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海洋之谜2

贝类之王——砗磲

很久以前,民间流传着巨蛤伸开两扇大贝壳把人夹住吃掉的神话。巨蛤吃人并非事实,而巨蛤倒在存在的。这种巨蛤学名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属于瓣鳃纲,分有大砗磲、鳞砗磲、无鳞砗磲等几种。据报道,在我国西沙群岛曾发现最大的砗磲贝壳长达1.25米,贝肉重达75千克,总重量为220千克。砗磲不仅是贝类之王,而且还是海洋生物中的老寿星,据有关资料记载,它的寿命可长达80~100年之久。

砗磲的外壳坚硬如石,有一对厚厚实实的石灰质组成的壳,壳的表面具有隆起的放射肋,壳缘有大的缺刻,弯曲如荷叶边,像一道道深深的凹槽,如车渠,故名“砗磲”。它的壳外面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里面为白色,外套膜像有玉蓝色、褐色或粉红色等,五颜六色,十分漂亮。在壳顶部的前方有一个孔,这是足丝的出处。在砗磲发育期间,胶质的足丝从孔中伸出来,牢固地粘着在岩礁上,因而成体不能随便移动位置。有的各类不以足丝固定,而是在珊瑚礁上穿洞营穴居生活。

同其他双壳类动物一样,砗磲靠滤食海水中的微小浮游生物为生。有趣的是它还与一种单细胞藻类——虫黄藻相依为命。虫黄藻分布于砗磲外套膜表面,当砗磲贝壳张大时,外套膜暴露在阳光下,经光和作用,虫黄藻生产出含有糖类的有机物质,为砗磲所食用,虫黄藻则利用砗磲的代谢物迅速繁殖起来。

砗磲的内部结构更为有趣,在其外套膜的内缘,有许多晶莹的颗粒,通常被称为眼,这些眼在外套膜下能熠熠发光,其目的不是看什么东西,而是在给一种单胞藻——虫黄藻提供光线,使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很快生长起来,再取虫黄藻作为自己的食物。砗磲这种用眼来做饭的本领,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靠獠牙行走的海兽——海象

一次,人们发现,一只巨大的海象从水里爬上岸,抖擞着湿漉漉的躯体,然后懒洋洋地躺下身来晒太阳。它很警觉,不时眯缝着眼睛环顾四周,以免发生不测。偏偏十分凑巧,远处的蹦出一只白熊,它一路摇摆着,慢慢走着。当它一发现海象,就急忙奔跑过来,在距海象30米的地方停住了脚步。它选择一个较高的地势,准备向海象作试探性的进攻。它先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海象砸去,又刨起冰屑向它撒去。此时海象虽然感到阵阵疼痛,却总是尽量克制自己,保持镇静。它慢慢立起上半身,若无其事地缓缓向海边挪动,然后突然起跳,纵身跃进水里,白熊一见,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初战告捷,便决心乘胜追击,也尾随着跳到水里。白熊首先发难,朝海象猛扑过来,谁知海象早有准备,它刚才的逃脱不过是缓兵之计。它见白熊首先发难,朝自己猛扑过,立即抡起“丈八长矛”——一只大牙,对准来犯者狠狠捅去;白熊对此措手不及,顿时被翻了个筋斗。这下可把这不可一世的北极霸主惹恼了,它腾起前肢再次扑向海象。海象也不甘示弱,瞅准机会又用丈八长矛给了它一下。经过几个回合的厮打,白熊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了,而海象却越战越勇,斗志更加旺盛。它时而把白熊按进水里,时而又松开它,这一擒一纵,使白熊前后受击,只有挨打的份儿,没有还手之力。只见它身上被撕下的绺绺白毛顺水四处漂荡着,受伤的血渍染红了海水,它终于力不可支,奄奄待毙了。于是,海象满怀胜利的喜悦,高高兴兴地离开战场,去寻找远方的伙伴。

海象是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是北极特产,主要生活在北极及北极圈以内,体呈纺锤形,四肢成鳍状,故归鳍脚类;适于水中游泳,后肢又可弯到前方,可以在陆地上步行。平时喜栖于浮冰上,懒洋洋地在岸边或冰上睡觉,但胆子很小,一有风吹草动就飞快入海。它在海里靠强大的獠牙掘起海底的泥沙,以寻求各种贝类等软体动物为食。

海象的外貌异常丑陋,那长长獠牙、充血闪光的眼睛、上唇的厚肉垫上长满粗硬密麻约有10厘米长的胡须,多达400根左右;特别是那对0.3~0.9米长的粗长獠牙,看上去很可怕。它在浮冰上走路或者从水中爬上冰上,也是靠这獠牙的帮助。它把庞大的身躯的一半移到冰块,再把牙齿插到冰块里,然后紧缩颈部的肭肉,将身体向前缓缓移动,最后在冰块上站定。海象上岸后就利用两只前鳍脚行走了,这是为了防止它的獠牙受到过的磨损和伤害。

每年4~5月,海象在水中进行交配或养育。交配一般1~3年一次,经过长达一年的妊娠期,分娩总是极快而顺当的。小海象出生后由母海象带着下水,半个月后就会适应水中生活。海象周身有毛皮,小海象的毛皮呈黑绿色,成年的雌海象呈褐色,雄海象为红褐色或粉红色。随着年岁的增长,皮毛的色泽渐渐变浅,失去原有的光泽,显得异常粗糙,仿佛枯干的树皮。

海象一般生活在产有软体动物的浅海滩,喜欢几十几百只群居在一起。为了捕食,它们能潜入70~100米左右的深水区,但滞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就得浮出水面,爬上冰块休息。有的壮年海象能够长时间在海中游动,将头部和胸部露出水面仰泳,有时还能在水面站立行走。每年秋季,浅滩开始结有厚厚的冰层,海象就得迁往远处的广阔水域生活。目前全世界约有海象15万头左右。一般海象的平均体长为3~5米,体重700~800千克;但世界海洋史的资料曾记载,最大的海象长达20米,体重1500千克,实属罕见。

会使用工具的海兽——海獭

海獭是海兽中最小的一种,雄海獭身体只有1.47米左右,约重45千克,与狗相仿;雌海獭长约1.39米左右,重33千克。它那小小的脑袋,不大的耳朵。吻端裸出,上唇长着胡须,肥而圆的躯体,形态像鼬,因而专家们把它归入食肉目鼬科。它的前肢裸出并弯曲,尾巴扁平,很长,约占体长的1/4;后肢又扁又阔,从外表上看好像鱼的鳍,可内部却没有鳍的结构,而是由趾骨构成。海獭也有5个趾,第一趾最长,骨头外边包裹着皮膜,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划水桨片。当它们在水中游动时,流线型的身躯像鱼一样起伏运动,身体十分柔软,同时再用两个后肢交换着划水,拖在后边那扁平的尾巴随时起着桨和舵的作用,因些转身穿浪都十分灵活。海獭不仅是潜水和游泳的行家,而且是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它们常常爬到岸边岩石上,纵身跳入大海,其空中动作非常优美;然后以螺旋形的轨迹悄然入水,简直没有什么水花飞起。若是哪个国家的跳水运动员达到这个水平,那肯定得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满分。

海獭的摄食方式非常巧妙,以海胆、鲍鱼、贻贝、牡蛎等动物为食,有时也吃海藻的芽和行动缓慢的底栖鱼类。牡蛎、海胆等的壳很坚硬,海獭用牙齿是咬不动的,所以它将潜水觅食时找到的食物挟于前肢下带回,在前肢下松驰的皮囊里一次可装下25只海胆,同时拣回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当它浮出水面时,仰游水面,将胸部当饭桌,用短胖的前肢夹住海胆等食物往石头上猛击,待壳破肉出时再吞而食之,吃饱后它把剩余食物和石块放置胸前休息,虽经涛卷浪打而不失落。它可以一连几次潜水,出水后都用同一块石头砸食物,因而被称为巧用工具的动物。它不仅能使用工具,而且还会保存工具反复使用。海獭每天所吃的食物量占它的体重的1/4~1/3,这说明海獭的新陈代谢功能是很强的。

海獭全身披有侧刚毛和绒毛,绒毛致密而柔软,刚毛起着保护绒毛的作用。我们知道,生长在海水里的哺乳动物必须有一种防寒、保暖的机制,因为海水的温度总是低于海兽的体温,而海水的传热比空气的传热要快4倍。有些海兽靠着厚的皮下脂肪保暖,散热很少,如鲸鱼,身上几乎没有毛。海獭的皮下脂肪仅占它体重的1.8%,与鲸鱼和海豹的脂肪层相比,微不足道,起不到绝缘、保温的作用,因而它“必须”有一层天衣无缝的厚厚的皮毛;同时全身皮毛上不时涂有一层脂肪,以达到滴水不沾的程度。

海獭十分喜爱梳妆打扮,它在饱食之后要花上很多时间用爪子梳理皮毛。梳理时从头至尾,十分仔细,其实这种打扮并非为了漂亮,而是因为毛皮蓬乱污脏之后,如不疏理清洁,就会失去绝缘、保温作用。此外,梳理毛皮时的机械运动还可以刺激皮肤下的皮腺加强脂肪的分泌,使毛皮上保持涂有丰富的脂肪层,以达到既防水又保暖的作用。

海獭是一种高智商动物,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海洋潮起潮落,并受海流和海浪的影响,是永远也不会宁静的;而海獭却总是选择有海藻的海区睡觉过夜,它们用海藻缠绕住自己的身体,这样就不会在睡着时被海浪和潮流冲走。

触摸会中毒的海兔

海产贝类是人们重要的美味食品,但因吃贝类而引起中毒的事件各国都有报道。这是因为有些贝类是有毒的,有些则是因为贝类吃了含有毒素的食物而使自己也成为有毒动物的。有的贝类即使人接触到它也会引起中毒。

据报道,南太平洋一个岛国上,一位孕妇在海滩上拣了一个海兔,好奇地捧在手里观赏,突然她感到恶心,然后肚子痛,回家后不久就流产了。后来知道这祸首就是海兔。海兔是一种软体动物,属于贝类,但贝壳退化,柔软的峰体外露,且有着美丽的色彩和花纹。体长从几厘米到100厘米,大者重可达2公斤。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短,有嗅觉作用,前一对较长,状若兔耳,有触觉作用。海兔以海藻为食。其实它本身并不产生毒素,但吃进红藻后把其中含的有毒的氯化物贮存在消化腺中,或送到皮肤分泌的乳状粘液中,散发着令人恶心的气味,人接触到就会产生中毒效应。还有一些毒液贮存在其外套膜中,可进一步对它的敌手产生毒害。

据科学家研究,这种毒液还能杀死癌细胞,经对患肺癌的老鼠注射海兔毒液实验,其寿命比不注射者延长5.6倍,对患白血病的老鼠也能延长5.5倍。将来可望由此制成抗癌药。海兔也是名贵的海味珍品,还可作药用,有消炎退热之效。由于海兔离水即烂,渔民常把它腌制成海兔酱。

人吃后引起中毒的贝类还有不少,如大石房蛤、贻贝、牡蛎等。有的引起肠胃中毒,症状是恶心、呕吐、下泻等;有的使皮肤起红斑疹、肿胀、发痒等;还有的引起麻痹,严重者引起失明,约有80%患者最终死亡。有毒的螺类也很多,如东风螺、芋螺。世界上已知有11种芋螺有毒,其中有两种能置人于死地。地纹芋螺就是其中之一。人被芋螺叮伤,先感到剧痛,随后伤口发白、麻木,导致全身不适。据报道,世界上有54起芋螺伤人事件,其中25人死亡。本世纪以来,日本报道过12起地纹芋螺伤人事件,其中7人伤后几小时死亡。

嗜杀成性的虎鲸

齿鲸的种类较多,有70多种,其中既有形如蝌蚪、长达20米的巨大抹香鲸,又有狡黠诡诈、凶猛无比的虎鲸,更多的则是灵巧而聪明、龙腾虎跃的大批海豚。

齿鲸多以鱼和头足类等动物为食,唯虎鲸还以其他海兽为食。虎鲸体长不到10米,头的侧面、眼的后方左右各有一个卵形白斑,远看像眼。背鳍高大,长可达1.8米,状如倒置的戟,因此又名逆戟鲸。口里长着40多枚强大的牙齿,性凶猛,且残暴贪食。除吃鱼外,也吃海豚、海狮、海豹等海兽,甚至袭击大型须鲸。当它们遇到成群的海豚时,立即将其包围,并逐渐缩小包围圈,然后一头虎鲸冲进去,将一头海豚咬住撕而食之,其他虎鲸亦是如此,直到它们吃够为止。海狮、海豹等遇到虎鲸往往会掉头逃窜,有些纷纷逃上岸去。虎鲸往往穷追不舍,甚至向岸边追击,它比其他鲸能游到更浅地方去,甚至浅到半身都露出水外也不在乎,常常把那些就要逃离虎口的海狮擒而食之。猫捕到老鼠常不马上吃掉,而是嬉耍够了以后再吃。虎鲸似也有这种习性。常见它在海里捉到海狮后,用嘴叼着,头一摆,将海狮远远地甩出去,然后再叼住再抛,或用其尾鳍猛地向上一打,就像扔石头一样,将海狮高高地打出水面,又远远落入水中,然后游过去,又是一下、两下……海象遇到虎鲸也会纷纷逃窜,特别是小海象,常是吓得伏在母海象背上寻求保护,虎鲸常是从较深处突然冲上来,将小海象冲掉,然后捕食。有些海豹或海狮爬到海里的浮冰上去躲避风险,虎鲸要么用身体突然往上顶将冰弄破,使冰上的海狮落水,要么用头压在冰的一边,使冰向一侧倾斜,冰上的海狮就会滑落下来,虎鲸就接而食之。当遇到巨型须鲸时,虎鲸会像一群饿狼一样一拥而上,有的咬住巨鲸的鳍肢、尾鳍使它动弹不得,有的用整个身躯压在巨鲸的鼻孔上使它无法喘气,还有的猛地咬住巨鲸下颌、喉等部位、巨鲸一张口,虎鲸立刻钻进去把舌头吃掉。当巨鲸奄奄待毙时,虎鲸则撕咬其皮肉,一顿狼吞虎咽之后就扬长而去。所以人们也称虎鲸是嗜杀成性的鲸,当然它袭击的目标多是些病弱个体。

至今尚未有虎鲸袭击人的报道。相反,在水族馆里的饲养条件下,虎鲸还可以与人建立起友谊,让人骑在它的背上作各种表演。

驾长风蓝天翱翔

许多海鸟为什么能长时间在空中滑翔而不掉下地来呢?它们前进的能量是由哪里来的呢?科学家发现,海鸟能像帆船运动员一样,驾长风,乘气流,破浪向前。帆船是没有发动机的,驾驶员巧妙地操纵船帆,适应风向风速,利用风力鼓帆而行。海鸟滑翔也同样是巧用风能,“乘”长风而轻扬重霄九。

常言道:“无风三尺浪”,就是无论是否有风,大洋上都可以产生涌浪。若无陆地阻挡,涌浪可以传播到很远。一个传播速度比风快的波浪,压迫它前方的空气产生个上升气流,尽管这个上升气流可能很弱,仍能被海鸟觉察得出,并加以利用,海鸟可以“骑上”它往上飞,达上升气流的波峰处,也达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在滑翔过程中渐降到波谷。由于空气与波浪之间的摩擦作用,风不在同高度上方向和强度都有变化,海鸟就是巧妙地利用这种变化保持飞翔。

例如一只信天翁的一个滑翔周期是:第一阶段信天翁乘着上升气流往上升,达到最高处时,获得了一定的势能,此时它迎风前进,所受上升流的作用相对渐小;第二阶段信天翁转为顺风而下,随着高度的降低,势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增大了向前滑翔的速度;第三阶段随着高度的降低,风速渐慢,而信天翁前进的速度达到最大,甚至比风还快;第四阶段待信天翁滑到波谷时,风速最慢,眼看就要落到海里时,信天翁又在波浪之前方向一改,转向迎风,升到波峰处时,又“骑”上上升流被速度渐强方向相反的风推向高处,直到风力降低到不能把信天翁继续有效地往上推高时,信天翁就重复另一个周期。上升时虽影响了向前的运动,但却获得了能量补充,可保持滑翔继续下去。在完全无风的天气,也能看见信天翁在涌浪的前方巡游,在风向多变的区域,它们也能利用上升流滑翔并结合波浪式飞翔。其他一些海鸟如海鸥、鲣鸟和鹈鹕等虽不及它们那样技艺高超,但也能表演出很高超的滑翔技巧。当然它们更多地是把滑翔技巧与有规律地鼓翼结合起来。

喷墨吐雾放烟带

章鱼和其他头足类都有一个装墨的囊,称墨囊。当它们处境危险时,能喷出墨汁,把周围海水染黑,状如烟雾,而且有时烟雾的形状颇像它们本身,很容易迷惑敌害,自己趁机逃之夭夭。章鱼能连续6次喷射墨汁,半小时后又能完全恢复。这种奇特的自卫方式,它们一出世就会,刚孵出一分钟后就能放出墨汁。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海人言昔秦始皇东游,弃算袋于海,化此鱼,形如算袋,两袋极长。”就是说,秦始皇到黄海巡视时,尽兴之际不慎将装墨的袋子掉到海里,天长日久,变成乌贼,墨汁还保留在体内,就成墨囊。宋代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中说;“世号墨鱼为乌贼,何以独得贼名?盖其腹中之墨可写契卷,宛斯如新,过半年则淡然如无字,狡黠者为骗诈之谋,故谥曰“贼”云。”就是说狡猾的人向别人借钱,用乌贼墨写下借据,且久拖不还,这种墨初时很新鲜,过半年则淡然无字,若债主半年后催还,借债人索要借据时,就会发现借据已褪为白纸,无以为凭,借钱人就赖账不还了。于是人们把墨鱼汁看作是帮坏人行骗的工具,遂骂为乌贼。还有其他的传说,当然不足为凭。实际上乌贼墨是吲哚醌和蛋白的结合物,时间久了会被氧化,所以自然会消失。

章鱼等头足类喷出的墨汁除起烟幕作用之外,还有麻醉作用,即使大鱼在这种液体中也会失去嗅觉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据观察,海蛇在捕食章鱼的时候,若被墨汁喷射,也会丧失嗅觉,虽近在咫尺,却捕捉不到目标。墨汁对章鱼本身也有危险,但对人似乎不起毒害作用。

蟹与龙虾是章鱼常吃的食物。当章鱼抓住猎物时,用腕上的吸盘将其牢牢吸住,再用灵活的喙状口去咬,然后经由一种特殊的水泵状器官将毒液注入牺牲者的咬伤处,将其杀死,再注入消化酶,把其中可供消化的物质一点点吸尽后,将空壳丢弃。人们在捕捉章鱼时,预防被它咬伤比预防被它的腕缠住更重要。

圆圆胖胖的虫益虫1

虫益虫是一群非常有趣的动物,圆圆胖胖的身躯有20多厘米长。身体前部有一个能神奇般膨大的吻部,吻的近上端有一对金色的钩状刚毛,围绕肛门还有一圈相似刚毛,喜栖身于沙滩或泥滩的半永久性洞里。它挖洞的方法很巧妙,前部的吻和刚毛像铲车一样在前方挖掘,靠身体后部的运动和肛门处刚毛的作用像推土机一样把挖出的泥沙向后推出洞外。洞一旦打成,它就在里边安居,不受骚动它是不会离开的。它前部的肌肉一收缩,身体就变细,洞外的水就被吸进来,收缩波沿身体往后传,变细的部分也随之后移,后方的水也就被往外推。这种蠕动作用,就像水泵一样把洞外的水吸进来,再由后方往外推。使洞里的水经常保持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新状态。吃食的方法也很高明,它先分泌粘液形成一个网眼很细的网,置于洞口附近,然后身全向后退,网也随之向下拉长,等拉到5~10厘米长时,它就在洞里停住,身体迅速蠕动使水流动,水从粘液网的网眼流过时,食物就被过滤下来。待网上积满食物时,它又上去,连网带食物一起吃进去。它虽是以过滤方式捕食,但它的过滤系统完全设置在体外上。

大块的食物虫益虫就丢弃了,但也浪费不了,虫益虫的几位“亲朋好友”会来享用。有几种海洋动物喜欢借住在虫洞里,一来这里能给它们提供食物,二来比较安全。如2厘米长的豆蟹和4厘米长的多毛类蠕虫就是如此。多毛类蠕虫还总爱和虫益虫靠得更近一些,以便比豆蟹更快地得到食物。还有两个常客是小虾虎鱼和蛤。虾虎鱼是以此洞为家,高潮时外出到泥滩上找食物;蛤不在泥滩上挖自己的浅洞,免得被人冲掉或被其他动物吃掉,而是在虫洞口下方的旁边挖通洞壁,把它那很短的出入水管伸进洞里,从洞内水流中吸取食物。

腰下宝珠青珊瑚

珊瑚礁区域往往成为“风景这边独好”的旅游胜地。人们漫步其上,拾珊瑚、捡贝壳,其乐融融。

珊瑚在能工巧匠手中可以制成各种精致的工艺品。如粉红珊瑚、黑珊瑚、金珊瑚和竹珊瑚等,能制造价值高昂的艺术品,人们常称它们是珠宝珊瑚。珠宝珊瑚业最初在地中海沿岸兴起,现多集中在太平洋地区,菲律宾、日本处主宰地位,我国台湾也有珠宝珊瑚加工业。1989年世界出产的粉红珊瑚价值6000美元以上,而且价格还在不断上涨。

我国古代就用珊瑚制品作饰物。《晋书》载:“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即将皇帝冕前的后旒由珍珠改为珊瑚珠。《清史稿》载雍正年间规定一品官、二品官的帽顶都是珊瑚顶。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腰下宝珠青珊瑚”的诗句。唐代文学家罗隐《咏史》诗:“徐陵笔砚珊瑚架,趣胜宾朋玳瑁簪。”元赵孟兆页《咏珊瑚》诗:“仙人海上来,遗我珊瑚钩;晶莹夺凡目,奇彩耀九洲;自我得此宝,昼夜玩不休。”皆赞赏珊瑚工艺品之精致、贵重和令人喜爱。用珊瑚建造的房屋美观耐用。我国台湾有许多街道用珊瑚铺成,坚固而平坦。有些珊瑚可做药用,能提炼出前列腺素。有的珊瑚用来制造水泥和石灰。古珊瑚被用来判断地质年代、寻找储油层等。近代人们用珊瑚骨骼制造能用以制造光纤与电缆的晶体纤维束。法国一位医生用珊瑚为人接骨,因为它含钙98%,与人骨很接近。现在愈来愈多的伤残人在腿骨和颌骨中装接了珊瑚骨骼。

珊瑚礁中有些鱼类如鹦嘴鱼、隆头鱼、叉鼻等,上下颌的牙齿愈合成板状,像钳子一样厉害,专门啃食活的珊瑚,显然是珊瑚的冤家。对珊瑚危害更大的是海星,大量繁殖后的海星能像农田的蝗虫一样,成群结队袭击珊瑚礁。如长棘海星爱吃珊瑚,尤嗜吃造礁珊瑚,它们也像其他海星一样,把胃翻出来盖在珊瑚上面,向可食的部分分泌消化酶,消化后溶解的部分就被胃吸收,使珊瑚死亡。

积沙成丘珊瑚礁

造礁珊瑚的生长速度并不快,块状种类年增长不过数厘米,板状者年增长4~5厘米,枝状者年增长10厘米以上,珊瑚群体能像树上长芽一样在边缘上长出芽体,每个芽体就变成新的珊瑚虫。这样,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几世同堂,使珊瑚不断扩大,群体之间不断重新聚合,且不断增高加宽,常言道积沙成丘,无数小珊瑚体就逐渐形成巨大的珊瑚礁。

珊瑚礁的形成并非全是珊瑚虫的功劳,还有许多生物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珊瑚藻分泌的钙质鞘和珊瑚的骨骼很相似,能紧紧附在岩石表面。多孔螅也能分泌碳酸钙形成骨骼,和石瑚瑚长在一起。海绵中有些种类亦有钙质,硅质或解质骨骼亦有造礁作用。

珊瑚礁有大有小,离海岸有远有近,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岸礁。它沿海岸或岛屿周围延伸,像一条彩裙,又像一道坚实的屏障,保护着海岸免受海浪的冲击,有人又叫它裙礁。红海沿岸的岸礁有2700多公里长。第二类是堡礁。它与海岸隔海相望,其间隔有几十米深的礁湖,大致与海岸平行延伸。世界最著名的是澳大利亚大堡礁。第三类叫环礁。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环形,如岛屿下沉,周围的珊瑚礁就是环礁。全世界有330多个环礁,最大的如马绍尔群岛上的夸贾林环礁,面积在1800平方公里以上。

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称作暗礁,也被称作航海者的坟墓,因稍有不慎,船就容易触礁沉没。由于珊瑚虫还能进行有性繁殖,受精卵在消化腔中发育成浮浪幼虫,由口部排出随水漂流,不断扩大其分布范围,所以静卧海底的沉船用不了多久也会长满珊瑚。

埃及金字塔被诗人昂蒂伯特于公元前200年称作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最高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也不过高146.6米,与太平洋上的任何一个环礁都无法相比。大堡礁和珊瑚海被国际环境保护、教育、潜水、考古及博物组织于1989年9月评为世界水域七大奇观之一。它的确当之无愧。澳大利亚东北海域的大堡礁,南北长达2000公里,东西宽65公里,低潮时露出水面的面积有8万多平方公里,储存的礁石可以建造800万座金字塔。这些礁石是一个个小珊瑚虫建造而成,所以珊瑚礁的历史都比较悠久,长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百万年。

茂密海藻成软墙

在富饶的沿岸浅水区,长满了许多大型海藻。它们用假根将藻体固定在海底的岩石上或其他坚硬底质上。所谓假根就是说样子像根,但没有吸收水分及营养物等真正根的机能,只起固着作用。大型海藻含有气囊,可使它们的叶片在水中呈垂直状态由海底伸向表层。茂密丛生的海藻像海底的森林,像坚韧的软墙,对海岸往往有保护作用。狂风骇浪使坚固的码头和防波堤有时也难免毁于一旦,但海藻却可以随着海浪的进退,或起或平,或曲或直,常言道柔能克刚,靠这种变化就能挫败海浪的汹汹气势,使它溃散在这软墙之下,逐渐变小,变平静,从而保护好千里海堤和万吨码头。退潮后,大片丛生海藻也常露出水外,不得不短暂地忍受夏日的干热,冬天的风寒。但这对它们似乎无明显的损害,涨潮后被海水淹没了,它们又恢复勃勃生机。海藻丛生的地方,也是海洋生物最丰富之处,不仅为草食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也为不少动物提供了栖息之地、隐蔽之所和繁衍生息的优良环境。

底栖藻也同样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光线射入水中后很快被海水吸收,透入水层的深浅与光波的长短有关。太阳光的光谱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色组成,红光光波最长,由红向紫逐渐变短。光波短,透性大,能达200多米深;光波长,能量少,只能透入几米或几十米深。各种海藻除叶绿素外还有一些其他色素。它们吸收光谱上各个部分的光能,并把光能转移给叶绿素。绿藻主要吸收红光,而红光透入水中很快被海水吸收,所以绿藻只分布于5~6米深的水层中,使水的上层看上去呈绿色。橙光和黄光透入水层略深,主要为褐藻所利用,所以30~60米深水中,往往是褐藻的天地。海水也几乎被染成褐色。再往深去,一般是红藻的世界,因为它们主要吸收绿光和蓝光,这些光波长较短,透入水层较深。底栖藻的个体虽大,但分布范围小,总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其光合作用每年的生产力只有海洋浮游植物的2~5%。

物极必反

尽管浮游藻往往联合起保护自己,但还是有大量浮游藻被浮游动物或其他动物消灭掉。另有一些在缓慢下沉中逐渐老化,离开真光层,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又被细菌分解成为无机盐类,还归大海中。一般情况下,藻类的数量能保持得失平衡,不会过盛。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受到污染,得到大量有机物,营养盐过盛,其他条件如温度、阳光适宜等,会引起浮藻特别是某些甲藻类如多甲藻、裸甲藻、光甲藻等突然大量增殖,往往使海水变红,人们称为赤潮。

能引起亦潮的浮游生物有330多种,我国海域有127种,如夜光虫、骨条藻、根管藻、盒形藻、角毛硅藻、束毛藻等。以20多种甲藻最常见。不同生物引起的赤潮,海水的颜色也不同。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砖红色,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膝沟藻引起的赤潮海水的颜色有时几乎无变化。赤潮的浮游藻的浓度可达每升海水20万个到30万个,高潮时达100万到600万个细胞。这么多藻类因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溶解氧,使鱼虾因缺氧而死。在赤潮末期,动植物尸体被细菌分解会产生毒素,使动物窒息中毒;有些藻类附在鱼的鳃上,使鱼丧失呼吸机能而死亡。甲藻能产生一种毒素,麻痹动物的神经,它的毒性比常用的古柯碱麻醉剂的毒性大10万倍,能直接杀死贝类。贝类若吃了这种藻,毒素就富集在体内,人若吃这种含毒的贝类,往往会引起中毒,舌、手指麻木、肌肉麻痹,呼吸困难,以致死亡。如1977年,委内瑞拉发生的赤潮,使133人发生麻痹性中毒,9人死亡。近几年广东宝安赤潮,使养殖的牡蛎有70%以上死亡。对鱼虾的幼体危害也很大。1989年8~10月,渤海沿岸发生的一次大面积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赤潮末期,死亡的鱼虾横尸水面,有些被冲到海岸上,海滩上到处是死鱼、死贝、臭气熏天,令人窒息。有些海域甚至成为死海,一幅可怕的景象。为此为们千方百计地预防赤潮的发生,并监测海洋的污染情况。

许多浮游藻遇到不利条件时(如温度突变、光照不足或营养盐不足等)会使细胞壁加厚,变成孢子而进入休眠状态。孢子能长期忍耐干旱,也能忍耐酸、碱等物质,待条件好转时再恢复生机。据美国报道,在安特卫普发现一张1834年的报纸上,上面附有干燥了的硅藻,经浇上水后,潜伏了近150年后的硅藻竟奇迹般地复活了,可见其生命力有多强。

僧帽水母

葡萄牙僧帽水母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们的祖先是一种呈坐姿过群体生活的古代原始动物。它们之中许多个体在未成熟期游来游去,寻找日后的生活伴侣。它们相互联合形成硕大的群体,但看上去似如一个独立的、结构复杂的单体。这种群体组合往往使人误认做一种稀奇古怪的动物,根本看不出它其实是一个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大家庭。

僧帽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处于其不同进化阶段的有两种不同形式的代表:过着依附生活方式的水螅体和自由漂移的水母。僧帽水母群体也由两种形式的代表组成:水螅体和水母。群体的核心是个空心柱,与群体所有成员内部的消化腔相通。由于这个腔肠系统,落到这里的食物平均分配给整个群体。在空心柱的上端是个体的水母,它钟罩形的帽子变成了充满气体的气罐。在群体中它被称为气囊,它的横断面长达30厘米。这个大气泡呈蓝色或紫色,淡虹色的脊背上部几乎完全露出水面,对葡萄牙僧帽水母来说它起着浮室和风帆的作用。

气囊壁具有相当大的密度,因而很坚实,能够经受相当大的内部压力,在内壁的下方是由水母群体许多成员组成的泳钟——“游水的钟”,它们有节律的收缩把水挤出,由而群体得以向目标移动。

群体中最重要的成员是营养水螅,这是坐在群体“肚子”上的水螅体,它们很像倒扣的小罐子。水螅体履行猎人和厨师的职责,喂养群体。为了捕捉猎物这些猎人备有小套索——带刺细胞的长枝形触角。触角负责捕捉并杀死猎物,将它送人“口”中,而水螅体戴着“尖顶小帽”开始为群体做饭。

群体的成员之间靠共同的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因此一个成员受损就会引起整个群体的防御性反应:收缩触角和水螅体的躯体及气囊。由于呼吸管的缩小,群体的比重增加,于是整个生物体就沉下或者向别的方向移动。僧帽水母的游水气囊是不对称的,分成所谓“右翼”和“左翼”的群体。由于脊背呈“S”形,就便之更加不对称。葡萄牙僧帽水母迎风游动时,这种风帆便呈锐角,而且“右翼”向左,“左翼”向右。被风带到岸边的僧帽水母沿自身的垂直轴线转弯,向相反的方向逆风游动,这时呼吸管往往成一团。它们的小船队由葡萄牙僧帽水母的一部分“左翼”或“右翼”组成。两翼不能在一起游动,因为风疤它们吹向不同的方向。成团成簇的编队运动很像一支支帆船船队在进行演习。

浮游生物

微型浮游生物(动物学家称之为毫米浮游生物,这个词来自拉丁语“nana”,意为微小)的机体在5微米~50微米之间。它们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整个躯体由惟一的一个小细胞组成。

在微型浮游生物中有孔虫目是重要的一支。它们的名称由拉丁语foramen——“小孔”和fero——“我有”两词组合而成。这种生物小小的躯体被包裹在有机质的申壳里,甲壳饱含碳酸钙或者粘附着沙粒。有孔虫目有些生活在水底,而有些漂浮在水层中,后者的甲壳上生有辐射针。它们以辐射针为桨在水层中畅游。当有孔虫目走完生命旅途之后,它们的甲壳沉入水底,同含钙的藻类一起形成粘泥。大西洋底的三分之二被这样的粘泥覆盖。

叶状浮游生物属于放射虫目或者辐射虫目,虽然它们的躯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但上面有20根由硫酸锶组成的辐射针。它们能生活在从水面到深达1000米的水域中。但那里必须有许多单细胞有机体供它们食用。泡沫虫纲和其它许多辐射虫纲一样也有非晶质的硅石甲壳,但其甲壳位于体内,它保护的不是整个细胞,而是其中最重要的细胞器。

有孔虫目、叶状形和泡沫状的浮游生物是近亲,是肉足纲的代表。它们的特点是以菌类和单细胞藻类为食,用它们小小躯体上的突起物一假足捕食。这些原生质的皮带形突起物没密实舶外壳。假足经常变换自己形状,时而收起,时而张开。它们能紧紧地裹住微生物或者单细胞藻类并把猎物吸入体内进行消化。辐射虫目能操纵假足,形成空泡或缩小身体,使比重和体形发生变化,因而能浮向水面或潜入深水处。

浮游生物的成员中还有小铃铛状的纤毛虫,它们有有机质的外壳,可呈球、碗或管状。在甲壳前端张开的外孔处有许多纤毛。它们用这些纤毛把食物赶到“口腔”里。由于纤毛不停地运动,小铃铛状的浮游生物能在水中“滑翔”或游动,孔口处的纤毛起着小船螺旋浆的作用。

七鳃鳗

七鳃鳗的头上有三只眼睛,两侧各一只,另一只在头顶。两侧各有七条鳃裂,背部有两片鳍,尾部有一片。七鳃鳗生括在温带,分为海七鳃鳗、江河湖七鳃鳗和溪七鳃鳗。河里的七鳃鳗从每年的夏初开始成群地聚集在波罗的海,进入河口逆流向上游游去。到了秋季,它们的游动加快,九月份,圣彼得堡大学生物系的学生按照老的传统,把此事通知大家,于是在走廊里挂起一条这样的通知:“请不要在涅瓦河戏水,七鳃鳗正在这儿生儿育女!”的确,产卵的鱼正成群结队地游人涅瓦河。

七鳃鳗游到河里后便停止进食,吸附在水流湍急处的石头上,等待着自己的那一时刻的到来。它们的牙齿变钝,唾液腺不再分泌睡液,肠道机能丧失。七鳃鳗日渐消瘦,身体变短,而此时它们体内的卵正在发育成熟。

产卵可是件重大的事。不能把卵随便产在什么地方,必须要有个窝。于是雄鱼开始着手筑窝。它在遍布卵石的河床上选好地点后,用自己的身体使劲地清理场地,挖出一个直径50厘米的圆坑,然后,它吸住坑底的小石子,“跳”着把石子搬到小窝外边去。如果这时又游来一条雄鱼,那么小窝的主人便去吸住它,用力摆动自己的尾巴将它推出界外。当小窝接近筑成时,雌鱼来了。它吸在石头上开始产卵,而雄鱼则吸住雌鱼,用自己的身体盘绕在雌鱼身上,帮着雌鱼挤出一粒又一粒的鱼卵,同时不忘给卵洒上些精液。产完卵后,七鳃鳗钻到一个黑暗的地方,而后死去。

七鳃鳗的卵粘附在河床上,10至14天后,身长只有3毫米、软弱无力的小鱼破卵而出,而后立刻藏在石缝里。3至4天后,小鱼身长增加了一倍多。现在它们能钻入淤泥里躲起来。又过了两至三个星期后,小鲤鱼便踏上旅途,游到水流缓慢、多泥沙的地方。小鳗鱼,或称幼鳗,找到合适的地方藏入河床里。

幼鳗以淤泥和微生物为食,也吃单细胞的硅藻类。它们用皮肤呼吸,在游动时才用鳃呼吸。七鳃鳗的童年是躲在淤泥中度过的。它们生长缓慢,3至4年体长才能达到15至18厘米。而到那时,幼鳗便没有了胃口,不再进食,4至6个月内变成了成年的七鳃鳗,眼睛睁开了,鳍和牙齿也长了出来。

现在是年轻的七鳃鳗出海的时候了。在大海里,它们成了掠食者,开始攻击其他的鱼。七鳃鳗先吸住受害者的背部或一侧,咬穿对方身上的鳞片,从唾液中分泌出一种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这样一来,掠食看就可以一边死死地咬住受害者的肉体,一边毫不费力地吸血,而且越咬越深。以肉为食的七鳃鳗长得很快,一、二年后便踏上不归之路——前往故乡的河流产卵。

鲨鱼

海洋动物中看来鲨鱼是最臭名昭著的了。这种大型动物,大多数体形很长并呈流线型,因此它们游速极快,并且能完成长距离旅行。

鲨鱼贪婪凶猛,因此它的牙齿像剃刀一样锋利。它们的口中长着5~15排牙齿,上下颚的咬合力量巨大无比。它们像食人的猛兽一样四处活动。大猛鲨能毫不费力地把不大的海豚咬成两段。由于用力过猛,鲨鱼口中前排的牙齿很快就破碎脱落,不过您不必为给它们补牙而操心,因为鲨鱼自己会慢慢长出新牙的。鲨鱼一生中会缓慢但却不断地长出一排排的新牙,这些牙一直长到嘴边,而且总是在牙齿脱落的地方长出来。有时前排的牙齿还没来得及全部掉光,剩余的牙齿残根就落在嘴的外面。这也不足为怪!要知道,鲨鱼全身覆盖着大片大片的鳞片,这些鳞片除了大小及形状与牙齿没有本质的区别。

鲨鱼装备精良,嗜血成性,敢于毫不畏惧地攻击一切动物。虽然鲨鱼的听觉同大多数的鱼类一样迟钝,但是嗅觉却极为灵敏。除此之外,鲨鱼还生有一种侧腺器官,依靠它鲨鱼可以感觉到200至300米以外大的生物行动所引起的水体扰动。鲨鱼体内还有一温度感受器官一罗伦氏囊。这种器官只适合在水中使用,它能根据“猎物”的心脏、鳃和肌肉发出的电脉冲发现隐藏着的活“猎物”并捕获它。

鲨鱼是古老的生物。它们的骨架不是由硬骨,而是由软骨组成的。它们没有鱼鳔,为了不使身体下沉,只好不停地摆动尾巴和鳍游啊,游啊,游……鲨鱼的呼吸器官是原始的。它们不能像硬骨鱼那样先把水吸入口中,然后再通过鳃吐出去。为了使水能在鳃中循环,鲨鱼就必须张着嘴游泳。如果它放慢游动速度,那它马上就会感到缺氧。只有沿海的小鲨鱼才能在水底休息片刻,此时,它们身体内的物质新陈代谢水平下降。

鲱鱼

鲱形目鱼的主要家族是鲱鱼,有190种。被捕捞的鲱鱼接近全世界捕鱼总量的20%。虽然许多种鲱鱼都是去河里产卵或者在淡水湖中定居但是鲱鱼家族中的大多数都生活在海水里。例如,黑海——里海的帕利阿斯托姆鲱鱼就生活在格鲁吉亚波季市附近的帕利阿斯托姆湖中。

鲱形目鱼有三个家族:宝刀鱼科、鲱科和鳇科。众所周知,鲱鱼是小型鱼,体长仅有35厘米~45厘米。只有很少的鲱鱼超过这个尺寸。有些宝刀鱼科的代表身长几乎达到4米。您想象一下您的餐桌上放不下的小鲱鱼该是什么样子!不过,不必担心。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机会同这么大的鲱鱼打交道。宝刀鱼是热带盘鱼,虽然在海边有时也可见到它的身影,但是我国没有人会捕捞它。

许多鲱鱼没有牙齿或者牙齿个小无力。它的鱼鳔与胃相通,因此可以在胃中储存备用的气体。鱼鳔的两个突起物与左右南个耳软骨囊相连,取代了鱼的耳鼓。这些鱼喜欢过群居生活,以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大多数的鲱鱼要长游3千公里,季节性回游到育肥、产卵或者过冬的地方,如里海的黑背西鲱就是这样做的。

鲱鱼中最负盛各的当属大西洋鲱,它在我国的商店比别的鱼常见。它们生活在北大西洋,很少越过浮冰形成的界际。但是产卵却要回游到挪威南部的海岸。这种鱼的鳞片容易脱落,体内脊椎骨多达60块,创下鲱画家族的最高纪录。

波罗的海鲱是大西洋鲱的变种。这种小型鱼就是生长6~7年也很难长到20厘米。它们以浮游生物为食,容易适应淡水生活。在捕捞到的波罗的海鲱鱼中的有时会碰“大个的”,体长达到38厘米。海鲱是波罗的海主要的鱼种。这里捕鱼量的一半都是鲱鱼。

波罗的海还有一种鲱形目鱼——波罗的海黍鲱,或称之为棱鲱。捕捞到的这种小生灵占波罗的海全部捕鱼量的20%。黍鲱生活在黑海和地中海、北海和挪威海以及火地岛和新西兰的沿海。

鲱形目鱼中可捕捞的对象如此之多,就是最爱挑剔的美食家也难以分辨得清。仅在里海就有5种棱鲱。我国把它称作里海棱鲱。它们之中有普通的里海棱鲱、鲲形棱鲱和在深的水层生活的大眼棱鲱。在黑海中有黑海—亚速海棱鲱,而在与其相邻的阿搏拉乌湖中有淡水棱鲱。里海有四种黑背西鲱。四个变种的伏尔加河鲱鱼也是尽人皆知。

沙丁鱼也属于鲱形目家族。它们以大群居方式生活在更温和的水域中。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沙丁鱼叫做欧洲沙丁鱼,其中包括生活在黑海和远东的沙鲻鱼,以及印度洋的小沙丁鱼。远东沙鲻鱼在日语里叫玛依瓦西。

海鱼是

鲱形目中第三个家族是缇科。值得一提。这是一种个头很小的鱼。它们喜欢群居生活,并且常常结成很大的群体。它们生活在世界大洋的热带和温带靠近海岸的水域中。与其它鲱鱼的不同之处是它们的口大、眼大,身体呈圆柱形。体的外表呈银白色,似乎有些半透明。在热带水域之外只能见到普通鱼是科鱼。鱼是科有七种。欧洲缇生活在欧洲、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与其毗邻的海域。亚速海和黑海的渔民称它们为海鱼是。人们熟知的有日本缇、南非鱼是、澳大利亚鱼是、加利福尼亚鱼是、秘鲁鱼是和阿根廷鱼是。

黑海鱼是是黑海中数量最多的鱼种。夏天,它们聚集在一起,浮游在水面上。冬天,这种小型鱼聚集在范围有限的水域,在水深70米~80米处捱过寒冷。春天来临,它们浮出水面,加紧进食,养足膘好准备繁殖下一代。黑海鱼是身长10至11厘米,亚速海缇个头稍小一些,外表光亮一些。它们只在亚速海度夏,而去黑海越冬。过去人们不曾捕捞这种小鱼。久而久之,它们繁衍成了庞大的群体。当规模庞大的鱼群通过巴拉克拉瓦海湾狭窄的峡口时,由于聚集在那里的鱼太多,许多鱼被挤死,腐鱼的臭味在小城上空终年不散。

普通缇中也有世界冠军,这就是秘鲁缇。它们生活在秘鲁和智利的海边。与其它鱼是的不同之处是秘鲁鱼是从不吃肉:它们只吃植物性的浮游生物。这种食料在它们居住的水域多极了。秘鲁鱼是是大洋中数量最多的鱼类,它的捕获量占第一位。但是离奇的是,虽然捕挥的秘鲁鱼是不计其数,但无论是在秘鲁,还是在智利,竟然没有人吃这种鱼。人们把它加工成饲料粉、肥料,并从是提炼油脂。哪里的鸟类——海鸥、鲣鸟、鸬鹚、白鹈鹕捕食的秘鲁缇数不胜数。人们只知道,这些鸟每年留在附近岛屿上的鸟粪多达13万吨。鸟粪是极好的肥料,早就成了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出口项目。

鳕科

鳕科看上去是典型的鱼类。它们的鳍上没有尖尖的鳍条,身上覆盖着小圆鳞片,大多数鱼的颌下长有一根须。鳕科鱼的大小差距很大,最小的银鳘鱼体长仅有11厘米~15厘米,而最大的同种鱼身长却可达180厘米。不过,在商店的柜台上现在看不到这么大的鳕鱼了,因为渔民们不容它们长到这么大。鳕鱼还未成年就被捕捞了上来。

已知的鳕科鱼有53种。它们的世袭领地无疑是北半球的冷水海域,这里有48种。还有一种淡水江鳕也是北半球的动物,栖息在亚欧大陆和美洲北部区域的淡水体中。其余的4种在南半球的冷水海域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处。所有的鳕科鱼大多喜欢冷水,只有少数鱼适应了凉水,其中包括波罗的海和黑海的2种鳕鱼,以及地中海的16种鳕鱼。最喜欢冷水的当属极鳕、宽突鳕和小鳕。它们经常出入北冰洋。北鳕和两种极鳕就定居在北冰洋。热带水域里见不到鳕科鱼的踪影。

虽然根据鳕科鱼摄食的特点来确定它们是底栖鱼有些勉强,但它们仍属底栖鱼。它们之中最小的北鳕、极鳕、蓝鳕均以小的浮游生物为食,也就是说它们吃小的和极小的动植物:极鳕和明太鱼(狭鳕)在青少年期捕食大的磷虾。成年的极鳕和北鳕野性毕露,猎捕大的野味,以鱼为主。余下的鳕科,其中包括黑线鳕、宽突鳕、长鳍鳕和江鳕以水底的生物为食。它们生活在海洋食料相当丰富的地区,能够大量地积存脂肪,但它们并不像其它许多鱼那样把脂肪储存在肌肉和体腔内。鳕科鱼把积存的所有脂肪都集中在肝脏,没有脂肪的鱼肉那才是真正的美食。

鳕科鱼繁殖力很弱。宽突鳕在产卵期可产卵数千粒,极鳕——约一千万粒,而在野鳕的卵巢内发育的卵竟然可达6千万粒。鱼卵、幼鱼、小鱼从产卵地随波逐流,漂泊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但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鱼在水层中并不觉得舒适自在,总试图找个藏身之地。水母为它们提供了这种条件。黑线鳕、牙鳕和极鳕的幼鱼纷纷躲在水母的圆顶下并在其保护下游遍大洋的各个角落。

鳕科鱼成熟后对长途回游依旧是兴趣十足。许多鳕鱼一年中两次聚集成群,踏上长距离馒游的旅途。鳕科鱼的回游与前往越冬地、育肥地或者产卵地密切相关。它们的回游方向取决于洋流和水温。

许多鳕形目的亚科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捕捞鱼种。其中包括北鳕、宽突鳕、蓝鳕、牙鳕、黑线鳕、绿鳕、明太鱼(狭鳕)。最突出和最有价值的鳕鱼是大西洋鳕。这种鱼长到3岁时便产生旅行的激情。从这时起(它们的寿命一般为20~25年),它们每年都要做一次秋季回游,一昼夜游7公里~8公里,5至6个月的时间便可游过1500公里的路程。到达挪威海岸后,它们便在那里的罗弗敦群岛地区停下来产卵。产卵期要持续几周,因为它们每隔几天产一次卵,一般为2至4次。这期间渔民们争分夺秒地捕捞大西洋鳕,凡是到这里来产卵的鳕鱼多半成了渔民的战利品。极鳕、蓝鳕和明太鱼除了肉味鲜美以外,它们的肝脏也很有价值,是制造鱼肝油的原料,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D。

刺鲽鱼

大洋里有许多漂亮的鱼。它们身上色彩斑斓的颜色完全可以与热带鸟类美丽的羽毛和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图案相媲美。就海鱼光彩夺目的盛装而言,镊口鱼理所当然是冠军。难怪它们之中有的得名蝴蝶,有的因其高贵华丽而被称之为主教、皇帝,甚至天使。被称之为天使的就是刺鲽鱼,根据它们的外观又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小天使、花条天使、半圆天使,灰色天使属最低级别,比它级别高的有蓝脸天使、碧绿天使或皇家天使。

在扁鲨属(刺鲽鱼)中有一种鱼叫做科尔特斯的征服者,那是为纪念残酷征服美洲大陆的侵略者而命名的。毫无疑问,只有声名狼藉的刺鲽鱼,换言之,只有魔鬼才是科尔特斯的征服者。不过成年科尔特斯刺鲽鱼的相貌可没有一点魔鬼的样子,而它们的孩子——正在成长的小鱼则是别外一回事,它们暗黑色的身上有少见的黄色条纹。

刺鲽鱼个头不大,身长仅15厘米~38厘米。只有少数的品种达到60厘米。只有皇家天使(线纹盖刺鱼)才有这么大。许多国家的人干脆戏称它为皇帝,最起码君主的身材应该令人肃然起敬。

所谓的皇帝指的就是定居鱼,即线纹盖刺鱼。它们生活在珊瑚礁中。这种鱼在小的洞穴和岩洞中选中几个藏身之地,便在那里度过一生。宫殿周围相当大的一部分礁石是皇帝及其帝国的私有财产。它在这里单独称帝:一国不容二主。帝王清楚地记得自己帝国的疆界,随时将侵犯自己领水的帝王驱除出去。帝王之间没有相互友好访问的习惯,老死不相往来。不过,统治者对自己的臣民,即不计其数和各种各样的鱼——珊瑚礁中的居民倒颇有好感,宽宏大量地允许它们生活在帝国内。

皇帝的身体五颜六色,十分鲜艳,看样子,任何一条大的猛鱼从远处都能发现它。实际上,条纹和斑点、颜色的反差有助于消除鱼体的轮廓:在水下世界鲜艳色调的背景下不易发现它们。然而,当陌生的帝王靠近国境线时,主人便会游到开阔的地方以便让来者发现它。这样做足以警告对方不要入侵和避免一场血战。对保卫自己的领地高度重视并不是登基者妄自尊大,这是生存所必需的。皇帝们吃暗礁中的小软体生物,并且把能供养它们的领地据为已有。

鱼成年后举行“加冕典礼”时要穿皇帝的礼服。这套色彩鲜艳的盛装上有25条细细的橙黄色条纹,在淡紫色的底色上成斜角通向身体的轴心。它要头戴碧绿色小帽,黄色眼圈带蓝线条。青少年时期的“王子”身着黑衣,上面绘有白色和蓝色同心条纹和同心圆。这身衣服并不难看,而且朴素大方。

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的居民们敬重皇帝们独特的美貌,因此十分热心地捕捞它们。这种鱼肉非常鲜美。由于鱼帝的美貌和肉昧鲜美,所以任何一位水下猎捕者都把它视为理想的猎物。在那些欧美游人爆满的地方,皇帝们早被消灭一光。为了保护它们免遭被彻底消灭之厄运,早就该为它们和在珊瑚礁生活的鱼类开辟水下禁渔区了。

弹涂鱼

弹涂鱼是一种不大的热带鱼。它们的头前额凸起,眼球像青蛙那样突出,能向前看,这一点是与大多数鱼不同的。宽大的胸鳍有强健有力的肌肉组织作后盾:皮下的“二头肌”凸显出来。弹涂鱼生活在从西非至东亚的旧大陆(欧亚非三大洲)热带沿海以及许多大洋的岛屿周围。

弹涂鱼虽然是海鱼,但它们对大海兴趣寡然。可以说它们基本上是生活在岸上的。这种鱼在浅水的濒海湖和海湾的岸边、多淤泥和多水洼的河口选择栖息地,并且特别喜欢红树。它们喜欢在水深没头的地方长时间地呆在水下,喜欢小水洼和小水坑,因为在那些地方可以把肩和头露出水面。有的时候它们只把尾巴浸在水里。就这样,它们有时在太阳地地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不时地跳几下,捕捉飞来飞去的苍蝇,然后退回去把尾巴重又伸到水里。它们沿着海岸爬行或者像青蛙那样跳动。宽大的胸鳍可以帮助弹涂鱼摆脱陷入淤泥的危险。涨潮时,这种小鱼便用胸鳍抱住小树枝,用尾巴的撑力爬到树上,退潮后从树上跳下来,在原地捕捉小蟹吃。弹涂鱼可以利用肚子上的吸盘垂直地吸附在石头上或者树干上,而身上“脏兮兮”的保护色使其不易被发现。一旦它们发现有危险,便会急速逃跑,一头钻进小洞穴里。弹涂鱼呼吸空气时,是利用全身的皮肤和专门的鳃器官来过滤氧气的。雌性鱼把卵产在一个直径达1.5米的大漏斗状的窝里,这它们在水面线处亲自掘挖的。产完卵后,它们会留下来守护。弹涂鱼的肉可以食用,人们通常是在它们的窝里下夹子来捕捉它们。

刀鱼

刀鱼是体形最大和游泳速度最快的鱼种之一。它们的刀形上颚尖尖的,稍稍有些粗,占体长的三分之二。成鱼体长可达4.5米,体重约。500公斤。刀鱼尾部有个大的半月形鳍,鱼体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刀鱼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水域,但夏季有时可游到巴伦支海。刀鱼是独来独往,除生育期外,不喜欢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刀鱼性情凶猛,知道在大洋中的什么地方会聚有各种各样的鱼群,于是它们便急速游向那里去饱餐一顿。在那里一下子可以看到几十条猛鱼,但每条猛鱼都是我行我素,与邻居毫不相关。刀鱼没有牙齿,头上的刀可不是什么装饰品,那是它用来捕食和对付大的猎物的武器,像乌贼啦,金枪鱼啦,鲨鱼啦,等等。

刀鱼在水温不低于24度的地方产卵。它们的卵很大,长1.5至1.8毫米。幼鱼生活在水面的表层,水深不超过3米。幼鱼刚刚长到1厘米便开始攻击其它的小鱼。幼鱼长到6毫米~8毫米时,头上的刀就开始变得锋利起来。幼鱼长得很快,一年之内就能长到50厘米~60厘米。与其父母的不同之处是它们有牙齿,身上长有许多带小刺的鳞片。刀鱼有攻击帆船、小艇,甚至大型船只的恶习。在游速达到每小时130公里的情况下,它的冲击力是相当可怕的。刀鱼可以穿透金属护板和厚的橡木板,但是它本身却不会因为撞击而受到伤害。刀的根部有一个液压减震器,蜂窝状的腔内充满了脂肪,足以减缓巨大的冲击力。的确,要想把卡在木船底上的刀成功地拔出来或者折断它实属罕见,于是这只刀鱼必死无疑了。刀鱼的肉鲜美可口,因此它成为渔民们很有价值的捕捞对象。

鲛鲸

海皱濒或者叫欧洲鲛鲸是一种较大的鱼,体长达到1.5米,头部占了三分之二,体重达20公斤。鲛鲸鱼口大得出奇,满口长着锋利的牙齿。光滑的皮肤上长有像皮革纤丝编成的流苏,使鱼的样子其丑无比,鲛鲸鱼的头顶上竖着一个类似钓鱼竿的东西一那是排在背鳍前面的第一根鳍条,鳍条顶端挂着一个颇能引起动物食欲的“食饵”——一个有厚皮的小球。它整天整天地卧在水底一动不动,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别的鱼来垂涎它的食饵,那时它就会毫不迟延地张开大嘴,一口把猎物吞下去。

欧洲鲛鲸属于鲼鲸鱼科。它们生活在50至200米深的水下,被人们看作普通的沿海水域动物。只是在不久前人们才得知,在大洋的探处也有它们的近亲,人称它们为深水鲛鲸。现在已知的大约有120种。这些令人感到惊讶的生物属于小型鱼或者非常小的鱼。雌性鱼体长从、5~10至20~40厘米不等,只有最大的雌鱼能长到1米长。与其相比,雄鱼简直就是侏儒,身长仅有14毫米~22毫米。

只有雌鱼的头上长有“钓鱼竿”,这件渔具各个部分功能划分明确:有钓竿梢,有的线和挂在钓线末端闪闪发亮的食饵。每一种鲛鲸鱼的食饵都有其固定的形状和尺寸,并且能发出固定颜色的闪光。原来,食饵是一个充满了液体的小口袋,里面有会发光的细菌。为了发光,细菌需要氧气。当鲛鲸吃惊饱饭并开始消化食物的时候,光亮对它毫无用处,因为光亮会招来大的猛鱼。于是,鲛鲸就收缩钓线上的血管,暂时熄灭小灯。

鱼头顶上的钓竿指向前方,食饵在它的嘴边摇来晃去,引诱那些轻信的野味。巨大鱼头上带钓线的钓竿是其身长的3倍。这足以把食饵甩到远外,引诱猎物上钩,骗进随时准行张开的大嘴中。每一种食饵所吸引的野味都是固定的。下面的情况可以证实这一点:在皱鲸鱼的胃里可以找到那些鱼。它们很少被深水拖网捕获,极为罕见。

深水锻鲸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同寻常,特别是在生育方面。雌雄两性的外观相差甚远,以前被误认为它们是不同的种类。雄性发育成熟后便开始寻找雌鱼。新郎有一双大眼睛和能帮助它找到雌鱼的大的嗅觉器官。对于身材短小的新郎来说,要找到新娘决非易事,谁也不知带道它们为此要花费多少时间。所以,新郎一旦找到新娘后,立刻用牙齿咬住它的身体——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雄鱼的嘴唇和舌头不久便长在妻子的身体上,于是妻子只好开始养活丈夫。雌鱼鱼通过已经长人雄鱼体内的血管供给它一切必需的养料。颚、肠子和眼睛对于雄壁来说已不再需要,因此很快便丧失了机能。为了帮助给身体和精巢提供所需的氧气,在雄鱼的机体内只有心脏和鳃还在继续工作。在繁殖期内,雌鱼产卵,而雄鱼则认真地排放精液。

产卵是在很深的水下进行的。由于卵比水轻,所以它可以浮到水面上来。幼鱼在水面上破卵而出。它们加紧进食,迅速成长,缓慢下沉,最终回到所喜爱的深水故乡。

鼬鱼尉鱼

保持着各种各样的纪录的深水鱼共有七种,它们属于鼬鱼尉科和狮子鱼科家族。鼬鱼尉鱼生活在深达6公里处的水层,介于2300米至8400米之间。人们曾在波多黎各海沟水深达8370米处捕到一条深海须鱼尉鱼。须鱼尉鱼是小型底栖鱼。只有生活在浅水区的少数种类身长可达0.75米~1.5米。它们很会用自己的尾巴作为振动器拨开泥土把自己藏起来。看样子,它们在深水中的同类动物也掌握了这项技术。在极限深度的生活迫使鼬鱼尉科不再用眼睛和身体变成了白色。

深海须鱼尉鱼坚定不移地崇拜无底深渊,从不上浮到距水面5公里以内的地方。它们最深的生活区为7.6公里处。它们像身体光滑的大蝌蚪,有几近透明、颜色暗淡的皮肤;有松软的好似凝胶般的肌肉。它们以甲壳类——等足目、钩虾为食。在克马德克南大陆狮子鱼的胃中的确找到了鱼骨和鳞片,但鱼类学家们认为,这是它们吞食死鱼的结果。

动物学家认为,除了胎生的鲨鱼以外,几乎所有的深水鱼类都是卵生的,而且幼鱼是在大洋的水面上度过幼年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父母一定要上浮至水面产卵。多半情况是,大洋深处的鱼类在自己家里产卵,而鱼卵具有正浮性,浮至水面。然后,小鱼破卵而出,随着发育成长而逐渐下沉,直至回到它们的父母栖居之地。其实,不只是鲨鱼和鳐科鱼利用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有一些硬骨鱼也是这样,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矛尾鱼。

深水鱼的繁殖力不强,每次产卵的批量不大,一年产卵10至12次。此外,卵的总量也很少,少则70至500粒,多则1000粒至60000粒。也有繁殖力很强的,但这种鱼的数量毕竟很少。那些鱼卵具有负浮性的鱼的繁殖力最低。分明纪录的是大头鲛鲸,总共才产30个卵!小鱼6至7个月就成熟,快一岁时就丧失生育能力,在1至2处内就因衰老而死。当然,也有长寿之星,能活20至25年,它们之中有线口鳗和一些深水的鲛鲸。

海蛇

每当人们提起海蛇时,北方人总是把它们想象成海里偶尔碰到的巨大海怪。没有科学资料可以证明,在大洋的深渊里是否还隐藏着我们尚不知道的如此巨大的动物。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如果说过去的水手在闲聊中描述过偶遇到的海蛇的情形不是虚构臆造的话,那么这种鲜为人知的动物多半是巨大的海鳗。体长1至1.5米巨鳗的幼鱼曾几次落入渔网。假如成年的巨鳗体长应当是其幼鳗的15至20倍的话(不完全肯定),那么可以设想的确存在着这样巨大的鳗,其大小与传说中的蛇相符。

海蛇科要小得多,体长仅有65至100厘米,很少见到1.5至2米长的。它们生活在热带沿海,有时结成大的群体。1932年,在马六甲海峡发现了一个由鲜红的蛇体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形成的带状物体,宽约3米,长度超、过了100公里!从飞机上向下望去,好似一条稀奇古怪的蜿蜒巨蛇。

海蛇科生活在热带水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印度洋上许多岛屿的渔民经常可以从自己捕获的鱼中找到海蛇,偶尔也有网中的蛇比鱼多的情形。这倒不会令渔民们感到懊丧,因为许多国家的人喜欢吃海蛇。

有趣的是,海蛇只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原来是冰冷的海水阻碍了它们绕过非洲南岸的好望角。海蛇所需要的水温为零上24度,在零上20度的水里它们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但动物学家们认为,海蛇进入大西洋只是个时间问题。预计它们的突破口不是从西方,而是从东方,通过巴拿马运河。

在爬行动物中,只有一部分蛇能够适应海洋中的生活。已知的海蛇有48种,不过,其中有半数离不开陆地。其余的海蛇则从不上岸,因为在岸上它们无能为力,而且也从不下到海底,从不钻进暗礁的石缝里或藏入藻类丛中。一般说来,它们的身体从不接触硬的东西。它们的一生都是在水中度过,在水中繁衍,成熟后生育后代。

海蛇不产卵,在水中直接生出幼蛇。通常是一胎1至2条,幼蛇体型较大,几乎是成年蛇的一半。

海蛇的头小,颈又细又长,尾巴扁平(有时全身都是扁平的)。鼻孔在鼻子尖上并且有瓣膜。它们不是在水中吸收氧气,而是把鼻子尖露出水面呼吸。当蛇潜入水中时,鼻孔里的瓣膜紧闭。如果蛇呆在水下不动,那么储备的空气够用6个小时。海蛇借助肺部和口中血管丰富的粘膜进行呼吸。海蛇经常用海水漱口,从中摄取氧。

如果将海蛇的小头和细脖子与其身体的后半段相比,那后者则显得过于粗大。假如是条水下船体的话,那么蛇体的后半段可以做起重机(头和脖颈)的支架。蛇悬在水中可以随意地操纵脖颈和头。淡水中的蛇可不会这样做。它们的躯干没有这样的支架。

大多数的海蛇都有毒。它们的毒性比陆地上最色险的蛇毒还要厉害好多倍。这是因为海蛇的主要食物是鱼类,而鱼类对蛇毒不太敏感。在印度沿海诲蛇出没的地方,任何一个村子里都可以听到有关渔民被蛇咬伤而丧命的事情。海蛇蛇毒毒害神经系统。人被海蛇咬伤后,人体很快就会麻痹。如果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过2~10个小时人便会死掉。但海蛇也并不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们的毒液不多,毒牙短小,不会咬人皮下深处。

海龟

海龟是热带动物。这些活潜艇有椭圆形甲壳,短短的脖子上长着一个大脑袋,鳍脚取代了脚。成处海龟的甲壳长60厘米~140厘米,体重可过400公斤。人们正是为了用这种海龟做出有名的海龟汤才去捕捉它的。要是人们只在海里捕捉海龟也就好了,以前人们主要是趁着海龟爬上岸在海滩上产卵时捕杀它们,有的时候甚至不等它们产下卵来就被捉走了。人们四处找寻海龟蛋并且收集起来,要知道海龟蛋的味道极其鲜美可口。

在沙滩上捉海龟可再简单不过了,因为海龟在岸上移动非常吃力,并且常常是夜间爬到岸上来。捕龟者找到海龟后,把它掀个底朝天,海龟自己是绝对不能再翻过身来恢复原态的。天亮之后,人们把海龟集中起来运走。可是人们只把最大的海龟运走了,而其余的则丢下不管,任其在热带阳光的爆晒烧烤下死去。

绿海龟因其可以一连几个月不吃不喝而尽人皆知。在帆船队盛行的时代,航海者长期在海上航行,没有地方可以随时补充粮食储备,又没有保存肉类食品的条件,于是他们便带上些绿海龟航行,把海龟背朝下往船上一扔,慢慢吃吧。

为了繁殖后代,海龟是离不开海滩的。它们挖一个不算太大的沙坑,把70至200个圆形的卵产在沙坑里边,然后再用沙土埋好,踏实,转身爬回大海里,漂游到离海岸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海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在产卵期爬上岸来,在选中的沙滩上产卵。然而,在海滩上急不可耐地等着它们的除了人以外,还有小型的掠食者。这些掠食者把大部分的海龟蛋一扫而光。一个半月后,侥幸活下来的小海龟破壳而出,成群结队地奔向大海。成群的掠食者要一饱口福,水中的猛鱼也在等侯着它们。小海龟是在什么地方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期的呢?科学家们目前也尚不清楚。它们中的幸存者在繁殖期又回到故乡的沙滩上,把自己的卵埋在沙坑里。

如今在海龟产卵的大部分海滩上,已经禁止捕捉海龟和捡拾海龟蛋。此外,在许多的海滩上有专人捡拾海龟蛋,从中孵化出小海龟,在养鱼池中放养一年后再放归大海。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增加海龟在南方海域的数量。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