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十章

思乡关,梦难寻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穴唐李白《咏桂》?雪瑞鹤仙(绀烟迷雁迹)蒋捷念乡关,梦难寻。

这是一首宋朝亡后,词人重归故乡望月抒怀的作品。词人回到故里,面对寒月抚今追昔,写下此篇。上片极言环境之萧条冷落,用丁令威化鹤之典抒山河依旧物是人非之深慨。下片前几句作绚丽之笔描绘故国上元夜之欢乐繁盛,以昔衬今。“柯云罢弈”以下连用两个传说抒发往事如梦。恍若隔世的怅惘之情。“劝清光”几句充满江山易主之悲,也隐含着对那些亡国后依旧寻欢作乐之人的指责。全词格调沉郁悲凉,辞情深微含蓄。

蒋捷是一位爱国志士。宋亡后隐居不仕,颇有气节,为时人所称道。了解了这一点,便容易把握本词的思想感情。上片“绀烟”三句,是夜景之始。“风檠”三句,灯光暗淡,月色亦清冷。“琼瑰”二句,暗用李白《静夜思》诗意,写在外时常见月思乡。“漫将”二句,如今身竟归来,而旧游多不能记。下片换头承上,开头回忆京师上元夜之繁华,便是这一感情的突出表现。结尾几句的语意也很明显,劝月光“休照红楼夜笛”,是因为那里所歌唱的是新朝歌舞的乐舞,恐怕嫦娥也不熟悉这些音乐。其故国之思及对趋奉朝而求欢乐之人的怨之情不难体会。词意深婉,有一股幽怨勃郁之气。先著评曰:“句意警拨,多由于拗峭,然须炼之精纯,殆不失于生硬”(《词话》)。通篇字精语炼,结构严密,悲凉沉郁,深婉含蓄。

绀烟迷雁迹,渐碎鼓零钟,街喧初息,风檠背寒壁,放冰蟾,飞到蛛丝帘隙。琼瑰暗泣,念乡关、霜华似识。漫将身化鹤归来,亡却旧游端的。

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劝清光、乍可幽窗相照,休照红楼夜笛,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绀(gan干):深青带红的颜色。

檠(qing晴):灯架,也代指灯。

冰蟾: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中有蟾蜍,月光洁白若冰,所以得名。

琼瑰:指美玉,此处喻指晶莹的泪珠。

乡关:家乡。

青红色的烟云,遮隐了飞雁的踪迹。钟鼓的声音渐渐零落疏稀,大街上喧闹的声音也刚刚止息。风中不停摇曳的孤灯,背对寒冷的空壁,只任凭那泠泠的月光,透过结满蛛网的空隙,我暗自伤心悲泣,怀念故乡如霜一般的月色照满大地。我即使化鹤归去,早已忘却往昔游玩的意趣。往日的旧游欢乐至极。整个城市沉浸在蓬壶红莲的彩灯里,梨花盛开的庭院,花月溶溶皎艳,一连几个春宵醉酒狂欢。像王质梦里观棋一般直到罢局,斧柄腐烂才收拾起残局,像裴元裕随从有人梦见邻女吃樱桃,醒来樱核坠在枕畔,那奇妙的梦境再难寻觅。我劝那明月的清光,只可与我幽窗相照为伴,不要去夜晚吹笛的红楼映照留连。恐怕人间换成了《伊州》《凉州》凄厉的北方旧曲,就连嫦娥也会感到陌生诧异。

蓬莱与神仙文化“蓬莱”这一地名,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神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登州-蓬莱》记载:“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名之。”另据资料,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巡幸至此,寻访神山不遇,于是筑起一座城,冠以“蓬莱”,从此有了“蓬莱”这一地名。

此前的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游来到东海之滨,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在这里,他看见了大海深处的海市蜃楼,如仙山琼阁,美不胜收,心神俱醉之余,征召大批方士,询问海中神山与仙药之事。一个叫徐福的方士上书奏道:“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始皇大喜,立即下诏征童男女3000,百工技艺之人,携带五谷等物,由徐福率领,东入大海“求仙”。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徐福率领他的船队两度出海,最后到了一个叫“平原广泽”的地方。这个“平原广泽”,据推测可能位于日本某地。徐福出海的地点,有人认为在当时的琅邪郡,也有人认为就在蓬莱(当时属齐郡的黄县)。

蓬莱阁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四大名楼。唐代时这里曾建过龙王宫和弥陀寺,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郡守朱处约始建蓬莱阁,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年),巡抚李戴在蓬莱阁附近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清朝知府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继续扩建,使蓬莱阁具有了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由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960平方米的庞大古建筑群(共有100多间)组成,主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丹窗朱户,飞檐叠瓦,雕梁高启,古朴伟丽,阁底环列16根大红楹柱,上层绕有一圈精巧明廊,可供游人远眺,凭栏四顾,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底,山丹海碧,海天空茫。除主阁外,主要建筑尚有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众星拱月,浑然成体,正所谓“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越”。

晚清时,刘颚游过蓬莱阁后记述道:“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未明时,看海中出日,习以为常。”“到了阁子中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见海中白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直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片一片价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得越来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谲诡。过了些时,也就变成一片红光了。”登上蓬莱,只见海天一色,海鸟翔鸣,蔚为壮观。这一区域能领略到蓬莱十景中的“万斛珠玑、狮洞烟云、晚潮新月、渔梁歌钓、日出扶桑、神仙现市、万里澄波”。

蓬莱的一大奇观便是海市蜃楼,每年秋天是海上最容易出现海市奇观的季节,迷蒙神奇的海市出现时,但见缥渺的幻景“聚而成形,散而成气,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忽而似楼台,如亭阁;忽而像奇树,如怪峰;时而横卧海面,时而倒悬空中,若断若连,若隐若现,朦胧中似乎还有人影在晃动。一会儿长桥飞架,一会儿楼阁高耸,东部倒挂的奇峰刚刚隐去,西边林立的烟囱又赫然入目……”由于海市,才有了蓬莱、瀛州、方丈三神山之说,才有了秦皇汉武的寻仙之事,才有了白居易笔下“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诗句。蓬莱民间自古便盛行崇尚神仙之风。蓬莱的神仙文化,缘起于海市,兴起于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郡志上记载的地方性神仙人物已多达数十位。相传正月十六是天后(海神娘娘)的生辰,所以蓬莱人有正月十六赶庙会的习俗。这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蓬莱阁天后宫,进香膜拜、求签许愿、捐香火钱。各地民众组织戏班、秧歌队到蓬莱阁戏楼、广场上表演,届时蓬莱阁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在此之前的正月初十三、十四,渔民们要过渔灯节,人们纷纷到蓬莱阁的龙王宫送灯、进奉贡品,祈求龙王爷保佑,以图新的一年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按照风俗,许多人要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同时举行娱乐活动。若是新春时节,渔民造了新船,船主会择黄道吉日,让船头披彩,船桅挂红旗,然后设供品,点蜡烛,焚香纸,鸣鞭炮,行大礼,接着用朱砂笔为新船点睛、开光,高呼“波静风顺”、“百事大吉”,再送船入海。

苏东坡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当地传说,一天,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共八位神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商议到海上一游。汉钟离便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袒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碧海漂去;何仙姑不甘示弱,将荷花往水中一抛,伫立荷花之上,凌波踏浪而去。其他诸仙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游向东海。这一举动惊动了龙宫,八仙与东海龙王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还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掀起狂涛巨浪,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幸好观音菩萨从此经过,经劝解双方才罢战。从此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美丽传说。

元朝末年,全真教兴起后,八仙传说中的吕洞宾、汉钟离成为该教“北五祖”中的人物,各种神仙传说纷纷附会于蓬莱,经民间通俗文化的大肆渲染、传播,“蓬莱”于是成为“仙境”的代名词。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奇齢迈五龙,千岁方婴孩。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晋郭璞《游仙诗》)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春衫著破,归心似箭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无名氏春衫著破,归心似箭。

本词在《阳春白雪》、《翰墨大全》、《花草粹编》等书中皆列入无名氏之作。唯《历代诗余》、《词林万选》题作黄公绍。这首词是思归怀人之作。它之所以由无名氏经过辗转而堂皇地列在著名词人的名下,说明它曾流传很广,并且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与秋社,《统天万年历》云:“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这里指春社。每逢社日,妇女有停针线的习惯,《墨庄漫录》云:“唐宋妇人社日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张籍诗亦云:“今朝社日停针线”,此即诗人所本。诗人一开始就着意于远方的爱妻:在这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她一定会因思念异乡的丈夫而愁绪万端。由于诗人用春燕的成双反衬夫妻的分离,所以,不用细致的描写,一个忧伤憔悴的思妇的形象便如在目前。“年年”二字下得尤其沉痛,它暗示读者,这对不幸的情侣已经历了长期的别离,今日的忧伤只不过是往昔的延续罢了!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此三句写诗人自身的寂寞,因和意中人凄凉的处境遥相呼应,更显得沉着动人。春日已过大半,自己却仍在乱山深处、溪桥之畔淹留,固守离愁之苦。“乱”字包含了诗人全部的况味,它既意味着身世的孤独,又象征着离愁的紊乱和深重。这样,词中的“乱山”就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同时也是惹起诗人愁思的情感化的产物,它的沉重与凄凉,使我们自然联想到词人精神上的压抑。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衣已破,谁为补缀?想到此,不由得泪洒春衫。此处看似俚俗,实为词人的卓越之处。因为词人表达相思之苦,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形,或以物喻愁,或直抒胸臆,诗人抛弃了陈旧的套式,从夫妻这一特殊的关系着眼,选择了日常生产中最普通的“针线”情节作为表达情感的契机,这样就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矫饰,正如贺裳所评:“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这四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它的高妙之处在于把思念之情落实到具体事物上,因此显得充沛之至,缠绵之至。从形式上看,它很像晁补之的《忆少年》起句:“无穷官柳,无情画轲,无根行客,”排句连绵直下,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从意境上看,它更接近李商隐的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的韵味:当红日西沉,诗人解鞍归来,虽有鲜花,却无人佩戴,以酒浇愁,又无人把盏,醉后更无人照管。这是多么凄楚的情景!于此,诗人的情感恣肆,笔调放纵,但读来并不会使人产生轻薄之感,此中奥秘,正如陈廷焯所说:“不是风流放荡,只是一腔血泪耳。”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停针线:《墨庄漫录》载:“唐、宋妇人社日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著破:穿破?眼社日?演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年年春社的这一天,妇女们都会停下手中的针线。我孤孤单单,叫我如何忍心看那成双成对飞回栖息的春燕?现在,江城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依然形单影只,孑然一身,独自栖宿在这乱山深处,徘徊在这寂寞的桥畔。有谁来为我缝补那穿破的春衫呢?那上面已经点点行行,被伤心的泪水沾满了。夕阳的余晖中我解下马鞍,歇息在芳草萋萋的岸边。真是可悲又可怜,花儿而虽然鲜艳但是却没有人来佩带,虽然有美酒,但是喝酒却没有人来相陪相劝,喝醉了更是没有人来照管。

土地神与社日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真君的生辰日。土地真君就是所谓的“社神”,俗称“土地公”、“土地爷”,也称“福德爷”、“伯公”、“福德正神”等。二月初二被称为“社日”。在中国古代,祭祀土地公的“社日”分春、秋两次,一次是二月初二,一次是八月十五,称为“春祈”、“秋报”。《岁时广记-社日》引《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而春天的祭祀活动要大大胜过秋天的祭祀,因为首先春季的社日是土地公的诞辰日;其次春天正是播种的关键时节,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一提到对社日的祭祀,人们更看重“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其目的也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

《说文解字》云:“社,地主也。”“社”字的本义是指管理土地之神。相传社神勾龙是水神共工的儿子。当共工触断天柱之后,勾龙协助女娲补平九州的裂缝,被黄帝封为“后土”,专门掌管四方土地。由于土地是“生养万物之母”,“有土斯有财”,民生日用衣食所需,皆取自土地。但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只好对自然顶礼膜拜,于是便产生了自然崇拜。在古人的心目中,天地皆有神灵:天上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霓虹云雾;地上的山林川泽、鱼虫鸟兽、土地庄稼,莫不具有灵性,往往能主宰人类的命运,决定人们的生活。因此,古人对祭祀神灵极为重视,认为“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在中国古代,根据地貌特点,将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即湿润的平地)等五类,合称为“五土”,而社神即是五土的总神。稷是五谷(稷、稻、黍、麦、豆)之首,被尊为谷神。《白虎通。社稷》载:“王者所以有神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之也。”在古人的眼里,土地和五谷同样重要,同时都要祭祀。《商君书-更法》云:“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又《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社稷已经成了国家的象征。

正因为古人将社稷视为国家的象征和生存的根本,因而对于社神的祭祀才会隆重和热烈。春播之前,人们祈祷他的保佑;丰收之后,人们要报答他的恩情。对社神的祭祀,上至帝王,下至各级官吏及全体百姓都要参加。《礼记-祭法》称:“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可见古人自君王至大夫以下是层层立社的。每逢“社日”时,民间还要专门成立祭社的社会组织,也叫“社”;还要堆好方形的“社坛”,坛顶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分,分别铺以青、红、白、黑、黄五色泥土。所上供的祭品有:牛、羊、猪、鸡等各种牺牲,这就是所谓“以血祭祭社稷”(《周礼》)。在有些地区,社祭完毕以后,人们还要举行“分肉”仪式。《荆楚岁时记》曾这样记叙:“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社日的民间活动,到唐宋时最为普及与热烈,社日成了百姓们的一个重大节日。至于乡间农村,则是处处鼓乐阵阵,欢歌畅饮,很多人都是喝得大醉,方可罢休。唐人王驾有《社日》一诗,记述的就是这番情景:“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棚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元、明以后,民间社日活动的规模逐渐式微。遍布各地山陵园地的社坛逐渐演变为各种土地庙。尤其在农村,不论是在村口、路边,还是在田间、地头,经常可以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小土地庙只有坟头大小,虽显简陋,但人们相信土地真君会尽其护土之职,只要好好地给他供奉香火,他就会让地里五谷丰登。

北京地区对社神的祭祀也很热闹,《京都风俗志》有这样的描述:“二日为土地真君生辰,城内外土地庙,香火不绝,游人亦众,又有放花盒灯香以酬神者……”据载,旧时北京城内的土地庙有数百座之多,那满城的祭祀盛况是可以想见的。

北京有座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土地、谷神的地方,为明朝永乐19年(1421年)所建。坛为汉白玉石砌成的三层方台,上铺黄(中)、青(东)、红(南)、黑(北)、白(西)五色土,以象征五行。坛北为祭殿(今为中山堂)和戟门。自清朝帝制被推翻之后,这里不再有祭祀活动。1914年改建为中央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公园”,此园名一直延用至今。

边关犹记小妆老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唐张籍《吴楚歌词》)青门饮(胡马嘶风)时彦边关犹记小妆老。

此词为词人远役怀人之作。词的上片纯写境界,描绘词人旅途所历北国风光,下片展示回忆,突出离别一幕,着力刻绘伊人形象。本词上片开始几句,词人将亲身经历的边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简炼的字句再现出来。“胡马”两句,写风雪交加,在呼啸的北风声中,夹杂着胡马的长嘶,真是“胡马依北风”,使人意识到这里已离边境不远。抬头而望,“汉旗”,即宋朝的大旗,却正随着纷飞的雪花上下翻舞,车马就在风雪之中行进。“彤云”两句,写气候变化多端。正行进间,风雪逐渐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阳即将西沉。“一竿残照”,是形容残日离地平线很近。借着夕阳余晕,只见一片广阔荒寒的景象,老树枯枝纵横,山峦错杂堆叠;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处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认。“星斗”以下,写投宿以后夜间情景。从凝望室外星斗横斜的夜空,到听任室内灯芯延烧聚结似花,还有鸭形熏炉不断散放香雾,烛泪滴凝成冰,都是用来衬托出长夜漫漫,词人沉浸在思念之中,一晚上都难以入睡的相思之情。下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笔触勾勒出那位“宠人”的形象。离情别意,本来是词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而且以直接描写为多,词人却另辟蹊径,以“宠人”的各种表情和动态来反映或曲折地表达不忍分离的心情。

“长记”三句,写别离前夕,她浅施粉黛、装束淡雅,在饯别宴上想借酒浇愁,却是稍饮即醉。“醉里”三句,写醉后神情,由秋波频盼而终于入梦,然而这却只能增添醒后惜别的烦恼,真可谓“借酒浇愁愁更愁”了。这里刻画因伤离而出现的姿态神情,都是运用白描和口语,显得宛转生动,而人物内心活动却从中曲曲道出。结尾四句,是词人继续回想别时难舍难分的情况,其中最牵惹他的思情,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语的神态。这里不用一般篇末别后思念的写法,而以对方望归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时的喜悦心情作为结束。耳语的内容是问他何时能跃马归来,是关心和期待,从而使想见对方迎接时愉悦的笑容,于是词人进一层展开一幅重逢之时的欢乐场面,并以充满着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总收全篇。

这首词写境悲凉,抒情深挚,语言疏密相间,密处凝炼生动,疏处形象真切。词中写景写事笔墨甚多,直接言情之处甚少。词人将抒情融入叙写景事之中,以细腻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读者。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墓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老,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汉旗:代指宋朝的旗帜。

彤云:红云,此指风雪前密布的浓云。

老:残。

小妆:犹淡妆。

秋波:形容美人秀目顾盼如秋水澄波。

北方的骏马迎着烈风嘶鸣,大宋的旗帜在雪花里上下翻飞,黄昏时分天边又吐出一片红艳的晚霞,夕阳从一竿高的地平线投射着残照。苍老的枯林连接着天空,无数的山峦重叠耸峭,暮色中走遍漫漫平沙,处处皆是衰草。幽静的馆舍上星斗横斜,无眠的夜实在难熬,灯芯凝结出残花,相思只是徒劳。鸭形的熏炉里香雾浓郁缭绕,蜡烛淌泪像冰水凝晶,夜色沉沉总难见霜天破晓。总记得淡淡梳妆才完了,离别宴上的杯酒尚未饮尽,已引得离情翻涌如潮。醉里的秋波顾盼,梦中的幽欢蜜爱,醒来时都是烦恼。算来更是牵惹情怀处,怎忍细思量、她附在耳边的情话悄悄:“什么时候才能跃马归来,还能认得迎门的轻柔欢笑!”悲凉壮美的边塞诗中国的历史是丰盈的,有驼队踩出的丝绸古道,有敦煌的璀璨文明,有蜿蜒万里的长城,有大小数百条运河,尤其是在唐朝,更具天国之风!于是,开疆拓土,千里烽燧,兵刃甲胄……然而,到了中晚唐,大唐帝国却逐渐沦为被别人分裂、侵略的目标了。

然而,这期间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有着一群诗人为历史见证着这边塞的风起云涌!他们有的记录着边塞的英雄,如李白《从军行》中“百战沙场碎铁衣,南城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万归”;也有由边塞的战事讽刺当权者开边黩武的,如杜甫《前出塞》中“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略,岂在多杀伤”;也有对边疆景色的描写,如杜甫《后出塞》中“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又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当然叙事的也不少,像严武的《军城早秋》中“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而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与将士思乡的哀怨的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即使是一些著名的诗篇,也不免夹杂凄苦之感、悲凉之情,塞外那雄奇风光、天宽地阔,本应是一幅人欢马叫的图景,却使人总想到那鏖兵之苦。

诗歌是一种艺术,是美的,然而在我们欣赏这些美句佳篇之后,便会不由地想到一个亘古未息的话题--战争!

那惨烈,那悲绝,痛彻心扉!然而,为了利益,历朝历代,战火从未熄灭,大秦的铁骑踏便中国,大汉的雄兵燕然勒功,大唐的兵士南征北战,大宋的军民节节退守,后世更是如此。听,秦皇还在发令;看,太宗还在备战;听,耶律阿保机的喊杀声震彻北国;看,完颜阿骨打的骑士骁勇一方……在中国战争史上,我国国境内的作战次数至清朝为止已经接近四千次!而战争总数已超过六千次!严重后果可见一斑。

边塞诗的源头,向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内容就相当丰富了。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两千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意义来说,其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

边塞诗是以写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它与军旅、战争题材的诗作有联系却又不能划等号。唐代是我国边塞诗创作最为繁荣的时代,如今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大多产生于这一时期。

其实,边塞诗的产生是伴随着我国疆域的相对不稳定而产生的。东汉以后,战争频繁,反映征人思妇的作品,反映边地战争艰苦的作品渐渐多了起来,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这些乐府诗中的名篇杰作均以边塞为题材。又如蔡琰(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悲愤诗》,以及后世的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庾信《咏怀》诗中的部分作品,也都为边塞诗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隋代历史短暂,诗歌数量不多,也无一流的大家,但其对外战争却几乎从未间断,故边塞诗作特别发达。卢思道《从军行》、明余庆《从军行》、何妥《入塞》、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白马篇》、《纪辽东》,杨素《出塞二首》、薛道衡《出塞二首》、王胄《白马篇》、《纪辽东二首》、虞世基《出塞二首》……不仅均以边塞为题材,而且创作水准都很高,出现了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显然,这为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及边塞诗派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唐代最终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四百多年战乱和不安定的局面,国家的疆域也大大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出现崭新的局面。唐代建立初年,高祖李渊不得不经常贿赂最大的外部威胁--东突厥,尽管如此,东突厥人仍屡犯太原及京城长安,高祖甚至考虑迁都。后来,唐王朝与周边外族政权--不论其是否是唐王朝的保护国--先后发生过许多次战争,如与吐蕃、东西突厥、奚、契丹的多次战争,成了唐代边塞诗所反映的内容,许多诗人或从军边塞、参预军幕,或去边塞(如幽蓟一带)旅行,诗中有一定边塞生活的切身体验,也有的则是依据道听途说或间接资料,或只是翻用乐府旧题。然而无论何种途径,却使唐代边塞诗创作出现了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邾唐代边塞诗在一些由隋入唐的诗人及初唐诗人的笔下便已较多出现。初唐四杰的骆宾王是较多写作边塞诗的作家。他有过数度从军的经历,高宗咸亨年间还从军塞上,从而写下较多反映军旅生活的边塞诗,如《边庭落日》、《从军行》、《早秋出塞》、《在军中赠先还知己》、《从军中行路难二首》、《宿温城望军营》、《在军登城楼》、《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夕次蒲类津》、《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除了盛唐的少数边塞诗大家外,骆宾王的边塞诗是写得比较多,质量也算比较好的了,诗中不仅写到边塞风光,也写出从军将士生活的艰辛和不安定,如:“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风旗翻翼影,霜剑卷龙文”,“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诗中还抒发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报负和京国之思以及思乡怀归之意。其笔触所及,已大致能涵盖盛唐边塞诗鼎盛时期的多数领域,题材开阔,而且格调高亢。与此同时,初唐的其他著名作家如杨炯、沈佺期、陈子昂、郭元振、李峤、崔融、杜审言等均写下一些边塞诗作,诗人向往边塞的军旅生活,希望立功边塞、报效国家,如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杜审言之《旅寓安南》则把殊方的气候、物产写得新颖别致:“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一些未必到过边塞的诗人也都纷纷仿效写作边塞诗,一时蔚为风气。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

后记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最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学。它和美浑融蕴藉,它深微隐幽,意味隽永,美到极点,又豪放到极致。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本书是作者选取宋代词家的代表作,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创作而成的。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有待读者批评指正。

辛然于西子湖畔

(全书完)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