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 景物写作指导

1.什么叫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景物描写的对象,概括地说,凡环绕人的但不是对人的描写,都可以说是景物的描写。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和风物描写。也可以用绘画用语来表达,那就是:风景画、风俗画和风物画。

风景画的主要内容是自然风景。广义的风景画,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我们这里采用广义的概念。风物画的范围,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制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较大的如园林,较小的如金石风物描写,应该有独具的特点。

风俗画,也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风俗画,指能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的文学作品。例如,可以说《红楼梦》是17世纪中国上层贵族的风俗画。狭义的风俗画,指作品中有关地区的独特的风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写。我们这里所说的风俗画,主要指后者。

2.景物描写的特点

(1)地域特色不同

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如南方与北方,平原与高山,城市与农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下面这段话:

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令人惊叹的,而这座城市则是悠久文化的集中体现。这里不但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更有凝聚人们智慧的现代化建筑物: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

这段话的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这个城市的景物来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

(2)注意动静搭配

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静止不动的,有的是活动变化的,因此在写景时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8课《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是静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颜色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还有景物的形状,颜色的特点。例如下面这段描写:

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这是,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再如《桂林山水》中对山水的描写:

我攀登过峰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4)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写出动静变化,还要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发生的变化。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5)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要想抓住景物的特点,并把这些特点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除了注意观察,学会积累之外,还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比如说《桂林山水》中有这样一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这就是一个比喻句。虽然我从没见过漓江的水,但我在商场里见过碧绿的翡翠,就能想象出漓江水的颜色。还有《观潮》中写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梆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每当我读到这儿,就好像真的看到潮水向我猛冲过来似的。

写景时,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等方面抓住特征来描写,这几方面的描写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穿插,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能形象生动,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1)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2)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4)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5)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6)定点和移步

定点,这里指写景作文中描绘者的立足点。定点,就是指全篇作文中描绘者的立足点不变。在立足点不变的情况下,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定点定景。全篇的立足点不变化,景物也是同一的。当描绘者集中注意力从容不迫地详细地将某一处景物描绘出来时,往往用定点定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效果类似电影里的“特写镜头”。短文《白千层》开头说“在匆忙的校园里走着,忽然,我的脚步停了下来”,“停了下来”的地方就是这篇短文描绘一株白千层的立足点。从这个立足点,作者先描绘写着树名的小木牌,再形容这株树的全貌,最后详细描述树干的特征。这篇短文的描绘中心就是白千层这种树的树干,所以采用定点定景的方法是十分合适的。

还有一种是定点换景。描绘的角度是固定的,描绘的对象不断变换,这就是定点换景,这种方法常常用来描写环境。比如,在写景作文中,描绘者站在高处眺望,有的是先写东边的景物,再写西边的景物,有的是先写远处的景物,再写近处的景物,作者的立足点则始终都是固定不变的。

在《狱中书简》中,女革命家晚间在牢房以窗口为立足点向外眺望。先看片片白云,再看白云下边的燕子,突然大雷雨来了,闪电来了,居然在这样的时刻还发现“一只夜莺在窗前的一株枫树上叫起来……”在不断的“换景”中,我们看到身处牢房的女革命家对于多彩的大自然的热爱。

采用定点换景的方法,首先要选好描绘的角度,即选择一个合适的“点”。其次,景物的变换顺序要安排合理,前后次序要有内在的联系,表达层次要清楚。

如果描写的景物不变,而描绘的角度有所变换,这便是定景换点了。比如描写一座纪念碑,先从正面看题字,再到背面看碑文,再看基座四面的浮雕。采用这种写法的时候要注意“点”的选择与变换要有助于表现景物的特征,点的变换要在文章中交代清楚。如果换点不作交代,或者交代得不清楚,就会显得换点无序,影响景物的美感。在写参观游览的作文中,最常见的是不断变换描绘的立足点,同时,随着立足点的变换,被描绘的景物也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详尽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表现景物的全貌。怎样逐层表现几个景点的不同特征。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还特别要注意层次与过渡。

(7)景物离不开色彩

要把景物描写得真切传神、生动形象,就必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所写的景物,具有敏锐的色彩感,从而准确地把握景物的色彩特征,进行着色“包装”,使习作语言增色。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火烧云》)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一连串不同形式的表示色彩的语言,描绘了不同时间所见到的不同色彩的火烧云,将色彩斑斓的火烧云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令人赞叹不已。

(8)摹声与赋神

景物描写不光靠色彩渲染来吸引人,造成读者视觉上的美感,还可以摹声来绘景,造成读者听觉上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葛洲坝工地夜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那“嘟嘟”的汽车声,“呜呜”的火车声,“突突”的拖拉机声,“轰轰”的山石爆破声,还有“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声,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合奏曲。

作者通过听觉所感,运用丰富形象的象声词,展现了葛洲坝工地夜晚热火朝天的景象,令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同时,生动可感的象声词赋予读者丰富的想象:这美妙的旋律,就像交响乐,令人陶醉;又好似战鼓冬冬,军号滴滴,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许多自然景物由于被赋予审美想象,将景物人格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具有人的情怀,也正是这种人的感情与景物水乳交融,使读者产生共鸣,引起联想,使景物描写带有传神色彩。在《家乡的秋白梨》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一个“躲”字令“小青果”有“形”有“神”,这样的描写既情趣横生,又耐人寻味,怎不传神呢?

当然,景物描写的语言“包装”,决不能矫揉造作,必须恰到好处,保持语言原汁原味的魅力,让景物有声有色有神,这样才能令你的习作锦上添花。

(9)景物描写的挖掘法

深入挖掘首先是指写作前,我们要慎待思考过程。思考时应尽力去挖掘作文题目、题材等方面的内涵,通过合理的想象,寻找所要描绘的景物的外在特征;下笔后要以自问的形式考察自己描写景物的目的是否达到。例如,决定或检查一段景物描写时,就应该问一问自己“这里需要景物描写吗?”“这段景物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等问题,这样不断强化自己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意识,以避免为写景而写景。

文章《雪后》是通过对雪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的。你看:

……大雪过后,万物洁白,房上,地上,树上全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玉衣。远眺天地相连处,太阳正要升起,红彤彤的彩云不断扩散,使这遍野的大雪越发显得明净。冬小麦盖着雪姑娘亲手缝制的软乎乎的大棉被,安安稳稳地睡了,心里默默念着:明年的麦穗,一定结得又大又饱满。雪花无私地滋润着大地,大地正做着温馨的梦,构思着春天的绚丽图景。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将大自然这神功妙笔所绘出的北国风光图再现给读者,就为的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内心的爱雪之情。他写到:“我多么希望这雪景永在,永远停留在这辽阔无垠的土地上,来装饰祖国壮丽的山河,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是不可能的。雪花,似乎一出生就是为了粉身碎骨,装饰大地那只是它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而更重要的则是牺牲自己,滋润大地,来孕育一颗颗丰满的种子,酝酿一个生气勃勃的象我梦中一样的丰收场面。”

显然,作者是不满足于对壮丽雪景的描绘的,他在进一步地挖掘雪的作用,并通过对雪的作用的描写赞扬一种精神,一种从一出生就是为了他人粉身碎骨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这样的写景就是有明确目的的,深化了主题的。

(10)景物描写的对比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突出它们的差异点的方法。在一些同学的眼里,似乎什么景物都是一样的,原因是他们只看景物的一时而不见景物的另一时。建议同学们使用对比法来认识景物的特征。例如,写校园,我们就可以关注一下清晨时的校园与黄昏时的校园的不同,并且静下心来细细想一想不同与相同的具体原因,这样把握景物的特征就比较容易了。

景物描写要真实、准确,观察者的心理也起很大作用。同是一片山林,在一位同学笔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低低、林木阴森的山岭、叫人有点害怕。”而另外一位同学同样写这一山林就是“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成阴,哗哗的流水声好象在为婆娑起舞的枝条轻轻地伴奏,简直是个绝妙的仙境。”短短一句话就不仅把山势水情描绘了出来,而且也传达出自己当时的快乐心境与对山林的热爱之情。

总之,我们在动笔前总要进行一番对比,通过对比,来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决定景物描写的对象、方法和语言。

(11)动态追述法

动态追述法指的是在写作游记时,要尽量回想当时游历的情景,如何走的路,怎样看的景,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等等。一俟游历的情景清楚之后,再考虑布局;文章写成之后,还要检查文章是否用了适当的语词交代了观察点的变化;还要检查观察的角度与描写出的景物的特点是否具有一致性等等问题。

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有点有面,突出重点。我们说每一处景点都少不了有山水、有花草、有树木……对于这些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一一罗列出来,逐一描绘。否则就会给人流水账的感觉,令人乏味、厌看。那么为了突出中心,吸引读者,我们应该选择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处或几处来具体描绘。其它则可简略叙述一笔带过。写文章也正如我们旅游一样要有走有停。文中的走则是略写,是面的体现,文中的停则是浓墨详写,是文章重点的突出。如果文章详略得当,点面适宜,那么读者看后会产生与你同游的感觉。另外,在写游记时,将动态与静态穿插着描写,效果会更好。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