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艰难
要钱?
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差点就信了!
这女人,包吃包住还要包她乱用的花销!
半个鸡蛋想哄他的钱?
“你要什么?我给你买回来。”
“月事带,卫生纸,你帮买吗?”
狗男人,防她像防贼似的!
“咳……”
周明华被呛着了,脸咳得通红。
杨彩凤也没心思和他闲聊了。
都说亲兄弟明算账,果然啊,涉及到利益男人就会装哑巴。
什么是爱?
给她花钱,不停的给她花钱,给她花很多很多的钱。
钱花在谁身上,爱就在谁身上!
自打上了大学,杨彩凤就拼命拿奖学金,拼命做兼职,没向父母要过钱了。
现在向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要钱……呵呵,手心向上的日子啊,果然很艰难!
想着现在身处的年代,想着自己的处境,杨彩凤觉得挺委屈的。
老天爷啊,看看把我穿哪儿了?
你还不如直接来一道雷劈了自己重新洗牌重新来!
鼻子发酸,眼眶泛红,不说话埋头扒拉碗里的饭,吃完一碗将放下碗筷……嗯,绝不再添二碗。
“多吃点,你等会儿饿了又……”
“周明华,你别说得那么难听好不好?”杨彩凤气哭了:“之前是我不好是我嘴馋,那是之前的我,现在的我不一样了,知道不?”
“好好好,不一样不一样,你别哭了。”
把人弄哭了怎么哄?
“你不是要钱吗,给你,我给你钱还不行吗?”
周明华放下碗筷,从口袋里掏啊掏,四个口袋……不对,加上裤子上的共六个口袋掏了一个精光,摸出来一堆的毛票,数了数,最后一股脑的放在了杨彩凤的面前。
“还有六块八毛三分,离发津贴的时间还有十天,你……你拿去用吧!”
没钱吃饭,大不了找战友借点!
反正,自打娶了媳妇后别想存钱了!
造孽!
“我不要谁的钱,我自己去找工作我自己去挣钱!”
伤心了,钱都哄不好那种!
主要是,杨彩凤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侮辱!
“别别别,你别哭,也别去找什么工作,我能养活你。”
周明华哄得头疼,见对面的人还在哭,急了:“你要是不听我的话还要哭还要找工作,我就送你回乡下。”
啥?
杨彩凤抬头看向他,认真的?
“你听话,有你吃有你住的地方,钱……我也可以给你花。”周明华冷声道:“但若你要一意孤行,还给我惹事,我就只能送你回乡下了,我没有那么多精力给你善后,我周明华说话算话!”
这是最后的通碟!
杨彩凤不想回农村,那种干工分吃大锅饭的日子更苦逼,还是留在家属院稳妥些。
行,那就不哭了!
擦干眼泪,看着桌上的钱……一分两分五分一毛两毛……就真的很感慨!
天知道,这些在自己生活的年代都能成为古董的毛票,现在却能养活一个人。
“快吃吧,吃了我洗碗,我还要去上班。”
看样子是哄好了,还是钱才能解决问题!
“不吃了。”
坚决不吃了,时时提醒自己管住嘴,尽管还在咽口水。
“我怕你会饿……”
“不吃不吃,别来诱惑我!”
杨彩凤气恼不已,这人就是他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果断的离开小饭桌,坐回床上……总算知道为什么减不了肥了,屋子就这么宽,不是饭桌就是床,不是吃就是躺,这肥要怎么减?
周明华洗了碗上班去了,临走之前抓了鸡蛋说他去赔给小海,让她在家休息。
休息啥?
有钱就该消费去!
杨彩凤拿了六块八毛钱上街!
该买的还得买!
月事带、卫生纸、谁知道什么时候来,来了没准备怎么办?香皂也得买,总不能像大老爷们一般洗澡把肥皂往身上抹,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
供销社柜头前转了一圈,两个售货员坐在聊天,看都没看她一眼。
完全能理解这个时代端着铁饭碗的八大员就是这么拽!
杨彩凤想等着吧,等有政策了,姐立马在你旁边开一个商店,到时候谁还看你脸色。
又找了一圈,总算看到了她想买的内衣。
这年代的内衣可不像现代有型又有托什么的,就两块三角形的布外加三根带子。
“同 志,麻烦你把这个给我看看?”
售货员不理自己,自己理她好了,谁让人家站在柜台里面呢?
“不用看,你穿不下,没你穿的码。”
杨彩凤……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最最关键的是,她说的是大实话!
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吧,看到旁边柜台里的白布,杨彩凤有了主意。
“给我扯两尺白布。”
“布票。”
啥?
有钱还买不了布,还得布票!
“不是两个价吗,没布票的贵一点,我也能接受。”
花钱还买了东西?
“不行,没布票买不了,这是我们的规定。”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奈何杨彩凤怎么磨都没用,人家售货员就是严格按规矩办事!
有钱没有它你别来,来了也不卖,杨彩凤是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金量。
杨彩凤那叫一个怄,布票她也没有又得找老周!
一想到要找他还得解释半天就郁闷了。
最后没辙,只能买了月事带和卫生纸香皂回家属院。
“哟,又买这么多东西呀?”
魏嫂子看着杨彩凤,认真的打量了一下,白白胖胖的脸……真的,和她比起来,自己才更像乡下来的媳妇!
周队果然是个疼媳妇的人,将一个媳妇疼得细皮嫩 肉的!
“嗯,买了点生活用品。”
就很好奇,这些家属家有多穷?
卫生纸难道不用?
买这玩意儿也是败家?还值得她们背后蛐蛐?
“啧啧,真是看不出来,那个肥婆娘还能将周队收服得服服贴贴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不管再厉害的男人,灯一熄两眼一闭,都是那么一回事!”
杨彩凤……这是我应该听的吗?
不对,她们蛐蛐的是自己和老周的“房”中事?
就很震惊……一个师太和一个方丈压根儿就没搞出动静,这故事她们怎么编出来的?
高手果然是在民间,这些女人们想象力丰富得很!
难怪呢,这一路上迎面遇见的几个家属看她的眼神都不那么清白,有鄙夷的、有羡慕的、还有嫉妒的。
又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新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