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器材的演变

感光材料的进步

对感光材料的研究由来已久。从火棉胶湿版、明胶干版、胶卷,到彩色感光材料的问世,摄影感光材料的研制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进步。

一、从湿版到干版

火棉胶湿版工艺,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初期。它的出现,使更多人走入摄影领域。在差不多整整20年时间里,火棉胶摄影法一直是唯一的实用摄影方法。

用明胶代替火棉胶,是在19世纪70年代。它使摄影者在每次拍摄前,不必自己准备感光材料。同时,它使摄影的曝光时间大大缩短,手持相机拍照成为可能。

明胶干版工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摄影方法的开始。

(一)火棉胶湿版工艺

1851年,是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在这年3月号的《克密斯特杂志》上,发表了一位不知名的英国雕塑家斯科特·阿切尔(Scott Archer,1813~1857)的“火棉胶摄影法”,结果在很短的时间里,这种摄影法就取代了以前的一切摄影方法。

火棉胶是一种粘性液体,用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而成。阿切尔发明的火棉胶摄影法,是先把含有碘化银的“火棉胶”涂在玻璃板上,并使它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玻璃表面。之后,立即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增强感光度。火棉胶越干燥,感光度就越低。因此,必须在火棉胶没干之前,将湿的玻璃底片装入照相机中进行曝光,然后立即显影和定影。这种方法,也称为“湿版法”。

火棉胶摄影法,比达盖尔式或卡罗式摄影法更为复杂、更不好处理,但是它有4个主要优点:

1.底片影像极清晰,可无限量印制永久性的、清晰的。

2.价钱低廉。

3.阿切尔没有对火棉胶摄影法实行专利,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4.它的光敏度比达盖尔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法都高。在室外拍摄风景或人像时,只需数秒或数十秒的曝光。在当时,这是曝光时间最短的摄影法。

火棉胶摄影法既具有达盖尔摄影法的清晰影像,又像卡罗式摄影法那样,能无限量地在相纸上印制价钱低廉的照片。它的出现,使这两种摄影法都黯然失色。几年之后,再也没有人拍摄达盖尔式或卡罗式照片了。

使用火棉胶摄影法,必须在拍摄现场制作底版。因此,风景摄影家外出时,除了携带照相机、三脚架和很多必要的镜头之外,还得带上一大堆器具:装着感光乳剂、显影剂、定影剂的大大小小的瓶子,天平、计量杯、尺、水盆、暗房帐篷等。在当时,一个摄影者一天所需的摄影材料,重达100-20磅之间。他们中的许多人,背着沉重的箱子,跋涉于拍摄现场。还有一些人则雇马车装载器材,如芬顿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就将马车分成暗房和寝室两个部分,坐着马车奔波于战地。

阿切尔发明的火棉胶摄影法,为摄影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没有为这项发明申请专利。1857年,44岁的阿切尔在贫困中去世。

(二)明胶干版工艺

自从火棉胶摄影法发明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索一种更好的涂布材料棗涂布后能“干”用的材料,以摆脱使用火棉胶时的种种不便。19世纪70年代,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棗明胶干版工艺问世。

明胶是用动物的骨和皮提炼成的透明胶体。在常温水中,明胶易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干燥时排除水分又恢复原状。明胶的这一特点,使它代替火棉胶成为感光剂的新载体,从而解决了以前使用火棉胶时,必须趁湿曝光、显影和定影的问题,使“湿版”变为“干版”。

1871年,英国一位医生L·马多克斯(Leach Maddox,1816~1902),在《英国摄影杂志》上介绍说,将含有溴化银的明胶乳剂配备好,趁热涂在玻璃板上,干燥时,化学药品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现象。冲洗时,乳剂将会适当膨胀,使显影液与定影液易于发生作用。同时,马多克斯还完整地公布了他的明胶乳剂配方。

马多克斯的发明,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人们发现,按照马多克斯的方法,在配制乳剂过程中,延长加热时间,可使乳剂的光敏度大大提高,并且,这种制成的溴化银照相干版,干燥后可贮存较长时间。于是,摄影者每次拍摄前,不必自己再动手配制和涂布乳剂,而可以在商店中买到制好的、装在盒子里随时可用的干版。

用干版拍摄的影像质量,同火棉胶一样,都非常好。同时,在使用上,有3个重要优点:

1.外出拍摄时,不必再携带暗室帐篷和化学药品。已拍摄的底片,可以回家再冲洗或请人代冲。

2.明胶干版感光速度快,在室外,曝光时间可缩短到几十分之一秒。摄影者可以手持拍摄,三脚架不再是必需的了。

3.明胶干版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工厂制造的干版,比自己配制的更稳定,质量更好。

明胶干版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要求胶片感光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时,各胶片生产商在推销时,都宣传自己的产品是“特快”的,而究竟快到何种程度,却难以说清,这使得它在拍摄后送往别处冲洗时,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它的感光速度快,要求照相机准确地控制“快速”的曝光时间,而要控制曝光,首先就必须确定胶片的感光度。

1890年,英国的两位科学家F·赫特(F·Hurter)和C·德里菲尔德(C·Driffield),用感光特性曲线,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感光乳剂速度系统,使此后生产的各种感光材料,都能标明可靠的“H和D乳剂速度数字”。随后,曝光计算表和测光表也制造出来了。

进入20世纪后,又产生了DIN和ASA两个感光速度系统(DIN由“德国工业标准”1931年制定,ASA则由“美国标准协会”1942年制定)。198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将DIN和ASA两个系统,合并成为国际标准感光速度--“ISO ”。

明胶乳剂还可以涂布在相纸上。19世纪中期,英国“利物浦干版和图片公司”根据这一特点,研制出能快速感光的溴化银相纸。这种相纸,在煤气灯放大机上就可以进行放大了。

明胶干版的优越性,使它在世界上迅速流行。随着生产明胶干版的公司纷纷出现,湿版工艺很快被冷落,悄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胶卷的出现

在明胶干版广泛应用之后,对感光材料进行改进的探索仍在继续。人们发现,以玻璃为片基的明胶干版易碎、笨重,于是,开始寻找一种既比玻璃板轻又易于弯曲的材料作为片基。

1887年,美国牧师、摄影爱好者汉尼巴尔·古德温(Hannibal Goodwin,1822~1900),花了十年时间,成功地把感光乳剂涂布在赛璐珞(一种硝化纤维素塑料)薄片上,从而使以往用玻璃作为片基的干版,成为易于携带的软片形式。

与此同时,伊斯曼干版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也在对玻璃片基进行改进。1888年,伊斯曼干版公司以白纸条作为片基,生产出最早的软片胶卷。这种纸胶卷被称为“美国胶卷”,可拍摄100张直径6厘米的圆形负片。拍摄完的胶卷冲洗后,要将乳剂从纸基上剥下来,夹在玻璃中印相片。由于工艺繁复,摄影者自己难以加工,必须寄回伊斯曼干版公司处理。同时,用白纸条作为片基的胶卷,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印片时,纸张的颗粒很容易显现在照片上。

1889年,伊斯曼干版公司更名为“柯达干版与胶片公司”,并改用赛璐珞作为片基,批量生产胶卷。这种以赛璐珞为片基的胶卷,很快便风靡全球,10年后,全世界约80%的胶卷产自柯达。

以赛璐珞为片基仍有许多缺点,特别是硝化纤维极易燃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1930年,人们改用醋酸纤维作为片基。醋酸纤维不易燃烧,被称为“安全片基”,并沿用至今。

三、彩色摄影登场

在感光材料的技术变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是彩色摄影技术的成功。在摄影术发明之初,照相机只能拍摄黑白影像。人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胶片上把“天然”的色彩记录下来。

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是由法国的阿梅代·芒特摄制的。在这幅照片上,作者写道:

彩色石印术1856。

由三张印版用彩色石印术复制而成。三张印版分别是黄色、蓝色和红色。

照片上,坐着的人名叫马内,旁边站着的人是贝尔特·莫里索。马内这年24岁,要离开她的老师托马·库蒂尔远走他乡。分别之际,芒特为她摄制了这张彩色照片。

芒特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也是当时最著名的日光胶版雕刻专家。在彩色摄影方面,芒特作过大量的研究。他曾在一本有关摄影术的小册子里写道:

我认为可以断言,把一切东西的自然色彩摄录下来,这并非是异想天开,因为我们所做的大量实验使我们可以指望,现代科学必将揭开大自然的这一奥秘。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思韦尔(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对彩色摄影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1861年5月17日,马克思韦尔用放映幻灯的方式,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幅全彩色影像。在这次著名的实验中,他将同一个物体,分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镜,拍摄出三张幻灯片。然后,用三个幻灯机各配上相应的滤镜进行放映。当三个影像准确地重叠在屏幕上时,原物上所有的颜色就重现了出来。

马克思韦尔的演示,验证了三原色理论和加色法原理,为现代彩色摄影理论奠定了基础。

1868年,法国科学家D·迪·奥隆(Ducas du Hauron)提出了一整套彩色摄影理论,并按照减色法原理成功地制作了透射的和反射的彩色感光材料。他在《彩色摄影及其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书中写道:

我可以把一幅影像分解成三张不同彩色的画面:一张为红色、一张为黄色、另一张则为蓝色。原来的图像表面上是单一的,但实际上是由三种色彩构成的。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如果我分别用照相机照出一个物像的三张不同颜色的照片,那么,我只要把这三张照片混合成一张彩色照片,其结果就会同实物的色泽完全一样。

画家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把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按适当的比例调和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几乎所有的色彩。

遗憾的是,迪·奥隆的想法在当时无法付诸实施。因为在19世纪60年代,没有摄影材料能对红色感光。将一个红色滤镜加在镜头上,拍摄出来的影像十分淡薄,甚至毫无影像。因此,直到1873年12月,德国化学家H·W·乌盖尔(H·W·Vogel)发现光谱增感方法,彩色感光材料的制造才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最先在市场上出售的彩色片,是1907年法国卢米埃尔(Lumiere)兄弟创造的“天然彩色感光干版”。这是一种透明正片,在黑白全色乳剂上,涂有一层由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的细微颗粒。这些彩色颗粒,起着一种滤镜的作用,使透明正片的影像,获得正确的颜色。不过,这种彩色片,有两个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由于颗粒的过滤关系,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大约是拍摄黑白照片时的40倍左右;二是它不能印制成彩色照色。所以,这种彩色片未能普及。

1912年,德国化学家提出在胶片上涂布三层乳剂的设想,即在胶片上涂上三层感蓝、感绿和感红的乳剂。然后,在冲洗过程中,将每层的影像变为正像,并使每层都有鲜明的色彩。这样,就可以获得一幅色彩丰富的幻灯片。

经过反复探索,柯达公司终于根据这种方法,在1936年生产出第一个涂有三层乳剂的“柯达彩色片”。次年,阿克发生产的“阿克发彩色片”问世。这些彩色胶片光敏度高,拍摄的照片色彩鲜艳,使彩色摄影真正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照相机的改进

摄影术的发明,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并掀起了照相机研制的热潮。

1839年到20世纪20年代,是照相机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期间,照相机由最初的木制暗箱发展成金属机身,出现了机械快门,镜头也由单镜片发展为多镜片组合形式。柯达一号照相机的出现,为摄影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徕卡照相机问世,标志着照相机的发展进入了小型化阶段。

一、早期照相机

在摄影术发明的初期,先驱者们使用的相机,不过是一个自制的装有透镜的木盒子。法国发明家尼普斯,就是将涂有沥青的锡片放在暗箱的成像面上,让光线通过装置在封闭木盒上的透镜,经过长时间的曝光,拍摄了世界上的第一幅照片。

1839年,达盖尔摄影法公布后,巴黎商人基罗(Giroux)制作出用于银版法的照相机。相机的机身,是两个套在一起,可以前后移动调节焦距的木质方盒。镜头是谢瓦利耶磨制的“沃拉斯顿”消色差透镜。由于曝光时间太长,这种相机主要用于拍摄风景、建筑和其他静止的物体。

相机用于人像摄影,直到1840年,美国纽约的沃尔科特(Wolcott)发明“镜式照相机”后才成为现实。这种经过改良的木制相机,在箱子的正面留有开口,把射进来的影像,照在一块大的凹面镜上,接着又反射到约5×6厘米的感光版上。最后拍摄出的画面,虽然较小,但影像较为明亮。

与此同时,德国的福伦达照相机也被制造出来。该相机采用圆锥体金属暗箱,镜头是由匈牙利数学家匹兹沃尔(Petzval,1807~1891),应福伦达(Voigtlander,1812~1878)的委托,首次用数学方法进行设计的。福伦达相机拍摄直径3.5英寸的圆形照片,曝光速度比当时的任何镜头都要快30倍。福伦达照相机的说明书上写道:

冬天的阴暗天气,3分30秒;在晴朗天气的阴影下,1分30秒~2分;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40~45秒。

福伦达照相机在1841年元旦推出后,大受欢迎。在1890年蔡斯(Zeiss)发售鲁道夫(Rudolph)研制的肖像散镜头之前,福伦达相机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照相机。

二、形形色色的照相机

1844年,住在巴黎的雕刻家兼摄影家F·马顿斯,研制成功了全景摇头照相机。这种相机依靠镜头的旋转,拍摄角度可达150°。马顿斯用它在5×17.5英寸的银版上,成功地拍摄了《巴黎景观》等风景照片。后来,这种相机也常用来拍摄团体照片。

1851年,D·布鲁斯特(D.Brewster,1781~1868)发明了一种能拍摄立体照片的照相机。使用这种相机时,只要把被摄物体左右稍加变动,并拍摄两次,就能透过立体镜看到具有立体感的照片。不过,这种拍摄方法,仅限于拍摄静止的物体。

两年后,曼彻斯特的J·B·丹塞(J·B.Dancer,1812~1887)和巴黎的A·柯涅特(A.Ouinet),在单镜头立体照相机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这种相机,镜头相距65毫米,能一次拍摄两幅并列的照片,相当于两只眼睛所看到的景物。看照片时,要使用“双眼看相镜”,使左眼只看到左边的照片,右眼只看到右边的照片。于是,两眼看到的照片,便汇合成一个立体影像。这种立体影像,前景中的物体非常突出,而背景中的物体则显得很远。

1854年,法国人像摄影家A·迪斯德里(Adolphe Disderi)发明了多镜头照相机。它装有4个镜头、在一张底片上可拍8幅画面,如果镜头各自的焦距不同,还可以同时拍出全身、半身和头部特写等不同景别的照片。它的出现,带来了“名片肖像”的流行。

大尺寸的照片,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而早期摄影,照片放大又极为困难,因此,要想获得大幅照片,摄影者必须依靠大型照相机。早期的照相机,机身一般较大。其中,1860年由齐伯尔(Kibble)所制造的照相机,堪称世界之最。这是一架带有车轮,必须用马拉着走的庞然大物。它使用的玻璃底版为44×36英寸,每块重达44磅。

40年后,这一记录被一架外号为“猛玛”(古代一种巨象的名字)的巨型照相机打破。这架相机重635公斤,由15人同时操作,可以拍摄长2.4米、宽1.4米的画面。它的每张玻璃底片,重达225公斤,需要45公斤药液冲洗。当时,美国芝加哥奥尔顿铁路公司,为了把一列最新型的豪华火车,全部清晰地照到一张照片上,特别订制了这架照相机,并为它专门设计了铁路货车运输。这架相机仅仅使用过一次,拍摄的惟一一张照片,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世界第一大奖”。

在拍摄大幅照片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忘记研制携带方便的小型照相机。1858年,英国的T·斯卡夫(T·Skaife)发明了一种“手枪式照相机”。这种相机形似手枪,装有一个成像特别清晰的镜头,能拍摄直径1.5英寸的快照。拍摄时,只要扣动扳机,橡皮开关就会引发自动式弹簧,镜头便随即开启。一次,斯卡夫使用这种相机,对准维多利亚女王拍摄时,竟引起一场误会,险些以“谋杀女王”的罪名而遭逮捕。赫谢尔曾在评价这种相机时写道:

用这种相机拍照,简直就像紧急射击。

也许,赫谢尔从中受到了某种启示,在这一年,他最先提出了“快照”一词。

三、“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

1888年,美国的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1854~1932)研制出了“柯达一号照相机”。在推销这款相机的广告词中,他这样写道:

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

“柯达一号照相机”的出现,使一般人用它来拍摄照片,成为了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而在此前,摄影还是一门很原始的技术。尽管在当时,相机、镜头、感光乳剂,所有这些必要的东西都有了,但却没能将它们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易于操作的拍摄系统。

“柯达一号照相机”体积小,便于携带,能手持拍摄。照相机内,事先装有一卷6米长的感光材料,能拍100幅直径为6毫米的圆形照片。只要把照相机对准被摄体,给快门上弦,然后,掀动快门曝光,一幅照片就拍摄下来了。拍好后,摄影者不必自己动手配制药水和冲洗,只需将照相机寄回柯达公司冲洗。冲洗好的照片,将和重新装上胶卷的照相机一道再寄回来。3年后,伊斯曼又研制出摄影者可以自己装卸的胶卷。

伊斯曼为什么要选用“柯达”(Kodak)作为商标呢?1906年9月15日,他在写给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朋友的信中,作了这样的解释:

关于“柯达”这个名字,它纯粹是几个字母的组合。整个名字,或者其中的某几个字母,绝不是现成单词的派生,也绝不是随意挑出几个字母,以满足产品销售的需要。我认为“柯达”有几个特点,字母少,不易拼错,否则会影响它的声誉。“柯达”这个名字具有生气,也有独特个性,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各种各样的外国商标法的要求。

后来,1920年,他在一个公开声明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说:

我喜欢K这个字母,它表示一种事物的突出部分和尖端,具有坚固、锋利的特征。我想用5个字母组成一个词,前后都用K,中间任选其他3个字母,最后这5个字母拼凑的结果是Kodak。

伊斯曼推出的“柯达一号照相机”,把摄影简化为“只按快门”的单纯动作,为摄影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之真正走进社会,走进大众。仅在当年,伊斯门就售出了13000台这种相机。12年后,英国已经有400万人使用这种轻巧的照相机了。当时的《威尔逊摄影杂志》在谈到这种新的照相机时说:

不过一年多一点,世界就都知道有一种称为“柯达照相机”的黑色小匣子。在它轰动一时的短短时间内,这个小匣子就使得数以千计的人爱上了摄影,它的别致的名字也家喻户晓了。

四、徕卡的诞生

胶卷的问世,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从此,照相机的发展进入了小型化阶段。

1914年,德国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879~1936),经过多次的试验,用手工制作出了两台全金属的小型相机。这种被称为徕卡“原型”的照相机,重约500余克,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是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照相机。由于它最先采用标准的35毫米胶卷,拍摄24×36毫米的照片,巴纳克被尊为135照相机之父。

此后十年,徕卡“原型”不断改进,日趋完善,于1924年制造出了第一批6台徕卡照相机,并于次年由莱兹公司投入生产,供应市场。这种相机,正式取名为“徕卡”(Leica),与“原型”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进。它装有一只由5块镜片组成的埃尔玛镜头,光圈f 3.5、焦距50毫米,平视取景,并实现了上快门与输片连动,快门速度从1/20秒-1/500秒。

徕卡的问世,使摄影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拍照,为近代新闻摄影奠定了基础。

然而,徕卡在1925年成批生产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这是因为当时的胶卷,影像分辨力较低,照片放大后,颗粒显得很粗糙。这种状况,延续了十几年的时间,直到胶卷乳剂质量显著提高,才得到改变。

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摄影者和其他专业的手持相机摄影者,大多使用一种名叫“儿玛诺”(Ermanox)的照相机。这种1924年由德国德累斯顿埃尔曼工场生产的中画幅相机,底片尺寸为6.5×9厘米。它装有一只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f/1.8镜头,使用这种相机,可以利用室内现场光,快速地进行抓拍。

“儿玛诺”相机,曾在新闻摄影领域大显身手。后来,由于胶卷性能不断改进,这种较为笨重的相机逐渐淡出。此后,人们纷纷选择徕卡作为拍摄利器,用它拍摄了无数的新闻摄影佳作。

为表彰奥斯卡·巴纳克对新闻摄影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1979年,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决定,自该年起,在一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增设一项特别奖--“奥斯卡·巴纳克奖”。这个奖金金额最高的奖项,将授予那些最具洞察力和表现力的系列照片的作者。

摄影传入中国

最初的传播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一些介绍摄影的书籍和刊物,它们把系统的摄影理论和技术介绍给人们,促进了摄影在中国的传播。

一、《格术补》与《摄影之器记》

1844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先后完成了两部摄影光学著作-《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

《格术补》是一本论述光学的专著,它继承我国古代学者的光学研究成果,对光学定义进一步进行论述。其中,尤其注重于各种透镜原理的讨论,并列出了透镜计算的公式,为摄影器的制作提供了设计依据。此外,书中还谈到了望远镜、显微镜的制法。

《摄影之器记》是记录邹伯奇制作绘画暗箱过程的笔记著作。邹伯奇在书中说到,他受《梦溪笔谈》中光学知识的启发,根据“前壁开孔,影承后壁”的光学原理,反复思索做了一个木箱,箱前开孔,孔上安透镜,名曰“摄影之器”。

《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都是非常严谨的学术论文。当它们公布于世时,摄影技术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内开始出现了一些介绍最新摄影方法的书籍。因此,这两部著作在当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它们在我国摄影史上,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脱影奇观》

1873年,我国出版了第一本摄影专著《脱影奇观》。这本书的作者德贞(1837~1901),是一位酷爱摄影,兼通中西文理的英国医生。

德贞1860年来到中国,曾任英国驻华使馆的医师,并受聘于清政府开办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一同文馆,教授生理和医学。后来又担任京都施医院院长,在此期间,他不断地在院办的一种中文杂志《中西闻见录》上,发表一些有关摄影知识的译文。人们知道他精通摄影术后,纷纷找他拍照或讨教照相之法。于是,德贞决定利用行医之余,将照相之法写成一本书。

《脱影奇观》为木版线装刻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分装四册。该书在讲授摄影术时,力求实用、全面,以适应中国读者的需要。书中介绍了达盖尔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湿版摄影法等早期摄影方法,供读者自己比较、选择,并且配备了一些有关的插图。最突出的是,药品名称一律采用中英文对照,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随着照相材料和摄影方法不断更新,德贞还补充刊印了“续编”一册。

《脱影奇观》是一部完整的摄影技术工具书,它揭开了摄影术的奥秘,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使人能够通过自学,掌握摄影技术。因此,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三、《色相留真》

继《脱影奇观》之后,中国近代化学家徐寿(1818~1884),和英国人付雅兰合作翻译了一本摄影专业书籍《色相留真》。

《色相留真》是第一本由中外学者合作翻译的摄影书籍。全书分为划玻璃、洗玻璃、敷蛋白、直光平光、镜箱、暗房内显影、显影药、护影药、印相纸、干照、透明相、瓷片照相、印箱、纸相印边、游戏显相和山水等章节。书中还谈到了当时新出现的明胶干版法,但由于这种方法还处在实验阶段,所以书中介绍说:

现在肆中所售好山水之片,俱为湿法所照,又欧洲各国博物院中所存之相,用干法者极少,或因照相家喜用旧法,而疑各新法或干法不及湿法之稳。

《色相留真》译出后曾以《照相略法》为题,于1880年,在介绍自然科学的杂志《格致汇编》中连载,成为19世纪著名的“西学”著作。1887年再版时,书中又增加了两段内容,一段介绍照片放大的方法,另一段介绍照相石版印刷技术。

早期摄影活动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摄影这一舶来品,也是随着外国摄影师来华拍照,而在中国传播开来。

从此,摄影进入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甚至禁卫森严的宫廷。

一、最早来华拍照的外国人

法国人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是第一个把摄影带到中国来的人。1844年,他以法国海关检察官的身份,随法国贸易谈判团来到中国,参加中法《黄埔条约》的谈判。

在中国期间,埃及尔用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拍摄了两国代表的肖像。他们是法国代表拉萼尼和两广总督耆英。耆英后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他曾和英、法、美、葡等国的使臣互赠“小照”。这张照片即为埃及尔所摄,此时距达盖尔摄影法公布仅五年,是最早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此外,他还在广州、澳门、香港等地拍摄了不少城市风光和街景。在广州,他拍下了码头和城市的实况,并拍摄了洋行买办潘仕成的肖像及其庭院、别墅的照片。

埃及尔于1845年6月回到法国。他在中国拍摄的部分照片,在1848~1853年的法国报刊上陆续刊用,有的还收进了1920年出版的法国摄影史。

埃及尔在中国拍摄的这批银版照片,以及他本人亲手写的文字说明,现保存在法国巴黎市郊的摄影博物院,共有36幅。这些照片,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受到人们的珍视和收藏。

二、罗森随美国舰队拍摄

1854年,我国早期摄影师、美国摄影家伊·布朗的助手罗森,随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登·柏利率领的舰队,对日本进行了历时半年的采访摄影。

1854年8月7日,罗森回到香港。他以日记方式,把他随美国舰队采访拍摄的情况,在香港中文月刊《遐迩贯珍》上连载发表。

罗森在日记中写道,他在日本下田逗留了一个月,曾多次到大安寺参观拍摄。当时的日本,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甚至不及中国。人们几乎对摄影一无所知。罗森还写道,美国送给日本的礼物中有照相机一具,当地官民见到后,“人多称奇”。这些文字记载,是不可多得的早期摄影师拍摄手记。

三、比特的战地纪实摄影

费利斯·比特(Felice Beato),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作为战地摄影记者,比特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地摄影工作。1860年,他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至今仍经常被各国采用。因此,比特被誉为“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之一”。

比特在中国的拍摄活动,国外的资料有这样的记载:

当欧洲士兵由于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之后,拒绝加强通商的条约而对中国人进行残忍报复的时候,一位徒步旅行的幸运的摄影师费利斯·比特正好在场……

他跟随向北京进军的英法远征军,拍摄了象堡垒一般的皇城,和沿途堆积尸体的一些令人难忘的凄惨照片,担任防守任务阵亡的中国士兵,趴在一个要塞城堡上,旁边摆着他们原始的土炮和弓弩。

比特在中国只呆了一年时间,但却留下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如直接表现残酷战争现场的《失陷的大沽炮台》(1860年8月摄),报道英法联军侵华活动的《联军占领下的广州镇海楼》(1860年4月摄)《北京联军驻地》(1860年10月摄)等。

四、汤姆森镜头中的旧中国

1873年,一本名为《中国和她的人民》的摄影集,在英国出版。作者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1837~1921),出生于爱丁堡,是英国著名的“街头摄影家”。这本摄影集收录了他1862年和1869年两次来到中国,拍摄的200幅照片。

《中国和她的人民》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既有表现中国锦绣河山、城市风光的作品,也拍摄了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既有洋行买办的私人园林,也有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状况。这些照片,所表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辛酉政变后的恭亲王,贵族妇女,集市上待雇的贫民,吸食鸦片者,瘦弱的更夫,戴木枷的囚犯,以及剃头、修脚、拉洋片等手艺人,都成为汤姆森的拍摄对象。

影集中的照片,每幅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这些说明都是在拍摄过程中访问记录下来的。如《广东旧工厂场址》这幅照片,画面上洋楼与四周破烂的草屋形成了强烈对比。

拍摄街头小景,是汤姆森的特长。《广州闹市一角》和《九江街头小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利用占据画面时垂直线条,表现了广州市内商业区林立的店铺,各种牌匾密集交错的繁荣景象;后者则选取了街头有代表性的四种商贩,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光线运用,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风俗画卷。

此外,在中国期间,汤姆森还出版了《北江风光》和《闽江风光》两部摄影集,对扩大摄影在中国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清宫摄影

摄影术传入中国初期,曾被清朝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异端邪术”。因此,紫禁城内严禁摄影,摄影器材和摄影师都难以进入宫廷。直到20世纪初,情况才稍有改变。慈禧太后晚年被摄影的巧妙所吸引,借它来寻欢作乐。于是,有个叫裕勋龄的人被召进宫中,专门给慈禧太后拍照。

裕勋龄,汉军正白旗人。其父裕庚公爵早年曾任外交官,出使日本和法国。裕勋龄曾随父母弟妹一起旅居国外,接受西方教育。在法国陆军学校留学时,他开始学习摄影,并拍摄过一些新闻照片。1902年末,裕勋龄带着自己的全套摄影器材,随家人回到北京。

1903年,裕勋龄进入宫廷,成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由于慈禧喜爱照相,裕勋龄受到格外的优待。因为跪着够不着照相机,慈禧特准他在照相时免跪。同时,他还是个近视,不戴眼镜就无法对光,所以慈禧又特许他戴眼镜(宫里规矩,在慈禧面前是不准戴眼镜的)。

在任宫廷摄影师期间,裕勋龄为慈禧拍摄了不少“御照”。这些照片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人全身照,其中有穿朝服的,也有穿便服的。二是宫闱生活照。三是化装娱乐照,有的在室内拍摄,有的在水上乘坐画舫拍摄,人物多少不等,场面也大小不一。慈禧的化装照,大多扮作观音,布景或屏风上钉着“普陀山观音大士”的牌子。

慈禧照相时往往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内务府的档案中,保存了一次慈禧为拍化装照传下的口谕:

七月十六日海里照相,乘平船,不要蓬。四格格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屋绷。莲英扮韦陀,想着带韦陀盔、行头。三姑娘、五姑娘扮撑船仙女戴渔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着带行头,红绿亦可。船上桨要两个。着花园预备带竹叶之竹竿十数根。着三顺预备,于初八要齐,呈览。

由此可见,当年慈禧照相是经过内务府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的。

除了裕勋龄之外,慈禧还曾诏在华的日本籍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到颐和园拍摄“簪花小照”。作为拍照的酬劳,慈禧赏给山本赞七郎黄金二万两。一张照片花费二万两黄金,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记录。慈禧的奢华,由此可见一斑。

早期人像摄影

中国的人像摄影,一开始就涌现出众多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他们潜心研究摄影技艺,努力开拓经营业务,创办了一批享有盛誉的著名照相馆。

一、中国照相业的先驱

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最早的职业摄影师。他们利用所学的摄影技术,从事照相业,成为中国照相业的先驱者。罗元佑、赖阿芳、梁时泰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罗元佑

近代学者王韬曾在《瀛杂志》中说:

西人照相之法盖即光学之一端,而参以化学……法人如李阁朗、华人如罗元佑,皆在沪最先著名者。

这段话中所提到的罗元佑,是咸丰年间(1851~1861)上海著名的人像摄影师。

罗元佑,广东人,原为上海道台吴健彰属下的会计。1856年,他辞去官职,另谋生计。当时上海从事专业摄影的人很少,只有法国人李阁朗经营摄影。于是,罗元佑决定学习照相。他先是向外国人学习,学成之后就自己开办照相馆。罗元佑的技法纯熟,价格也便宜,所以在上海很受推崇,社会各界人士都喜欢请他拍照。罗元佑曾给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拍摄过肖像,他还把二人的照片挂在店内,用作宣传。

(二)赖阿芳

赖阿芳,广东人,香港早期职业摄影师。

1859年,赖阿芳在香港皇后大道开设了一家“摄影社”,专拍人物肖像。店门前挂出“摄影家赖阿芳”的巨幅招牌,很引人注目。赖阿芳还雇了一个葡萄牙人帮忙,以招揽来香港旅游的欧洲顾客。

由于当时香港的照相馆数量很多,照相业竞争非常激烈。1860至1877年,香港共有11家照相馆破产,而赖阿芳的摄影社却一直生意兴隆,连续营业82年之久。

赖阿芳的摄影技巧,被公认为第一流水平。英国著名摄影家约翰·汤姆森,就曾赞扬过赖阿芳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此外,赖阿芳在艺术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肖像作品在造型和画面处理上,不应该完全按照自然中的面貌。他还认为,由于审美习惯和外国人不同,中国人拍摄肖像要求画面平衡和对称。因此,赖阿芳的作品不仅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它所体现的风格也使外国人产生新鲜之感。

除了拍摄人物肖像,赖阿芳还擅长风光摄影。他拍摄了许多精湛的作品,有《香港风光》、《香港风帆》、《广州街道》等。这些照片,当时是作为纪念品向来港旅游的游客出售的。

(三)梁时泰

梁时泰,广东人,同治、光绪年间先后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开办照相馆。

梁时泰从业多年,技法熟练,且深知封建官僚的口味,所以,他经常出入宫廷,为一些王公大臣拍照。梁时泰曾为醇亲王拍摄过许多肖像。其中,署名刊出的有两幅。一幅拍摄于1886年,画面中醇亲王身着便服,站在一只鹿的旁边。照片上还盖有“皇七子和硕醇亲王渤乘风”和“东朝御赐思合符契”两方印鉴。这种装饰同我国古代的“行乐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幅照片摄于1889年,是醇亲王与其子载涛的合影。画面中醇亲王便服而坐,载涛旁立,饰以花瓶、书籍、盖碗。这张照片也采用了中国传统书画的装裱形式,上方题“赏戴头品顶戴花翎载涛三岁”,下方题“光绪十五年清和月粤东梁时泰照”,中下方为“醇亲王五十岁照相”。

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时泰还为美国总统拍过照片。1879年(光绪5年)5月17日,刚卸任的美国总统格兰特,乘船来到上海,对中国进行私人访问。格兰特在沪期间,拜访了北洋大臣李鸿章,梁时泰以其在照相业的声望,被特准为这次会见进行拍照。就这样,梁时泰拍下了格兰特与李鸿章二人具有历史价值的合影照片。

此外,梁时泰曾在北京拍摄过一些风光静物照片。如《北海承光殿中之宝座》、《宫苑之琉璃牌坊》等。他所拍摄的“宝座”,注有“光绪十三年粤东梁敬照”字样。这表明当时入宫拍照并不容易,他是诚惶诚恐地怀着敬意拍摄宝座的。这些老照片,在40多年后才公诸于世,在《北洋画报》上署名陆续发表。被人们誉为“弥可珍视”、“名贵非凡”的“中国初有摄影之创作”。

二、著名照相馆

19世纪末起,中国各大中城市,都有一些著名照相馆。北京有丰泰、中国,广州有艳芳,天津有鼎章,上海有耀华、王开等等。这些照相馆或以质量取胜,或以服务驰名,或以其涉及到一些重要人物或事件而名扬中外。

(一)丰泰照相馆

北京第一家照相馆-“丰泰”照相馆,开办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其创办人是从日本学成归国的任景丰。丰泰照相馆规模较大,职工达十多人,曾先后聘用摄影师刘京伦、徐子和等人。在拍摄方面,丰泰做了许多尝试,以拍戏照,合影而闻名京城。

1929年6月9日,京报《图画周刊》刊登了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演员便装像。照片为清末田际云、朱素云、路三宝中年时的合影,原题为:

光绪二十年照于琉璃厂丰泰照相馆。

该照片摄自1894年,是现在可见到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最早的照片。

除了拍摄戏照,丰泰照相馆还尝试拍摄戏曲电影。为此,任景丰向德商祁罗浮洋行,购买了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一架,胶片十四卷,开始了拍摄电影的筹备。1905年秋天,在丰泰照相馆的露天院里,电影《定军山》开拍了。这是一部戏曲纪录片,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丰泰照相馆技师刘京伦担任摄影师。影片共拍摄了三天,包括“舞刀”、“交锋”、“请缨”等场面。

《定军山》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之后,丰泰照相馆又接连拍摄了7部影片,直到一场火灾使丰泰元气大伤,才停止拍摄活动。

(二)艳芳照相馆

广州艳芳照相馆,由清末经营银号的黄若云等集资开设。

艳芳照相馆主要拍摄人像和家庭合影,也拍摄大型团体合影。由于拍摄质量好,艳芳在广州、港澳和海外侨胞中享有盛誉。有的顾客儿童时代在艳芳照相,多年后又扶老携幼重回艳芳,拍摄“全家福”作为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艳芳还为几位名人拍过合影。早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的合影,不少是艳芳所拍。如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永丰舰上与宋庆龄女士等人的合影。艳芳照相馆还将一幅孙中山先生的大半身肖像,放大到36寸并精心修饰,悬挂于大厅供人瞻仰。

1927年,鲁迅先生在中山大学任教时,也曾到艳芳照相馆拍照。鲁迅将这件事记入日记中:

九月十一日,晴。下午蒋经三来同往艳芳照相……

这张珍贵的照片,现陈列在广州鲁迅博物馆。

(三)鼎章照相馆

天津的鼎章照相馆,前身是广东人黄国华创办的“恒昌”照相馆。

后来,由天津盐商王奎章出资,摄影师王子铭接管了“恒昌”,并于1904年更名为“鼎昌”。由于扩大了规模,添置了新式布景,鼎昌照相馆在天津一跃居于首位,专为上层社会的名流拍摄肖像。

1912年,王子铭去世,鼎昌由该店学徒王润泉、李耀亭接管,改名“鼎章”。此后,鼎章照相馆再次扩大规模,营业蒸蒸日上。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鼎章照相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当时,其他大照相馆都是采用流水作业,拍照、洗片、晒印、放大各有专人负责,互不联系,因此照片质量不易保证。而鼎章照相馆多年的做法是:施行专人合作,把拍摄和后期加工看作一个整体,各个环节互相配合。这种方法,不仅保证照片质量精良,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艺术风格,从而深受各界人士好评。

鼎章照相馆曾经为许多名人拍摄过照片。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期间,曾多次和老师、同学一起在鼎章照相馆拍照。1920年初,周恩来等学生领袖因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被当局拘留。7月出狱时,受到天津学界的隆重欢迎。鼎章照相馆闻讯后,立即派摄影师赶到现场,免费为出狱代表拍摄合影,以示支持。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最后一幅照片,也是鼎章照相馆拍摄的,时间是1924年12月4日下午,地点在天津曹家花园。

(四)耀华照相馆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上海在短短的50年内发展成为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照相业也兴盛起来,居于南方各省之首。上海照相业中有四家最大的照相馆,号称“四大天王”。其中,最有名的是“耀华”照相馆。

耀华照相馆是摄影师施德之创办,在上海颇有名气。庚子年之后,耀华照相馆分为东、西两馆。东馆设在“抛球场”,由施德之主持拍照。因为慕名而来的人很多,施德之不得不申明每天上午只拍三个小时。施德之通晓化学,对摄影用光很有讲究,他主张影调有深浅变化,以突出主体的立体形态。这一主张,突破了中国摄影师只用平光照明的传统。施德之擅长放大巨幅照片,使人物肖像更加传神。此外,他还拍摄了不少着色的仕女照片,很受顾客欢迎。

西馆设在“跑马场”,室内装饰极为华丽,由施德之的女儿任摄影师。当时照相馆女摄影师在国内还没有,耀华首开此先例,并宣扬:

以女子而为妇人照相,深合男女有别之礼。

施德之的女儿也精通摄影,“其技之精,不亚于乃父”。父女二人共同经营照相馆,在当时传为佳话。

(五)王开照相馆

王开照相馆,也是上海的一家著名照相馆。它的店主名叫王炽开,所以取名“王开”。

1927年,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选拔赛,运动会主办者用招标的方式,招商承包运动会的各项体育摄影。

王开照相馆用高价投标,获得了远东运动会的摄影权。“王开”选派技术高超的摄影师,组成四个小组赴运动会拍摄。这些摄影师,活跃于运动会的各个角落,他们运用新式的小型照相机,抓拍到许多比赛时的精彩镜头。“王开”把这些照片连夜冲洗出来,以低价出售给各家报馆,条件是必须在刊出的照片下面,印上“上海王开照相”的字样。

由于远东运动会的巨大影响力,各家报馆都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王开照相馆拍摄的体育照片,自然受到报馆的青睐。1927年8月27日至9月7日,上海《申报》刊登体育照片49幅,其中有37幅是王开照相馆拍摄的。“王开”因此名扬全国。

王开照相馆以质量高,价格低,服务态度好而闻名。当时,全国各地的摄影师,月薪一般是20~60元,而王开以100银元的高薪聘请名师,以提高拍摄水平。照相器材也一律使用名牌产品,劣质器材坚决不用。为了避免震动影响拍摄,王开照相馆还在楼梯和摄影室都铺上了橡皮垫。在灯光方面,王开也进行了改进,拍出的照片清晰、明朗而富神采。

王开照相馆对照片质量要求十分严格,王炽开经常亲自检查照片,如果发现有断眉毛、眼睛大小不一、眼镜反光、神形不好、色调不正等毛病,就要求摄影师重拍、重印、重修,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六)中国照相馆

中国照相公司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由上海迁至北京,并更名为中国照相馆。

该馆著名摄影师姚经才,1938年~1956年在上海中国照相公司任摄影师。随迁到京后,历任中国照相馆副经理、经理,北方服务(集团)公司照相业技术顾问。

姚经才对摄影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曾为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留下了人民永远怀念的照片。他还先后编著了《人像摄影》、《怎样拍好灯光人像》等专业书籍,并不辞劳苦、满腔热情地向全国各地同行和摄影爱好者传授技术,在人像摄影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分身照与化装照的盛行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让照片更富有戏剧性,我国早期照相馆在不断更新影室布置的同时,推出了“分身照”和“化装照”。这两种摄影样式,曾经在国内风行一时。

“化装照”,是摄影师按照一定的意图或概念,让被摄对象穿上特定的服装,扮演成各种身份的“角色”,然后拍成照片。扮演的角色,种类繁多,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社会各阶层中的典型形象,理想中的人物形象等。

关于“分身照”,鲁迅先生曾有过一段描述。

较为通行的是将自己照为两张,服饰态度各不同。然后合为一张。两个自己即如宾主,或如主仆。名曰“二我图”。但设若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着坐着的那个自己跪着的时候,名色便又两样了:“求己图”。

分身照的制作,除了鲁迅先生说的用两张底片合成的方法之外,有的照相馆还采用两次或多次遮挡曝光的方法。由此可见,当时的摄影师具有娴熟的摄影技法和暗房制作水平。

化装照与分身照,对我国照相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今的影楼中,仍然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

纪实摄影的出现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题材多限于肖像。但是,也有人开始走向社会,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社会事件、反映民间风俗。

一、容闳拍摄华工照片

在早期纪实摄影中,容闳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容闳(1828~1912),字纯甫,广东香山县人,清末改良主义者。1847年留学美国,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是我国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第一人。

容闳是第一个运用摄影进行对外交涉的外交官。他曾任中国驻美国、秘鲁副使,在一次办理华工条约的交涉中,他出色地运用照片进行外交斗争,维护了华工的利益。

1873年,秘鲁派专使来华,要与中国签订招募华工条约。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听说在秘鲁有大批华工遭到非人待遇,所以打算回绝秘鲁的要求,但苦于没有证据。于是,经办此事的李鸿章,委派容闳去秘鲁调查当地华工的处境。容闳到秘鲁后,“以迅速之手段,三月内即调查完竣”。随后,他将报告书和亲手拍摄的24幅照片,一起寄回国内。这份报告书和24幅照片,是华工在秘鲁受到虐待与歧视的真实写照。

多年后,容闳在他的回忆录中,叙述了这些照片的拍摄过程:

凡华工背部受笞,被烙斑斑之伤痕,

令人不忍目睹者,予乃借此摄影,一一呈现于世人目中。

予摄此影,皆于夜中秘密为之,除此身受其虐之数华工外,无一人知之者。此数名之华工,亦由予密告以故,私约之来也。

秘鲁华工之工场,直一牲畜场。场中种种野蛮之举动,残暴无复人理,摄影特其一斑耳。有此确凿证据,无论口若悬河,当亦无辩护之余地。

容闳站在祖国和民族的立场,以摄影作为揭露罪恶、主持正义的手段,从而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二、梁时泰拍摄北洋舰队

广东人梁时泰,是我国早期纪实摄影的先驱者之一。

1885年(光绪十一年),醇亲王受命总理海军事务,赴天津巡阅海防。为了加强宣传,大造声势,特召摄影师梁时泰随军拍摄。在数日时间里,梁时泰拍摄了《醇王行邸海光寺后楼外景》、《醇王抵津检阅海军帅字旗船》、《中国战船平远号》等新闻纪实照片。

这些照片,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北洋舰队的官兵、建制、规模等情况,受到了醇亲王的赞赏,并于次年由醇亲王进呈皇帝。

这是照相馆的照片首次进入宫廷。

三、东陵照相案

1909年,清政府举行“奉安大典”,将死去的慈禧太后的灵柩移入东陵。因耗资巨大,引起国内新闻界的瞩目,各大报刊都非常希望获得“典礼”现场的实况照片,但苦于戒严甚密,无法进行摄影采访。

天津“福升”照相馆老板尹绍耕,见国内报刊没有摄影采访的能力,就计划把“典礼”经过拍成照片。于是,尹绍耕和他的弟弟尹沧田等四人,买通了直隶总督端方的一个仆役,混入典礼队伍。他们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沿途拍摄了不少的镜头。

后来,当灵柩快到隆恩殿时,百官云集,尹绍耕等人又开始拍照。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统治者对这一事件大为震怒,将尹绍耕等四人拘捕定罪。

清政府的这种做法,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革命党出版的《时事画报》,对此评论道:按欧美各国君后之相,遍地悬挂,未尝以为亵也,今满政府则拍照一相,监禁十年。专制国,专制于此,足见一斑矣。这就是清末一大冤案-东陵照相案。

四、清末时事照相贴册

清末时期,反映时事新闻的照片深受社会欢迎,照相馆的摄影师纷纷涉足时事照片的拍摄。

为了把时事照片介绍给更多的观众,在印刷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照相贴册”应运而生。它采用裱贴的办法,把编辑好的成套照片制成相册出售。

清末的时事照相贴册,内容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状况。如1909年拍摄的专题照相贴册《京张铁路摄影》,记录了我国自行设计兴建京张铁路的过程。它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入詹天佑等人的肖像,及沿途各隧道、桥梁施工和完成后情况的照片86幅。下册拍摄了京张铁路通车仪式,政府官员观礼,及在南口举办庆祝茶会的情景,收入照片90幅。整本贴册,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和新闻性。

五、陈万里与《民十三之故宫》

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搬离故宫,这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北京光社摄影家陈万里,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1928年,他将所摄照片编辑成册出版,题名为《民十三之故宫》,这是我国最早的纪实摄影作品集。它表现了陈万里对摄影的深透理解和全面把握,正如他在书的《小言》中写到的:

废帝溥仪出宫以后,我就跟着军警政学各界办理查封时所照的照片,由百余幅里面选出八十四幅,遂成就了这一小册子。自信其中多少部分可以留作将来史料的地方。

平实、真切、自然记录,是陈万里“留作将来史料”思想支配下的自觉意识。这本小册子,将发生在紫禁城内的政治变故,真实地展示给后人-准备出宫的太监、接受检查的宫女和忙碌查封宫殿的军警人员等。

六、民俗纪实摄影的开拓者

1934年,达赖喇嘛去世,国民党政府组织了致祭专使行署。一个25岁的年轻人自备了旅费,打算跟随他们步行去西藏地区。这个年轻人,就是以民俗纪实摄影著称的庄学本。

在《十年西行记》中,庄学本记叙了这次难忘的经历:

我们由田坝去冕宁,再径西昌入大凉山,这也是一次惊险而有趣的行程,我随着邮差装扮成他的伙伴,步行进山,天天翻山越岭,歇宿在夷人家里……

在将到昭觉的那个早上,路经三湾拉丁河边,一群擎枪举刀的人阻住了我们的去路,呼吼跳蹦,形势很严重,我们在背囊中取出盐巴和针线分给他们做买路钱后,他们也很知足地给我们让开一条生路。

昭觉是一座空城,除掉县政府外,只有二户汉人,三户夷人,我带着一架留声机,夷人初听唱片以为机中有鬼,因此天天有数万人进城参观,看了惊奇赞叹,我也就有充分的机会和他们照相或访问。

这次民族调查摄影,历时6个多月。一路上,庄学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他将这些照片,寄给上海的《申报》、《良友》画报、《中华》画报发表,引起了轰动。回到上海后,他出版了专著《羌戎考察记》,并在南京举办了个人影展。

庄学本第二次前往边地摄影,是在1935年。这年,他被国民党政府护送九世班禅专使行署聘为摄影师。在驻留青海玉树期间,庄学本参加了塔尔寺和拉卡楞寺的盛大法会,并在青海作了4次短途旅行,考察了互助、乐都、海北一带的土族地区和贵德的蒙古族藏族地区。旅行中拍摄的照片,陆续在《良友》画报和《中华》画报上发表。

此后,庄学本用3年时间考察了西康大部分地区。1941年,他在西康举办的影展,轰动了战时的重庆、成都和雅安,有十余万人次参观了这个影展。

庄学本一生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民俗纪实照片。这些照片,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内容涉及社会组织、生产方式、贸易、自然生态、文化、宗教、习俗等。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穿着破烂衣服发出爽朗笑声的藏族女孩、独特的丧葬仪式、强悍的彝族抢婚……

庄学本的民俗纪实摄影实践,充分利用了摄影的记录功能,在中国近代摄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