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海洋之谜3

独角鲸

独角鲸的身躯不大,最大的雄鲸也超不过6米,体重达一吨。雌鲸略小一些。圆圆的脑门,头两侧长着一对小眼睛,一点儿也不像海豚的头,没有一般的海豚那样的尖嘴。它的身体下部呈浅色,而上部,特别是头部的颜色暗一些。

虽然独角鲸是没有牙齿的动物,但它仍属于齿鲸亚目。在独角鲸的下颚上没有长过牙齿的迹象,而上颚倒是有两排退化的牙齿。雌鲸从未长过牙齿,而雄鲸也仅长出一个左边的牙。这颗牙齿从嘴唇下钻出来,一直朝前伸着,长达2米~3米,牙齿上面有逆时针的密实的螺纹线。为什么只长一颗门牙,为什么只长在“左边”一这都是海豚的不解之谜。

门牙是独角鲸非同寻常的装饰品。独角鲸聚集成群,头擎令它价颇为自豪的武器,一举一动、潜入水下、浮出水面,步调完全一致。成群的雄独角鲸就像手握长矛向敌人进攻的哥萨克骑兵连。

独角鲸是典型的北极地区的动物。当坚冰融化成水的时候,它们急速奔向北纬80~85度的地带。随着冬季的来临,动物们又向南迁移到挪威、英国、荷兰一带的沿海,偶尔也看看太平洋和白海。它们最中意的地方是加拿大北极地区列岛和格陵兰岛的沿海,而夏季则是新地岛和法兰约瑟夫群岛地区。

独角鲸喜欢过小型群居生活,有时也有数百条鲸群居在一起,偶尔还有上千条的时候。它们以软体动物和缓行的底栖鱼类为食。看样子,用没有牙齿的嘴也很容易捕食以上那些动物。为了寻觅食物,它们有时下潜到差不多半公里的水下并能在那儿逗留很长时间。

独角鲸不畏严寒。如果海水仅仅结了一层薄冰,那么雄鲸就用门牙将薄冰穿个大窟窿,于是成群的独角鲸接二连三地从冰窟窿露出头来换气。只要不太冷,独角鲸便在冰面上穿出许多个冰窟窿或者不让尚未结冰的水面结冰。在最冷的时候,成群的鲸只能守着一个狭小的冰窟窿度日,冰洞小得甚至不能有两条鲸同时换气。独角鲸在这里能度过几个月的时间。这对他们来说并非是灾难,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冬季定居生活。海豚科动物擅长在水下逗留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们可以游出数公里远。由于捕食的地域广阔,所以它们吃得很好。独角鲸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冰块开始移动并出现许许多多的裂缝。

在北极地区越冬并不总是平安无事的。在冰块开始移动时,冰块中间的水可能会堵在一起,于是大群的鲸被挤在一个小小冰窟窿里。由于大批的独角鲸都想到水面换气,搅得海水浪涛滚滚。如果外面的气温还在下降,被发狂的鲸激起的浪花就会在冰窟窿周围结冰,结果换气孔越来越小,使得动物们的处境越来越困难。过去,住在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就曾从一个冰窟窿里捕捉到100多条独角鲸。但是,无论鲸群的处境多么限难,独角鲸在争夺换气通道的斗争中,个个举止得体,表现颇有分寸。它们在从同伴的躯体中间挤出来换气的过程中,竟能做到不会用长牙伤害别的鲸。

在厚冰中间未结冰的水面旁边,白熊毫不迟疑地跳到海豚科动物的背上,咬死它并把它拖到冰面上来。北极流浪者(白熊)趁人之危,利用独角鲸身处绝境的机会,大肆储备过冬的食物。躲藏在换气孔旁边的掠食者利用利爪猛击因缺氧而变得浑身无力的海豚科动物,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拖到冰面上,以此保证了自己今后能吃得饱饱的。有一次,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一个白熊存放食物的地方,那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21具独角鲸的尸体。

白鲸

所有的鲸鱼都能发出声音,嗓门最大的是我国北方的海豚科动物——白鲸。它们的演出剧目真是丰富多样:吱吱声、喀嚓声、响亮的打击声、低沉的呻吟声、尖叫声、口哨声、像鸟叫一样的呜叫啼啭。难怪挪威人把白鲸称作海上的金丝雀。白鲸主要是会大声地吼叫和剌耳地尖叫。如果成群的白鲸在一起大声吼叫,那种声音确实令人感到恐惧害怕。这些海豚科动物的声乐练习为后来广为流行的说法“鳇之吼”奠定了基础。于是,俄罗斯中部地区的居民把沿海居民流行的说法改成了“鲸之号”,虽然鳇类是不会哭叫的鱼,但在俄语中那种说法已约定俗成了。

白鲸是大型的海豚,雄鲸身长可达6米,重2吨。1929年,在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的昂加瓦湾捕获到一条最大的白鲸,其身长超过了8.5米。雌鲸略小一些。新出生的鲸不是很大,才长1.5米。幼鲸吃母奶,长得特别快。母奶中含27%~33%的脂肪。

白鲸没有尖嘴。头圆圆的,大脑门,头与躯体中间连接的部位有点儿不太像脖颈。白鲸的前鳍脚宽大,有八块趾骨,也就是说比其他哺乳动物要多。有时,第四个或第五个鳍脚又分成两个,结果,白鲸就成了“六只手”。

白鲸的名称与它们白色或者浅黄色的躯体有关。大群的白鲸在蔚蓝色海洋的衬托下非常壮观,那种美景令人终生难以忘怀。白色也是它们在冰天雪地里的保护色,用来逃避主要的敌人——虎鲸。杀手虎鲸发现不了藏着不劫的白鲸。但是,只要白鲸失去自控,拔脚逃跑,那它们就在劫难逃了。

白鲸广泛分布于白令海和颚霍次克海,经常光临北大西洋,深入海湾和大江大河。白鲸群沿颚毕河逆流而上到达1500公里处,到汉特—曼西自治区一游,进入额尔齐斯河。它们还沿叶尼塞河向上游出800公里,到达石泉通古斯卡河。当黑龙江水比较平静时,白鲸沿江可以游到哈巴罗夫斯克,甚至能到达远离大海2000公里以外的额尔古纳河河口。

白鲸过家庭式的生活,或者由2至4只白鲸组成小的群体:母鲸带着1至3条幼鲸。雌鲸是一家之主。即使它们聚集成大的群体时,它们也仍保持着各自的小家族。雄鲸从晚秋到早春从鲸群中分离出来,另外独立成群。随着气温转暖,雄鲸与雌鲸的队伍合并,游进时,雄鲸在前,而雌鲸及其大小子女紧随其后。

有的时候,白鲸组成特大群体。1930年6月,在颚霍次克海曾发现长达20多公里的鲸群。1943处10月,有人在颚霍次克的阿卡杰米亚湾看到到处都是一群群的白鲸。据最保守的估算,不少于10000条。

白鲸可以在水下逗留15分钟,但潜水不深。快速游进时,它们在水下只能呆20秒~40秒,很少有超过1分多钟的时候。尽管如此,它们并不惧怕在冰层下游进。它们借助回声定位器官可以预感冰缝或未结冰水面的位置,它们可在那些地方换换气。不过,换气也只是一瞬间的行动,只用0.7至1.2秒。

白鲸极好地适应了冰水中的生活。它们和独角鲸一样,没有背鳍。背鳍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保护作用。没有背鳍是白鲸颇具特点的标志,因此人们称白鲸家族为无鳍豚。它们能用后脑勺肥刚刚冻住的巧。厘米厚的冰层顶破,薄一些的冰则用脊背撞开。当成群的白鲸游到大冰块的底下时,冰块开始向上鼓起并断袭成小碎块。白鲸不怕撞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也不怕碰破皮。坚硬而且厚实的皮肤保护着喷水孔、脑门和下颚的顶端。

白鲸以鱼类为食,包括鲱鱼、毛鳞鱼、秋刀鱼、宽突鳕鱼、黑线鳕、鳕鱼、胡瓜鱼。白鲸不讨厌甲壳类动物。它们喜欢在颚霍次克海吃大马哈鱼、细鳞大马哈鱼、虾虎鱼。幼鲸捕捉小虾和像毛鳞鱼一样的小鱼。

圆圆胖胖的虫益虫2

白鲸的天敌不多——只有虎鲸、白熊,可能的话,还有极地的鲨鱼和白鲸自己内脏中的寄生虫。如果白鲸能侥幸避险和平安无恙的话,它们就能活上25年。

蓝鲸

南极水域是海上巨鲸最后一块世袭领地。蓝鲸或叫剃刀鲸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现存的最大的动物。刚刚出世的蓝鲸幼仔身长就可达7.5米。七个月后,虽然它们的体长已达16米,但它们仍然是乳臭未干的“婴儿”。成年雄鲸年富力强时身长可达30米,体重达150吨。

成年蓝鲸非常漂亮,脊背呈柔和的蓝色,带褶皱的肚皮有像硅藻类那样的赭黄色薄膜。深棕色的眼睛虽然不大却很友善,闪着蓝色的光泽,赋予蓝鲸一种颇懂事理的表情。从前,成群的蓝鲸为了换气,一串绿松石般的脊背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形成了大洋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蓝鲸的生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人们认为蓝鲸的家庭可以保持终生,夫妻和睦相处。它们不断地交换不同的信号,并且总是那么和谐一致地行动。

当蓝鲸家庭有了后代之后,父母精心哺育自己的独生子女,直到幼鲸长到能够单独或者与一、两个同龄鲸结伴畅游四方。

鲸奶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品。吃这种高热量食品的幼鲸飞速成长,每分钟体得增加75克,一昼夜长100多公斤。奶头藏在母鲸的一个特殊的育袋里,外面几乎看不到。当幼鲸让母鲸知道它饿了时,母鲸便会将奶头伸出来给幼鲸哺乳。幼鲸满七个月就该断奶了,这时藏有奶头的育袋便不再打开。饥肠辘辘的幼鲸只得学父母的样子,把嘴张大些,尽可能地用漂浮在水中的小生物填饱肚子。蓝鲸属于温鲸家族,因其腹部有带条纹的褶皱皮肤而得名。温鲸科属须鲸亚目。叫它须鲸并非因为它们嘴上长着稀稀拉拉的纤细的须毛,而是由于它们的上颚长有轻软而富有弹性的须板,从上颚垂到嘴边,被称为鲸须。蓝鲸有大约姗条鲸须。因为有这样的须板,蓝鲸半张开的嘴就像装了一个筛子,帮助鲸把水和食物分开滤掉。

蓝鲸的食欲很好。为了吃饱,成年蓝鲸的胃里没有两吨重的各种小生物不行,巨鲸在洋面上觅食。如果说鲸科(格林蓝鲸、太平洋鲸和日本太平洋鲸)在吃食的时候,张着又宽又大的嘴游动,好像在洋面上撒网一样,那么须鲸、蓝鲸、大须鲸、长须鲸和驼背鲸则成群结队地捕食,从不向邻居求助。

当鲸鱼在大洋面上捕食时,它那位置相当高的小眼睛连自己鼻子底下的猎物都看不见。倒是那些实实在在的鲸须给它发出遇到南极鳞吓群的信号。这些短小的须毛只有1厘米长,在头上沿着上颚边缘长成三排。在温鲸科动物的体表上总共只有50至100根稀稀落落分散的毛发。当这些动物的头碰到鳞吓群时,无数小虾在鲸须里乱成一团,这时鲸鱼才知道该是张开大嘴的时候了。

温鲸科捕食的方法像挥动抄网:鲸鱼先是在洋面上慢条斯理、镇定自若地游动,但是刚一碰到鳞吓群,鲸鱼就马上张开大嘴并快速向前游去,结果猎物纷纷落“网”。鲸鱼吸了满满的一嘴水,先把水过滤掉,然后把“过滤器”挡住的全部可以吃的东西吞咽到胃里。“过滤器”上的网眼小到了不仅能挡住小鱼和小乌贼,甚至连几毫米大的小虾也逃不出去。这些小虾正是鲸鱼的主食。在夏季,鲸鱼要积蓄非常多的脂肪,以备以后一连几个月,甚至半年没有食物吃也能活下去。

长胡须的鱼

在鱼类中,有不少鱼都长有胡须。它们的胡须不仅长、短、粗、细、扁、圆等形态不一,而且数目也不尽相同。鲱等鱼只生有1对胡须;鲤鱼、鲟鱼等生有2对胡须;海水中的海鲶和淡水中的大鲶各有3对胡须;胡子鲶等生有4对胡须;泥鳅生有5对胡须;还有生8对胡须的鲶鱼呢!

鱼类的胡须既不是它们年龄的标志,也不是性别的特征。因为长胡须的鱼类,不分雌雄,也不分老幼。那么鱼类的胡须有什么妙用呢?原来鱼须是鱼类的触觉器官,它具有重要的触觉功能。长胡须的鱼,多数是视力不太好的底层鱼类,它们就是依靠触须在水底寻找并选择食物的。胡须还能帮助它们感觉到猎物放出的微弱电流,而去捕捉猎物。例如鲟鱼在摄食时,先用吻部把泥掘起,水变得浑浊起来,这时它的那一对小眼睛已不起作用,只好依靠胡须的触觉来觅食了。

深海鱼类的胡须,有的在顶端还可以发光。这些能发光的胡须,不仅起到触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

绿毛龟是逗人喜爱的观赏乌龟。它的背甲、四爪和颌上都长满了3~7厘米长的柔软的绿毛,非常有趣。

那么,绿毛龟身上的绿毛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种“毛”,不是乌龟本身长出来的,而是寄生在龟背上具有细胞结构的水生低等绿色植物——丝状绿藻,包括刚毛藻和基枝藻等。刚毛藻和基忮藻很像银色的“毛”,通常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里。它们都生有固着器,这是一种根状的构造,能牢固地着生在具有钙质的基质上。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阳光,它就可以在水中终年生长,迅速繁殖。

龟是一种爬行动物,它具有坚硬的含有钙质的龟壳,不仅适应陆地环境,而且更多地生活在水中。龟又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它就会进入洞穴休眠。加上龟的行动迟缓,寿命长,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藻类的固着和生长。

有一种黄喉水龟,它的趾间有蹼,能长期在水中生活,很少上岸活动。当这种龟在刚毛藻或基枝藻生长的地方觅食时,藻体成熟释放出的孢子就固着在龟背上,龟就像长浓密的绿“毛”来。

从不迷路的企鹅

企鹅是一种有趣的动物,尤其是它那一摇一摆、步履蹒跚的姿态,可爱又可笑。企鹅有一个本领:从不迷路。

南极的11月,白雪皑皑,晴空万里,长达半年的白昼到来了。雌、雄企鹅带着小企鹅远离故乡,向千里迢迢的海洋觅食去了。而当第二年2~3月份南极寒夜来临时,企鹅的一家又回到了故乡。

令人惊奇的是,广阔无边的南极大陆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原野,地上什么标志也没有,而企鹅是怎么前进的,为什么总不迷路呢?

多少年来,为了揭开这个谜,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科学家在企鹅繁殖地捉了5只企鹅,并在它们身上作了标志,然后用飞机将它们运到远离故乡1500千米外的一个海峡,从5个不同地点把它们放走,10个月后,这5只企鹅竟然不约而同地全部返回了故乡,这真是太奇妙了。

科学家还在乌云蔽日时,将企鹅放走,当早晨6点钟时,它们会全体面向太阳在它们右边的方向,因为那儿是正北方。12点过后,太阳渐渐移到它们左边,它们却不受影响,仍然面向北方。

为什么企鹅总是向着北方前进呢?有人认为,从南极大陆通向海洋的方向都是北方,它们每年离开故乡都是向北方前进,返回故乡时,要调转180°,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

海豚

海豚是海洋中聪明、善良、神奇、极富情趣而且对人类十分友好的海生哺乳动物。它很早就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为人类做过不少好事,其中尤以在海洋中救援遇难的人,更使人们感动。人们亲切地称海豚为“海上救生员”。

海豚救人是有意识的吗?当然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对海豚的生活习性进行了仔细观察后,基本上揭开了这个谜。

海豚是哺乳动物,是用肺呼吸的,因而它在水里游一阵以后,就必须浮出水面呼吸。雌海豚为了让刚出生的小海豚顺利地呼吸第一口空气,总是让小海豚的头最后出来。待小海豚的头部刚一露出的瞬间,雌海豚将身体往上一翘,使小海豚正好露出水面,呼吸到第一口空气。这样小海豚再沉下水,就不会淹死了。

有时小海豚的出生会不顺利,头部不能及时露出水面,这时海豚就用吻部把小海豚轻轻托起,使其露出水面,直到小海豚能自己呼吸为止。久而久之,海豚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凡是停留在水面不太动的物体,如木头、汽垫甚至快要死的鲨鱼,它都用吻部去推,或用牙齿轻轻去咬。要是有人落水,或是有海豚受了伤,它们也会这样做的。实际上,这是海豚的一种本能的表现。

科学家们认为,海豚具有很高的智商,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等智慧生物,比猴子、黑猩猩还要聪明许多。

海豚是一种小型鲸类,因口中生有许多牙齿而被归于“齿鲸”一类。它们的个头比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鲸要小得多,小的海豚体长1.2米,体重20千克,大一点的海豚体长不过2.4米,体重约200多千克。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海上游荡,成员之间相处友好、和睦,并且都服从“家长”的领导。海豚具有敏锐的听觉,通过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也能利用超声波互相联络,彼此“沟通思想”。

由于海豚对人类十分友好,容易驯服,所以成为众多水族馆里的“明星”。经过训练的海豚,不仅可以表演节目,而且还能充当人类的助手。比如,“海豚救生员”,可以及时救助海上遇险人员;“海豚潜水员”,可以帮助打捞沉人海底的物品,或者进行各种潜水测试。有的国家还训练海豚进行军事侦察,或用于水下爆破等。随着人们对海豚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海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不管在室内或在室外,我们不难找到蜘蛛网。每张蛛网都是用很细的丝线织成的。这些蛛网可以用它捕捉苍蝇、蚊子、甲虫或其他昆虫。捉到的虫子就成了蜘蛛的食物了。蜘蛛是怎样织网的呢?

蜘蛛是一种会纺丝的节肢动物。它织网的丝很细,很难看清楚。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得清楚些。

织网的丝是从蜘蛛尾部的小孔中出来的,科学家把这种小孔叫丝囊。丝线是蜘蛛身体内的纺织腺分泌的,这种液体出了蜘蛛体遇到空气就变硬了。有时候蜘蛛需要用它的后肢帮忙才能抽出丝来。蜘蛛在草上、树枝间或屋檐下,来来回回地吐丝结网,织好网之后,它在网的附近结一个丝窝;然后,蜘蛛躲在窝里,等着捕捉落在网里的小虫。

蜘蛛丝虽然很细,实际上是很强韧的。它能像皮筋一样拉长。小虫落在蛛网里,蛛丝会延长,不过不会把蛛网压破。大风可以把树叶、尘土吹到蛛网上,但是吹不破蛛网。假如蛛网破了,蜘蛛会小心地,很快把蛛网修好。

蜘蛛除了用丝结网捕食小虫外,它还会用丝线保护自己。当你把树上的蜘蛛弹下来的时候,蜘蛛不会摔到地上,它会吐丝把身体悬挂着慢慢落到地上,或是悬在丝线上来回摆动,然后慢慢沿着丝线爬回树枝上。

会喷水柱的鲸

鲸是海洋中的“巨人”,也是现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不少人误认为鲸是鱼,实际它并不是鱼,而是兽。它属于哺乳纲鲸目。

在几百万年以前,鲸也是生活在陆地上,那时它们有四条腿,能在陆上行走。后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变,它们便迁居到水中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的身体构造逐渐发生了变化,前肢变成了像鱼那样的胸鳍,尾巴变得扁平,和舵一样,整个身体变为流线型,以便在水中游泳。鲸到水中之后,虽然外部器官起了巨大变化,以致被误认为是鱼,但它们的内部器官仍然保持陆上生活的某些特点,如肺呼吸、胎生、哺乳等。

鲸由于用肺呼吸,因而不能在水下停留很长的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就必须到水面上呼吸一次;短的10多分钟就得出来一次。当鲸浮出水面时,要先把肺中的大量废气排出,排出的气体压力很大,能把接近鼻孔的海水喷射出海面;同时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很像小火车的汽笛。由于海面上的空气比鲸肺中的气体凉,所以从鲸肺中呼出的湿气,一遇冷空气就凝结成许多小水滴,形成雾状水柱。这种现象叫做“喷潮”或“喷水”。各种鲸喷出的水柱,高度、形状各有不同,蓝鲸的喷水柱高达9—10米。捕鲸者不仅可以根据海面上的水柱发现鲸的行踪,而且可以根据水柱的高低和形状来判断鲸的种类。

会放电的鱼

在众多的鱼类中,能够放电的鱼有近百种。像生活在南美淡水中的电鳗,或栖息于地中海的电鲼等鱼类。它们能产生几十乃至几百伏的电压。在我们家庭中的用电电压是220伏,而电鳗产生的电压竟能达到300伏。相比之下,不能不为电鳗的特殊功能惊讶。这种鱼类就是靠放电的本领,震击小动物,使它们一命呜呼,以便捕到食物。

原来,在这些鱼的体内存在有一种特殊的电器官。这种电器官是由肌细胞中数百万个扁平细胞(发电粒子)依次规则地串联、并联构成的。这种串、并联的巧妙组合,以使鱼适应各自的环境,并获得产生电压和电流的最佳效果。在放电时,电器官能接受延髓中神经细胞群的指令,当指令传递到运动神经细胞时,由于突触延迟的微妙调节,使数百万个发电粒子能同步动作,完成数毫秒的脉冲放电。

其实,不仅仅是一些电鱼有电,人和其他动物,就是那些植物也都同样产生着电流,不过微弱些罢了。在科学上,称这种生物体带电的现象叫“生物电”。

鱼为什么有腥味

鱼是一种极好的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易于人体消化。但是带有一股难闻的腥味,很讨人厌。腥味从何而来呢?为解开这个谜,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得出结论。原来,腥味来自鱼肉蛋白质的代谢和腐败时产生出的一种叫做三甲胺的物质。三甲胺是鱼肉中液体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溶于水中。所以用鲜鱼煮的汤往往比用鱼干煮的汤要腥得多。

鱼的腥味与鱼的品种、鱼的肥瘦程度及蛋白质的多寡有关。说到底,还是决定于三甲胺含量。吃过鲨鱼肉的人都知道,其腥味比塘里养的鱼要大,道理就在此。据测定,每1公斤鲨鱼肉里含有1.32克三甲胺。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每公斤含量都有0.5克以下。

鱼肉虽有腥味,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烹煮鱼的时候,只要放少量的酒、醋和生姜,就能除去腥味。这是因为酒有促使蛋白质凝固的作用。蛋白质不分解,就不会形成三甲胺。其次,酒易挥发,能带走一部分三甲胺。醋是一种酸,可以与三甲胺起化学变化,生成盐减少腥味。盐还能把部分三甲胺包围住,使之无法钻出来刺激人的嗅觉。至于生姜,它是酵和酮的合成体,这两种物质都是消除腥味的有力武器。因此,若想鱼的味道好,没有酒、醋和生姜是不行的。

凶猛的动物——娃娃鱼

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有尾两栖动物,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它生活在淡水中,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它一般体长60~70厘米,体重几十斤。1971年,在湖北省神农架溪流里,曾捕到体长2.4米,体重60公斤的大鲵。

大鲵叫声似婴儿啼哭,因此得名叫娃娃鱼。它运动器官不是鳍,而是短小的四肢,体表皮肤裸露而没有鳞片。全身棕褐色,背面有深色斑纹,腹面色较浅,头扁圆而宽,口很大,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小,位于头部背后,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大鲵的幼体完全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经常露出水面,主要用肺呼吸,也能爬到陆地生活。它在水中游泳时,四肢紧贴身体的两侧,以减少水的阻力,主要依靠尾巴和躯干的不停地摆动使身体前进;在水底运动时,腹部贴在溪底地面上,以后肢推动身体前进,前肢用于变换身体运动的方向。

大鲵生活在山区水质清澈而湍急的溪流中,一般匿居于山溪的石隙或洞穴里,头向外,尾朝里,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食物和敌害。大鲵以小鱼、蟹类、蚯蚓为食,也能捕食蛙、蛇等动物,这在两栖类动物中是很少见的。因此,它算是两栖类中最凶猛的一员。因为大鲵的眼睛不发达,怕光,一般白天躲在洞穴中,夜间出来寻找食物。为了获得食物,它有时爬上岸,一动不动地等待着。这时候,如果有青蛙过来,大鲵立即猛扑过去,一眨眼功夫就把猎物吞食掉,美餐一顿。另外,它常常在滩口的流水处觅食,展开大嘴巴等候,吞食随水下来的小动物。

大鲵的性成熟年龄为5年,每年繁殖一次。到了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就是大鲵的产卵期,产卵量为300枚以上,最多达2100枚。大鲵的卵呈圆形,卵外有腹膜连成卵带,受精卵在水温18~22℃的条件下,经过45天左右,就能孵化出鲵苗了。

大鲵还是一种可食用的动物,它的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肉及皮都能人药,可治疗贫血和疯癫病。大鲵的分布较广,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四川、河北、陕西和山西等省区都可以找到。但是,由于大量滥捕,大鲵也有濒于灭绝的危险。近年来,在湖南、陕西等地建立了大鲵自然保护区,使大鲵的数量开始增多。

动物海绵

提到海绵,小朋友会马上想到洗澡时用的海绵,以及床垫、椅垫、布娃娃里装的海绵。其实,这些海绵都是人们用塑料制成的。那么,为什么管它们叫海绵呢?真正的海绵又是什么呢?

原来,海里确实生活着一种叫“海绵”的动物。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生活着一种叫沐浴海绵的动物。它的骨骼很细,成网状。当它死去的时候,身体便腐烂了,可是骨骼却没有烂。就像我们平时用的塑料海绵一样松软。人们觉得它的用处很大,就进行人工养殖和塑料仿制。

那么,海绵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原来,海绵的构造非常简单,它没有嘴巴,又没有鼻子,不会游动,只固着在水中的岩石上。海绵上面有较大的开口,周围壁上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孔,里面有个腔,也就是它的肚子,肚子里充满了水。肚子周围的体壁很薄,只有两层细胞。两层细胞间有骨骼。

海绵不能游动又没有嘴,那它是怎么捕食生存的呢?原来,它的内层细胞中长着鞭毛,能急速地摆动,使大海中的水源源不断地从小孔流人体内。细胞内还有一种像鱼网一样的东西,可以把水中的小生物、氧气等海绵所需要的东西留下来,其余的水或食物残渣便由顶端的开口处排出。由于海绵结构简单,又没有多细胞动物所具备的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等,所以说海绵动物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断足之后能再生的螃蟹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一套逃避敌害的策略。其貌不扬的螃蟹,当它们大难临头陷于困境时,便很快地将螯足或步足自行断掉(即自切),借以脱身,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还能再生出新足来。那么螃蟹是如何长出新足的呢?

螃蟹的足在断掉后,约6天之内残留面上就长出一个软的结节。它被包在透明的几丁质囊中,人们叫它肢芽。在以后二三个星期的时间里,肢芽迅速生长并开始分节。它的上皮组织、横纹肌纤维、运动及感觉神经元等也出现了。这以后便进入一个缓慢的生长阶段,一直持续数月之久。最后,在临近蜕皮之时,肢芽又开始迅速生长,分节明显,各节之间的关节生长完成,表面出现了感觉毛和刺,感觉神经嵌入感觉毛,组织生长到此即告完成。蜕皮之后,肢芽脱去几丁质囊,新的足就形成了。

上述情况给人们一个启示:如果从自切面上截断螃蟹的足,它是否还按这个方法再生呢?有人做过实验,将螃蟹足与身体之间的关节切断,观察其再生情况。结果发现,经过这样手术的螃蟹,总是先再生完整的底节,然后再长出肢芽来。这表明,底节的存在是足再生的重要条件。后来人们又发现:在蟹足自切面附近,贮存着极丰富的蛋白质,它们是为足的再生做准备的。

从螃蟹的断足再生现象可以看出,螃蟹再生的结构与功能自成一系,它配合着自切一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增强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使种群能够在漫长而残酷的自然选择下,得到生存和延续。

“建筑奇才”——螺

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都能为自己建造可居住的“家”。其中,蜜蜂、喜鹊、纺织鸟、珊瑚等,都是名闻遐迩的动物建筑师。在提及动物建筑师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螺类动物,它们盖房的本事可也不小呢!

螺类动物有海螺、田螺和蜗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无脊椎效体动物。它们的肉很鲜美,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最喜欢的是海螺,因为海螺的壳特别美丽,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问题而操心。

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仿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螺壳的建筑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飘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所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连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与它们具有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具有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对虾是雌雄相伴吗

对虾的种类不多,只有20多种,但分布却很广。几乎在世界各处的深洋浅海都有它们的浩浩荡荡的回游大军。

对虾头上长有3对细长的螯足,全身裹着一节节薄而坚韧的甲壳,身材“魁梧”,比虾类王国的其他成员更显英气。对虾的名称,听起来似乎有点人情味。因此一些人望文生义,猜想它们一定雌雄虾相伴为生、终日形影不离。其实恰恰相反,对虾生性孤僻,雌雄之间很少往来,更谈不上成双成对共度一生了。只是在繁殖季节,对虾才有一段短暂的浪漫插曲。有人曾亲眼观察到日本对虾甜蜜的爱情生活,并生动细腻地做了描述:在一个饲育池内放入几尾成熟的雄虾和体姿丰腴的雌虾。开始的几天,雌雄举止有礼。但是一天夜里,一尾雌虾正在蜕皮,这时在它附近的一尾雄虾仿佛突然觉察到了异性的存在。它一反常态,缓慢地爬向雌虾,柔和地围着雌虾绕圈子,同时用触角和步足轻轻地抚摸对方,显得既温顺又体贴。如果雌是没有任何表示,雄虾就进一步逼近。此时的雌虾由于刚刚蜕皮,正疲倦不堪,侧躺在池底。雄虾乘机拥抱住纤弱的雌虾进行交尾。交尾时,雌虾静静地偎在雄虾的怀抱中。既然如此,对虾的名称又是怎样得来的呢?原来,过去这种虾在我国北方市场上出售时,常两个一对售出,于是人们就给它取了这个名不副实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夏眠动物——海参

海参是潜居于从深海到浅海底部泥沙里的一种棘皮动物。在它那细长的、肉乎乎的身上,长满了肉刺,颇像一根黄瓜,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海黄瓜”。在海参身体前端的中央有一小孔,这是它的嘴。它从嘴里吸进海水,再从肛门喷出。在海参嘴的四周,有一圈圆柱状像茉莉花似的触手,这是它取食的工具。在它身体的腹面上还有许多管足,它凭借着这些管足,可在硬底质的海底爬行。

海参约有900种,分布在世界各海洋里。我国的海参种类较多,其中有20多种可以食用。像刺参和梅花参是中外闻名的海产珍品。

不少人都觉得海参软绵绵的,没有骨头,其实不然。海参是有骨头的,只是它的骨片大多退化而且埋在体壁内,又非常小,要在显微镜下放大几十倍才能看清。据统计,有的海参体内有近2000万个小骨片呢。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些骨片中较明显的是石灰环,它像一圈项链围在海参的咽喉四周,有的海参在泄殖腔附近还有薄薄的肛板。

从海参的小骨片上,可以了解到它们发展的历史。早在6亿多年前,海参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生活在细沙海底、岩礁底或珊瑚沙底等地方。经调查研究发现,深海海参的种类很多,在4000米深处,它们占那里总生物量的50%,而在800米深处,则高达90%,可见深海海参有极强的适应深海环境的能力。

海参不爱活动,行动缓慢,在生存的竞争中,“练”出了一套特殊本领:一旦遇到敌害,在万不得已的时刻,它能从口中把内脏吐出来,“送”给对方,自己趁机溜走。请不用担心,它不会死。这种动物的再生能力极强,过不了多久又能长出新的内脏。

说来有趣,不少动物到了秋末冬初,由于气候寒冷及食物来源断绝,先后躲到树洞、岩洞、泥土下去“冬眠”。海参却相反,它有个夏眠的习惯,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海参是以浮游生物为生的。当小生物多的时候,它们就大吃大喝,生活过得很愉快。然而,人夏以后,上层生物都浮到海面进行一年一度的繁殖。这时生活在海底的小生物也浮到了海面上,以吃小生物为生的海参都饿得爬不动了,作为应付这一期间挨饿的对策,它们除了“睡眠”外,别无办法。既然一般动物在冬季迫于食物中断可以进行冬眠,那么,海参迫于夏季的食物中断,又何尝不可以进行夏眠呢?

蜘蛛的近亲——鲎

鲎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节肢动物,和蜘蛛是近亲,它的头和胸相连,外形犹如马蹄,所以,渔民又把这个偶然猎得的奇怪的动物叫作马蹄鲎。鲎头部正中的是嘴,在嘴的周围有6对长爪,行动宛如蜘蛛,所以,又有人称它为鲎蛛。鲎的全身披着硬甲,还有一条坚硬而长满针刺的长尾巴。这自然是为了防身。但是在鲎的身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了在它的头部两侧各有一只复眼外,在头部正中,还有一对单眼。它怎么有这么多眼睛呢?而且,既然是单眼为什么又冠以“对”呢?这是因为,它的这对眼睛,两只眼完全合在一起,只在正中以一条细细的黑线相隔。可不要小看这对单眼,它却是鲎行动的指南,又是近代仿生学者急于模拟之物。它像一具最灵敏的电磁波接受器一样,能接受到深海中最微弱的光线。鲎就靠着它,生活在深邃的海底,行动自如,从不迷失方向。

早在泥盆纪就生成了的鲎,要从时间上来算,它已经经历了4亿个春秋。从生物进化的进程来说,它却一直停滞在泥盆纪,成为泥盆纪生物的活标本。当幼鲎由于阳光照射、温沙孵育而挣脱卵壳问世时,它的长相可以说和岸边冲积而至的三叶,虫的后代一模一样,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说明它是古三叶虫的后:代。

从环境来说,早在古生代的寒武纪,我国南方形成了地质学上称之为华夏古陆的大陆,也形成了厦门、宁波、湛江等深海水域。这个时期,海域温暖平静,没有致命的细菌威胁。从生物发展的角度来说,环境的安逸,就无需去战斗。脱离了生存斗争,生命也就中止了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程。鲎,就这样告别了同期的生物,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5种活化石之一。

凶残的噬人鲨

众多的海洋鱼类中,提起凶狠残暴的噬人鲨,人们无不谈之色变。著名的灾难片电影《大白鲨》,讲的就是噬人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和灾难的故事。

噬人鲨是海洋里的“老居民”了。早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称霸海洋。作为软骨鱼类的现生代表,它们成为科学家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参照对象。

噬人鲨身体修长,骨骼为坚韧的软骨,它的尾鳍宽大而有力,不仅是极有用的运动器官,也可用来攻击敌人。它的嗅觉非常灵敏,血腥味能很快地将它们吸引过来。噬人鲨的牙齿最为可怕,像一把把利刃,齿上又生出锯齿,仿佛一把把锋利的锯子。这些牙齿成排成排地长在嘴里,一旦落进这样的牙齿丛林中,立刻会被磨成肉酱。噬人鲨的牙齿还能“新陈代谢”,旧的牙齿折断了或是损毁了,又能生出新的牙齿来代替。

噬人鲨生性贪婪,肚子里能装下许多食物,有的时候它也会饥不择食,把路上遇到的东西都吞下去。所以有人形容它的胃就像一个杂货店,在里面甚至能发现玻璃瓶、雨衣和罐头盒。

作为软骨鱼类的一种,噬人鲨的生殖方式是很奇特的卵胎生。这或许是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后代成长而选择的一种方式。

海中美人鱼——儒艮

美人鱼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美人鱼的传说,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已经流传很久了。其实美人鱼既不美,也不是鱼。

美人鱼学名叫儒艮,属哺乳纲、儒艮科,它的外形有些像鲸,但是它的头和躯干之间有短的颈,这是与鲸所不同的地方。前肢成桨状,和真正的鱼的尾鳍很相似。要说美人鱼美可太过奖了。你看,在它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眼睛,鼻孔却又长在头顶上,嘴向下张着,上唇不但特别厚而且还向上翘起,雄美人鱼还多生有两枚大獠牙,突出在嘴外,就其外貌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丑八怪。

儒艮一年四季都可以交配,雌儒艮怀孕5个月就能生仔,每次只产一仔,小儒艮刚出生时体重约20多千克。出生后的儒艮趴在母兽的背上,母兽将它托出水面进行呼吸,然后再慢慢放到水中。大约要经过半年左右,小儒艮才开始吃水草,在二三年内它都跟着母亲一起活动,直到小儒艮性成熟后,它才自己独立地去生活。一般成年儒艮身长可达4米左右,体重约400千克。

儒艮的眼力不好,但其嗅觉相当灵敏。它的牙齿宽而平,很适合吃海藻、水草等水生植物。儒艮的胃和牛胃一样,也有四个室,这样可以充分消化和磨碎食物。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它起源于陆生食草动物,最后才来到海洋生活。

现存的儒艮仅有三种,它们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亚非沿岸以及东南亚、日本和我国。

由于对儒艮的无情滥捕,致使儒艮的数量日趋减少,已濒临灭绝。目前国际上已成立了儒艮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如何使儒艮在清除水道、水库中的杂草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同时,研究如何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以及进行人工繁殖等项目。

最大的软骨鱼类——鲸鲨

鲨鱼一向被视作凶猛的、善于攻击的动物,但是有一种鲨鱼却生性温驯,并不伤人,这就是海洋里最大的鲨鱼,也可以说是最大的鱼类——鲸鲨。

鲸鲨体长20米,体重可达5吨,生活在热带和温带的海域中。它的体色青褐,装饰着深色的条纹和斑点,腹部颜色变浅。鲸鲨长着宽扁的大头,靠近脊背上方,每侧有两行皮脊,背鳍没有硬棘。它的模样虽然令人胆寒,牙齿也又细又密,但它的牙却不是用来撕咬食物,而是像蓝鲸的须板一样,起过滤海水、阻挡食物漏掉的作用。

鲸鲨吞食海水和浮游生物时,它的鳃似巨大的过滤器,滤掉海水,保留食物;同时又将水中的氧气吸收,再将排泄的废物释放,排出体外。

鲸鲨浑身是宝,除肉可食,皮可制革,肝脏可提炼鱼肝油外,它的内脏和骨骼还可加工成鱼粉,用于饲料、饵料生产。鲸鲨的鳍还可作鱼翅,是“上八珍”之一的海产美味。

活化石——肺鱼

肺鱼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是现存的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与它同时代的甚至是比它晚出现的许多生物,都由于各种原因灭绝了,肺鱼却由于独特而“先进”的呼吸作用,经受了许多恶劣环境,存活到现在,被誉为“活化石”。

现代肺鱼均生活在南半球赤道附近。

但是据已经发现的化石来看,距今2亿多年前,肺鱼几乎分布在大陆的所有水域中。这个奇怪的现象曾长期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一直到地球科学领域内的“板块”学说兴起之后,人们才从中找到答案。

原来,大约2亿多年前的时候,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被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大陆。所有不同的水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沟通,这就为肺鱼在“联合大陆”上广泛分布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后,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机制,联合大陆瓦解了。随着海底扩张的不断加剧,四分五裂的大陆块就像汪洋中的一座座冰山,向不同的方向漂移。经过大约1亿多年的时间,地球逐渐变成现在这种样子。而生活在上面的肺鱼当然也就“各奔前程”了。只是由于环境等原因,大多数种类灭绝了,只有南半球赤道附近的三种肺鱼幸存者留下来,活到今天。

因此,肺鱼亦是“大陆漂移”的见证者。

活化石——矛尾鱼

大家已经知道两栖类是由总鳍鱼目上陆进化而来的。总鳍鱼目下分两个亚目,骨鳞鱼亚目是上陆了,可另一种鱼却舍不得离开水,始终没有上陆,矛尾鱼就是这种鱼的代表。以前发现的矛尾鱼是生活在泥盆纪时期的化石,从地层的沉积环境上看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后来在三迭系地层中发现了它的化石,这时的沉积环境已是半咸水或海水了,表明它从湖泊中游到了河口处,而且仍在往海里迁移;再后来,中生代海相地层中就没再发现它的化石了,专家们断定它已经绝灭了。

可是在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海岸,靠近一条小河河口的海中,当地渔民钓上来一条活的矛尾鱼,这条鱼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的学术界。可惜这条鱼出水仅活了3个小时,而且防腐不好已经烂掉,仅剩下一张鱼皮。相隔14年以后,1952年12月20日夜,终于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方向的海面上又捕到第二条矛尾鱼。从捕获的情况来推测,矛尾鱼是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里,体长介于1.2~1.8米,体重30~80公斤,它体形圆厚,腹部宽大,口中长着尖锐的牙齿,在解剖它的肠胃时发现有鱼的残骸,证明它是肉食性的鱼类,由于深水中比陆地上的压力大很多,它们出水后因不适应突然减压而很快的死亡:但是从形态上看,化石中的古老种类和现今生存的种类差别不大,只是今天的矛尾鱼体形大,胸鳍更大些,内鼻孔没有了,气鳔只留下一点点痕迹,而早期空棘鱼类的气鳔因向肺演化曾是很大的,推测是因为后来长久地适应深海环境,压力大的结果,内鼻孔消失,鳔也逐渐变小了。

矛尾鱼的发现究竟有什么启示呢?总鳍鱼的鳍中有中轴骨骼,末梢各小骨都依靠着中轴骨和身体互相连接,总鳍鱼鳍内骨骼的排列方式和原始四足动物(原始两栖类)的四肢骨有些相似。因而人们推想:四足动物的四肢是总鳍鱼类的胸鳍、腹鳍演化而来的。在水底它可以用这种鳍支持自己的身体,若调整到合适的方位,还可以用这种鳍勉强地爬行几步。不过化石所提供的情况还不足以充分证实人们的推想。矛尾鱼的发现不但可以了解它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更可以在它们活着的时候来观察它们活动的情况,有人在观察第八条矛尾鱼时,证明了它们的胸鳍几乎能作各个方向的转动和安置姿势,这也就更有力地支持了由鳍演化成四肢的推测是正确的。

没有眼泪的扬子鳄

扬子鳄在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爬行纲、鳄目、鼍(tuo)科。

扬子鳄又名鼍,或称中华鼍、土龙、猪婆龙。将扬子鳄称为鼍,早在商殷的甲骨文里就有记载了。古人常认为鼍是龙的一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就将扬子鳄称为“鼍龙”。老百姓则将它称为“土龙”,“猪婆龙”。总之古代人们将扬子鳄视为“龙”。

扬子鳄身长2米左右,体重10~30公斤,全身明显地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软。背部呈暗褐色或黑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的条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它的四肢较短而有力,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的特点。

扬子鳄的吻短而圆,吻的前端生有鼻孔一对。有意思的是,它的鼻孔长有瓣膜可开可闭。眼为全黑色,且有眼睑和瞬膜,所以扬子鳄的眼睛可张开可合闭。

扬子鳄是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喜欢栖息在人烟稀少的河流、湖泊、水塘之中。它大多在夜间活动、觅食,主要吃一些小动物,如鱼、虾、鼠类、河蚌和小鸟等。它忍受饥饿的能力很强,能连续几个月不进食。

人们常用“鳄鱼的眼泪”,来比喻那些假惺惺的人。因为人们看到扬子鳄在进食的时候常常是流着眼泪在吃一些小动物,好像是它不忍心把这些小动物吃掉似的。其实它的眼泪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由于它体内多余的盐分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腺体来排泄的,而这个腺体恰好位于它的眼睛旁边,使人们误认为这个腺体分泌的带有盐分的液体就是它的眼泪。当它在进食的时候,腺体恰好在分泌带盐分的液体,所以人们常常认为它是在假惺惺怜悯这些小动物了。

扬子鳄有冬眠的习性,因为它所在的栖息地冬季较寒冷,气温到0℃以下,这样的温度使得它只好躲到洞中冬眠。据观察,它冬眠的时间从10月下旬开始到第二年的四月中旬左右结束,算来扬子鳄冬眠的时间有半年之久。它用以冬眠的洞有些不一般,洞穴距地面两米深,洞内构造复杂,有洞口、洞道、室、卧台、水潭、气筒等。卧台是扬子鳄躺着的地方,在最寒冷的季节,卧台上的温度也有十摄氏度左右。扬子鳄在这样高级的洞内冬眠,肯定是非常舒适的。它在冬眠的初始和即将结束的这两段期间内,人眠的程度不深,受到刺激能够有反应。中间这段时间较长,且人眠的程度很深沉,就好像死了似的,看不到它的呼吸现象。

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扬子鳄,首先要全力以赴去觅食。过不多久,体力充分恢复后的扬子鳄们,雌雄之间开始发出不同的求偶叫声和雌雄一呼一应,在百米之外可听到雄鳄洪亮的叫声和雌鳄较为低沉的叫声。它们以呼叫声作为信号,逐渐靠拢,聚合到一起。这时大约已经到了6月上旬。扬子鳄在水中交配,体内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鳄开始用杂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适的地方建筑圆形的巢穴供产卵用。巢穴建成以后,产卵期也到了。7月中旬左右雌鳄开始产卵,每巢约产卵10~30枚。卵为灰白色,比鸡蛋略小。卵上面覆盖着厚草,此时已是夏季最炎热的季节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腐烂发酵,并散发出热量,鳄卵正是利用这种热量和阳光的热能来进行孵化。在孵化期内母鳄经常来到巢旁守卫,大约两个多月的时间,母鳄在巢边听到仔鳄的叫声后,会马上扒开盖在仔鳄身体上面的覆草等,帮助仔鳄爬出巢穴,并把它们引到水池内。仔鳄体表有桔红色的横纹,色泽非常鲜艳,与成鳄体色有明显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扬子鳄的群体中,雄性为少数,雌性为绝对多数,雌雄性的比例约为5:1。这是一种有趣的自然规律。动物学家们经过研究才发现:纯吻鳄的受精卵在受精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性别。在它的受精卵形成的两周以后,其性别是由当时的孵化温度来决定的。孵化温度在30℃以下孵出来的全是雌性幼鳄,孵化温度在34℃以上孵出来的全是雄性幼鳄。而在31~33℃之间孵出来的,雌性为多数,雄性为少数。如果孵化温度低于26℃或高于36℃,则孵化不出扬子鳄来,扬子鳄的受精卵在孵化时大多在适宜孵化雌性的气温条件下,这就造成了雌多于雄的情况。

扬子鳄为我国淡水所特有的珍稀动物。它只产于我国安徽和江苏境内的长江下游一带。分布范围狭小,而且现存数量极稀少。

扬子鳄的珍贵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鳄类早在2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那时它和早已灭绝的恐龙同时生活着,并且数量和种类都很多。鳄类在地球上的出现要比大熊猫和白暨豚早得多,当扬子鳄出现在全球上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这些都足以使得扬子鳄成为研究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活资料,这对于生物的进化,和动物的地理分布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活化石”怎能不珍贵呢?

扬子鳄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组织把它定为一级濒危动物,它同时也属于国际上第一类禁止贸易的濒危种。

鱼中珍品——中华鲟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鱼种,生活在河口海域,繁殖时期溯长江而上,至四川的合江和屏山一带产卵。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又有“长江鱼王”之名。中华鲟是经济价值极高的鱼类,肉味鲜美,鱼卵更是享誉中外的珍品——鲟鱼子。但说到“珍贵”,则因为它们是一种稀有的活化石。中华鲟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介于软骨与硬骨鱼之间。它的骨骼为软骨,尾部是歪型尾,全身披有坚硬的骨质磷,属于软骨硬鳞鱼类,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

中华鲟要经过十年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然后它们千里迢迢返回长江产卵。中华鲟每隔2—3年产卵一次,但一次能产100万粒卵。尽管如此,能够孵育出的小中华鲟数量却很低。它们沿河而下,回到海中成长发育,直至成年,才再回老家。

近来长江上兴建了拦江工程,阻塞了中华鲟及其他珍贵鱼类“回家”的道路。为保护鱼中珍品,保护这一活化石,有关方面正在采取解救措施。

最早的脊椎动物——文昌鱼

人们知道,动物界的进化,按着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这样的序列进行。但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两者之间必有中间类型把它们联系起来。19世纪俄国科学家科瓦列夫斯基研究了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发现,正是它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白,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一个最强有力的事实证据。为此达尔文对科氏的工作评价很高,认为“这是最伟大的发现,提供揭示脊椎动物起源的钥匙”。

文昌鱼身体很小,呈柳叶状,很少有超过8厘米长的,生活在离海岸较近,具有沙质水底的浅海中。它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埋在沙质的海底中度过的。文昌鱼没有头,没有偶鳍,身体分节十分明显,身上没有鳞片。

它的身体呈半透明状,因此在阳光较强的地方可以看到:它虽然没有脊椎骨,但却有一条纵贯全身、弹性强、能弯曲的脊索,位于身体背部,作为整体的内支架,它代表着脊椎骨的先期构造。在脊索的上方是神经索,下方是消化道。文昌鱼没有真正的脑子,除了对光线有较敏感的某种色素点之外,没有任何感觉器官。它前部两侧是鳃,鳃不直接向体外开口,而是开口在一个具特殊构造的围鳃腔里,这个腔通过腹孔与外界沟通。因此文昌鱼是通过鳃来呼吸的。鳃的结构比较复杂,是由纵横相连的非细胞的纤维质组成的,呈筐状。这种鳃不仅用来呼吸,而且还能从水底泛起的渣屑中滤取食物。这种极为原始的小鱼,虽然也有封闭的血管进行血液循环,但没有心脏。它的循环是由腹部血管中能够跳动的部分来带动,血液是无色的,血细胞也很少。

正常状态的脊椎动物,以鱼为例,有一条呈水平位置的长轴。前端是头,所有感觉器官都集中在它里边。脊椎不是由软骨就是由硬骨构成,沿着脊椎的两侧除肋骨外,还有成对的鳍,通过肩带和腰带与身体相连,用作导航和平衡,或者推动身体前进。脊椎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的脊神经髓、循环和消化系统的位置。脊神经位于脊索或脊柱的上方,而循环和消化则伴于脊柱下方。鱼类用鳃来进行呼吸,除了最原始的类型外,所有的鱼类都有颌,是由前面第三对鳃弓转变而来的。

把文昌鱼的结构与正常状态下的具有脊椎的鱼的结构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何等的相似。只要大自然把文昌鱼的结构稍微进行加工和改造,就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真正的鱼了。因此,文昌鱼构造上十分接近一切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它很可能在很早很早就出现了,但在漫长的时间里,由于它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所以在进化上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是,至少我们可以通过文昌鱼,看到所有现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在,内距今6亿年前的祖先大致是一个什么样子。

会飞的鱼

飞鱼是因为能在海面飞翔而得名。其实所谓的“飞”,不过是借助胸前的一对发达的胸鳍,在水面上滑翔而已。

飞鱼有一对相当大的胸鳍,其长度为体长的2/3。飞鱼在起飞之前,先是在水中以高速游泳,胸鳍和腹鳍都紧紧贴在身体的两边,好像一只潜水艇。当速度达到足以出水面时,胸鳍完全张开,像飞机的机翼一样。但是,此时的腹鳍在身体两边,尾鳍仍在水里。当飞鱼要离开水面时,尾鳍迅速而有力地拍打着水面,得到冲力,便腾空而起。飞鱼滑翔一段距离后,落入水面,尾部再次用力击水,身体又跃出水面,做第二次滑翔飞行。在通常情况下,飞鱼能连续几次飞行。飞鱼飞离海面的高度多在几米、十几米,滑翔速度为每秒20~30米,滑翔距离为数百米,顺风时,最远距离甚至可以达到近千米。

飞鱼在空中虽然不靠扇动胸鳍、腹鳍来增加飞行速度,但是利用鳍,可以控制飞行速度、方向。不论水平或垂直的方向,都能控制得很准确。所以,虽然飞鱼有时离船只很近,也不会碰撞到船上。

飞鱼为什么要飞呢?这主要是为了逃避大鱼的追逐。因为不少的凶猛鱼类如鲨鱼、剑鱼以及金枪鱼都经常追击飞鱼并吞吃它。飞鱼为了保存生命,就“练”出一身与众不同的飞翔本领。

飞鱼的视力极差,渔民利用它这一缺陷,投以诱饵。因为飞鱼爱吃海藻,渔民就在网的内侧系上一些海藻,撒到海里,懵懵懂懂的飞鱼看不出破绽,常常错把罗网当成佳肴丰富的乐园,最终成了渔民的捕获物。不过,有时飞鱼也和渔民开个小小的玩笑:飞鱼对汗腥、血腥的味道特别喜欢,有时它趁滑翔之际,抢走渔民的帽子和汗巾,然后投入水中。

会飞的鱼不止飞鱼一种。生活在地中海里的一种叫豹鲂的鱼,它全身为角质骨板,胸鳍相当发达。它能飞出水面0.3米,飞出20米远。还有一种生活在非洲热带水域里的鱼叫飞鲽鱼,当它离开水面,胸鳍张开的一瞬间,还会闪烁出五光十色的图案,与大海相辉映,十分诱人。

远游万里不忘家的大麻哈鱼

大麻哈鱼属于鲑科。它的老家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及图门江。每年的秋天,它们便雌雄鱼结伴而行,千里迢迢地从大洋中远游到它的出生地——内陆江河来繁殖后代。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大麻哈鱼原本是淡水鱼类,可是那里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河水干涸,食物日趋减少。于是,它们成群结队地往很远很远的海洋里游去。起初,不少鱼儿由于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而死了,但是,也有极少部分的鱼,顽强地活了下来。天长日久,大麻哈鱼在海洋里生活得很舒服,而且食物丰盛。按说,安心“定居”海洋岂不很好吗?说来也怪,它们的“思乡”观念很强,每年都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大江大河里去繁殖后代,这已成为“家规”,所以它们每年要出来进行一次艰难的旅游。

大麻哈鱼在淡水里孵化,待长到4~5厘米时,它们又集体返回大海,在大洋里无忧无虑地生活。过了4年左右,性成熟后,它们又一齐出发,返回出生地产卵。

有人目睹了大麻哈鱼的集体“北上”的精彩镜头:大麻哈鱼从海里出发,一路历尽艰辛。它们的普通游速为每小时35千米,但在生殖季节,能达到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即使遇到浅滩、瀑布或急流,它们也会拿出百折不挠的精神,一冲而过。它们一路上不进食,不休息,顶风破浪,一鼓作气地前进,前进!

行程几千千米,到达目的地后,它们还要忙着自己“动手”筑巢。因为雌鱼已经大腹便便,本来行动就很不方便了,再加上长途旅、行,已消耗了不少精力,建巢的工作就由雄鱼担任了。这时成双成对的大麻哈鱼已面目皆非。原来俊美的雄鱼这时背部高高隆起,上下颔也弯成了钩状,牙齿变得又大又长,简直变成一条丑鱼了。

在产卵区,有些雄鱼还要护理着雌鱼,不时地和其他雄鱼进行搏斗,从而又加倍地消耗了自己的体力。

挖好“新房”后,雌、雄鱼双双进入,过一会雌鱼便产下一堆亮晶晶的卵粒。

雌鱼由于过于劳累,还来不及多看几眼自己的小宝宝,就结束了生命。雄鱼因为疲倦不堪,加上进行“护妻”搏斗,精力已全部耗尽,不久也死了。

凶猛的剑鱼

剑鱼属于海洋中的凶猛鱼类,它的上颚延长,形成了一支“宝剑”,这支“宝剑”可厉害了,就像最凶猛的长尾鲨的尾巴一样。剑鱼平时生活在大洋深处,挺安分守己的,如果招惹了它,那么它就会不顾一切地向着“来犯之敌”(军舰、船只或其他海洋动物)猛冲过去,有时会因剑鱼的猛烈冲撞,弄得船毁人亡。这个时候,鱼类学家测定它的游速,每小时高速100千米。

剑鱼在鱼类的大家族中算得上是引人注目的,它那纺锤形的身体行动起来异常敏捷。两个背鳍长得也很奇怪,一个是又长又尖,另一个则短得让人看不出来。剑鱼的尾鳍又像一弯新月。剑鱼的身体表面为深蓝色,腹部浅蓝色,这种体色在一般沿海鱼类中是很少见的。

剑鱼的食物是一些小型鱼类。它们经常闯进鲭鱼群中,追捕猎物。因为鲭鱼喜欢群居扎堆,这正合剑鱼的心意。剑鱼闯进鱼群,并不马上追捕它们。剑鱼先是将身体放平,然后忽然从水中跃起,落下来,再跃起,又落下来,就这样几跃之后,一些鲭鱼已被震昏。就在此时,剑鱼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在鱼群中横冲直撞,它的“宝剑”大显了威风,不一会儿,十多条鲭鱼死在它的“剑”下。然后,剑鱼便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

有时,剑鱼还会在海上给正在航行的船只开一个不寻常的“玩笑”。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艘轮船正在大西洋作定期航行。突然,值班水手发出一声绝望的惊叫:“鱼雷!左弦发现鱼雷!”随后响起警报,船员们慌作一团。舵手转舵,改变航向,躲避射来的鱼雷。只见一个黑色的东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轮船冲过来。随之,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可是,轮船并没有发生爆炸。这时,人们发现,船体破了一个窟窿。原来,那不是什么“鱼雷”,而是一条大剑鱼和这只轮船开了一个玩笑。

一次,一艘军舰正在海上训练。突然一声巨响,水兵们一时不知出了什么事。经仔细检查,原来在船尾侧面的抛锚处有一尾剑鱼刺人船板。眼看着这条剑鱼正在挣脱欲逃,说时迟,那时快,也不知是谁用一根粗大的绳子准确无误地套住了它的尾部,大剑鱼被吊上了甲板。经测量,这尾剑鱼全长5.28米,其中“剑”长就有1.54米。体重为660千克。

有时在海上可以看到这种情景:一群鲨鱼把一头巨鲸围困在中间,它们用锐利的牙齿在鲸身上撕咬,不一会儿鲸鱼就昏迷过去。这时剑鱼也赶来了,用自己的“长剑”在鲸鱼身上左右乱拨,奇怪的是它却一口不吃,看样子它是专门为鲨鱼服务的。剑鱼的这种举动,至今令人捉摸不透。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