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 宫里的那些事儿

大梁后宫。

一个衣着华美的年轻妇人正坐在凉亭里,开心的看着不远处在荡秋千的小男孩。

这妇人正是南梁的第二任皇后,幽兰茵。

梁武帝结发妻子早亡,即位后便娶了太尉之女,这幽兰氏自小娇生惯养,自当了皇后,仗着家中势力从不把其他妃嫔放在眼里,武帝很不喜欢她。

男孩旁边围着一群太监宫女,小男孩笑嘻嘻的喊道:“再高点!再高点!”

幽兰皇后身边一个年长些的宫女凑近幽兰皇后身边道:“陛下刚宣了薛太傅进宫。”

幽兰皇后望着远处的小男孩喊了一声:“景儿,慢点,当心摔着 !”

小男孩边荡着秋千边朝着幽兰皇后嬉笑道:“母后,放心便是。”

幽兰皇后仍旧看着秋千,说道:“青桐啊,你跟着我的时间也不短了,还是这么沉不住气,这明摆着的事。”

那名叫青桐的宫女说道:“奴才愚笨,但这东宫之位,本就是小皇子的,陛下之所以迟迟犹豫未决,皆是那胡氏狐媚,魅惑陛下,陛下才迟迟不肯立......”

“ 住口 !”幽兰皇后呵斥道。

“ 奴才该死。”青桐吓得连忙跪在地上。

幽兰皇后环顾四周后,说道:“你竟然敢妄言圣意,实在是蠢笨至极,倘若隔墙有耳,本宫也保不住你这脑袋。”

青桐吓的连忙磕头,旁边的一个叫春纤的小宫女轻声说道:“娘娘恕罪,青桐姐姐也是明白人,不想却反倒糊涂了。”

幽兰皇后:“ 怎么说 ?”

春纤:“依奴才愚见,不如让小皇子自己在陛下面前表现,三日后祭祀大典,咱们若是能表现优于那两位,那皇上也再不好偏心。”

幽兰皇后听罢,若有所思,心里想好一个有主意的丫头,便对不远处玩秋千的孩子说道:“景儿,该回去读书了,仔细你父皇考你的功课。”

那男孩听了很不情愿的从秋千上下来,说道:“才玩了没一会,就又催我读书,母亲你说话不算数。”说着便双手抱拳,肉乎乎的小脸蛋显出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幽兰皇后蹲下说道:“傻孩子,你难道想让你父皇喜爱忠儿和文儿,不喜欢你吗?”

那男孩想了想回道:“父皇他向来偏心,我们读书,他每次就夸忠哥哥。”

幽兰皇后道:“那你就更应该努力了,你要记住你可是皇后的儿子。还有,以后不要再把你父皇偏心的事放在嘴边,仔细你父皇狠狠地打你板子,记住了?”

男孩似乎被这话吓到了,哆哆嗦嗦的回道:“知......知道了,母亲。”

幽兰皇后又笑道:“景儿乖。”

胡氏宫中,胡妃正在坐在院子里和几个宫人绣花。

此时外面宫女进来说:“陛下来了。”胡氏便起身迎跪。

梁武帝关切的说道:“快坐下,爱妃近日消瘦了许多,想必是奴才们照顾的不周。”

胡氏忙起身跪道:”陛下千万不要怪罪她们,是我自己身子弱,不关她们的事。”

梁武帝忙扶起胡氏,说道:“爱妃宅心仁厚,实乃后宫典范。”说罢便叫贴身太监冯英把给胡妃的燕窝,阿胶等端了上来。

胡氏:“臣妾不争气,让陛下费心。”

萧武帝拉过胡氏的手,关心的说道:“爱妃身体孱弱,以后这些琐事就交给宫人们去做好了。”

胡妃的贴身宫女晴玟跪下说道:“回的陛下的话,娘娘要亲手给陛下绣荷包,不许奴婢们插手,奴才也劝不住娘娘,奴才们私底下都羡慕娘娘和皇上的感情。”

胡妃听罢,嗔怪的说道:“要你多嘴!”

梁武帝听了小宫女的这番话,心理和脸上都乐开了花,说道:“爱妃如此心意,本应该告诉寡人才是,如今忠儿也很争气,在学堂里表现出众,薛太傅时常在寡人面前夸他,将来寡人和你都有依靠了。你把忠儿教育得这么好,寡人应该赏赐你才是,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

胡妃道:“为陛下教育好忠儿,本是臣妾分内之事。如若陛下要赏赐,臣妾听闻表哥在边关喜得一女,臣妾作为表姑亲手做了些小衣服和鞋子,想送给侄女,望陛下恩准。”

梁武帝听完,点头道:“ 萧将军守护边关已有七八年,按理说该把将军调回来,让你兄妹团圆。可边关连年战事,现在休战期间魏人又对我大梁国土虎视眈眈,多亏萧将军英勇多谋。如今你想送什么寡人恩准,送侄女的礼物寡人也出上一份。”

胡妃又欣喜地拿出哥哥送过来的画像,画上年幼的萧明月坐在母亲怀里,娇俏可爱,虽只是画像,却谁人看了,都被这孩子吸引,看了一眼,便想一直盯着瞧。

武帝微笑着点点头,说道:"这孩子生的漂亮的很,寡人这样看着,倒是有几分像爱妃。既然爱妃如此喜爱这孩子,不如等她再大些,寡人就下令让她进宫来陪伴爱妃如何?"

胡妃听了,很是惊喜,说道:"陛下,臣妾没福气为陛下生了女儿,倒是想把侄女当亲女儿来疼爱。只是怕哥哥和嫂嫂舍不得!"

"嗯……寡人会书信给萧将军,来日若他夫妻二人舍得,便让咱们的侄女进宫来。若舍不得也无妨,待她到了成亲之日,寡人亲自为她择一佳婿!"武帝同胡妃说道。

胡妃走到武帝面前跪下道:“ 谢陛下隆恩。”

梁武帝又嗔怪道:“ 以后没有外人在,不许再跪寡人。寡人今天还有奏章要批阅,就不久坐了。”胡妃等宫人们连忙恭迎武帝离开。

胡妃娘娘眼见武帝离开,心中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原是个亡国之人,结发丈夫惨死,族人已被屠尽,只剩自己和表哥苟活于世;喜的是幸得武帝眷顾,留自己性命,封为妃子,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活下来。所以武帝对自己越恩宠,自己内心越是挣扎,每日除了督促儿子功课,闲暇时间便绣花,抄经,从不与人争什么。可她不明白,她越是这样与世无争,皇后幽兰氏也就越发憎恨她们母子。

第二日朝堂之上。

众臣早已商议好,以前任太尉幽兰承德势力为首的一派,支持小皇子萧景,而年轻一派的大夫们,则支持大皇子萧忠,武帝对此颇为踌躇,便故意朝着薛太傅咳嗽了两声,薛太傅会意,起身上前道:“ 启禀陛下,臣请奏。”

武帝大悦:“ 薛卿家请讲。”

薛太傅道:“ 祭祀乃国之大事,同时也是陛下的家事,祭奠祖宗,臣以为几位皇子应当同时在场,方显我大梁国子孙昌盛,陛下福泽绵长。”

说罢,朝中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祭祀代表对继承人的指定,有的说让皇子们都去未有先例,也有的在一旁瞎起哄。

武帝沉思片刻,说道:“ 众卿家若是没有更好的主意,那就依薛太傅所言,几位皇子皆与寡人一同前去。”

众人一时也无法反驳,便只能同意。

学堂内。

几位皇子同往常一样,等薛太傅前来授课,年龄最小的萧景坐在屋内的第二排,调皮的拿起一个纸团子砸向前排的萧文,萧文回过头来,萧景便又冲他做起了鬼脸,如是反复。

萧文不耐烦的说道:“ 你为什么扔我? ”

萧景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 你说什么呢,我可是皇后娘娘的儿子,你一个贱婢生的,敢污蔑我?”

萧文听了这话,气急败坏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心里却又想到母亲时常告诉他,自己身份低贱,遇事要多忍耐,便只能由着萧景的羞辱,不发一声。

萧景见萧文不敢同自己争辩,便越发得意,心想着青桐时常告诉自己,自己的身份比别人高贵,是大梁未来太子的不二人选,于是便更加不把别人放在眼睛里。

坐在窗边的萧忠,为了帮萧文解围,便故作紧张的说:“ 薛太傅来了。”

萧景一听薛太傅来了,便立马紧张起来,低下头,伏在桌上,默不作声。过了片刻,未见薛太傅,便不屑地说道:“ 大哥如今也学会撒谎了,仔细我下学去告诉胡妃娘娘。”

萧忠道:“ 我是为你好,薛太傅今日是要考你功课的,你温书了没有?仔细又要被罚。”

萧景听后更加不屑的说道:“ 那个薛太傅,要不是父皇让他教我们读书,我才不会怕他,等我做了皇帝,我要打他的屁股,打完他我还要让他给我抄书!”

此时,薛太傅从后门悄悄走了进来,众人看见都很默契的没有提醒萧景。

“ 抄完书呢?”薛太傅轻声从后面问道。

萧景此时正吹的起劲,丝毫没有察觉到薛太傅就在后面。

“ 抄完书,我便把他拴在秋千上,让四五个太监一起推他,保证吓得他尿裤子!”萧景眉飞色舞的地说道。

“ 咳咳咳 ”薛太傅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萧景听到后,突然转过身去,看见了薛太傅,一下子被吓得浑身颤抖,道:“ 太……太傅,您什么时候来……进来的?”

薛太傅冷笑一声道:“ 殿下莫怕,昨日给你留的功课,原比别人简单些。你若是能答出一二,我便饶了你。论语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做何解释’?”

萧景环顾四周,吞吞吐吐的说道:”回……回太傅,是……是有一个叫朝的人,他活不下去了,听说可以去西边死。”

众人听罢,皆哄堂大笑,薛太傅更是被气的吹胡子瞪眼,说道:“老规矩。”

萧景便有些羞愧的走到门外去扎起了马步。

薛太傅又道:“ 两日后,便是我大梁国的祭祀之日,你们身为皇子,今年会一同与陛下前去,关于祭祀,你们要知道仪式的流程:首先是陛下率领文武百官参拜之后;再由皇子们行礼,礼后;你们要一起诵唱祭祀诗歌《楚茨》,回去背熟。祭祀当天你们要身着素色服饰,表情要严肃。这两天的课就不上了,你们回去准备吧。”

幽兰氏宫中。

幽兰皇后正在悉心的修剪花朵,见儿子早下学回来,便问道:“ 怎么今天薛太傅这么早就让回来了?”

萧景道:“ 太傅说过两日祭祀大典,让所有皇子都去,这两日不用上学了。”

幽兰氏放下手中的剪刀,问道:“ 让你们都去? ”

萧景拿起盘子里的桃子啃了起来,满不在意的说道:“ 是啊,萧忠也去,萧文也去。”

青桐边给萧景倒水边说道:“ 他两个去,想必是给咱们殿下作伴的。”

幽兰皇后问道:“ 薛太傅还说了什么? ”

萧景撇着嘴说道:“ 让我们大家回去背楚……楚……楚什么来着,说是祭祀的时候诵唱。”

幽兰皇后责怪道:“ 是《楚茨》吧,你这孩子,平时让你多看点书,没一次听的。”

春纤上前说道:“ 奴婢这两日会照看小殿下背书。”

幽兰皇后:“ 不管用何方法,务必让他全部背下来。”

两日后,祭祀大典。

正午时分的建康城外烈日当空,皇帝仪仗队浩浩荡荡,到了太庙后,负责看管太庙的官员刘思铭早已在大门恭候多时,大老远看见皇帝的马车停下,立刻跪下行礼。

萧武帝被太监冯英搀扶下了马车。

见武帝从车中出来,刘思铭疾步上前说道:“ 臣太庙掌事刘思铭,已为陛下备好一切祭祀用品。吉时将至,不知陛下是否可以开始?”

武帝点头说道:“ 有劳刘大人,那就准备开始吧。”

于是文武百官随武帝进去参拜。

薛太傅走到几位皇子面前说道:“ 几位皇子在此等候,千万不要乱跑。”

几位皇子齐声应道:“ 是。”

见薛太傅走远了,萧景便打着哈切说道:“ 昨夜母后让春纤盯着我背了一夜的祭祀诗,可我完全不解其意,这会儿都要困死了。”

萧忠道:“ 薛太傅让我们背诵的《楚茨》,去年冬日里太傅讲先秦文化礼仪时,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几句来感慨。”

萧文称赞道:“ 大哥好记忆,我竟也忘了。"

萧景不屑的说道:“ 大哥原本比我们年长些,自然要学得多些,萧文你好不容易才有机会能来,可不要背的不如我,让人笑话。”

萧文故意装作听不见,不予理会。

不远处跑过几只野兔。

萧景兴奋的叫道:“ 快看!有兔子!我要去抓兔子!”说罢跑了过去。

萧忠叫道:“ 快回来,不要乱跑!”说罢追了出去。

两人跑进树林里,却不见兔子的踪影,也迷了路,不想突然冲出一群强盗,各个手里拿着武器,向他们扑过来。

萧景躲在萧忠身后吓得哭了起来。

萧忠对着强盗说道:“ 你们知道我们什么身份吗?”

为首的强盗笑道:“ 我管你什么身份,你就是天王老子的儿子,今个也难逃老子的手掌心!识相的,赶快把身上值钱的东西掏出来!”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