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今山西南部)。生卒年不详,他的政治、学术、教育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前238年之间。他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一位儒家大师。
荀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曾像孔孟一样周游列国,他曾到过赵、齐、楚、秦等国进行政治、学术、教育活动。这些国家政治经济比较发达,学术和文化教育活动也很活跃。当时天下名士曾云集齐国的稷下(齐国国都临淄西门叫稷门),多达70余人,学生最盛时曾达数百千人之多。传说孟子曾两次去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一直到战国末都还存在。荀子年轻时即在这个著名的东方学府中学习,这里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最好的讲台,所以荀子有机会听到各派学者的议论。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趋势逐步形成,与此相应,在学术思想上也产生了融会诸子的要求。荀子既学于稷下,后来又在这里长期执教,三次担任“祭酒”,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称为“最为老师”)。时代的推动,加上优越的学习研究环境,使他有可能奋翅高举,俯瞰群峰,对各个学派作全面综合的考察,而成为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杰出贡献尤在于对天道观作了唯物主义的阐述,对教育与教学、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学习上的地位和意义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看法。他的教育专著《劝学》和他的光辉哲学专著《天论》《解蔽》一样,深沉博富,而又光芒四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成就。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儒家大师,他以孔子、子弓的继承者自任。他师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传统学说,并成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立足于儒家,吸取了道、墨、名、法各家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和充实,别开一代新的学风。有人认为荀子可以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易传》《中庸》),旁收诸子(道、墨、名、法名家诸子),开启汉儒(汉代儒家),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此说很有道理。
《荀子》一书32篇,一般学者认为其中26篇是他本人所作,另6篇为他的学生所著的“弟子杂录”。《论语》是语录体,《孟子》是扩大了的语录体,有的已接近散文。从《荀子》文章来看,已不是语录体,而是论说文。《荀子》文章逻辑严谨,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赡,在理论文字的表现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比喻层出不穷,多用排比,声调铿锵,妙语连珠,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劝学》篇有这类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憎憎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样的文章经常诵读,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可以让我们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荀子的学生很多,著名的有韩非、李斯(是法家著名人物)、毛亨(传《诗经》)、张苍(传《左传》)、浮丘伯(传《榖梁传》)等。汉初著名的儒学大师,讲到师承关系,不少是渊源于荀子。
“学不可以已”
《劝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学习是不可以终止的,譬如青色是从蓝色染料里提取出来的,可是它比蓝色还要青;冰是水结成的,可是它比水还要冷。以此比喻人只有不停顿地学习,才能使认识不断深化,达到新的高度。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说明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勤奋上进是可以超过老师的。这里不仅包含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因素,也包含了后人超过前人的发展观点。
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德操,改变人的素质,锻炼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他以一根直木经过加工变成圆轮为例,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得到改造。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不停顿地学习,广泛地学习,就能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如果经常以自己所学的道理,随时检验和考察自己的言行,那就不仅能增长自己的才智,而且会使自己的行为没有过失,使学问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可以“上为圣人,下为君子”。
荀子重视学习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如地理条件等,也包括人为的社会环境如师友等。荀子把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称之为“渐”,也称为“注错”。“渐”是指环境的浸染,“注错”是安置在什么地方的意思,即指客观处境,他认为客观环境能为人们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人的贤与不肖之分不是由于先天的差异,而是由于后天安置环境的不同,所以他主张学习必须选择善的环境。荀子是“性恶论”者,认为在善的环境中学习,本来的恶性也必定可以改变为善,在恶的环境中学习,本来的恶性则永远也不会改变。所以荀子更重视教育、环境对人性的改造。他认为经过长期教育而不返还本始的恶性,这就起到变化本性的效果了,环境影响和习俗熏陶可以变化本性,风俗习惯能够改变人的思想,长久地受它的影响,就会改变人的素质。他说干越夷貉各少数民族的人,初生时啼哭的声音都是相同的,长大后风俗习惯却各不相同,这是后天教育与环境影响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认为环境对人发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不是机械地决定于客观环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于人的自己,和人的德性行为有密切关系。如懈怠轻慢到了极点,就会忘记自身,灾祸就会发生;自己有不道德的思想行为,怨恨就会集中起来;人不谨慎时言语有时会招惹祸患,行动有时也会招惹耻辱等,由此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而实现的,这正是《劝学》的深刻之处。
荀子注重积蓄,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积低成高,积浅成深,从一点一滴积累做起。积累是做学问的基础,没有积累,任何学问也做不起来。经过持久地努力,积而久之,就可以使人的学问和品德取得高深的成就。
为了能做到“积”,《劝学》要求学者能够坚持刻苦,持之以恒。如不从半步一步开始积累,就无从走完千里之遥的路程;不积聚许多小的水源,就无从汇成汪洋的江海。骐骥一跳不超过十步;驽马走十天,也就能赶上它了。成功只是在于不半途而废罢了。拿雕刻作比方,要是刻一下就停止,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刻着不停,就是金石也可以刻穿。
为了能做到“积”,《劝学》要求学者能够做到专一,专心致志。如蚯蚓并没有锐利的爪牙,又没有坚强的筋骨,可是它在上面能吃到尘埃泥土,在下面能饮着黄泉,这是因为它能专心一意。柔弱如蚯蚓的小生物,只要专心致志,钻研不息,尚有收获,何况人呢?《劝学》认为学者专精于一艺,是十分重要的,据说鼯鼠有飞、缘、游、穴、走等五种技能,但由于不能专精于一技,结果是: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反倒不如蛇专精于一技的优越。
《劝学》还提出了“假物为用”的光辉命题,要求学者能够“假物为用”,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劝学》说: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可是远不如用一会儿工夫来从事学习;我曾经跷起脚来眺望,可是远不如登在高处看得辽阔。登在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而远处的人都可以看得见;顺着风势叫唤,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在下风的人都听得很清楚。利用车马旅行的,并不是他的脚跑得很快,可是他能到达千里之外:利用船和桨来航行的,并不是他本身能懂水性,可是他能横渡江河。君子的长处并不是他的生性和一般人有差别,只是善于凭借事物罢了。这就是说,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并非生来就与别人不同,只是善于利用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工具而已。也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成效,有所创新。
《劝学》还论述了学习过程,认为君子的学习先“入乎耳”,进入到耳朵;然后再“箸乎心”,明通在内心;再“布乎四体”,灌注于全身;再“形乎动静”,表现在行动。这种观点接近于现代教学论所主张的学习过程四段论。“入乎耳”,即感知教材阶段;“箸乎心”,即理解教材、形成概念阶段;“布乎四体”,即巩固知识阶段;“形乎动静”,即近于运用知识阶段。在学习上反对“入乎耳,出乎口”那种空谈习气,反对死啃书本,呆读死记,主张开动脑筋,对学到的知识要经过自己周密的思考再付诸行动。认为学是行的手段,行是学的目的。学问到了实行阶段,才算达到了极点。只有实行,才能真正明白事物,这里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荀子论述的教学过程是学思行统一的过程,重于学思,旨在践行。他认为知道了而不去实行,知识再多也无用。荀子主张学以致用,反映他重视事功。他所培养的人,是在建功立业中能够起实际作用的人。所以他认为,为学者当志存高远。没有深沉的学习,就不能有明辨的智慧;不埋头苦干,就不能有伟大的功业。这确实是一个学者治学之道的精要的概括。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主张用封建的礼义来改造人性,从这个目的出发,在学习上首先要求尊师。他说“礼”是用来矫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教师正是“礼”的传授者和实际榜样;没有“礼”,用什么来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没有教师,又从何知道“礼”是正确的呢?荀子也重视书本学习,但他认为书本上的东西毕竟同现实的生活隔着一层。教师则是活的“礼”,学生一方面听教师解说“礼”,一方面又学习教师“礼”的活的榜样。所以荀子说:为学的方法再也没有比接近教师更便利的了。
按照荀子的人性论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两种发展的可能:一是顺其本性发展为恶,一是改造本性发展为善。关键问题就在于有没有可供效法的教师,这就是说,教师对于每个人本性的改造和修身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既被看作是决定人性发展的关键,荀子于是把教师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他说:国家将兴,必定尊重教师:尊重教师,法制就能树立。国家将衰,必定轻视教师;轻视教师,人们就放纵,法制就遭到破坏。教师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所以他把教师的地位抬高到同“天、地、君、祖”并列,称“天、地”为生物之本;“先祖”为族类之本;“君、师”为治人之本。“师”既然等同于“天、地、君、祖”,那么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取得了绝对的权威,学生就必须绝对服从教师的教导。荀子极力主张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言行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权威性和榜样作用,以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法制的建立,这是非常卓越的见解,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由于教师作用的重大,任务的艰巨,地位的崇高,因此,荀子主张对教师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他认为教师除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学问之外,还要有尊严、威信,值得敬佩;年高德硕,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誉;教学注意循序渐进,诵说有条不紊;能精通细微的道理,有独到的见解而又能加以发挥。有了这样条件的教师,才能负起教学的重任。学生学成之后,水源本木,永远思念教师的教导。荀子特别强调师德,注重教师的素质,这对我们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有借鉴作用的。他还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表率。他还要求教师施教时,注意考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求学诚意,做到不躁不缓,对答有节,像音响相应。这是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态度和礼恭、辞顺、色从的具体表现进行教学,就能不过于急切,也不故意怠缓,更可避免主观主义的瞎说。荀子说:学生礼貌恭敬了,才可以跟他说明道理的方向;学生言辞和顺了,才可以跟他作理论分析;学生神色听从了,才可以跟他作高深的研究。所以教师不可以跟学生讲而讲了,就叫做急躁;可以跟学生讲而不讲叫做隐蔽;不看学生的神气颜色和具体情况就讲叫做瞎子。荀子说,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急躁、不隐蔽、不做瞎子,应谨慎地适应着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此外,荀子还认为要能恰当地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才配称为合格的教师,他的“非我而当者,吾师也”这一名言,已成为我国教师千古传颂的座右铭。
荀子这样重视教师的作用,尊重教师的地位,并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我们今天是有启发意义的。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我们现在更应尊师重教,把我国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进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