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节素质教育管理概述2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特长

这是人才培养认识上的一个错误。素质教育在育人目标方面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把学生特长培养看成是学生潜能充分开发和良好个性培养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中介因素。素质教育的奠基性决定了它向学生提供的只能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专业)素养,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而不是成为某一门领域的“小专家”、“小行家”。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强调的是特长的培养性,而不是达成性。它不在于人才而是为未来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强调的是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长培养,而非单一的特长培养,即为培养特长而培养特长。

认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多开课程

这同样是认识理论上的一种偏见。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等于要多开课程。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素质教育是期望通过合理的课程结构解决学生的“双基”与个性的充分发展的矛盾;期望通过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多科课型的有机构建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期望通过各种课程的内在体系与其他课程体系的有机联系来实现学牛身心素质持续健壤地发展。素质教育的这种教育活动的全面性,并非要求学生都成为“仝优生”而“面面俱优”,是强调提供“全面性”的教育机遇,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辟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认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拉齐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是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一种肤浅幼稚的理解。素质教育所提出的面向全体,是指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最基本的教育要求。在此前提下,强调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全面并不是那种不分巨细地面面俱到,也不是以一个模式要求所有学生,而是要保证每个学生任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个性。不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潜在优势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就会阻碍学生潜能的有效开发,就有失一个教师的资格。那种人为的拉齐学生水平的做法,只能是与“揠苗助长”的故事一样成为笑话,而绝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总之,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有学问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探索,我们只有明辨是非,真正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走出晕眩误区,才能肩负起培养跨世纪的人才的重任,不负丰祖国民族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才会在教育教学这块广阔的舞台中舞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展示自己的教者风范。

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和人的素质

素质,指事物的本质。人的素质,指人的基本品质。人的素质有两种解释:

(1)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上的特点,即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特别是大脑的特点。这些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又称遗传素质。

(2)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干部素质、校长素质、教师素质、医生素质,这是个人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是通过个人的经历获得的。综合起来说,人的素质是指先天素质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

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是什么关系?先天素质是形成个人基本品质的前提,后天的环境、教育、个人经历,是先天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

例如一个先天聋哑的人,不论怎么教育培养,都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歌唱家、演说家。同样,有音乐天赋的人,如果得不到培养,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也成不了音乐家。后天形成的素质,一般指人的个性、性格、意志、毅力、兴趣、情感、风度、气质等。

“素质教育”由来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有些学者翻阅许多资料,作过多方考证,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据查,1985年5月27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只提到“提高民族素质”,并未出现“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只提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民族的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未出现“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中央文件第一次出现素质教育这一名词,是199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原文如下:“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很明显,这是针对德育工作说的,不是针对“应试教育”说的。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多次指出,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

而“应试教育”最早见之于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原文是“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对立面的素质教育,是《纲要》印发以后出现的。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谁首先提出来的?有的学者也作过考证。其实,这一概念是谁最早提出来的,并不重要,这样的“考证”,似乎没有必要继续下去。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可以追溯到科举制度。

从隋朝开始,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取仕”是中国选仕制度的一大改革。科举制度对于封建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这一制度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也使教育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阶段和附庸,学校教育逐步被拉上应试、做官教育的轨道。

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教育仍未彻底摆脱这一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应试、升学仍然左右着我们学校的办学方向。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三类观点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对立的有的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命题。应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因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

(2)不能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对立的如有的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相照应、相依发展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产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能认为是对立的,肯定一个,否定一个。

“应试教育也在提高人的素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种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层次不同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低级阶段,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提‘发展’、‘迈进’比‘转轨’更为合适”。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部分对立有的提出把升学教育分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升学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升学教育,从而认为“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不对立”。

我们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否对立,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应试教育”的涵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7条提出“应试教育”时,给“应试教育”四个字加上了引号,这就意味着不能简单地把整个教育从上到下都归结为应试教育,否则是不符合实际的。

同时表明“应试教育”一词有其特定的涵义,“应试教育”一词是作为一个贬义词而提出的,凡“应试教育”都是单纯追求升学率的。而“素质教育”一词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正是针对“应试教育”而出现的,是对“应试教育”的直接反驳。

由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全面否定我国过去的基础教育,事实上我国过去的基础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应试教育是一个贬词,但不能说我国过去的基础教育就纯粹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也培养一些素质,应试素质也是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不能以此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我们摒弃“应试教育”决不是要摒弃考试。相反,素质教育更重视考试,更重视改进考试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我们否定“应试教育”,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并不等于反对升学率高的示范学校。升学率高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

升学率高的学校,不一定完全实施素质教育,其真正的综合教育质量,可能高,也可能一般。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升学率一般并不比同类可比性学校低。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求或鼓励不及格,相反,实施素质教育必将硕果累累,高升学率仅是其中之一。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

(1)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地,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则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

(2)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而重视高分学生,更确切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3)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如语文、外语学科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数理化学科中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动手操作,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而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

(4)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素质教育则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形式、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

(6)教育结果不同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下,全体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是一个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础阶段,一般含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指对年轻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未来做人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属于普通教育性质。一种属于义务教育,指小学、初中阶级的教育;另一种属于非义务教育,指高中阶段的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级。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在内的广泛而全面的基础。人在步入社会之前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都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必须扎实坚固,使学生形成继续发展的坚实丰厚的生长点,这就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而素质教育凭借着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形成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必然要求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相对保持稳定。无疑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相对稳定性。人的素质既有相对稳定性,也有时代性。因而要求学校教育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适当吸纳最新科技、文化成果,调整、充实和完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多方面的挑战。这就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时代性。”因为素质教育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因此,一定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教育返朴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异化为“应试教育”。这种异化使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归纳有三类观点:

一种认为只有把全面发展落实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只有把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种认为素质教育与以“五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以此否定素质教育的提法,主张用全面发展教育为涵盖。一种认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同意第三类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二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的教育。并将它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就发展的观点看,它显然存在不足。因为它只指出了全面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而没有明确界定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严格讲,德育、智育和体育都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手段和途径。至于德、智、体,虽然是全面发展的内容,却缺少一个适当的定位概念来对它们的内涵加以概括。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全面发展什么?全面发展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的素质。可见,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深化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根本途径就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和体育是促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根本途径。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的途径,决不限于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途径也应有所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强调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事实证明,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就此止步。比如心理健康教育,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观点,“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指身体上、心理上的完好状态”。这一观点在我国显然还未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这更说明了,用“素质教育”的概念能更准确地表达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更强调个性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性。素质教育不是选择教育,它虽然不反对英才教育,而且积极创造条件让所有可能成为英才者脱颖而出,但反对用英才传统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受教育者,它更强调在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得到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教育重视人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更强调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要发展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这是社会发展到现代化和国际化时对人的素质的更新更高的需要,同时也是个人一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素质教育指的是学校按国家对全体公民素质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对青少年实施的教育。这种教育虽然也要求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但其全面发展的要求重在基础性,它是为以后的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并不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的层次很高、发展很充分。再则是,素质教育一般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而全面发展教育则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而是贯串整个教育阶段一直到高等教育,都要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做到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相统一,传授知识是基础,发展能力是桥梁,提高思想素质是目的,学生的能力与思想素质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因此,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上突出一个“能”字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觉悟的提高上,实现知识和觉悟的统一。我们通过课堂学习、自学讨论、热点辩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发挥思想品德的育德功能,尽量使课文内容和学生思想热点碰撞,找到两者最佳结合点。

教学思想上突出一个“全”字

在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都会有差异,出现差生是必然的。我们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者,要带头做好差生的转换工作,对待差生要有耐心和信心。在工作中,积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和这些同学谈心、交朋友,做一些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调整一些关系。

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换来了学生的尊敬,在工作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如:班里有一名学生经常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受到学校多次处分。针对他的情况,老师要经常同他谈心、谈理想、谈人生、谈学校和家长对他的期望。经过耐心教育,他改掉了这些恶习,一心扑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教学方法上突出一个“活”字

在素质教育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善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挖掘课文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设疑、诱导等手段,把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觉悟。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用讨论、辩论、问答式方法上课,还用挂图、录像、录音、幻灯片等手段,把课文中的声、光、色、形、情展示给学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原则上突出一个“联”字

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结合的具体内容是: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引入当前国际的热点问题、党的方针政策、社会生活中典型事例等,并把课文内容与之紧密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大课堂的形式主要是时政讲座、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劳动实践等。比如,每学期都要带学生去农民家劳动一次,参加一些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要结合国际形势发展和学校德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出新的调查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思想品德的育德功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使它在培养学生能力、转变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方面起到思想品德可起到的作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二字,包括以下含义:

(1)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从全国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从学校教育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什么素质?在酝酿准备阶段和起步阶段,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些说法,或者过于笼统,或者失之片面。

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要提高学生什么素质?应有一个统一的解释。这个统一解释就是《中国教育改油发展纲要》所指明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要提高学生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这个解释,既具体,又全面。

从学校教育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内容

(1)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国外叫道德教育。中小学要特别重视德育工作,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德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要改进德育的工作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德育最重要的是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2)重视智育工作智育即智力教育。智力一般指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判断力等。文化科学知识,是智力的基础。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智力是不可能获得发展的。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通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靠改革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我们还应该把智力的范围看得更宽一些,例如收集和处理信息教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智力。在信息时代和高科技发展时代,这些能力显得特别重要,要着力培养。

(3)加强和改善体育卫生工作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体育是从锻炼方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卫生是从保健、医疗方面保护学生的健康。

两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要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要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要重视学校卫生工作。认真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4)发挥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才能。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和音乐是美育的重点课程,中小学要加强美术、音乐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重视劳动技术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的途径,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对这句话要有正确的、全面的理解。

一般认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就是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这样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劳结合的目的,是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应该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看得更宽广一些,不要仅仅限于参加体力劳动。教劳结合是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7.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

建立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适应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强化教育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实质是“价值判断”

评价就是评定价值,所以“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教育评价必须既重视教育的个体价值,又要注重其社会价值;既要以是否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又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

对象是“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因素”

素质教育评价的重点对象是学生,看学生经过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原有基础上素质有哪些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怎样等;同时还要对“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进行评价。这些因素包括了除学生以外的其他对象,诸如学校、教师、管理部门等等。

教育评价的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依据的准则。我们认为,所谓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就是指依照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教育的原则及其价值标准而建立起来的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的一系列的方法、标准和规定。

8.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依据

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依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表现在人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面占有,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还包括精神、道德、情感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个体的发展,而是“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还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这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为我们建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开展素质教育评价,其宗旨是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和谐发展与全面提高,既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的发展;同时,又能促进受教育者各自特长的发挥和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造就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以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法规为依据

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明确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

从现代教育学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全面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为目的以造就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人为宗旨的教育。它立足于使受教育者人格和身心和谐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现行的一切教育法规都是为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服务的。因此,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必须依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制定,使之有利于维护教育组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正当权利、权益。

以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经验为依据

教育活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经验表明,教育评价体系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对以往评价体系的改革和扬弃。因此,既要以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目的为依据,也要把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经验作为构建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而认识始于经验。我们既要承认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实践经验对于教育评价的借鉴意义。当前,素质教育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由于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都已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建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时的重要依据。

9.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原则

素质教育评价原则是指开展素质教育评价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或标准。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必须从素质教育评价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对素质教育评价的期望出发,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要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正确导向原则

众所周知,教育评价具有反馈、鉴定、选拔、激励等多种功能,但是,它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导向。因此,在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时,必须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关键的是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恰当地确定权重。

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者,首先要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要把握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实质,明确素质教育的宗旨和重点,这样才能把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宗旨贯穿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和教学评价工作之中,确保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

科学合理原则

所谓科学合理原则是指进行教育评价必须符合教育和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应当注意两个问题。

(1)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制订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要注意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系统性,既要考虑到那些表面可见的因素,又要注意到某些不可见的潜在因素。

二是要注意区别评价对象的不同情况,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各地、各校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等情形迥然有别,如果评价指标体系千篇一律,评价标准完全一致,那么,就会挫伤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办学积极性,达不到教育评价的目的。

(2)必须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搞好教育评价并使评价结论科学、客观、全面的两种重要方法。由于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人数众多,空间广阔,时间较长,内容丰富,而且活动对象各自的条件、状况千差万别,情形复杂,因此,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不能过于强调量化,应当坚持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的原则。

该用定量评价的就要进行定量评价,有些评价内容是无法进行定量描述的,就应用定性评价。如教师、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兴趣爱好、毅力意志、价值取向、性格特长;又如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生的创新精神等等,这些是不易进行定量评价的,只能用定性评价的方法。

多元标准原则

教育评价的标准是一定时期人们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反映,是人们对教育价值、教育功能认识的结晶。与一定的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标准是由一定的教育模式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应试教育的模式把教育的价值、功能定位在筛选功能上,与此相应的教育评价就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考分的高低来选拔学生,其标准是单一的;而素质教育是把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的功能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关注的重点是怎样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是如何发展提高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其功能与标准是多元性的。

尽管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评价标准有多种多样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教育评价的标准必须是多元的。有学者从教育评价标准的两种分类角度,即评价标准内涵、确定评价尺度的方法与途径的角度,将多元标准作了归纳和分析。从教育评价标准内涵的角度划分,素质教育评价标准是素质标准、职责标准、效果标准三者相结合的标准体系。

从确定评价标准的方法与途径的角度来划分,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包括相对标准、绝对标准、个体标准,也是三者结合的一个多元性的标准体系。总之,要使评价体系有利于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简易可行原则

简易可行原则是指教育评价体系在保证正确导向、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做到既能对教育现象进行度量,又便于评价过程中操作实施。坚持这一原则要注意四个问题。

(1)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在确保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简明清晰,表述准确,指标多寡适当,难易适度。

(2)从实际出发,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讲究实效,防止搞花架子、形式主义。

(3)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有权重,权重的比例要科学合理。

(4)有利于评价工作的操作实施,有利于评价对象的正常工作,有利于节省人力财力。

依法治教原则

所谓依法治教原则是指根据法律法规治理教育工作,通过教育评价依法管理教育,把教育评价纳入法治的轨道。为了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使我国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为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坚持法制性原则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依法治教,依法保证教师、学生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因此,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对学校、教师、学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法、知法、执法、守法方面的评价,并对其做出判断。

10.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意义

有利于全面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影响下,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倾向。

在中小学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多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轻视德育和体育,忽视基础知识、基础素质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重智育、分数,轻德育、能力;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等不良倾向。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教育评价体制不完善,教育评价的导向不正确。

因此,要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转变教育评价导向,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服从和服务于素质教育需要的科学、完整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教育评价具有多种功能,是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制度化的有效机制。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全面实施,教育管理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日渐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地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开展教育评价工作,那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难以达到科学化、制度化,也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宗旨。

学校管理中诸如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机构设置、人事安排、教师培训等,都必须经过决策。这些方面的决策,应该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符合现代学校管理的原理和要求,因此需要经过论证和评价。

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从国际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看,教育评价已由原来“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变为今天的“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从深化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素质教育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围绕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改革实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泰勒曾说:“教育目标的分析、教育的评价和教育计划,是不断地循环着,当你在评估教育评价的效果时,便会屡次对那些建立在教育前提的‘目标’发生改良修正的联想,同时也会提出教授法或指导计划的修正方向。目标和指导计划修正以后,又要求指导法的修正,也要求评价计划的修正,他们是互为循环的,因此教育评价正可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可见,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在教育决策、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1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

实质是全面发展教育

这是要树立的第一个基本观点。素质教育在酝酿准备和起步阶段,有过许多定义,模糊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而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实质,牢牢掌握全面发展这个核心。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

这是要树立的第二个基本观点。所谓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扇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而不是只提高某一方面的素质。

有的同志以为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是发挥学生的特长,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培养学生特长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特长是需要的,但必须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去发展学生的特长。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这是要树立的第三个基本观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学习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大,考试过多,各种竞赛活动和学习资料泛滥成灾。其后果是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损害学生健康,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他们上学的时间比大人上班早,放学后还要面对一堆家庭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辅导班。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负担过重而精神崩溃或离家出走,体质下降更是不可胜数。这是对孩子的摧残,不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就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

1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

有些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这种说法不准确,容易引起误解。所谓渠道,就是途径。所谓课堂,即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当然不包括课外,不包括社会实践活动。

诚然,课堂是学科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要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只限于文化科学素质。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的说法欠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五项基本素质,应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光靠课堂不行。

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不仅需要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还要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据报道,韩国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

其中有两条特别突出:一是减少科目,减轻学生课业等压力,例如,初中把《社会》和《国史》合并为《社会》;二是压缩课时,减少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如小学的《道德》课从原来的68学时减少到34学时。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就很容易忽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势必淡化文化科学素质以外的素质,而这些,正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课堂学习时间越多越好,少了就会降低教学质量。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五小时至七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人们普遍认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责任感和领导能力等。美国学生的课外活动可谓五花八门,有学术性的、娱乐性的、健身性的,也有社区服务性的。美国高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名牌大学已将其作为总分的20%计人录取成绩。那些学科成绩优良、课外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成为各大学竞相录取的对象。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基本途径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多途径实施素质教育,政府要领导,全社会要支持。实施的渠道不应有主次之分,犹如五大素质没有主次之分一样。因为素质教育的效果应从整体去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应综合起来评估。如果推进素质教育这场“战斗”,决定胜负、成败在课堂,其他渠道只起配合作用,这种说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13.素质教育要靠制度保证

“素质教育”至今步履维艰,关键在于还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教育人事制度。正因为如此,才导致素质教育每每面临困境,屡屡遭遇尴尬,才导致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忧心忡忡,既焦急又无奈。

呼唤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却是“千呼万唤出不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仍用沿袭了多少年的、被有识之士批判了多少回的高考成绩来评价学校,社会各界也是用高考成绩来评价教育。或者说就是用尖子生培养情况来评价学校,评价教育。在大中专院校录取人数极少的时候,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按上建档线人数的多少;后来随着地方院校的创办,高校录取人数增加,按建档线考核学校嫌人数多,不足以突出培养尖子生的情况,就改为按省定大专线考核;2001年,高校大幅度扩招,高职和大专合并,省定大专线和地方大专线并为一道线,于是就又改为按本科线对学校进行考核。照此办理,再过几年,高校进一步扩大规模,本科上线人数也会大量增加,到那时可能会用上重点线人数考核评价学校了。这样的评价办法,实际上是“精英教育”的产物,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不相吻合。由于这样的教育评价办法仍然在起着关键作用,在引导着学校集中力量抓好尖子,保证高考上线人数,学校就不可能不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行动上抓的是“应试教育”;就不可能不在会议上讲的是面向全体,行动上做的是重点培优;就不可能不对外宣传的是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实际上做的是要求整齐划一,追求高分;就不可能不课表上排有社会实践课,实际上从来都不上,或者是将其挤到假期里,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应该说教育评价制度是指挥棒,指挥棒指到哪里学校就会往哪个方向努力。现在的问题是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你没有和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教育评价办法,仍然用高考上线人数对学校进行评价,恐怕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都不会有北京特级教师孙维刚那样的境界和水平,“戴着镣铐”跳出优美的“天鹅舞”,而只能会跟着指挥棒走,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把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让素质教育徒有虚名。

当前的僵化的教育人事制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要有既为经师又为人师、专业功力深厚、专业思想巩固、胸怀宽广、勤奋好学、正在无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优秀品质,要让学生既敬重又佩服,亲之近之,尊之爱之,也就是像孙维刚老师那样视事业为生命,对学生胜儿女的人。因为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有好多东西是不能靠领导布置要求的,也是不能纳入评价考核的,它全靠老师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一种本能,一种潜意识行为。然而这样的教师需要培养,需要有能使教师自觉地向孙维刚这样的老师看齐的教育人事制度。

无庸讳言,现在的教育人事制度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根本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多次要求学校实行聘任制,但那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一是因为教师资格认定还没有向社会开放,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以及其他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而且愿意当教师的人,还没有办法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教育人才市场还没有形成,各普通高中又正处于扩招阶段,对教师的需求远大于供应,学校没有挑选的余地。二是现在的教师工资是固定在个人头上的,如果学校将某个教师聘掉,再聘用其他人,你也无法将落聘教师的工资转移到聘用的教师身上,因此你只能聘用有财政工资编制的教师,尽管他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态度不好。三是学校的用人自主权有名无实,你想用的人自己作不了主,不想用的人又不容易推出去,你只能在一个既定的小圈子里搞人事调整,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人,换换岗位而已。这种僵化的教育人事制度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学校必须逼着那些职业道德不那么高尚、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的人,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样的素质教育能不打折扣吗?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有制度保证。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恐怕应该是尽快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教育人事制度,否则落实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

14.素质教育中的制度改革

素质通常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由此看出,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来养成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我们根据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实际,认为素质教育归结为“无形”和“有形”的教育。认为素质教育是“无形教育”是指,素质是人的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内因教育”。认为素质教育是“有形教育”是指,素质教育通过现行的教育目标、过程,挖掘现有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形教育”也称“外因教育”。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高校中加强素质教育,应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特别是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如通过挖掘现有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提高校园文化氛围,这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法规,上级颁发的规定、决定、条例、指示等制订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也是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的常规管理,是维持政党的教学秩序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学校制订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在一定的目的下具有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有些规章制度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必须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历来都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缺乏完整的素质教育内容。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因而要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定位,我们构建了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育培养活动整体优化,统筹安排。例如,在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培养中,既包括第一课堂,又包括第二课堂,并且第二课堂中“社会调查”的内容还规定了一定的学分;在校四年,有两次社会调查要求。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培养了爱心;克服了过去突出第一课堂,忽视第二课堂的弊端。通过产学研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教学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施培养计划,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改革学籍管理制度

根据新一轮的人才培养计划,补充和修订了以可操作、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如对优秀学生可申请免修某门课程,或免听某门课程。从而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我校让曾经获得过“北京地区非物理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的学生,申请到重点大学听课,同时使其可锡听学校的课程,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完成作业,保证参加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此类学生还可争取获得校内奖学金。另外,对优秀的留级生可申请免重修某门课程;对构成学籍处理的学生可跟班试读(既重修留级课程又修读原班新课程);放宽学生的试读次数,由原来的一次试读改为两次;学籍处理改变一年处理一次的做法,实行两年一处理。以便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改正机会。

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考试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存在较多弊端,与正常考试相比,缺乏有效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公正、公平,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了向学分制过渡,在“教改试点班”的试点和已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基础上,如某校从99级开始全部取消补考,建立重修制度。在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从素质教育出发,适当取消百分制避免生硬的分数框框;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并试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成立校考试中心,对基础课的考试,从命题到阅卷,全面监控考试的质量,把好“出口”关。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可采取撰写论文、写调查报告、课题的文献综述、产品设计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增加上机测试;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实验教学的考核重在基本操作的测试等。总之,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改革现行的管理模式。

因材施教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提供机会,拓宽工科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近几年来,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市场营销辅修专业,这是我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开设辅修专业,有利于推动学分制的实施进程,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达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目的。学生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分,学校将发给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辅修专业的开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一些学生在就业时竞争到了理想的工作。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应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由之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学校实施了“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这是以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实践活动为主,提高其综合素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URT”计划可向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培养机会,使学生尽早接受科研和工程素质训练,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实施“URT”计划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我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得独立训练机会。同时,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努力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氛围。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