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六章 进退之间的智慧

花钱买来的智慧

理性可以把一个人提高到差不多与天使同等的地位,当一个人抛开了他的理性,他的杂乱的心灵可以使他堕落到比野兽还要更为残暴的地步,没有理智的支配,任何事物都不会持久。

禅宗讲究理性,不主张莽撞行事。任何事情必须三思而后行,不可急躁,平心静气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有个人因为笨,所以很穷,可是他运气好。一次下雨的时候,围墙被雨冲倒了,他居然从倒了的墙里挖出了一坛金子,因此他一夜暴富。可是他依然很笨,他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于是就向一位禅师诉苦,禅师告诉他说:“你有钱,别人有智慧,你为什么不用你的钱去买别人的智慧呢?”

于是这个愚人就来到了城里,见到一个僧人,就问道:“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僧人答道:“我的智慧很贵,一句话1000两银子。”

那个愚人说:“只要能买到智慧,多少钱我都愿意出!”

于是那个僧人对他说道:“遇到困难不要着急处理,向前走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将信将疑,生怕僧人骗他的钱。僧人从他的眼睛中看出他的心思了,于是对他说:“你先回去吧,如果觉得我的智慧不值这些钱,那你就不要来了,如果觉得值,就回来给我送钱来!”

当夜回家,他昏暗中发现妻子居然和另外一个人睡在炕上,顿时怒从心生,拿起菜刀准备将那个人杀掉,突然想到白天买来的智慧,于是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各三次,正走着呢,那个与妻同眠者惊醒过来,问道:“儿啊,你在干什么呢?深更半夜的!”

愚人听出是自己的母亲,心里暗惊:“若不是白天我买来的智慧,今天就错杀母亲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就给那个僧人送银子去了。

理智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觉活动着的力量。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误会,但是在误会面前你是怎么处理的呢?遇事三思而后行,才不会对人对已造成伤害,否则,草率从事肯定会使自己遗恨终生。

在遥远的古代,瓶沙王先祖执政时,惩罚罪犯的方法很简单:如果抓住了盗窃贼,就用手掌拍他的头顶,这样他就觉得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就不会再去偷鸡摸狗了。

在瓶沙王父亲执政时,惩罚罪犯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抓到盗窃犯,就将他们赶出城门,这样他便会感到十分羞愧,从此以后也就不再偷东西了。

瓶沙王执政后,惩罚罪犯的方法又变了:如果抓到了盗窃犯,就将他逐出国境。当时有个惯偷,先后被逮住了七次,驱逐了七次。可是他贼心不改,本性难移,竟然走上了杀人抢劫的道路。负责维护治安的官兵第八次抓住他以后就把他押到瓶沙王宫殿,要求国王给予重判。

瓶沙王听说这罪犯屡教不改,罪恶滔天,就非常气愤。下令斩掉此人的小手指以示惩罚。执法官深知瓶沙王优柔寡断,得令之后就立即行刑了。

果然,瓶沙王下了命令之后,就犹豫起来,心想:“这样做会不会非常残忍?我即使咬一下自己的手指都痛,那罪犯怎么受得了切去小指的痛苦!”于是他立即下令撤回对于那个罪犯的惩罚,得知惩罚已经被执行之后,瓶沙王既痛苦又矛盾不得不带着疑问去找释迦牟尼。

瓶沙王对释迦牟尼说道:“我执政时期,恶人越来越多,我作为一国之君,无法教化臣民遵守法制,反而做出了斩人手指的决定。我深感自己道行不够,所以请世尊教诲。”

释迦牟尼听了瓶沙王的倾诉,便对他说:“治理国家一定要有法度,不能够无休止宽大,当然也不能够穷凶极恶地用刑。就以惩戒盗窃犯来讲,应该按照偷了多少次,偷了多少财物划分不同的等级进行处罚。要量刑得当。这样对罪犯也能够具有惩戒作用。”

瓶沙王回去之后,释迦牟尼的弟子非常困惑地问师父:“瓶沙王为何如此胆小怕事,连惩罚罪犯都不敢?”

释迦牟尼说:“那是有原因的。”于是就对弟子们讲述了瓶沙王前生的故事。

瓶沙王前世是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一直没有为他生孩子,于是他们就领养了一个名叫那俱罗的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后来,他的妻子终于生了个儿子,他们对收养的孩子就有了些微妙的感情变化。

一天,婆罗门夫妇出门做工,便关照那俱罗好好照顾弟弟。

小儿子长得白白胖胖,没想到身上的香味引来一条毒蛇。那俱罗发现之后奋不顾身地扑上前去,杀死了这条蛇。

碰巧这个时候,婆罗门夫妇回到了家中。婆罗门远远见到那俱罗手中握着一把刀,身上血迹斑斑,而小儿子背对着自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以为那俱罗杀了他的小儿子。盛怒之下,婆罗门不分青红皂白,气急败坏地拿起手杖朝那俱罗敲了过去,可怜那俱罗来不及声辩就一命呜呼了。

这时小儿子的哭声惊醒了他,他突然发现小儿子并没有死,床角旁边是一条被砍死的毒蛇,这才明白过来是那俱罗救了他的小儿子。婆罗门悲痛欲绝,从此以后追悔莫及。

遇事详观察,勿行莽撞事。否则恩爱隔,终生不堪苦。

--释迦牟尼

留下一点空间

有时,世间的事情,不是一味执着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是不能从中获益的。留下一点空间,容自己转身,留下一些时间,让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往往是入道之门。

禅者,提倡奉献精神,认为只有先付出才可以有回报。

一个商人遇到了难处,他的生意越做越小,于是他请教智尚禅师。

禅师说:“后面的禅院有一架压水机,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

商人去了之后,过一会儿汗流浃背的跑来说:“禅师,压水机下面是枯井。”禅师说:“那你就去给我到山下买一桶水来吧。”

商人去了,回来后仅仅拎了半桶水。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怎么才半桶水呢?”

商人红了脸,连忙解释说:“不是我怕花钱,山高路远,实在不容易啊!”

“可是我需要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禅师坚持说。

商人又到山下买了一桶水回来。禅师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了。于是带他来到压水机旁,说:“将那半桶水统统倒进去。”商人非常疑惑,犹豫着。

“倒进去!”禅师命令。

于是,商人将那半桶水倒进压水机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压水,可只听那喷口呼呼作响,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桶水全部让压水机吞进去了。

商人恍然大悟,他又拎起那整桶的水全部倒进去,再压,果然清澈的水喷涌而出。

没有付出怎能有收获?禅宗提倡无私奉献,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要求你无私奉献,但是在你想要得到回报之时,最起码你应该先付出。有些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就应该学会放弃。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各个方面强过别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有大学问的人。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可学业却没有什么长进。他非常苦恼,特地去向一位大师请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当年轻人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到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我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了。”他抬头凝望着大师说道。

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啦,背着石头怎么可以登上顶峰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谢后走了。后来,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人要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巅峰!

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父,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没有长进?”

禅师笑着说:“先喝杯水吧!”

于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壶,然后往杯子里倒水。水很快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子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注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你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说:“这个道理你也懂呀,可是你为什么还来问我呢?”

弟子终于醒悟,自言自语地说道:“是啊!人生也是这样的道理,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自然就装不进去其他的了!”

禅师看他很快就明白了,便笑着说:“是啊!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很多人只想着往心里装更多的东西,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他们越是这样想,就越不能得到,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怎么能装进去东西呢?于是他们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认为自己老了。其实人的老化关键不在于肉体上的老化,首先应该是精神上的老化。当一个人无法接受新事物的时候,老化的过程就开始了。一个人之所以无法接受新事物,并不是因为他不需要,而是他心上的那只杯子,已经被杂念装满了。”

你心上的那个杯子装了多少杂念?要想把新的东西装进去,只有把原来的旧东西倒掉,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些空间,给自己转身的余地。

有位学习禅理的人到法堂请示禅师:“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于是,那个人依样画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啊。”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呢?”

那个人问:“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回答:“修行如同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那个人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连连感谢禅师的高明。

有一位小沙弥,从小就立下了修行成佛的宏愿。可是,他总是想不通,自己投身佛门已三年,师父既不教诵经,又不让拜佛,总是叫自己上山砍柴。要是这样,自己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悟道呢?

一天,小沙弥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可她脑子里总想着怎样悟道。突然有一只罕见的动物来到了他的跟前,小沙弥好奇地问:“你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怎么长得这样奇怪?”

那只奇怪的动物回答:“我叫‘悟’。”

小沙弥一听,心中非常高兴,想道:好极了,它就是“悟”,我不正想要悟吗?我非把它抓住不可!

想到这里,只听那叫悟的动物敏感地说:“好啊!你一看到我,就想抓住我,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小沙弥吓了一跳,心想:“果然是悟,居然能知道我在想什么!”

这时,悟得意地说:“怎么样,领教了我的厉害了吧?”

小沙弥暗想:好吧,就让你得意,我就骗骗你,装作什么都忘记的样子,然后趁你不防把你抓住!

不料,悟又开口说道:“你别想骗我了,以为我不知道吗?想装作什么都忘记的样子,然后趁我不备把我抓住。是不是?告诉你,那是行不通的!”

小沙弥听到自己的想法又一次被点破,很尴尬,但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故意不去搭理它。

悟得寸进尺,小沙弥心中想什么,它就马上全给他抖出来。

这样一来,小沙弥真的有点生气了。他想:这真是个可恶的家伙,居然连我想什么都知道,而且还要说出来,这让我多难堪。

这时,悟又说道:“你生气也没用。因为你心里想什么,我全都知道。”

看来,小沙弥的心思,确实都能被悟捕捉到。

这时,小沙弥开始重新思考:既然我心中想什么,悟全都知道,要抓住它根本不可能,我何必白费心思呢?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砍柴吧!何况,我上山就是来砍柴的,抓不到悟也没有什么损失,也没有什么遗憾。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平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挥起斧头砍柴。悟闲着无事,站在一旁看他砍柴。

小沙弥越砍越投入,手越来越用力,只听“咔嚓”一声,斧头柄给弄断了。正巧,那断斧头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悟的头上,一下子把它打昏了。

小沙弥意外地捉住了悟,心中很高兴。而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自己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要想开悟,先要放弃开始的念头,而不能执著于开悟。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

--宋·云峰文悦

有因必有果

愤恨是毒化精神的毒剂,它不但使自己得不到快乐,反而会把自己陷入困境,受到应有的报应,如果能够及早回头还可以受到他人的爱戴,如果执迷不悟,最终会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害人者必害已。

禅宗崇尚因果报应,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释迦牟尼开始传教的时候,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麻烦,有时甚至遭到挑衅和人身攻击。但他凭藉智慧、毅力和人格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挫折、战胜困难、化解矛盾。

有一次,释迦牟尼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愤怒的婆罗门。

那个婆罗门非常仇视佛教,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发现受世人尊敬的佛教开创者释迦牟尼后,一条毒计顿时涌上心头。

他蹑手蹑脚地绕到释迦牟尼背后,趁释迦牟尼不注意,抓起一大把沙土,就向释迦牟尼头上扔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沙土扔出去的一刹那,突然一阵风向婆罗门吹来,沙土反而向他自己飞来,撒得他一头一脸,十分狼狈。

他想发作,但又无法开口,气得满脸通红。

街上的人看到刚才发生的一切,都盯着他看,嘲笑他。面对这么多锐利的目光,那个婆罗门不得不低下了头,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这时,他耳边响起了释迦牟尼平静而洪亮的声音:“如果想污染清净的东西,或者想陷害心无邪念的人,最终反而会伤了自己。”

听了这番富有哲理的话,那个婆罗门顿时恍然大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据《杂宝藏经》第十卷《婆罗门妇欲害姑缘》记载,其中叙说了一个媳妇欲害婆婆,结果反而自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娶了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欲情深重,心性淫荡,因为有婆婆在,便不能随心所欲。为此,她想方设法要害死婆婆,表面上装作孝顺的样子以蒙骗丈夫。她每天给婆婆端茶送饭,礼仪周全。

婆罗门很满意,对妻子说:“你这样做,真是一个好媳妇。我母亲年老体衰,全靠你照顾了。”

妻子对丈夫说:“我这叫做‘世供’,能有多少东西给婆婆吃用?如果得到‘天供’那可真是要什么有什么,生活才过得快乐呢!你知道有什么妙法,可以升天吗?”

丈夫告诉妻子:“按照婆罗门的方法,投岩赴火,烈焰炙身,这样就可以升天了。”

妻子便道:“既然有这个方法可使婆婆升天,又何必受‘世供’呢?”

婆罗门听信了妻子的话,便在野外挖了一个大坑,堆上木柴,点上火后,让其熊熊燃烧。又将母亲扶到大坑边,请来亲朋好友,鼓乐弦歌,尽欢而散,夫妇俩就将母亲推入火坑,自己扬长而去。

幸亏火坑中有一个小土堆,母亲跌在土堆上,竟然没有被火烧着。她设法爬出火坑,天色已晚,便想寻原路回家。路经丛林,一片漆黑,她很害怕虎狼、罗刹鬼等的侵袭,便爬到树上躲避。过了一会儿,有一群盗贼偷了珠宝,在树下坐地分赃。她非常害怕,克制不住,竟咳嗽了一下。天亮后,她从树上下来,见地上撒满香珍珠玑、金簪耳珰,便不客气地-一捡起,满载而归。

婆罗门夫妇见老母安然回家,又惊又怕,以为是起尸鬼,不敢近前。母亲便对他们说:“我升天后,获得许多财宝。”又对媳妇说:“香缨珠玑、金簪耳珰,都是你的父母、姑姨、姐妹交给我带给你的,因为我年老体弱,多了也带不动,说是请你自己去拿,可以拿许多许多。”媳妇听了婆婆的话,非常高兴,便也投身火坑之中,想去多取些财宝。她一入火坑,便被烧得焦烂,一命呜呼了。

这时,天帝说偈道:“夫人于尊所,不应生恶意。如妇欲害姑,反而焚灭身。”

这虽是一则公案,但是其寓意却很深刻,玩火者必然会自焚,品性是一个人的守护神,不要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因为,最终都会受到应有的报应。

有一个和尚找了个寺院,欺世盗名,居然收了几个门徒。每天就是让弟子们读书扫地,管理菜园子。他自己每天则像个禅师一样打坐,然后把从书上看来的偈语讲给弟子听。

每天中午,和尚都要到禅房中小睡片刻,弟子们问道:“老师为什么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和尚回答道:“孔子每天都要小睡片刻,他在梦中和周公讨教,醒来后就将先贤所说的话告诉弟子们。我也是这样的,在梦里我也能见到先贤!”

弟子们一听是这样,然后就起身告辞,去做自己的事了。

一日,天气非常炎热,盛夏的蝉鸣声声入耳,仿佛催眠曲般催人入睡。弟子们正在禅房打坐,有几个弟子抵不住困倦,坐在那里睡着了。和尚发现弟子打坐的时候居然睡着了,便把他们叫醒,训斥道:“打坐的时候应该心如止水,你们怎么能够睡着呢?”

弟子们醒来,揉着朦胧的眼睛说道:“我们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了,就像孔子梦见周公一样。”

和尚愣了一下,这正是自己说的话呀,怎么办呢?如果不能有一个好的解释,那不是否定自己说的话吗!突然他灵机一动,便问道:“古圣先贤给了你们一些什么训示?说来听听!”他暗暗为自己的聪明而高兴。

弟子们答道:“在梦里我们遇到了古圣先贤,便问道:‘我们的老师不是每天中午都来和你们讨教吗?你们能不能也教我们一些?’但是他们答道:‘我们从来就没有见到过你们的老师呀!”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后悔已晚!诚实,可以走好每一步;欺骗,只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漩涡。

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

牛粪中的禅机

禅语万事,万物皆禅。平常事,平常心。世间万事万物都蕴藏着禅机,只要留心均参悟其间佛理。心中有禅,方能普度众生。禅在日常生活中,禅在普通心里。

有一位学僧精心研究佛学和儒学,但却不懂禅学,于是他就去拜访有名的云溪禅师。

他见到云溪禅师便问:“禅师!我精心研究佛学、儒学几十年,但却不懂禅道,至今仍不能开悟,请您开示。”

云溪禅师没有开口,学僧正想再问,没想到云溪禅师迎面就是一巴掌,吓得学僧夺门而逃,心想:这是怎么了?真是莫名其妙,不说就不说,为何要打我?这老东西!他一边想着一边朝外面走,正好碰到首座老禅师。

首座老禅师见他一脸的怒相,就关切地问:“发生什么事啦?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到我那里去喝喝茶吧。”学僧正好也需要消消气,于是随同老禅师来到了他的住处,他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学僧不禁开始抱怨云溪禅师打他的事情。就在学僧说得起劲的时候,冷不防老禅师也给了他一巴掌,学僧刚端在手里的茶杯哗啦一声摔在了地上。

老禅师说道:“你说你已懂得佛法儒学,只差一些禅道,那么我就让你体会体会什么是禅道,你现在知道什么是禅道了吗?”

学僧目瞪口呆,愣在那里不知如何作答。

老禅师又问一次,学僧还是答不上来。

老禅师道:“真不好意思,那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

说罢,就弯腰把打碎的茶杯捡了起来,然后又拿起抹布,把洒在地上的茶水擦干净。做完这些,他才意味深长地对学僧说:“除了这些以外,哪里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大悟。从此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修行禅道,后终于成为得道高僧。

我们再看苏东坡的一个例子。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答道:“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后也很高兴!

禅师自己被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认为自己赢了佛印禅师。

回家后,他把这事当喜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说自己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

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道:“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禅在日常,禅在心中。万事均蕴涵禅理,没有一颗向佛的心,又如何能修得正果呢?

临济禅师意识到自己即将圆寂,他召集弟子开示道:“我人灭后,你们不可让我的正法眼藏也随之灭却!”

大弟子惠然禅师立即表明决心,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点点头,然后问:“那么,假如以后有人问起我的禅法是什么,你如何回答他?”

惠然禅师马上学着临济禅师一向教导学人的方法,高声大喝一声。

临济禅师眼光一暗,非常不以为然地摇头说道:“谁能想象,以后我的正法眼藏会在这些大喝一声的人那里灭却!说来真叫人伤心!”

说完,临济禅师坐在法座上端然而寂。

看到临济禅师已经离世,惠然禅师伤心不已,非常不解地对大家说:“老师平时对来访者都大喝一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着老师也大喝一声呢?”

临济禅师突然开口搭话,对弟子们说道:“我吃饭你们不能当饱,我死你们不能代替。”

弟子们急忙跪叩在地,惠然禅师请求道:“老师!请原谅我们不能理解您的教诲,请不要急着离开,多给我们一些指导吧!”

临济禅师大喝一声,说道:“我才不给你们模仿!”

说完,临济禅师就真地圆寂了。

临济禅师在离世前之所以感到悲伤,是因为禅宗启示世人要去过真正的生活,过活泼自在的生活,而惠然禅师简单、蹩脚地模仿是对禅的精神一种背弃。没有领悟禅宗的真正天机,仅会简单模仿,而不能让内心真正参透。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日本·梦窗国师

大象什么样

人生如雾,障碍重重。倘若看不清前途必将陷于痛苦的沼泽,而不能自拔。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还要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思考和判断,看待任何事情都不能片面,要力求全面客观。

曾经有两个和尚都拜同一位禅师为师,又一同来到另外一个国家。

他们在道路上看到大象的足迹。其中一位和尚对另一位和尚说道:“这是一头母象,怀了一只小母象,母象的右眼是瞎的;象背上骑着一位妇人,这位妇人也怀了一个女婴。”

另一个和尚听后很奇怪,就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和尚说:“我是用头脑思考知道的。你要是不信,我们一同到前面去看。”

两个和尚紧赶着前行,找到了那头大象,果然同那个人说的一模一样。没过多久,母象生了头小雌象,妇人也生了个小女孩。看到这些,其中一个和尚想:我和他都跟随同一个禅师学习,为什么我就看不出来呢?

后来,他们都回到禅师身边。其中一位就问禅师:“我们两人同行,他一看到大象的足迹,就能看出许多问题,我却一点也辨别不出来。希望禅师重新给我讲课,让我能更加清晰一些。”

禅师就问另外一个和尚;“你是怎样辨别大象足迹的呢?”

这个和尚回答道:“我只不过是将禅师教我们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罢了。我看到大象小便的地方,就知道这一定是头母象;看见象的右脚足迹深些,就知道它怀着小母象;看见道路左边的草没有任何倒伏,而右边却相反,就知道此象右眼必是瞎的;又看见象歇息之处有小便,便知道象背上驮了妇人;看见妇人右腿足迹深,就知道她肯定怀了个女婴。”

禅师于是对另一个和尚说道:“学习,就是要用头脑思考。干什么事,只简单地看表面是不行的。你不能从象迹中辨认出任何东西,这不是我的责任。”

关于禅宗哲理中的学问就如同人生哲理一般,我们观察生活时候又不是这样吗?

据《六度集经》第八十九《镜面王经》记载,其中有这样一则典故:

释迦牟尼在舍卫国抵树给孤独园说法期间,有一次,比丘们持钵进城求食。时间还没到正午,他们心想:“进城求食还早,我们何不先到异学梵志讲堂坐一会儿呢?”于是,比丘们便来到异学梵志讲堂就座。这时,梵志正在互相争论,各自都以为有道理,不肯相让。

几乎每个人都振振有词:“我知道法的真谛,你知道的是什么法?我所知道的法合于道,你所知道的法不合道。我的道法可以施行,你的道法难以普及。你所说的法,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给你说法你不理解,给你重担你挑不起。你空知自己一无所有,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比丘们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觉得不便参与,就起身告辞,进舍卫城求食去了。

比丘们吃了所求之食,便收起食钵,回到抵树给孤独园,向释迦牟尼行礼,并将刚才去异学梵志讲堂的所见所闻-一作了汇报。比丘们感到疑惑不解的是,梵志学法都很刻苦,为什么没能弄清法的真谛呢?

释迦牟尼便告诉弟子们:“他们这些异学,并不是一世痴愚冥顽。很久很久以前,在阎浮提地有一个国王,名叫‘镜面’。他学佛念经,富有智慧。而臣民却大多不去念经,眼光短浅,崇信萤灼之明,怀疑日月的光华。”

“镜面王见此情形,想以盲人为喻,启发臣民的觉悟。便下令:‘将盲人们都召集到王宫来。’臣下接受了这一任务,将国内失明者都叫到了王宫,便向国王报告:‘已将瞎子们都叫来了,正在殿下等着。’镜面王说:‘去牵一头大象来。’大臣奉命牵来象,让盲人们触摸。”

“盲人有的摸到象足,有的摸到象尾,有的摸到象腹,有的摸到象背,有的摸到象耳,有的摸到象头,有的摸到象牙,有的摸到象鼻。他们各持己见,议论纷纷,都以为自己认识了象的真面民而别人的看法却是错误的。”

“镜面王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了吗?’盲人们回答:‘知道了。’镜面王又问:‘你们说大象像什么?’”

“摸到象足的说:‘大象像漆筒。’”

“摸到象尾的说:‘大象像扫帚。’”

“摸到象腹的说:‘大象像面鼓。’”

“摸到象背的说:‘大象像张床。’”

“摸到象耳的说:‘大象像簸箕。’”

“摸到象头的说:‘大象像石头。’”

“摸到象牙的说:‘大象像菜茯根。’”

“摸到象鼻的说:‘大象像根杵。’”

“盲人们都肯定的对大王说:‘大王,大象真像我所说的那样。’镜面王听了盲人们的争论,不禁笑了起来,十分感慨地说:‘盲人啊,盲人!你们看不清事物的真相,这是无明,就如同愚蠢的人不学习知识一样。’”

人生莫不如此啊!有人对生活洞察一清二楚,有人却一知半解,这就是区别。

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明·浮峰普恩

十个和一个

我们自身往往有虚伪的陋习,不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不以自己的本意示人。禅宗讲究率真,讲究真诚,讲究自然。抛弃俗世的一些愚昧与无知,追求完美的人格。

佛家的本性便是自然、不做作,自然的天性就是率真,追究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

有一次,慧忠国师看见耽源禅师提着篮子,往方丈室走去,便问他道:“你盛那么多青梅子做什么用?”耽源禅师答道:“供养诸佛菩萨。”

慧忠国师接着问道:“那么青的梅子,还没有成熟,又酸又涩,怎能供养呢?”耽源禅师很随意地说道:“所谓供养,只是表示诚意罢了。”

慧忠国师责备道:“诸佛菩萨不接受如此酸涩的诚意,我看,你还是供养你自己吧!”

耽源禅师不解地问道:“我现在就是在供养自己。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国师何必计较呢?”慧忠国师说道:“我不像你那样,我要等梅子熟了才肯供养,我非常认真计较!”

耽源禅师问道:“国师的梅子什么时候才熟呢?”慧忠国师答道:“其实,我的梅子早就熟了。”耽源禅师又问道:“既然早就熟了,为什么国师不供养呢?”慧忠国师说道:“我喜爱梅子,留着它,不随便给人。”耽源禅师逼着问道:“国师怎么那么贪呢?有慈悲心的人,很愿意把好的东西与人分享。”慧忠国师假装不明白,接着问道:“什么东西是好的,我不知道?”耽源禅师说道:“就是青梅子。”

慧忠国师笑道:“如果青梅子是好东西,那你应该好好珍惜它,可不能随便给人。”

耽源禅师也笑了,说道:“说不过你,你太吝啬了。”慧忠国师认真地辩解道:“吝啬的应该是你,可不是我呀!”耽源禅师一时无语。

慧忠国师见状,开示道:“青梅子还是留着自己用,不能随便给人,那才是慈悲呀!”

人生抛弃了无聊之后,将获得一个完美的世界,不必再在一些俗事上浪费我们的精力。

龙潭崇信禅师未出家之前在道悟禅师的寺旁摆了一个摊,靠卖饼子为生,生活十分贫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天黑了就在别人的屋檐下睡觉。

道悟禅师见他生活如此艰苦,就把寺中的一间小屋让出来给他住,崇信为了感谢道悟禅师,每天送给道悟禅师10个饼子。每当崇信送饼子给道悟禅师的时候,道悟禅师总是非常高兴地收下,等崇信回去了,道悟禅师就叫人从10个饼子中取出一个还给崇信。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了两年的时间。

两年后,崇信终于忍耐不住了,他问道悟禅师:“我既然送你饼子,你为什么要每天还我一个呢?你这样做是因为看不起我吗?”

道悟禅师听了他的话,向他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10个,我为什么不能每天还你一个呢?”

崇信辩道:“我既然能每天送你10个,难道还在乎你还给我的这一个吗?”

道悟禅师哈哈大笑说:“我不嫌你的10个多,难道你嫌我的一个少吗?”

这几句话让崇信顿有所悟,从此以后他决定出家,不再沉迷在世俗的笼罩之下了,他要去寻找真正的禅理,来诠释生命的真正意义。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万,万物皆从一而生。”

崇信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来了,人的生命在于饮食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又都在思索另外的答案。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佛祖听后连连点头微笑。

“对了!对了!人的生命在于呼吸间。你体会到了人的生命的真谛。这一呼一吸就是人的生命。所以你们大家要只争朝夕地修道,不可放松啊!”

有一位独眼国王让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位画家为了讨好他,不但没有把他画成独眼,而且把两只眼睛都画得炯炯有神。国王以为画家戏弄他,就把画家杀了。第二位画家如实画下了国王的独眼,他想,这回应该没事了。可国王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恼羞成怒,也把他杀了。第三位画家构思奇特,把国王画成狩猎姿态,看上去他正闭起一只眼睛瞄准猎物。一开一闭,巧妙地掩饰了国王的缺陷,还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国王的神威。国王大喜,重重奖赏了画家。

第一位画家太势利,失败了;第二位画家太老实,也失败了;第三位画家是个聪明人,他成功了。对于势利小人,谁心里不反感呢?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例外。只是有些时候,他们的确能让人开心。因为开心,他们的丑陋被忽略了。但献媚是一种分寸感极强的差使,弄不好就要大难临头,比如第一位画家。

人不能活在谎言中,但也不能活在不折不扣的真实中,那样你会感到密不透风,会觉得压抑和沉重。诚实可以用来做人,但不一定用来对待所有的事情。能够让我们闯关过坎的通行证也许是这样的:机警中有一点诚实,诚实中有一点艺术,不卑不亢,深浅自知。

拥绒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唐·法眼文益

有无相向

禅机经常隐藏在无意之间,看似细小却隐藏重要的学问。学禅学智慧,修佛修人生。只要我们细心留意,一定会从中看到智慧的光芒。禅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体悟内心。

镜虚禅师带着刚入门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一路上,满空嘀咕,说背的行囊太重,不时的提出要休息,但镜虚禅师没有允诺,始终精神饱满地向前走着。

一天,师徒经过一座村庄,看到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来,镜虚禅师突然上前抓住那位妇女的双手,妇女吓得尖叫。妇女的家人和邻里闻声出来,以为和尚在非礼妇女,齐声喊打。镜虚禅师不顾一切地掉头奔逃,满空背着行囊也跟在师父的后面飞跑。

于是,他们一路狂跑,跑过几条山路之后,镜虚禅师停下来,回头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

徒弟没有一点倦意,答道:“师父!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重!这真奇怪!”

事实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可是我们的内心却起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禅宗智慧。

道树禅师建了一座寺院,与道士为邻。道士不希望这里有佛寺,总想除去这个眼中钉。于是他每天都会变一些妖魔鬼怪,扰乱寺里的僧众。他呼风唤雨,让电闪雷鸣;让夜晚不再来;白天让天上挂着繁星。没过多久,很多年轻的沙弥都吓跑了,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十多年。

最后,道士黔驴技穷,道树禅师还是不为所动。道士,只得将道观放弃,迁往他方。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么能胜过他们?”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如果勉强说的话,只有一个‘无’字能战胜他们。”

那人又问道:“人都说佛法无边,‘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禅师说道:“他们有法术,就证明他们有。同时也就是说有限、有尽、有量、有边;无就是已经无限、无尽、无量、无边了。无和有的关系,是以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那人略有领悟地把禅师的话又重复一遍:“‘无’的威力是没有边际的。无,就是没有,没有则无法战胜,无法战胜则立于不败之地。真可谓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心静,百毒不侵。只要坚守内心的平静,外界的变化是不会起多大作用的。如果我们自己破坏内心的平静,那就会得不到任何平稳。

从前有四个喜欢参禅的人非常要好,坐卧起居几乎都在一起,言谈笑语,其乐融融。但如果总是这样,又怎能坐禅悟道呢?于是他们约定:誓守不语戒七天,好好用功打坐。

白天,四个人都像泥塑木雕一般,端坐不动。身上哪里痒了,竭力忍住;有老鼠咬自己的脚趾头,同样要忍住;吃饭的时候,也要抿着嘴,不出半点声音--那吞咽动作非常滑稽,让侍者看了暗笑不止。坚持啊,坚持!为了悟道。这点苦算什么呢?四个人都憋着劲儿,咬牙硬撑着。

第七天的晚上,四人坐禅的房间内的油灯忽明忽暗,眼看就要熄灭了。他们中的一位忘记了约定,大声向侍者叫道:“快添些灯油!”

“你怎么说话了?依照约定,我们应该一言不发呀!”另一个人指责道。

“你们俩可真是没有定力,眼看我们就要大功告成了啊。”

“只有我没有说话!”第四位很得意地说道。

一休禅师在比睿山居住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山上走来。一休禅师向旁人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比睿山上的寺院在晒藏经。传说晒藏经的时候从经书上吹拂而过的风能够消病除灾,增长智能,因此闻风而来的人蜂拥而至。

一休禅师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笑着说道:“我也来晒藏经!”

说完,一休禅师袒胸露肚地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正在上山的信徒们看到之后开始议论纷纷,觉得一休身为禅师,这样做实在不太雅观了。山上寺院的院主也跑了下来,劝说一休禅师在信徒面前应有所收敛,不要这样全然不顾僧人的威仪。

一休禅师非常认真地解释道:“我这是在晒藏经呢。你们晒的藏经是死的,会生虫。我晒的藏经是活的,会说法,会干活,会吃饭,有智慧的人应该知道哪一种藏经更珍贵!”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魄,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位得道大师。

他找到大师。大师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然:“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溶入沙土,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大师低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这个人对大师的话沉思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

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大师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大师的肯定。

“是这样。”大师拈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

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大师伏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大师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迷惑,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大师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你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于是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大师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