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积极的暗示很重要

说到心理暗示,很多人并不知其真正含义。用一句话来讲,心理暗示就是人们受自身或外界的态度、判断、情绪等影响的心理特点。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心理暗示是人们最简单的反射:心理受到某种事物(真实存在或者想象中)的一定程度的刺激后,主观上会产生承认这种事物存在的趋势,接着人的行为会按照这种趋势进行下去。这便是心理暗示的反应链条。不难看出,心理暗示影响的好与坏,取决于暗示本身的积极与否。因此,我们要摒弃不良暗示,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

1.罗杰·罗尔斯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有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州长。

毫无疑问,是校长当年积极的暗示给了他信心,而又恰恰是信心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这个故事说明,靠自我积极的暗示,可以挖掘一个人的潜能,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2.罗森塔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杰出人才名单”的故事同样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某日,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学校,声称是来预测“未来杰出人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最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份将来有可能成为“杰出人才”的学生名单,并郑重要求校方一定要对学生名单严格保密,并声称,这个名单只能让校长和班主任知道,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其实验效果。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再次到这所学校进行复查验收,并将学生名单公布于众。果然,这些学生都是学校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有意思的是,他们之中一些原本成绩较差、表现不良的学生,现在也变成了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教师、家长、学生无不惊叹他们的预测能力,认为这种预测真是“太神了”!

这些“杰出人才”究竟是如何预测出来的呢?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罗森塔尔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上次根本就没有对学生进行任何预测,那张名单,其实是根据学校学生的花名册,采用随机等距离抽样的方法,即每隔50名同学抽取一个而罗列出来的。因此,在被抽取的学生中,没有掺杂任何人为的主观意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名单上的学生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很简单,当班主任老师拿到杰出人才名单之后,会不自觉地对名单中提及的学生产生相当高的期望值,并在下意识中倾注更多的心血。教师的这种情绪影响到学生,能使其增强自信心,更加刻苦努力地改变自己,于是,“奇迹”产生了。

可见,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命运是多么的重要。积极的暗示就像一缕希望之光,让我们产生了足够的自信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3.探险队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他们执着的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绝境”。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心理暗示常常带来不一样的人生结局。

1.春秋战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当父亲的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一个马前卒。一次战争中,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咱家传袭下来的宝箭,佩戴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成。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猜测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呼”的一声就抽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着的只是一支折断的箭!

“我一直带着一支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这次作战,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迷漫的硝烟,父亲捡起那支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儿子的悲哀在于把胜败寄托在一支宝箭上,如果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这是多么危险啊!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只有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坚持不懈的信念。

2.美国工厂

工业革命初期,美国某州的农业区建起了一座纺织工厂。“工厂”在当地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对于这个四四方方、高高大大,头上还插着一根大烟囱的“怪物”,大多数人都充满了疑惑与恐惧。与此同时,可怕的谣言也在迅速流传:“听说这个东西是密封的,进去工作的人都会被闷死。”

在这种情况下,纺织厂招工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很多前来应聘的人都是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更为严重的是,工人在做工的时候,总是受谣言的影响,不自觉地暗示自己:长时间工作下去,可能会被闷死。因此,不仅生产效率非常低,有些工人甚至真的出现了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

厂部发现这个问题后,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想要在短时间内打破工人陈旧的观念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一个心理学家为工厂提出了一个看上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建议:在工厂窗户上悬挂大量的丝带和风铃。

虽然厂部不知道悬挂丝带和风铃的目的是什么,但还是照做了,结果却让人喜出望外:两个月过去了,没有工人出现不良反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工人的心情比之前愉悦了许多,前来应聘的人也多了起来。

原来,心理学家正是运用了心理暗示的原理。原本工厂的窗户很多,通风条件很好,工人们之所以胸闷显然是受了不良心理暗示的影响。在窗户上悬挂丝带和风铃后,丝带不断地飘动,风铃也发出悦耳的铃声,这都表明了新鲜空气在源源不断地吹进车间,心理学家以此为工人创造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显然,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个中道理正与中国古代“杯弓蛇影”的故事相吻合。

3.英国官员

英国有一位官员,他对新鲜空气的喜爱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即便在寒冷的冬夜,也一定要开着窗户睡觉。一年隆冬时分,官员下榻在一家高级宾馆。由于天气冷,房间的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但宾馆设施先进,虽窗户紧闭,但仍通风良好,舒适宜人。

晚上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的官员突然想起窗户没有开,于是突然感到一阵胸闷。但他实在太累了,懒得下去开窗户,于是拿起床头柜上的水杯,朝着窗户砸了过去。随着清脆的玻璃破碎声,官员顿时感到一股清新的气流扑面而来。他贪婪地吸了两大口新鲜空气,心满意足地睡去了。

第二天醒来,官员还沉浸在新鲜空气的感觉中。想到昨天晚上砸烂了玻璃,官员不自觉地朝着窗户的方向望去,结果让他差点儿叫了出来:所有的窗户都完好无损,反而是窗户旁边的穿衣镜被打碎了。“天哪!昨天晚上的新鲜空气是从哪里来的?”是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新鲜空气,官员的感觉全部来自心理暗示。

这几个故事都阐释了一个道理:心理暗示会对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以是正面影响,也可以是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逆向选择”。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当自己越不希望某种事情发生时,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反而会有增大的现象。英国某研究机构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新手开车时如果想着“千万别蹭车”,蹭到车的概率反而增大很多;体弱的人越想着“别生病”,病魔反而越容易缠上他。有人会说,上述现象中,人们确实也在进行着心理暗示,而且表面上看这种暗示是积极的。其实不然,类似于“千万不要”这样的暗示,大多是消极的。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用“反正”“没办法”“总之”之类的词汇,以此表示自己的无能为力。殊不知,这种词汇绝对是心理暗示中的“忌语”,因为使用它们,就意味着你在为自己的失败找所谓的“客观理由”。将自己的失败包装成“正常”的现象,认为是自己无法改变的结局,这正是消极心理暗示的恶果。这种话说出来,就意味着放弃了思考和进步的机会,缺点和不足被“正常化”了,自己也会被困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多原本可以做的事情也变成了不可能。所以,杜绝“忌语”是建立积极暗示的必由之路。

4.法国威灵顿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后,连年征战。为了对付来势汹汹的法国军队,英国和其余欧洲国家结成联盟,由威灵顿将军来指挥联盟军队。在强大的法国军队面前,威灵顿一败再败,退无可退。在又一次失败之后,联军被打散,他带着一小股军队逃到一个山谷里,人困马乏,士气低落。威灵顿无精打采地走进一所破房子,倚靠在墙角,打算休息片刻。

经历了这么大的失败,他根本睡不着。他一直在想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前前后后想了很多,却一个又一个否定了自己的办法。最后,他悲观地下了结论:这场战争不可能胜利了。

正在胡思乱想时,威灵顿看见墙角有一只蜘蛛在织网。它小心翼翼地拉着一根丝线,还没到对面墙角被风吹断了。蜘蛛没有灰心,而是爬回起点,开始拉第二根线,却又重复了刚才的结局。

威灵顿想起自己的失败,心中顿时生出无限感慨。“蜘蛛啊,你何必白费心思呢?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他自言自语道。蜘蛛却没有如他所愿,而是来来回回地忙碌,任凭风一次又一次吹断自己的蛛丝。

威灵顿心里越来越悲凉。他垂下头,不敢再去看蜘蛛。想起自己的处境,他愁肠百结,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无意间,他抬起头瞥了一眼蜘蛛,惊讶地发现蜘蛛已经成功结成了一张网,并不慌不忙地继续吐丝加固。

威灵顿心中一颤,被蜘蛛越挫越勇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走出房子,召集士卒,集结军队,再次制订了新的作战方案。终于,在滑铁卢一战中,他打败拿破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心理暗示的积极与否取决于暗示者的自信心是否充足,看上去它与个人性格有着很大联系,似乎是人们不能左右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配之以科学的锻炼方法,是可以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的。

宋代著名文豪苏轼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相交甚欢,有时也不免开一些文字玩笑。有一次,苏轼与佛印一同在水边垂钓,佛印问苏轼:“你看我像什么?”苏轼想到前几天刚刚被佛印羞辱了一番,于是赌气说:“我看你像臭狗屎!”接着,苏轼问佛印:“那你看我像什么呢?”佛印数着念珠,不卑不亢地说道:“你在我心中像一尊佛。”

这让苏轼心里乐开了花,以为自己打了个胜仗。回家后他兴冲冲地跟自己的妹妹苏小妹讲了这件事情,苏小妹笑道:“你又输了。佛印是因为心中有佛,所以所看之物皆为佛;你心中是狗屎,所以就以为佛印像狗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往往反映了自己的心智。反过来,对于周围人与事评价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人们的心态。多去赞美周围的事物,把眼光集中于积极方面,就会不自觉地向自己传输积极的暗示;如果把眼光局限于事情的阴暗面,同样会受到相同程度的消极心理暗示。所以,适当调整对待周围人与事的态度,会大大影响自己的心理暗示。

比如,星期天早晨起床后,你发现是个大晴天,白天温度可能会很高。这时你有足够的理由抱怨天气:“好不容易等到周末,结果这么热,又得在家里吹一天空调了!”这样想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消极心理暗示的影响,一整天都会心烦气躁。

当然,你也有足够的理由赞美天气:“哇,这么好的天气,正好可以把衣服被子拿出去晒,而且下午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啦!”有了这种想法和态度,自己就会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周末的心情也会轻松愉悦。

心理暗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我们应该分清何为积极暗示,何为消极暗示,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并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以此来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