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以理智辩

老子年幼论祸福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一个道家学派,它的创始人就是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关于他的出生,传说不一。有传闻说他的母亲怀孕七十二年,也有传闻说怀孕八十一年,剖开左胁,才生下了李耳。传闻他一出生,便会说话,睁眼看见一棵李树,便说:“就以此树做我的姓吧。”又传闻他一生下来,耳朵就特别大,约长七尺,所以起名叫耳。他的耳朵虽大,但无耳轮,所以又起名叫聃(聃,即无耳轮的意思)。

上述一些关于他出生时的说法,无非是一个用意,即说他不同于常人,给他加上了神秘的色彩。

其实,老子的身世并不离奇,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平民之家。他自幼聪明,性情柔顺,读书过目不忘,未说先笑,很讨父母欢心。在他刚刚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又无亲朋,他怎么生活下去?邻人出于怜悯之心,这家送汤,那家送饭,是百家饭使李耳活了下来。李耳买不起书读,其他孩子因他平时对人和善,与人无争,都愿和他一起玩。又是这个给书,那个给笔,是百家书使老子的学业没有中断。在这种十分艰难的条件下,李耳更加刻苦学习,到十余岁的时候,便显得博学多识了。

有一次,他随大人们上山打柴,正赶上楚国出兵攻打宋国,国人无不欢欣鼓舞,独有李耳叹气说:“这不是好事啊!”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枪打出头鸟。宋国正准备争夺霸主地位,众多诸侯不服气,但又都不敢和它轻易地动刀动枪。楚国前几年由于弱小没有人注意,国内平静,民众安宁,渐渐发展起来;现在,它自以为强大了,想争夺霸主而去攻打宋国,就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次战争,楚国可能会胜利,但从此也不会有安宁了。还有什么值得高兴呢?”

众人听了,都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由于这些话如传了出去是会杀头的,谁敢去说?战争的结果,楚国凯旋,举国庆贺。

先前听过李耳见解的人,私下议论说:“都说李耳有学问,看来毕竟是个小孩子,是信不得的。”

有人将这些话对李耳说了,他微笑道:“乐极生悲,祸患不久就要来了。”

这话又传了出去,人们不以为然。不料,一年多后,便发生了楚晋城濮之战,楚国惨败,主帅子玉自杀。听到过李耳议论的人这时才心悦诚服地叹道:“他有未卜先知之明,真是神童啊!”

从此,李耳未卜先知的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楚国国君成王耳中,他当即派人去逮捕李耳,乡亲们无不伤心落泪。

李耳却对大家说:“这不一定是坏事,父老乡亲不必为我担忧。”

楚成王把李耳抓去,正要以“谣言惑众”的罪名处死,却接到周天子襄王的命令,让成王把李耳解往京师。原来,南襄王听说李耳能未卜先知,认为必是神仙,自己也想成仙,就把李耳从楚国要了来。

李耳来到京师,周天子对他说:“请你把做神仙的秘诀传给我吧!”

李耳说:“我不是神仙。”

周天子不信,说:“你既不是神仙,为什么能未卜先知祸福呢?”

李耳回答说:“世间的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周襄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虽然没做成神仙,但觉得老子很有学问,人才难得,不但没有对他治罪,还把他留在朝中,做了管理图书馆的官,称“柱下”。故后来人们又称老子为“柱下史”。

不久,李耳觉得做官风险大,使辞职回家,专做学问,并收了一些徒弟,讲授他的学说。

就是在这时期,孔子拜访了老子。当孔子讲了自己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企图捞个一官半职的想法后,老子笑着说:“人生在世,不要活得太累。顺利的时候,你就去行动,不顺利时,就可以躲避起来。我曾听人说,会做生意的人,平时却让人看不出他有钱,一个很聪明的人,平时表现得让人看了感到他很愚蠢。你为什么不学学这样的处世之道呢?”

据说,后来天下大乱,老子骑着青牛,避祸西走,途经散关(地名)。守关将尹喜早就听说老子很有学问,强行留他住了几天,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临离关时,尹喜非要老子把他的学问写成书留下。老子无奈,只好写了本五千字的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老子》一书。也有的说这本书是老子的徒弟根据平时的学习笔记整理出来的。

此后,老子西走,不知所终。有的说他活到一百六十岁,也有的说他活到二百岁。

子产十四言国是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子产,是郑国穆公的孙子、郑国大夫子国的儿子,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关于他的出生年月,史料没有具体的记载,据历史学家推算,约生于公元前579年,因他十四岁那年便懂得治国之道,所以当时被称为“神童”。

子产生于贵族之家,自幼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耳濡目染,他三岁时识字四百余个,五岁时就能习文赋诗了;到了八岁那年,子产不仅读完了历代史书,而且有独到见解,能说出各朝兴衰的原因。家人都很惊奇,说他将来必然大有作为。

公元前565年春天,郑国大夫、子产的父亲子国准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蔡国。

子产听到后,当即表示反对说:“郑国和蔡国相比,郑国强大,蔡国弱小;如果我们因人家弱小而欺凌人家,那么,比我们强大的国家不也会来欺凌我们吗?做这种不义之事,迟早要惹来祸乱的!”

准备和子国一块出师的子耳等听了,十分震惊,他们想不到一个十多岁的孩童竟能分析出如此深刻的道理,便一起劝子国三思而后行。

但是,子国是个十分武断而且又死要面子的人,见众人出师之心有所动摇,立即对子产训斥说:“你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尔后又对众人说:“我意已决,不必听一个小孩子胡言!”

子国不听子产之言,率军伐蔡。楚国听说郑国出兵去攻打蔡国,乘机出兵攻打郑国。子国闻讯后,急忙撤军,不再去攻打蔡国,并立即向晋国求救。由于郑国是晋国的被保护国,听到郑国求救,晋景公立即派大将荀林父带兵去与楚军作战。结果,楚和晋在城展开大战。最后,晋国虽以失败而告终,但楚国也大伤元气,无力再去进攻郑国了,才使郑国免去了一场灭顶之灾。

经过楚晋城一场激战,子国出了一身冷汗,后又想起子产之言,很后悔。从此,子产“幼而多智真神童”的名声便传了开去。

公元前563年,郑国诸大夫帅盗为乱,杀死了子产的父亲子国,子产率亲族出兵,与国人共同平息了叛乱,名声更为大振。郑国宰相子孔当国后,向子产请教治国之道,子产只说了三句话:“对外,不可以武力称强;对内,要建立民主政治,广泛听取众人意见;平时,切忌个人独断专行。”子孔听了,认为子产说的很有道理,就照着去办,从而为他执政后所奉行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54年,郑简公诛杀权相子孔,用子产为上卿。由于政绩卓著,公元前541年子产升为宰相,开始了在郑国执政的生涯。

鲍牧智辩胜相国

鲍牧,齐景公在位时期的重要谋臣,幼时好学,善于辞令。在他刚刚六岁的时候,就以敢与相国争论是非而被称为神童。

故事约发生在公元前521年的春天。当时有个叫田无宇的,在齐庄公时被封为相国。此人多有才学,谦恭有礼,广交天下有才之士,据史料记载,他家有食客三千余人。这年四月的一天,正值相国生日,朝中大小官员纷纷送礼祝贺,有的送来金银珠宝,有的送来古玩字画,有的送来珍禽异兽,也有的送来牛羊和美酒。不管礼物轻重,田相国一律热情招待,不分厚薄。

鲍牧的父亲名叫鲍宇,是个地方小官,曾经做过田家的食客。今日听说相国生日,也想带些礼品前去祝贺,但他为官清廉,实在拿不出什么贵重物品可送,心中很是发愁。

鲍牧知道后,对父亲说:“我家有自种的瓜果和新鲜蔬菜,送去两担,说不定比别人送金银珠宝还会令相国高兴呢!”

鲍牧的父亲一想,觉得有理,便带着小鲍牧,令人挑着两担瓜果蔬菜来到相府。

田相国一见,大为称赞说:“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礼物,难为你想得如此周到!”鲍宇听了,心中很高兴。

正在这时,有位客人抬进一条几百斤重的大鱼,还有一只用笼子装的珍奇大雁。众宾客见了,无不赞美称奇。

那位客人对田相国见礼说:“小人听说相国生日,无以相报,特从南海觅来此物,望大人笑纳!”

他本以为田相国见了,也会大为欣赏。但是,相国见了只微微一笑,尔后才捋着胡须说:“看来上天对它的子孙臣民关心备至啊!它不但会令高山大地长出五谷供我们生存,还令江河特意产出如此大的美味和珍禽供我们享用。要说感谢的话,这真是要好好感谢上天啊!”

其他宾客听了,争相奉承。有的说:“相国真是妙语惊人,实在令人敬佩。”

也有的说:“相国高瞻远瞩,真是社稷之福!”

还有的说:“此虽为上天之德,但更是相国之德啊,感动上天,赐此奇鱼佳雁!”

田相国听到这些,并无表情,转问鲍宇说:“鲍宇对此有何高见?”

鲍宇觉得其他宾客说得有点肉麻,又碍于相国的面子,不好相驳,想了想只好说道:“大家说的都很对。但是这位客人从南海专程为相国觅来如此珍品,倒也实在辛苦他了!”

小鲍牧对其他人的奉承早就听不下去了,此时待父亲话音一落,便抬头对田相国说:“众人都言相国德高过天,高瞻远瞩,妙语惊人,但我却有些不同看法。”

鲍宇一听,生怕触犯相国,急忙对鲍牧训斥说:“你小孩子懂得什么?不要胡言乱语!”

然而田相国见一个小孩子有不同看法,却很感兴趣,忙制止鲍宇说:“这是你的儿子吧?不要阻止他,让他说说,说错了我也不怪。”

鲍牧见此,眼珠一转,便不慌不忙地对田相国说:“据我所知,自女娲造人之后,便有万物生存,人类经过探索,才找到了可以食用的食物。为此我认为,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佳肴美味,并非上天的安排,而是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才使万物为人类服务。”

众宾客见如此一个毛孩子,竟有这种认识,且字字落地有声,大为惊奇;也有的认为他狂妄,不屑一顾;更有的对他敢于当面发表对相国不敬的意见而捏一把汗;特别是鲍宇,此刻更是吓得面色苍白,以为他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子就要大祸临头。然而小鲍牧却沉着自若,毫无惊恐之色。

田相国并不以鲍牧显露奇才而惊喜,也不为他反驳自己的意见而恼怒,他对鲍牧说:“你的看法似乎也有一些道理,但是,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依你所见,这巨鱼奇雁如果不是上天专门赐予,为何它们的味道这样鲜美呢?”

鲍牧听了,微微一笑回答说:“那么,我倒要反问一句,蚊虫叮人吸血,虎狼撕咬人肉,都以为是最好的美餐,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按照相国的意见,我们人类的存在,岂不也是上天专门赐给蚊虫和虎狼做美食的么?”

田相国听后,再也忍不住惜才爱才的喜悦,待小鲍牧话音一落,便吩咐身边侍从:“拿酒来!”

然后,他亲自倒满两杯,给鲍牧一杯说:“好,你是今日众宾客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也是最使我满意的一位。现在,在大家入席之前,让我们这一老一小为初次的相识干杯!”

自此之后,田相国征得鲍宇的同意,把鲍牧留在府中,和他的儿子田乞一块学习,长大后又一起在朝为官,侍奉齐景公。

据说,田乞为官后,征收赋税用小斗,救济灾民开仓放粮用大斗,行德政于齐国,深得民心,后终继任相国之职,他的谋略,皆出于鲍牧。

姬行父一语解父危

姬行父,鲁国相国季友的儿子。他自幼喜读史书,并爱舞枪弄棒,甚讨季友喜爱。季友常对人言:“犬子喜文爱武,气度不凡,将来准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所以,当姬行父长到七八岁时,季友行军作战,常将他带在军营之中。

公元前660年,鲁国庆父刺杀鲁闵公,篡位自立。季友知道后,急和公子申避难郑国。庆父篡位后,国人不容,纷纷聚集声讨,于是鲁国大乱。庆父害怕,带着珠宝财物,连夜逃往莒国。莒国国君见庆父带来那么多财物以求安身,当即同意了。然而,当莒国国君拿走财物之后,又以国小为由,将庆父驱逐出境。在此期间,齐桓公见鲁国无君,遂派上卿高率军三千,将公子申迎回鲁国即位,这就是鲁僖公。鲁僖公即位后,复封季友为相国。季友在鲁国一向足智多谋,很得国人敬服。他为相后,出榜安民,国家很快又稳定下来。

庆父被莒国驱逐后,没有地方安身,就托人给僖公带信,说只要让他回国,愿终生为民。

僖公见他说得可怜,刚要表示同意,季友说:“弑君之贼不诛,其患无穷。”

僖公一想,季友言之有理,便没有同意接纳。庆父知道后,自知无路可走,便在汶水自杀身死。

莒国国君听说庆父自杀,认为是由于他没有接纳庆父的结果,自以为为鲁国除了一害,于是派他的弟弟嬴领兵去鲁,居功索要财物。

季友见莒国如此相欺,不由得大怒,主动请求带兵迎敌。临出战前,僖公将腰间佩带的宝刀赠给季友,并对他说:“这是祖传宝刀,名叫‘孟劳’。虽然长不满尺,却锋利无比,现请叔父(因僖公是季友同母哥哥庄公的儿子)带上,以备上阵急用。”

季友出战,来至阵前,刚要对敌,他的儿子姬行父对他说:“杀鸡岂可用牛刀,让我先去擒贼!”

季友说:“嬴力大无比,武艺高超,你尚年幼,不是对手。况且,鲁国刚立新君,局势尚未安定,今如战而不胜,人心就要动摇,所以,必须由我出阵。”

姬行父说:“我听人言,嬴为一鲁夫,有勇无谋,父亲出战,只宜智取,不可力敌。”

季友出阵后,根据儿子的建议,见嬴粗大笨拙,便以言语相激道:“我久闻公子力大善搏,很想领教真假,咱们能否都放下兵器,徒手决一胜败?”

嬴见季友身小体弱,不堪一击,就痛快地答应了。于是,两人徒手对打,一来一往,战将起来。约有五十个回合,嬴虽然笨拙,毕竟粗壮,越战越勇。季友虽然灵活,但体力太弱,渐不能支。

紧急关头,姬行父见父亲难以取胜,脱口大喊一声:“‘孟劳’何在?”

嬴听了,不觉一愣,没有听清姬行父喊的什么;季友一听,猛然醒悟,故意卖个破绽,让嬴赶前一步;季友略一转身,于腰间拔出“孟劳”,刷地回手一刀,便将嬴连眉带额削去一半,当即倒地而死。莒军见主帅已死,不再交锋,各自逃命而去。

姬行父急中生智,大喊一声,使季友转败为胜,深受僖公称赞。当时,姬行父年仅八岁。

小婧救父

历代被誉为神童的,多为男孩子,对女孩子记载却不多,这是因为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其实,女孩在智力和才干方面,并不比男孩子差,本文所述的“小婧救父”,便是其中一例。

女童小婧,春秋时期齐国人。由于她出生在平民之家,其父辈也不显贵,故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姓氏。据有资料说,她的父亲叫衍,只有一女名叫小婧,没有男孩。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父母常被邻人瞧不起。但衍却有个犟脾气,别人越是看不起女孩,他越是喜欢女孩,不仅自幼让小婧读书识字,还让她舞枪弄棒。小婧十分争气,读书一学就会,习武一练就熟。到12岁时,她不仅熟知诗书礼仪,有一副好口才,而且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据神话传说,骊山老母云游天下时,发现小婧有奇才,遂收去为徒。从此,她的父母才受到乡里尊重。

公元前548年,权臣崔杼杀死齐庄公后,立庄公的同父异母弟姜杵臼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的齐景公。齐景公奢侈好游。有一年夏天,齐景公带武士郊游,来到一棵大树下,见大树不仅枝叶繁茂,且多有鸟做巢于树上,不时啾鸣飞舞。齐景公见景吟诗作赋,顿觉心旷神怡。此后,他便下令派人看护这棵大树,这里也就成了他时常前来游乐的场所。为了禁止平民百姓损伤大树,他又令人在树旁竖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告示:

“碰到此树的受刑,损坏此树的处死。”

此牌一立,周围百姓谁也不敢到这棵大树下乘凉了。

也是该当有事。就在此牌立下的当天下午,小婧的父亲衍去外村串门回家,路过此树,因多喝了几杯酒,想坐在大树下休息一会儿再走。不料,他刚到大树跟前,脚下一歪,没有站稳,两手赶快向大树抓去,不慎抓下一块树皮。看守此树的人正打瞌睡,被响声惊醒,见后大惊失色,立即去向景公报告。景公大怒,马上派武士将衍抓住入狱,准备处死。小婧知道后,觉得景公如此草菅人命,十分震怒,便欲去宫中评理。但她又一想,齐景公立牌本身,就是不讲道理,如果因此事去找他评理,不但救不了父亲,弄不好连自己的小命也得搭上。这时,有人告诉她,齐景公虽然武断,但听丞相晏婴的,而且晏婴关心民众,只有去求他,你父亲才有希望活命。不过,“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进得了相府的大门呢?小婧一听,高兴地说:“我自有办法。”

随后,小婧便来到相府门前,果被门人拦住。小婧冷笑说:“人们都说晏丞相关心民众,而你们却连门也不让进。依此看来,晏丞相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门人见这个小女孩竟敢说丞相的坏话,不由得大怒,便上前举手要打小婧。小婧也不示弱,用手轻轻向上一迎,门人便被推倒在地。其他门人一见,知道女孩有些武艺,便呼啦围了上来,准备一齐动手。正在此时,有人报告晏婴,晏婴急忙走了出来,对门人大喝一声:“住手!不得无礼!”然后心平气和地对小婧说:“我就是晏婴,找我有什么事吗?”小婧见丞相果然平易近人,便满腹委屈地哭诉了父亲被抓的经过,然后又接着说:“我认为,如果因此将我父亲处死,不仅使我成了孤儿,更主要的是有损我们国家的尊严,人家会笑话齐国制定的法律,把树看得比人还重要啊!”晏丞相听了,连声称赞道:“好聪明的孩子,你说的太对了。我现在就去找主公,你就放心地回家去吧!”

小婧到家后的第二天,她的父亲就被释放了,并带回了齐景公赠送给小婧的一件礼物,以表彰她为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而只身闯相府的胆识。人们再去大树下一看,木牌已经不见了。

孟尝君以语启父

孟尝君,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政治家,也是闻名于世的“战国四公子”(即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和孟尝君)之一。孟尝君年仅五岁的时候,有一个以语启父的故事,至今为人们传诵。

孟尝君,小时名田文。他的父亲名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弟弟,在齐国当了十一年的宰相。齐王继位后,把薛地分给了田婴,故名称他为薛公。薛公妻妾成群,有儿女四十多个。本文的主人翁田文,就是田婴的一个小妾生的。

由于田文是五月五日生的,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就命令他的母亲将其扔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人们迷信,认为五月五日这天生的孩子,长大后会跟门一样高,男会克父,女会克母。田文的母亲心地善良,她怎么舍得把自己的亲骨肉扔掉呢?但夫命难违,于是,田文的母亲便瞒着田婴,将田文偷偷地养在另一个宅院里。

田文生性聪慧,一岁会说话,两岁会认字,三岁读诗文,到五岁的时候,便能谈古论今了,很讨母亲喜欢。

事情发生在田文刚满五周岁的这一天。田婴外出未回,母亲决定给田文过一个生日,让平时侍奉田文的侍女们一块参加,热闹一番。田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一会儿作文,一会儿赋诗,大展风采。田文那一张带有稚气的小脸,一副认真得像大人的样子,不时逗得母亲和侍女们捧腹大笑。谁料正当笑声满屋的时候,外出的薛公回来了,一步踏进宫中。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得田文的母亲和众侍女目瞪口呆,室内顿时鸦雀无声。田文的母亲见事情再也隐瞒不住,只好如实相告,并叫田文上前认父。

田婴一听,立即火冒三丈,怒斥田文的母亲说:“我当时命你将其扔掉,谁让你私自把他养大的!”

田文的母亲吓得浑身发抖,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小田文镇静自若,首先不慌不忙地给父亲叩了个头,然后问道:“听说父亲因为我是五月五日生的,才要把我扔掉。但五月五日生的为什么不好,儿子想向父亲讨教其中的道理。”

田婴气呼呼地说:“五月五日生的儿女,将来长得会像门一样高,男会克父,女会克母!”

田文听了继续问父亲:“我想再向父亲请教,一个人的命运究竟是由上天支配呢,还是受门支配?”

田婴听了,无言以对。田文见父亲回答不出,接着说:“父亲如果以为人的命运受天支配,那就听天由命就是了,您又何必发愁?人的命运如果受门支配,等儿子长成,再把门加高一些就是了。可是,谁又能长得像门一样高呢?”

田婴听了,觉得年仅五岁的儿子讲的很有道理,态度有些缓和地说:“不要再说了,既然你已经活下来,就顺其自然吧!”

但田文却未就此罢休,他决心彻底解决父亲的思想疙瘩,所以又接着问父亲:“我再向父亲请教个问题,儿子的儿子是什么辈数?”

田婴说:“刚才看你很聪明,怎么这会儿又如此蠢了?儿子的儿子是孙子,谁还不知道!”

田文并不惊慌,又问:“那么孙子的孙子呢?”

田婴有些不耐烦了:“叫玄孙!”

田文接着问:“那么玄孙的玄孙呢?”

田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问这些有什么用?”

田文见父亲被问住了,乘机对父亲说:“您在齐国当宰相,历经三位国君。这些年来,齐国的疆域并没有扩大多少,但您的财富却与日俱增;再想一下,您虽然有了这么多的财富,但您的幕僚中却连一个贤才也没有。使我更不明白的是,您后宅的人穿着绫罗绸缎,可一般才士,却连粗服也穿不上;您后宅的侍妾米饭肉菜吃不完,剩下扔掉;可一般才士,却连糯糠也吃不饱。现在,您还在念念不忘地聚集财富,大概是留给您刚才所说的孙子、玄孙和一些连您也叫不出辈数的后代吧?但您却忘掉了一个大问题,这就是国家的政事却一天比一天变坏了!”

田婴听完了田文的论述,心中很感动,也十分高兴。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只有五岁的儿子,对问题看得那么远,想得这么深,真是“将门出将,相门出相”。这个有幸没被自己扔掉的孩子,将来必定是个有用之才。

后来,田文长到十几岁,田婴便让他主持家务,接待宾客。田文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希望,不仅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且处处礼贤下士,很多有才之士都愿意和他结交,田文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田婴死后,田文继承父位,做了薛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

缇萦救父告御状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个九岁的女孩子,以她惊人的胆识和毅力,步行千里,历尽艰辛,进京告状。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动了皇帝,为她的父亲洗去冤屈。这个女孩,就是名留知古的女神童缇萦。

事情发生在西汉文帝十三年。齐国(汉代封王之国,位于山东临淄)有个职务为太仓令的小官,名叫淳于意。他不仅为官清正,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爱好医学,常于工作之余攻读医术,所以,他的医术很高明。他为群众治病,不仅不收诊费,而且常常自己出钱为贫苦百姓买药,深受当地百姓称颂。

后来,由于他酷爱医学,又看不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便辞官回乡,在家中开了个药铺,一心一意地为群众看病。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小老婆得了急病,请淳于意治疗,淳于意经过再三检查,确定那女人患的是不治之症,而且到了晚期。当他将那女人的病情给商人讲清后,又为她开了一些止痛药,就让他们走了。那女人回家后,不几天就死了,商人便诬告淳于意庸医害命。于是,淳于意被抓到官府,不容辩解,就判了肉刑。

所谓肉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或割鼻子,再不就是砍左右足,这是汉朝时一种残酷的刑罚。

淳于意被判处肉刑的消息传到家中后,家人如五雷轰顶,惊得目瞪口呆。他的妻子和五个女儿更是哭得死去活来。淳于意在被解往长安行刑前,他的五个女儿前来送行。淳于意见五个女儿哭得眼睛都像熟透的桃子,不由得老泪纵横,对天长叹说:“我淳于意一生清白,不料受人诬告,竟落到如此悲惨下场!苍天啊苍天,好人没有好报,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了!”

他的妻子和四个女儿听了,越发伤心。然而,他的小女儿缇萦却停止了哭泣,大声对父亲说:“爹爹,不要伤心,我随你一道去长安,到皇帝那里去告状。我就不信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

淳于意顿时一怔,但停了一会儿,又长叹一声说:“唉,可惜你是个女孩,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缇萦却坚定地说:“女孩怎么了?女娲造人,西施忍辱救越,不都是女孩干的事么?我一定要去见皇帝!”她的几个姐姐此时也停住了哭泣,都帮缇萦说:“我们几个年龄虽长,但不懂诗书,五妹年纪虽小,但聪明机灵,知书达理,说不定真能感动皇帝呢!”淳于意见说,也只好同意了。

缇萦随押解淳于意的公差来到京都长安,自去皇宫,但被侍卫拦住。缇萦便向侍卫哭诉冤屈,侍卫们被缇萦的孝心所感动,便说:“小姑娘,不是我们不让进,只是没有皇帝的允许,谁也不敢让你进。这样吧,你可以写上一张状纸,我们给你送上去。能不能感动皇帝,那就看你的运气了。”

缇萦在诉状中写完冤屈之后,又恳切地给皇帝写道:“即使陛下认为我父亲犯有罪过,也不应该判肉刑。因为一个人死了,不能再活,砍掉了左右手足,无法再接上,割了鼻子,也不能再长出一个来,这是一种令人惨不忍睹的刑罚。再说,这种刑罚也不利于犯人改过自新,试想一个失去手足的人怎样再去为国为民做事呢?这才是真正成了社会的废人、家庭的罪人。为了救父亲,让他有个悔过的机会,我愿意给皇家做奴隶,替父亲赎罪。”她在信的最后还写道:“以上所言,不但是为我父亲求情,而且是为天下所有因罪被判肉刑的人求情,免了他们的肉刑吧!给他们一次再为国家效力的机会吧!”缇萦言真意切,汉文帝看了十分感动,当即将她召进殿上,宣布为她父亲平反昭雪,并下令废除了肉刑。

缇萦九岁长安告状,使皇帝动了恻隐之心,不仅救了父亲,也使天下所有被判处肉刑的人免去了灾难。从此,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就被世世代代地传了下来。

陈元方斥客无礼

陈纪,字元方,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人。他的父亲叫陈,出身卑微,曾为县吏、都亭佐,历任督邮、郡西门亭长、太丘长等职。特别在为太丘长时,修德清静,百姓安宁,甚有政绩,被称为陈太丘。他公元187年去世时,吊祭者达三万余人,刊石立碑,谥文范先生,可见声誉之重。

陈纪很有父风,从小以孝著称,远近闻名。时人常称其字,不呼其名,故曰陈元方。他长大后曾任中郎将,迁侍中、尚书令,拜大鸿胪。他的弟弟陈谌,字季方,也从小以德著称,与父陈、兄陈元方齐名,时称“三君”。豫州百姓为纪念他们,竞相绘三人像。

这个故事发生在陈元方七岁那年。

汉桓帝延熹九年,即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河南尹李膺等二百多人被打入狱中,陈太丘受到牵连,也被收入狱中。后党锢解禁,陈太丘被释放回乡,心灰意冷,决心再不当官了。桓帝多次派人请他再次入朝,并以高位相许,他都坚辞不就。

陈太丘回乡后,读书会友,甚是清闲自在。

一次,陈太丘与一个朋友约好,准备一同出门,约定上午那位朋友到陈太丘家中。陈太丘为守信约,自早饭后便在家中泡好茶,一边自斟自品,一边耐心等待。

一个时辰过去了,陈太丘出来望望,朋友未到;两个时辰过去了,他又走出村口望望,朋友仍未到。陈太丘心想:“怎么还没来呢?难道他忘记了么?不会的,他的记性特别好。难道有什么急事,脱不开身么?那也该来说一声呀。即使自己不能来,也该让别人来说一声才对。再等会儿吧,他决不会失约的。”

两个时辰过去了,中午已过,那位朋友仍然未到。陈太丘对他的长子陈纪说:“元方,时间到了,你那位叔叔还没来,我不能再等,只好先走了。等他来后,你告诉他,请他后边赶来就是了。”

陈太丘说罢,简单地吃了点饭就匆忙出门了。

陈太丘走后,又过了两个时辰,直到下午半晌,那位朋友才急匆匆地来到陈太丘家中。

此时,陈元方正在门外玩耍,那位朋友问道:“你父亲呢?”

陈元方答:“家父从早饭后就泡茶等您,到村口看了您好几趟,一直等到午饭后您还没有来,便简单吃了点才走的。家父走时留下话说,请您来后赶去。”

那人一听,勃然发怒说:“你父做事好无道理,约好了一同前往,怎么可以扔下别人,自己先走?这哪里是人干的事呢?”

陈元方见那人来晚了,不但没有自责,还辱骂自己的父亲,也不由得火起,对其怒斥说:“您这位叔叔怎么如此不讲道理?您和我父约好太阳正中以前准时来到,可是您没有按时来,这说明您自己不守信用。如今,您既失约,不但连一句道歉的话没有,反而去责备别人,并且还当着朋友孩子的面辱骂他的父亲,就更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亏您还是个读书人呢,难道孔老圣人就是这样教导于您的么?”

陈元方一席话,说得那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最后,终于面红耳赤地走下车来,要和陈元方好好谈谈,以表歉意。但他未料到陈元方说完之后,一甩袖子,进门去了,再没有理他。

陈元方巧对袁公

陈元方的父亲陈,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特别是辞官后,专门习书修文,这对陈元方有着重大影响。陈元方书读得很精,也善于辞令。每当他父亲的朋友来访,赋诗诵文,切磋讨论的时候,他时常旁听,也时有插言,而且常有独到见解,令友人大为惊奇。时间一久,父亲的那些文朋书友,都很喜欢他,还常常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听听他的见解。

陈元方11岁那年的一天,一个被称为“袁公”的学者前来拜访。因当时陈外出未回,陈元方热情地接待了他。

袁公久闻陈元方品学兼优,只是因为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从没有来得及和他细细交谈过。今日,袁公见陈外出,不知何时回来,便要离去,可陈元方却说,父亲很快就回来,热情地将他让到客厅,泡了茶,并主动地陪着他说话。陈元方的这一系列举动,给了袁公一个很好的印象,便在客厅内坐了下来。

袁公让陈元方坐到自己的身边,拉着他的手说:“你父亲现在不做官,和过去相比,算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心中还愉快吗?”

陈元方回答说:“我父亲一向有志学问,不愿为官,后来出仕,也是迫不得已,并常常以公务繁杂,没有时间读书而感到不安。现在辞官回乡,专修学问,如愿以偿,其悠然自得之感,那是不言而喻的。”

袁公又问:“你父亲在太丘做官,得以‘太丘’为名,说明当地群众很拥护他。那么他在太丘究竟为百姓做了哪些好事,你清楚么?”

陈元方说:“父亲做过的事,特别是有关他政绩方面的事,是从不愿向人提起的。不过,他辞官后,从太丘来看望他的人不少,其中有名人、富户,也有平民百姓。从他们的口中,我对父亲在太丘的情况也略知一二。听他们说,我父亲在治理太丘时,大致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还给了太丘一个公道。对仗势欺人的土豪劣绅,轻者批评教育,重者绳之以法。对无权无势、善良受欺的平民百姓,则关心他们,保护他们。二是缉匪惩盗,维护社会治安,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使百姓安居乐业,专务农桑。这样,时间一久,太丘人就只知有“陈太丘”,而忽视了他的真实名字了。”

陈元方见袁公听得那么认真,那么兴致勃勃,不由把话题一转,又说:“这也和您一样,过去做邺县县令时,爱民如子,惩恶扬善,声誉鹊起,老幼敬重,邺县百姓不也是只呼‘袁公’而不呼您本名了吗?”

袁公听后十分高兴地说:“说得好,说得好!我和你父亲之所以成为至交,也许关键就在于此吧!”

袁公心想,百闻不如一见。过去对陈元方的名声只是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机警灵透,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他进一步测问道:“元方,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不知你能否回答?”

陈元方知道袁公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无私,从心中敬佩。现见他有意考问自己,也想乘机向袁公请教,于是谦虚而又礼貌地说:“侄儿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很想请伯父指点。但不知您提的是何问题,请赐教!”

袁公微微一笑问道:“你父在太丘,我在邺县,理政安民,思路一致,方法相似,政绩不差上下,声誉难分高低,这究竟是你父亲从我那里学来的呢,还是我从你父亲那里学来的?”

陈元方一听,不由得一愣。但他略一思考,便已胸有成竹,于是也笑着道:“伯父,这个问题侄儿不敢妄议。不过,小侄想从侧面谈点看法,不知伯父能否应允?”

袁公说:“请讲。”

陈元方从容说道:“西周有公旦,春秋有仲尼,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俩一先一后,生于不同的时代;一东一西,处在不同的地区。但是,他们的政策都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都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但是,却从来没有人认为孔子的治理方法是从周公那里学来的,也更不会说周公的治理方法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伯父,您以为我这个比喻对吗?”

袁公听了,高兴得一下子将陈元方搂在怀中说:“好孩子,你的回答完全正确,真是难为你了!”

郑均十三劝兄廉

郑均,字仲虞,东平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东汉大臣。汉章帝重其品德才学,初为公车特征,后晋尚书。为官期间,他洁身自好,造福于民,深受百姓欢迎。后辞官归家,被章帝赐予“终身尚书俸禄”。

郑均有个13岁劝兄清廉的故事。

郑均自幼失去父母,和哥哥郑瑶一块生活,郑均喜欢读书,也许受哥哥做官的影响,好读史书,尤其对《老子》更是爱不释手。

哥哥郑瑶在县衙当官,是个专门负责处理各种案件的小官。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别看郑瑶的官不大,由于负责具体案件的处理,一些人为了打赢官司,常常送礼贿赂。郑均每看到这些,便觉心中不安,生怕哥哥“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断案不公,遭人唾骂。为此,他常以史书上的例子,劝哥哥引以为戒。但他的哥哥对他的劝告,以为是书生之见,往往一笑了之,对礼物照收不误。

有一天,郑均正在书房读书,从窗户中见仆人又领着一个中年妇女到哥哥房中去了,他料定是前来送礼的,便尾随而去,躲在窗下。

郑均隔窗往里一看,见哥哥拿着一个金镯,前看后看,上瞧下瞧,一会儿用牙咬咬,一会儿用手敲敲。

那妇人道:“老爷别再检验了,这是祖传宝物,不会有假。”

郑瑶检验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然后又收敛笑容,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叹了口气,对那妇人说:“唉,不是我不肯帮忙,只是你夫伤人性命,理当斩首;若说成误杀,又证据不足。不过,你既然找到我,这个忙是要帮的;但能不能帮得上,就看你的运气了。”

那妇人一听,立即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说:“这案子由您经手办理,忙肯定能帮的,务请老爷开恩!”

郑瑶沉思了一会儿,又对那妇人说:“别哭了,我尽力而为就是了,你先回家去吧!”

待那妇人走后,郑均立即进屋责问郑瑶说:“哥,你又收人家的东西了?这可不好,你身为地方官员,应当为百姓秉公办事。可你不是这样,谁送的礼多,谁送的礼好,黑的也能变成白的了;否则,白的也变成黑的了。我真为哥哥的行为感到羞耻!”

郑瑶不高兴地说:“你又来多管闲事了,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快回去读书,我的事不用你管!”

郑均不肯相让,又说:“这事我是管不着,可你供我读书又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让我和你一样,去做贪官吗?与其这样,我宁愿不读书,也不愿去做昧良心的事!”

郑瑶见弟弟说得如此尖锐,不由得恼羞成怒道:“你有良心,是哥哥没良心;既然这样,你就给我滚出这个家去,滚得越远越好!”

郑均流着泪说:“好吧,既然哥哥听不进我的话,那我也只好离开了!”

郑均说完,回到自己房中,简单收拾了行装,给哥哥留下个字条,便出门走了。

郑均第一次独自出门,人生路不熟,到哪里去呢?

他走了一村又一村,过了一镇又一镇。天黑了,又没有卖东西的,他又渴又饿,再也走不动了。他见一家大门前的台阶光滑干净,准备坐下来休息会儿再走,不料一坐下来,便呼呼地睡着了。

待他醒来的时候,睁眼一看,见自己躺在床上,身边有两位老人,忙要下床致谢。二位老人笑着说:“别起来,醒来就好,快吃点东西吧!”

郑均在床上坐着吃过饭后,对老人说:“小可父母双亡,流浪到此,我愿给您干活,不要工钱,请二老收留我吧!”

老人听了,高兴地说:“孩子,我们身边没有子女,你如果愿意留下,我们是非常高兴的。”

从此,郑均便在这家住了下来。

郑均每天早起干活,侍奉老人,十分勤快;晚上,在灯下读书,很是认真。老人对郑均,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又是给他买书看,又是给他买衣穿,很是疼爱。

郑瑶原本也是很喜欢弟弟的,事过之后,见弟弟独自出走,心中也很后悔,便派人四处寻找,但始终未有音讯。这时他细细想来,又觉得弟弟所言有理,不正之风有所收敛。

正是这年,汉章帝刘即位,整顿纲纪,打击危害百姓的贪官污吏,一大部分官员被罢官免职,严重的还被判处死刑。

郑瑶虽未被触及,却也是吓了一身冷汗,觉得幸亏弟弟及时提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更加思念弟弟。

三年后的一天,他正在房中看书,忽见弟弟来到房中。兄弟相见,各有感慨,抱头痛哭。而后,弟弟讲了出走后的情况,拿出一个包袱对哥哥说:“这是我三年的工钱,虽不算多,但是,是用我自己的劳动换来的,用着心里踏实啊!”

郑瑶流着泪说:“弟弟,哥哥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我今后再也不会干昧良心的事了!”

从此,郑瑶严格要求自己,秉公断案,拒收贿赂,受到民众称赞,终于变成了一个清官。

吴祐十二析吉凶

吴祐,字季英,东汉陈留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人。小时曾随父至南海,父死后放牧于泽中。四十岁才开始做官,颇有政绩。后见朝政腐败,辞职回乡,躬耕自给,讲授经书,不再复仕,至九十八岁卒。

吴祐自幼喜欢读书,遇事善于动脑,深思熟虑。正是这一特点,在他12岁那年,帮助父亲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吴祐的父亲叫吴恢,官为广东南海太守。

南海这个地方,远离中原,盛产黄金、宝石,民众富庶,社会安定。吴恢见政事不多,想乘此抄写经书,以积累资料。于是,他命人砍些青竹,破成竹简,没多长时间,竹简便堆满了书房。

吴祐12岁,就熟知史书,常与父亲谈论学问。他见书房中那么多竹简,不知有何用处,就问父亲。吴恢得意地说:“现在南海太平,民众富庶,政事不多,我何不趁此机会抄写经书?等我任期届满,经书也已抄写完毕,运往家乡,存放起来,岂不是价值连城的财富?也不枉我到南海任职一场!”

吴祐说:“这一屋子竹简若都抄成经书,那怎么运回去呢?”

吴恢说:“这好办。先把写好的竹简打成捆,然后分别装入箱内,再把箱子装上马车,不就运回去了!”

吴祐问:“那得装多少箱子和几辆马车呀?”

吴恢说:“恐怕得上百箱,马车也得装十辆。”

吴祐失色道:“如果是那样,祸事就要来了!万万不能这样做!”

吴恢见儿子如此说话,不由得一惊,急忙问道:“快说来听听,我抄经书能有什么祸事呢?”

吴祐说:“据我所知,南海这个地方盛产黄金和珠宝,所以,是个肥缺。那些当初推荐您来做太守的大员们,认为早就该给他们送去一份厚礼了,可是您至今未办,他们能对您满意么?”

吴恢生气地说:“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他不满意又能怎样?这和我抄书又有什么关系?”

吴祐道:“大有关系,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吴恢笑着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吴祐严肃起来,认真地说:“您把抄好的经书装入箱内,上百箱,十几辆马车往回运,万一别人认为您装的不是经书,而是贪污来的金银珠宝怎么办?”

吴恢听了,也有些紧张,不过沉思了一会儿,又放松下来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打开一看就完全清楚了。”

吴祐说:“没那么简单。古人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当初开国元勋、伏波将军马援,从南方把优质薏苡种子运回一车,准备在北方推广种植,就被人诬为是受贿珠宝。在他死后,还有人对他揭发诬陷,马援能说得清么?王阳平时出门,喜欢驾精美的马车,穿华丽的衣服,遭人嫉妒,造谣说他以受贿手段捞取不少黄金,害得他有口难辩。您现在说箱内装的是经书,那些对您怀恨在心的人,如果硬说是黄金、珠宝,您能向谁说得清?谁又会为您作证?若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罪于您,您就是全身是嘴也难以说清啊!所以,我认为像这种易被嫌疑的事是决不可以做的!”

吴恢听了,吓得冷汗淋漓,脸色都变了。当他心情平静后,无限感慨地摸着儿子的头说:“好儿子,亏你想得深远,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看来,我们吴氏家族中,不乏季札(春秋时吴王弟,以多次推让君位而得留贤名)那样的人才啊!”

沈子正智训华歆

沈友,字子正,出生于公元176年,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喜读经书,善于文辞,兼习武功,时人称他笔、舌、刀三者皆绝。小时有神童之称。孙权当政时,纳他为谋士。

东汉灵帝中平年间的一天,新任议郎的华歆(后为三国时期魏国军师,文帝时任相国),坐着华丽的马车,带随从数百人,走在吴郡的大街上,前呼后拥,很是威风。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出生于公元156年,很有才学,初为郡吏,后为豫章太守。因为清正廉洁,深受民众爱戴,被提拔为议郎。此时,他因公务来吴郡与孙策议事,自认为是朝廷派来的命官,神态很是傲慢。

华歆正驱车行走,忽有侍从来报告:“大人,前方迎面来了一个少年,没有让路!”

华歆发怒说:“吴郡人好无礼貌,区区一个少年,见了本官竟不让路,速交官府治罪。”

那侍从又低声说道:“禀大人,如果是个普通少年,奴才也不用报告,早就把他轰走了。因为他就是那个被称作神童的沈友,擅长辞令,现今敢迎面而来,想必来者不善,所以才请大人定夺。”

华歆对沈友也早有耳闻,知道此人不仅知书达理,而且博学多才,今闻沈友前来,也想会他一会。于是,华歆让人停住车马,掀开布帘,对其大声呼道:“迎面来的可是神童沈友么?快快过来,让我见识见识,看你究竟有多大学问。”

沈友听说华歆来吴郡后,竟傲慢自大,目中无人,很想找机会教训教训他。因此见到他的车马,并不让路,有意迎面而行。今见华歆对自己大呼小叫,没有一点礼貌,顿时心中更加有气,神态严肃地对华歆道:“君子会友,应该以礼相待,而今你坐车直呼,这哪是一个有学问人的行为?而且你现为朝廷命官,竟如此不知礼仪,我实在为你感到羞愧!”

华歆见沈友当着众人的面,如此大声训斥自己,便想发作。但转念一想,沈友刚才那几句话句句在理,无懈可击,自己的做法也确实不对,如果再发火,会引起他更激烈的反击,那将自找没趣,也有失身份。

华歆毕竟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待沈友的话一落,便急忙走下车来,对沈友重新以礼相待说:“刚才实为下官鲁莽了,请你不要见怪!”

沈友见此,急忙还礼道:“大人说哪里的话,小民刚才的一些话,也有些过分了,大人你不计较,小民已是万幸了。”

华歆高兴地说:“好个神童,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走,快快和我上车,到驿站定要和你一醉方休!”

曹植妙辩远近

曹植,字子建,出生于公元192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初封平原侯,后迁临淄侯。由于他才华出众,曹操很喜欢他,数次想立他为王太子(曹操时称魏王)。文帝曹丕篡汉称帝后,立曹植为鄄城王,明帝时改封陈王。

一提起曹植,人们便会想起他七步成诗的故事。曹植自幼聪明伶俐,博学多才,当时已在天下名士中很有影响。后代更有一种说法:“天下的才学有十斗,曹植一个人便占了八斗。”这种评价虽说有些夸张,但他的才气确实使许多人倾倒。

一年中秋节的晚上,曹操带领妻子儿女在后花园中饮酒赏月。他的几个儿子知道父王最喜欢即席作诗吟赋,便你一首我一首地作了起来。平时,要说起诗的才分,那是要数曹植最高了。然而今天,曹植却没有作诗的兴致,只是一味地称赞哥哥和弟弟们的诗。曹丕说:“三弟,平时最受父王称赞的,是你作的诗,为什么今日月色这么好,你不来一首呢?该不是你瞧不起我们吧?”

曹植说:“不是的,我也想作,只是一些好题目都让你们抢去了,我还作什么呢?这样吧,今日大家都这么高兴,就请父王出个上联我对下联吧!”

众兄弟一听,都表示赞同,可是曹操却说:“你想以联对夺魁呀,今天别想了。我给你提出一个问题,看你能否回答。”

曹植说:“那就请父王出题吧!”

曹操一抬头,望着空中一轮圆月,突然向曹植说:“你说月亮和外国相比,谁远?谁近?”

众兄弟怎么也没想到父王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都觉得太好回答了。稍有一点自然科学知识的人,也会回答:月亮远,外国近。

不料曹植想了想却说:“月亮近,外国远。”

众人都被曹植的回答惊呆了。

曹操又问:“根据是什么?”

曹植不慌不忙地说:“月亮,我们抬头就能看见,所以说它近。外国我们现在看不到,所以说它远。”

曹操听了,很高兴,称赞他回答的很有道理。但是,曹丕和其他几个兄弟听了,却迷惑不解。然而,父王已经表态了,谁还敢说不对呢?

第二年中秋,正好有几个外国朋友前来拜访曹操。曹操为了对友人表示诚挚的欢迎,特在后花园设宴招待。席间,外国友人都知曹操和他的儿子们作诗有名,便提出要欣赏曹氏父子即席作诗的才华。

曹操想了想说:“即席吟诗,是我中华儿女的特长,何足为奇?我今却想出个题目,以使我们中外朋友共展才华,岂不更加别具风采?”

几个外国朋友当即表态说:“如此也好,但不知魏王要出个什么题目?”

其实,几个外国朋友要曹氏父子即席吟诗,是想投其所好,以取得曹操的欢心,而曹操呢,是想趁此机会,进一步展现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以使外国人更加佩服中国人。对于题目,他已胸有成竹,仍出去年中秋节时的那个题目,如果他们回答的还不如一个中国小孩,岂不是更加服气了么?

想到这里,曹操微笑着对几个外国朋友说:“贵国和月亮相比,哪个离我们远,哪个离我们近?”

几个外国朋友有说月亮远的,也有说他们的国家远的,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过了一会儿,曹操又对他们说:“各位别争了,现在听听我三儿子回答好吗?”

几个外国人早就听说曹植智慧过人,今日也很想一观风采,遂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

曹植很明白父王的心思,知道他是想让自己在外国人面前露一手,于是他很有礼貌地对他们说:“以我的看法,是贵国近,月亮远。”

曹操一听,心中大惊,很生气地对曹植说:“同样一个月亮,去年中秋节你说月亮近,外国远,怎么今日又说外国近,月亮远了?”

曹植解释说:“去年和今年不同。这是因为,去年月亮能看见,而外国看不见,所以说外国远,月亮近。今日呢,就月亮而言,虽然抬头就能看见,但是它只可望,而不可即;外国呢,去年和我们既没有来往,也看不见,岂不是远么?今年就不同了,外国和我们不但有来往,而且还有思想的交流,这不是近了么?”

客人们听了,没有不夸曹植聪明的。

曹操自从把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便开始策划南征北战统一天下的大业。在这过程中,他常常利用各种时机,考察选拔将才,为他在统一大业中效力。

有一年的中秋节,天高云淡,气候温和。曹操为与众将士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便在这天一早,带领儿子曹丕、曹植和五位将领,去狩猎场打猎。

所谓狩猎场,是当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游乐,在生活着各种动物的山林中,圈出一块场地,规定每年中秋之后,皇亲国戚及三公大臣,都可随皇帝到这里行猎,而平民百姓皆不准入内。

曹操来到狩猎场,对众人说:“本王今日高兴,诸将士射猎,不仅所得猎物全部归射者所有,而且对射猎最多者重赏!”众将士一听,无不跃跃欲试。特别是那五位将军,其中有都尉许褚、司金中郎将王修、振威将军孙观、中军校尉史涣、典农中郎将任峻,更想乘机露上一手,以讨魏王欢心。恰在这时,一只梅花鹿从树林中穿过,向正西山中飞奔而去。在其他将士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五位将军箭已离弦,“嗖嗖”射出,只见那鹿一声哀鸣,便倒在了地上。

众人正欲呼啸而上,去取那鹿,曹操突然一声令下,众皆立于原地,无一再敢前往。然后,曹操大声对众将士说:“诸位将士听清,今日出猎,旗开得胜,可喜可贺。但是,五位将军射出五箭,谁能说出那鹿身中几箭?射中何处?”

众人听了,纷纷猜测。有说中两箭的,有说中三箭的,还有说中五箭的。但对射中哪个部位,却无人敢断定。

曹操见众说纷纭,即令暂止,回头问世子曹丕说:“你有何看法?”

曹丕说:“我想可能只中一箭,至于射中哪个部位,也是一时难于断言。”

曹操又问三儿子曹植:“你的意见呢?”

曹植说:“我看虽有五箭射出,而只有一箭射中,且这一箭只有射中咽喉,才可立时而毙。”

曹操笑了笑说:“好,那鹿如只中一箭,我就封箭主为‘神射手’,如中一箭以上,凡中者都予重赏!”

曹操说完,立即派出两个人前去验箭取鹿。那两人将鹿取回后,大声笑着说:“三公子说对了,只中一箭,正中咽喉!”

众将士顿时欢呼起来,无不称赞曹植才智过人,只有曹丕沉默不语。

曹操接过箭来一看,又对众人说:“五箭齐发,只中一箭,诸位猜猜看,射这一箭的是哪位将军?”

有的说是孙将军射中的,也有的说是王将军射中的,还有的说是任将军射中的。

曹操又问五位将军:“你们自己说是谁射中的?”

任将军说:“我看是孙将军射中的。”

王将军说:“我猜是孙将军或许将军射中的。”

史将军说:“我以为是许将军射中的。”

孙将军说:“是我射中的。”

许将军说:“反正我没有射中。”

曹操笑着对曹丕道:“他们五人中有三人说对了,其中包括王将军,你能断定是谁射中的么?”

曹丕正为自己的才智不如曹植而烦恼,故五位将军说的什么,他根本没有听到,又怎么能根据五位将军的意见去断定呢?见父亲问他,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曹操明白曹丕此时的心情,不由得狠狠瞪了他一眼,又转向曹植说:“你的意见呢?”

曹植说:“这神射手是非孙将军莫属了。”

曹操高兴地说:“植儿说对了。我现在宣布,封孙将军为‘神射手’,赏一万万钱!”

众人对曹植的回答仍没反应过来,遂问曹植说:“三公子根据什么断定是孙将军射中的?”

曹植说:“其实,我父王已经说出是谁射中的,只是诸位没注意分析罢了。第一,五位将军用的箭,都是他们各人的箭,箭上有名字,所以我父王一看就知道是谁射的了;第二,父王说五位将军中有三人说对了,那么这三位必然都提到了射中者的名字,而只有孙将军被三位提到了,其中包括他自己;第三,父王又说其中包括王将军的意见是对的,王将军提到了孙将军和许将军两个人,而许将军又把自己排除了,这不更清楚地说明是孙将军射中的了么?”

众人听了,对曹植的才智越发敬佩。

曹操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文章”,即使行军作战,稍有闲暇,便吟诗作文,常常通宵达旦。他曾以赏重金为孔融收集遗散了的文章;也曾派遣使者,带着金、璧、布帛和大量贵重物品去匈奴,赎回流落十二年的女文豪蔡文姬。正是由于曹操如此擅长文学、重视文学,故海内文人学士纷纷来归,以邺城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团体。

在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下,曹植从呀呀学语起,就开始学诗诵文。加之曹植本身天资过人,聪明好学,史载其十余岁时,不仅已经诵读了数十万字的诗论及辞赋,而且写出了大量的诗歌和各种体裁的文章。在邺城除“建安七子”外,还有杨修、吴质、丁仪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和文人,很令曹植羡慕。所以,曹植每有得意之作,都主动地拿给他们看,并虚心地请他们帮助修改指点。这些诗人和文人看了曹植的诗文,感到不仅词采华美,而且情真意切,无不为他的智慧和才华拍手叫绝。

曹操由于经常在外征战,很少了解三儿子曹植的学习情况,所以每次听到别人称赞曹植的智慧和才华时,总是半信半疑。这一日,曹操外出征战回到邺城,又听到有人称赞曹植,便把曹植叫来说:“不少人都在称赞你的诗文写得好,去拿些来让我瞧瞧!”

曹植知道父亲的文学造诣深厚,要求也甚严格,便立即挑选了一批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拿去给他。曹操看了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心想:曹植年只十二三岁,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文么?说不定是抄袭来的吧?

想到这里,曹操便将曹植叫来,故意动怒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学会撒谎了?快快说来,你这些文章,是不是别人替你作的?是谁替你作的?快快如实说来!”

曹植笑着说:“父王说哪里的话,儿子作文赋诗,向来是有感所思而就,怎么会找人替作呢?即使作品能替,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能替么?放心吧,这些都是孩儿的作品,父亲如不相信,可当面测试嘛!”

曹操见曹植回答得如此坦然自若,也就深信不疑,越发从内心喜欢曹植的才华,并有意让他将来做接班人。

公元210年冬,铜雀台(曹操所筑三台之一,其他两台是金虎台、冰井台)落成。曹操登台设宴,大会群臣。为了活跃宴会的气氛,他让武将当场比武,文官即席赋诗,各显其才。他的几个儿子以为今日父王不会点他们的将,便放量豪饮。不料,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曹操突然对他们说:“我现令你们几个,以台为题,各作一赋,为台增辉。”当曹丕等人毫无思想准备,闻言正在冥思苦想的时候,曹植却一挥而就,交上了第一篇《铜雀台赋》。

曹操看后,感到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不但构思精巧高人一筹,更以词美句绝而使他的几个兄弟望尘莫及。从此,曹操对曹植更是另眼相看了。

此时,曹植年只十七岁。

由于曹植才华出众,曹操曾多次流露出让他做太子的意思。但是后来,又逐渐感到,曹植虽有才华,但常感情冲动,喝酒误事,而且很少关心国家政治。与其相比,曹丕却性格内向,城府深沉。他文才虽不如曹植,但对政事时刻关心,而且谨慎持重,可委以重任。

所以,在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前留下遗言,让曹丕接替了他的位置。曹丕当了魏王后,因嫉妒曹植的才能,想杀掉曹植,才逼出了曹植的力作七步诗《煮豆燃萁》。诗中云: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被诗中的情意所感动,动了恻隐之心,方给了曹植一条生路,封其为东阿王,却禁止他再回京师。曹植为东阿王后,不久又改封陈王,曾多次请求任用,终未如愿,于公元232年忧郁而死。因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有《曹子建集》传世。

信都芳不闻雷声

信都芳,字玉林,河间(今河北献县)人。他精通算术,构思巧妙,曾将“浑天美器”、“地动铜鸟”、“漏刻候风”等诸巧事撰写成书,并绘上插图,名为《器准》;又著有《乐书》、《遁甲经》、《四术周髀宗》传世。

据史书记载,信都芳从小爱好读书,尤喜算术,还爱琢磨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琢磨问题,遇有难点,可以一连几天废寝忘食,母亲喊他吃饭也听不见。直到母亲来到跟前,用手拉他时,方才知道母亲在叫他。吃了没几口,他便又回到了书房中继续计算,从晚上直到天明。有一天上午,他正在计算一个邻人托他求解的问题,母亲让他去买些盐来。他应了一声,只得出门。他一边走,一边思考,因为过于专心,竟扑通一声掉进路边的一个水坑。不料这一跤,反倒让他突然想到了解开那个难题的关键。他不知疼痛,兴高采烈地从坑中爬出,顾不得浑身泥水,一口气跑到托他的那人家中,说出了结果。邻人见他如此,非常感动,要送给他报酬,被婉言谢绝;继而留他吃饭,他才猛然想起来,笑着对那人说:“我得走了,母亲还在家等着我买盐做菜呢!”

事后,别人问他,怎么大白天会跌进水坑?他回答说:“我只要一解起算术题来,就是轰轰的雷声,我也听不到呀!”

何妥戏答顾良

何妥,字栖凤,西城郫县(今属四川)人。他初在南梁做官,后为北周太学博士。隋朝建立后,任国子博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庄子义疏》、《封禅书》和《乐要》等,另又有文集十卷传世。

何妥出身商人家庭,他的父亲何细胡做买卖来到四川郫县,成为巨商,号称四川大贾。

何妥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但不喜银钱,却爱读书。他八岁时便已读完《诗经》、《论语》和《左氏春秋》,亦读过《易经》、《孝经》和有关封禅方面的书。他所掌握的知识,就连一些成年人也比不上,方圆几十里,没有人不佩服。有一天,何妥的邻人中有人对他开玩笑说:“在十里八乡之内,你的才学,没有人能比得上;可要是在国子监,那里最差的恐怕也比你强。”何妥把这话记在心中。

不久,何妥来到国子监。这时,刚讲完课的博士助教顾良正走出来。他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站在教室窗外,觉得奇怪,便上前询问。顾良知道他就是何妥,非常高兴:“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神童何妥,今日一见,果然有风度。”

何妥见顾良称赞他,有些不好意思,遂谦虚地说:“先生不要取笑,我只不过徒有虚名。刚才听了您的讲解,才真是受益匪浅。”

顾良见何妥出语不凡,便想考考他的应变能力。于是,顾良故意问道:“何妥,你这姓何的‘何’字,是荷叶的‘荷’还是河水的‘河’呢?”

何妥听了,知其用意,便笑着答道:“博士问得好。不过,我倒想先请教博士,您的姓氏‘顾’字,究竟是眷顾(关怀照顾的意思)的‘顾’,还是新故(死的意思)的‘故’呢?先生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你向我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贾嘉隐辨树对重臣

贾嘉隐,是唐朝初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从小相貌丑陋,但机智颖悟,聪明好学。史书称他“八岁通《论语》、《毛诗》,十岁通《史记》和《汉书》”,善于言辩,有问必答,应对如流,有“神童”之称。

唐太宗听说后,便将他召入朝廷,亲自测试,感到他的智慧果然非同一般,很是高兴。从此,唐太宗每逢有空的时候,便召他进宫,设宴招待,并让一些身边大臣作陪。

但是,唐太宗对贾嘉隐的厚爱,引起了身边两位重臣的不服。其中一位是太尉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和太宗有布衣之交,又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另一位则是司空兼御史大夫徐责力,也是唐太宗信得过的朝廷重臣。他们二人私下议论说,贾嘉隐只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究竟有多大本事,竟被一国之君这样看重?准备抽个机会难难这个小“神童”。

却说这一天,唐太宗又设宴招待贾嘉隐。宴席上,唐太宗再次与一些作陪的大臣谈起他和贾嘉隐之间的应对之事,最后对众臣说:“小嘉隐年纪虽小,但对经书的理解,有时连我也难达到,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众卿都是治国能臣,政务再多,事情再忙,千万不要忘记读书啊!”众臣听了,纷纷表示:“陛下教诲极是。”

只有长孙无忌和徐责力听后低头不语。宴席散后,长孙无忌和徐责力有意约贾嘉隐到宫廷前院散步。

庭院里,繁花似锦,树木成荫,小嘉隐顿时被庭院中的美景所吸引,高兴得一会儿说那种花多么名贵,一会儿说这种树栽得少了,真是兴致勃勃,眉飞色舞。长孙无忌和徐责力却是低头漫步,思考着找个什么题目难为一下小嘉隐。因此,他们对嘉隐的言语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是“哼哈”的应付着。

徐责力看到院中三棵大槐树,突然想起,这三棵大槐树象征着古代朝廷中的“三公”,是古书中的一个典故。题目终于想到了。徐责力立即把小嘉隐叫到跟前,而自己则倚在一棵槐树上,笑着对小嘉隐说:“你知道我背后靠的是棵什么树?”

小嘉隐抬头一看,是棵槐树,心想:“他为什么提出这么个简单的问题来?”他又想到刚才这两位大臣在宴席上的表情,心中忽地明白了。于是,便从容不迫地答道:“是松树。”

徐责力一听,不高兴地说:“真是一派胡言,明明是棵顶天立地的槐树,你怎么能说是松树?这点知识都没有,还称‘神童’,不觉得可笑么?”

小嘉隐微微笑着说:“大人,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树为‘木’,徐大人位列‘三公’,试想以‘木’配‘公’,难道不是‘松’么?”

徐责力见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三槐树”的典故,却以“木”配“公”暗示出来,对自己又有礼貌,感到这种回答太巧妙了,而自己一时竟没有想到,不由得羞愧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长孙无忌见徐责力没有难住小嘉隐,心中很不服气,自己索性洋洋得意地靠在一棵松树上,问小嘉隐说:“你看我背后靠的是棵什么树?”

他之所以洋洋得意,是因为他想:刚才小嘉隐以“木”配“公”的回答,不但恭维了徐责力,而且又回答了典故的来源,我也位在三公之列,现在靠在一棵松树上,看你还有何话说?他以为这次肯定会把小嘉隐难住了。

小嘉隐此时又作何想呢?他想的则是:皇上都不小看我,你们两位大臣却自恃学问渊博,千方百计地想把我难住让我丢丑,既然如此,我今日也索性羞辱你们一顿。

小嘉隐想到这里,抬头看看松树,又看看长孙无忌的神态,不由得觉得好笑,于是,又顺口回答说:“长孙大人靠的是‘槐树’。”

长孙无忌一听,哈哈大笑说:“更是一派胡言!”

徐责力也乘机嘲笑说:“这次你可说错了,赶快纠正一下吧!”

小嘉隐仍然神态自若,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的说法没有错,也不必纠正。徐大人您想,刚才您是以‘木’靠‘公’,当然是‘松’树;而长孙大人则不同,是‘木’靠‘鬼”,不就是‘槐’树了么?”

小嘉隐此言暗含你二人今日动机不纯、心怀鬼胎之意,徐责力和长孙无忌心中自然明白,所以听了小嘉隐的解释,没敢再行争执,只好说了两句:“答得好,答得好,无愧‘神童’之称!”

然后,两人都面带愧色,灰溜溜地告辞而去。

李德裕不答宰相

李德裕,字文饶,出生于公元787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是唐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博学多识,胆略过人,曾两度出任宰相,甚有名望。

李德裕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李栖筠,通晓经史,在唐肃宗时任御史大夫。他的父亲李吉甫,未成年便做了太常博士,先后两次出任宰相。

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李德裕无论从性格上、爱好上都受到了较深的影响,幼有壮志,刻苦好学,喜读史书。他七八岁时,便读完了《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尤其对《后汉书》和《左氏春秋》更为精通。在性格上,李德裕也和他的祖父、父亲一样,遇事善于思考,稳重深沉,不爱与人交流,把全部精力用在学问上。

大约在李德裕八九岁时,因博览群书、文才超群而名声大震,被称为神童。当时,朝中有一个叫武元衡的宰相,不但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而且治国有绩,在朝中德高望重;并且以宽宏大度,爱才、荐才受人崇敬。武元衡和李吉甫同朝为官,听到李吉甫有个儿子,因有奇才而被称为神童,便想单独见识见识,一睹神童风采。

有一天,武元衡派人把李德裕叫到府中。李德裕来到相府,首先向武元衡施礼问安,然后恭敬地站在一旁,待得到允许后方才就坐。武元衡见李德裕不仅生得眉清目秀,举止庄重,而且十分谦恭有礼,心中已是喜欢,便亲切地先问了一些家中的情况,李德裕都一一做了回答。不料,当武元衡问起他的学习情况时,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

武元衡问道:“孩子,听说你读书很用功,平时喜欢读的是什么书?”

李德裕正襟危坐,没有言语。

武元衡以为他心情紧张,或是读了些坏书,不敢贸然回答,便又和颜悦色地开导他说:“说说看,不要怕,就是说错了,我也不会怪你的!”

李德裕仍然面无表情,低头不语。

武元衡失望了,便吩咐家人立即把李德裕送了回去。

第二天,武元衡见到李吉甫,把他召见李德裕的过程说了一遍,然后用带有讽刺的口气嘲笑说:“都说你那儿子是个神童,可我昨天一见,就连平时最爱读的书是什么也回答不上来,这不是‘神’得发呆了吗?像这种‘神’法,还不如不神的好。”

李吉甫听了,又羞又惊。他回到家中,一看到儿子,便火冒三丈地责问道:“你怎么得罪宰相了,让他说你又呆又笨?”

李德裕则微笑着对父亲说:“请父亲不要生气,其实昨天那种场面,完全是宰相造成的。你想,他身为宰相,关心的应是国家大事,要问的话,也理应问我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知识;但是,昨天他却问我爱读什么书。读书的事,是礼部和太学官员管理的范围,而他身为当朝宰相问这些小事,岂不有失身分?所以,我没有回答他。”

李吉甫听了儿子的解释,感到很有道理,遂转怒为喜,并向武元衡作了说明。武元衡听后,很感羞愧地说:“这的确是我的过错。”

事后,武元衡将此事报告了唐德宗。德宗十分高兴,立即派人将李德裕召来,把他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膝上,问长问短,很是亲昵,并赏赐了很多贵重物品。

李德裕长大后,两次为相,针对唐朝后期朝政日益腐败,国势江河日下的严峻形势,全力投入到朝廷大事上。他节制四方,兴利除弊;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抑制宦官专权,打击佛教势力;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作风。唐朝廷经他的精心治理,逐步扭转了后期衰败的形势,曾一度出现了“会昌中兴”的局面,受到朝野上下的称赞。

李德裕著作颇丰,先后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问》、《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代判记》、《太和辩谤略》等传于后世。

翟永龄止母念佛

翟永龄,是明朝中期一位小有名气的神童。他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整日以读诗书为乐。翟永龄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到七八岁时,写诗作文章就很有名气了。他还有个特点,就是爱动脑子,街坊邻居有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只要让他遇上,保证一会儿就能想出办法来。时间一久,谁家有了难题,都愿意找他出个主意。这年,翟永龄只有11岁。

他的母亲是个佛教徒,平时,每天都要烧香念佛,而且一念起来,就是要从点一炷香开始念,直念到香烧完,才算完事;如果碰上逢年过节,那更是不得了,要设香案,烧纸钱,特别是烧香,要连烧三次,每次也要念三次佛,家中人没有不烦的,但谁也不敢吭声。

这一日,父亲把翟永龄叫到书房说:“你母亲终日这样念佛,有用处吗?”

翟永龄说:“有什么用处!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钱财,还招人生厌,我心中早就烦了。”

父亲说:“你有法子让她不念么?”

翟永龄道:“她脾气那么大,谁敢呀?你要敢的话,你就去制止呀!”

父亲笑着说:“别人家中的大事小事,只要作了难,你都能想出法来,难道自己家的事就没法了么?”

翟永龄笑着说:“我不是没法,只是不忍心骗她。”

父亲道:“你不忍心骗她,‘佛’可忍心,不仅骗了她,还骗了咱们全家的钱财呢!”

翟永龄说:“那好吧,我这就去。”

翟永龄来到堂屋,见母亲正跪在佛像前,口中念念有词,便走上前去猛地大声喊道:“母亲!母亲!”

母亲没有理睬,照旧念佛不止。

翟永龄又一连大声喊了两次。

母亲这才一边念佛,一边说:“我听见了,什么事?”

翟永龄没有回答。

当母亲问他后,又继续念佛的时候,翟永龄又大声喊道:“母亲!母亲!母亲!”

连喊三声,喊得母亲心烦意乱,不由大怒,立即停下念佛,站起身来,回头对他责骂说:“烦死了,叫魂么!我又不是聋子,你这么大喊大叫干什么?”

翟永龄见母亲生气,遂笑着解释说:“母亲,不必生气。我只叫了你几声,你就觉得烦死了;可你一天要念‘阿弥陀佛’几百遍,甚至上千遍,佛祖不是更烦么?这样下去,佛祖烦到一定时候,就会发怒,到那时,可就不得了啊!”

母亲一听,有些害怕,急问:“怎么个不得了法?”

翟永龄说:“佛经上讲,如果教徒得罪了佛祖,活着要遭殃,死后去不了极乐世界!”

“啊!”母亲听后,吓得脸都变了色,从此再也不敢有事无事地念佛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