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八章

空有壮志催白发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宋欧阳修《蝶恋花》)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贺新郎九日(湛湛长空黑)刘克庄空有壮志催白发。

辛弃疾经常采用《贺新郎》这个词牌,这个词牌适于抒写豪放的感情,刘克庄也爱采用,他存世的全部词作中有百分之十六、七是使用这一词牌的作品。这首题作“九日”的作品,是重阳节登高抒怀之作。但是词人又不落俗套,把一首重阳词写得颇有特色:“白发书生神州泪”,词人慨叹自己的老大和中原的沦陷,内容充实,感情深厚;“常恨世人新意少”一句则恰恰从这种恨世人少新意的本身显示出了一点难得的心意。应该说,这首词是刘克庄的有代表性的一篇佳作。

上片首句很有分量。“湛湛长空”是登上高楼放眼眺望所见,展现出开阔的空间,而用“黑”字描绘黄昏,显然是用夸张的笔法表述心情的沉重。然后以“更那堪”为枢纽,转出“斜风细雨”,笔调忽转细腻。“乱愁如织”,比喻贴切,充满了低沉的情调,而接下来的几句又以磅礴的气势扫荡了这种低沉。“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浩荡”二字,既描绘出千崖秋色,也表现了词人开阔的胸襟,一语双关。接下来,由“浩荡”较为“凄凉”的同时,立即用齐景公牛山滴泪的典故,反衬自己由于感慨神州陆沉而滴下的忧国之泪,其性质与程度是难以比况的,因此“凄凉”又立即转成了悲壮。文章贵有波澜,如此跌宕顿挫,才能把词人胸中的感慨抒发透彻。

下片承“白发书生”进行发挥,从今昔对比中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主要是抒写自己少年时的豪情与才气,并进一步突出如今的满怀家国之恨。下边更引出了“常恨世人新意少”的名句。何以见得世人少有新意?“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这里用的是“孟嘉落帽”的典故。用典故贵有新意,大家手笔,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刘克庄嘲笑世人缺少新意,这本身,也未尝不是一点新意。下边写出饮酒,语颇癫狂,好象词句本身也浸透着几分醉态:“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词人以“白发书生”自称,已经感到“满怀萧瑟了。”赏花饮酒,聊以自慰。但是,萧瑟岑寂之感是破除不了的,仔细体味起来,词句之中仍然隐含着悲凉的情调。“鸿并去,日西匿”的结尾,写天际广漠之景物,与首句相呼应。刘克庄的词眼界力求开阔,胸襟力求高旷,以达到雄健豪壮的格调,他的这一追求,在这首《贺新郎》里已经得到了体现。既用豪放笔,又恰当地穿插细笔把“大声”和“小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欲托朱紶写悲壮”的目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有时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去北,日西匿。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湛:深沉,这里指满天黑云。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有百尺高楼。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之中,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踪迹了。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孟嘉落帽与重阳登高孟嘉(公元296-349年),字万年,阳辛人,他是三国时吴国司空孟宗的曾孙,也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少年时代就以才华出众而远近闻名。孟嘉历任东晋庐陵从事、征西大将军长史、从事中郎。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沉着豁达,行不苟合。公元346年,孟嘉回到故乡,任阳新县令,后卒于家。

据《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永和年间(345-356年),明帝的女婿桓温任征西大将军,孟嘉任参军,颇受桓温的赏识。有一年重阳节,桓温在龙山(今安徽当涂东南)设宴招待文武官员,场面十分隆重,官员们都穿着肃穆的戎装,大家饮酒赋诗,啸咏骋怀。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把孟嘉的官帽吹落了,但是孟嘉本人却一直没有察觉,仍然在饶有兴味地和别人作文酬答、饮酒赋诗。中国古代是十分讲究冠冕礼仪的,子路有“君子死,冠不可免”的名言,所以,在这样隆重盛大的场合落帽而不觉,实在是有伤大雅的事情,为士吏的大忌。桓温暗令与会的文学家孙盛趁孟嘉入厕的机会,把帽子放到孟嘉的座位上,并且作文对他进行讥笑。孟嘉回来一看,立即乘兴创作进行唱和。由于他知识渊博,文辞俊雅,一语既出,四座皆惊,左右的官员无不叹服。后人便把这件事变成了一则著名的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笑怜从事落乌纱”的佳话也就成为登高雅事。又因为重阳节之后天气逐渐变寒,因此称重阳节为“授衣之节,落帽之辰”(《岁华纪丽》)。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在游览龙山时忆起孟嘉落帽的往事,于是写下了《九日龙山饮》一诗:“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次日,李白意犹未尽,又作《九月十日即事》一诗:“昨日登高罢,今朝又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还在《九日》诗中借用这一典故:“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辛弃疾的《念奴娇》词:“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矣?落帽参军华发!”张子容《除夕乐成逢孟浩然》“远客襄阳郡,来过海岸家。尊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东山行乐意,非是竞豪华。”都是借用了孟嘉的典故。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认为,重阳节登高饮宴风俗的产生,与孟嘉落帽的故事有着密切的渊源。

伤心总被雨打风吹去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伤心总被雨打风吹去。

吴文英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官,却也算不上隐士。有关他个人的资料非常有限,只知道他在宋理宗绍定年间入苏州仓幕,后来受宰相吴潜赏识,并以清客身份出入史宅之、贾似道等显贵之门。他留下的三百余首词作中,与朝官唱酬的作品竟达八十余首之多。历来词评家对他的作品毁誉参半。他的词有两点极其突出的特色:一个是他常以时空错综的手法组织成篇,再有就是他融想象于现实的措辞,往往超越理性习知的范畴。这种表现手法形成了他典雅谐畅、含蓄委婉,用字绵密妍丽、锤炼精纯的奇艳风貌,而能于工丽的周邦彦与清空的姜夔之外,别开生面,自成一格。

这首《风入松》写词人对爱人的思念,所言虽不脱睹物怀人、触景伤情的陈套,但能借奇特的想象,用新动地表达出诗人的绵邈深情。

西园在吴地,是词人和情人的寓所,两人也是在此分手,所以西园就成为悲欢交织之地。词人在词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在是梦萦魂绕的所在。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两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词人绵丽的风格,但是用意颇深。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寒食、清明是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也就倍显凄凉。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是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不由得让读者心生凄神憾魄之感。“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而来,意密而情浓。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这是一层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庾信有《瘗花铭》,此处借用,这是二层意思;草萌时为花伤心,为花堕泪,愁绪横生,故曰“愁草”,这是第三层意思。词人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炼在此五字之中了。“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写分别时的情景。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这是化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上阙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炼,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阙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怎么能够忘怀!按照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因此就不忍再去原来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但梦窗却用进一层的写法,那就是依旧去游赏亭林。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黄蜂”二句是窗梦词中的名句,妙在不从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现出来。怀人之情至深,因此即使不能来,也还是痴心望着她来。“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希望她来。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陈洵说:“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结句“双鸳不到”(双鸳是一双绣有鸳鸯的鞋子),明写其不再惆怅。“幽阶一夜苔生”,语意夸张。不怨伊人不来,而只说“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现在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说经时而说“一夜”,由此可见二人双栖之时,欢爱异常,仿佛如在昨日。这样的夸张,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草:起草。

瘗(yi):埋葬。庾信有《瘗花铭》。

铭:文体的一种。

分携:分手。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幽阶苔生:苔生石阶,遮住了上面的足印。

听着凄风苦雨的声音,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满腹愁情地草草掩理好遍地的落花,我又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绿荫浓暗处是昔日依依惜别的地方,当中的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寸柔情,在乍暖还冷的春寒中,我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想借几分醉意到梦境中去与佳人重逢,不料我的晓梦又被黄莺交杂的啼声惊醒。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曾经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的纤纤素手把握而留下的芳香。我是多么怅惘伤心,盼望看到你的倩影却总是没有音信。那幽寂的空阶上,一夜之间早已经长出了青青的苔藓。

寒食与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前程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就有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有一次,重耳好几天水米未进,饿昏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重新回到晋国做了君主,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曾经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感到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意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还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的时候介子推肯定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于是就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以后,仍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了一阵,晋文公发现介子推用脊梁堵着一个柳树树洞,洞里面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令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的时候,他还特意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到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非常郑重地走到跟前,掐下一段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都禁忌烟火来表示对他的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被称作“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逢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等你等到花儿都谢了

风微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五代-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忆秦娥(楼阴缺)范成大等你等到花儿都谢了。

宋代词人范成大的词集中一共有五首《忆秦娥》,内容都是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的。前四首分写一天中朝、昼、暮、夜四时的心绪,后一首写惊蛰日的情思,为前四首的补充和发展。看来这五首词是经过周密构思的一个整体,绝非文字游戏,也不是实写闺情,而是别有寄托的作品。

所谓寄托,即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托了词人本人的爱君之意。这在宋词中也是很常见的。据周必大撰《范公成大神道碑》记载,成大于淳熙三年(1176)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辞官归家养病(四年五月成行),病中还在为国操劳,上书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深受感动。所以这组词可能有此寄托,可能是作于此次居家养病的时候。这里提到寄托,只是为了说明词人的原意。

至于这组词的价值,则主要在于表现情景的艺术技巧,因此还是可以把它们当作真实的闺情词来欣赏。

此为这组词中的第四首。此词描写闺中少妇春夜怀人的情景十分真切,是这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词的结构是上阕描绘园林景色,下阕刻画人物心情。初拍写环境的幽静。楼阴之间,皓月悬空,栏干的疏影静卧于东厢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显露寂寞之情。次拍写环境的清雅。先重叠“东厢月”一语,强调月光的皎洁,然后展示新的景象,天清如水,风淡露落一片盛开的杏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明洁得如同白雪。满园素淡之香,隐寓了空虚之感。以上纯用白描的手法,不饰华彩,但一座花月楼台交相辉映的幽雅园林却清晰可见。写景是为了写人。

下阕要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

换拍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是夜露已落,一切都是那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烟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也如同声声哽咽。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营造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隔烟催漏金虬咽”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歇拍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之人又在何处?梦中是否能够相见?词人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歇拍直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

春闺怀远是词的传统题材,前人以此为题的作品极多,但往往“采滥忽真”(《文心雕龙-情采》),过于浓华而缺少新意。此词却是“纯任自然,不假锤炼”(《蕙风词话》),显得淡朴清雅,没有陈腐的富贵气和脂粉气。

写环境不事镂金错银的雕绘,只把花月楼台的清淡景色自然地写出来;写人物不事愁红惨绿的夸饰,只把长夜难眠的凄苦心情真实地写出来。一切都“不隔,不做作”(张《丛碧词话》),从而创造出一种自然的美。在情感的表现上,词人亦能突破常规,独辟蹊径,即不作“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韦庄《定西番》)一类的正面描写,也不作“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一类的直接抒情,更不作“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欧阳炯《三字令》)一类的多余解说,却借月幽花素的园林景色暗示她情怀的寂寞孤独,借漏咽灯昏的环境气氛烘托她心绪的凄凉愁苦,“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复堂词录叙》,既新颖,又厚重。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缺: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

厢:厢房。

烟:夜雾。

金虬: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

罗帏:罗帐。指闺房。

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楼阁在树阴遮蔽下露出一角,一轮明月朗照东厢,栏杆的影子斜卧在地面上。隔着香炉朦胧的烟气,漏壶上的铜龙笃咽着催促滴落的水声,纱罗的帏帐暗淡,灯花已烧得焦凝。灯光跳动,我进入短暂而美妙的春梦,梦见了江南辽阔的晴空。

古代计时工具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钟表是不可缺少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但是,在古代还没有钟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测定时间的呢?在遥远的过去,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出没估计时间,他们观察到阳光下树影、房影随着时间变化而移动,进而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创造了最初的“表”,时间不停地前进着,“表”的影子从早到晚不停地移动着,由此人们可以了解时间。随后,古人又创造了“圭表”、“日晷”等,日晷是在圆形的石板中间竖立一根铁针,石板周围刻着时辰标记,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铁针的影子就能指示出时间来。元代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立的观星台,表高40尺,圭长128尺,重18吨,使日影长度读数可准到0.1毫米。

但是日晷和圭表只能在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工作,那么夜间、阴天又怎么办呢?人们又发明了漏壶,漏壶又叫“滴漏”、“刻漏”,传说黄帝时即已出现。《周礼》记有“挈壶氏”,专司其职。

诗词中所常用的漏壶,即刻漏制记时法,中国最早的漏壶是在壶中插入一标杆,称为箭。箭下用一只舟承托,浮在水面上。水流出壶时,箭下沉,指示时刻,称“泄水型漏壶”或“沉箭漏”;另一种为水流入壶中,箭上升,指示时刻,称“受水型漏壶”或“浮箭漏”。泄水壶多为一只贮水壶,即单壶。

西汉时期的漏壶,将一昼夜平分为一百个等分,也称百刻时制。昼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来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从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组合。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昼夜共有二十四份,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但是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的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所有这些计时的方法和计时工具,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结果也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年华已逝,泪眼当楼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温庭筠《梦江南》)苏武慢(雁落平沙)蔡伸年华已逝,泪眼当楼。

蔡伸的一首《苏武慢》写羁旅伤别,而从荒秋暮景说起。前三句说的是雁阵掠过,飞落沙滩;秋水生寒,烟霭笼在水上。古垒上,胡笳悲鸣,渐渐地,连这呜咽之声也沉寂了。蔡词中不说“鸣笳声起”,而说“鸣笳声断”,这么描写更写出了环境的冷寂荒凉。开端数句,为全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从“古垒鸣笳”中,我们可以感受出动乱年代的气息(词人是北宋末南宋初人)。这种气息,为下文所写的伤离怨别提供了特殊背景,同时也更增添了悲怆意味。接着,在对荒凉山水的描写中,词人进一步增添了感情的成分。山色有无,暗示着归途遥远,这句词化用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诗意;黄叶萧萧,顿觉秋思难以排解,第五句与末句“凭仗西风,吹干泪眼”前后呼应。天边的夕阳余辉,映照着点点寒鸦纷纷乱乱,飞归林中。以上数句,萧瑟的秋景中寄寓着客况凄凉、乡思暗生之意,读之令人顿生潇瑟寂寥之感。至“楼上黄昏”四字,词人才点出残照当楼之时,楼上凝神眺望之人。这表明上边所写整个秋日暮景都是映在这人眼中的景象,染上了人的感情色彩。“黄昏”二字,有黯然神伤的意味,也就是所谓“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畤《清平乐》)而这时收入眼底的,偏偏又是“片帆千里归程”。从落雁、昏鸦,写到归舟,思归的主旨更加明显了。时值暮秋,“年华将晚”,人们都离开这荒凉的地方,驾舟归去;而自己呢,至今欲归未得。“年华将晚”,这四字之中蕴含悲老大、伤迟暮之意。前有“青山隐隐”,这里又加上“片帆千里归程”,境界寥阔,把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而“片帆”之小与“千里”之遥对比,更显示出此地的荒远和思归心切。“年华将晚”,则加深了思归的紧迫感。“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三句,化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融合无间,犹如灭去针线痕迹,有妙手偶得之感。

《楚辞》:“与佳期佳兮夕张”,傍晚,应该是有情人相会之时,然而,暮云已合,伊人何在?“梦魂俱远”,更透过一层,使人感到,关隘山峦阻隔,云水迢迢,即使是在梦中也难相会,这就把思归的主题进一步具体化了。下片转入对“旧游”的回忆。“邃馆朱扉”、“小园香径”、“桃花人面”,这是脑海中浮现的几个难忘的特写镜头,其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氛,也暗含着对方的身份和词人生活的往事。春光美好,桃花明亮,人面生辉,那记忆中的美好时光,与眼前的秋风败叶、古垒哀笳的萧索环境,成了鲜明的对比。失去的,常常愈觉可贵,尤其是在孤独苦闷之时。在自己已觉难耐,更何况对方--久别后的弱女子呢?下文紧接“尚想桃花人面”,句断意不断,从对方着笔,写女方对自己的思念。“锦轴”、“金徽”、“寸心幽怨”,这纤细笔触,皆从女方着笔。锦轴,化用苏蕙回文诗典故。金徽,以琴面标志音位的徽代指琴。这锦中字,琴中音,总道不出别恨。而“寸心”虽小,其中幽怨竟非盈轴之书与满琴之恨所能言尽,相思之苦可以想见。下文拉回到眼前,并归结到双方合写。书、琴皆难排解忧愁,那么这“两地离愁”,只有用“一尊芳酒”去解。然而离愁何其重,尊酒何其轻,岂能解得?二者对比,造成反衬的效果,更显出离愁之深。在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人只有丢下酒杯,无限凄凉地独倚危栏,徘徊楼头。归也不能归,住又以何处住?愁肠百转,不禁潸然泪下。“凭仗西风,吹干泪眼”八字,酸楚之极。“吹干泪眼”,足见独立之久;“凭仗西风”,只因为无人慰藉,只有西风为之拭泪。辛弃疾词云:“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而他则是自家流泪自家拭,甚至连自己也不想去拭,一直等到被清冷的西风吹干。读之使人更感悲矣!此词抒情真切,铺叙委婉,颇有柳词风味。且本词开头就与柳词“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竹马子》)相似。全词由凄凉转为缠绵、悲婉,紧着又转入悲怆,以变徵之音收结,留下了那个纷乱时代的痕迹,这一点又与柳词有异。一结未经人道,独辟蹊径,可谓是“伤心人别有怀抱”,顿使全词生色。唯朱敦儒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相见欢》),仿佛有相似之处。

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恨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烟笼寒水: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邃馆:深院。

桃花人面:用唐诗人崔护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句意。

书盈锦铀:用苏蕙织锦回文诗事。见柳永《曲玉管》注。

金徽:金饰的琴徵。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寒江上烟雾一片。古垒中,一声声胡笳远远飘来。青山朦胧,落叶萧萧,暮色苍茫的天际,几处昏鸦在纷飞。楼头之上黄昏之时,看见一片片云彩,船儿尚有千里途程,时间却越来越晚。空垒上碧云遮掩,佳人啊,此时你在哪边?我的梦中都与你相距遥远。回忆我们过去相聚时的欢乐,在那朱红色的楼馆中,小园香径上百花开放,我始终难以忘怀你那桃花般美丽的容颜。我知道你也在深深地思念着我。你在织锦上写满了回文式的情书,将幽怨付于琴弦,但也无法诉尽内心的伤感。我们分处两地,同时愁思绵绵。酒并无法消愁。我又独自来到楼上,扶着那高高的栏杆,任凭那无情的秋风,将我一双泪眼吹干。

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东汉大儒蔡邕。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伯喈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别娶丞相之女,其实后人的诬蔑。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蔡邕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也就是无稽之谈了。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却是举世公认的。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依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摹写的不绝于途。这些石碑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面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赞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熹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了黄巾军大起义,使以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迅速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例行逆施,招致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但终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给人留下许多议论的话题,说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闵子骞,当然讲坏话的也不少。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但由于是远嫁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的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由天名之辈渐成一代枭雄,而且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侯,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在这回忆中,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掳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说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当月明之夜都会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啪》,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唐朝人李颀由她的遭遇发出这样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的,而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护卫下回到故乡陈留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了田校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这年是公元208年,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女。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为丈夫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欢聚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说:“蔡伯喈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的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恳求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恕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归来以后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就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勉为其难地接纳了她,董祀犯罪当死,何尝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产生的叛逆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呢?蔡文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劲,要为丈夫开脱,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曹操的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住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望。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学成就也是振古铄今的,这样的人就特别的爱书,尤其是难得一见的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当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立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地答道:“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愿望,也可见蔡文姬的才情之高。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