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名称的由来
“拜占廷”这一名称最初是指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古城拜占廷。这个城市始建于古希腊商业殖民时代,4世纪时,君士坦丁大帝(324~337年在位)在古城旧址上扩建罗马帝国的东都,重振帝国雄风。此后,拜占廷城飞速发展,成为地中海地区第一大都市,而拜占廷这个名字也因此传遍世界。
然而,在中古欧洲并不存在什么“拜占廷帝国”,也没有任何民族自称为“拜占廷人”。当时,原罗马帝国东部被称为“东罗马帝国”,其君主自称为“罗马皇帝”,当地的居民则自称“罗马人”,连他们的首都也冠以“新罗马”。那么,我们使用的“拜占廷帝国”“拜占廷国家”和“拜占廷人”等名称究竟从何而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非难事,这些称谓实际上是近代学者在研究工作中开始采用的。1526年,德国学者赫罗尼姆斯·沃尔夫在最初奠定《波恩大全》编辑基础工作中,第一次使用“拜占廷”一词,以示这部丛书的内容有别于其他古希腊和近代希腊的历史文献。1680年,法国学者西维奥尔·杜康沿用这一名称作为其《拜占廷史》一书的题目,用来讲述这个以古城拜占廷为首都的东地中海国家的历史。久而久之,学者们就将涉及这个古国的事物冠以“拜占廷”二字,东罗马帝国也自然的被称为“拜占廷帝国”。
拜占廷国家历史的开端
拜占廷国家历史始于君士坦丁一世正式启用古城拜占廷为东都“新罗马”,这一年是公元330年,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意为“君士坦丁之城”。拜占廷历史起始年代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学者们对这一年代的判断各持己见,意见多达近10种。本书采用通说330年作为拜占廷国家史的开端。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拜占廷国家在330年时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政治实体。这时正是罗马帝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发生了“公元3世纪危机”,这场危机使罗马帝国陷于全面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在动荡的局势中,相对稳定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逐步发展,其作为帝国统治中心的政治地位逐步超过了帝国西部。自皇帝戴克里先(245或246~约316年在位)及其后的多位皇帝将行宫设在帝国东部。直至330年,君士坦丁一世正式启用扩建后的拜占廷城为“新罗马”,标志着具有独立政治中心的政治实体的形成。而此时的罗马和亚平宁半岛作为帝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新国家带来了新气象,迁都后的君士坦丁一世,在新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国家还建立了有别于旧罗马帝制不同的血亲世袭制王朝,君士坦丁一世将皇帝的位子传给其子君士坦丁二世(337~340年在位),并后传四位血亲皇帝,从而开始了拜占廷帝国王朝的历史。同时,新帝国建立了由皇帝任免、对皇帝效忠并领取薪俸的中央和地方官僚机构,在拜占廷社会中,庞大的官僚阶层帝国的创立者—君士坦丁大帝由此形成,这个阶层与罗马帝国时期作为公民代表的官员存在着本质区别。有了官僚机构,当然少不了军队和法律,这些国家机构的建立直接服务于皇帝的统治。而皇帝成为军队最高统帅,同时还是立法者和最高法官。
拜占廷国家政治制度的剧变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自“公元3世纪危机”以后,西罗马帝国陷入经济萧条、人口锐减、城市破败、商业凋敝的危机之中,衰亡之势不可逆转。与之相反,东罗马帝国则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对危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早期拜占廷农村存在的公社制、隶农制、自由小农制、家村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使农业经济一直比较发达的东地中海沿海地区避开了类似西罗马帝国那样严重的农业危机,因而,也为早期拜占廷国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条件。早期拜占廷国家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也使占有商业贸易地理优势的拜占廷帝国,能够继承古代世界开创的东西方贸易传统,发展起活跃的国际商业活动,以至君士坦丁堡成为“沟通东西方的金桥”(马克思语)。显然,330年时,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地中海经济区已经形成,它不再是西罗马帝国经济的附属部分,而是一个具有独立经济系统的区域。不仅如此,其繁荣和发达的程度还远远超过罗马帝国的西部。
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必然造成拜占廷帝国在宗教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古罗马,并广泛流传于东地中海沿岸地区,至3~4世纪时,它已经从被压迫被剥削的下层人民的宗教逐步演化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其早期的性质、社会基础、教义、教会组织和教规礼仪也随之发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变化,日益成为罗马帝国政府的统治工具。4世纪上半叶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的《米兰敕令》,和他亲自主持召开的尼西亚会议,实际上是变相的宣布基督教获得了国教的地位。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为普遍存在的对现实生活绝望的社会心理和颓废思想提供了精神寄托,使意识形态的混乱局面得到调整,而刚刚建立的拜占廷帝国也慢慢趋于稳定。由于东罗马帝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相对繁荣,以希腊人和希腊化的其他民族为主体的拜占廷人,就开始有选择性地吸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古代东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积极发展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拜占廷文化。可以说,东地中海地区一直是古典文化的中心,也是拜占廷文化发展的温床。
拜占廷历史分期
自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新罗马”,开始东罗马帝国时代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陷,拜占廷历史经历了1100余年。在此期间,拜占廷历史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3个历史阶段,即330~610年的早期拜占廷史,610~1056年的中期拜占廷史和1056~1453年的晚期拜占廷史。
早期拜占廷国家经历了由古代社会向中古社会的成功转型。为了能够在普遍的混乱和动荡中找到维持稳定的统治形式,拜占廷帝国皇帝进行多种尝试,其中以君士坦丁一世和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的改革为突出的代表。查士丁尼一世以其毕生精力企图重振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力图恢复古代罗马帝国广大的旧疆界,其努力注定要失败,因为在旧社会的框架和制度中寻求建立新秩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565年查士丁尼一世逝世后,拜占廷帝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政变不断,外敌入侵,农田荒芜,城市缩小,人口减少,特别是斯拉夫人、阿瓦尔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伦巴第人等周边民族的四面围攻进一步加剧了形势的恶化。
610年,希拉克略一世(610~641年在位)登上拜占廷帝国皇位的宝座,标志拜占廷中期历史的开始。在此期间,为加速帝国社会组织的军事化,拜占廷进行了以军区制度为中心的改革。这一制度适合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力地缓解了危机形势,为稳定局势、加强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帝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拜占廷军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基地,不断对外扩张。到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拜占廷帝国势力达到鼎盛,而瓦西里二世(976~1025年在位)发动的一系列成功的对外战争成为拜占廷国家强盛的标志。但事物是瞬息万变的,曾经一度挽救拜占廷帝国危亡形势的军区制,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一系列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军区制下发展起来的大土地贵族日益强大,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足以与帝国中央集权相对抗,而军区制赖以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的瓦解,成为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开端。马其顿王朝统治的结束标志拜占廷帝国中期历史的终结,同时也是拜占廷衰亡史的开始。
晚期拜占廷历史是帝国急剧衰落、直至灭亡的历史。11世纪末,曾鼎盛一时的军区制彻底瓦解,帝国经济实力急剧下降,国库空虚,以农兵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的瓦解使拜占廷不仅陷入经济危机,而且兵源枯竭。以大地产为后盾的贵族、特别是军事贵族参与朝政、角逐皇位,他们相互残杀,引狼入室,致使君士坦丁堡于1204年失陷于十字军骑士之手。此后,拜占廷国土分裂,中央集权瓦解,领土不断缩小,最终极盛一时的拜占廷到了沦为东地中海的小国的地步,而且还要在奥斯曼土耳其、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等强国之间周旋、苟延残喘。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干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年在位)阵亡,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
拜占廷帝国疆界
拜占廷帝国疆域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的状态。早期拜占廷帝国疆域基本与原罗马帝国的领土无异,到君士坦丁一世去世时(337年),其领土包括多瑙河以南的巴尔干半岛、黑海及其沿岸地区、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尼罗河第二瀑布以北的埃及、北非的马格里布地区、西班牙、高卢和意大利。5世纪初,拜占廷帝国的疆域并未发生改变,划分为119个省。
查士丁尼一世继承皇帝权力时,原西罗马帝国的疆土几乎全被日耳曼各小王国所占领,拜占廷帝国的领土仅包括巴尔干半岛、黑海南岸、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查士丁尼一世致力于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光荣,多次对西地中海世界发动远征,收回了帝国西部部分领土,重新控制意大利、北非马格里布沿地中海地区、西班牙南部和直布罗陀海峡。到查士丁尼一世去世时(565年),除高卢和西班牙北部地区外,拜占廷帝国基本重新占据了罗马帝国的旧领土,地中海再次成为帝国的内海。
可好景不长,被查士丁尼一世收复的昔日罗马的领土一直在遭受外来的侵犯。6世纪末,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大举侵入巴尔干半岛,波斯军队则进犯帝国亚洲领土,兵抵地中海东部沿海,伦巴第人的进攻也使拜占廷军队龟缩于拉文纳总督区。至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更以凶猛的进攻夺取拜占廷帝国在亚拜占廷帝国疆域变化地图洲和非洲的领土,从而导致帝国疆域发生巨大变化。8世纪时,拜占廷帝国疆域仅包括以阿纳多利亚高原和幼发拉底河上游为东部界标的小亚细亚地区,和以马其顿北部为边界的巴尔干半岛,以及爱琴海及其海岛。此后,这一边界基本保持不变,上述领土构成拜占廷帝国版图。
直至9世纪,随着拜占廷帝国国力增强和实施对外扩张的政策,其疆域有所扩大。巴尔干半岛包括阿尔巴尼亚和伊庇鲁斯、直到多瑙河南岸地区又重归拜占廷帝国所有,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也再次为拜占廷人所控制,帝国的海上势力远达塞浦路斯岛和克里特岛。10~11世纪帝国再次发动对外战争又取得了成功,其疆域又有所扩大,东部边界推进到两河流域中上游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南部直到叙利亚地区的恺撒利亚城。在此期间,帝国西部疆界基本没发生变化。
第4次十字军沉重打击了拜占廷帝国,他们攻占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开启了拜占廷人丢城失地的历史。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尼西亚城流亡57年的拜占廷政府只控制小亚细亚的中部地区。1261年拜占廷帕列奥列格王朝重新入主君士坦丁堡后,其疆域仅剩京城附近地区,黑海南岸的特拉比仲德王国、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莫利亚地区和伊庇鲁斯山区虽然承认拜占廷中央政府的宗主权,但实行独立统治。拜占廷帝国的版图最终“确立”,直到帝国最后灭亡。
拜占廷民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拜占廷是一个民族众多的洲际国家。早期拜占廷帝国的居民基本上是由原罗马帝国东部地区各民族构成的。他们包括东地中海沿海地区各民族,即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希腊人,希腊化的埃及人、叙利亚人、约旦人、亚美尼亚人,以及小亚细亚地区的古老民族,如伊苏里亚人和卡帕多西亚人等,还包括西地中海的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等。虽然帝国的民族构成复杂,但是,希腊人和希腊化的各个民族是拜占廷帝国的主要民族,希腊人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居主要地位。这一时期,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民间语言则主要包括希腊语、叙利亚语、亚美尼亚语、科普特语等。到6世纪末,拉丁语几乎已经完全让位于希腊语,希腊语成为帝国的通用语言。
6~7世纪,由于帝国的疆域范围的变化,早期拜占廷民族构成发生巨大变化。
首先,拜占廷帝国非洲的全部领土和亚洲的部分领土丧失于阿拉伯人,在这些领土上居住的民族随之成为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的臣民,例如埃及人和约旦人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伊斯兰化的。此外,西班牙人也逐步摆脱了拜占廷帝国的控制。
其次,斯拉夫人大举迁徙进入巴尔干半岛,并作为帝国的臣民定居在拜占廷帝国腹地,在与希腊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主要民族之一。这样,中期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居民包括希腊人、小亚细亚地区各民族和斯拉夫人,他们使用的官方语言是希腊语和拉丁语。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帝国臣民的斯拉夫人与巴尔干半岛北部地区独立的斯拉夫人有很大区别。前者与希腊人融合,成为现代希腊人的祖先之一,后者则独立发展成为现代斯拉夫人的祖先;前者使用希腊语为母语,而后者以斯拉夫语为母语。这种状况在晚期拜占廷帝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12世纪以后,拜占廷帝国的主要民族成分基本上与中期拜占廷的民族成分一样,只是拉丁语不再为拜占廷人所使用,只有少数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偶尔使用拉丁语。
在拜占廷帝国,还存在着一些源于不同模式的民族,他们无论定居何处都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其中以犹太民族为典型。另一些民族,如阿拉伯人和亚美尼亚人通婚融合的情况经常发生,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思想和习俗。自11世纪后,吉普赛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总的来说,在6世纪中期以后,真正对帝国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希腊人及希腊化民众形成的民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