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蒋介石选择内战
潘强恩

鸿门宴不欢而散

10月8日,为欢送毛泽东回延安,国民党中央军委会政治部张治中部长在军委大礼堂为毛泽东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赴会的约有五六百人,被邀请者均为国民参政员和重庆文化界、新闻界、党、政、军各方要员。

也许人们都预感到这将是一次不平常的宴会,许多人早早就到了会场,不到6点半,会场上已是挤满了人,大家交头接耳,显得兴奋和急切。

约6点3刻,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步入会场,顿时,会场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人们用灼热的目光注视着这三位不同寻常的人物。

毛泽东一行3人都穿着整齐的中山装,显得精神抖擞,他们脸带笑容和熟人好友频频握手,然后来到主宾席,早坐在那里的张治中等国民党官员笑容可掬地把毛泽东等人请入席中。

7点整,张治中整整衣冠,拿着稿子,代表国民党政府致词。他说: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今天承参政员、文化界、新闻界暨党、政、军各方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光临,极感荣幸。这次举行聚餐晚会,请柬上并没有声明原因,大家也许心里正在猜想。当此嘉宾云集、盛会开始之际,本人愿宣布今晚之会,主要的是为了欢送毛泽东先生。

毛先生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地位,应国民政府蒋主席的邀请,到重庆来商讨和平建国的大计。此事,不但为重庆人士所关怀,也为全国人士所关怀,也可以说为全世界人士所关怀,因此,大家对于毛先生的惠然莅临,一定感到莫大的欣慰。

毛先生到重庆已经四十天了。他和蒋主席谈了好几次,政府代表邵力子先生、张岳军先生、王雪艇先生与本人也和周恩来、王若飞两先生谈了好多次。谈的结果怎样,这是大家所关心的。外间有种种传说,今天想趁这个机会向大家很忠实地报告一个概要。我的报告虽然没有事先征得双方的同意,但是我想也许能够代表双方的意见。”

“首先,值得报告的,是双方商谈的大前提大原则完全一致。例如在民主、和平的基础上建国,在蒋主席领导下实行三民主义,这些大原则是毛先生提出来的,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大家都认为和平、民主、统一、团结是今天中国所必须遵从的大原则。在抗战胜利结束后,我们要向和平建国的途程迈进,要埋头苦干30年乃至50年,才能够迎头赶上,才能够使中国不愧为世界上四强或五强之一。大家都知道,和平奋斗救中国是我们国父的遗言,民主是我们革命的目的,我们中国国民党流了50年的血,我们牺牲了多少生命去推翻满清政府,铲除数千年来的专制政体,抵抗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建立民主的新中国吗?至于统一、团结,更不必说,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富强的国家,没有不团结、不统一的,任何一个政治修明的国家,没有不实行民主政治的。毛先生一再表示愿在蒋主席领导下建设新中国,一再表示愿为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而努力,这种地方真值得我们佩服。”

底下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坐的宾客为中共代表的高姿态而喝彩,对毛泽东以大局为重的精神表示敬佩。

张治中略略抬头扫了一眼坐在前面的毛泽东,他正在专注地听着致词,而且也拍着手,看来他的情绪不错。于是,张治中又信心十足地念道:

“这40天来,我们就在这些双方同意的大前提、大原则下,在和谐友好的空气中,期谋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

“在谈判进行中,双方意见不免有若干的距离,但是这个距离已经一天天接近了。到了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大家的,就是谈判的成功已经有了百分之七十的希望,而且这剩余的百分之三十的距离,我们相信也会有方法使它逐渐接近,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张治中清了清嗓子继续说:

“关于这次谈判的详细经过,我们准备不久发表一个公告,不仅是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要公布,就是双方意见尚未一致的地方,我们也想让大家知道,并且愿意竭尽我们的能力,用尽种种的办法,继续在友好和谐的商谈中求得解决。我们相信,由于双方的互谅互信,这些问题是不难得到圆满解决的。毛先生到重庆已经有40天了,延安方面有很多事情亟待料理,所以他准备日内回延安去,所以我刚才说,今天的集会是为了欢送他。毛先生来重庆,是本人奉蒋主席之命,偕同赫尔利大使迎接来的,现在毛先生回延安去,仍将由本人伴送去延安。我今天请大家到这里来,一方面是为了对毛先生这次惠然莅临重庆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为了毛先生经过这40天的辛苦,现在要回去了表示欢送之意。最后我们大家举杯恭祝毛先生健康!”

张治中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他的致词,宾主举起了酒杯。

毛泽东和张治中碰了一下杯,说:“文白先生,你说得不错,我怕没有什么更多的要说了。”

张治中很有礼貌地朝毛泽东连连点头微笑,并打手势说:“润之先生,请你给大家讲话。”

毛泽东从容地走近扩音器,目光向整个会场扫了一下,以浓重的湘音说道:

“张文白先生、各位先生、女士:

这次应蒋先生的邀请,来到重庆,商谈和平建国大计,承蒙招待周到,十分感谢。尤其今晚承蒙张先生及夫人举行这样盛大的宴会,非常感谢,非常不敢当。

这次双方的商谈,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士都很关心,因为我们所谈的,不是一二个党派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利害相关的问题。刚才文白先生说,谈判情形良好,前途乐观,这在我们也有同感。在法西斯打倒以后,世界是光明的世界,中国是光明的中国。近30年间,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不同,在这次战争中,世界与中国都有了迅速的进步。现在商谈的目的,是要实现和平建国。中国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错的。”

讲到这里,一阵热烈的掌声对毛泽东的话表示了赞成。毛泽东微微抬头望了望席上的宾客,又继续说道:

“商谈是在友好的空气中进行的,没有得到协定的问题,相约继续由商谈来解决,而不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这个方针,符合于全国人民的要求,也符合于全世界人士与同盟国政府的要求。和平与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大家一条心,不作别的打算,作长期合作的计划。全国人民各党各派一致努力几十年,在蒋主席的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建设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不能否认,困难是有的,不指出这一点是不好的。中国人民的面前现在有困难,将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国共两党与各党各派团结一致就不怕困难,不管困难有多大,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在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针下,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新中国万岁!”

毛泽东在一种高度热情中结束了他简短的讲话,但是他的讲话显然是富于感染力的,来宾们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乐观的人们认为,不久的将来,国共两党就可以真诚地再度合作,把遭受多年战争创伤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和平民主团结的国家了。这是何等令人快活的事情,人们频频举杯,共贺祖国的未来繁荣富强。

然而,就在这欢庆的气氛中,却传来一个令人不快的消息。

在酒会进行到一半的时间,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匆匆来到周恩来身边,急促而又轻声地报告他说:“李少石同志被国民党士兵开枪打死了。”

这一句没有头尾的话,使周恩来大吃一惊,他立即问道:“是怎么回事?”

“还来不及查清。”办事处的同志说。

周恩来马上想到了毛泽东的安全。在毛泽东即将返回延安的时候,出现这样一起枪杀事件,不能不使周恩来万分焦虑。他在此时不想去分析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什么动机,只想尽快地保护毛泽东安全地回到住处。于是,他叫来了宪兵司令张镇,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事情你也知道了吧?你得保证毛泽东同志的绝对安全。”

出于安全的考虑,深夜11点后,毛泽东等中共代表才在张镇的陪同下从军委会大礼堂出来。毛泽东由张镇陪着上了张镇的汽车。一路上,大家都默默不语,张镇显得紧张不安,不时看看两边骑着三轮摩托车护卫的宪兵。

进了红岩村后,停在马路尽头,毛泽东同张镇从车上下来,张镇说:“我送毛先生到办事处。”

毛泽东说:“不必了,夜太深,你请回去。”

张镇又说:“那么叫宪兵送毛先生。”

第二天,李少石之死的真相查清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0月8日下午5时,八路军办事处的秘书李少石坐小车送柳亚子由曾家岩回沙坪坝寓所,返回时,车开得很快。恰好有陆军重迫击炮团的1个排长率领6名带枪的正副班长和30名新兵由重庆向壁山方向前进,其中有一个士兵正在路旁小便,汽车驰至时躲避不及,被撞倒在地,头部受伤。肇事之后,司机因未察觉,没有停车,该排的1名班长鸣枪警告,恰好子弹从车后工具箱射入,穿过李少石右侧肩胛入肺部。司机见李中弹,紧急驱车送到市民医院抢救,由于流血过多,到7时许不幸去世。

中共方面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之后,对被汽车撞伤的国民党士兵表示了慰问,全部医疗费用一概由中共方面承担。周恩来还在安埋李少石之后,亲自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国民党士兵,嘱其安心治疗,重申一切医疗费用全部由共产党负责。

10月10日,在曾家岩桂园客厅,洋溢着一种喜庆气氛,今年的这个双十节将以它的新的内容而载入中国现代史史册。

小小的客厅已被收拾得整整齐齐,茶水香烟已经准备好了,在会客室北墙“天下为公”的横幅下横着一张条桌,覆以桌布,摆上了毛笔和墨汁。国共两党商谈了一个多月,今天,借着双十节的喜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签字仪式就要在这里举行。会场简朴、肃穆、庄严。没有邀请记者和任何人参加。

下午4时许,国民党方面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和共产党方面的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先后来到小客厅,双方审阅了事先誊写好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即是史称的《双十协定》,表示同意后,双方在协定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没有说话,但从脸上表情看,显得既严肃又高兴。

签字完成后,邵力子说:“此次商谈,得以初步完成,多有赖于毛先生不辞辛苦之奔波,应请他下楼来相见。”

因为毛泽东白天都是在桂园楼上办公,因此一请就到。毛泽东和在场人员一一握手,祝贺国共谈判有了一个初步良好的开端。

如果按照《双十协定》的条款去做,那么国共两党的确能够再度合作,共建中华。因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胜利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双方都认同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一致认为应该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应先采取必要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

因此,舆论界对此也抱着乐观的态度。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说:“昨天发表的《政府和中共会谈纪要》,给了公众以一个不负人民期望的回答。《会谈纪要》证明了商谈在友好和谐的空气中获得了重要的成果。这次会谈乃是如何用协商的方法,解决为中国和平、民主、进步发展所提出的迫切问题,解决国内政治生活中最复杂和最困难问题的范例。会谈的成果是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进步的意志的表现,是中国政治家的智慧与远见的表现。”

共产党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也对这次国共两党会谈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该报发表社论说:“这次会商的结果对于保障和平,推动民主,加强团结,促进统一都有积极的作用。”

国民党《中央日报》的调子虽然不很乐观,但也告慰国人说:“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满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至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我们总也可以普告国人和关切中国问题的友邦人士,请其不必为和平将在中国遭遇危机而担忧了。”

重庆的《大公报》则满怀激情地说道:“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谁不在期待?快来吧!”

在这样一种举国欢庆的氛围中,国共两党领袖蒋介石和毛泽东又进行了一次会谈,时间是10月11日,这是两位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的最后一次相见。在座的还有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国民党要员宋子文、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等。

蒋介石以一国之领袖的姿态对毛泽东说:“这次协定的签定,我还是满意的。在解放区和军队的问题上,政府决不会再让步。中共管辖的地区和领导的军队必须统一归属中央政府的领导,决不能象过去的军阀那样,搞地方割据。”

毛泽东幽默地说:“这十几年来,我是一直被蒋主席挤在陕北那个不毛之地动弹不得,到哪里去割据哟!至于现在的地方扩大了一些,那都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回来的。我们怎么能轻易地又失去呢?”

蒋介石反问道:“这怎么能说失去呢?中央政府就是人民的政府,交给中央政府管理不就是交给人民管理么?”

毛泽东回答说:“蒋主席说的固然对,不过,解放区由人民自己管理,中央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解放区的政府都是民选政府,它们已经在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了,中央为什么非得去插一杆子呢?”

蒋介石提高了嗓门说:“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中共不把军队交出来,就是对和平缺乏诚意,就是想打内战。”

毛泽东“霍”地从座位上起身,严肃地对蒋介石说:“我可以保证决不先向中央军开一枪,也不抢占中央军驻扎的每一寸土地。但是,如果中央军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我的军队是要还击的。我留着军队并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不让从峨嵋山上下来的中央军采摘解放区军民的抗战果实。”

蒋介石一甩手,说:“好,好,你今天不就回延安去了吗?明天就带军队来打吧!”说罢,竟出门去了。

毛泽东哈哈一笑说:“主人走了,下了逐客令,那我们就回延安去吧!不过,我们不会带军队来打的。”

一个历史性的会谈,就是这样不欢而散了。

上午9点半,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