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章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海澄大师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海澄大师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海澄大师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海澄大师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便转身向回寺庙的方向走去。

走出不远,海澄大师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法句经卷上-无常品

良师益语

修行若是全依赖师长,将会失去自己;若是全靠自己,没有指引,怎么能因指见月?凡事应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过得轻松,活得洒脱。

洞山良价禅师在南泉普愿禅师座下修道时,到了剃度恩师云岩昙晟禅师的忌日,总要设斋上供加以纪念。有学僧问道:“禅师在令师云岩那里得到什么开示?”

洞山答:“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不蒙指示,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我真不懂你来南泉普愿禅师处修道,为什么却为云岩禅师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且不说先师的道德佛法,我只尊重他不为我说破。单凭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又问:“禅师既然为先师设斋,那么是肯定先师的禅风了?”

洞山答:“一半肯定,一半不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不全部肯定呢?”

洞山答:“因为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负先师了。”

洞山良价禅师是在老师云岩禅师圆寂后,看见水中自己的影子才开悟的。他的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致祭恩师就是感谢他未说破,所以才睹影自悟。

有一次,清凉文益与绍修、法进二人结伴同行,天空突降大雪,无法赶路,正好路过漳州地藏院,他们便在那里住了下来。

地藏院的住持罗汉桂深禅师看到他们三人,便前来问道:“你们此行打算到什么地方?”

清凉文益回答说:“四方云游,遍参禅师。”

罗汉桂琛禅师又问:“什么是行脚事?”

清凉文益回答说:“不知道。”

罗汉桂深说:“不知道便是最近的了。”

他们谈论了一上午,雪停了,天晴了。他们三人便辞别罗汉桂琛禅师,继续赶路。

罗汉桂琛将他们送到大门口,指着庭下一块石头问清凉文益:“这块石头是在你心中,还是在你心外?”

清凉文益回答说:“在我心中。”

罗汉桂琛又问:“作为一个行脚之人,为什么还要在心中放一块石头?”清凉文益一时难以对答,感觉自己并没有真正悟道,于是决心跟随罗汉桂琛禅师专心学禅。

清凉文益在罗汉桂深禅师处学禅倒是非常认真,但是他每天都在罗汉桂深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什么切实的行动。

于是罗汉桂深对他说:“学习禅师大法不应该这样,应从实际的生活当中去体会。”

清凉文益说:“师父,弟子理屈词穷,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再无话可说了。” 罗汉桂琛说:“如果谈论大法,一切都是现成的,佛法无处不在,远比你的论述玄妙。”清凉文益当下大悟,从此不再只顾高谈阔论,而是于平常事中体悟本心。最终他也获得了正果。

要时刻谨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高自大的人终究会露出破绽。

隐峰禅师在马祖禅师门下求学三年,自以为道行高深,不免洋洋得意起来。这天,他准备好行装,辞别马祖禅师,准备到石头希迁禅师处一试禅道。

马祖禅师知道隐峰禅师有些心高气傲,决定让他碰一些钉子,也好从失败中吸取一些教训。临行前,马祖禅师提醒道:“小心啊,石头路滑。”

马祖禅师说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山高路滑,小心绊了石头栽跟头,另一层意思是说,石头禅师机锋了得,弄不好就会碰一脸灰。

而隐峰禅师当时正在兴头上,根本不把师傅的话放在心上。并且,他一路行来,并未栽跟头,不禁更加得意了。

一到石头禅师处,隐峰就绕着法座走了一圈,得意地问道:“你的宗旨是什么?”

石头禅师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抬起头,两眼朝上,答道:“苍天!苍天!”(在佛教中,禅师们经常用苍天来表示自性的虚空。)

隐峰禅师无话可对,他终于知道了石头的厉害了。这时,他才明白了临行时马祖禅师的话,于是,重新回到了马祖禅师那里。

马祖禅师听了事情的始末,对他说:“你再去问,等他再说苍天时,你就嘘嘘两声。”隐峰一听,不禁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石头禅师用“苍天”来代表虚空,到底还有文字,可这“嘘嘘”两声,不沾文字,真是妙哉!于是,隐峰又欣然上路。

这次,他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可以把石头禅师比下去了。到了之后,他又绕着法座走了一圈,问了同样的问题。谁知,石头禅师不说话,竟向自己“嘘嘘”了两声,隐峰禅师一听,又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嘘出声,就被噎了回来。

此时,他再也没有以前的傲气了,丧气而归。回到寺庙后,他毕恭毕敬地站在马祖禅师的面前,听从教诲。马祖禅师没有批评他,只是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早对你说过了吗,石头路滑嘛。”

一个年轻人自认为对“空”的意义理解得很透彻,于是对众人夸下海口:走遍天下,也没人能够难倒他。

确实,这个年轻人的确天资过人,在与他人论禅时,从未遇到敌手,这使得他在当地小有名气。因此,这位年轻人每经过一座禅林,当地禅师都会以特别的礼仪接待他,这就更使得这位年轻人目中无人,心高气傲了。其实,也不能怪他自大,他能一口气把《大品般若》里的“二十空”讲述十来个小时之久,这样的本事非一般人可以拥有。

因此,人们建议年轻人去结交一位在当时最有名望的坐禅大师。

刚在那位大师对面坐下,年轻人便按捺不住,不住地夸耀自己的悟境之高:“心、佛与众生,是三重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凡无圣,无施无受!”

那位大师嘴衔一支烟管,静静地听着。其间请年轻人喝茶水,又请年轻人享用水果。但一心卖弄的年轻人将茶水和水果都推到了一边,依旧坐在那里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就在这时,大师忽然举起烟管,狠狠地敲了一下年轻人的脑壳。

年轻人愤怒了,气势汹汹地站了起来,看上去像一只好斗的小公鸡。

大师看了看年轻人,微笑着说:“既然一切皆空,试问怒从何来?”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地,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道为何不饮不食,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

百丈怀海禅师带着徒弟四处云游,宣扬佛法。连日阴雨,路途泥泞,两个人的鞋子上都沾满了泥污。

进客栈投宿前,百丈怀海禅师边擦自己鞋子上的泥,边叫小徒弟把他自己的鞋子也擦干净。

小和尚皱着眉说:“今天擦洗干净,明天还是要沾泥污。”

百丈怀海禅师说:“好,你今天晚上的斋饭也不要吃了。今天吃了,明天还是要吃。”

今天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不要以为明天还是有很多的时间。因为,小处不懒,大事也就容易勤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拼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哪里还有禅呢?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时多?

去似朝云无觅处!

--唐-白居易

园头育苗

不要局限于事物的一时表象,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给它们合适的条件和机会。用爱和慈悲感召,用力和威严折服。世上没有不可救的生命,没有不可教的人才。

有一位信徒去拜访云峰禅师,在得到云峰禅师的开示之后,他便来到后花园散步,正好碰到园头在修剪花草,他便驻足观看。只见园头不是把繁茂的枝叶剪去,就是把花草连根拔起,然后再移植到另一盆中,他一会儿给枯枝浇水,一会儿又忙着松土施肥,十分辛苦。

信徒不解其意,走上前去问他:“园头禅师!您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却给枯枝败叶浇水施肥?花草长势很好却非要把它移入到另一盆中?有这些必要吗?”

园头禅师回答道:“照顾花草,就如同育人。人需要怎样教育,花草就需要怎样照顾。”

信徒听后不以为然,他说:“花草树木,怎可与人相比?”

园头禅师边抚弄花草边解释说:“照顾花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于看似繁茂,却生长杂乱的枝叶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就如同收敛年轻人的嚣张气焰,要去其恶习,纳入正轨。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土,就如同使人离开不良环境,到他乡接触良师益友。第三,浇灌枯枝,是因为那些枯枝看似已死,却蕴藏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不可救药,其实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只要悉心照顾,教育得法,一定能够使其重生。第四,松动泥土,是因为泥土中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同那些身处逆境而有志向上的学生,为其提供一片土壤,就可能使其有机会茁壮成长!”

信徒听后不禁为之叹服,高兴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的教诲,你让我明白了许多育人的道理!”

马祖是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在般若寺修行的时候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神情专注,便向弟子问道:“你这样是在做什么?”

马祖马上起身答道:“我在修行,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他这样说就顺手从地下捡起一块砖,然后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和坚毅,和马祖的神情是一样的,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感觉。

马祖非常疑惑地问道:“禅师你在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难道你看不见我在做什么吗?”

马祖又问:“磨砖有什么用呢?”

怀让禅师说:“我磨砖,想把它磨成镜子。”

马祖说:“砖本身是没有光的,就算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就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怀让禅师就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惭愧地问道:“弟子愚笨,请师父指点怎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答道:“有一个人在赶车,可是那个车子就是不走。于是他就拿起鞭子拼命地打车,马儿在那里低着头吃草,车子还是不动。你说是应该打车,还是应该打马儿呢?”

马祖终于醒悟了:“坐禅只是成佛的一种手段,若想真正的成佛只坐禅是没有用的,而是要从心里去感悟。”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领悟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看见自己的茅屋里有一个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心静如佛,缘到便能领受佛的指点脱胎换骨,一如这偷儿一般,但并非人人有这样的机缘。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个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

小偷先是一愣,随即就说:“原来你是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无相禅师说:“你这位朋友太过份了,难道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小偷觉得,遇到这种和尚,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禅师不是没有东西,禅师拥有的是别人偷不去的无尽宝藏。世间上的人只是知道聚敛,人为财死,心为物累,你有钱了,连小偷都不放过你,不如拥有自家本性里的无限智慧宝藏,又有什么人能偷得去呢?

宋朝佛窟惟则禅师,本是长安人。他自幼喜爱佛法,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佛窟庵修行。

到了天台山,他用树枝和茅草盖了一间草庵。平日以泉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充饥。每日如此,不知过了多少年。

这天,有一个樵夫路过草庵,见到一个修道老僧,好奇地问他:“您在此打坐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有四十寒暑。”

樵夫又好奇地问道:“只有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深山老林,一个人在此都嫌多,还要那么多人干什么?”

樵夫又问:“难道你没有其他朋友吗?”

佛窟禅师拍掌三声,一时间一群虎豹从庵后涌出,樵夫大惊失色。佛窟禅师忙说莫怕,并示意虎豹退回庵后。

禅师道:“你看到了吧,我的朋友很多,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狼虫虎豹,都是我的伴侣。”樵夫听后深受感动,自愿皈依佛门。

从此修道者纷至沓来,天台山翠屏岩白云飘飘,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最终发展成佛窟学禅派。

在日本东京郊外的荒山上有一座永平寺,寺里住着一位老禅师叫北野一郎,他是寺里的住持,在这里禅定多年,可谓得道高深。他从小就对佛教和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经常云游四方,搜罗这些素材。

这一年秋天他来到南方,在行脚途中突然天降大雨,他急急忙忙寻找避雨之处,一番周折后终于看到一座破庙。他急不可耐,推门而入,却见到一位老者坐在墙角正大口大口地抽烟。

老者见有人来,便停下来答话,他见北野被大雨淋得直打哆嗦,于是便向北野供上一袋烟,北野当时饥寒交迫,所以也就接受了。抽过之后北野赞不绝口,感觉非常舒服,一袋烟早已抽完,他仍然陶醉其中,闭眼细细品味。老者见状,又送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雨过天晴,二人分道扬镰。北野望着手中的烟管想道:“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令人感觉像在梦游仙境,东西是好,可就是怕它会影响禅定。”他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扔掉了烟草和烟管继续云游。

一年过去了,他又开始迷上了易经,准备潜心研究。眼看冬天就要到了,他需要一些衣服避寒,但身在异乡,身上又没有多少盘缠,只好修书一封,托人带给百里外的一位朋友。他焦急地等待着,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衣服的影子,也没有其他音信。已经下了好几场雪了,眼看冬天都要过去了,还是毫无消息。思来想去,他认为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对了,自己不是在研究易经吗?听说用易经来占卜是很灵的!”这天他忽然想到这一点。于是他利用易经之理开始占卜此事,如此这般了一番,最后得出了结果,可是结果却显示让人带出的信并未到达朋友手中。时隔不久,他的朋友来信了,信里果然没有提到衣服的事。“这易经确实有些玄妙,竟然如此准确,那我就好好研究研究易经吧!但是这样一来不就影响了我静心修禅了吗?”北野前思后想,最终还是打消了这种念头。

又过了两年,北野又爱上了书法和汉诗,整日沉醉其中,不亦乐乎。由于他学习认真,功夫也日渐增长,居然也能舞文弄墨作诗赋词了。但是他想:“如果我整日这样下去,恐怕就要成为书法家和诗人了,哪还能修习禅定呢?这不违背了我的初衷吗?”于是他不再热衷于此,而是潜心修行、专心禅定,终于成为了著名禅师。

心如大海无边际,

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

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希运

去除心中的枷锁

有形的枷锁并不可怕,也不难去掉,关键是心灵上的枷锁。有形的枷锁没有多少人戴,但又有多少人在忍受着心灵上无形枷锁的煎熬呢?去掉它吧!你会感觉无比轻松。

灵树如敏禅师主持的灵树院二十年来都没有人负责“首座”之职,每当人家问起,禅师就回答:“我的首座刚刚出生啊!”再有人问,又以“我的首座正在牧牛”或者“我的首座正在行脚之中”等语回答,使问的人都不知所云。

有一天禅师忽然命令寺内撞钟击鼓,盼咐大家都到山门外迎接首座。正在寺众们万分讶异、半信半疑的时候,果然看见一位托钵的游方僧向山门走来,他就是云门禅师。如敏禅师便请其担任首座之职。于是大家都相传灵树禅师有能知过去和未来的神通。

不久五代后汉刘晟将兴兵征讨时,听说灵树禅师神通,便亲自入院,拟请示禅师一些未知的将来,以便在决策问题上参考。

哪知灵树禅师已预知其意就抢先圆寂了。

刘王来到寺院,得知禅师已经去世,奇怪地问道:“禅师生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圆寂了呢?”

侍者诚实地回答道:“禅师并没有生病,他早知道你要来,所以就先去了。不过,禅师留下一个盒子给你。”

刘王接过盒子,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天眼目,堂中首座。”刘王悟其意旨,于是罢兵礼请云门禅师晋住灵树院,担任住持。

云门禅师是浙江人,他35岁那年,经睦州的介绍去参拜著名的雪峰禅师。

这天他来到雪峰所在的大山下,并没有直接上山,而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在等什么。

这时来了一个小和尚挑着水正准备上山,云门便走上前去对那和尚说:“你是不是要上山去?”小和尚点头应答。“那请你为我带几句话给雪峰吧,不过你一定不要说出是我让你说的。”小和尚答应了。于是他便说:“你到了寺里,第二天一早等大家集合完毕,方丈开始讲法时,你便出来站在他面前说:‘可怜的老家伙,你怎么不拿掉你颈上的铁枷?’”

第二天等到雪峰刚要讲法时,小和尚突然说出了云门教给他的那些话。雪峰一听愣住了,他知道小和尚没有这么高的悟性,讲不出这样的话来。于是便跑过去抓住小和尚的衣领道:“快说!快说!这是谁告诉你的?”

小和尚一边挣扎一边辩解,死活不说是谁告诉他的。雪峰见状便叫侍者拿绳子来捆他,他吓得浑身哆嗦,只好坦白说:“是山下的一个和尚教我说的,他不让我告诉你们是他说的。”雪峰听罢便对众人说:“你们的导师来了,赶快下山去迎接吧!”于是众僧一起下山去迎接云门。

云门来到寺里,雪峰一见到他便说:“你为什么来这里?”云门低头不语,意思是别无所求。从那时起,二人便心心相印,默契配合。云门与雪峰切磋禅道,交互讲法,二人都在禅法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世间最容易的事情往往也是最难做的事情,最难的事情也是最容易的事情。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够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够做到并坚持不懈的,只有极少数的人。

做人与修行一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滴水都能穿石,何况是有无穷生命力的人呢?

善静和尚27岁的时候,弃官出家。他去乐普山投奔元安禅师,禅师令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

有一天,寺内一位僧人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向他辞行。因为下山是要得到禅师批准的。

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笑着对他说:“四面都是山,你往何处去?”

僧人无法想出其中蕴涵的禅理,只好转身回去。

那僧人无意中走进了寺院的菜园子。

善静正在锄草,看见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惊讶地问:“师兄为何苦恼?” 僧人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难”、“层层障碍”。元安禅师实际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和决心。可惜,僧人参透不了师父的旨意,善静于是笑着对那僧人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意思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

僧人于是又来到元安禅师那里,对禅师说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僧人以为师父一定会喜笑颜开地夸奖他,然后准他下山,谁知元安禅师听后,先是一怔,继而眉头一皱,两眼直视僧人道:“这肯定不是你拟的答案!是谁帮助你的?”

僧人见师父已经察觉,于是只好把善静和尚的名字说了出来。

元安禅师对僧人说:“管理菜园的僧人善静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多学着点吧,他都没有提出下山,你还要下山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自身,只要下定决心,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给雪窦,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说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云游去了。

一别就是三年,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于是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高兴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珊禅师一见雪窦禅师就看出了这个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几人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信还给曾会,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托于人呢?”

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被埋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一条青竹杖,

操节无比样。

心空里外通,

身直圆成相。

--宋-汾阳善昭

水车与禅道

出世与入世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出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入世。我们既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消极避世。这才是出家学道和为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无际禅师经常云游四方,到处参禅学道。

这天他来到了一个小山村,由于天气炎热,他又累又渴,便停下来歇脚,这时看到河边有一个村民正在用水车打水,无际禅师就走上前去向村民讨了一杯泉水。

村民一本正经地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就会跟您一样出家参禅。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四处云游,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专心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无际禅师问道:“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村民答道:“我们这一带只有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而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能找到人来接替我的位置,我就可以无牵无挂地出家了。”

无际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者完全离开水面又会如何呢?”

村民答道:“水车置于水中,是靠下半部被水流冲击而转动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它不但无法转动,甚至还有被急流冲走的可能。同样,如果水车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转动,更别说抽上水来了。”

无际禅师听后开示他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以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尘世的洪流所冲走。假如超然出世,与世隔绝,则其人生必会失去强大动力。同样,一个修道之人,也要出入得宜,既不冷眼旁观,也不随波逐流。因此,出家既要看破红尘,更要想法普度众生。”

村民听后,深为叹服。

只要有了禅心,张口道来皆成妙谛。如果我们对佛法禅道能有体悟,则世上一色一香,一草一木,无不是道。

唐朝的文宗皇帝嗜食蛤蜊,沿海民众不断地捕捉蛤蜊进贡朝廷。

有一次御厨在烹调时,打开蛤蜊的硬壳,贝壳内有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形象。惟妙惟肖,非常庄严。后来文宗就用美锦宝盒将蛤蜊观音供奉在兴善寺,让大家瞻礼。因为蛤蜊现出菩萨圣像太过稀奇,唐文宗在上朝时询问群臣道:“众卿之中,不知有谁知道蛤蜊内出现菩萨圣像,是什么祥瑞之兆?”

有一位大臣说道:“此乃超凡入圣之事,非一般学者凡人能知。在太一山有位药山惟政禅师,深明佛法,博闻强记,圣上如果想探究此事可,以去请示禅师。”

惟政禅师应诏来到宫中,对唐文宗说:“物无虚应,这是在开启陛下的信心。《法华经》云位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今天菩萨现身乃是为皇上说法呢!”

文宗道:“菩萨虽然已现身,但我没有听到菩萨说法呀。”

惟政禅师进一步解释道:“此蛤蜊中现观音圣像,能否启发陛下的信心?” 文宗皇帝说道:“这种灵异之事是我亲眼目睹,当然相信。”

惟政禅师道:“陛下既已起信,那菩萨已经为您说法完毕了。”

药山惟政禅师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后声名日隆,但禅师生性淡泊,不喜应酬。朝中大臣争相供养都被禅师借故推辞。

有一天,与禅师素来深交的蒋侍郎对他说:“明日寒舍文人雅集,有几个知己好友相聚,大都是当代学者名士。恳请禅师能拨空前来普洒甘露,演说妙法我等不胜荣幸!

惟政禅师推辞不得,勉强承诺前往。第二天蒋侍郎派人前来迎接禅师时,惟政禅师已不在寺中,只见禅师的经案上留有一偈,偈云:“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岩穴,国士筵中甚不宜。”

使者将此偈呈交蒋侍郎,蒋侍郎不但不怪禅师失信侮慢,反而更加尊敬惟政禅师,认为惟政禅师才是他真正的方外之交。

花种虽因地,

从地种花生。

若吾人下种,

花地尽无生。

--僧璨

即心即佛

草木虫鱼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人却不可以。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再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学者不是向江西马祖大师问道,就是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来往“江湖”成为一时美谈。

听学僧说从南岳来,马祖不客气地指示道:“你从南岳来,辜负了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他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又回到石头禅师那儿继续参学。慧朗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禅师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草木虫鱼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因为你不是草木虫鱼。”

“难道慧朗不如草木虫鱼?”

“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大梅禅师学了很多年禅,尽管他学习十分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悟道。有一天他去请教马祖禅师:“佛是什么?”

马祖禅师回答即心即佛。大梅禅师恍然大悟。

开悟后,大梅离开了马祖禅师,下山弘扬佛法。当马祖禅师听说大梅开悟的时候不太相信,心想:“以前他学了那么多年佛法,怎么一下子就开悟了呢?且叫一个人去试试他!于是马祖派自己的弟子前去试探大梅。

这个人见到大梅禅师,就问道:“师兄师父说了什么话让你顿悟了呢?”

大梅回答:“即心即佛。”

这个人说:“师父现在已经不说‘即心即佛’了!”

大梅惊奇地问道:“哦!那他现在说什么?”

那个人说:“老师现在经常说‘非心非佛’。”

大梅听了以后,笑着说:“这个老和尚不是存心找人麻烦吗?我才不管他的什么‘非心非佛’,我依然坚持我的‘即心即佛’。”

这个人回去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马祖禅师,禅师激动地说:“梅子真的成熟了。”意思是说,大梅禅师真的是开悟了。

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遇到任何逆境,才会自然放得下,才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幸福。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过着哪一种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就可以过得幸福。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您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

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应从内心清净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刺激只能是片刻的,无法永恒,运用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都是暂时的,好比看一场电影或者听一场演奏,场散,曲终,终有结束。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有一天,李端愿太尉问昙颖禅师:“禅师!请问人们常说的地狱,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说:“无中说有,如同眼见幻境,似有还无;太尉现在从有中求无,实在好笑。如果人眼看到了地狱,那么心里为什么看不见天堂呢?天堂与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太尉内心平静而无忧虑,自然也就没有疑惑了。”

太尉发问:“那么,内心如何无忧虑呢?”

昙颖禅师回答:“善恶都不思量。”

太尉又问:“不思量后,那心归何处啊?”

昙颖禅师说:“心无所归。”

太尉再问:“人如果死了,归到哪里呢?”

昙颖禅师问:“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啊?”

太尉说:“可是生,我早已经知晓了的。”

昙颖禅师又问:“那么,你说说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说:“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啊?”

太尉说:“是啊,只知道人生漫长,却没有发现岁月磋跎。”

昙颖禅师说:“百年如同一场梦。”

百年如同一场大梦,人更应该珍惜现在,减少忧虑,淡薄明志,宁静致远。人生每一个梦的实现,每一份由此而来的快乐,都是生命之歌的一个动听音符,都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美丽足印。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心理具有禅性,放松心情,享受现在。

只有放松了心情,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像下面故事中洪川大师写字一样。

通常,到过黄蘖寺的游人,都会见到“第一义谛”四个大字悬在它的小门之上,而爱好书法艺术的游客,都会将之当作一件书法杰作大加赞赏。查其来历,是出于洪川之手,约作于两百年前。

洪川大师将此四字写在纸上,复由雕工放大,刻于木板上面。在他写此四字之前,他的一名坦率的门人不知为他磨了多少墨汁,但也作了不少批评。

“这幅写得不好。”洪川大师写了第一幅后,他批评说。

“这一幅呢?”洪川大师问。

“不佳。比前一幅还差。”这位弟子说。

洪川大师耐着性子一连写了八十四幅“第一义谛”,仍然得不到这位弟子的赞许。

最后在他这位弟子离开的片刻,他心想:这下我可避开他那锐利的眼光了。于是,在心无所羁的情况下,洪川大师自自在在地挥就了“第一义谛”四个大字。他的弟子回来看了说:“神品!”

为什么洪川大师在弟子锐利眼光盯着的时候一直没有把字写好,而等弟子不在的时候,居然把字写好了呢?原因就在于他放松了自己的神经,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不顾虑可能的结果,自由自在地进行发挥。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太需要放松自己的心情了啊!

有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十分厌倦战争,也厌倦了世间的你争我斗。于是,他特地来找一位有名的禅师,要求出家为僧。

将军对禅师诚恳地说:“禅师!我现在已经看破红尘了。请禅师收留我出家为僧,让我做您的弟子吧。”

禅师回答:“你有家庭,有太多的尘缘,心性火气也太重,你还不能出家,再等等吧。”

将军急忙说:“我现在什么都能够放下的。妻子、儿女也都不是问题,请您立即为我剃度吧。我实在厌倦了世间的争斗了。”

然而禅师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将军无奈只能暂时作罢。

一天,将军起了个大早,赶到寺里拜佛。老禅师一看到他就说:“将军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回答:“为了除去心头火。”

禅师当场就做了一首偈语给他,大致的意思是:“起得这么早,不怕妻子偷人吗?”

将军一听,大怒:“你这个老和尚,怎么信口开河,言语伤人?”

禅师长叹一声道:“轻轻一撩拨,心火又燃烧,你这样暴躁的脾气,还谈什么除去心头火呢?”

放松心情,就是要淡泊明志,使自己的心情不为外界所干扰,仅仅是口头上说自己看破红尘是没有用的,重要的在于内心。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譬喻。假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猕猴,蹦跳不停;室外有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我们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彼此纠缠不息,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他相见,且又如何?”

这时洪恩禅师下了禅床拉着仰山禅师的手,亲切地说道:“好比在田地里,为了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