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廿八日,下午三点钟,与伊藤、陆奥第三次在原处会议,坐定寒喧毕。
(李)前次会议停战要款节略,兹已作覆。
即诵英文,由中堂将华、英文二份,亲送伊藤。伊阅英文、陆阅华文数遍,即指后半遍交其书记译出东文。陆复详阅,又与伊藤对换华、英文详校,复与伊东书记,以东语相商甚久,似未能遽决之状于是。
(伊)乃云停战之议,中堂是否搁起不提?
(李)暂且搁起,我来时专为议和起见(伊藤复将英文反复细看,伊东乃以东语解之,伊复取烟卷延时细想。)
(伊)乃云中堂未动身之先,自已与贵国深明辰下战局情形,诚心讲和,重修旧好。
(李)我年已迈,从未出外。今本国目睹时难,且知我与贵大臣有旧好,特派来此,足征我国诚心议和,不能辞。
(伊)所议之事,一经议定,必须实力践行。查贵国与外国交涉以来,所允者或未照行,我国以此事所关重大,派我来办,凡已应允者必能见诸施行,惟望贵国亦然。
(李)贵大臣所言,想系道光季年我国与外国初交之时。咸、同以后所定一切约章,皆经批准施行。即十数年前与俄国所办伊犁之约,稍有龃龉,随后即派使妥结矣!
(伊)额尔金之约,固未批准,我两国既派头等大臣会商定议,若不施行,有伤国体,而战端必致复起。且所以议和者,不独为息战,且为重缔旧好耳!我忝为敝国总理内阁大臣,凡所议定,必能实践,亦望中堂实能施行议定之事为幸。
(李)我忝派钦差头等大臣,此次进京召见数次,实因此事重大,奉有明白训条。前屡与贵大臣言及日后和款,必须体谅本大臣力所能为,果可行者,当即应允;其难行者,必须缓商谈,非三数日所可定议,请贵大臣即将和款出示。
(伊)请矣明日交阅。
(李)明日何点?
(伊)请中堂择定。
(李)十点钟可否?(伊藤问陆奥首肯。)
(李)所示和款若与他国有关涉者,请贵大臣慎酌。
(伊)何意?
(李)如所示和款,或有牵涉他国权利者,必多未便。我两国相交有素,故预为提及。
(伊)此次议中东两国之事,他国皆局外,未便搀越。
(李)去年曾请英国从中调处,贵国不以然,自无须他人调处。我两人商议之一事,如不能成,恐无人能成矣!
(伊)万一不成,则贵国大皇帝可以亲裁,欧州各国议和皆由国主亲裁。
(李)中国则不然,即恭亲王总理译署多年,亦未亲议条约。两国暂行相争,终久必和,不如及早议定为妥。去岁战端伊始,本大臣即苦口勤和,今已迟矣。
(伊)战非幸事,亦有时不免。
(李)能免不更妙乎?前美国总统总格兰德游历过津,与本大臣相好,云当我国南北交争,伤亡实多。后居总统不轻起争端后,时以此奉劝同志,中堂剿灭发稔,卓著战功,我劝中堂亦不可轻言战事。本大臣尝奉此语为圭臬。此次起衅,贵大臣岂不知非我本意。
(伊)兵,凶事也,伤人实多。有时两国时势交逼,不得已而用之。
(李)战,非仁人所为。况今日器械锐利,杀戮更聚。我年迈矣,不忍见此,贵大臣年岁富强,尚有雄心。
(伊)此次争战之始,议和甚易。
(李)当时我亦愿息争,乃事多拂逆,时会使然。
(伊)其时所求于贵国之条款无甚关系,未蒙应允,大为可惜。初战之始,我两国譬如两人走路,相距数里耳;今则相距数百迈,首难矣!
(李)终数回头,贵大臣总理国事,何难之有?
(伊)相距数百迈,回走又须数百迈矣!
(李)小走几迈不亦可,从令再走数千里,岂能将我国人民灭尽乎?
(伊)我国万无此心,所谓战者,乃两国将一切战具,如兵船叠器械等,彼是攻灭以相弱耳,与两国人民毫无关涉。
(李)现国家已愿和矣,自可不战。
(伊)我兵现在驻金州等处,见所有华民较朝鲜之民易听调度,且做工勤苦,中国百姓诚易治也。
(李)朝鲜之民,向来懒惰。
(伊)朝民招为长夫,皆不愿往。我国之兵现往攻台湾,不知台湾之民如何?
(李)台湾系潮州漳泉客民迁行,最为强悍。
(伊)台湾尚有生蕃?
(李)生蕃居十之六,余皆客民。贵大臣提及台湾,其遂往踞之心不愿停战者,因此英国将不甘心,前所言恐损他国权利,正指此耳。
(伊)有损于华者,未必有损于英也。
(李)将与英之香港为邻。
(伊)两国相敌,无损他国。
(李)闻英国有不愿他人盘踞台湾之意。
(伊)贵国如将台湾送与别国,必将笑纳也。
(李)台湾已立一行省,不能送给他国。二十年前,贵国大臣大久保以台湾生蕃杀害日商动兵,后赴都议和,过津相晤云,我两国比邻,此事如两孩相斗,转瞬即和,且相好更甚于前彼时。两国几乎战争,我力主和局,倡议云:生蕃杀害日商,与我无涉,切不可起衅。
(伊)我总理庶政实甚烦忙。
(李)我求相忧有误贵大臣公务,但此事商办恐需时日。
(伊)我国一切事务,由皇帝签名后,本大臣亦须签名为证。至一切未经呈奏之件,本大臣亦应过目。我今来此,日行公事,另有大臣代理,惟大事尚须自办。
(李)如是贵大臣在此可久居相商矣!
(伊)各部辨事仍在东京,惟公文办成,即寄广岛。本大臣因此事所关至重,故一切国务,暂由他人代办,此地实未便久居。
(李)且待贵大臣所议和款如何,倘易于遵行,和议即可速成。否则仍须细商,需时必多,惟望恕罪。
(伊)和款一事,两国人民盼望甚殷,愈速愈妙,万不能如平时议事延宕,两军对叠,多一日则多伤生命矣!
(李)闻贵国皇帝将往西京?
(伊)尚未定,广岛天气不甚相宜,或徐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