,便对他说:“刚才你说了四句话是四个字,我现在也说四句话,却是一个字,请你猜猜吧!”只听孔子吟道: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项橐听了,想了半天也未想出,只好说:“我猜不出了,请您说出是个什么字吧!”

孔子笑道:“是个森林的‘森’字。”

然后孔子又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很聪明,也很有才华,可是要牢牢记住: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项橐听后,倒地便拜,并且红着脸认真地说:“老爷爷说得对。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老师。”

孔子见项橐一点就透,满意地笑了。

不幸的是,项橐也许是用脑过度,不锻炼身体;也许是患了急症,在他刚刚年满十岁的时候便死去了。孔子听说后,非常悲伤,很是惋惜。

后来,人们都称项橐为“小儿神”,即神童的意思,不少人还经常到他的坟上去祭祀。

张仪三寸不烂舌

张仪,战国末期魏国人,约出生于公元前345年。他和苏秦同是鬼谷门下,同修纵横术。苏秦以“合纵”策略而挂六国相印,成为战国末期的显赫人物;和苏秦的“合纵”相反,张仪用“连横”策略获得秦国信赖,被封为相,蜚声于六国诸侯。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成为激励后人勤奋学习的榜样;而张仪则有一个挖洞练功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也十分感人。

三寸不烂舌

张仪出身贫寒,但生来聪明伶俐,自幼能说会道。他虽然无钱,但为了有书可读,总是千方百计地接触那些有钱读书的孩子。也不知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那些孩子每逢下学之后,顾不上回家,便急着把书借给他看,并且把老师在课堂讲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教给他。有的孩子见他酷爱读书,竟不惜冒着挨打挨骂的危险,争着从家中偷出各种各样的书送给他。而张仪则是来者不拒,捞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到七八岁的时候,他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因此,当时就有人说他人小鬼大计谋高。

在他十一岁那年,发现一本叫《尚书》的书,很是爱读,却没钱买,非常着急。有一天,他忽然对那些借给他书的孩子们说:“感谢诸位帮忙,现在你们所有的书我基本上都读完了,没有更多的知识能满足我。昨天晚上,突然有位自称叫鬼谷子的老先生给我托梦说,他隐居鬼谷山,山上有世间读不到的书,让我前去拜师求学;他还告诉我临去前向诸位告别,表示感谢,说没有平时你们对我的帮助,给我书读,我是没有资格去他那里拜师的。”

有个小朋友一听,争着插话说:“那肯定是位神仙吧?不然怎么知道我们借给你书读呢?”另一个接着说:“听说真有个鬼谷山,从这里向西几万里,你可怎么去呢?”

张仪说:“我知道,家中贫寒,是没有钱让我去上山拜师的;不过,我不怕,就是沿路乞讨,我也是要去的;如果鬼谷子老先生知道我靠乞讨上山,念我心诚志坚,说不定会更加喜欢我。”

众人一听,都争着说:“决不可以,既然神仙知道是我们帮你读的书,我们如果让你乞讨上山求学,鬼谷子老神仙知道了定会责备我们的!没钱不要紧,我们大家凑!”于是,你十个,他二十,有的身上没带,就找借口向家里要,不到两个时辰,就凑了四五百钱。张仪高兴地说:“就算我借大家的吧,将来如果我有了钱,一定还给诸位。”

张仪想着,这么多钱,能买多少书?可他又一想,书不买了,索性真的去上山学艺。他回家把想法给父母一说,父母觉得他有志气,也很同意。因为他没敢说骗其他人的钱,所以父母又向亲友借了些钱给他做盘缠。

张仪来到鬼谷山,在拜鬼谷子为师时,为了说明自己求知心切,把自己为了达到读书的目的所做的一切,如实告诉了师傅。鬼谷子听了,笑着说:“你张开嘴,伸出舌头让我瞧瞧。”张仪张开嘴,把舌头伸了出来。鬼谷子看后接着说:“好吧,我看你的舌头尘且长,约有三寸,多言而不烂,就学点三寸不烂之舌的技艺好了!”于是,鬼谷子便让张仪和先来的苏秦一块学习纵横学。

后来,张仪学艺期满下山,也和苏秦一样,先娶妻,后去求官。他先去楚国,没见楚王前,在一个令尹家中做门客。不料,令尹家中恰在这时丢了一块玉璧,有人见张仪穿得破烂,去向令尹报告,说是张仪偷的。结果,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赶出府门。

张仪回到家中,妻子埋怨说:“都是你读什么书,学什么艺,害得你被人打成这样!”张仪却急着对妻子说:“不管其它,先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说着,张开了嘴。妻子生气地说:“当然在,这和你挨打有什么关系?”张仪则所答非所问地说:“只要舌头在,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挖洞苦学艺

苏秦从小聪明,过目不忘。但他经不起表扬,学习不踏实,满足于一知半解,急于下山做官,不料到处碰壁,结果才有二次上山拜师之说。张仪却不然,他虽然小鬼点子不少,说来也很不光彩,但那是由家境贫寒所逼;而他学习起来,却是刻苦用功,精益求精,从不满足,肯下苦功夫。

“纵横学”,是一门游说性学问,说得白一点,就是“横说横有理,纵说纵有理”。这对善于辞令的张仪来说,正对口味,所以学习起来如鱼得水。故此,他加倍努力,多苦都不怕。然而对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苏秦来说,他这种刻苦是愚笨,常常讽刺挖苦张仪说:“脑子够用么?如不够,我再借给你半个,省得一天到晚讲个没完没了,怪烦人的。”张仪听了,并不恼怒,他以为苏秦真的比自己聪明,对所要学的早就滚瓜烂熟,得心应手了,便下决心赶上去。

这一天,张仪为了不影响别人,也不受别人影响,便在山后挖了个两丈多深的大洞,每当鬼谷先生上课完毕,他便一人下到洞中,边看书,边演讲。有时还自讨苦吃,越是讲得口干舌燥的时候,他讲得越来劲,越是不喝水、不休息;嗓子越是沙哑,他讲的声音越大,甚至可着嗓门喊。

鬼谷子发现后,问他为何如此折磨自己,他说:“孟子过去说过,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落到某个人身上的时候,就一定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心灵震动,性格坚韧,完成大业啊!”鬼谷子听了,心中很是高兴,又单独传了他不少绝技。

有一天,鬼谷子将苏秦、张仪同时叫到房内说:“你们每人去后山挖一个洞窖,然后分别在窖内发挥平生所学进行演讲,谁能先把我说得哭泣流泪,谁就可以下山去说服人君,建功立业。”张仪说:“师傅,我早已挖了洞窖,能用吗?”鬼谷子说:“可以。”苏秦说:“我和张仪同用一个洞窖可以吗?”鬼谷子说:“也可以。”

比赛开始,苏秦下山心切,第一个进窖演说,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张仪听了,感到虽然生动,但空而无实,准得挨师傅批评,心里替他捏一把汗。但鬼谷子没有听完,便落下泪来,同意他下山。

接着是张仪进洞,假说真演,事理相合,寓意深刻,但直到演说完毕,才使师傅落下泪来,也准予他下山。但张仪感到自己学业尚未完成,不愿下山,求师父留下自己继续学习,得到师傅同意。

苏秦临下山前,张仪劝他说:“我认为你艺业未成,何必急于下山,还是求师父留下继续学习吧!”苏秦不听。结果,苏秦下山一年,处处碰壁,方知艺未学成,后悔当初未听张仪忠言相告。苏秦二次上山拜师时,张仪又多次为其说好话,鬼谷子才将苏秦再次留下。为此,苏秦对张仪很是感激,两人关系密切。

十一年后,张仪经师父再三督促,方才同意下山创业。在他下山之前,苏秦已二次下山,创造了“合纵”抗秦的光辉业绩。张仪初次下山,人生地不熟,结果在楚国碰壁。后来他去找苏秦,希望能被推荐一下,但苏秦竟十多天没有见他。

张仪认为苏秦太没良心,一气之下,便去了秦国。但是在去秦国的途中,总有赵国派来的一个侍者照顾他,不仅给他找地方住,还给他付饭钱。张仪到秦国后,赵国侍者还给秦惠文王送去了很多礼物,使秦惠文王收留了他。张仪十分感激这位赵国侍者,而侍者这时才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苏秦让我做的。他说你的学问比他大,而且有恩于他,所以,才使用侮辱你的方法,使你不去‘合纵’联盟的其他小国,而逼着你去目前最强大的秦国,使你大显身手。”

张仪听了,方有所悟,很是感激苏秦。可能就是基于这种感恩的思想,张仪运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惠文王在一个时期内没有去破坏苏秦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4年,苏秦使用反间计,使有秦国参加的六国“合纵联盟”击败了齐国,才使齐王发现苏秦是个大间谍。结果苏秦还未来得及离开齐国,就被齐王下令逮捕五马分尸了。从此以后,张仪才开始使用“连横”策略,使秦国用又打又拉、远交近攻的方法,各个击败了其他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大事业。

鲁仲连智难田辩士

鲁仲连,又名鲁连子,也称鲁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史书说他少有奇少,号“千里驹”,曾拜当时著名学者徐劫为师,学习辩术,刻苦认真,很受徐劫喜爱。

当时,齐国有个叫田巴的辩士,是当时明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据说此人雄辩天下,能“服狙丘,议禾累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意思是说,他在狙丘、禾累下一带地区发表演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历史上的三王五帝、春秋时的五霸贬得一钱不值,也将“坚白”、“同异”这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名家基本命题,说得一模一样。就是这样一个诡辩高手,却遇到了当时只有十二岁的鲁仲连的挑战。

有一天,鲁仲连对老师徐劫说:“田巴辩论的这些,都是一些虚妄的奇谈怪论,无济于世,有什么了不起?请老师抽时间领我去会他一会,煞煞他的锐气,也好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免得他再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徐劫说:“这可使不得,如果你输了,连我的名声也不好听。”

鲁仲连却信心百倍地说:“老师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对付他就是了!”

其实,徐劫也对田巴不服气,更深信弟子的才华,巴不得让弟子和田巴辩上一辩;刚才那些担心的话,只不过是激将法罢了。他见鲁仲连如此有志气,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徐劫便带鲁仲连连前去拜访田巴。田巴也久闻徐劫有个叫鲁仲连的学生,辩才很高,号称“千里驹”,也想会上一会。今天见他专程前来,急忙迎出。

徐劫来到田巴客厅,拉着鲁仲连的手对田巴介绍说:“这是我的学生,姓鲁名仲连,今年十二岁。他久闻您的大名,很想向您请教!”

田巴打量了一下鲁仲连,只见他个子不高,面色红润,两眼有神,表情自若,不禁赞道:“听说你小小年纪,就号称‘千里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前来见我,有什么话要说么?”

鲁仲连说:“听说田先生雄辩天下,国中无人能及。不过我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您赐教。”

田巴说:“请讲。”

鲁仲连说:“现在我国南阳一带,有楚军压境,虎视眈眈;高唐也受赵国攻打,情况十分紧急;聊城又被十万燕军团团围住,形势更为严峻。不知田先生可想过退敌之策?”

田巴想了想,很难为情地说:“没有。”

鲁仲连说:“是啊,作为一个日服千人的辩论专家,在国家遭受侵犯的时候,想不出退敌计谋;在民众危难的时候,提不出安抚之策,那么,您的辩才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田巴听了,觉得鲁仲连说的有道理,深感内疚,低头不语。

鲁仲连又接着说:“我曾听人言,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当厅堂上的垃圾还没有清除时,您还顾得上到院子里去铲除杂草吗?在短兵相接搏斗的时候,您还去想如何防备远处射来的冷箭吗?现在面对国家的形势如此危难,您一筹莫展,却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像猫头鹰一样地哀叫。别人当面不说什么,可您走了之后,人人都在骂您啊!我以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辩才,应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多解决点实际问题,少说点空话,才有价值。为此,我劝您今后少开口为妙。”

田巴听到这里,越发感到羞愧,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拉着鲁仲连的手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尔后又对徐劫说:“你这个徒弟何止千里驹,简直是飞兔啊!”

从此,田巴闭门谢客,终身不再侈谈。

后来,鲁仲连学业期满,走上社会,周游列国,以三寸不烂之舌,为人排忧解难。他曾帮助赵国平原君解邯郸之围;也曾射书聊城,劝燕国占领聊城的将领认清形势,顾念当地父老的生命财产,放弃固守,书中情真意切,使燕将深受感动,以自杀来结束了这场战争,使聊城又回到了齐国手中。这就是后来有人记载的“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

齐王念鲁仲连射书救国有功,给他加官晋爵,但他坚辞不就,继续周游天下,后隐居海上,约卒于公元前238年。

甘罗十二说张唐

甘罗,战国末期秦国人。他的祖父叫甘茂,官至右丞相。甘罗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将相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资奇优,聪敏过人,三岁时便能背诵《论语》、《孟子》和《庄子》,至于《诗经》和《楚辞》等一类民歌,更是张嘴就来。甘府上下,对甘罗之才无不称赞,甘茂更是将他这个宝贝孙子视为掌上明珠。

甘罗幼有奇才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耳中,遂召来当面测试。吕不韦提了《论语》、《孟子》、《诗经》等书中的不少问题,甘罗都对答如流,一字不遗。吕不韦惊喜之余,征得其祖父甘茂的同意,将其收为庶子;为炫耀甘罗的才能,还经常带他上朝。

这一日,即公元前244年的一天,秦国为了征灭六国,又在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将士们人山人海,一队队站立在阅兵台的右边;各种武器数不胜数,一排排竖立在阅兵台的左边木架上,单等秦王前来发放武器。

只听得三声炮响,旌旗舞动,秦王率领文武百官来到阅兵台上。秦王这年也才十五岁。虽然已登王位,但仍童心未泯。他想,兵将如海,武器如林,靠自己一人发放,何时才发得完?得想个好办法才成!这时相父吕不韦便悄悄提醒秦王说:“可多选些将领,代为发放。”秦王摇摇头说:“不可,那样会发乱套的。”然后,稍一思忖,又对吕不韦说:“请相父代为发放如何?”吕不韦一听,连忙摆手说:“不可,不可,如让我发,三天三夜也发不完!”秦王笑着说:“既然相父没招了,那就看我的吧!”

好一个小秦王,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一方面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干,也想检验一下众大臣的智力。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高声对文武百官宣布:“谁能在十次击掌的工夫内,查出我今天究竟是士兵多,还是武器多,就给谁记头功!”

文武百官一听,都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碰上秦王的目光,便赶紧低下头来,生怕秦王点自己的名字。就在此时,年只五岁的甘罗高声答道:“我有办法!”然后,便来到秦王跟前对秦王说:“只要你给我一支令箭,士兵能听我的指挥,只须两击掌的工夫,便可查出士兵多还是武器多!”

秦王见他是个幼童,开始有点不相信,但又见他生得机灵,目光有神,更是一副非常自信的样子,显得十分可爱,于是便把一支令箭交给甘罗说:“也罢,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相信你能为我办好这件事!”

小甘罗双手接过令箭,一步跳到发令台上,大声宣布说:“众士兵听令,当我击第一掌时,你们立即以列按序去取各排的武器;击第二掌时,所有拿到武器的人都按列向前两步。要准确迅速,不准有误,违令者定斩不赦!”

众士兵高呼一声遵令,甘罗随之击了第一掌,众士兵听见掌声,便飞奔去拿武器。武器被拿光后,甘罗又击了第二掌,所有拿到武器的人都向前走了两步。还有几个士兵没拿到武器,只好原地站着不动。甘罗从容不迫地向秦王报告说:“启禀大王,经过清点,结果为士兵多,武器少,请大王过目!”

文武百官见甘罗小小年纪,事情办得如此利落,无不目瞪口呆。秦王则拍手笑着说:“甘罗,真有你的,本王今天为你记头功!”然后秦王又为百官解围说:“我大秦国一个小小儿童,就如此足智多谋,何况文武百官及广大将士?”百官一听,方才醒悟过来,立即和众将士一起欢呼起来。

甘罗12岁那年,燕国为了讨好秦国,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做人质;秦国为了联合燕国去对付其他国家,也想派个人到燕国去做宰相,以示平等友好。

但派谁去好呢?丞相吕不韦想,张唐是最好的人选。但张唐担心去了以后,不知哪天秦燕反目为仇,自己就没命了,所以一再推辞不去。为此,吕不韦愁得整天唉声叹气。小甘罗见到后,问他什么事愁成这个样子,吕不韦不耐烦地说:“你一个小孩子,乳臭未干,问也无用!”甘罗笑道:“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当初项橐七岁就能当孔子的老师,我今年12岁了,难道还不如七岁的项橐吗?您说出心事,也许我能给您出点主意。”吕不韦见他出语不凡,便给他说了张唐不肯去燕国的事。甘罗听后,一拍胸膛道:“这有何难,包在我身上了,您静听佳音吧!”

甘罗来到张唐府中,说:“您和武安君比,谁的功劳大?”张唐道:“我不如武安君。”甘罗又道:“过去的范雎和现在的吕不韦,谁更有权?”张唐道:“范丞相不如文信侯(吕不韦)。”甘罗道:“是啊!当年范雎派白起去攻打赵国,白起不听调遣,结果被逼死;现在丞相让您去燕,您因怕死不去,我看您在秦国也不可能活得平安了。”一席话,说得张唐毛骨悚然,冷汗淋淋,便对甘罗躬身下拜道:“是我一时糊涂,谢谢你的提醒。”

于是,张唐立即打点行装,准备去燕国。

甘罗说服张唐后,又自荐自己先去赵国,为张唐铺好去燕国的路。吕不韦喜出望外,赶紧报告了秦王。

秦王宣甘罗入宫,见他和七年前发放武器时相比,更加眉清目秀,英俊洒脱,非常喜欢,遂问道:“你到赵国要谈些什么呢?”甘罗胸有成竹地说:“这是到赵国以后的事了,我怎么能未卜先知呢?只不过到时见机行事罢了。”秦王听他言之有理,便放心地让他作为秦国使臣去了赵国。

赵王正在为秦燕和好而坐卧不安,忽听秦国使臣来到,马上率众大臣出城迎接。但一见甘罗仅是十几岁的孩童,又大失所望,便带有几分嘲弄地说:“难道秦国没人了吗?派个小孩子为使臣。”

甘罗见说,随即答道:“秦王用人,因人而异,大人去办大事,小孩去办小事。对于赵国的事,小孩完全能办得了,又何必劳驾大人呢?”

赵王见甘罗言辞如此犀利,便不敢小视于他,遂谦恭道:“小先生此来敝国,有何要事吗?”

甘罗问:“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了吗?”

赵王说:“听说了。”

甘罗又问:“还听说张唐将要去燕国做相国了吗?”

赵王说:“也听说了。”

甘罗再问:“大王可知秦燕如此往来,其用意如何呢?”

赵王老实地回答:“不知道,请小先生明说。”

甘罗道:“燕国离秦国远,赵国离秦国近,秦与燕友好而不与您友好,不就是想联合起来攻打赵国吗?我看您这个国王是做不长了。”

赵王一听,非常害怕,忙说:“小先生可有良谋补救?”

甘罗道:“秦燕友好,秦国只不过是想扩大自己河间一带的地方,大王如果送靠近河间的五座城池给秦国,我就说服秦王与您友好而不亲燕;到那时,赵国再去攻打燕国,您所得到的又何止五座城池呢?”

赵王一想,这个办法对自己有利,便满口答应下来,并马上把五座城池的版图拿给甘罗,还赠与他百金和两对玉璧。

甘罗凯旋,秦王大喜,马上取消了派张唐去燕国的决定,送回太子丹。赵国即刻派兵攻打燕国,得到30座城池,又把其中11座给了秦国。秦国不发一兵一卒,总计得到16座城池。秦王赞不绝口,为甘罗大举庆功,并破格提为上卿。

徐稚十一对大儒

“有志不在年高”是句成语,其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知识、学问和志气,并不和一个人的年龄成正比,而在于能否刻苦地学习与大胆地实践。这个成语的来历,最早出自东汉和帝时期一个大学问家郭林宗之口,是他对年仅11岁的孩子徐稚的赞誉。

徐稚,字孺子,出生于公元79年,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东汉隐士,有“南州高士”之称。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由于他生性机灵,勤奋好学,喜欢读书,所以父母省吃俭用,也要供他去私塾读书。当他十多岁的时候,便熟知《尚书》、《论语》、《孟子》和《春秋》,已是很有学问了,常常被乡邻们称为“神童”。可是徐稚并不满足,凡遇到有学问的人,他都虚心求救。正巧,邻村有个大儒(即大学问家),名叫郭林宗,学识渊博,为人正派,不贪仕途,很受时人尊敬。徐稚听说后,常去拜访,也常常带着史书中的疑难问题前去求教。郭林宗也知道徐稚有“神童”之称,经过几次交往测试,深知这孩子的确与众不同,从内心里喜欢他那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故对徐稚总是有问必答,从不感到厌烦;有时还故意提出几个问题和徐稚切磋探讨,以达到启发和引导的目的。

在徐稚刚满11岁那年的一天,他又去郭林宗家拜访,见郭林宗正指挥着他的三个儿子,准备将园子正中的一棵大树砍掉,不由得感到莫名其妙。心想,这树长着圆形的树冠,长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像一把巨大的伞,夏日可以遮住太阳,冬天可以抵御风寒,生气勃勃,非常可爱;而且树下是郭老乘凉读书的好地方,自己也曾多次在这棵大树下向郭老求教,还不少次听到郭老称赞这棵树如何高大茂盛,可今天怎么突然要砍掉呢?

徐稚想到这里,急忙来到郭老面前说:“郭老,您老人家平时不是非常喜欢这棵树吗?今日为何突然要把它砍掉呢?”

郭林宗说:“前些日子,我看到一本有关宅基风水的书,书中说院中栽树不吉利,所以才下决心把它砍掉。”

徐稚问:“院子里栽树有何不吉利的?”

郭林宗道:“你想想看,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正中种上一棵树,那是个什么字呀?”

徐稚说:“口中有木,乃为‘困’字。”

郭林宗笑道:“我学问高深,远近有名,可如今却连个差使都混不上,岂不是因为这棵树把我‘困’在了家中么?”

徐稚一听,觉得一个大学问家,竟然相信这些无稽之谈,不由得感到可笑,便想刺他一刺,保住这棵大树。他想到这里,灵机一动,决定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付郭老。于是,他十分认真地对郭老说:“照您这样说来,我们连房子也住不得了,要到露天去住才行。”

郭林宗吃惊地问:“噢?这我却还未闻,愿听听你的高见。”

徐稚说:“依你所想,院子中栽树是个‘困’字,那么四面不透风的屋子里住人,不成‘囚’字了吗?人若要在房子里住,不都变成被‘囚’禁的犯人了吗?”

郭林宗的三个儿子听了,无不目瞪口呆。

郭林宗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说:“好,贤侄说得好,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

随后,郭林宗又指着徐稚对他的三个儿子说:“他就是我常给你们讲的那个小神童。他所想到的,你们想到了么?”他的三个儿子听了,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时,徐稚霍然明白了郭老的用意,又看了看郭老,会心地笑了。

徐稚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代名士和著名学者。公元165年,当朝位列三公的太尉陈蕃去豫章任太守的时候,没顾得去府衙,便立即前去拜访徐稚。通过拜访,陈蕃见徐稚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遂向朝廷上疏推荐。汉桓帝曾备厚礼征召,但徐稚因不满宦官专权,坚辞不就。此后,直到他于公元168年去世,一直亲自耕稼,终生没有为官。

黄琬智说日蚀

黄琬,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一带)人,字子琰,出生于公元141年,是东汉桓帝时大司空(官名,三公之一)黄琼的孙子。汉桓帝时,黄琬为五官中郎将,汉灵帝时任侍中,拜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后任太仆、太尉、光禄大夫、司隶校尉等职;公元192年,以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而震惊天下。

公元147年1月,黄琬的祖父黄琼在魏郡(今河北山东交界处)任太守;黄琬因幼年丧父,随祖父一块生活,也来到魏郡。

同月七日这天,空中出现了日蚀,魏郡所辖十多个县都能看见,但京城洛阳却什么都看不到。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往往把日月星辰的变化和人间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所以,历代帝王对此事都十分重视。

魏郡看到日蚀的消息传到京师,朝廷立即下旨,令魏郡太守速将日蚀情况行文上报;文件正在起草中,宫中又传出皇太后旨意,令魏郡太守火速进京,说明日蚀情况。一天之中,黄琼连接两道圣旨,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黄琬见此,对爷爷说道:“爷爷,以孙儿的看法,还是一并进京回复为宜,先复太后诏问,后呈报朝廷。我想有太后的面子,圣上定然不会怪罪。”黄琼想来想去,别无他计,只好带黄琬一同进京。

黄琼来到宫中,内侍马上通报进去,太后立即传旨,让黄琼在议事厅复旨。黄琼带着黄琬一起来到议事厅,见太后中间正座,汉桓帝也陪伴在侧,急忙拉黄琬一齐跪倒在地说:“参见太后、皇帝陛下。”

太后道:“起来说话。”

黄琼拉起黄琬,站立一旁,等待太后问话。

太后遂问黄琼道:“你说说看,那天太阳究竟被天狗吃掉多少?”

黄琼万没想到太后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急得面红耳赤,冷汗直冒。黄琬看在眼里,急忙用手拉了一下爷爷,胸有成竹地小声说:“你说太阳被天狗吃后剩下的部分,就像月初的上弦月亮一样!”

黄琼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他没想到年仅七岁的黄琬,竟然一句话就把问题回答得那么准确,遂按黄琬的话回复了太后。

太后听了,笑着说:“还好,没有全吃掉。”

黄琼见太后满意,心中很是高兴。黄琬在一旁也乐了。不料皇帝却又问道:“黄琼,你身边那个小孩是谁,他刚才给你说了什么?要如实回答太后。”

黄琼一听,心想坏了,刚才的事被桓帝看见了,只好拉孙儿又一同跪在地上,如实回答说:“回禀太后,刚才您提出的问题,臣下一时难以回答,是孙儿黄琬提醒了我,请太后恕罪。”

太后听了,不由得大吃一惊道:“噢,怎么?刚才你回答的是孙儿的话?”

黄琼说:“正是,请太后恕我不实之罪。”

太后笑着说:“好了,恕你无罪。”随后,又将黄琬叫到跟前,问道:“今年几岁了?”

黄琬低着头,小声说:“七岁。”

太后又问:“刚才你爷爷所言是真?”

黄琬抬起头道:“句句属实。”

太后高兴地说:“好聪明的孩子!”随后,又对汉桓帝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治国的良才,长大后要重用啊!”

汉桓帝回答说:“儿臣记下了。”接着下旨,晋黄琼为司空,拜黄琬为童子郎。

黄琼听了,立即拉孙儿一同跪地谢恩,但黄琬却以年纪尚小,正在读书为由相辞。

太后越发高兴,称赞说:“好有志气的孩子。”然后又对汉桓帝说:“不要勉强他了,让他好好读书吧!”

接着,太后便令人重赏了黄琬。

黄琬巧对司空

黄琬智说日蚀、拒封童子郎的事传出后,大震京师。独有司空盛允心中犯疑。他以为,黄琬毕竟是个七岁的孩子,能有多大能耐,竟讨得太后如此喜爱,使得皇帝当即封赏?有机会时,一定要很好地试试他。

说来也是凑巧,就在这年的五月,盛允因有病在家休息,满朝文武官员纷纷前去探望。刚任司空不久的黄琼知道后,也很想前去探望,但因年老体衰,力不从心,近日又身体不适,便让孙子黄琬代表他前去探望。

黄琬来到司空府,见到盛允,急忙跪地说:“祖父得知大人有疾,深感不安。但因年老体弱,又偶感风寒,不能亲自前来问候,特派孙儿黄琬代为探望。黄琬这里代祖父向大人请安,祝大人早日康复,福寿无疆!”

盛允听了,心中乐滋滋的,急忙说:“贤侄快快请起!快快请起!真难为你了。也请你代我转告你的祖父,首先谢谢他的关心,我也祝他早日康复!”

黄琬深施一礼说:“黄琬代祖父谢过大人!”然后又说:“如大人无事,小侄便告辞了,祖父还等着小侄的回话呢!”

盛允本想借此机会挑黄琬的毛病,但见他不失礼节,无懈可击,也只好罢了。

恰在这时,江夏官员派人送来一份文件,报告江夏蛮人发生动乱的情况。盛允看后,见是时机,急忙喊住黄琬说:“贤侄慢走,我刚刚收到一个文件,报告江夏蛮人作乱。如此看来,你们江夏虽然是个大邦,人也众多,但是因为有学问的人太少,素质太差,所以才常常发生蛮人作乱的事吧?不知贤侄对此事有何见解?”

黄琬见说,知道盛允有戏弄之意,他不动声色,以言回击道:“蛮夷猾夏,责在司空!”意思是说,蛮人盗贼增多,扰乱了江夏的治安,这应该是司空您的责任。

黄琬说罢,便甩了甩袖子,告辞而去。

盛允自讨没趣,无言以对,愣在当场。经过这次应对,使他对黄琬的才华有了深刻认识,从心里感到佩服。

拜与不拜都有理

魏明帝曹睿年间,有个丞相叫钟繇,字元常,出生于公元151年,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以其才华受到曹睿宠信。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钟毓,也以才华出众,十四岁就被封散骑侍郎,后官至尚书,迁将军,都督徐、荆二州。老二叫钟会,字士秀,出生于公元225年,也以才华出众,初为秘书郎,后迁司隶校尉、镇西将军,官至司徒。

钟毓钟会少而聪悟,读书刻苦,精明练达。现辑其故事二则,以飨读者。

钟毓钟会两兄弟相处十分和睦,学习中互相督促,互相监督,谁也不许偷懒。他们私下立约,谁要被对方抓住一次学习偷懒,父母给的赏钱就得交给对方,而且不许告诉父母;父亲测验时,谁受到表扬,未受表扬的就得拿出平时的赏钱请客,如果请客没钱,可以向对方借,等将来做了官再还。学习之余,他们都是哥俩一起玩,不和社会上的孩子掺和。

这一日,他俩学习累了,准备出去玩一会儿再学,路过父亲房间,闻到房内一股酒香,便悄声蹑脚地走了进去。

哥俩进屋之后,见父亲躺在床上睡觉,便互相使了个眼色,老二搬过凳子,老大上去打开橱子,把父亲平时补身子的蛇酒拿了出来。钟毓对钟会说:“这酒太名贵,咱俩一人只许喝一杯尝尝。”

老大说着,便倒了一杯,放在桌上,然后拜了拜,才一饮而尽。

老二则不然,也倒了一杯端起来就喝掉了。正当老大准备将酒瓶放回原处的时候,父亲一骨碌坐了起来,笑着说:“别放了,我都看见了。”

哥俩见父亲没有责怪,便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就要离去,不想却被父亲叫住说:“刚才你们偷我的酒喝,怎么一个拜,一个不拜呢?”

老大说:“自古以来,饮酒是表示礼节的行为,所以应先行礼,后饮酒。”

父亲说:“有道理。”回头又问老二:“你为何不拜?”

老二则言:“今日偷酒,本身就是没礼的行为,再拜也是没礼,又何必下拜呢?”

父亲一琢磨,笑着说:“看来是拜有理,不拜也有理!我为你们都有理而高兴!”

其实,他是为两个儿子小小年纪遇事各有独特见解而高兴,也为他们的辩才而惊喜。

魏明帝曹睿,对丞相钟繇不但尊敬,而且宠信。谈尊敬,是因为钟繇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便为经营魏室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谈宠信,是因为钟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他的书法让人看了心中更是特别舒服,尤其精于隶楷。于是,曹睿把他与华歆、王朗同视为心腹之臣。

这一日,明帝邀钟繇陪饮。酒酣之际,明帝对钟繇笑着说:“听人讲,丞相家的两位公子,聪慧过人,谈吐不凡,且机智善辩,何不领进宫来,让朕一观?”

钟繇跪拜道:“启禀陛下,臣下二子才寡智拙,且不懂礼仪,恐有污圣目,故不敢带其入宫。”

明帝言道:“带来无妨,朕不怪就是了。”

钟繇回到家中,脸带愁容地对妻子说:“皇上要见两个儿子,你看如何是好?”

妻子说:“那好啊!两个儿子都聪慧过人,皇上见了,说不定会龙颜大喜,还可能给他个官做做呢!”

钟繇说:“想得美!他俩能吃几碗干饭,我还不清楚?他们虽然在家伶俐些,但未见过大世面,何况这是进皇宫?若见了皇上一紧张,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若得龙颜发怒,后果将不堪设想!”

妻子说:“不会的。我的儿子我知道,知书识礼,言词有度,决不会出差错!”

钟繇叹道:“但愿如此吧!”

第二天,钟繇带着二子入宫,去见明帝。

明帝一见,便感到这两个孩子果然相貌不凡。只见钟毓,白净秀气,神态稳重,颇有父风;又看钟会,只那一双炯炯放光的眸子,便知其机灵慧敏,不同一般。

明帝看罢,对这两个少年很是喜欢,便把他们叫到身边。先问钟毓说:“你是长子吧?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钟毓头次见皇上,心情未免有些紧张,见皇帝发问,略加沉思,便叩拜答道:“臣乃钟繇长子钟毓,今年14岁,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帝高兴地道:“好了,起来吧!”

随后,明帝见钟毓脸上汗珠点点,知其心情有些紧张,便故意戏道:“你脸上怎么出那么多汗呀?”

钟毓道:“大殿庄严肃穆,圣上皇恩浩荡,我怎能不‘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呢?”

明帝听了,十分满意地说:“好一个‘汗出如浆’!”

明帝又看钟会,见他稚气未退,还有些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由得问道:“你为什么不出汗呢?”

钟会则道:“皇宫威严显赫,圣上恩威并举,我是‘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呀!”

明帝一听,不禁说道:“我看你是满不在乎,无汗可出!”

钟繇在一旁听了,以为皇上生了气,吓得汗流浃背,急忙跪地谢罪说:“臣子钟会,年只五岁,不知礼仪,罪在臣下,望皇上见谅!”

明帝哈哈笑道:“贤卿快起,我就喜欢他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何罪之有?”

然后,明帝又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说:“百闻不如一见,你们两个果然满腹经纶,非同凡响,将来必然俱为我朝有用之才!”

明帝低头稍一沉思,即对钟繇说:“钟毓已年长,朕封他为散骑侍郎,留在朕的身边;钟会尚小,今赏碧玉一块,长大后再入朝任职。”

父子三人跪地谢恩。

司马绍“日近长安远”

东晋明帝司马绍,字道畿,是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出生于公元299年,公元318年被立为皇太子。公元322年,元帝司马睿病死,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司马绍自幼聪慧,性至孝,有文才武略,尊贤爱客,雅好文学。在位期间,曾亲率大军,平定王敦之乱。平生擅长画佛像、山水,用笔高超,力求神似。画有《毛诗图》、《轻舟迅迈图》、《汉武回中图》、《史记列士图》和《洛神赋图》等。

“日近长安远”是他幼时的一个故事,集中表现了他的机断聪敏。

据史书记载,司马绍幼而聪慧,为元帝所宠爱,一有空闲,元帝就把他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问长问短,关怀备至。

一天,晋元帝朝事完毕,回到后宫,看见他的长子司马绍走来,在宫门口一个人玩耍,就又把他领回宫,抱在自己的膝盖上,坐着闲聊。恰在这时,长安派一个使者前来汇报情况,司马睿灵机一动,便对司马绍试问道:“就现在而言,你说是长安离我们远呢,还是天上的日头(指太阳)离我们远呢?”

司马绍不假思索地说:“日头远,长安近。”

司马睿又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司马绍解释说:“因为我看到了有人从长安来,却没有看见有人从日边来。由此,使我知道日远而长安近。”

司马睿听了,觉得儿子的回答很有道理,心中非常高兴。为了显示一下司马绍的机敏聪慧,元帝决定次日中午宴会群臣。

满朝文武听说元帝设宴招待,以为定有喜事相告或有要事相商,便于第二天的早饭后,陆续来到了宴会厅等候。

中午,宴会开始。酒至半酣,司马睿派人把司马绍叫来。众大臣在大厅中,见来了个三四岁的孩子,感到奇怪。因为这是从没有过的事,都把眼光投了过去。司马绍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却并没有害怕,而是大大方方地来到司马睿的跟前,忽闪着两只有神的眼睛问道:“父皇,您派人把我叫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吗?”

司马睿把他抱到自己的膝盖上对众大臣说:“诸位爱卿,这是我的长子司马绍,今年三岁。现在,我想提一下问题,让他回答,看看他讲的到底有没有道理。”

众大臣早就听说司马睿有个聪敏过人的儿子,但到底聪明到什么程度却不知道,今听司马睿一说,也都想亲眼见见,于是,便异口同声地说:“愿闻小殿下高见!”

只见司马睿向司马绍问道:“你今日再想想看,是长安离我们的皇宫近呢,还是天上的太阳离我们皇宫近?”

众大臣觉得,这虽然是个很新奇的问题,但对稍有自然常识的人来说,却是个很普通的问题。当然是长安近,太阳远。可是,对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回答出来,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可他能不能回答出来呢?却还是个问号。于是,宴会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专等司马绍的回答。

只听司马绍马上回答说:“日近。”

众大臣听了,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连司马睿也一下子愣住了,心想:“这孩子怎么了?昨天还说长安近,今日怎么又说日近了?出尔反尔,莫不是昨天的回答是瞎蒙来的?”于是,便有点不高兴地问道:“你再想想看,怎么和昨天的回答不一样了呢?”

司马绍也看出父皇有些生气了,但他并没有害怕,依然笑着答道:“昨天和今天不同。因为昨天有人从长安来,不见有人从日边来,故谓长安近。但今天可举目见日,而看不到长安,所以才又说日近。难道我的回答没有道理么?”

司马睿一听,司马绍今日的回答,的确也有道理,便夸奖道:“说得好!”

他又望望群臣,只见一个个张口结舌,纷纷惊叹道:“奇童,真是个奇童。”

小王浚难住老博士

王浚,字彭祖,生于公元252年,太原晋阳人。他的父亲叫王沈,是位知识渊博、德操兼备的人。晋武帝时,官拜御史大夫,尚书令,加给事中。

王浚并不是王沈的亲生骨肉。他的母亲原为赵氏家的媳妇,怀孕后丈夫死去,改嫁给王沈为妻,不久生下王浚。王沈没有儿子,把王浚视为亲生。王浚自幼才思敏捷,对史书、兵法无所不读,而且见解不同常人,深得王沈喜爱。

公元260年,王浚年仅八岁。在读《论语》时,他发现其中有一句话:“祭神如神在。”常人阅读后,都认为这是很好理解的一句话。又因为是孔子之言,被历代文人奉为至理名言,谁敢提出疑问?因此,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提出过什么异议。但是,王浚读了这句话后,却觉得令人费解。他想:“‘祭神如神在’,这究竟是有神在呢?还是没有神在呢?”

他去问父亲,父亲责备他说:“一个大圣人说的话,连我都不敢挑剔,你小小年纪,怎可胡言乱语?只要用心读就是了。”

小王浚不服气,又去问他的老师,他的老师也说:“古往今来,至理名言,无可非议!”

小王浚偷偷地笑了。他笑老师也说不明白这句话。他听说博士卢景裕很有学问,以为肯定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便去请教。

他对卢景裕十分尊敬地问道:“我在读《论语》时,其中有句话不明白。听说先生对孔子很有研究,特来请博士先生指教。”

卢景裕早就听说王浚年纪虽小,学习却是刻苦认真,而且爱提一些常人难以提出的问题。他不敢对其轻慢,于是谨慎答道:“孔子论著深奥,我也是略知一二。但不知你问的是哪句话?”

王浚说:“孔子说的‘祭神如神在’,这究竟是有神在呢,还是没有神在呢?”

卢景裕一听笑了,心想:这不是很明白的一句话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便顺口答道:“这话说得已经很透了,是说有神在。”

王浚又问道:“他既然说的是有神在,那为什么不说‘祭神,神在’,而又偏偏在中间加上了个‘如’字呢?这‘如’字又作何解释呢?”

卢景裕紧张了:“这‘如’字么……,应该是‘好像’的意思吧!”

王浚接着追问道:“既然‘如’是好像的意思,那么他这句话就是说‘祭神,好像有神在’,那你又为什么肯定他的意思是有神在呢?”

卢景裕冒汗了,道:“是啊!这个‘如’字,是‘好像’又‘不像’,这句话是有点不能肯定的意思。”

他没有想到,王浚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研究了那么多年孔子,还真没有想过在孔子的言语中,也有含混不清的话。今天竟被一个八岁的孩子提了出来。

从此,小王浚的才智被传开了。在他15岁那年,王沈死去。他虽然不是嫡子,但因其才智过人,经过亲族研究,一致同意让他继承父业,立为嗣,拜驸马都尉。晋怀帝即位后,王浚进司空,后又进大司马,加侍中、大都督,官位显赫。不久,王浚控制了朝政,企图篡位称帝,后为刘渊部将石勒(十六国时后赵的建立者)所杀,终年62岁。

华谭驳王济

华谭,字令思,生年不详,广陵人。祖父华融,曾为东吴左将军,录尚书事;父华胥,为东吴黄门郎。

华谭刚满一周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其母年只十八岁,没有改嫁,守着他过活。他从三四岁时,就聪慧机敏,口齿伶俐。到稍大一点,便好学不倦。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能言善辩,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了。扬州刺史周浚所说后邀他去交谈,便觉得华谭不同凡响。华谭虽然年龄不大,周浚对他却很尊重,用宾友之礼对待他。

当时,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下令各地推荐有才学的青少年到京都深造。太康年间,刺史嵇绍经过多次测试,将华谭选为秀才,并推荐他去京都洛阳继续学习。这年,华谭只有十四岁。

华谭从江苏广陵来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深造。他心中高兴,劲头十足,学习也越发刻苦认真,连节假日也不出去游玩。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这一天,又是假日,几个从江南一块来洛阳的伙伴对他说:“来京师这么长时间了,你一次也没外出过,不觉得闷么?京师毕竟是皇帝住的地方,和江南大不相同,今日和我们一块去开开眼界吧!”

华谭说:“平时功课太紧,我全靠节假日读点课外书,哪有时间出去?你们去吧!”众人不允,硬是把他拉走了。

他们来到洛阳城内,见大街小巷,人流如潮;摊点叫卖,声不绝耳;各种物品,应有尽有;说书的,卖唱的,随处可见,果然处处新鲜,老家江南的集市远没有这里热闹。

华谭和他的几个小伙伴正四处游逛,忽然迎面碰上了博士王济。王济的随从指着华谭和他的小伙伴说:“这就是江南扬州等地新来京师学习的一批秀才,其中有个叫华谭的,所说只有十几岁,很有才气,连扬州刺史也不敢小看他。”

王济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但性情高傲,对华谭的才华虽然也早有耳闻,心中却不以为然,今日巧遇,便想对他测试一番。于是,他大模大样地来到华谭等人跟前说:“听说你们是江南来的一批秀才?”

华谭很有礼貌地上前答道:“正是,不知博士大人有何赐教?”

王济说:“圣上诏令天下推选人才,要的是英杰。吴楚之地,乃亡国之乡,像那地方的人,多为孤陋寡闻之辈,有什么奇才之士可选?我想你们也可能就是鹤立鸡群吧?”

听他如此一说,华谭的几位小伙伴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但华谭听了,却坦然自若,微微一笑,尔后不紧不慢地以言相击说:

“大人此言差矣。我听说,许多秀异之物,多产于外地,而不是产于中原,就像明珠文贝生于江海之滨,夜光之璞出于荆兰一样;我还知道,文王生于东夷,大禹生于西羌。难道你没有听说过?过去武王攻灭商朝,定都镐京,同时把那些愚昧保守的殷商顽固分子都迁到了洛阳;我听你的口音,也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想必就是那些顽民的后代吧!”

王济听说,羞得面红耳赤,但仍不甘心失败,又道:“作为一个国家,当发生危险的时候,没有人挺身而出;当受到颠覆的时候,不能保住它,君臣失位,国内无主,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有什么希望呢?”

华谭答说:“存亡有运,兴衰有期。天之所废,是任何人也挽救不了的。徐偃修仁义而失国,仲尼逐鲁而逼齐,段干偃息而成名,这是历史所赐的必然结局。”

王济听了,觉得华谭不同凡响,当即改变态度,以礼相待。廷尉刘颂是华谭的同乡,听说后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我的家乡能出现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少年啊!”

华谭长大后,初封郎中,迁太子舍人,后迁庐江内史,封都亭侯。建武初年,授秘书监,后加散骑常侍,有著作《辩道》30卷流传后世。

孙潜兄弟答庾亮

东晋成帝年间,有个人叫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此人博学多才,善著史书,有著作《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并有诗赋数十篇。他起家佐著作郎,又补浏阳令。太守陶侃曾请他做参军,后为征西将军庾亮主簿;不久,又从桓温平蜀,入关平洛,以功封吴昌县侯,出补长沙太守,又迁秘书监,加给事中。

故事就发生在他为庾亮征西主簿的时候。

孙盛既有文才,又有谋略,很受平西将军庾亮的信赖,经常随意出入将军府。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孙潜,一个叫孙放。兄弟二人自幼和他们的父亲孙盛一样,机敏聪慧,勤奋好学。现今一个十一二岁,一个七八岁,不仅颇知史书,而且长于辞令,在家乡已经小有名气。

庾亮是很爱惜人才的,当他听说孙盛有如此两个有才的儿子,便吩咐他约个时间带到府内,让他好好地看上一看。

约定的时间一到,孙盛便把大儿子孙潜和小儿子孙放带到了庾亮府中。

只见老大孙潜,细长身材,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神态平静,举止有度,很有点小文人的风度。

又观老二孙放,个子不高,结实体胖,两眼有神,腮挂酒窝,带着一脸稚气。

庾亮看罢,不由得心中十分欢喜,遂想加以测试,以探其才虚实。

首先,庾亮问老大孙潜:“你叫什么名字?”

孙潜彬彬有礼地回答说:“姓孙名潜,字齐由。”

庾亮又问:“为什么字叫‘齐由’,有什么讲究吗?”

孙潜回答:“许由,是古代一位很有名气的贤士。当初,尧帝准备把君位让给他,但他自感才德浅薄,不敢遵命,遂逃至箕山,农耕而食。尧帝又准备请他做九洲长官,他便去颍水边上洗耳朵,表示不愿意听到。他具有的这种谦让谨慎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我要向他看齐,这就是‘齐由’的意思。”

庾亮听后,十分满意地点点头,他又问老二孙放:“你的名字呢?”

孙放则满不在乎地道:“姓孙名放,字齐庄。”

庾亮又问:“你这个齐庄的‘庄’字是指谁呢?”

孙放说:“当然是指庄周了。”

庾亮听后,哈哈一笑道:“这下我明白了,你的哥哥是决心向许由看齐,而你是决心向庄周看齐喽。然而据我所知,仲尼的名气胜过庄周,你为什么不向仲尼看齐呢?”

孙放听后,眼珠滴溜一转说:“但是,我听人说过,仲尼是生而知之,他的知识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庄子,是学而知之的,虽然他比孔子相差很多,却可以学得到,所以,我决定向庄周学习。”

庾亮听了,对孙盛大笑说:“如果我的儿子都能像你这两个孩子一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孙潜、孙放长大后,都很有才学,并且都做了官。其中,孙潜官至豫章太守。公元397年,殷仲堪起兵讨伐王国宝,逼他做咨议参军,他坚辞不就。他看到朝政如此腐败,局面如此混乱,很是忧愁,不久郁闷而死。

高妙语讥师

高浟,字子深,出生于公元533年。他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的第五个儿子,高洋的弟弟。他自幼聪明,喜爱读诗吟赋,到六岁时,就善诗文,且应对如流,人称神童。可是,他不注意练字。在他八岁时,高欢为他请了一个名叫韩毅的博士,来到家中教高浟的书法。

韩毅听说高浟有神童之称,以为他的字也必定写得不错。不料,高浟写字糟糕,毫无基本功,韩毅便有些瞧不起他。因此,韩毅在教他写字时,不免时不时说出一些讥讽的话。对此,高浟一则感到自己的字确实很差,二则感到韩毅是自己的老师,应该尊重,所以,当韩毅有时说些瞧不起他的话时,他都装作没有听明白,不予理睬,或者一笑了之,不予计较。不料,高浟的忍让,倒使韩毅产生了误解,以为高浟反应迟钝,根本不是什么神童,也就更不把他当回事了。

就在这年秋天,皇帝因高浟父亲担任丞相职务,推恩臣子弟(意思是大臣有功,子弟可以沾光封官),授予高浟三品官并开国公爵。

高浟本人倒有自知之明,知道这是父亲功劳所致。他的老师韩毅,却生了妒意。于是,在一天上课时,韩毅便以开玩笑的口气对高浟说:“五公子不愧为神童,就凭这种写字的水平,就弄来了个三品高官和开国公爵,实在是有些‘神’。今后如果再加把劲,把字练得好些,一定会弄来个更大的官。”说毕,哈哈大笑。

高浟听了这样的挖苦话,自然气恼。想想这位老师以前对自己的讽刺,今日更是得寸进尺,也该回敬一下了。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款款说道:

“老师,我听说战国时有个甘罗,12岁就做了秦国丞相,可是并没有听说他的书法很好。所以,我以为,评价一个人的才华,不能只看他的书法,更应该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有应变的机智和能力。如果按先生刚才所说的话推论,似乎你早该做上高官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位居三公(古代称太尉、司徒和司空为三公,是国家的三个最高职务)呢?”

韩毅本以为高浟被自己取笑后,更加无话可说,不料高浟知识渊博,反被他用历史人物挖苦了一顿,不由得满面羞愧,无言以答。从此,他再也不敢小看高浟了。

高浟长至15岁,于公元548年出任沧州刺史。他约束属吏,整肃内部,严察奸宄,大治风化,深受当地百姓称赞。后来高浟调离沧州入朝任职时,沧州百姓倾城而出,夹道相送。

陆琇巧言解父忧

陆琇,字伯琳,代(今山西北部)人。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太保陆馥的儿子。他在九岁时,就有一个“巧言解父忧”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

陆琇九岁那年,父亲陆馥很是为自己继承人的事情发愁,他感到自己已经年老,精力不济,必须尽早在六个儿子当中选一人来继承家业。可大儿子忠厚有余,而智力不足;二儿子虽然精明,却不喜读书;三儿子体弱多病,不能为业;四儿子性情鲁奔,难以统揽全局;五儿子呆痴,更无指望。看来,只有六儿陆琇比较合适。可是,陆琇现在只有九岁,年龄实在太小,难以支撑大业。为此,他忧心忡忡,一连几日寝食不安。

父亲苦恼,做儿子的陆琇非常担心,遂问道:“父亲,我看您近日来愁容不散,必有心事。不妨说给儿子听听,我或许能为您分忧呢!”

陆馥见陆琇发问,长叹一声道:“唉,想你祖父有12个儿子,我为长子,以才学继承了家业。如今,我已老矣,而你的几个哥哥都难撑大业。你勤奋好学,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人选,可是你尚年幼,怎么能让我放心呢?”

陆琇听罢,不禁一笑,回答说:“父亲,继承家业不是比力气大小,您又何必为儿的年幼担心呢?”

陆馥听儿子如此一说,自感眼力不错,心中释然,于是放心地让陆琇接替了自己的爵位。

陆琇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托。他在继承爵位以后,越发勤奋读书,专心事业。由于政绩卓著,很受朝廷赏识。他在父亲死后袭封建安王,历任侍御长、给事中和光禄大夫,后又转任祠部尚书和司州大中正等重要职务。

王五龄辨獐鹿

王,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儿子,字元泽,出生于公元1044年,初中进士,调旌德尉,神宗时为太子中允,后至龙图阁直学士。

王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在父亲王安石的教育下,他从两三岁就开始读书识字,到四五岁时,便能背出大篇大篇的文章来了。

就是在这期间,王五龄辨獐鹿的故事传扬开来,使其才华崭露了头角。

当时,他的父亲王安石在朝为官,德高望重,家中经常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这一日,一位少数民族领袖派人给王安石送来两只动物,一只叫獐,一只是鹿,装在一个大铁笼中。由于这两种动物生长在山区,平原人很少看到,所以引来不少人观看。

王当时五岁,正处于童心好奇的年龄,他一会儿看看这只动物,一会儿看看那只动物。这两只动物模样差不多,头上都长着长长的角,身上也都是土黄色的毛;所不同的,就是一只动物身上露出白色的斑点,而另一只身上没有斑点而已。有一只动物性情有些暴躁,人一靠近,便“哦哦”直叫;而另一只则显得性情温驯,人一靠近,它便抬起头,把嘴伸到铁笼孔中往外拱,似乎在向观众要食物。

客人们见一个孩子靠近铁笼,又看得那么仔细,便觉惊奇,忍不住问王安石道:“请问王大人,这小公子是您什么人呢?”

王安石笑道:“乃老夫的儿子,名叫王,今年五岁。”

有一位客人道:“噢,原来他就是王,我早就听说王大人有一个儿子,人小智多,今日一看,果然是相貌非凡。”

另一位客人听后,心中有些不服,暗想:此人真会拍马屁,一个五岁的孩子,智谋再多,能多到哪里去?仅是耳闻,就认为相貌非凡,可谓是庸俗之极。

于是,那人来到王身边,微笑着问道:“小公子,听到了么?别人都说你人小智多,相貌不凡,那么我来问你,笼中的这两只动物,一只是獐,一只是鹿,你能分辨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么?”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多数人认为这位客人太不懂礼貌了,这不是成心让王大人难堪吗?一个五岁的孩子,哪里见过什么獐和鹿?根本连见都没见过,又怎么去分辨呢?还有的人私下议论说,不要说他一个孩子,就是我们这些大人,没有见过獐和鹿的,恐怕也是大有人在,能分辨得清么?

众人把一双双疑惑的目光投向王安石。王安石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言语,神态自若;因为他心中有数,凭他这个小儿子的智力,他相信一定会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再说王,见客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也不由得一惊,因为他的确不知道哪是獐,哪是鹿,但他不愿说不知道,便笑嘻嘻地对那位客人说:“这还不好分辨么?鹿旁边的是獐,獐旁边的是鹿啊!”

众人一听,无不哈哈大笑,都一致称赞王回答得十分正确,十分巧妙,也十分得体。

那位问话的客人更是没有想到王竟能做出这样的回答,不禁向王安石祝贺说:“奇才,奇才,真可称得上是小王半仙了!可喜可贺啊!”

从此,王安石生怕孩子骄傲,对王的学习抓得更紧,要求更严了。结果,王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写出了长达数万言的著作;中进士后,又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不久,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也是数万言;宋神宗时,受诏撰《诗义》、《书议》。

王公元1076年卒,终年三十三岁。

黄永年御前应变

黄永年,是宋朝徽宗年间有名的神童,曾以“御前应变”大显才华,受到宋徽宗赏识,长大入朝为官,官至别驾。

公元1100年,黄永年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喜读史书,学识渊博。黄永年天资颖悟,在祖父和父亲手不释卷的影响下,两岁学识字,背诗歌,过目不忘。到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模仿祖父和父亲,自学经书了。如此小的年龄读经书,是令人不敢想像的事,而黄永年却独具其能。开始,他有很多字不认识,也有很多看不懂的章句,他都随时随地向祖父和父亲请教;可后来,他怕长辈嫌烦,便一一记下来,集中向长辈询问,请他们指教。他六岁的时候,已能独立看懂《史记》、《左氏春秋》等大部头著作了。

这一日,父亲的几位朋友来家做客,听说黄永年六岁能读《春秋》,甚感怀疑,便将其叫来测问。其中一位友人道:“《春秋》这部书,是用编年体形式写的,枯燥无味,有啥可读的?”

黄永年却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春秋》虽为编年体史书,却记载了242年的历史;记事虽然简单,含义却极为深刻,而且是非观念评判明确。试想,如没有《春秋》,哪有后来的《左传》?”

黄永年几句话,把众人说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也没有去想,自己读《春秋》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竟没有一个六岁的孩童概括得这么全面、这么深刻。于是,他的“神童”之名便广泛地传播开来。

公元1108年,黄永年八岁,由他的父亲带着去京城应试童子科。宋徽宗听说一个八岁的孩子竟能读透《春秋》一书,甚感惊奇,便召见了他。宋徽宗见黄永年生得皮肤白皙,聪慧机灵,心下甚喜,便很亲切地和他一起吟起《诗经·小雅》里的《天宝》篇来。这是一首请求上天保佑多寿多福的诗,最后一章的六句是: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中的“骞”,就是亏损的意思,“崩”就是崩溃、垮台的意思。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死”称“崩”,因此,这个字在皇帝面前是不能念出口的。徽宗一时高兴,没有想到这个忌讳,顺口念了出来。但黄永年很敏锐,把“不骞不崩”一句,顺口改成了“不骞不坠”。“坠”与“崩”的意思相同,既没有改变诗的意思,又避免了在皇帝面前念“崩”的罪过。宋徽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他念错了,便问他说:“原文是‘不骞不崩’,你怎么会念成‘不骞不坠’了?”

黄永年笑着回答说:“诗人之言(指《天宝》诗)不识忌讳,臣怎敢再重复呢?”

徽宗听了,这才明白过来,更是惊喜,遂命黄永年逐个与朝官相见。众臣见黄永年如此机警聪慧,善于应变,都很佩服他的才华,因此对他都很客气,见其来拜,接待也很热情后,后宫嫔妃听说这件事后,也都喜欢见他,并竞相赏给他各种礼物。

黄永年考中童子科后,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后来,终以精通五经考中进士,从而走上了仕途。

当时,宋朝是一个大兴文字狱的王朝,如果黄永年不识时务,一不注意,在皇帝面前念了“崩”字,任何人抓住他这个罪证,都有可能治罪于他,甚至会给他的全家带来灭顶之灾。但黄永年懂得皇帝的这个忌讳,还巧妙地避了过去,并且当皇帝问他时,又能巧于应变,不但没有惹祸上身,反而受到皇帝及朝野上下的赏识,也真是善于应变之才了。

王鼎驳“孔子无须眉”

王鼎,字定九,出生于公元1768年,陕西蒲城人。公元1976年中进士,授编修。道光年间先后任内阁学士、直隶总督、刑部尚书,官至宰相。

他小的时候,有一个“驳孔子无须眉”的故事,说来有趣。

王鼎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他读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认真、爱动脑子,不管读什么书,都要一字一句地扇,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弄不明白的地方。

在他六岁那年的一天,家中来了许多客人。由于他的父亲是个著名学者,所以来他家做客的人,也多是文人墨客,谈经论诗,评判古今人物,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今日他们谈论的话题,是孔子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

有的说:“孔子的最大功绩,就是兴教办学,传播文化。”

也有的说:“他在治学态度上,主张‘知之为知之’,强调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抱主观成见,对后世影响也是很大的。”

还有的说:“依我看,孔子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写《春秋》,是他开辟了用文字系统书写历史的先例。”

……

年仅六岁的王鼎,此时已经读过不少经书,对他们的议论,认真地听着思考着,兴趣很浓,不愿漏听一句。

就在此时,忽然有位客人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说孔子有胡子,还是没胡子?”

另一位客人笑着回答说:“真是无稽之谈,孔子岂能没有胡子?”

那位客人说:“不,孔子是没有胡子的!”

他这一说,众人都愣住了,于是有的问道,“这可是个奇闻,你有什么根据?”

那客人说:“你们没看过《孔丛子》这本书吗?书中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子思对齐国国君说:‘我的祖父虽然没有须眉,但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而瞧不起他。’由此可见,孔子是没有胡子的,后来人们画的孔子像,都非画上胡子不可,所以是错误的。”

众人听了他这种奇谈怪论,都觉得可笑,但一时又想不出话来驳他。

可王鼎听了,嗤的一声笑了,插言问道:“如果照叔叔这么解释,那孔子岂不是连眉毛也没有了吗?”

在古代,“须眉”一词,固然也有指胡须和眉毛的意思,但也是男子美貌的代名词,以须眉为美。从这一点来说,子思那句话应该是:“我的祖父虽然貌不出众,但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而不尊重他。”那位客人由于读书太少,却要不懂装懂,故弄玄虚,才闹出了笑话。

所以,当王鼎来了个反问之后,众人听了大笑不止。直到此时,那人方知自己实在是才疏学浅,羞得满面通红。

王鼎长大做官后,也和他读书一样,办事很是认真。他做宰相后,受命治理黄河,恰在这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因主战受到投降派攻击,被发配伊犁充军,当行至河南时,被王鼎挽留下来,共同治河。治河完毕,王鼎爱惜林则徐是个人才,多次上书,要求将林则徐治河之功折罪,免其充军之刑,但未被批准。王鼎回京后,对大学士穆章阿主张投降、专权误国更是愤慨,在留下遗书之后,悬梁自尽,企图以尸谏来惊醒皇帝。

但王鼎死后,他的儿子在穆章阿的高压之下,交出了遗书,结果此举并没有感到皇帝,仍被以暴病而亡告天下,只是在官职上加封太子太保。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