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七、古印度文化

古印度宗教文化

古印度人重视人类精神的价值取向,崇尚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这构成了印度人所理解的今生与来世的独特的世界观。为了祈福和实现人生的美好境界,古印度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发展成了三大宗教: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并因此影响到古印度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菩提树和生殖女神的崇拜

宗教起源于对自然和世界的敬畏。在古印度,最早的信仰就是对自然的图腾崇拜。而对植物和生殖女神的崇拜在古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内容。

在植物中,菩提树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菩提树成为印度宗教信仰中最圣洁的象征,在菩提树下组织祭祀活动几乎成为印度宗教活动的惯例。为什么菩提树获得印度人如此高的敬仰和崇拜呢?据学者分析,可能是这么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古印度人看来,树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因为树木是能够给人类提供避难和吸取营养的场所,是为动物提供自然生长的地方,而动物又给人们带来丰富的食物,因此树不愧得此殊荣;二是菩提树生命旺盛,常把根盘到旧建筑、大石块下,或盘在另一种树的树干上后渐渐将大石块或大树吞噬,以此让最初的幼苗扎根成长。古印度人观察到这一现象,特别敬畏菩提树旺盛的生命力量。如此一来菩提树便经常出现在印度神话中,成为丰收、保护和死亡的象征物。

早期印度人还将生殖崇拜作为信仰的重要内容。祈求丰产、繁荣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而生殖崇拜也就成了人类信仰的一个重要内容。古印度人的生殖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生殖女神和母亲女神的崇拜。所以当我们走进古印度文化艺术的殿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生殖女神和母亲女神雕像,这些雕像都有突出的乳房和臀部,突出反映了古印度人的生殖信仰。

程序化的宗教仪式

早期的婆罗门教虽不设庙宇、不设偶像,但却发展了一套从私人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的非常繁琐的祭神礼仪。由于这些仪式被认为直接关系到个人和国家的祸福,所以主持这些仪式的婆罗门僧侣的作用就被看得极为重要,成了宗教知识的垄断者和古印度人精神生活的导师。

古印度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从整体上分为家庭祭和天启祭两大类。

印度河文明的女神塑像家庭祭在家中进行,和一个人的成长密切联系,大体有12种仪式,分别是:(1)受胎。一般在妇女怀孕后进行。(2)成男。祈求胎儿为男性。(3)分发。妇女怀孕三四个月后,将头发分开,祈求母亲和胎儿安泰。(4)出生。婴儿出生后,祈求涤除胎前的不净,祝祷将来健康。(5)命名。(6)出游。走出家门接受神灵的祝福。(7)哺养。(8)结发。剃发前头发不得受到任何损伤。(9)剃发。(10)人法。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11)归家。学成归俗。(12)结婚。完成人生最大义务。除此,还有新月祭、祖先祭、葬仪等。

天启祭又称火祭,是公共祭祀活动,参加者有国王、大臣和一些高级种姓人员。主持仪式的祭司讲究也非常严格,劝请僧、行祭僧、祈祷僧等为主祭,辅助人员分别负责宣词、赞酒、引导、点圣火、拂秽等工作。天启祭又分供养祭和苏摩祭两类。供养祭是用动物供奉诸神祭和祖灵祭,苏摩祭则以苏摩酒奉献于神或祖先。“苏摩”,在古印度是一种被神化了的植物蔓草,它生长在高山上,特别是在喜马拉雅山的穆贾瓦特峰上。用其茎干中的黄色乳液制成的饮料,有醉人的功能,早在梨俱吠陀时代苏摩酒就开始流行,久而久之就成为苏摩酒神,苏摩酒也就成了印度天界神祗专用的长春酒或不死之药——“甘露”。

祭司们在从事祭祀活动中,是要收取酬金的,婆罗门教义端坐的祭司人像(残,公元前3000年)规定了每一件祭祀活动所需的具体报酬。用现代人的理解就应是劳动所得,明码标价,虽然它是宗教的,但也摆脱不了经济规律的制约。另外,如果献祭者对聘请的祭司所付的报酬不恰当,祭司可按规定暗中给予献祭者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得不到报酬,情况就会更为严重,这时祭司就拒绝念咒。而且,祭司的所得必须在祭祀活动开始之前。每一种姓的人举行祭祀都要有祭司的某种帮助,因而,从事祭祀活动的人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和特殊阶级,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复杂的礼仪程序就成了婆罗门祭司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丧葬习俗

古印度存在一种非常罕见的习俗,当人们认为自己要死时,如年老病重,甚至在一切如意但为了怕将来的不幸时,他们都会自焚,以求早登极乐。人们把死当做一件幸福的事,认为“死只不过是从一个不愉快的伙伴即身体的纠缠之下得到了解脱”。有这样一段故事说,亚历山大离开印度时,劝说印度的智者卡兰那斯去波斯。卡兰那斯到了波斯但却因不适应那里的生活而一天天消瘦下来,但他坚决拒绝治疗,最后他下定决心要自焚,任凭亚历山大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于是,亚历山大只好按卡兰那斯的要求准备火堆,并安排子一个仪仗队。自焚那天,卡兰那斯头戴印度式花环,在万人注目下从容地登上柴堆。当柴堆点火时,按照事先的安排,喇叭吹响,军人呐喊,以向死者致敬。

有祭礼图像的印章在古印度文明中,还存在另一种较为文明的丧葬习俗——土葬。在哈拉巴古城发掘时,发现了个人墓葬和家族墓葬。这些墓葬为我们研究古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根据考古发掘,个人墓葬的往往是较为上层的人物,棺材也很讲究,是用当地珍贵的青龙木和雪松制成。而普通老百姓则一般葬于公墓。古印度人相信,人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墓地就是死者另一种生活的地方。几乎在所有墓葬中都有随葬品,根据生前地位的高低,决定随葬品的多少。在随葬品中,有天青石、玉髓或铜珠等装饰品。

在哈拉巴文明时期,墓的形状通常是长方形的,挖得比较深。在出土的男性随葬品中,有日常用的各种陶器,估计当时里面盛满了水和酒,准备给死者享用;而女性随葬品中,则少不了首饰、镜子等美容用品。

在哈拉巴文明衰落后的几千年中,这种习俗仍在延续。1978年,乌兹别克考古学家维克多·萨里尔尼第在阿富汗的泰里尔·泰普发现了七座墓葬。经过考证,年代为公元1世纪左右,当时这里由印度的贵霜王朝所统治。每座墓中都有一口无盖的木棺、一具骷髅和大量的金匾、珠宝及其他随葬品。在一个女性墓中还发现一顶可折叠的王冠,由此推断,此墓的主人地位很高,可能是王妃之类的人物。

印度的节日

印度的节日算得上是名目繁多,有的是宗教性的,有的是纪念名人的,有的是庆祝国家的重大事件。由于印度是多宗教的国家,每个教一年都要过几个节,所以显得节日特别多。

印度的节日分两大类,第一类叫“政府节假”,这是全国各政府机关都放假的节日;第二类叫“局部节假”,指的政府机关人员中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不同地区分别享受的节假。

“政府节假”有15个:

1月26日,共和日,即国庆。

3月29日,霍利节,即洒红节,印度教节日。

4月1日,耶稣受难节。

4月25日,大雄诞辰节,耆那教节日。

5月26日,佛陀诞辰节,佛教节日。

7月12日,开斋节,伊斯兰教节日。

8月15日,独立日。

8月31日,克里希那诞辰节,印度教节日。

9月18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节日。

10月2日,圣雄甘地诞辰。

10月14日,十胜节,印度教节日。

10月17日,穆乎兰节,纪念穆罕默德的孙子。

11月4日,灯节,印度教节日。

11月20日,纳那克祖师诞辰节,锡克教节日。

12月25日,圣诞节,基督教节日。

从上面这些节日可以看出,印度节日绝大部分是宗教性的,这对于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来说,不足为奇。

“局部节假”,也有24个之多。它们是不同宗教或同宗教在不同地区过的节,比如2月11日是湿婆节,4月21日是罗摩诞辰节,9月10日是礼拜湿婆的儿子象头神迦内希的节,10月21日是纪念《罗摩衍那》的作者蚁垤的节……至于伊斯兰教、佛教、耆那教、袄教等等的节日还有很多。下面介绍两个历史比较久远、影响也较为重大的节日。

霍利节

一个国家的古代文明,包括宗教、习俗、艺术、文学以及歌舞,往往在传统节日中保存得最久远、最生动、最具有群众基础。印度的霍利节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每年二三月间,印度全国都要欢庆“霍利”节,又称“洒红节”。到了这一天,不分男女老少,都要互泼红水,彼此在脸上抹“朱那尔”(一种红粉),互致祝贺,以示吉祥。

洒红节在印历十二月月圆之夜降临。关于这个举国同庆的节日,流传着种种传说。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魔王希兰亚卡西普妄自尊大,要臣民奉他为神明,顶礼膜拜。可是他的小儿子帕拉拉德执意不从,依然对大神毗湿奴一片虔诚。魔王威逼再三,儿子矢志不移。魔王便想尽办法要杀害他,他都一一躲避了过去。最后魔王派自己的妹妹霍利卡去处死他。霍利卡懂得咒符,不怕火烧。她下令堆起一大堆木柴,叫帕拉拉德同她一起坐在木堆上,点火焚烧。可出人意料的是:不怕火的霍利卡被烧成了灰烬,而帕拉拉德由于得到毗湿奴的保佑反而安然无恙。当他从火堆里走出来时,大家向他身上泼水,并在水中掺进红色以示喜庆。印度老百姓认为霍利卡的结局象征着善的胜利、恶的溃败。于是这个节日也就称为“霍利”节,年年欢度,流传至今。

以上只是一种反映人民愿望的传说,但印度历史上真有一段有关洒红节的史实:帕坦人向拉其普特人的一个王国进攻,拉其普特人损兵折将,国土沦丧,危在旦夕。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洒红节快到了。拉其普特人王后罗帕玛蒂心生一计,用甜言蜜语向帕坦大王写了一封信:“希望你们对厮杀的渴望已经消退。眼下春天将逝,请带上你的勇士们,来同拉其普特的妇女共度洒红节吧!”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帕坦人并不知是计,竟兴冲冲地来赴会了。正当帕坦人狂欢的时候,装扮成妇女的拉其普特武士从面纱下抽出刀来,开始了一场血洗。染红帕坦人面颊的不是“朱那尔”,而是他们自己的鲜血。

然而,现实中的洒红节并不是史实中所反映的那样血腥,相反,洒红节是一个令人欢娱、多彩的节日。清晨,人们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老人还是孩子,劈头盖脑地互相浇泼红水,抹红的、绿的、黄的粉,一个个都成了大花脸。亲戚朋友间还互相在额上点上吉祥点。孩子们则玩得更加尽兴,他们拿着水枪互相对射。如果你在街上行走,肯定也是他们的“猎物”,红脸关公的小朋友们会弄得你红透湿遍。即使在公共汽车上,青年们也会浇来一桶桶“琼浆玉液”,给你来个节日的洗礼。入夜,人们燃起篝火,载歌载舞,深夜不散,兴尽方归。

十胜节

每年九十月份,印度总有接连十个晚上热闹非凡,深夜歌舞鼓乐之声仍不绝于耳。这就是印度教徒正在欢庆的“十胜节”。“十胜节”的来历,出自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歌颂的是罗摩的故事。罗摩是十车王的大儿子,品德高尚,武艺超群,十车王准备立他为王储。十车王的一个小王后受驼背侍女的谄言,定要国王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国王以前受难时得到过她的帮助,还允诺过无论她提出两个什么样的要求,他都会答应。现在小王后提出了要求,国王非常为难,但君无戏言,只好答应了小王后的要求。罗摩知道实情后不但不怀恨,反而劝慰父王,表示自己甘愿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他贤惠的妻子悉多自愿同往,同甘共苦。不料,到森林后,悉多被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后来罗摩在神猴哈努曼的帮助下打败了十首魔王,救出悉多。这时14年已满,他们返回京城,并继承了王位。

“十胜节”就是欢庆罗摩胜利的节日,一共要庆祝十天。头九天到处搭台演戏,印度人称之为“罗摩里拉”。从罗摩出生演起,一直演到罗摩取得胜利为止。演戏前有的地方还用牛车和象车载着演员游行,前有乐队开路,后有善男信女簇拥,孩子们扮着戏里的猴兵猴将活蹦乱跳,满街一片欢腾。最后一天是焚烧罗波那的纸人,象征罗摩的彻底胜利。

印度人之所以这么喜欢“十胜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宗教上的原因,因为根据印度教的说法,罗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毗湿奴乃保护之神,可以保佑国泰民安;另一个原因是,印度人民向往幸福的未来,他们从罗摩的经历中得到慰藉:善的总要战胜恶的,好人终有好报。

神奇的瑜珈

有人说,印度的历史有多长,瑜珈的历史就有多长,修炼瑜珈始于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距今大约5000年左右。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出土的印章中,就可以看到那时苦行僧修炼瑜珈的形象,他们的坐姿与现代修炼者的坐姿一模一样。

古代印度的瑜珈主要是一种宗教性的活动,是婆罗门教(后来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徒为求得解脱而刻苦修炼的公元前2500年的瑜珈功一种手段。瑜珈的原意是“结合”、“和谐”、“一致”的意思。修炼瑜珈,按印度教的说法,就是要使尘世的“人”同天上的最高的神“梵天”合二为一。修炼者必须在僻静的地方坐下,双腿交叠在一起,成“莲花坐姿”,平心静气,沉思默想,以达到自我同天神合一的境界。一旦达到此等境界,便进入了理想境界,人便可以获得解脱。

关于瑜珈的一本最古老、最有权威的著作叫《瑜珈经》,它是一位名叫波颠利的人写的。人们一般认为《瑜珈经》成书于公元5世纪。但这不等于说,瑜珈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瑜珈的历史要早得多。在远古的时候,印度没有书写工具,一切经典都靠口授心传。为了易记易诵,句子都很短,且往往有韵律,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古代诗歌发达的原因。到了公元5世纪的时候,已经具备了把口传的东西整理成文的条件,波颠利便成了总结几千年遗产的功臣之一。

《瑜珈经》共分4章,包含194经,内容十分庞杂,充满神秘的色彩。最基本的修炼方法和手段有8种,也就是八瑜珈支:(1)禁制(克制);(2)遵行(限制);(3)坐法(坐姿);(4)调息(控制呼吸);(5)制感(制止感觉);(6)执持(专注);(7)禅定(静虑);(8)等持(三摩地境界)。

《瑜珈经)问世后的一千多年来,瑜珈在印度经久不衰,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最主要的有5种:格尔玛(业)瑜珈、杰恩(知识)瑜珈、赫脱(手)瑜珈、拉杰瑜珈和帕格蒂(虔诚)瑜珈。其中有的注重日常的善行,有的注重经典的研习,有的偏重于哲理的悟彻。

古印度人修炼瑜珈,主要是受他们信仰的宗教思想的支配。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轮回转世的思想,沉重地压在信徒身上。与它紧紧相连的是“业”的概念,这辈子的一切言行及思想活动,都一笔笔地记在“业”账上,并形成了下辈子是祸是福的“因”。“业”绩好的,下世就投在富贵之家,享受荣华;“业”绩不好的,下世就投在低贱之家,甚至变牛变马,受苦终生。这显然是漠视今生,把希望寄托于渺茫的来世的虚无缥缈的人生观。

为了来世的幸福,信徒们当然诚惶诚恐,积善积德,希冀美好的未来。但是,这还不算是最终的解脱。如果能跳出轮回,不要投胎凡世,而是进入天堂,那就可以永远摆脱人间的无边苦海,永居极乐世界了。据说瑜珈就是追求彻底解脱的一条“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奇的瑜珈并未成为历史,而是昂首挺进了现代人的生活中。现代印度的瑜珈已经传遍世界,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有实效的亚洲式健身美体修炼术。练习瑜珈,不仅可以消除紧张,缓解压力,使人的精神与身体进入纯净的境界,更能有效完美体形体态。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练功者,都将练习瑜珈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

古印度宗教文学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印度文明有一处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古印度人注重历史和文学的口耳相传,而非文字记载;现存的作品既是重要的宗教文献,更是不朽的文学作品。古代印度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宗教文学、世俗长篇史诗、戏剧等等。文学表现手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古老的《吠陀本集》、最长的历史传说《摩诃婆罗多》到英雄史诗《罗摩衍那》,在世界文学史上光彩夺目。这些文学巨著以一种诗歌形式的韵律格式出现,铿锵上口,易于记忆和传诵,至今仍在印度广为流传。

吠陀文学

吠陀文学是印度最早的文学,属宗教文学,其代表性作品是婆罗门教《吠陀本集》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梨俱吠陀》是古印度宗教经典《吠陀本集》的四部作品之一,是印度最古老的经典,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集之一。成书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到前1200年间,它比希腊的荷马史诗还早了几百年。

《梨俱吠陀》是一部集体之作,共收录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颂歌或神曲1028首,分为10卷。作者都是世袭的婆罗门祭司,在公元7世纪前,古印度还没有文字记事,10卷神曲完全靠祭司们的记忆和口授,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到后世才记载下来。

《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是雅利安人征服自然、征服异族,以及关于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形态的真实历史。雅利安人是一个游牧部族,在征服印度前后处在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当时,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并向它们顶礼膜拜,渴望得到它们的赐福。主持这种膜拜的祭司们将宇宙分为三界:天界、空界和地界,每一界有11个神,三界共33个神。在《梨俱吠陀》中,作者为这些神仙们写下了许多赞美诗。在诸神中,因陀罗、阿耆尼和苏摩三位神的地位最高,歌颂他们的篇幅也最多。

因陀罗是战神、雷神,雅利安人把他奉为最高神。《梨俱吠陀》中约250首诗是颂扬他的,占诗篇总数的1/4。在诗中,因陀罗被描绘为身材高大,皮肤和须发为金色。他手持金钢杵,行走时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激起的狂风震撼天地,具有无比的威力。他固定摇晃的大地,稳住颠簸的群山,伸出巨手拓宽天空。他驱逐达萨,杀死河中的巨妖,用无比的神威保护雅利安人的利益。

阿耆尼的地位仅次于因陀罗,赞颂它的诗也有200余首。阿耆尼是祭火人格化的神,他须发鲜红,尖下巴,满口金牙闪闪发光,口中喷出的火焰像咆哮的波涛,浓烟滚滚直冲天空,声音像天国的雷鸣。在雅利安人心目中,阿耆尼是维护他们家庭利益的神。诗中说,他请诸神来到雅利安人的家中,消灭雅利安人的敌人,带给他们无穷的财富,使他们的家族英雄辈出,声名远扬。

苏摩是酒神,是一种名叫苏摩的植物人格化的神。这种植物具有使人兴奋的作用。在赞美他的诗中说,发出香味的苏摩,能医治百病,不仅凡人而且天上的诸神也饮用它来强身健体。雅利安人饮用苏摩酒后,精力充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诗中的苏摩神往往以武士的形象出现,手持弯弓,射杀敌人。

除歌颂神灵外,《梨俱吠陀》也有一些赞美大自然景色的诗句,它们往往也被赋予人性化的特点。在诗中,太阳被比喻为在天空中奔驰的白马、公牛。它用火焰般的光亮照亮天地,驱散黑暗,迫使繁星像窃贼一样地逃散。还有一些诗句反映了社会劳动的情况,如说农民“系紧犁头架上轭,播撒种子在犁沟,倘若颂歌获应验,挥动镰刀迎丰收”,形象地再现了古印度人民劳作的全过程。

《梨俱吠陀》赞颂诸神和大自然的景色时,多来用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并直率地表达了作者惊奇、赞叹、敬畏的心情,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已有一定的审美眼光和描绘能力。

《梨从吠陀》中还包含有婚礼、送葬、娱乐、爱情、巫术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雅利安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古印度最早的社会制度、民情风俗、哲学思维和天文地理。因此,它可以说是古印度最早的百科全书。

《阿闼婆吠陀》《阿闼婆吠陀》是一部巫术咒语诗集,分20卷,731首诗,5975节,成书的时间晚于《犁俱吠陀》。与《梨俱吠陀》不同,《阿闼婆吠陀》对诸神的态度不是赞颂、乞求,而是命令和劝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利安人企图征服自然的愿望。《阿闼婆吠陀》的巫术诗包括防病治病、求得长生、生育子女、求取丰产和战争胜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阿闼婆吠陀》中关于防病治病的诗篇,一般都是要疾病远离病者身躯的咒语。如一首诅咒说,咳嗽“像磨尖了的箭,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在这广阔的地面上”。而与生育子女有关的诗篇,则带有美好的祝愿之意,如“像大地孕育一切萌芽,愿你的胎儿保住,妊娠期满后生下!像大地维持森林树木,愿你的胎儿保住,妊娠期满后生下!像大地维持着崇山峻岭,愿你的胎儿保住,妊娠期满后生下”。求取丰产的咒语多与自然现象相联系,一首咒语说:“咆哮吧,雷电,让大海翻腾!雨云啊,降下乳水,滋润大地!请你倾泻,送来充足的雨水……百条、千条溪流的源泉,取之不尽,我们这千垅地,也这样取之不尽!”

咒语也用于军事,一首要战鼓发挥作用的咒语说:“森林中的野兽,看到人就发抖;鼓啊,要使敌人心恐慌,使他们的心没主张,像飞鸟见老鹰就发抖,像狮子昼夜都怒吼。鼓啊!要使敌人心恐慌,使他们心没主张。”这类咒语对鼓舞战士的士气,无疑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阿闼婆吠陀》颂神的诗,是与巫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神的作用一般不表现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控制,而是帮助人类降伏妖魔或敌人。

在艺术特点上,《阿闼婆吠陀》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词语铿锵有力。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巫术诗歌特有的魅力。

两大史诗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闻名于世的文学作品。这两首史诗内容庞大,情节生动复杂,艺术手法高超,在印度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两部史诗的篇幅之长,在其他民族的史诗中是非常罕见的。两大史诗成书以后,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了印度教教义的核心。

《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共18篇,长10万颂(每颂两行诗,每行16音),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摩诃婆罗多》书名意为“伟大的婆罗族的故事”,主线故事讲婆罗多族两大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内容涉及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被视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一位印度学者甚至把它称为“亚洲到现在为止所产生的最伟大的想象作品”。

《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据诗中自叙是毗耶婆。他是渔家女贞信嫁给象城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贞信与福身王结婚后,生有一儿名叫奇武。但奇武婚后不久便死去,没有子嗣。于是贞信便找来在森林中修行的毗耶婆,让他与奇武的遗孀结合,生下持国、般度和维杜罗三个儿子后,毗耶婆仍回到森林隐居。持国后来生有百子(俱卢族),般度生了五子(般度族)。持国百子与般度五子之间因王位之争而引发一场争斗,毗耶婆目睹了斗争的全过程,于是创作了史诗《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集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为一体的巨型史诗,通篇贯穿着爱情与战争的主题,讲述了上千个传奇故事。除了与核心情节有关的许多动人故事外,书中还插入了大约200个相对独立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譬喻故事以及寓言童话,这些故事像镶嵌在史诗中颗颗明珠,异彩纷呈。全书的主线故事表现出作者颂扬正义、抨击邪恶势力的思想。全书虽然情节复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方面来写的,表现出作居楼王和般度王的鏖战《摩诃婆罗书》者较高的艺术表现手法。全书包罗万象而又结构完整,内容庞杂而又形式统一,头绪纷繁而又贯穿了一条主线。从文字艺术的价值看,作品语言质朴而又表现鲜明,说理简单而又寓意深刻,既有奇特的想象,又有夸张而逼真描写。总之,史诗所表现出的古印度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对文学巨著的架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在印度文学史上,《摩诃婆罗多》享有很高地位,被印度人奉为圣典,占据了仅决于“吠陀本集”的地位,甚至被称为“第五吠陀”。它所展现的是一幅远古印度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内容广泛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地理、天文、传说、神话、民族、语言、文学等印度学的所有领域。生动的故事内容,扣人心弦的情节,广阔的社会画面,为后世诗人和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罗摩衍那》《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全书内容以阿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罗摩衍那》共7篇,长24000颂。史诗的中心思想是颂扬善和正义。史诗中的罗摩智勇双全,圣明神武,是一位贤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

《罗摩衍那》的主线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的场面迭出。在编纂体例、文学描写手法上,较之《摩诃婆罗多》都有大的提高,因此被誉为“最初的诗”,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印度文学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罗摩衍那》对后世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它的创作方法与素材,常被后世的作品沿用。

佛教文学

佛教文学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佛教文学并不是纯文学作品,而是指佛教典籍中所包含的具有文学特点的传说、故事和寓言等方面的内容。佛教文学作品多采诗文并用的文体,一般保存在佛典的经藏与律藏中。佛教的典籍有巴利语和梵语经典两大类,因此佛教文学也分为巴利语佛教文学和梵语佛教文学两大部分。巴利语佛教文学的代表作是《佛本生故事》,梵语佛教文学的代表作品“佛陀生平传记集”。

《佛本生故事》

《佛本生故事》,是一部宗教寓言故事集。它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它讲述的是有关佛陀赤陶匾上刻着史诗《罗摩衍那》的两位英雄弓箭手——罗摩(左)和他的兄弟前生的故事。按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前,只是一个菩萨。他积善累德,经历无数次的转生后,才成为佛。因此,有很多佛本生的故事在民间传颂。《佛本生故事》收集了547个故事,这些故事的结构基本相同,分五部分:今生故事,讲佛陀前生之事发生的地点和缘由;前生故事,讲佛陀前生的事;偈颂,插在故事中的唱诗;注释,解释偈颂的词义;对应,把前生与今生故事的人物作对应的联系。这部故事集的巴利文原本已亡佚。约公元5世纪时,斯里兰卡一位和尚据古僧加罗文《佛本生故事》的注释本,用巴利文改写成《佛本生义释》,即为现在流行的《佛本生故事》。佛本生故事大致可分为七类: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报恩故事、魔法故事、笑话故事、道德故事与世俗故事。

《佛本生故事》虽然讲的是佛陀的故事,但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佛本生故事》也反映了佛教徒对纯朴世风的赞美和对丑恶社会现象的鞭挞。

《佛本生故事》流传很广,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佛本生故事》还是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印度的佛教建筑如桑奇大佛塔、阿旃陀石窟等的绘画和雕刻,就有很多表现了佛本生的故事。对于历史资料匮乏的印度,这些故事提供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丰富信息。《佛本生故事》中的许多寓言故事,随佛教一道大量传入中国,对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小说等文体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这部人类最古老的诗文并用、韵散相济的寓言故事集,不仅在印度文学史上,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佛陀生平传记集》关于佛陀的生平,巴利文佛典已有不少记载。佛陀从人转变为神,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此早期梵文文学的《大事》和《神通游戏》等作品,对这一转变有清楚的反映。

《大事》是小乘佛教大众部出世派用混合梵语写的,主要部分约写定于公元前2世纪。《大事》把佛陀的生平分为三个阶段来描写:第一阶段写佛陀前世作为菩萨在燃灯佛和其他过去佛时期的生活;第二阶段写他从菩萨转生为兜率天,然后再转生为释迦族的王子,以及出家成佛的经过;第三阶段写他初转法轮,建立僧团等事。《大事》对佛陀进行了神化的描述,说他具有神奇的法力,双手能触摸太阳;佛陀站立在众神所持的华盖之下,仁如众神之王。不过,《大事》也保留了一些有关佛陀的真实故事。如佛陀为释迦族王子,放弃富贵生活而出家寻求人间之真谛等等。从严格意义上说,《大事》只是一部有关佛陀传说的汇编。它的结构松散凌乱,插有许多佛本生的故事,内容主线也不清晰。但它所使用的语言为早期含俗语较多的混合梵语和后期含梵语较多的混合梵语,对研究佛教经典语言由俗语向梵语的转变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神通游戏》是一部大乘佛教的佛陀传记集,是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此书采用韵散相杂的文体,韵文用混合梵语,散文用梵语。全书叙述佛陀从降生至得道成佛以及初转法轮的过程,极力神化佛陀。《神通游戏》中把佛陀描绘为天上人间的至上神,是应众天神的劝请,为解救人类而降临人间。他全知全能,无师自通包括汉文和匈奴文在内的64种文字。《神通游戏》是佛教文献中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神化佛陀的作品,后世佛教文献多以其为素材,对佛陀生平加以渲染神化。因此,它对佛教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神通游戏》也有可称道之处。全书体例严谨,层次清晰,为适应上层人物欣赏的需要,词语华丽,多用夸张的手法。这是早期佛教梵文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古印度宗教艺术

印度先民在远古时期即已开始艺术创作。印度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以及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绘画、雕刻和建筑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具有极高地位,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绘画

印度绘画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学时期的岩洞壁画。原始的线条画是印度次大陆最早的视觉艺术作品。这些线条画绘制印度的史前岩画于岩洞之中,因此又称岩画。迄今已发现的岩画达数百处,它们主要集中在以今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为中心的半径约100英里的范围之内。印度岩画的年代约从公元前5500年延续到公元4世纪。这些岩画主要描绘狩猎场面和各种野生动物,也有描绘人类舞蹈活动或殡葬场景的。早期岩画的作者都是原始部落民,岩洞既是他们的栖身之所,也是他们的画廊。这些岩画主要画在砂岩上。后期岩画有表现骑马、骑象和战争等人类生活内容的,也有表现巫术和属于生殖崇拜的符号。从画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武士已经在使用刀剑和盾牌。因此,它们显然是铁器时代的作品。所用颜料有红、黑、粉、绿、蓝、黄、橙、紫诸色,均为天然矿物颜料。在比姆贝特卡发现的巨幅岩画《骑马的人的行列与骑象的人》,气势恢弘,色彩绚烂,画面内容已经十分丰富。据考古推断,该画可能创作于吠陀时期或还先于吠陀时期。有些岩画的作者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透视意识,在画母牛时还要捎带将其腹中的牛犊画出,画羚羊时竟然将其内脏也要表现出来。这样绘画表现手法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史前岩画是印度绘画的起源之处,也是印度壁画的前身。

从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等印度河文明遗址发掘出来的赤陶图案和印章图像判断,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人们已经拥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在哈拉巴出土的硕大陶罐上,绘着写实风格的鸟、树和叶片。在现存两千余枚印章中,动物形象构图简洁,笔法洗练,造型逼真,气韵生动,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野生动物原始生命的健康与活力。令人惊喜的是,在印章上还刻有想象或传说中的动物独角兽的造型,甚至还出现了人物或神的形象。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是断难在方寸之间有所作为的。因此,据美术史家推断,在印度河文明时期繁荣的城市中,可能已有壁画存在。此外,从现有文献看,绘画在处于社会上层的人们的教育与生活中都十分重要。从文学作品中可以获悉,国王的宫殿与富人的宅邸都饰有壁画和木版画。不过,由于年代过分久远,已无法进行考证。

举世闻名的阿旃陀壁画是印度古典绘画的成熟和典范之作,存于今德干高原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市西北100公里处的阿旃陀石窟。瓦科拉河(Waghora)奔流到这里后形成一个近乎180度的大转弯,河谷呈马蹄形状。阿旃陀石窟就是在河谷高约20米的花岗岩陡壁上开凿的,29座石窟沿河谷排列,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周围林木葱郁,景色如画。

壁画创作时间约从公元前200年持续到公元650年,前后跨度达八百余年。由于佛教的衰微,在河谷中回荡了8个世纪之久的斧凿之声终成绝响。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印章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以阿旃陀石窟为代表的丰富而绚烂的壁画表明,绘画在古代印度已经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艺术,并且取得了垂为典范的巨大成就。除了艺术和审美价值外,阿旃陀石窟壁画还向我们展示了古印度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向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古印度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我们从中不但可以看到王公贵族以及名门侍女的生活,而且可以看到苦力、乞丐、农民、僧侣等形形闻名于世的阿旗陀壁画色色的人物的形象。古代印度的服饰与风尚也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阿旃陀石窟壁画对于印度本土绘画艺术和我国敦煌等地的石窟或寺庙壁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英国《伯林顿》杂志发表评论说,阿旃陀洞窟艺术“也许是亚洲最伟大的艺术奇迹”。

雕刻

雕刻是一种造型艺术,它可赋予顽石以灵气,也可赋予金属以生命。从材质讲,印度古代既有石雕,也有铜雕;从主题讲,则既有佛教雕刻,也有印度教雕刻。无论在哪一领域,哪种材质,印度雕刻都取得了令人嘱目的非凡成就。

据考证,印度先民至少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开始了雕刻艺术创作。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大量印章底面上,就镌刻着动物、树叶和神祗。这些印章大部分是用皂石、玛瑙、象牙和青铜一类材料刻制的。它们一般呈方形,但也有呈圆形的;一般刻有牛的古印度印章刻有独角兽的古印度印章边长为3至5厘米,但也有边长达7.5厘米的。这些印章的上部虽然大都刻有象形文字符号,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可能更为重要,但动物雕刻往往占去大半面积,因而先声夺人。由于所雕刻的动物大多为雄性,我们似乎可以认定,刻制和使用印章者都是男性;由此似乎还可以断定,男性在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家庭与社会中均占主导地位。刻在印章上的动物的多种多样,令人惊叹不已。所雕刻的动物最多见的为黄牛、瘤牛、水牛、犀牛、象、虎、羊、羚、鹿、兔、鳄、蛇等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有存在于人们幻想与传说中的动物或为标新立异而人为组合的动物。由于牛在印度社会与宗教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牛的形象出现在印章中的次数最多,雕刻得也最为传神。它们那浑圆的躯体似乎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微微低垂的头仿佛就要发起进攻。这些写实的或自然主义的雕刻虽然十分古朴,但其技法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屑十分娴熟。这样,一件生雕栏装饰孔雀活中的实用品就变成了可供欣赏的艺术品。也有些印章上面雕刻了人或神的形象,但在气韵上远不如那些动物的形象生动。这是印度先民对雕刻艺术的初步尝试。他们对动物题材偏爱的特征,一直被后世的艺术家们继承下来。

孔雀王朝时期的雕刻在印度艺术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石头开始在印度被普遍用于建筑和雕刻。这对于印度艺术的发展与传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用于雕刻的石材,表面都打磨得十分光洁。这一特征甚至成了鉴定孔雀王朝时期石雕的一个重要依据。

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印度雕刻史上的辉煌一章。为了宣扬自己的功德,弘扬正法,他命人在帝国的许多地方寻找天然岩壁或建造石柱以刊刻诏书。他敕建的独石纪念碑式圆柱是这一时期石雕作品的典范代表。这些石柱主要竖立在佛陀生前的重要活动场所或通往这些圣地的重要路线上。虽然当时印度的建筑与雕刻受到波斯帝国的影响,但竖立纪念柱的做法却是出于印度固有的理念。它很可能是印度古代崇奉宇宙之柱的传统的体现。在印度各地曾先后发现30余根阿育王石柱。

孔雀王朝时期的人物雕刻作品数量并不多见。在北方邦圣城马土腊等古代雕刻艺术与文明中心,曾先后发现了当时遗留下来的20余尊巨大的石头药叉雕像。在今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附近,曾经发现两尊无头男性雕像躯干。它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耆那教圣人的雕像。此外,在巴特那市还发现了一尊砂石雕刻的药叉立像,虽然其头部及双手已经缺损,但仍然可以看出这是一件技法熟练的成功之作。

古印度的摩羯鱼雕刻(公元前100年)舞女铜像(公元前3000年)在今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东北方向约50公里处的桑奇,也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那就是在198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桑奇大塔。它的雕栏和塔门是孔雀王朝之后极其重要的雕刻作品,而塔门浮雕尤其具有代表性。这些作品约作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初期安度罗王国领有中、南印度时期。当时,安度罗国国势逐渐强盛,控制了印度许多重要的商路与海港。信奉佛教的商人与富有的市民,为桑奇大塔的扩建和维修慷慨解囊。大塔原有的木头围栏遂被石头围栏取代。桑奇雕刻规模宏大,技巧细腻,刀工精湛,造型娴熟,堪称稀世之作。它在艺术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而成为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代表作品。

贵霜时代印度后宫的守护神——雅典娜,犍陀罗出土。这是公元前2世纪典型的希腊化神像,现存拉合尔博物馆。公元1世纪中后期,在波斯、希腊和罗马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交互作用下,印度佛教雕刻艺术发生迅速变化。在此背景下,举世闻名的犍陀罗艺术产生了。

犍陀罗艺术是以希腊艺术风格表现佛教内容的一种雕刻艺术,代表了古代印度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印度艺术与西方艺术融合的结晶。

犍陀罗地区位于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附近的白沙瓦谷地。这里是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门户,是一个将印度、中国和中亚与地中海、周围的希腊—罗马世界连接起来的贸易网的中心。这种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这里既演绎了印度河和外族入侵者你来我往的历史剧,也使印度文化与波斯、希腊、罗马等外来文化水乳交融,从而在几个世纪中形成了东西方联姻的艺术——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的创造者们在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同时,既延续了印度风格手势和坐姿的固定模式,又吸收生活中舞蹈、戏剧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的手语,创造了佛像手势和坐姿的标准格式。这种格式在以后形成了亚洲各国佛像形象的标准模式。

犍陀罗的佛陀塑像,以《悉达多王子像》、《佛陀立像》最具代表性。《悉达多王子像》制作于2世桑奇大塔著名的塔门纪。塑像宽21英尺。塑像中王子盘腿而坐,须发苍然,骨瘦如柴,眼窝深陷,肋骨参差突现,骨骼和血管清晰可见。但他神态安详,正在瞑思人生的真谛。悉达多消瘦的形体与其面部表情反差极大,恰恰反映出他坚韧的性格和追求人生真理的毅力,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现力。《佛陀立像》的创作于2、3世纪,高1.42米,是把希腊太阳神阿波罗与佛陀的特点相结合的艺术杰作。佛陀身穿罗马式“陶格”袈裟,形象古朴、庄严。

犍陀罗艺术为后世继承和发展。在笈多王朝时期,随着印度教的复兴,印度教神像雕刻也蔚成风气。毗湿奴、湿婆、黑天、太阳神、难近母等男女诸神的雕像纷纷问世。毗湿奴、湿婆等印度教诸神及其化身的大量精美雕像,构成了印度教图像的岩石百科全书。约开凿于8世纪的第16窟凯拉萨神庙规模最为宏大。这座湿婆神庙高30米,进深达90米。湿婆神像及表现其功业的雕刻类乎鬼斧神工。同期开凿的象岛石窟是纯粹的印度教石窟。门廊两侧与窟内岩壁上刻有表现湿婆诸相的9块高浮雕,其中《湿婆三面像》最为著名。在中印度和南印度,大量印度教神庙都有着极其丰富多彩的雕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令人目不暇接。与佛教雕刻不同的是,印度教雕刻以造型夸张、动感强烈和变化丰富为特征。

闻名于世的萨尔纳物狮子柱头。建于约公元前242—232年。古代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十分擅长铜雕艺术。其中又以朱罗王朝的青铜雕像在印度最为著名。题材既有男女诸神、圣徒、国王、王后,也有动物。大小形制均有。由于朱罗国王虔信湿婆,湿婆神像备受青睐,其中尤以各种青铜舞王湿婆神像最为流行。约创作于11世纪的青铜舞王湿婆神像,是一件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湿婆被塑造成三目四臂的裸体男性舞者形象,周身环以火焰光环。右上手持沙漏形手鼓,象征着宇宙的创造;左上手持火焰,象征着定期焚毁宇宙的动火。这两条臂膀的平衡,象征着宇宙生命创造与毁灭两极的辩证统一。前右臂手作无畏式,前左臂手作模拟象鼻下垂的象手势。右足踏象征无知的侏儒,左腿凌空翘起,象征着解脱。湿婆昂首挺胸,头发水平甩开,极富动态之美。这座铜雕,通过湿婆的神秘之舞象征着宇宙的创造、保护和毁灭,从中透出了印度古人对宇宙演化的哲学理解。

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穆斯林侵入印度后,佛教和印度教建筑雕刻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穆斯林政权统治时期,印度雕刻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建筑

印度最早的建筑出现在印度河文明时期。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是当时的两座规模很大的城市。它们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从摩亨佐·达罗遗址看,古建筑规划相希腊化的犍陀罗佛陀立像,犍陀罗地区马尔丹出土,现存白沙瓦博物馆。当和谐统一,已体现出较高的水平。

印度建筑艺术的真正开端是在孔雀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遗存下来的不多,但它们在历史上却曾对后世的印度教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阿育王石柱被认为是印度最早的石建筑,曾经广泛分布于孔雀帝国的许多地方。从建筑的角度讲,阿育王石柱显然是象征主义的。

阿育王时期另一种重要建筑是佛塔。传说这位虔诚信佛的皇帝曾“敕建八万四千塔”,用以分散保存佛舍利。此数虽然未必确切,但阿育王时代造塔成风是历史事实。在古印度所有的佛教建筑中,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塔建筑的典型范例。塔的直径约37米,高约24米。大塔中心半球形覆钵,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即阿育王时代,桑奇大塔的建造和完善前后跨越4个世纪,历时近300年。在孔雀王朝之后的巽伽王朝时期,在大塔覆钵土墩外面垒砌砖石,涂以灰泥,顶上添建一方平台和三层伞盖,底部构筑沙石台基、双重扶梯、右绕甬道和围栏,始具现今规模。安达罗王朝时代,又在大塔围栏四方陆续建成四座沙石塔门。桑奇大塔对后来的佛塔建筑产生深远影响。如今,桑奇大塔以它佛教圣地的地位和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凭吊佛教古迹的众多游客。

笈多王朝时期的金币,有1600多年历史。后来的佛教建筑主要是寺院和石窟寺,散见于印度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有位于今比哈尔邦巴特那市东南的那烂陀寺。该寺建于公元5世纪上半叶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佛教学术中心,后屡有扩建,规模宏大,殿宇壮观,声闻海外。寺内宝释迦如来苦修像彩、宝海、宝洋三大殿,实际是藏书甚丰的图书馆,其中宝洋殿高达九层,极为壮观。宋《高僧传》卷三《寂默传》称:“那烂陀寺,周围四十八里,九寺一门,是九天王所造。”这样一座享有盛誉的大型寺庙群,竟在12世纪末时毁于入侵穆斯林的兵祸,连寺中收藏着的无数珍贵的典籍也未能幸免于难。随着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微,佛教建筑在印度也成为过眼云烟,辉煌不再。

还出现了石窟建筑,如在今比哈尔邦巴拉巴尔丘陵开凿的苏达马石窟和在伽雅附近龙树山开凿的洛摩斯里希石窟。它们开了后世印度佛教岩凿支提窟、毗诃罗窟等石窟建筑的先河。在巽伽王朝后期,即从公元前2世纪中期起,在今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加尔利和帕贾两地,开始大量出现岩凿支提窟。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无数虔诚信徒,在印度开凿了1200多个规模大大小小的类似支提窟的石窟,构成印度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

音乐、舞蹈和戏剧

印度音乐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公元前1500年前后问世的《梨俱吠陀》中的颂歌,可以被看作最早的歌词。《娑摩吠陀》则是上古时期的歌曲集,专供祭司在祭祀时吟唱。“娑摩”的意思就是曲调。因此可以说,同戏剧一样,印度音乐也很可能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

印度人将音乐视为一种能够使人的灵魂超脱俗世并升华到佛祖投胎图中再现了酷爱音乐哥舞的吉印度人(加尔各答博物馆藏)哈拉巴出土的舞蹈人像精神世界的崇高艺术形式。而印度文明历来就有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音乐自然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和心目中占有神圣地位。

正在打鼓和奏乐的一群乐师古代印度盛行宗教,音乐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婆罗门经典《娑摩吠陀》就是一部歌曲集,是为祭司咏歌而编定的,诗歌主要起类似乐谱音符的作用。印度的宗教祭祀活动很多,有的规模相当大。如马祭,参加者有国王、王族成员、官吏、士兵、祭司等。祭司有劝请者、咏歌者、行祭者和祈祷者。他们各有三名助手。咏歌者在祭祀时,专司演唱娑摩歌之责。此外,还有大批歌舞演员和鼓乐手参加,气氛十分热烈。

佛教音乐也是相当有名的。古代印度佛教寺院林立,寺院中佛音萦绕,钟声不绝,呈现出“梵唱屠音,连檐接响”的情景。佛教的乐曲,不仅有为宣扬佛教教义的,还有只是供人们欣赏之用的。后者如《沙石疆》、《天曲》。这两首名曲,4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前凉小王朝所在地凉州,后在中国内地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印度人大多能歌善舞,因而民间音乐也十分发达。古典音乐主要满足审美需要,而民间音乐却具有各种社会功能。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音乐。在丰收季节、娶妻生子之时,人们载歌载舞,以示庆祝。所以,在印度的山野林间、河流海洋之上,都可以经常听到旋律优美的歌声。西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和安得拉等邦的民歌都富于地方特色因而十分著名。印度民间音乐的音域十分宽广,许多民间歌曲可以达到三个八度。

为了使唱颂更富激情,印度人使用了各种乐器。印度乐器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弦鸣乐器、革鸣乐器、体鸣乐器和气鸣乐器四类。其中七弦乐器维那琴、西塔尔琴、双面手鼓等都很有特色,也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印度是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国家,舞蹈也不例外。舞蹈在印度被认为是神的创造物,舞蹈者的惟一目的是为了取悦于神。它的原始形式,大约起源于古代祭祀典礼时人们的手舞足蹈,一方面向神表示虔诚,一方面向神表达祈求,例如求雨、求丰收、求平安等等,它也是人们欢乐情绪的一种动态的流露。

印度的音乐、舞蹈之神——湿婆。舞蹈在印度既是娱乐又是劝善的艺术形式。有关舞蹈的产生,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远古时,在两个时代更换交替之际,凡人染上了种种恶习。于是人们祈求梵天赐给人间一种玩具,它不但可看,而且可听,这样便可把凡人的兴趣从恶习中吸引开。梵天答应了,他闭目静思,最后决定给凡人第五部吠陀,那就是“戏剧吠陀”。这部吠陀中包含了人世所有道德的精华。另一个大神湿婆在这一戏剧中使用了自己的舞蹈艺术,因此他被尊为“舞蹈之王”。

在印度演出舞蹈时,台前往往要放一尊有四只手的“舞蹈之王”湿婆的神像。至今,这个习俗还在流传。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如鼓,象征着创造,有的说象征各种声音;他的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他的左上手持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灭他所创造的一切,有的人说它象征谬误的毁灭舞神湿婆踩着无知的侏儒阿修罗,他上面的一双手拿着小鼓,拍打出创造宇宙的节奏,而下面的一双手则赐福给他的信徒。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样垂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羁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名叫莫亚拉卡,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神周围的圆周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然。这尊舞王之像形象地启示了印度舞蹈的宗旨。

印度舞蹈有四大流派,它们是: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克舞。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是婆罗多舞。这种舞蹈最初是在印度教庙宇里跳的。那时每个大庙里都有一些“戴舞达西”,意为“神的女仆人”。这些人从小就被送进庙里,一辈子不结婚,惟一的“神圣使命”是给神献舞,使神高兴。后来这些舞蹈逐渐流传到庙外。

古代印度舞蹈题材广泛,有宗教、神话传说、宫廷佚事、以及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题材。宗教题材多取自《吠陀》。举行宗教仪式时,经常伴以舞蹈。寺庙里专门传授舞蹈技艺的女演员叫“提婆达西”。印度人家喻户晓的两大史诗,更是常常用来作舞蹈表演的题材。舞蹈家用其优美的动作,颂扬英雄人物,表明正义、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思想。

戏剧在印度也存在了很长时间,非常古老。祭礼与节庆的盛典、宗教性的游行、古老的舞蹈、史诗的诵唱,这些综合因素造就了印度戏剧,并且赋予它一种宗教的特性。

不过,在阿育王之前古印度还没有戏剧的确切实据,但在孔雀王朝之后的贵霜王朝,戏剧已有重大成就。当时国王迦腻色迦的朋友、佛教宗师和诗人马鸣就是有名的剧作家。目前流传至今的古戏中就有他三个剧本保留下来,其中的九幕剧《舍利佛传》说的是释迦牟尼的两个大弟子舍利佛和目键连改信佛教的故事。文学史家们认为,该剧本说明古代印度戏剧此时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大约在公元2至3世纪,相传是首陀罗迦的作品《小泥车》,则是代表古印度戏剧成熟的不朽之作,此剧以通俗剧与幽默的完美结合,夹杂着极具诗意的热情。

丰富的戏剧实践使印度出现了戏剧理论。公元2世纪婆罗多牟尼著的《舞论》,不仅全面论述了戏剧,也兼及舞蹈和音乐。它对剧本、导演、表演、台词、角色、服饰、化妆、音乐、舞蹈、剧场等问题都有精湛恰当的论述。它把文学作品中的情调列为艳情、恐怖等8种,认为情调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印度第一部重要的戏剧理论著作。

古代印度人对音乐、歌舞的痴迷、表现于他们不仅将其当作生活的必需,而且加以神化,以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