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像“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心灵藉慰和知识涵养。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这与他早年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在学校时,成绩就特别好,获得过最优秀奖,然而贫穷使得他只上了两年学。为了养家糊口,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的工作,但在这期间,他始终没忘记过读书,他常常冒着险去找书看。为了躲避老板的监禁,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他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等处苦读。实在找不到油灯,他就在月光下看书。但有时也为此而付出过惨重代价。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这下可闯了大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来,一边打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哀求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
“是的。”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主人很无奈,极不情愿地答应了。这样,高尔基因祸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利用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经过努力学习,高尔基最终写出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世界名著,赢得了“伟大文学家”的称号,也赢得了世人的关注。
当然,在今天青少年用不着经受高尔基那样的毒打来赢得学习的机会啦。青少年只是需要安心学习即可。但是,越是轻松的环境,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却越不去珍惜。
勤奋读书,是一种优良习惯,古往今来都有。正是因为勤奋读书,才涌现了各类人才。
中国古代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晚上的一些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对于读书的作用,中外古今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往往被爱好读书的人视为座右铭。青少年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精神的发育与完善,更是离不开读书的滋养。因为人活动的目的性,所以读书的动力是每个人都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功利性,还是非功利性的,读书如果脱离一定的目的,那就蜕变成下意识的行为,绝难持久。而青少年在读书中的得失,在读书中的兴趣,都与思考不可分离。到书籍的选择,到书籍内容的把握,从书籍为我所用,都需要主体的人发挥主动性,对读书效益的追求,尤其对书的评价,更是贯注着读书人的思想旨趣与情感。读书的趣味在读书活动中。千篇一律的雷同,在写作中,沿袭一种套路,鲜有创新,一味注重叙事,而思想的活力消弭,总是让读者的思维沉睡,这样的书籍就是失败的。
青少年要学会思考,让读书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削弱或取消。青少年要敢于辩驳,善于质疑,善于从否定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为自己灵魂的生成确立牢固的根基。
常有人说要读“完”四库全书,诸如二十四史,这样真的有必要吗?
大多数人都认为,多读书是好事,但是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而书中的知识却是无限的,即便有人对古典文化感兴趣,愿意花时间去读古人的书,读书也是需要讲究心态与方法的。
读书,就要精,在兴趣所到的地方,应该读透。而不是片面求全,走马观花。
有些人喜欢读文学,有些人喜欢研究历史,有些人喜欢看政治,各有所好。只要有兴趣就可以,若是不感兴趣,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又何必这样强求自己呢?
有人说,某人是文学巨匠、文学泰斗,他的作品是世界巨著、名著,可是为什么大家会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呢?究竟有哪些好的地方,大家却则茫然无知,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样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你要真正地了解莎士比亚吗?你就得读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读他的全部戏剧作品。你要真正地了解托尔斯泰吗?你就得读他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读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你要真正地了解马克思吗?你就得读《资本论》,读《共产党宣言》,读马克思的其他重要著作。如果不这样做,你就不可能知道他们的作品为什么是名著,他们为什么被称作大师,为什么能如泰山北斗般地引领历史和时代之风骚。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不难看到,有多少号称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的人,徒有其名,却胸无点墨,还有的将精装本、豪华本图书成百上千地买,满橱满架,装点了房间,可却仍然头脑空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就是用心浮躁。
浮躁是时下相当多数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表现,心浮气躁,缺乏耐性,急功近利,趋尚浮华,不仅在其他事情上如此,在读书问题上也如此,这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但不可避免并不等于就无法克服。撇开其他暂且不论,只说读书,一切有志或有兴趣读书的人,都应自觉地力戒浮躁,避开冗繁琐碎,抵御各种诱惑,静下心来,沉下心来,耐住寂寞,有计划地读点自己喜爱的书,真正掌握点有用的知识,同时也真正地品尝到读书的乐趣。果能如此,青少年便会意外惊喜地感受到读书并非一件苦差事,而是置身于一个“极乐世界”,不亦乐乎!
读书有“两忌”:一忌读什么,信什么;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如果读什么信什么,就会变成书的奴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跑马场,任别人践踏。相反,信什么读什么,就会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变成某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私人领地,任何新思想都进不去。
一忌是读什么,信什么。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这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或者是被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俘虏,变成错误学说的信徒。读什么就信什么,即读萨特就爱萨特,读胡塞尔就爱胡塞尔。由于自己没有主见,觉得书中讲的都有道理,观点三日一变。特别是当书中观点彼此矛盾、各有所说时,更是不知所从。
这当然不是主张不要多读书,不要博学。书应该多读些,知识面应该宽些。可是多读书有个前提,这就是不能采取读什么信什么的态度,而应该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即读书在于求真。既不能先入为主,又不能六神无主。要在多读中通过比较分析逐渐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少则得,这个少也是相对的,并不是愈少愈好。少则得,实际上强调的是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从所读的书中获得真正有用的东西,即使是读的不多也是有所得,远胜于那种越读越糊涂的读书方法。
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这表现在专业上就是学什么,就只读什么。以哲学为例,如果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读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书,只是在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上打转转,肯定学不好;同样,学西方哲学只读西方哲学,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也不读中国哲学的著作,成就肯定有限。学中国哲学的亦复如此。更不用说,有门户之见,学中国哲学瞧不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西方哲学又瞧不起中国哲学、瞧不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为另类。每个人只读自己学的,只认自己读的。彼此贵己而贱人,结局如何,不问可知。
当然,生命有限,书是读不完的。读尽平生未读书,只是豪言而已,没人能做到。但是无论读多读少都要记住以上两忌。
另外,诸如“读书最忌自以为是”,“读书热忌虚火过旺”等等,亦需引起读书人之注意,切记所忌,扎实认真地把书读好才是。
如果人生是一首歌,那读书就是它的主旋律;如果人生是一个舞台,那读书就是你我的“同一首歌”。
梁实秋说:“大概每个人都有做诗人的一段经历。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在看花谢也会流泪,听鸟鸣也会心惊的时候。诗就来了。”
当然,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却总是停留在原地打转,就像唱歌只记住了一两句。于是有的人永远只读“武侠”;有的人只看“言情”;有的读读(看看)卡通就够了。读书中眼到、心到是自古以来的法则,它可约束人们精力集中,加深理解。而曾国藩且认为读书中眼到、心到是必然的,而手到与口到则极为重要。读书时在书旁圈点评注,既可加深理解,同时也可以将随时闪现在脑海里的心得体会记下,便于记忆。现代心理学家证实,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在日后重新翻阅温习时,有所侧重,一目了然。无疑从古至今圈批的方法实为读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平时上课,有的老师会经常提醒学生看书的同时手里一定要拿笔,并且要充分利用。有一位老师在放寒假的时候,给学生留下的作业是背记历史和复习日记,其中包括日期、范围、收获和问题这四项。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是这样子的:一方面是看学生的态度是否认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看他们如何学、学习方法是否科学。结果这位老师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是千差万别,有的只是简单地几课到几课写一下目录,有的只是抄两段课文,有的的确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的,并且有所创新。完成的情况不同,所起到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如果这个方法认真去做的话会很有效,那么在开学之后,学校可能就会继续实行。判断此举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使学生对复习过的内容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节省时间,通过发现问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掌握。老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可谓一举三得。
另外,青少年在阅读中还要做到“三有”与“三法”。所谓的“三有”是指有志气、有胆识、有恒心。所谓的“三法”是指“约”、“专”、“耐”。“约”指少而精,抓住重点书籍刻苦钻研,直到弄懂、弄透。“专”是说读书时精力集中,突破一点,步步为营。“耐”既是读书时要以字句为基础,不弄明白不罢休,学问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三者兼备,才能使人有所成就。
曾国藩认为:看生书应该求快,不多读书就显得孤陋寡闻;温习旧书应该精熟,不背诵则容易忘记。思考要经常,这四点缺一不可。
曾国藩一生中将所看之书分为两类,即“熟读书”和“应看书”。熟读书需要约、专、耐,力求脚踏实地,将学问做深做透。应看书,在于广泛浏览,以获得博雅之效果。习、思就是要在字与文上下工夫。看、温所达到的是学问的广度与深度,而习、思则在于治学的外在表现形式。
他一生治学严谨,达到博大精深的程度,在于他能够把握读书的方向和方法。他斩钉截铁坚信自己所抱定的治学方向,确信自己的治学之道,实在是配得上“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的那句话。自信的确是成才的起点。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能做成什么事情呢?
人生在世,谁都梦想有所成就,而智能和才干是必不可少的,而二者的获取依赖于平日的学习和知识的增进,所以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讲求读书之道,高度重视知识的作用。知识的取得,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务实精神,踏实认真,要明白学问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学问好比金字塔,基础越深越博越好,这样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求得高精尖。
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的不断折旧,越来越体现出“学高为师”的内涵,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真正发挥每个人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