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 快乐在远处等你

放下就会快乐

心灵快乐自主是生活的磐石,它是思考醒悟的结果,它源于这样一条准则,那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禅宗思想的最高境界。

“无所住而生其心”源自《金刚经》,后来被六祖慧能活用于他所宣扬的禅法之中,它可以被称作禅宗的心要。

六祖在还没有出家之前,是一个一字不识的卖柴村夫。有一天他在市镇上卖柴听到有人在念《金刚经》,当听到经文中的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忽然大悟。

随后他决定去参访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他在弘忍的门下不到一年,便得以继承他的衣钵。所以禅宗在六祖慧能之后,便开始以《金刚经》印心,而这个“无住”的自由心法,成为中国禅学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无所住”就是空,是要空掉一切不合理的成见、情绪和对善恶、爱憎的执著。“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被解释为清心,因为清心的人总是那样单纯,那样宽容,那样诚心,那样恬淡从容。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黑指婆罗门来到佛的面前,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向佛献礼。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于是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但是,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啊?”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就会从生死的桎桔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理解了佛陀“放下”的意思。

“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世间的人一旦有了功名,就会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会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会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会对事业放不下。世人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何止手上的两个“花瓶”呢?但是这些重担与压力,会使人活得十分辛苦。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学会“放下”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洒脱。

有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他想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之后,后生与老禅者一边品茶,一边闲谈,他冷不防地突然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回答。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什么使你这样惊讶啊?”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

后生说,“今天在我来禅院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有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为了钱,我们东西南北团团转;为了权,我们上下左右转团团;为了欲,我们上上下下奔窜;为了名,我们日日夜夜窜奔。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人生三千烦恼丝,斩断才能自在啊。

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平静淡泊,志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都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老禅师年复一年搜集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都乐得其事,上午他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到最后轮到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也许是他浇了一上午有些累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滑下来砸在了花盆上,连花盆架也给碰倒了,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徒弟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情非但一点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就是修身养性,也是为了美化寺院的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地修行禅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了我们的心房,哪里能快乐自主?

上述公故事中的明云禅师正是这样一位清心的人,而他所说的那句“不为生气才种花”,听起来平平淡淡,却蕴含这多么丰富的哲理啊!

智尚禅师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下面我们从一些富有禅味的言语中体会如何“放得下”。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才可以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潇洒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原因就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比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把“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的确是一种幸福。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享受“放得下”的养生愉悦。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僧人,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僧人,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

当这位僧人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持生活。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他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自己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僧人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僧人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唐·轶名禅师

十七个金罗汉

贪是众生众苦之本,一切恶念皆由贪起。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够知足常乐。多贪多欲的人,纵然是富甲天下,也还是无法满足,那么到头来他还是一个穷人,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不是幸福的靠山;而那些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一个樵夫,他常年累月都以打柴为生,他整日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是仍然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脱离苦海。

真是苍天有眼,大运降临。有一天他突然在大树底下挖出了一个金罗汉!转眼间他就变成了百万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都像是一下子从地下冒出来似的,纷纷前来向他表示祝贺。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现在终于知道荣华富贵是什么滋味了。可是他却只高兴了一阵子,就又愁眉苦脸,吃睡不香,坐卧不安。他老婆看在眼里,劝他说:“现在吃穿不愁,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是愁眉苦脸的?就算是贼偷,一时半会儿也偷不完,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就是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了:“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怕贼偷还只是小事,关键是十八罗汉我才得到了其中的一个,那十七只我还不知道埋在哪里呢,我怎么能够安心?”说完便又像只被烤熟的鸭子一样,瘫软在床上。结果这个樵夫抱了个金罗汉还整日愁眉不展,最终落得疾病缠身,与幸福擦肩而过。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因为,黄金也会吃人。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这时一位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了出来,两位朋友见状,便问那僧人:“你为何这样惊惶失措,到底碰到了什么?”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颗小树苗,却突然挖出了一坛黄金!”

两个人感到很好笑:“这个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有意思了!”

“你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两个人喜不自禁。

僧人说:“这东西会吃人的,难道你们不怕?”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怕,你就赶快告诉我们黄金在什么地方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小树下面。”两个朋友立刻找到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两个人一见到黄金,顿时眉开眼笑:“黄金会吃人?哈哈!哈哈!”

“别管那么多了,我们还是想办法把这坛黄金运回去吧。”其中一个人说,“不过现在把它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会儿再说吧。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些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然后等到半夜再把黄金运回去。”另外一个人就去准备饭菜了。

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那该有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自然就全部归我了。”

回去取饭菜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那位朋友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迫我这样做的。”

然后那个人就拿起朋友送来的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就感觉肚子里像火烧一般,他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果真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有想明白呢?”

黄金岂会吃人,是人的贪欲之心在吃人,人一旦有了贪欲之心,便会使人产生恶念,就会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举动,最终自己也会走上不归路。

一位居士请教一位老禅师:“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坏,产生了恶念?”老禅师就对他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老魔鬼看到人们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但是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想:“要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想让农夫知难而退。那农夫对着田地敲打了半天,做得非常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了一会儿,就又继续敲打坚硬的土地,没有一点抱怨。小魔鬼看到自己的计策失败了,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个去。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也没有用,那么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那个小魔鬼就把他的馒头和水偷走了。他想,农夫劳作那么辛苦,又累又饿,馒头和水却都不见了,这下子他一定会暴跳如雷!

农夫劳动了一上午,又渴又饿,来到树下休息,想不到馒头和水却都不见了!“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个馒头和水?如果这些东西能够让他不再饥饿的话,那就好了。”小魔鬼看到这里只好弃甲而逃了。

老魔鬼觉得非常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使这个农夫变坏?这时第三个小魔鬼对老魔鬼说:“我有办法一定能够把他变坏。”

小魔鬼先去和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和他成为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所以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有大旱,所以教农夫把稻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了。结果第二年别人都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获得了大丰收,他因此就富裕起来了。

小魔鬼每年都会告诉农夫当年最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这个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了。他又教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亲自劳动了,靠着贩卖的方式,就能获得大量的金钱。

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就告诉老魔鬼说:“您看!我现在要像您展现我的成果了。这个农夫身体里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只见农夫举办了一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的仆人在旁边侍候。他们非常的吃喝非常浪费,一个个醉得不省人事,开始变得像猪一样痴呆愚蠢。

“您还会看到他的身上流淌着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了,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怎么这么不小心?”

“哎!主人,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

“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农夫恶狠狠地说。

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办到的?”

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的东西超出他的需要而已,这样就可以将他人性中的贪婪引出来。”

说完了这个故事,老禅师对居士说:“现在,你应该明白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坏,产生恶念了吧?那就是贪婪和无止境的欲望。”

知足者常乐!人的欲壑难填,不仅会追求当下的享受,还想拥有更多的资产,以备永远享受,因此也就会被患得患失的痛苦所困扰。

有一个人穷困潦倒,连床都买不起,家徒四壁,家里只有一张长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那张长凳上睡觉。但是这个人却很吝啬,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但就是改不了。

他向佛祖祈祷:“如果我发财了,我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吝啬。”

佛祖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就又会有一个金币,但是当你想花钱的时候,只有把这个钱袋扔掉才能够花钱。”

那个穷人就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有合眼,地上到处都是金币。即使这一辈子什么也不做,这些钱也足够他花的了。每次当他决心扔掉那个钱袋的时候,都会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金币,屋子里装满了金币。

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还是让钱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到了最后,他已经非常虚弱了,连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他还是不肯把袋子扔掉,最终死在了钱袋的旁边,这时屋子里装的都是金币。

在物欲方面,凡是过份的追求和占有,都是贪欲,不仅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也为自己带来了痛苦。所以在物质方面少欲知足,就可以为你让你的心境安定、处境安全。

然而,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婪的人常常会盲目地相信他人。

古时候,菩萨转生为树神。有一次,波罗奈举行祭祀活动,人们在广场、大路等地方撒下许多食物,还放置了许多碗,里面盛满了酒。

有一只豺,半夜里偷偷地吃了鱼和肉,还喝了酒。

由于酒喝得有点过量,豺的头昏昏沉沉的,它便钻进了树丛,一觉睡到天亮。豺醒来一看,天已经大亮,心想:如果人们看见我,那他们肯定会打死我,现在我不能出城。

于是豺走到路边,趴在隐蔽的地方,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一声不吭。后来,豺看见一个婆罗门在水池中洗脸,心想:“婆罗门都是贪财的。如果我用钱财来引诱他,请他把我抱在怀中,藏在衣服里,带我出城,他肯定会答应的。”

于是,豺用人的语言喊道:“婆罗门!”

婆罗门转身问道:“谁在叫我?”

“是我,婆罗门!”

“你有什么事?”

“婆罗门啊!我有两百金币,如果你将我抱在怀中,藏在衣服里,不让任何人看见,带我出城,我就告诉你金币在哪儿。”

这个婆罗门非常贪财,一听说有这样的好事,马上就同意了。他按照豺所说的,将豺带出了城。走了一阵,豺问道:“婆罗门啊!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某某地方”、“请再往前走”,这样反复问答了很多次,到了一个大坟场。豺说道:“就在这里,把我放下吧!”

婆罗门把豺放下。豺说道:“婆罗门啊!将你的上衣铺在地上吧!”

婆罗门一心想着财宝,就把上衣铺在了地上。

“你就在这棵树底下挖吧!”

趁婆罗门专心挖地的时候,豺爬到婆罗门的上衣上,在四角和中央涂上了屎和尿,把上衣弄得又脏又湿,然后溜进了坟地的树林里。

发生的这一切都被菩萨看在了眼里,于是菩萨念了一首偈颂:财迷心窍婆罗门,居然相信偷酒豺,一百贝壳也没有,两百金币从何来?

任何财富都要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妄想不劳而获的认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加狼狈不堪。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从欲望中解脱出来

人人都有欲望,但要学会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生活幸福。如果对欲望不加限制任由其膨胀,那么最终将会被欲望所吞噬,陪伴自己的将只有痛苦。

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不论是追求之时、得到之时或失去之时,都是苦恼。虽然如此,大多数人却对此无法觉悟,总是在贪欲之中转个不停。

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

有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道:“请老师为我安心。”

达摩当即说:“把心拿来。”

慧可不得不说:“弟子无法找到。”

达摩开导他说:“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吗?”慧可恍然大悟。

几十年以后,僧璨前去拜谒二祖慧可,他对二祖说:“请求师父为弟子忏悔罪过。”

二祖慧可想起了当初达摩启发自己的情景,微笑着对僧璨说:“把罪过拿来!”

僧璨说道:“我找不到罪过。”

慧可便点化他说:“现在我已经为你仟悔了!你看到了吗?”

僧璨恍然大悟。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三祖僧璨求教:“如何才能解除束缚?”

僧璨当即反问:“谁在束缚你呢?”

小和尚脱口而出:“没有谁来束缚我呀!”

僧璨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

小和尚豁然领悟。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的第四祖--道信。

醉心于功利,便被“名缰利锁”缚住;对于于褒贬毁誉斤斤计较,必会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哪一个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忧愁惊恐、嫉妒猜疑?重要的是自我解脱,而不是求人解脱。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一片云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也就是心地清明的过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你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是啊,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即使是皇帝也有种种欲望,世人求佛究竟是为了什么?当然是欲望在作祟,欲望的增长常常会使人处于危险的处境之中而自己却毫无觉察。

道林禅师喜欢一个人住在树上,与鸟巢为邻。

有一次,白居易去拜访道林禅师,只见道林禅师在鹊巢边坐禅,他于是站在树下仰着头对道林禅师说:“你这样住在树上实在是太危险了,赶快下来吧!”

禅师说:“我的处境一点都不危险,只要我小心,就一定不会掉下去的;相反,你的处境才是最危险的!即使你尽量避免,有的时候你却是避不过的,真正要小心的人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白居易说:“我是当朝重臣,我的生活十分太平,哪里有什么危险?”

道林禅师说:“薪火相交,难道还不够危险吗?官场如战场,众人从无一心,你来我往,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道:“佛法是如何解释的呢?”

禅师回答道:“不要做一件坏事,不要不做一件好事!”

白居易听了感到很失望,他说:“我以为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呢,这样的道理连3岁小孩儿也知道,何必还要你来说呢?这不是侮辱我吗?”

禅师说:“3岁孩儿都明白的道理,80岁老翁却不明白。世人皆为功名利禄,即使身处险境也执迷不悟。就连3岁小孩也明白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做到呢?如果每个人都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那么邪恶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人间一定是快乐祥和的,难道还会像现在这样处处险境吗?”

是啊,道理很简单,关键是做起来难。人心的欲望有时候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买地的农民就是很好的说明。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文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量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那么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这个人心想:“那我这一天就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得到很大的一块地吗,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的人签订了协议。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已经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拐弯。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成果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就快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走捷径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也马上就要落到地平线下面了。于是他加紧了脚步,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是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归他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讲完故事,闭目不语,弟子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答案。

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这正是人性最大的缺憾。

一个人去沙漠中寻找宝藏,可是却没找到宝藏,所带的食物和水都已经没有了。没有食物,也没有水,身上更没有一丝力气,他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在死的前一刻,他向神做了最后的祈祷:“神啊,请帮助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神真的出现了,问道:“你想要什么呢?”

他急忙回答说:“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儿也行。”

神于是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吃饱喝足以后,又继续向沙漠深处走去,很幸运,他找到了宝藏,那些宝藏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他贪婪地将宝藏装满了身上的所有口袋。

但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来支持他走完剩下的路了。他带着宝藏往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宝藏,他一边走一边扔,到最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临死之前,神又出现了,问道:“现在你要什么?”

他回答道:“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

人到死也离不开欲望。命运总是在满足一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塞给他一个更难填的新的欲望。因此,人应该在欲望面前及时醒悟。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

人生的锁链

人对于金钱、美色、权力都有欲望,这些欲望就像是一条无法剪断的锁链,人生若被欲望的锁链纠缠,就会陷入痛苦之中,而没有了快乐可言。

一座泥像倚立在路边,看着过往的人群十分地羡慕,觉得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真好,他就问佛陀呼救:“佛陀,请让我变成人吧!”

“你想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就把你还原。”佛陀说完,手臂一挥,泥像真的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

于是,青年跟随佛陀来到悬崖边。只见两座悬崖遥遥相对,此崖为“生”,彼崖为“死”,中间由一条长长的铁索桥连接着。这座铁索桥又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铁环串联而成。

“现在,请你从此岸走向彼岸吧!”

青年战战兢兢地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链环的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便跌进了一个铁环之中,两腿顿时失去了支撑,胸口被链环卡得紧紧地几乎透不过气来。青年大声呼救:“好痛苦呀!快救命呀!”

“请君自救吧。在这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佛陀在前方微笑着说。

青年扭动身躯,拼死挣扎,好不容易才从痛苦之环中解脱出来。“你是个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

“我是名利之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青年飘然走神,脚下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青年惊恐地再次呼救:“救……救命啊!”

这时佛陀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说道:“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自救。”

青年拼尽全力,总算从这个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两个链环间边休息边想:“刚才这是个什么痛苦之环呢?”

“我是美色链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向前赶路。他接着又掉进了贪欲的链环、妒忌的链环、仇恨的链环……等他从这些个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已经没有勇气再走下去了。

于是,佛陀就对他说:“人生虽然有许多的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之后的轻松和欢乐,你难道真愿放弃人生吗?”佛陀问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人生,还是去做我的泥像吧!”青年毫不犹豫。

佛陀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场大雨冲成了一堆烂泥。

一天,释尊禅师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太阳斑驳的影子撒在地上,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它的晃动。微风轻轻地拂过树梢,发出悦耳的声音。

突然,远方隐约传来一阵嘈杂声,声音越来越近,在寂静的树林中听得十分清楚,原来是一对男女在林中争吵。

过了一会儿,一名女子慌忙地从树林中跑了过来,她跑得太专注了,从释尊禅师面前经过,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禅师。之后又出来一名男子,他走到释尊禅师面前,非常生气地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子经过这里?”

禅师问道:“有什么事吗?为什么你这么生气呢?”

阳光透过树叶,在男子脸上形成明暗不定的阴影。他凶狠地说:“这个女人偷了我的钱,我是不会放过她的!”

释尊禅师问道:“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

青年男子没有想到禅师会这样问,站在那里,愣住了。

“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释尊禅师再问。

青年男子眼睛里流露出惊喜的神色,他在一瞬间感悟了!青年低下头来,脸上的怒气早已消失了,重新洋溢着平静的神色。

一旦陷进“追逐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想要抽身出来就不容易了,趁自己还没有深陷入物欲的泥潭,浪子回头,转身是岸。

有一个痴者因为自己总是看不到人间的真实,从而去向禅师请教。

“禅师,请你告诉我怎样才能看到人间的真实?我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跋涉,到后来我才发现,我始终走在一个表象里。”

“当我被她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决定娶她为妻时,一转身,就发现她在用相同的语言与别人约会。”

“当我把我的所有赠给一个衣衫褴褛、面色忧郁的路人时,却发现他对我毫无所求。”

“我把对我笑的人当做我的朋友,骂我的人当做我的敌人时,却发现想把我推下深渊的,正是那个对我笑的人。”

“为什么爱我的人偏偏不说爱我?人在我的身边,为何心却走了?怯懦者为何平时总是穿着勇敢的外衣?明明有求于我,为何偏偏要把一箱箱的珍宝送给我……这些表象实在令人迷惑,禅师,请你告诉我,我应该怎样去判断?”

禅师说:“年轻人,有时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未必是真象,耳朵所听到的往往是那些扰乱心智的声音。因此,离你而去者也许是真心爱你的人;送你珍宝的可能正是有求于你的人。”

“当一个人送你鲜花,一个则送刺给你,请不要急于断定哪一个是亲你者,哪一个是疏你者。”

“当你看见一个人鲜血淋漓地躺在地上,一个人站在旁边无动于衷时,请不要贸然断定哪个是死者,哪个是生者。”

“当你看到一个黑发者和一个白发者站在一起时,请不要在两者谁是老人的问题上妄下定论。”

“当一个人口齿伶俐、声调高亢时;一个人结结巴巴、声音颤抖时,请不要盲目断定哪个是勇敢者,哪个是怯懦者。”

“当你看见一个人在不停地流泪,一个人却在放声大笑时,请不要立刻断定哪一个是欢乐者,哪一个是痛苦者。”

“当你站在冰封雪冻的湖面上,被飘舞的雪花所环绕时,请不要认为明天还会是这样;今天的幸福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痛苦,稍纵即逝的或许就是永恒的……”

痴者听了禅师的这番话后,豁然开悟了。他高兴地说:“我明白了。”

“在你对世间万物没有真正领悟之前,请不要说‘我明白了’。”禅师接着说。

有一次,世尊释迦牟尼在法会上给诸比丘僧讲述了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

有两个商人各带领着一支有500个商人的商队,在波罗奈地区筹集了金钱、资粮,准备好许多帆船,决定远行寻宝。

他们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大海深处。

商船在大海中行驶了很长时间。这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一座宝岛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在那个岛上有众多的珍宝、美女,使他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第一队商人的头领看到此景,随即说道:“我们舍财舍命去寻宝,辛辛苦苦来到这里,这里的美女、财宝无奇不有,人生一世能享受这些也就足矣!我们不如就住在这里吧!”

可是,第二队商队的头领看到此景,冷静地说道:“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这个宝岛虽无奇不有,但一定不会长久的!”

众人听了,正在犹豫不决之际,正好,有一个天女路过此处,心中怜悯这些商人,便在空中对众商人说道:“你们在此地虽然暂时能享受一些快乐,但这一切都将不长久,再过七天,这个小岛将要被大海吞没!”

这个天女说完,即消失而去!

又有一个魔女从此经过,她想让这些商人都被大海吞没,即在空中对众商人说道:“你们不要走,这个宝岛怎会被海水吞没呢?如失去机会,这些钩人魂魄的美女、奇妙的珍宝,再去哪儿找呢?刚才那个天女是骗你们呢,你们可别相信她所说的!”

那第一队商人的头领听后,即对他的手下说道:“你们不要信那第一个天女的话,我们大家还是呆在这岛上,享受五欲之乐吧!”

第二个商队的头领则对他的手下说道:“你们切莫因为贪享一时之乐而将性命丢掉,还是快快装些珍宝,不要贪恋此地。那第一个天女的话是真实不虚的啊!”

果然,过了七天,如第一个天女所说,大海的波涛将宝岛吞没了。第二个商队的人,由于早有防备,都呆在船上,所以安然无恙。而那第一支商队的人,由于只顾贪恋玩乐,都被大海吞噬了。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

畸形的贪欲

人们常说无欲则刚,人一旦有了贪念,那么就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像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足金铸成的、精美华贵的金钵。见到这个金钵,本已修得一颗无所执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时甚至是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当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的时候,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但每次来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禅定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后来,二鬼听说金碧峰贪恋金钵,经常在禅定时起心动念想到这只金钵。那时他动了这种念头,身形就会显现。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

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间又无影无踪了。

有了这次差点丢掉性命的教训,金碧峰禅师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黑白二鬼对他也无可奈何。

无欲则刚啊!我们的缺点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就能不断完善自己,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借口。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贪婪吝啬,你能否向我太太开示,让她行些善事?”

默仙非常慈悲地应允。

当默仙到达这个信徒家的时候,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也舍不得端出来供养。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呀!”夫人答道。

“这样子是畸形!”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一个手掌,问道,“假如天天这样子呢?”

“这样子也是畸形呀!”夫人答道。

“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默仙禅师立刻答道,“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只知道花钱,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终于,这个太太明白了做人处事之道和用财之道!

钱是身外物,我们又何必如此看重钱财呢?我们短短的一生往往就浪费在这些并不有多大作用的钱财上。

一个卖豆腐的人,每天都送豆腐到寺院,成了寺院的熟客。一天,他像平常那样送来了豆腐,看到寺院的师父们都在神情专注地打坐。卖豆腐的人心想:“我整天都在忙着卖豆腐,真是羡慕他们有时间可以坐下来打坐。今天天色还早,我也学学他们,在这儿坐一会儿。”

当他提出打坐的要求时,如净禅师欣然同意:“好啊,你来和我们一起打坐吧!”

卖豆腐的满心欢喜地进人禅堂,他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打坐。过了一段时间,他如获至宝地欢呼道:“真想不到,打坐还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禅师问道:“你想到了什么,居然这么高兴!”

卖豆腐的说道:“我终于想起来了,五年前邻居张三欠我的半斤豆腐钱没还!”

“现在你知道坐禅的功效了吧?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如净禅师说道,“坐禅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呆默无为,安然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上面,你就能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了。”

如净禅师继续说道:“只要我们肯下工夫,等到心湖平静,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自然显现出来。禅坐的最终目的,是求得身心脱落,把我们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坐禅的人,将他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静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从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的境界。”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唐·龙牙禅师

心无外物一身轻松

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要想远离世俗,就要修身养性,心中空明,不为外界所干扰,真正达到净心的境界。而在平凡的生活中,对身边的事不要过于执著,只要认真过好属于你的每一天就足够了。

禅宗主张人生在世,不要被世中之情所染,虽然在世,但要保持本有的空心,以空心入世,虽入世而不觉入世。

印度的三藏法师自诩神通广大,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与他验证。

慧忠谦和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的心迹,不知是否属实?”

三藏法师答道:“只是些小伎俩而已!”

慧忠于是在心中想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

三藏运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着点头,将心念一转,又问:“请看老僧现在身在何处?”

三藏又做了一番考察,笑着说:“禅师怎么去和山中的猴子一起玩耍?”

“果然了得!”慧忠面露赞许之色,称赞过后,随即将风行雨散的心念悉数收起,反观内照,进入禅定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这才笑吟吟地问:“请看老僧如今在什么地方?”

三藏神通过处,只见青空无云、水潭无月、人间无踪、明镜无影。

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全不见国师心迹,一时罔然不知所措。

慧忠缓缓出定,含笑对三藏说:“阁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处,极好!极好!可是却不能探察我的心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三藏满脸迷惑。

慧忠禅师笑着说:“因为我没有心迹,既然没有,如何探察?”

无论你的心迹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别人就可以探察到。只有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而这里的无心迹,并不是具体时空的“无”,而是超越了“有”的具体性的无。

六祖慧能出身贫寒,无钱读书,只字不识,但却恪守孝道,每日上山打柴养活老母。

一日,他在打柴回来的路上听到有和尚在念经,于是驻足倾听。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和尚看在眼里,便告诉他这是金刚经所载,黄梅山弘忍禅师正在讲授该经,教人见性成佛的道理。他听后决定出家,带上老母来到了黄梅山。

初来乍到,他只能每日在米房舂米,但却不忘暗中修行。日久天长,他终于领悟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一切存在皆不离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弘忍终于知道了慧能的求道之志,于是将他叫到自己的房中,告诉他:“不知心,学佛无益,看清此心便为佛。”慧能听后更加用心修行。

有一天,弘忍禅师对弟子们说:“我将不久于人世,想把禅法传给你们其中的一位。谁能够把自己的悟境用偈语表达出来,且能切中禅之精髓,我就将禅法传授与他。”当时弘忍弟子八百,却无一人敢去做偈。后来弘忍的一位高徒神秀终于想出了一首偈子,于是写出来贴在了禅壁旁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此偈一出,众人交口称赞,连弘忍看后也表示赞赏。

但是慧能却说:“神秀的偈子虽然点到了真实,却仍称不上绝好。”

大家听后对他的评语不以为然,因为神秀既通内外之学,又常代弘忍讲道,威望很高;而慧能只不过是一介樵夫,舂米小僧。大家都用鄙夷的眼光看着他。

慧能见状立即和韵做偈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众人听后大吃一惊:想不到小小舂米僧,竟然一语道破禅之天机。最后弘忍禅师终于把禅法传给了慧能。

“本来无一物”这就是禅宗的智慧,“有”无论多好,总有缺点,因此都不可能达到最高的境界,最好的只能是“无”。达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是从人性向佛性升华的完成,而佛性,就是超越人的一切具体性的本真人性。

庞蕴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目睹人们为了追逐名利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以至于六亲不认,手足相残。

他感到这样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决心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来体味人生的真谛。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德行高深的石头禅师,说明了来意,禅师答应收他为徒。

庞蕴问石头道:“禅师,何人不与万法为侣?”石头禅师笑而不答。

庞蕴以为石头禅师没听清,张口再问。却被石头禅师伸手捂住了嘴巴,无奈他只能把话咽到了肚子里。

也就在这一刹那,他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想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刚才心中好像有千军万马,被围困山坳,奔腾跳跃却找不到出口。现在心中突然豁然开朗,心里一下子明亮起来。他微笑着望着石头禅师,默不作声。禅师脸上也依旧笑容灿烂。

过了片刻,他还是念念不忘刚才的问题,又再次问道:“禅师,不与万法为侣的到底是什么人?”

石头禅师见他如此执著,便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我就会回答你。”

庞蕴听了这句话茅塞顿开,于是写了一首偈子道:“十方同豪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山水君居好,城隍我今沦。静闻钟鼓响,闲对白云村。

--唐·法眼文益

禅理来自生活

禅,其实非常简单,即使你并没有真正懂得其中的禅理,而你在举手投足之中却处处体现了禅理,不要刻意地寻求禅,禅就在生活当中,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处处都是禅。

禅宗清净,佛理明心。若是把参禅看成颂经打坐,却只得其形,而未得其实。修禅修心,拜佛亦是拜心。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万物皆禅,万事皆禅。修练在自身,作为在天地。

唐时有位官员,姓薛名简,就曾问过六祖慧能大师:“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师们都说,我们要觉悟就必须坐禅习定,请问大师您有什么高见?”

慧能大师回答说:“禅理需要用心体悟,怎么能仅靠打坐呢?”

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知道,禅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六祖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从这一教导中,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哪一样不是禅的境界?寓禅于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才能体悟真正的禅趣!

自古以来,许多禅师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开示弟子,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领略他们风趣诙谐的禅风,赵州禅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有几个学僧来向赵州禅师请教禅的问题,第一位学僧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他道:“你吃粥了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了!”

赵州禅师开示道:“去食堂洗钵盂去!”第一位学僧听到这些似有开悟。

第二位学僧也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求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他道:“你来多久了?”

学僧回答:“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又问:“你吃过茶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他说:“到客堂报到去!”

第三位学僧已在赵州禅师的观音禅院参学十几年,所以他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年有余,不曾蒙受老师开示,今日想辞别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惊讶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从你来此禅院,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有一处没有教导你?”学僧听后,用心思考。

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维则离道远矣!”

学僧开悟,但问道:“如何能保住呢?”

赵州禅师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溪水是禅,青山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真正的学禅决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弥陀,更在于参悟禅宗道理,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生活中一切皆是禅!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禅例。

从前有一位云水僧,他听说无相禅师禅道高深,便来找其论禅。

禅师有事外出,侍者便说:“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转告。”

云水僧说:“不行,你年龄太小。”

侍者说:“年龄虽小,可智能却不小!”

云水僧一听,“噢!果真如此吗?那我就考一考你。”

说完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圆圈,向前一指。侍者看到后便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手指,侍者伸出五根手指;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却用手在眼睛上比划了一下。

云水僧看后慌忙掉头就走。他边走边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圆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的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比了个大圆圈,说有天空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戒五年;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在他眼中。一个侍者就如此高明,那无相禅师的禅道不知会有多深!所以我还是走吧。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了,侍者向师父讲述说:“师父,今天来了一位云水僧,他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就用手比了个小圆圈,说你家的饼只有这么一点大。我便用两手比划说,有这么大呢!他只伸出一个手指说,一文钱一个吗?我伸出五根手指,说一个要五文钱。他又伸出三个手指说,那就三文钱吧!我指指眼睛说他太不识货了,没想到他却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侍者,你懂吗?”

侍者摇摇头,一脸的不解。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

--唐·仰山慧寂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