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海洋发难2

海上探险家迪亚斯

迪亚斯于1486年被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任命为新的探险队长。在这之前,葡萄牙探险队裹足不前,商人们满足于黑奴贸易,对新海域探险缺乏热情。国王曾命令商业船队每年要向新海域前进500千米。到了赤道3度多一点的费尔南多波岛,明知沿非洲南岸一定会到达印度和中国,但商人们故意散布说:赤道无法穿过,那里的水沸腾,以此来欺骗国王。迪亚斯就是要穿越赤道,探出去东方之路。

他的探险船队于1487年8月沿非洲西海岸出发,很快穿越赤道,航行到赤道以南20度,戳穿了商人们的谎言。他越过南回归线后,发现了东部海岸线,然后沿岸航行,经初步考察,发现岸上全是光秃秃的岩石和沙地。他们在一个小港里锚泊,在那里立一块刻有“小港”字样的石碑。继而又南下,进入一片没有人航行过的海域。他们在向前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迪亚斯怕靠岸航行触到礁石,只好让船朝向大海,船被向南吹去。到1488年1月,迪亚斯发现海水越来越凉,天气也好转,便下令调转船头向东驶去,不久就发现了非洲大陆。迪亚斯又令船队朝北驶去,2月3日,发现了东西走向的高耸的山脉,这时实际已到了南非海岸的阿尔戈阿湾(今伊丽莎白港)。迪亚斯断定,船已处在印度洋中,通往印度洋的航线终于找到了。于是他又在岸上立起第二块石碑,准备继续航行,决心要找到东方神秘的印度。

可是,他们遇到长时间的狂风巨浪,航行极度危险,船员们都反对再横渡印度洋,要求返航。迪亚斯一看众怒难犯,只好航行3天之后返航。

在归途中,风暴不断袭来,迪亚斯在狂风巨浪中发现了一个伸入海洋很远的地角,他立即靠岸避风,在这里他立起了第三块石碑,把这个海角称为“风暴之角”。

1488年12月,迪亚斯返回里斯本,国王亲临港口迎接,把他们称为“探险勇士”。迪亚斯讲述探险经过时,讲到了非洲南端的“风暴之角”。国王一听非常高兴,因为不但赤道被穿过,而且找到了通往印度洋的航线,探险非常成功。国王高兴之下,下令把“风暴之有”改名为“好望角”。从此这个名字就传开了,至今还在用。所有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都认为,迪亚斯找到了通往东方航线的“钥匙”,贡献很大。

麦哲伦泪洒南海

“无事就会生非”,麦哲伦非常信这句名言。于是,他千方百计不停地布置任务,令大家从龙骨到桅杆全面检查,修补坏船。目的是让大家有事干,没有时间去搬弄是非。这期间,派出去探路的“圣地亚哥”号船被撞坏了,麦哲伦的船队只剩下4艘船了。

1520年10日中旬,南半球的春天来了,他下令船队往南驶去。3天之后,10月21日,麦哲伦面前出现了一个海峡,过了海峡是一个很深的海湾。这里既有悬崖断壁,又有白雪皑皑的群山。这个黑乎乎的海湾很深,船员们对麦哲伦说:“没啥希奇古怪的,赶快离开吧!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但麦哲伦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他下令“圣安东尼奥”号和“康塞逊”号深入海湾探路,但5天内必须返回。

当时船队粮食很少,海湾整天刮风,浪很大,麦哲伦日夜不安地等着探路的消息。3天过去了,麦哲伦连夜里也起来察看海湾里的动静,却总不见影子。第5天早晨,太阳刚刚从海湾里露出头,哨兵惊喜地大喊起来:“队长!他们回来了!回来了!”

麦哲伦连衣服也顾不得穿,赶紧跑到船的驾驶室,两艘探路船一边鸣炮,一边惊喜地向麦哲伦发信号。麦哲伦心里明白,一定有重大发现了,他立即把两位船长请来询问。原来在海峡的尽头,他们发现另一条海峡,越走越宽,里面水流越来越急,水是咸的,有涨潮落潮的规律。

麦哲伦听完后,非常兴奋,他当天就下令4艘船驶进那个海峡。

海峡迂回曲折,水波汹涌,宽处有数千米,窄处约500米,两岸山峰高耸,山顶积有白雪,白天能见岸上冒烟,夜间能见灯光。他们发现岸上居民还处在刀耕火种时代,生活生产都相当原始。海水里,经常发现巨藻,一根就有几千米长,固定在岩石上,随波逐流,枝条柔软,不会折断。巨藻多了,好像成了海中的森林,海水流动慢了,波浪也小了。这个海峡分支很多,小岛也星罗棋布,他们便分头去探路。

1520年11月28日,麦哲伦的“维多利亚”号开往西南方向支流,驶出550千米,突然间,眼前出现波涛汹涌、茫茫无边的南海。麦哲伦异常兴奋,他一条腿跪在甲板上,这位钢铁汉子的两眼中竟流出了眼泪!他重复着说:“南海!我可找到你了!”后来这个海峡就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激动的心情刚平静下来,夜里“圣安东尼奥”号的军官因忍不住艰苦的生活,又发动叛乱,把忠于麦哲伦的船长麦什基诺囚禁起来,悄悄地离开船队,返回西班牙。当麦哲伦第二天起来时,发现“圣安东尼奥”号不见了,知道事情糟了,一定是军官再次叛乱了。

大船一走,粮食和物资更少了。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这位铁汉没有动摇意志和信念,而是再次向大家宣布:远征决不能半途而废。

海盗大冒险德雷克

德雷克生于1540年,13岁就开始在海上活动。他性情狂暴,孤僻而又多疑,有强烈的权威欲。他是英国有名海盗豪金斯手下的小人物。在一次跟西班牙人的战斗中豪金斯船队因战败而覆灭,惟有德雷克指挥的船逃脱,从此他成了海盗中响当当的人物。

1572年他奉女王伊丽莎白之命,率船队出海,有权劫掠西班牙的船只和土地。在攻打巴拿马的农布雷—德迪奥斯城时,虽然受伤,仍掳获大量财富。在巴拿马地区的山冈上他望见了太平洋。

1577年,德雷克在英国女王资助下,率领4艘船,去进行他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险:穿过麦哲伦海峡,到美洲太平洋沿岸劫掠西班牙人的运金船。第二年6月,他来到麦哲伦停泊过的圣胡利安湾。为了树立他的权威,他将被猜疑要叛乱的一位军官当众斩首,并将人头挂在桅杆上示众3天。

他们用近20天时间穿过了麦哲伦海峡,驶进了太平洋,但他们没有麦哲伦的好运,而是受到了风暴的迎接。天昏海暗,狂涛滔天,白天不见日光,夜晚不见星月,整整折腾了52个昼夜。一艘船失踪了,另一艘船因被刮回麦哲伦海峡而被迫回国,还有一艘损坏沉没,4艘船中只剩下德雷克指挥的“金鹿”号了。

“金鹿”号一个劲儿被南风刮到了火地岛的南部,结果意外地发现,火地岛不是大陆一个角,而是一个岛,在南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洋。德雷克发现的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峡,后来被人们称为德雷克海峡。

风暴平息之后,他们就沿美洲北岸干起老本行来了。德雷克看中了西班牙人的一个小城,夜间突然冲进去抢走金银财宝。第二天夜里,他们又在海湾里劫持了一条西班牙船,从船上获得一张西班牙人制作的地图。智利海岸是朝西北延伸的,他到那里一看,根本不对,智利是南北垂直的,他就在地图上改过来,一下子“割掉”了几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就是他的第二个发现。

在利马港,德雷克发现有30多艘西班牙船,他就有意把船开进港湾内,派暗探打听这些船的动向。暗探对德雷克说,有艘西班牙的运金船,要到巴拿马去。德雷克一听大喜,立即吩咐盯上这艘船。

西班牙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美洲太平洋北岸会出现英国人,这条航线一直是太平无事的,因此毫无戒备。这艘运金船出发之后,西班牙没有派军舰保护,而是单独行动,这就使德雷克有机可趁了。第二天,他们升帆起航就追上了西班牙的那艘运金船。经过一场较量,西班牙船打不过海盗,只好投降,德雷克劫得许多宝石,还有80磅黄金、26袋银锭、13箱银币,然后扬长而去。至此,德雷克基本完成了女王交给的任务。

冻死在俄国海滨的探险家

人们把从大西洋绕过美洲北部到达太平洋的航线叫做西北通道。人们又把从大西洋绕过欧亚大陆北部到达太平洋的航线叫做东北通道。英国探险家威洛比就是寻找东北通道的第一支探险队队长。

英国人为什么要往北行,去穿越北极冰海呢?当然并不是今天人们想象中的科学探险,其目的还是为了跟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海上强国竞争,从而能发现更多的殖民地,能找出一条更短航线到远东去寻找黄金、香料、中国瓷器。如果往北成功了,他们就有了比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更佳的航线。

1553年伦敦商人们出资,成立了这支探险队。5月份船队驶出泰晤士河口,朝东北方向航行。队长威洛比是贵族出身,勇敢有余,但航海经验不足。他的助手钱瑟勒是个出色的航海家,从而弥补了威洛比的不足。

出航不久,他们遇到风暴,船队被吹散,威洛比指挥两艘船往东驶去,钱瑟勒的船则不知去向。威洛比遇到风雪交加、严寒袭人的鬼天气,逼得他回到俄罗斯临近芬兰的一个海湾越冬。威洛比在日记中写道:“天气越来越坏,风雪交加,严寒迫人,我们只好在这里越冬。”贵族出身的威洛比,总以为岛上有居民,能弄到一些食物来补充。可是他派出的几个小组回来报告:荒无人烟,千里冰封。

他的日记至此结束。威洛比就活活冻死在海滨。1554年冬天,一些渔民在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瓦尔泽纳河口发现了两艘船,船上货物很多,但人已冻死,共63人。可见,威洛比的航海经验太缺乏了。

钱瑟勒指挥的那艘船,命运跟威洛比完全不同。他顺利进入白海,驶进了北德维纳河口,找到了俄国人,并跟他们通商贸易,俄国人还派卫队护送他回英国。钱瑟勒回国后,英国成立了莫斯科公司。后来,钱瑟勒在海难中死去,英国在1580年又派船队再去寻找通道,结果都下落不明。

英国人想从东北通道进入中国的希望至此破灭。

在北极寻找通道的探险家

寻找东北通道,除英国人和荷兰人之外,还有俄罗斯人和丹麦人。

1648年东西伯利亚下科累马斯城曾组织过一支有7艘船、90余人的探险队。他们无意中被风暴吹进了后来被称为白令海峡的北冰洋与太平洋的通道。可惜这次探险不被官方所知,结果他们的新发现没有被记载到探险历史上。

约80年之后,丹麦航海家白令才奉俄国彼得大帝之命,组织探险队,寻找通往中国的海路。这时的彼得大帝已病得厉害,他是在病床上亲自制订探险路线的。他要白令从堪察加往北进入太平洋到北冰洋的通道,并登上这一通道的东岸——美洲陆地。

1724年,白令带着探险队从彼得堡出发,先骑马,再步行穿过西伯利亚,再乘船从黑龙江到鄂霍次克海西岸出发。因为这段路程很远,是冰海雪原,主要靠人拉雪橇走,吃的都是臭肉和兽皮,因此到了海边人死了不少。活着的人中有不少得了坏血病,他们只好盖起小屋在这里越冬。

1727年夏天,探险队渡过鄂霍次克海,到了堪察加岛西岸。当时他们食物太少,白令就从岛上堪察加人手中,抢了许多狗,然后到东岸造了一艘航船。

1728年7月,他们离开堪察加岛,向东北驶去,穿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海域。他们既没有看到亚洲海岸,也没有看到美洲海岸,但断定西伯利亚同美洲是不相连的。

在安娜女皇统治时期,年已60的白令乘“圣彼得”号,再次率领探险队,于1741年6月4日起锚出海,去探索北美的航路,同行的有奇里科夫率领的“圣保罗”号。8月初,海上大雾弥漫,白令的探险船小心地驶向呈犄角形的阿拉斯加半岛。突然间,海上刮起一股强大暴风,两船被吹散,奇里科夫继续航行,独自发现了阿留申群岛中的几个岛屿,白令在8月20日进入阿拉斯加湾。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向白令报告一个船员得了坏血病。白令最担心的事,终于又发生了,他非常紧张,因为这是航海中发生瘟疫的危险信号。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军官们一致要求回堪察加岛休整。会才开了一半,又有人来报告:“那个得坏血病的船员死了。”白令把那个叫舒马金的船员埋到附近小岛上,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命名为舒马金岛。

因急于安全返航,他只踏勘了该海湾的西南海岸、阿拉斯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

船开始返航,又遇到狂风巨浪。船员中又有几个得了坏血病,生命垂危,白令本人也感到身体不适,困乏难熬,这使整个探险队军心动摇,许多人跪在甲板上祈祷上帝,希望能降福给他们。

11月4日,一个救命的巨浪把他们的船托过一块礁石,避免了船毁人亡的危险,并把他们推进一个平静小海湾,使他们靠上了一个海岛。但这个岛太荒凉了,没有人烟,甚至连个栖身之地也找不到。白令只好命令大家在沙滩挖洞,搭了个简陋的栖身之舍。

在又冷又湿的“洞”里,连爬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救这个探险队长。1741年12月19日,这位俄国航海探险的先驱者事业未遂而离开了人间。

西北通道深入北极的探险家

威廉·帕里是英国海军军官,是探险队的船长。1818年他曾参加海军部组织的探险队,曾驶入兰开斯特海峡的峡口,因没有穿越而过,因此无功而返。那时他只是一个队员。

第二次,他又跟罗斯探险队进入兰开斯特海峡东部入口1100千米远的地方,这次他是船长,考察了梅尔维尔岛南部帕里山崖,直到碰到坚冰无法航行时才返航,由此获得5000英镑的奖金。实际上只要他再前进400千米,就是白令海峡,就可以通向太平洋了。

1821年帕里成了探险队长。这次他认真总结前两次的经验教训,不从巴芬岛北面进入兰开斯特海峡,而是从巴芬岛南面的哈得孙海峡进入。他在福克斯海湾转了很长时间,又遇到冰封,只好在海岛上越冬。

他们在岛上跟爱斯基摩人和睦相处,有次在部族长家中遇到了一位妇女。虽然她穿着兽皮,但脸蛋格外俊秀,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见了帕里还老是微笑。

这个女人走后,帕里就问族长:“这位妇女是哪个部族的?”族长在介绍时,无意中说到这女人天性聪明,懂些地理,能制地图,对这一带海、岛、山都有研究,她叫伊格卢利克,是相邻部族长家的女儿。

帕里一听高兴极了,第二天就到相邻部族长家中拜访,要找美人伊格卢利克讨教这一带的地理知识。伊格卢利克见帕里没有恶意,就为帕里连夜画出一张地图。帕里根据这张地图,发现福克斯湾北部与巴芬岛南部间有条狭窄的海峡通往西方,这正是帕里要找的通道。第二年夏天,帕里果然找到了这条海峡。

为了感谢这位漂亮聪明的女人伊格卢利克对他的帮助,帕里把这个海峡入口的一个海岛,命名为伊格卢利克岛。不幸的是,帕里进入海峡不久,船员们得了可怕的坏血病,船队又不得不返航。

帕里虽然没有完整地发现西北通道,但他指出了可靠的途径,因此获得很大声誉。1827年,他还带两个同伴进行了北极探险的尝试,到达离极点800千米的地方才返回。这是人类乘雪橇向北极中心区冲刺的第一次探险。1855年帕里在德国病故。

首次穿越北极飞行的探险家

20世纪初有了飞艇和飞机之后,探险家们很快就应用到极地探险。1896年,瑞典组成“飞鹰”号气球北极探险队,准备穿越北极,在美洲降落,结果没有成功,“飞鹰”号坠毁了,全体队员都牺牲了。1926年意大利航空工程师诺毕尔跟挪威的探险家阿蒙森相识成了朋友,他俩立志要乘飞艇穿越北冰洋。在许多单位和个人的赞助下(包括美国探险家埃尔斯沃斯的资助和两次参加),诺毕尔很快自己设计制造出一艘飞艇,命名为“诺尔格”号,飞艇的艇长就由诺毕尔担任。

1926年4月,飞艇从罗马出发,飞过几个国家领空,航行7600千米,来到北极圈内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5月11日,飞艇经过检修,一切准备好,会集16位探险家,其中有诺毕尔、阿蒙森和美国领航员拉尔森。他们3人在驾驶舱,其他人在座舱里。

当飞艇来到临近极点时,出现了一个迷雾茫茫的世界,越往前飞,玻璃窗被越结越厚的冰碴挡住,很难看清灰白色的地平线。不久,飞艇变得笨重起来,四周结满冰块,螺旋桨不断地击碎着冰块,拳头大的冰块打得飞艇乒乓直响,好像被弹片击中一样,那响声使艇内的人们心惊肉跳。飞艇一降低高度就剧烈颠簸,浓密的云团把它压向高低不平的冰丘。往下看,冰原上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笼罩在雾气之中。阿蒙森熟练地驾驶飞艇,诺毕尔测量着距离。

5月12日深夜,阳光突然穿过云雾,照到结满冰晶的飞艇上,银光耀眼。阿蒙森突然向大家宣布:“准备好国旗,极点到了,我们脚下就是北极!”

美国的领航员拉尔森,半屈一条腿,透过打开的舷窗,对准太阳用六分仪测量距离。他惊喜地喊着:“不错!我们是到北极了!”

飞艇下降距冰面100米的高度,关闭发动机,打开窗口,所有人都探头观望。阿蒙森投出了挪威国旗,诺毕尔和拉尔森各投出意大利和美国国旗。倾刻问,白皑皑的冰原上,出现了一排五颜六色的国旗,他们在北极上空的阳光中飘扬。

飞艇缓慢地在北极上空兜着圈子,16位探险家目睹着北极特有的风光:到处是碎冰块,到处是蜘蛛网似的冰裂缝,蓝净的海水在这些裂缝里泛着涟漪。

湿雾渐渐大了,飞艇又开动机器,不断上升,冲出云层,在1100米高度上迎来灿烂的阳光。5月13日,经过70个小时的飞行,探险家们终于看到了北美洲的陆地,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小城特勒着陆。

这是有史以来人类首次穿越北极冰海的飞行,对后来开通欧洲经北极到美洲的航线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这条航线20世纪70年代就正式开通了。

首次架机飞越太平洋的人

1927年5月世界又传来特大新闻,美国人查尔斯·林德伯格用2天的时间戏剧性地独自飞越大西洋获得成功。辉煌的胜利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英雄。

大西洋被征服了,谁首先飞越太平洋呢?众多国家卷入了这场竞争,其中以日本人准备得最充分,他们想要拿这个金牌。这期间美国人几次飞越都失败了。太平洋的汹涌波涛似乎在嘲笑人们征服它所作的一切努力。

但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却使形势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变化。

1931年8月6日,一对美国人克莱德和赫恩顿试图打破环球飞行记录,在未经日方同意下,降落在日本东京。他俩在飞越轻津海峡时拍了日本海军基地的照片,他们以间谍罪被投入监狱。但审判的结果相当出人意料,不但不罚款,还判他俩要飞越太平洋。如飞行失败,就只能乘船回国。

这两个囚犯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服从判决。1931年10月3日,这两个美国人驾机起飞了。在场的人纷纷议论,这两个蓝眼睛高鼻子的人死定了,准要喂鲨鱼。

这两个美国人只好冒险一搏了。飞机升空不久,就抛掉了起落架,减轻了重量,沿大环形航线几个小时之后就消失了。

日本人以为这一判决实际上就等于判了死刑,他们肯定回不到美国,也回不到日本。可是10月5日,华盛顿州韦纳奇小镇上空,这架美国人驾驶的飞机竟神奇地出现了。经过41小时30分钟的飞行,跨越4551千米的海面,飞机盘旋降低后,缓慢地腹部落了地,一阵抖动震颤之后停了下来。幸运之神再次惠顾美国,同飞越大西洋一样,太平洋又被美国人首飞成功了。

这个消息传到日本,上下都感到震惊,首次飞越太平洋的金牌日本又落空了。有些人对法庭这种判决很恼火。日本新闻界还是按既定方针,一个劲的鼓吹日本人飞越太平洋。1932年9月29日,第一架日本探险飞机升空,开始飞越太平洋,但一去不复返,永远消失了。接着又几次飞行,都令人沮丧地失败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也没有获得成功。

荡桨横渡大西洋的夫妇

1981年6月10日,柯蒂斯和妻子萨维尔,乘坐一条区区数米的小船,全靠人力划动船只,横渡数千千米狂涛巨浪的大西洋,创造了令世人惊讶的奇迹。

柯蒂斯是美国纽约市探险家俱乐部成员,当时34岁。他的妻子萨维尔当时只有24岁,曾担任过罗德岛州大学的划船教练。他俩都是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人。

3月的一天,纽约市探险俱乐部有人提出一个探险方案:用人力划桨横渡大西洋。柯蒂斯回到家里,在餐桌上跟妻子萨维尔说起了这件事,没有想到妻子笑着说:“最好人选,恐怕是我俩了!”

柯蒂斯惊骇,没有作声,他妻子马上说:“你有航海经验,我有划船经验,我俩加在一起不是最好的搭档吗!夫唱妻和忠实可靠,我看值得一试!”

柯蒂斯经妻子这么一说,动心了,夫妻划船横渡大西洋探险历史上还没有呢!他马上对妻子说:“一言为定,明天我就去报名!”

报名果真被批准。3月18日,这对夫妻乘坐一艘长只有7.62米的“埃克卡利伯”号船,开始了荡桨。他们从非洲的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出发向西荡桨划渡。纽约市探险俱乐部负责他们途中的保险。4月初,由于通信电台出了故障,他俩不得不在加那利群岛停留了一个星期。船和电台都修理好了,他们继续奋力前划。6月10日,他们顺利地到达安提瓜岛纳尔逊码头。岛上居民以及迎接他们的快艇上的人们欢呼雀跃,热烈鼓掌,各种船只汽笛齐鸣,向这对勇敢的夫妇表示祝贺。

欢迎的人群,都想看看横渡大西洋之后的这对夫妻是什么模样。只见夫妻俩都晒得黑黝黝的,但很健壮,很有精神。记者问柯蒂斯:“你们有何感想?”

“我们一路上欣赏着那蓝色的海洋的美丽景色,真是别有风味,太有意思了!”

记者又问他妻子萨维尔:“你有何感受?”她笑着说:“我做了一次最好的健美减肥锻炼,身子苗条了,胆子练大了。”

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到安提瓜岛,行程4505.2千米。

看完以上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问:除这对夫妻之外,还有没有人横渡过大西洋呢?有,而且不少。

1960年春季,两名英国士兵里奇韦和布莱恩乘英国“玫瑰”3号小船从纽约出发,奋力摇桨91天,到达爱尔兰。几乎在这同时,另外两名英国记者戴维和霍尔,乘“海鸭”号小艇横渡大西洋,动身前宣称:“我们的海鸭子将永不沉没。”可是,几周后,加拿大的一艘驱逐舰却在海上发现底朝天的“海鸭”号,两名记者已无影无踪了。

1965年,对航海一窍不通的美国记者曼里,非要冒险横渡大西洋。他乘的船只有4.12米长,他要从美国出发前往欧洲。途中五次被风浪打翻落水,可每一次“鬼打墙”的巨浪都手下留情,使他死里逃生。在吃尽千辛万苦后,他还是平安地到达了目的地。

历史性的水下航行

1954年,美国海军制造了“鱼工鱼”号潜艇,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核潜艇的出现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它不像普通潜艇那样要经常浮出水面,几乎可以永远处于水下状态;由于动力充沛,它的水下航速可达30节(1节=1海里/时)以上,能在水下连续航行二三个月,它的续航力达到12~20万海里,包括在北极的冰层下潜航。

自从潜艇发明以后,它一直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因此对海底探险似无特别的意义。尽管如此,“鱼工鱼”号核潜艇冰下穿越北冰洋的壮举,无论如何都带有浓重的探险色彩。在那充满险恶的水下环境中,人类无所畏惧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57年8月,“鱼工鱼”号核潜艇艇长安德森中校接受了潜航北冰洋的任务,试图开辟北极的冰下航路。安德森艇长乘飞机拍摄了北极的电影,官兵们看后留下的印象是:冰,冰,到处是白茫茫的冰。对北极冰层下的面貌,人们仍是一无所知。官兵们都渴望早日揭开这个冰下秘境。

为了打开北极的冰下通道,“鱼工鱼”号进行了改装,这回它加装了13个回声测冰仪,其中3个用来测水深和海底地形,10个用来探测冰层、冰柱,还在指挥台安装了水下电视,等于长上了更加灵敏的水下“耳目”。1958年4月25日,“鱼工鱼”号踏上了“阳光行动”计划的征途。

6月8日,“鱼工鱼”号驶出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港,潜航方向是北冰洋的门户——白令海峡。经过1700海里的长途潜航,到达了白令海峡的南端。海峡海况险恶,海面浮冰滚动,水下冰柱林立,海底崎岖不平。此时,潜艇陷人了险恶的水下环境:上面离浮冰底部只有8米,下面离海底只有14米。“鱼工鱼”号探索了3个昼夜,未能在水下通过白令海峡。安德森艇长只得下达返航的命令,回到夏威夷待命。

7月23日,“鱼工鱼”号上116名艇员又踏上了去北极探险的第三次征程。在飞机侦察冰情的配合下,“鱼工鱼”号顺利通过了白令海峡,于8月1日8时37分潜入北冰洋的深水区,沿着预定的航线顺利前进。北极冰山之下的海底,就像月亮表面一样,充满了丛山峻岭、深渊绝壁和熄灭了的火山口,或是宽广的丘陵和平地,只不过海床变深了,深得使他们足以躲过任何巨大的冰山而游刃有余。一位叫贾维斯的一等兵乐不可支地说:“好家伙,这样的北极探险可真有意思,在冰山底下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小时跑20海里,船里空气新鲜,不冷不热,天天有大鱼大肉吃。”他又指指头顶得意地说:“我可不愿意像皮尔里那样从冰块上面走到北极去。”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8月3日23时15分,“鱼工鱼”号胜利通过地球的顶端——北极,一个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艇上全体官兵颀喜若狂,许当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为了庆祝横渡北极,炊事兵端上一块大蛋糕,上面写着“1958,潜水过北极”,在鼓掌欢呼声中,众人分而食之。

征服深渊的皮卡尔父子

雅克·皮尔生于1922年7月28日,从他懂事那天起,老皮卡尔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对海洋及深海探险的兴趣,逐步把儿子引导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潜水事业上来。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雅克·皮卡尔很快成长起来了,不久就成为父亲最得力的助手,20多岁时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深海探险家和深潜器设计家。

1952年,老皮卡尔在雅克·皮卡尔的协助下,设计建造了一艘新型的深潜器,它长15.1米,宽3.5米,可载两三名科学家。皮卡尔父子为了感谢的里雅斯特市民的盛情,特地将它命名为“的里雅斯特”号。

1953年8月1日,“的里雅斯特”号首次下水,载着皮卡尔父子潜入1080米深的海底。随后在第勒尼安海,深潜器到达了3048米深的海底。同年9月,“的里雅斯特”号载着皮卡尔父子在地中海下潜到3150米的深处,再次刷新了人类深海潜水的新纪录。

1954年,年逾古稀的老皮卡尔退休了,他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雅克·皮卡尔身上。于是,小皮卡尔的时代来临了。

“的里雅斯特”号于1958年转卖给了美国海军。在皮卡尔父子的精心组织下,美国海军从德国购置了耐压强度更高的克虏伯球,使深潜器具备下潜到11000米深度的能力。1958年新的“的里雅斯特”号改建完成后,首次试潜就下游到5600米的深度,次年又深潜到7315米。随后,美国海军便着手制定向世界最深渊——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进军的计划,定名为“浮游生物计划”。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海洋的最深点,水深达11022米,人类从未到达过这里,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向马里亚纳海沟冲击,摘取人类潜水史上的这一王冠,极大地吸引了皮卡尔父子。

1960年1月23日,这是人类深海探险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8时15分,雅克·皮卡尔和他的助手美国海军上尉唐·沃尔什信心十足地爬进深潜器,关上了重达9吨的舱门。“的里雅斯特”号在触水的瞬间飞溅起巨大的浪花,接着便淹没于深蓝色的海水之中。此时,小皮卡尔镇定地瞟了一眼手表,时间是8时23分。

12时06分,“的里雅斯特”号走完了这段最后的航程,终于稳稳地落在那黄褐色的如地毯般柔软的海底深渊!小皮卡尔激动地抓起电话大声喊叫起来,刻不容缓地向全世界宣布这一喜讯——他早忘了电话失灵了。

“阿基米德”号再破万米关

1961年,也就是“的里雅斯特”号征服“挑战者深渊”的一年之后,法国人也建成了一艘新的深潜器,名为“阿基米德”号,以纪念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潜水器,它全长21.3米,宽4米,高7.8米,排水量196吨。它还有着特别优异的性能,它的耐压舱是一个直径2.1米、壁厚15厘米的球体,与“的里雅斯特”号不同,耐压球不再突出在艇体外面,这使它能够到达世界洋底的任何深处。它的底部还装有一台潜水泵和钻探设备,能收集海底沉积物及钻取海底岩心。为此,海洋学家决心用它来探测世界上其他尚未探测过的深海沟。

“的里雅斯特”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万米深海鱼虾,自然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但这是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呢?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深海是一个黑暗、高压、寒冷和缺氧、缺乏生命的死寂世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阿基米德”号多次潜入深海探险,进一步打开了深海秘境的大门,看到那里果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1962年5月9日,“阿基米德”号远涉重洋,从遥远的地中海来到西太平洋,准备对10542米深的千岛~堪察加海沟进行一次海底探险。

7月25日凌晨,“阿基米德”号到达了千岛群岛以东洋面上,即北纬44度、东经150度的地方。这次下潜的人员有东京水产大学教授佐佐木忠义、法国海军上尉奥明和海洋地质学家特洛伊斯博士。

千岛群岛特有的浓雾开始消散,明媚的阳光照耀着“阿基米德”号。上午7时40分,一切准备就绪的“阿基米德”号开始缓缓下潜。20分钟后下潜深度为2000米,又过了1小时,下潜深度达到3200米,这时周围一片漆黑,佐佐木教授用测温计测出水温为1.75℃。突然,他们发现观察窗队亮点闪闪,海中好像点起了万盏灯火。原来这是一大群发光的微生物在海中漫游,这种奇特的景观一直延续到4650米深处。

“阿基米德”号继续稳稳地下潜,深度计的指针在不断地移动,耐压舱内显得格外宁静。当下潜到6000米时,特洛伊斯博士唱起了法兰西民间歌谣,为艇内带来了欢乐的气氛。当深度计指针到达8000米时,声呐测深仪开始工作,不断地测定着“阿基米德”号离海底的距离。这时,特洛伊斯看见外面有鱼类在脉动的海水中游动,就摄下了这个宝贵的镜头,作为海底一游的留念。

挥桨扬帆寻蓬特

古今中外的海洋探险家,尽管所经历的航程和遭遇不同,但都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他们不畏风浪,远涉重洋,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地球和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为大规模地开发海洋奠定了基础。

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最早一艘风帆船是公元前3100年由埃及人制造的。有的历史学家根据众多的陶罐彩绘及岩雕画资料推断,埃及人发明风帆的年代应当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这就是说,早在8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已驾驶着他们独特的方帆船进出尼罗河、远航红海南部了。而通往蓬特国的探险航行,则是埃及人航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探险活动之一。

蓬特国位于埃及南面“海的两边”,埃及人称之为南方的“诸神之国”。这个国家对埃及人具有神秘的魅力,他们不仅渴望从蓬特国取回乳香、金属及其他物品,甚至深信自己的祖先即来自蓬特。据学者考证,蓬特国位于现今非洲之角红海沿岸的某个地方,确切位置不得而知。早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埃及人对蓬特的航海探险及贸易活动便开始了。但最早留下记录的是公元前2500年,斯尼弗鲁王派出的船队到达蓬特,除了带回乳香、没药、琥珀、金和黑檀木外,还带回了侏儒,将其安排在宗教仪式上或宫廷宴会时跳舞。可是在公元前2007年赫努船队探险之后,埃及与蓬特的贸易联系便中断了几百年,乃至后来的埃及人不得不重新进行航海探险,以寻找古代的富庶之地——蓬特。

这次航海探险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埃及女王哈特舍普苏特时期进行的,是埃及对蓬特国历次探险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记载最详细的一次。

当时女王有位名叫山姆特的大臣,从代尔拜赫里东北部的墓石碑文上,得到了有关赫努到蓬特国探险的资料,因此向女王建议,再次从事祖先曾经做过的探险活动,再寻蓬特国,开辟香料来源。可是岁月沧桑,去往蓬特国的路线早已失传,亦无法考证这个国家是否存在。大多数人都对这次探险是否可行持怀疑态度,但女王仍决定派船出航。

探险队由20艘船组成,一个名叫奈西的官员带领,由苏丹奴隶划船。船队由红海西岸出发,沿红海南下。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船队在海上航行了十几个月,可是却一无所获。茫茫大海,不知蓬特在何处。船员们的信心开始动摇,失望的情绪笼罩着他们,他们对到达目的地已不抱任何希望了。

也许是埃及人不畏难险、舍身航海的精神感动了神灵吧,就在他们濒临绝望的时候,前方的海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岛屿,岛上人影晃动,圆锥形的小屋错落隐现在椰林丛中。埃及人顿时兴奋起来,十几个月的疲惫一扫而光,现在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上岛后经过一番询问和查核,他们确信,这个小岛就是长期以来探险者一直寻访的蓬特国所辖。现在,作为对埃及人探险精神及付出艰辛的报答,蓬特真实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了。

抵达目的地后,埃及船队在外港停泊,蓬特国王佩里胡举行仪式欢船队,并没宴款待奈西和他的船员。埃及人以玻璃珠、小刀、首饰等物品向蓬特人交换了大量的香树和其他宝物,包括黑檀木、象牙、黄金以及肉桂树、狒狒、猴狗和南方豹的皮毛等。埃及探险队还带回了几个蓬特人、国王佩里胡和王妃爱女是伊的肖像,然后循原路回到埃及。

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代尔拜赫里神庙的一组壁画中,记裁着这次远航的场面,描绘了蓬特国王和他的王妃、女儿及一群当地人一起欢迎埃及船队、双方互致问候以及埃及人向他们献上礼物的情景。

时光飞度,岁月流逝。埃及人的蓬特探险,距今已有4000年了。他们的航程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足称道的,但在当时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是人类具有征服海洋的勇气和能力的体现。他们的探索精神,他们扩大的贸易范围及开辟的海上航路,给后来的海洋探险作出了榜样。可以说,他们的航海活动是海洋探险史上的早期里程碑。

海洋大探险的先导者

时光匆匆流逝。

1254年,在亚得里亚海滨的繁华城市威尼斯,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他就是中世纪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水域威尼斯有句格言:“男人个个都有着天生的向着大海跑的性格。”这句格言也正是激励马可·波罗成长的座右铭。他小时候总喜欢去码头,聆听水手们讲述自己的海上冒险经历,这使马可·波罗更加向往神秘的海洋世界。

1271年11月,年方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踏上了周游世界的漫长旅途。少年马可·波罗梦寐以求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商船从亚得里亚海北岸起航,穿过奥特朗托海峡和爱奥尼亚海,横渡地中海。遇上恶浪滔天,一会儿把船高高托起,一会儿又将它摔回浪谷中间,水手们东倒西歪,呕吐不止。面对海上恐怖的遭遇,马可·波罗毫不畏惧,脸上露出了一种自我陶醉的感觉。

随着船行日益颠簸,一些年老体弱的水手病倒了,其他的水手也显得心绪不宁,事情显然有些不妙。为了振作士气,这时候马可·波罗站了起来,面对着全体人员,像一个年轻的演说家那样宣讲了起来:“请大家注意啦,现在我代表船长讲几句话。目前,摆在我门面前的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勇敢地继续前进,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最后势必受到人家的尊敬和赞扬;一条是甘当逃兵,跑回威尼斯,当然,他得不到应有的荣誉,反而会被人家取笑,甚至会被咒骂。而我呢?早已下决心选择第一条路,宁愿葬身鱼腹,决不后退。”马可·波罗言行一致,勇敢地斗狂风战恶浪,水手们也都心甘情愿地经受海上的折磨。

历尽艰险的商船驶入了土耳其的伊斯肯德仑湾。马可·波罗一家离船登岸,走陆路来到了酷热的霍尔木兹港。但是他们马上又放弃了从那里乘船沿海路去中国的计划,因为那里用纤维制成的线将船板捆扎在一起的小船,是根本无法经受风浪远渡重洋的。他们改走陆路,经过了三年半的跋涉,终于在1275年5月到达元大都,晋谒元世祖忽必烈,得到世祖重用,在忽必烈身边供职长达17年之久。

1291年夏天,思乡心切的马可·波罗父子,趁护送元公主王阔阔真远嫁波斯伊儿汗国国王阿鲁浑之机,踏上了西行的归程。由14艘四桅帆船、600多随从人员加上水手共千余人组成的出嫁船队,从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大港的泉州港浩浩荡荡出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向目的地进发。

船队向南行驶,穿越南海,经过现在的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斯里兰卡、印度和伊朗,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在航行途中,马可·波罗记录了海上风光和沿途的风土人情,从悲天悯人的佛陀到独角兽的描述,应有尽有。经过历时两年又两个月的远航,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和狂风恶浪的冲击。他们的船队终于在1294年抵达20多年前他们放弃从海上航行的霍尔木兹港,将公主护送到波斯呼罗州。然后他们父子取道两河流域继续西行,于1295年的冬天回到了阔别26年之久的故乡威尼斯,成为当时的传奇人物。

寻找东方航线的钥匙

“航海王子”亨利虽已去世,但大海没有因此而封闭它宽广的胸怀,历史更没有停止它前进的脚步。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沉寂后,大海又迎来了新的征服者。一位名叫裘安二世的葡萄牙国王,不仅继承了亨利的事业,而且将它发扬光大。葡萄牙人的船帆又飘荡在广阔的大海上了。

1482年,即裘安登上王位的第二年,他就委派欧格·卡恩率船队向南方的海洋航行。在这次长达1360公里的航行中,卡恩先是找到了刚果河旁的王国都城,后来又发现了现在的安哥拉。裘安二世对此虽然感到很兴奋,但当他一想到神秘的东方那些巨大的财富和弥漫着沁人喜气的香料时,他的野心就更大了。他已不再满足于卡恩不久前创造的到达十字角(距非洲南回归线320公里)的新记录,一心所想只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进入印度洋!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覆盖着地球表面的1/7,亚非大陆和无数的岛屿沐浴在它那蔚蓝色的海水中。可是在地理学史上,关于印度洋是否存在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依据自己的地球观和几何演绎推理,判定非洲大陆南端与亚洲之间由一座连绵不绝的山脉相连。而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则猜想,印度洋与大西洋是连在一起的,在非洲的西南角有一条狭窄的水道,人们可以穿越水道进入印度洋的怀抱,据传闻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从这条水道中穿行到了印度洋。这些争论一直困扰着人们,甚至连“航海王子”亨利也相信非洲与亚洲之间根本不存在海洋。一些航海家则公开宣称,靠近赤道及赤道以南的海洋,海水是沸腾的,船只到了那里就会被销毁掉。显然,葡萄牙的海洋探险到了需要再次出现英雄的时代。

巴塞洛缪·迪亚士幸运地充当了这一历史角色。

1487年7月,葡萄牙国王裘安二世任命32岁的迪亚士为新的探险队队长,指挥由两艘快船和一艘货船组成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踏上了驶往印度洋的未知之路。虽然越过赤道海域船就会被销毁掉的谎言,已经被1486年航行到赤道以南20度的第奥古·坎的探险队所戳穿,但迪亚士的海上探险依然极具悲壮色彩。

库克船长险探太平洋

古希腊学者曾推测,南半球也应像北半球一样,有一块对称的大陆,就像不倒翁底部的铅坠一样,以保持地球永远不倒。古代亚洲人则传说,遥远的南海中有“黄金国”和“女儿国”。从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远洋探险,不少探险家一次次横越太平洋,发现了不少很小的岛屿或群岛,但都与超过欧洲2/3面积的南方大陆失之交臂,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含混不清、互相矛盾的海洋探险报告。

澄清“地理大发现”的遗留问题并为海洋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首推18世纪英国著名的海洋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史称“库克船长”。

库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颗明星,他于1728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贫寒之家,青年时代曾在运煤船上工作,1756年后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两年后,库克奉命对北美的圣劳伦斯河流域进行探险考察,他绘制了很多地区的海岸线图,并对北美大陆东海岸作了精细的勘测工作,出色的成绩使他获得了卓越的“海图绘制家”的声誉。

其后,库克给皇家海军写了申请报告,要求专门进行海洋探险。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不久库克即指挥纵帆船“格伦维勒”号到达纽芬兰,专门对那里的海岸带进行调查。正当库克准备对北极海域进行考察时,一顶新的任命降临到他的头上,这项任命决定了库克将以海洋探险为终身职业。

1768年8月25日,“努力”号探险船在库克船长的指挥下,载着几十名科学家从英国普利茅斯港起航。这次远航探险的表面任务是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进行天文观测,实际上是奉英国政府之命到南纬40度寻找带有神奇色彩的“南方大陆”。

他们抵达塔希提岛时,正是1769年的夏季。在此完成了观测金星凌日的科学活动后,库克开始实施此次出航的真正任务。南太平洋的秋天,气候非常恶劣。库克驾驶着“努力”号向南纬40度航行,在大洋上航行了一个月,可眼前仍是茫茫大海,没有任何陆地的影子。库克遂转航西行,和风浪搏斗了近两个月,意外地发现了新西兰岛。

后来他们到达了克尔格伦岛和克罗泽群岛,这是库克在南纬40度以南看见的唯一陆地。然后他们向东驶向澳大利亚。海上罕见的大风和大雾,使“决心”号和“冒险”号失去了联系。

人类的“海底龙宫”

作家别里亚耶夫曾描绘了一个水陆两栖人,他生就一双凸出的大眼睛和青蛙一样的脚掌,身上长满闪着蓝幽幽光泽的银鳞,靠鳃在海中呼吸,能长时间地在水下生活。这个人物虽然是科幻故事里的形象,但却寄托了人类对深海生活的无限情思及不懈的追求。

为了突破人类传统的居住环境,到海洋中去生活,美国前飞行员爱德华·林克迫不及待地加入到海底探险的行列。就在林克跃跃欲试准备尝试遨游海底时,传来了美国海军军医乔治·邦德创立的“饱和潜水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深度不变,潜水员在高压环境下经过24小时后,机体内吸收的中性气体就达到了饱和,而一旦达到饱和,人不管在水中停留多长时间,气体的总量就不会改变,出水后的减压时间也不会增加。饱和潜水理论的诞生,使林克极为震惊和欣喜,他的脑海中立时萌发了“海中人计划”的设想。

为了加快进程,年过半百的林克决定亲自进行试验。1962年8月27日,在地中海沿岸的维尔佛朗什,林克乘水密电梯下到了水深18米处的“水下住房”,在里面呆了8个小时,一切正常。不久,林克又一次下到“水下住房”,呼吸着283.71千帕(2.8个大气压)的氦氧混合气体,还在那里用了餐,依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水面上的人却抱怨林克在水下说话太快,而且尖声细气的。后来才明白,这是混合气体中的氦气在作怪。

这次林克在水下呆了14个小时,“海中人计划”看来确实可行。当然林克的目标绝不仅限于十几米深的海中,现在他决定向60米深度进军,不过这回他挑选了一位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潜水员——比利时人罗伯特·斯特尼。1962年9月6日上午9时55分,斯特尼顺利潜到地中海水下60米深的“水下住房”里,这座“水下住房”直径1米,高3米,房内四周安装了各种仪表后,所剩空间极为狭小,斯特尼只能坐在折叠椅上睡觉。他在“水下住房”里休息一会儿,又走出来到水中游泳,考察海底,再回到“水下住房”内吃饭。天黑以后,“水下住房”越来越冷,斯特尼连忙穿上毛衣,打开房内的电热器。他成为人类迎来海底之夜的第一人,一直躺到夜里10点多钟才进入梦乡。翌日早晨8时,斯特尼已经顺利地在海底度过了20个小时了。

汉诺西越擎天柱

公元前2000年前后,生活在地中海和黎巴嫩山脉之间狭长地带的腓尼基人,用山上的巨大杉树造船,在地中海进行航海活动。公元前1500年前后,腓尼基人就已航行到波斯湾进行交易。

公元前609年,腓尼基人奉埃及法老尼科二世之命,组织了一支3艘木船50把大桨的探险船队,想了解一下地中海以外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船队从苏伊士港启航,驶出红海,顺着非洲东岸一带南下航行,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航行了两万多公里,终于从一条狭小的海峡驶进了地中海返回埃及,完成了历时3年绕非洲航行一周的航海壮举。这是迄今所知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远航。尽管探险者本身并无任何文字记载,当时人们也没能从中得到有关海洋的理性认识,但它谱写了人类海洋探险史上的新的一页。

汉诺的船队每到一处都为后来的移民留下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几条船后便不再多管,用这种方法他们迅速在非洲西北海岸上先后建造了6座殖民城市。在继续向南航行的途中,他们依据前方地平线上闪烁的微光判定,前面是一片广阔的沙漠地带,这片沙漠正是撒哈拉大沙漠。汉诺一行人在利克索斯河口补充淡水时,遇到了非洲的游牧民族。他们和土著人交上了朋友,并且在那里休整了一段时间。

汉诺挑选了几个土著人到船上当翻译,然后用了9天时间绕过撒哈拉大沙漠。这时船队的方向也由向南转为向着日出的方向航行。他们在一个海湾深处占领了一个名叫克尔内的小岛,据说现今有个海湾内也有个名叫赫尔内的小岛,可能就是汉诺当年发现的那个小岛。那个海湾,被命名为奥德奥罗河港。

现在,船队已经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得很远了,还可以继续向南航行吗?不少人想返航,可汉诺考虑到自己还有好几艘船和较多的补给,就放弃了返航回到迦太基的计划,继续向南航行。对汉诺来说,这种对非洲沿海带有冒险精神的考察比建立殖民城市更让人着迷。

此后不久,船队沿着新发现的一条大河逆流而上,在这条既长且宽的大河中有着许多鳄鱼和河马,令人不寒而栗。由于当地“野人”的驱赶,汉诺一行不得不放弃深入内陆的念头,重新退回河口,继续向前航行。经过12天的海上漂泊,汉诺的船队已经绕过了佛得角,驻扎在森林密布的群山下面。

皮西厄斯勇闯天涯

公元前240年的暮春,皮西厄斯乘坐着一艘重约100吨的商船由马萨利亚港出发,指挥着25名水手和一个领港员开始了他的海上探险生活。马萨利亚的居民们对这位讲究实惠的海员、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北方之行寄予了厚望,他们相信皮西厄斯会利用他那天才的计算和观测能力驶向正确的航向。

皮西厄斯的船向西贴着岩岸航行。尽管迦太基人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皮西厄斯好像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就来到了欧洲西部的海格立斯巨柱。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脉高峻的山峰和一堵拔地而起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的巨大岩石,皮西厄斯利用苍茫的暮色开始了偷越海峡的冒险行动。天刚微亮,他们的船就成功地越过了海格立斯巨柱,驶向了大西洋汹涌的怒涛中。

皮西厄斯越过海峡后,沿西北方向航行,一帆风顺地抵达西班牙的加的斯。5天以后,他们在葡萄牙的圣维森提角开始向正北方向航行。皮西厄斯用星盘测量纬度,以保证船的位置始终在北纬43度,在航行到离马萨利亚大约600多公里的地方时,发现伊比利亚原来是一个仅靠比利牛斯山那几百公里的狭长地段与欧洲大陆相连的半岛。

皮西厄斯的船以每天航行80公里的速度,沿着法国草木葱翠的大西洋沿岸缓慢地航行。在法国卢瓦尔河河口的圣纳泽尔港补充了食物和淡水后继续向前,到了法国最西面的韦桑岛,皮西厄斯决定离开海岸向北驶向大洋,也就是向现在英国的康沃尔半岛西部驶去。当时的希腊人认为,这里就是地球的边缘。皮西厄斯在离开欧洲大陆向北方海域航行的时候,不无惊异地发现,在北方的高纬度地带,夏天的白昼竟延续了整整16个小时!

一路上,尽管遇到了寒冷的海水和灰氵蒙氵蒙的天气,以及不断遭受狂风和高达20米的巨浪的冲击,使船只走得很慢,但经过艰苦的搏斗,皮西厄斯先后抵达了奥克尼群岛和设得兰群岛,最后在设得兰群岛最北部的安斯特岛停泊休整。正是在这里,皮西厄斯依据他那天才的演算能力推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他们是在北纬60度的方位上!整个欧洲大陆的形状就像一个三角形,北边那个角离马萨利亚有1000海里,这在当时是一个很精确的计算。安斯特岛的白昼竟长达将近19个小时,这使皮西厄斯自己都感到有些吃惊。

皮西厄斯从安斯特岛的牧人那里得知,在离苏格兰很远的北方有一个名叫“图勒”的地方,那是一片广阔的土地,当地人称为“太阳的安息之所”,也就是世界的尽头。皮西厄斯显然对此极为向往,他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率探险船继续向北开去,6天后终于抵达了最后的目的地——图勒。这里的一天只有两三个小时见不到太阳。在这里,皮西厄斯和其他的人不仅观察到“午夜太阳”的壮观景象,还提到了岛上“高大的山峰”和“永远燃烧不息的烈火”。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究竟是冰岛还是挪威的某个岛屿,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尽管如此,也许是受到他这次探险发现的影响,后来的作家和诗人都把遥远的地方和地球的终点叫做“图勒”。

悲壮的死亡之旅

1724年12月的一天,决定了伟大的海洋探险家维特斯·白令的命运,他被俄国彼得大帝任命为勘察加探险队队长。从此,白令走上了一条十分艰难的探险之路。

1728年7月13日,探险队费尽周折,终于在堪察加半岛建成了一艘名叫“圣加夫里尔”号的小船,开始了艰巨的探险航行。此行是要揭开长期萦绕在地理学家头脑中最大的地理之谜:亚洲与美洲之间是否真有海峡存在?

小船乘风破浪,沿堪察加半岛悬崖嶙峋的海岸向北急驶。白令站在甲板上向前遥望:左边遥远的地方高耸着亚洲沿岸熟悉的群山,成群的海象在船舷两边急速掠过,鲸喷着水柱突然从海里腾空跃起,海鸟在小船上空盘旋。白令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神秘莫测的北方大海探测清楚。

航行了16天,“圣加夫里尔”号驶抵阿纳德尔湾,稍事停留后继续往北行驶。没过几天,探险队在海上发现了一座岛屿,按教历命名为“至劳伦斯岛”,白令把它画在海图上之后,继续从浮冰的夹缝中向东北方向航行。在这年8月中旬的一天,他们穿过一条狭隘的海峡,进入了寒冷的北冰洋。这时北极的夏天已接近尾声,海风随着秋季的临近变得寒冷刺骨,海面一到夜间就结出一层薄冰。而且越往北航行,天气越恶劣,连续不断的暴风雨和大雾使船帆和桅杆遭到了很大破坏,小船左右摇晃,四周都是寒冷而神秘莫测的大海。

白令心里很清楚,不能再向北航行了。如果在北极的冬天到来之前还不返航的话,探险船随时都会困死在北冰洋的冰山之中,继续航行下去无疑是铤而走险。于是当探险船到达北纬67°18′线后,白令下令立即返航。

返航途中,正值大雾迷漫,白令未能看到远处的北美洲。尽管当时他们距离北美大陆只有大约24公里,可是海上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9目2日,他们安全地回到了堪察加海湾。

翌年夏天,白令再次出航探险。但这年的夏季来得迟却去得早,探险船队没开出多远,就被成群的冰山挡了回来。白令虽然没有看到北美洲海岸,但凭着他多年的航海经验断定,西伯利亚和美洲是不相连的。

由于第一次探险的成绩不大,俄国海军部对此很不满意,所以白令又拟订了一个更广泛更大胆的第二次北方探险计划——打通俄国北方的交通线,绘制西伯利亚极北地区的海岸线图,寻找和考察北美海岸。经过长达七年半的准备,由两艘船组成的探险队终于在1740年9月8日从鄂霍次克出发,穿越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之间的海峡,绕过洛帕特卡角,然后沿堪察加半岛海岸向北驶去。由于一路上遇到强烈的风暴,船队于10月6日才驶进阿瓦恰湾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是探险队预先建立的基地。他们在这里平安度过了1740年的冬天。

富兰克林探险队失踪之迷

1845年5月26日,富兰克林指挥着“黑暗”号和“恐怖”号从泰晤士河起航。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海上探险活动,成千上万的从各地赶来的英国人聚集在码头上,目送着探险船队徐徐远去。

出航前,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次探险活动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远征船队最初的航程是一帆风顺的,可天有不测风云,两个月后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7月26日,探险船队在格陵兰岛附近的巴芬湾海域,偶遇一艘夹在浮冰中的英国捕鲸船。根据国际航海界的传统习惯,富兰克林将探险船队的航海日志如数交给了捕鲸船的船长,嘱其代呈皇家海军司令部。谁知此后富兰克林船队便销声匿迹,音讯全无了,失去了与英国的一切联系。

富兰克林北极探险队神秘失踪了!

两年过去了,探险队仍然杳无音信,人们这才开始惊慌起来。1848年春季,英国海军部命令对遇难的富兰克林探险队进行搜寻。从1848年开始后的10年间,为搜寻富兰克林探险队相继派出42支探险队,从而开辟了一个北极探险的新时代。

1850年,搜寻工作达到顶峰,当时有不下40艘船在北极海域忙着寻找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在比奇艾岛上的第一个越冬营地很快被发现了,但他们没能找到富兰克林的去向。在阿拉斯加北岸,同样也未发现失踪探险队的足迹。141名探险人员冒险去了北极,但没有一个人获得成功。于是海军部正式宣布,富兰克林及其探险队已不复存在。

富兰克林夫人拒不接受这个决定,要求搜寻工作继续下去。她花费大半家产,购置了一艘177吨的蒸汽机船“狐狸”号,由麦克林托克海军上尉指挥搜寻活动。1857年7月1日,“狐狸”号终于起航了。功夫不负有心人,1859年5月25日,麦克林托克一行在布西亚湾威廉王岛西岸发现一只埋在雪堆里的小艇,里面有两具骷髅,上面盖着碎烂的英国海军制服。这正是富兰克林探险队的两名成员!

接着,他们在该岛北端的费利克斯角发现了一个圆锥形石堆,这在探险活动中通常是用来表示某种纪念或表示道路的。他们拨开石堆,看到里面藏有一个重新封了口的马口铁罐头盒。麦克林托克撬开一看,里面竟珍藏着一份完好无损的航海日志和一份用标准英国海军报告形式书写的报告!

这份字迹潦草的报告上写着:

1848年4月25日。“黑暗”号和“恐怖”号已于4月22日被5名看守队员遗弃了,这是自1846年9月12日被困以来最令人烦恼的事情。在弗朗西斯·克劳齐的领导下,现共有105名官兵,处在北纬69°374"、西经98°41的地方。约翰·富兰克林爵士已于1847年6月11日去世。探险队中已死亡9名军官和15名队员。

上校军官弗朗西斯·克劳齐

“黑暗”号船长詹姆斯·菲茨

下面还补充写了一句:“明天,我们将启程向大鱼河口逃生。”

麦克林托克含着激动的泪水,念完了探险勇士们留下的这份最后的“遗言”。全体搜寻队员不禁肃然起敬,行了庄严的军礼。

北极光下美丽的梦

“北极光在天穹下抖动着银光闪闪的面纱:一会儿呈黄色,一会儿呈绿色,一会儿又变成红色,时而舒展,时而收缩,变幻无穷;继而劈开成一条条白银似的多褶的波带,其上闪耀着道道波光,接着又光华全消。不久,天顶上可见微光闪烁,像几朵火苗摇曳,继而一道金光从地平线冲天直上,逐渐融入月色之中。这时人们似乎可以听到一个正在离去的幽灵的叹息,在天空中留下了几条飘忽的光带,像噩兆似的难以捉摸……”

这一段精妙的关于北极光的文字,不是出自文学家的生花妙笔,而是选自一位探险家的日记。他就是挪威著名的海洋探险家弗利多约夫·南森。

1861年10月10日,南森出生在挪威的奥斯陆。他年轻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不过他最感兴趣的是海洋,尤其是当时争论不休的北极之谜,更是深深吸引了他。

当时,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航海探险已过去300多年,但人们对北极仍然知之甚少,科学家们几百年来一直对北极进行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北极到底是陆地还是海洋?对于急于寻求海上最短航线的西方国家来说,当然更希望北极是海洋。

到了南森求学的时代,北极冰雪下面的秘密仍然没有揭开,西方国家也还在不断派出探险队继续探索北极的秘密。北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它真的是人类不可逾越的禁区吗?年轻的南森密切注视着人们的北极探险活动,认真收集和研究北极探险的资料。

在奥斯陆大学学习生物学期间,1882年,南森曾乘捕海豹船“维金”号顶着风暴驶到漂浮着冰山的格陵兰海,捕捉海豹和白熊。他作为一名射击能手,经常满载海兽和鱼类而归。大学毕业后,南森被任命为卑尔根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他充分利用博物馆的便利条件,更加深入地研究有关北极的资料,特别是潮汐、波浪、冰山及海流的走向。在此基础上,南森初步断定:北极是海洋,不是陆地。

南森认识到,到北极探险,首先需要的是爬冰卧雪的坚强毅力和在冰海雪原的恶劣条件下生活的能力。为此他在27岁时率领由3名挪威人和两名拉普人组成的探险队,进行了一次徒步穿越格陵兰岛的长途旅行,以便为未来的北极探险做好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准备。

这次探险大获成功,南森成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划雪撬成功横越格陵兰的勇士。从格陵兰回国以后,南森便开始着手制定北极探险的计划。

当时,破冰船还没有问世,如何设计一条适合在冰海中航行的探险船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为此南森苦心钻研,反复琢磨,终于设计并造出了一条特殊的北极考察船,取名为“前进”号。它长38米,重402吨,三桅纵帆,船壳内层用木头,外层用铁皮加固。船的形状比较奇怪,船头、船尾和龙骨都做成流线型,船底呈半圆形。按照南森的说法,只有这样的船才能适合极地航行,当冰块压过来时,船会像鳗鱼一样挣脱浮冰的怀抱,而不会被冰压碎沉没。

可是,当南森在伦敦地理学会上报告了他的北极探险计划后,得到的却是一片谩骂嘲笑之声。一个著名的北极探险家气急败坏地说:“你发疯了吗?我敢说你在那里过不了一个冬天,船就会被挤得粉碎。如果你硬要坚持这样的冒险,我们将永远见不到你活着回来!”

指责和反对没有动摇南森的决心。1893年6月24日,南森率领12名由他亲自挑选的探险队员,乘坐“前进”号从奥斯陆扬帆起航,开始了他的北极探险。

南森虽然没有最后到达北极点,但他却是世界上第一个证实北极不是陆地而是海洋的人,是第一验证北冰洋存在着由东向西流动的极地海流的人,也是当时北极探险中离极点最近的人。1902年出版的由南森亲自执笔的6卷英文报告《挪威人的北极探险》,至今仍是人们认识北冰洋的基础。那条“前进”号探险船也依然阵列在奥斯陆博物馆里,向人们述说着南森当年北极探险的艰难历程。

向深潜纪录挑战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逐渐发现,依仗天然的器具如空心芦秆或竹管潜泳,只能在海洋的表层活动。因为人的生理条件是有一定限度的,裸潜的深度和时间不可能再有大的突破,若是碰上鲨鱼,连命都得赔上去。显然,用这种潜水方法要想探索几百米或几千米的深海是不行的。就好比不能要求徒步去月球旅行一样。深海探险还得借助于更可靠完善的装置才能完成。

有人认为,第一个潜水装置是公元前322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发明的。据传说这是一个木头做的钟状容器,人居于其中,通过透明的望孔,观察泰尔城郊修筑的港堤底部情况和海底千姿百态的鱼类世界。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坛巨匠达·芬奇,曾设计过一种潜水装具的草图:潜水者的口鼻均用皮囊的大端罩住,另一端与呼吸管相连,呼吸管上部则用软木浮托露出海面,潜水者凭着这套装具,可在水下停留较长时间。不过,达·芬奇的设计毕竟是“纸上谈兵”,离付诸实施还有一段距离。

经过许多世纪逐渐改进完善的潜水器,曾是人们用来潜入海中的唯一装置。正式载入人类潜水史册的第一个潜水器,当推1554年意大利人塔尔奇利亚发明的木质球型潜水器。这种潜水器主要由座舱和压载舱两部分组成,座舱里装有绞盘,缆绳系在压载舱上,通过机械传动来改变浮力,由此控制升降。这一独树一帜的设计思想,对以后潜水器的研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14年,英国人约翰·莱斯勃里奈别出心裁地发明了一个奇异的潜水器。它的形状就像一只木桶,桶内贮存着氧气,顶端是可以打开的密封盖,潜水员从这里进出木桶,木桶下部安装了两只“袖子”,人的双手可从这里伸出桶外进行水下作业。潜水员在普利茅斯和马德拉等地近海进行了潜水活动,曾下潜到水下18米深处,停留了30分钟。到了1853年,一位法国探险家对此又作了重点研究,还第一个申请了“潜水木桶”的专利。

自从人们使用这些潜水装置以后,才有可能对水下世界进行仔细观察和欣赏。一位潜水员是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海底“花园”的:

“海水由明亮变成暗淡、墨绿,鱼儿列队从身边游过,在这深绿的水晶玻璃世界里,有闪烁着殷红光亮的五角海星,宛如节日的霓虹灯;一簇簇像小葵花那样的海葵,绿的、粉的、黄的竞相开放,遍地峥嵘;一片片有着宽大褐色叶片的海带林,像绛紫色的云彩落在暗绿的水中;螃蟹、小虾、乌鱼成为海带林中进进出出的宾朋。”

可是,用这类潜水器在海底活动有一个不可克服的障碍,那就是只能在固定的海域作极小范围的下潜。人在无驱动力的潜水器里,就像是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于是,研制更为自由自在到达海底的潜水器具,就成了人们追求的新目标。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