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一、我所了解的教育

青少年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几乎都是在考试中度过的。因为考试是评价学习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也是检验青少年复习成果好坏的标准以及将来能否有更多发展前景的标准。每当问及,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不少人回答:很好!为什么会如此肯定地回答呢?那是因为考试成绩很好,这才是关键所在,也是硬性指标。

现在,很多人都在抱怨应试教育的种种现象,也指出了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是,大家确实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中,既然改变不了这个大的环境,那么,就只能试图改变自己了!

其实,生活中锻炼的机会无处不在,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就看青少年该如何面对,如何去把握。

事例一

根据2010年河北省某中学学员的记录,在应试教育中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如下:他提及每个学校,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学习的检测。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方式是试卷测试。就在前几天,第一次的大型月考便在学校初三范围内展开。虽然两天考试已经过去了,但很多同学心情却依旧是处于一种消沉、堕落之中,究其原因,便是自我感觉不好。回忆起当时考试的情景,同学们都是在埋头做各自的试卷,考试过后,他们仍然手里拿着发下来的备用考卷,互相询问着、对答着,紧张的心情似乎没有因考试的结束而有半点松懈下来的样子。据后来的调查发现:考试后,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肯定是那种学会适应了所谓的应试教育的同学们;反之,则是还处于对应试教育的一种半成熟的状态。如今的考试教育到底好处在哪,弊端又在哪呢?针对这个问题,这个学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体验。

在当今的课堂上,大多学校已经采用了高技术的多媒体手段,先进的教育手段已经不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从这位学员的亲身经历来看,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各种考试而做准备的。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几乎时时充斥着类似“在考试时”“考试要……”这样的话语,字里行间多能透露出这两个字眼:考试。从上面的这些现象中,足以能够见到应试教育的无处不在。因此,所谓布置的家庭作业,自然而然也就成为考试中的一个样本、一个范例罢了,细心一点的学生可能会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老师在考试前总会对同学们所做的练习一一进行小小的总结,关于主要题型和重点内容,都要帮学生们梳理一遍,从而能够让青少年学生在考试中做到得心应手。所以,青少年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吃透课本上的知识点,这就必须靠课后进行练习训练。因此,应试教育便会呈现出这样子一个特征,用考试来证明一个学生到底学透了多少、学懂了多少,从而会给出这个人一个综合的评价。

有些人认为,这或许是不太客观的一种评价方法,不过,应试教育的考试也的确有它一定的好处。正如一位青少年先前所说的,平常的作业都是为考试做范例,在成绩出来的时候,可以用分数来观察你平时对所谓的“应试作业”和“应试学习”的认真程度,从而延伸到对你个人做事情的态度有多严谨或是多逍遥的评判。应试教育的特点,或许就是这些。

正如那个学员所认为的,从长远看应试教育弊端很多。正因为现有的作业都是围绕考试而进行的,毫无疑问,学生可以从作业上的题目直接获得答案,换句话说,大多数学生只会对于作业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到考场上就“对号入座”,压根儿就没有理解所学知识的真正含义。最后,等题型稍微有所变动,诸多学生就无从下手了。况且,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导致遗忘的速度也会同样加快。可以说,青少年学生们并不懂得“举一反三”的真实含义。除了最基本的“学不透”外,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压力也总是大幅度地增加。

同学之间总是广为流传这一句口头禅:“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的,在应试教育下的学子们,对此是深有感触的。在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似乎都有了层次之分:优异生与差生。先谈谈优异生,老师热衷,同学崇拜,成绩优异是再不用解释的了,只因他们跨过了应试教育的门槛。若是把每个班的优异生都放在一起学习,原本班级前十的学生霎时间排名掉了二十名、三十名,可能还是倒数,相信换作是谁,心理也承受不了。在强烈的优异生竞争中,稍微失手,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事实就是如此的残酷。因此,所谓的优异生,最大的压力,或许就是在诸多人羡慕他的时候,忽然间来了一个大打击——成绩下滑。每个人,总会失手,但似乎绝对不容许优异生失手,这也成了一种常态。

再说说后者,差生。在此说明一下,所谓的差生,有些是压根儿不想学,有些是努力了,但是总是没有成果的同学,但这都不能成为青少年小瞧差生的借口。我想,这两种情况的差生,或是学校老师压力过大,或是家庭压力过大罢了,我认为,后者占诸多数。按照一般人思维,要是自己的子女几乎每次都拿着张接近零分的试卷递给父母,有哪个父母是不会来气的?尽管同学们都想得到父母的理解。父母来气,也不过是“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罢了。这或许夸张了点,不过,正因如此,才导致学生们失去了信心,被公认为所谓的“差生”。相信他们也不希望如此。

尽管应试教育有弊端,现在青少年每天都埋头学习的同时也要看到,考试做不到让每一个人公平,但是却是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公平。那些考试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很优秀的。这就说明,客观的方面是占有一定原因的,但自己主观的方面也是有原因的。那些优等生除了自身条件之外,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调整学习的状态,能够具有学习的动力,能够在学习之余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所有这一切不仅仅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支持,还需要有自己的努力。

事例二

2006年高考中,商洛市中学高三(二)班学生18岁的黄菲,以总分671分的成绩获得全省文科第三名、全市第一名。

记者在对其采访的过程中发现:黄菲的学习生活一点都不枯燥,因为她一直能在枯燥之中寻找到很多快乐。2006年6月28日,在商洛的中学校园里,记者们见到了正在协助老师给同学们发放结业证与成绩单的黄菲。她个子不高,性格开朗,脸上充满着稚气,身着淡绿色的连衣裙越发能衬托出她那邻家女孩一样的清纯气质。黄菲在跟记者谈话过程中,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微笑。

考了全市文科第一名,黄菲很高兴,但她的梦想正如很多学子一样,是理想中的清华大学,因为该校的录取成绩比较高,所以高兴之余还不免显出有些担心。谈话之中,黄菲流露出这样子的不满:“这次高考,我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都没有平时发挥得好,只有文科综合答得比较满意,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遗憾。”

当被问及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的时候,黄菲只是连连地说“没有、没有……”如果非要说的话,那也只能是仅仅有的一点体会而已。她觉得,学习真的是“贵在坚持”,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能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快乐,寻找动力;最后,就是要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数学,“题海战术”当然是少不了的,但绝对不能纯粹地为做题而做题,得学会思考,学会从一大堆题中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这样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英语,怎么说呢,其实无论是何种语言,虽然有着很多不同,但它们之间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学汉字时,想着英语单词,学中文语法,思考英语语法,两者对照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加了高考,她最大的感受是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没有一个不紧张的。那几天晚上总也睡不好,与其硬躺着要求自己入睡,不如起来做点什么。于是,她就起来看了看模拟考试的卷子和平时留下的错题集纳本,等睡意来了就立刻上床休息。没想到她的做法还挺奏效,对紧张情绪有所缓解。对待高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一切照旧,没必要搞特殊化,就把它当作是又一场模拟考试。

她的父母都在教育系统工作,问及他们的教她时是不是有独特的好方法时,黄菲说他们的教育方法对于我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并不独特。妈妈相对严厉一些,爸爸很慈爱,他们的两种不同方式的爱,我都心领神会。妈妈对我要求严,青少年这个年纪的小孩爱玩爱闹,如果没有她的严格要求,我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爸爸更像是一个朋友,他们之间无话不说。前几天,她无意间在爸爸的书桌上看到他为女儿写的《成长日记》,真没想到,从高中二年级开始,我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怒全都没有逃过爸爸的眼睛。那时,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与爸爸一起看报纸的情景,他看字、我看图,若我能从一堆黑压压的铅字中认出一两个,就一定能得到他大声的赞许。

在上高一和高二的时候,黄菲便是商洛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报主编,高三因为学习紧张,虽然没有做这些工作,但一直还在班里当班长。有人说,当班干部会影响学习。黄菲并补这样认为。她觉得不管是做学生会主席、校报主编,还是当班长,不但没有影响学习,反而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当学生干部,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考验,每天都有很多眼睛盯着你,你只有变得更好、更优秀才能服众。当校报主编对她也是一个提高的好机会,上初中时,她就怕写作文,通过那段时间的锻炼,提高了写作水平和应变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