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时期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
大约在公元前3000至前2000年或更早一点的时候,雅利安人开始来到印度河流域,渐渐地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不是一次涌到那里去的,而是一批又一批地迁移去的,在印度河流域立足后再扩大到东面的恒河流域。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开始大规模进入印度次大陆。约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是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期,它是古印度文明兴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古印度文明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印度的犍陀罗和旁遮普等地区,没有超出哈拉巴文明的地理范围。他们进入北印度后,与土著居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战争。
雅利安人迁徒路线示意图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从事农耕的土著居民截然不同,由此而引发冲突是很必然的。就社会生产力水平而言,雅利安人远不如土著居民。但他们使用战马和战车(马是雅利安人最早带进印度的),作战机动性强;而且处在父系氏族阶段,社会组织氏族有较强的凝聚力。而土著居民则多为散居的村落,战斗力远不及雅利安人。所以雅利安人最终战胜了土著居民,成为印度河流域的新主人。
至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开始向东方扩张,直指恒河流域。路线为沿喜马拉雅山山麓至尼泊尔南部,再向东经过比哈尔的金巴昂地区直至恒河流域。与早期吠陀时代不同,雅利安人东扩大体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关于雅利安人以和平方式向恒河流域扩张的事件,人们是有据可查的。《百道梵书》北印度的雅利安系女子说,雅利安人毗德伽·摩陀婆把圣火阿耆尼含在口中,而圣仙乔达摩·罗喉伽那却要他咏唱《梨俱吠陀》。毗德伽·摩陀摩一开口,阿耆尼滑落而出,滚向东方,直至婆达尼罗河。乔达摩·罗喉伽和阿耆尼两人一行追到此地后,得知原来十分潮湿不宜居住的婆达尼罗河东岸,经雅利安祭司用祭祀净化后,可以用于居住了。但圣火阿耆尼则提醒说,他们还应向更远的东方进发。阿耆尼是雅利安人的火神,同时还是雅利安人宗教文化的象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个神话传说反映的是雅利安人东扩的情况,可以看出,其中并没有武力征服的痕迹。
吠陀时期的恒河文明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时,他们还处在部落社会末期,以畜牧业为主。占领印度河流域后,开始时依然固守着游牧生活的传统,后来逐渐吸收当地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学会农业生产,懂得利用河水灌溉土地。于是,就这样定居了下来。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和哈拉巴文明时基本一样,不同的是马比较多。衣着原以毛织品为主,后学会了植棉织布。手工业开始脱离畜牧业、农业而成为单独部门,制陶业也有了发展。
吠陀时代铜器和青铜器逐渐被使用;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也常常以牛作等价物;没有城市,只有村落;运输靠牛车、马车。从《梨俱吠陀》中也可知道,其中音乐、饮酒、掷骰子和战车比赛是雅利安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活动,他们也喜爱首饰等装饰品,表明已与当地文化逐渐融合,并保留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这时雅利安人的社会组织形式仍是部落氏族家庭结构,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占有支配地位,不过女子并不受歧视。氏族社会已逐渐解体,耕畜已私有,土地属于氏族公社,但由各户占有使用,定期重新分配。奴隶可赏赐、赠送。不过奴隶主要被用于家庭服务,很少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随着人口的增长,大约前12至前11世纪,雅利安人逐渐向恒河流域推进,那时恒河中下游许多地区被森林覆盖,沼泽丛生,顺河而下很难通行,他们只能沿喜马拉雅山脚高地向恒河中下游逐渐移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的原居民除达罗毗荼人外,还有属于澳大利亚语系的孟达人,他们有的被征服,有的则被赶到森林地区。雅利安人又吸收了恒河流域地方文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学会了种植水稻和吸纳了当地某些宗教因素。
在恒河流域,雅利安人的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使用铁器就极具代表性。铁器出现后,大量用于生产斧头、犁头、箭头、矛头和刀剑等劳动和战斗工具,对开发恒河流域起了重大作用。
铁犁出现后,土地可以深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百道焚书》讲到与犁田有关的仪式时提到用6头、8头、12头甚至24头牛犁地,因此,牛也变得格外珍贵了,而母牛则逐渐被神化。也正是在恒河流域,因雨水充足,水稻成了主要种植作物。棉花、甘蔗的种植增加,水稻和这些作物对灌溉要求较高,这自然推动了水利设施的兴修和使用。在《阿闼婆吠陀》中记述了把河水引进新渠道的一些仪式。
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一些新兴的手工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悄然涌现,如铁匠、编织工、刺绣工、染工等。新的手工部门的出现必然的将带动一系列的社会发展效益,同时还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业的发展就更为突出。地方贸易主要商品是盐、金属,并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路线。另一种贸易是与西亚间的对外贸易,陆上通道重要枢纽是口旦叉始罗,还有海路贸易。除实物交换外,已用贵金属(金块)作媒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少量城镇。它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但规模都很小,不能和摩亨佐·达罗、哈拉巴相比。
圣书《吠陀》
雅利安人在艰难的征服过程中,并没有把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详细记录下来,然而,他们留下的《吠陀》,为后人了解古印度文明进程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依据。《吠陀》包括《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吠陀本集和阐释它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编纂的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1200年至前600年。《吠陀》是古代印度最早的文献资料,它既是宗教经典,又是史料总汇、文学大系,成为雅利安人所创文明的代名词,被称为“圣书”。
“吠陀”一词源于梵语,原意是知识。吠陀经是雅利安人在原居住地以及向南亚次大陆迁徙的过程中创作的,刚开始主要是以口头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斯罗蒂”,即所闻之意。后来,一些雅利安学者对这些口传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和再创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献体系。
《吠陀》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创作结晶。《吠陀》的原创者是雅利安部落中主持祭祀的人,早在雅利安人入主次大陆之前,他们就创作并代代流传下众多的祭词和对神明的诵歌,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最早的《吠陀》创作者。由于当时存在四种祭祀官,各自应用颂文祷词,以后就形成了四部《吠陀》。后来,又有许多祭司和贤者参与了对口头流传诗歌的整理,虽然今天人们已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些人也是《吠陀》的作者之一。然而,虔诚的婆罗门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在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吠陀》是由神创造的,他们称《吠陀》为天启文献,是由天神传授给祭司和圣贤之人的,因此《吠陀》与稍晚出现的、由圣贤所作的圣传文献是有区别的。
在四部本集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早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就已形成,但编纂成书的时期要稍晚一些。在历史的传承中《梨俱吠陀》共有5支流派,但真正流传下来的只有沙卡罗一派并据此成书。《梨俱吠陀》绝大部分内容是赞颂吠陀诸神的颂诗,因此又得名《赞诵明论本集》。全书共10卷,赞诗1028首,其中核心部分是第2卷到第7卷,他们是分别传给各家流派的,也称《家传书》。第10卷是后来的婆罗门祭司加上去的,时间上明显晚于其他内容。
《耶柔吠陀》又称《祭祀明论本集》,是婆罗门祭祀时吟诵的诗词以及怎样祭祀的散文诗。全书共有诗2000首。相传《耶柔吠陀》的传承也有86派或110派,但现在只存两大派,即《黑耶柔》与《白耶柔》。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黑耶柔》中本颂诗与释诗相混合,而《白耶柔》却将二者区分得很清楚。所谓本颂诗,指的就是来自《梨俱吠陀》的对神明的颂歌,即重复《梨俱吠陀》的内容,这在《耶柔吠陀》中占了大量的比重。其他部分是祭词,这是《梨俱吠陀》中所没有的,祭词一词梵语为“耶柔”,《耶柔吠陀》由此而得名。
《沙摩吠陀》又称《歌咏明论本集》,是婆罗门进行祭祀活动时为《梨俱吠陀》中的颂诗谱上曲调以便歌唱的汇集,因此实际是学习歌唱,为实践所用的本集。全书的1549首歌中,大部分来自《梨俱吠陀》,其中只有75首例外。
这三部《吠陀》合称“三明”,其神圣性很早就被确立。《阿闼婆吠陀》的形成稍晚于《梨俱吠陀》,其中有部分内容也许与《梨俱吠陀》同时代。但其神圣性的确立,却明显晚于“三明”,这也许是因为其内容所致。与另外三部《吠陀》不同,《阿闼婆吠陀》对神明的赞歌所占比重很小,在现存的20卷,731首诗歌中,大部分是对怨敌、邪恶的咒语和消灾的巫术,因此又名《禳灾明论本集》,它们主要源于民间,集中反映出当时人们活跃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
作为印度最早的宗教圣典,《吠陀》保留了许多印度宗教的原初形态,例如多神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等。由于它使用诗化的语言,使人过目难忘,易于咏颂,而且还给后人留下了理解和诠释的充分空间。所以千百年来,虽然世事变化无常,但《吠陀》的神圣地位始终未变,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文献体系。
列国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的初叶,古印度出现了以城堡为中心建立的国家。到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有了20多个国家,其中又以16个大国闻名,从此开始了古印度史上的列国时代。有关列国时代的史料,主要来源于早期佛教和耆那教的文献。而佛教文献更为重要些,所以列国时代又被称为“早期佛教时代”。
十六大国
约公元前600年,印度次大陆各个部落大部分已经过渡到国家,其中主要的有强大的十六国,佛教文献习惯地称为“十六大国”。它们是:鸯伽、摩揭陀、迦尸、居萨罗、跋沙、阿般提、居楼、般罗、阿湿波、婆蹉、苏罗婆、乾陀罗和剑浮沙。其中乾陀罗、剑浮沙在印度河流域上游,婆蹉在拉贾斯坦,阿般提在温德亚山脉以北,阿湿婆在温德亚山脉以南,其余的都在恒河流域。这说明,随着雅利安人向恒河流域扩张,恒河流域已经取代了印度河流域成为古印度文明主要的活动舞台。十六国是指主要的国家而言,事实上,还有一些小国向国家转变的部落联盟存在,如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考利耶国等。所以,十六国只是一个概称。这些国家都以一个较大城市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版图包括周围农村地区,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都属于区域性国家。
就政体而论,在这些林立的国家中君主制占大多数,只有少数是共和制。共和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首脑经推选产生,重大事务由一个高级会议决定。参加这个会议的成员为刹帝利、婆罗门贵族家族首领。这是贵族共和政治,是一种向君主制转变的过渡形式。国家机器在逐步发展,部落长老会议和全体成员会议名义上还存在,但已失去作用。军队已成为领津贴的常备军,兵种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和象军。王权神授观念开始出现,神赋予国家以神性需要婆罗门的中介作用,而婆罗门又需要国王的布施,这就为国王与婆罗门的紧密结合、互相依存提供了新的需要和可能。宗教和行政是分离的,宫廷有主祭司负责祭祀、占卜和充当国王顾问,但他并不是行政官。国王手下有分别管理行政事务和军事事务的官员。地方行政官有千村长、百村长、十村长,最基层是村。那时国家立法和司法制度初具雏形,旧的平等的部落立法已失去作用,新的法令由国王颁布,由此产生的法令具有最高权威性。婆罗门法学家也开始撰写建立在种姓制度基础上的法经法典,逐渐形成在本宗教领域内有影响的宗教法。案件由各级官员审理,国王是最高法官。判案以国王颁布法令为依据,宗教法对判案也有一定作用。
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税,税率一般为总产量的1/6,所以国王又被形象地称为“六分之一享有者”。已有专门税收官员收税,一般由村社长老协助。
摩揭陀国的霸业
在不断争战中,摩揭陀在列国中脱颖而出,逐渐强大起来。至公元前4世纪,整个北部印度几乎受控于它,至此,摩揭陀成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地域性的霸国。
公元前6世纪,频毗沙罗王(约公元前544~前493年在位)统治摩竭陀,建都王舍城。频毗沙罗王所扮演的历史角色跟中国的秦始皇非常相似,他在经济上发展农业和铁矿业,在外交上东联西并,纵横捭阖,有统一整个恒河流域的野心。
大约在公元前542年,频毗沙罗王开始了他的统一进程。为了取得南面的出海口,他选择鸯伽国为首先消灭的对象。他首先通过联姻方式与鸯伽国的邻国结盟,以孤立鸯伽国,切断它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他接连娶了3个妻子,分别来自强大的居萨罗国、跋沙以及旁遮普,这都是鸯伽国的邻国。通过联姻达到政治目的后,见时机成熟,频毗沙罗王下令大举进攻鸯伽国的都城昌巴。昌巴是一非常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它不仅是恒河下游的重要河港,也是通向南方东海岸的重要港口。频毗沙罗王如愿征服了这个国家,派儿子阿世镇守。遗憾的是频毗沙罗王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他的统一大业,就被自己的儿子阿世弑杀了。
公元前493年左右,阿世弑父篡位。阿世有着如同他父亲般的野心,他登基后继续向整个恒河流域扩张。为了推进摩揭陀国的统一霸业,阿世可以说是六亲不认,他首先进攻了舅舅统治的居萨罗国,并最终吞并了居萨罗国。尔后又开始进攻另一个有亲属关系的邻国跋沙,经过16年的艰难战争才占领其都城吠舍厘。阿世还是位极富创造力的有才干的君主,他结合战争中的实际经验发明了两种先进武器:一种是能发射硕大石弹的驽炮,一次可杀死百十来人;一种是新式战车,车上系有可旋转的钉头锤,战车奔驰起来有巨大的杀伤力。依靠这两种新式武器,阿世击败了以跋沙为首的联盟,成为了东部印度的霸主。由于新攻占的地区都在摩竭陀的北面,加上恒河水运越来越重要,阿世的继承人乌代因此将都城迁到恒河与宋河的汇合口,建立了华氏城。
摩竭陀国在难陀家族统治时期达到鼎盛,于公元前4世纪最终完成了几代帝王的夙愿,统一了恒河流域,使摩揭陀成为恒河流域真正的霸主。这时的摩揭陀领土包括整个恒河流域和部分中印度,成为印度次大陆第一强国。这时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以军事的发展最为突出。摩竭陀国的兵种分工已细化,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和水兵,还有劳工、侦探和地方向导辅助。军队规模也颇为壮观,据希腊文献提到,摩竭陀的难陀王朝末年有步兵20万,骑兵2万,战车2000辆,战象3000头。战车一般是马拉,也有的是驴拉。步兵穿棉布军装,骑兵可能有盔甲,均执有生牛皮做的圆盾、双刃剑、长弓、铁镞竹杆箭。但摩竭陀的末代统治者丹那·难陀是一位十分残暴的国王。他横征暴敛,引起各阶层人们极大的不满,所以他的统治并不巩固。这时,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人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腐败的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
随着难陀王朝的灭亡,古印度的列国时代由此划上了句号。随后孔雀帝国兴起,标志着古代印度进入中央集权制大帝国时期。
孔雀王朝
列国时代终结,印度进入孔雀帝国时期。这是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时期,标志着印度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孔雀帝国的建立
孔雀帝国是继摩揭陀国后古印度的又一个重要王朝,时间大致为公元前321至前187年。由于其建立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吠陀种姓的孔雀族,因而得名。旃陀罗笈多建立的孔雀王朝统治印度和阿富汗地区达134年之久,使孔雀帝国成了与同时代的古罗马、中国并称的世界强国之一,名噪一时。
孔雀王朝时代的玉牛旃陀罗笈多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年轻时曾被当政的难陀王朝驱逐,因此怀恨在心,苦于势单力薄,所以一直寻找机会复仇以夺取政权。当时,北部印度河流域已经于公元前518年被波斯入侵占,沦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灭亡波斯帝国后侵入了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试图乘胜东进,制服恒河流域。但慑于摩揭陀国的强大,加上士兵在连年争战中已经厌倦这样的生活,厌倦了讨伐,于是亚历山大放弃了原来的计划于两年后返回了巴比伦。此时,西北地区由于亚历山大的撤退,留下了一个政治空白,同时也给了时刻准备着的旃陀罗笈多一个天赐良机。
旃陀罗笈多见时机成熟,便发动起义,旃陀罗笈多的军队主要由下层人民组成。他领导的起义,是反对外族统治和难陀王朝暴政的人民起义,所以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旃陀罗笈多起兵后,矛头首先直指外来侵略者——马其顿军队,与之进行了激烈的战争。约公元前324年,他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在沉重打击马其顿人后,旃陀罗芨多挥师东下,进攻难陀王朝。善于谋略的旃陀罗笈多并没有直取华氏城,而是先消灭其他地方的难陀王朝的军队。据说他采用这一战略,是受到一位妇女的启发。这位妇女训斥其子不应先吃盘子中间的食物,而应吃周围的,因为盘子中间的食物太烫。旃陀罗笈多由此得到启发,先歼灭了难陀王朝盘据在都城的主力部队,最后轻易地攻下了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随后,旃陀罗笈多回师西北地区。慑于旃陀罗笈多强大的力量,马其顿军队主力于公元前315年撤出,余下的小股军队在印度苟延残喘,不久也尽数被旃陀罗笈罗的部队所消灭。这样,旃陀罗笈多征服了北部印度,建立了孔雀王朝,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北部印度。
在接下来了的25年间,孔雀王朝在旃陀罗笈罗的带领下,在军事和外交上取得了双丰收。他依靠其军事力量建立了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大帝国,而且开创性地与西方人建立外交关系。他与希腊人的塞琉古王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当时,塞琉古王国将一位公主嫁给旃陀罗笈多,并派遣麦加昔尼为驻孔雀帝国大使。作为报答,印度回赠给当时的塞琉古王朝尼卡多国王500头战象。由于与西方外交关系的建立,使南亚次大陆首次有了较为确切的纪年。
正处于事业顶峰的旃陀罗笈多传位给儿子宾头沙罗后,离开王宫,流浪各地过苦行僧生活,并按着耆那教习惯慢慢绝食而死。
孔雀帝国发展及衰亡
旃陀罗笈多统治25年后,传位给他的儿子宾头沙罗(约公元前300~前273年在位)。宾头沙罗继位后,用铁腕政策大力巩固帝国的统治,他残酷地镇压了西北印度口旦叉始罗城的人民起义。在对外关系上,他继续其父的政策,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的外交往来。宾头沙罗在位时,在政治军事上最主要的贡献,同时也是他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对南部印度的成功扩张。
宾头沙罗对南印度的征服战争,表明印度次大陆南北地区开始走向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这一伟大的事业,最终是由他的儿子阿育王完成的。
约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病死,其子阿育王成为孔雀帝国的第3代国王。阿育王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他在位时期孔雀王朝极盛一时,成为雄踞南亚次大陆的强国。
阿育王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国王。有关他的诞生就有一个宗教神话故事。在梵文佛教故事集《天譬喻经》中有一则故事,叫《耶献土》,说的是有一个名叫耶小男孩的,一天正在街上玩耍,正好遇见佛陀行乞。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施舍给佛陀,便天真地捧起一把沙土奉献。这个奉献沙土的男孩,后来就投胎转世为孔雀王朝的皇帝阿育王,他领有全印度广袤的国土。作为印度孔雀王朝开拓者旃陀罗笈多君王之孙,阿育王沿袭了祖父辈好战扩张的传统,在当政期间统一了除印度半岛南端外的整个印度。
为了不断扩充所辖版图,阿育王充分暴露了他人性中凶残的一面,他亲率大军攻城掠地,屠杀无辜百姓。据文献记载他在征服南部羯陵伽国时,当地民众有10万人被杀,15万人遭放逐,还有许多倍于此数的人死于战乱。此次战争后,阿育王的思想和统治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为自己的暴虐而忏悔,转而皈依佛教。可以说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帝王国的极盛时代,建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全国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度量衡,有了通往全国的重要交通道路。尽管还没有统一语言文字,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接受了婆罗门种姓制度,佛教成为孔雀帝国的国教。但是,由于这个帝国是靠武力统一起来的,缺乏稳定的基础,在阿育王死后不久帝国即告分裂。约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的末代帝王大车王被一个将领所杀,孔雀帝国统治时期宣告结束。
《政事论》
《政事论》是孔雀王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治国法典,也是古印度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同时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政治经济著作之一。《政事论》成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印度历史学家认为,作者是孔雀帝国开国重臣、军师考底利耶,后人又有所篡改和增补。它共为15卷,主要有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系统总结了孔雀帝国初期治理国家的经验和策略,为古代印度的统治者所重视,被誉为“治国经典”。
《政事论》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内阁的构成;国家主要的内政外交政策;政府各部门包括农业、税收、行政等等的职能;处理各种纠纷和冲突的规定,其中有类似现代民法和刑法的不同内容。后一部分主要谈外交策略和军事战略战术。
对于如何挑选官员,《政事论》也有独到的论述。书中讲到了国王如何挑选高级大臣的八条原则:第一,从大臣的亲属那里了解他的籍贯、出身和自制能力;第二,通过学者去了解其才学;第三,在工作实践中了解他的智慧、韧性和能力;第四,通过交谈了解其口才、胆识和才干;第五,通过他对灾难的应对能力来考察其精力、魄力、忍耐性;第六,从交际往来中看其是不是正直、友善、坚贞;第七,从他的同伴那里了解其举止行动,看其是不是身体健康,强壮有力;第八,根据观察了解其是否善于结交,不到处树敌。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
《政事论》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间谍理论和方法的著作。作者认为,间谍实施的每个行动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国王的特务在必要时可以理所当然地、无所顾忌地不择手段以达到目的。因此,孔雀王朝的密探政治成为国王治国的法宝之一,密探——包括女间谍——装扮成僧人、农民、商贩、妓女、艺人等形形色色身份的人,潜伏于各级官吏身边和各地,并用写密码、做暗号等方法及时呈报。这本书还有有关使用间谍方法的记载,这可能是相关内容最早的记载。
《政事论》论述了战略战术问题,其中有些主张与我国战国以后出现的兵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远交近攻的思想、瓦解敌人内部的手段以及行军作战中的各种战术问题等。
该书还系统地反映了孔雀王朝商品贸易以及货币经济的运行状况。这些记录使人感到这不是一本政论著作,而像一份生产报表。孔雀王国运转依赖国家税收,税收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国家机器,《政事论》提到的税种涵盖社会各个层面。政府对行会控制十分严格,定期检查以防作弊和违规。为有效保证税源,建立了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帝国官员、王室成员直到仆役,薪水的数额在《政事论》中都有规定。由此可见,《政事论》不仅是孔雀王朝国家管理的重要法典,而且是一本治国百科全书。
王朝更替
后孔雀王朝的更替
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境地。他的一个儿子在西北地区割地自据,一些原先被征服的国家和部族纷纷独立。大约在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篡夺王位,推翻了孔雀王朝。孔雀帝国衰亡后,印度次大陆进入一个王朝更迭和小国割据的分裂时期。
普沙密多罗·巽伽(约公元前187年~前151年在位)推翻孔雀王朝后,建立巽伽王朝(公元前185年~前75年在位)。普沙密多罗出身于乌贾因地区的一个婆罗门家族。他担任孔雀帝国大臣时,曾率军击退入侵的大夏国希腊人,立下赫赫战功,享有较高的声望。他夺取王位后,曾一度企图恢复孔雀帝国往昔的势力范围,他先后出兵德干高原南部,征战羯陵迦,抗击大夏国希腊人的入侵。在普沙密多罗的努力争战下,王朝的版图南至达纳马达河,旁遮普地区的贾兰达尔和锡亚尔科特也可能被巽伽王朝所控制。但巽伽王朝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时间不是很长。普沙密多罗死后,这个王朝也随之逐渐衰落了。
巽伽王朝的终结戏剧性地同孔雀王朝相雷同,约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大臣苏迪·甘华篡夺王位,建立甘华王朝(约公元前75~前30年)。据说,他利用一个女奴假扮成王后,杀死巽伽王朝末王而夺取了王位。甘华王朝领土仅限于摩揭陀地区,是一个很小的王朝。这个王朝后来被安度罗王国武力征服。
安度罗王国兴起于德干高原东部哥达瓦里河和克里希纳河下游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个王国是萨达瓦哈拉部族建立的,这个部族大概起源于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的混种。孔雀帝国时期,这个部族是很有名的,阿育王的铭文多次提到。孔雀帝国衰落时,萨达瓦哈拉部族割地自据,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约公元前1世纪萨达加尼王在位时,安度罗王国已相当强盛。他出兵攻灭甘华王朝,入侵羯陵加和南方其他一些地区,号称“南方各地之主”。萨达加尼死后,安度罗国力逐渐衰败,又遭到外族塞人的进攻,被迫退居德干高原的东南部。直至公元2世纪上半叶,乔达米普特拉王及其子瓦西什提普特拉统治时,安度罗才重新崛起。乔达米普特拉的铭文提到,他“赶走了塞人、耶般那人和帕拉华人”。在安度罗最鼎盛时期,它的统治范围包括德干高原大部、西海岸地区、南方的克里西拉河三角州一带,又形成为南印度的一大强国。约公元3世纪,安度罗发生分裂,逐渐走向衰亡。
在南部印度,羯陵伽也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孔雀王朝后期,羯陵伽重新独立。卡罗维拉王(约公元前1世纪)统治时,国力较为强盛。他多次对外征战,击败了大夏希腊人,入侵恒河流域,占领王舍城,横扫大陆南端的潘地亚国,扩大了羯陵伽的势力范围。
南印度的南端还有一些独立的国家,比较重要的有朱达、潘地亚、哲罗等。这几个国家是古代泰米尔人建立的。泰米尔人是印度次大陆土著居民的一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雅利安人入侵后,一部分达罗毗荼人被征服,一部分迁居偏远山区和南印度的一些地方。这几个国家虽然规模不大,但经济比较发达,尤其是海外贸易繁荣,与两河流域、西方等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与此同时,各小国之间为了扩大各国的势力范围,也经常发生战争,对于古印度文明来说,这是一段集发展融洽、冲突于一身的历史。
贵霜王朝
公元1世纪,中亚的贵霜王朝兴起,在它的征战下,印度西北部成为贵霜的管辖范围,而贵霜也因此成了一个横贯中亚和南亚的大帝国。在它的极盛时期,疆土西起伊朗东部,东至恒河中游和贝拿勒斯,北至阿姆河、锡尔河和今天中国新疆的和田,南部到达纳马达河,占有中亚和北印度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与罗马、安息、东汉并驾齐驱的四大帝国之一,它的繁荣标志着古印度史上第三次文明高潮的到来。
贵霜国王迦腻色伽雕像(印度,2世纪)。孔雀王朝解体后,印度西北部先后被希腊人和中亚的游牧民族所统治。而在中亚兴起的匈奴人,迫使大月氏人西迁,一支大月氏人占领巴立特里亚。他们当中强大的部落贵霜统一了五部落,开始征服周围地区,大有形成一个中亚大国之势。公元50年,部落首领丘鸠阙率众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又成功占领阿富汗大部和印度犍陀罗地区,建立贵霜帝国(约公元78~241年)。此后阎膏珍王继续着扩大领土的事业,他先灭了旁遮普的沙卡,进而向恒河流域进发,攻占拘弥、瓦拉纳西,这时,贵霜政治中心移到南亚,阎膏珍迁都至普鲁沙普罗。到迦尼色迦统治时,帝国疆域更加广阔。
贵霜人占领印度河—恒河流域后,为古印度文明所同化,并且继承和发展了古印度文明。在统一的政治形势下,印度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机会,其中主要是工商业的发展与海外贸易的繁荣。经济发展使财大气粗的贵霜帝国兴建了许多新兴的城市,如布罗奇、苏尔帕拉卡、阿里卡梅杜等。
贵霜王国在迦尼色迦时代,迦尼色迦王笃信佛教,所以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伽尼色迦提倡佛教并广造佛寺和佛塔,虽然花费巨额钱财,这些都是当时广大印度劳动人民的血汗,但从人类文明这个角度来看,它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遗产。由于当时佛教在印度盛行,使佛教具有极强的辐射力,这个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然后由中国传入朝鲜,由朝鲜再传入日本,使佛教成为典型的东方宗教。
迦尼色伽死后不久,贵霜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逐渐分裂为一些小的王国。3世纪时,萨珊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向中亚和西北印度扩张。至4世纪,笈多王朝在北印度兴起,灭亡了西北印度的贵霜人的小王国。中亚地区的贵霜小王国,在5世纪时被咴人所灭。总的来说,贵霜帝国的统治,对印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笈多帝国
公元4世纪初,以恒河中游一带为中心,又有一个新的帝国出现,这就是笈多帝国。笈多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当时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割据混乱的局面,使这些地区重归统一的政治统治下。这个王朝曾有过三位才智超群的君主,使印度的古典文化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
笈多王朝的建立者是旃多罗·笈多一世。他于公元319年继承了王位,并开始了他势力扩张的征程,他在位期间,疆域包括比哈尔大部分和孟加拉部分,大致相当于孔雀帝国瓦解后的摩揭陀国领土。这片地区成了笈多帝国的核心区域。旃多罗·笈多自称王中之王。
公元335年,笈多一世指定儿子沙摩多罗·笈多为继承人,而后隐居死去。沙摩多罗·笈多即位后,把对外征服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沙摩多罗·芨多在位期间帝国疆域得到很大扩展。王朝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历史上有“健日王”的美称。
沙摩多罗·笈多的儿子旃多罗·笈多二世(375~415年在位)统治时期,笈多帝国进一步向南扩张。此时的笈多帝国政局稳定,贸易繁荣,文化发展。旃多罗·笈多二世又给自己加了个“超日王”的雅号。
旃多罗·笈多二世去世后,其子鸠摩罗·笈多继位,帝国继续保持和平繁荣局面。到斯坎达·笈多统治时(455~467年),占领了巴克特利亚的白匈奴人从西北部入侵印度河流域。
笈多王朝时期,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达到鼎盛,被誉为古印度文明的“黄金时代”。其中尤以佛教艺术著称,那时名作迭出,流派纷呈。这个时期的建筑、雕刻、绘画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古印度古典艺术的顶峰。
公元5世纪以后,中亚民族匈奴人入侵,笈多王朝的各属国纷纷独立。笈多王朝的衰落,标志着古印度史的结束。
戒日帝国
笈多帝国瓦解后,一度统一的北印度再次陷于分裂状态。诸侯割据,群雄争霸,在实现统一的目标上最后取得成功的是旦尼沙的统治家族。
公元612年,旦尼沙的易罗·伐弹在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戒日帝国,定都卡瑙,历史上称他为戒日王,在易罗·伐弹统治下的戒日帝国的势力范围主要是恒河中上游地区。
戒日王对孟加拉的讨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久攻不下,直到643年在迦摩缕波国国王帮助下,两面夹击,终于完全征服了这个国家。戒日王占领了西孟加拉,把东孟加拉划给迦摩缕波。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后者不久也成了戒日王的藩属。戒日王还向西征服卡提阿瓦半岛上的伐拉毗,用联姻手段使之臣服于己,获得了西海岸诸港口,从此坐收海上贸易的利益。这样,除克什米尔、西旁遮普、拉其普他那、古吉拉特和东印边远地区外,北印度几乎都处在他的统治下。
戒日王终于在北印度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以卡瑙季为中心的大帝国。这不仅意味着北印度大部分地区又实现了统一,而且意味着北印度的政治、经济中心已由恒河下游转移到恒河中游。
戒日王是个非常有魄力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帝国基本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其在佛教发展和传播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戒日王非常重视保护、促进文学艺术,崇尚知识尊重学者。由于他的支持和保护,那烂陀寺成了著名的教育和学术中心。他自己在文学上也有很高造诣,据说他写了三个剧本,两个是古典体裁的喜剧,一个是宗教题材的戏剧。
戒日王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大帝国也难保不重蹈前面各大帝国的覆辙,他去世后,帝国立即陷于混乱状态。他女儿的儿子达罗犀那、他的大臣阿罗那顺等对王位都是群起而争之。阿罗那顺夺取了恒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后,统—的戒日帝国宣告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