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从含蓄内敛到毛遂自荐

在性格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实现性格的渐变,从改变习惯到改变性格,就是性格渐变的途径之一。

有人曾把习惯比做人的“第二天性”,实际上,人们性格中的很大一部分所表现的正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俗话说,“积习难移”、“习惯成自然”。在对自己行为的支配中,习惯的力量比任何理论原则的力量来得更大。一切最好的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在成为你的习惯之前,你不见得能够始终如一地去信守它。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

比如,你在性格上犯有“冷热病”的毛病,情绪时高时低,你就应当找出“冷热病”的病根,克服过于计较小事的心理,逐步培养不为小事动容的习惯;如果你好胜心过强,经常使自己惴惴不安,你就要放弃做一个“超人”的企图,并且中止以眼前成败来衡量成绩的习惯,而培养从长远看问题的习惯;如果你性格急躁,你就不要老是忙忙碌碌,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培养从容不迫地工作的习惯;如果你性格易怒,你就应当学会用克制和幽默来克服怒气,并培养自己宽宏待人的习惯。

总之,在你最容易暴露性格弱点的地方,你得先行“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和战胜它。这种办法将有助于你积小胜为大胜,最后达到完全改变性格弱点的目的。对于培养一种新的性格,许多人往往认为是很难的事。但对于培养一种好的习惯,大家还是有信心的。实际上,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恒心,真正培养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优良的性格也就在这些习惯中形成了。

中国人爱把“含而不露”看做一种美德,认为一个人的优点、成绩和才能,只能由别人来发现。尽管你已做出许多成绩,有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华,也只能谦称自己“才疏学浅”。如果有谁锋芒太露,就容易招来非议。人们喜欢恭顺谦让者,因此,“毛遂自荐”的故事听起来总不如“三顾茅庐”那样入耳。勇于表现自己才华的人,也总不如“谦谦君子”那样受到欢迎。

然而,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一味地做“谦谦君子”,却有可能成为一大缺点。竞争就是要“竞”要“争”,就是要敢于去和别人一比高下。

21世纪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干脆利落、敢断敢行的作风。时间那么宝贵,企业忍受不了那种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谦逊”,不愿听那种婆婆妈妈、“弯弯绕”式的“自谦之辞”。你行,就来干;不行,就让开。故作姿态的“谦虚”,完全没有必要。在现代社会,精明的企业家招聘员工,并不是首先看你怎样言辞周到、谦恭有礼,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实学。你应当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我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直来直去,使别人了解你。这样,反而容易得到机会。

在当今社会,错过了时机,知识就会贬值,精力就会衰退。如果一个人不能抓住机会,大胆地、主动地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总是“含而不露”,等到有一天别人终于发现你时,你的知识和特长已经成了过时的东西。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无论你怎样“学富五车”,也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优势,能不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获得施展的舞台,将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

有人把勇于表现自己的胆识与才华同“出风头”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一种误区。主动进取,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这不是出风头,而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负责。有些真知灼见,你不宣传,别人就不知晓。有些对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的创新见解,你不宣传,也就无法得到推广。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人们只知道贝尔发明了电话机,殊不知在贝尔以前,早有人发明了这类装置,不过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项发明的社会意义,不予理睬,而这位发明人也就放弃了。贝尔发明电话机后,同样未受关注,但他却顽强地向人们宣传自己的发明成果,像“马戏团”那样到许多城市去表演。后来,又办了个“贝尔电话公司”,最后才把电话推广开来。倘若没有贝尔的“自吹自擂”,电话机怎能进入人们的生活?可见,勇于表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坏,反而正是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德。

勇于表现实际上是推动人们进取向上的一种心理动力。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默默无闻,谁都想使社会知道自己的存在,想在历史上或多或少留下一点影响。这也是鞭策人们奋发图强的一个动力。历史证明,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成员能够普遍勇于表现自己才华时,这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充满活力。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