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脸上的笑容不变:
“楚董说,顾楚两家同属古礼传承世家,素来交好。这小孩子家家的误会,实在不该伤了和气。协会那边,咱们自然也会统一口径,只说是一场小风波,就此揭过。楚小姐年幼不懂事,已经被楚董送去江南外家‘修心养性’,暂避风头了。您看……?”
林晚意目光掠过那只精致的紫砂壶,又看了看管家捧着的装有镜片的礼盒。
她微微牵动嘴角,露出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冰冷至极的微笑。
“礼物我收下了。”
她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楚小姐去江南散散心也好。静水方能沉淀心性。”
助理心中一松,看来这位顾少夫人也并非真的不顾一切。
“那协会那边……”
“烦请回禀楚董,”
林晚意打断他,语气陡然转冷,“我这儿也有一份‘薄礼’,请一并转交给楚小姐。”
管家立刻将那个包装朴素的礼盒递了过去。
盒子不大,也很轻。
助理有些狐疑地接过盒子,不明白对方为何突然送礼。
林晚意上前一步,拿起盒中被绒布包裹一半的锋利青铜镜片。
她那包缠了丝绒的手指稳稳地捏着镜片被包裹的部分,将那冰冷锋锐、映照出人影的镜面,如同最精准的手术刀般,递向楚家助理的眼前。
“请告诉楚小姐,”
林晚意的声音清晰地响起,每个字都像用冰凌雕刻而成,“做过的,没做过的,人心里的明镜,照得清清楚楚。镜子碎了,影子还在。下次想伸不该伸的手之前,最好先拿它照照自己,心里有没有那个斤两!”
镜面折射着灯光,清晰地映照出助理因惊愕恐惧而瞬间放大的瞳孔。
也映出了林晚意那张冰冷的、带着残忍笑意的脸。
助理脸色唰地变得惨白,接盒子的手猛地一抖,盒子差点掉落。
他死死攥住盒子,仿佛里面装着一条毒蛇。
那锋利冰寒的镜片,那镜片后冰冷的眼神,还有这“赠镜”行为隐含的极其不祥的诅咒意味……让他遍体生寒!
他不敢再多言一句,狼狈地躬身行礼,几乎是小跑着退了出去。
顾家主母,气场仍在。
林晚意站在原地,将镜片收回,轻轻放在铺着丝绒的托盘里。
她看着托盘上的镜子碎片,又抬眼望向窗外渐渐沉入夜幕的天空。
这场战争,才刚拉开序幕。
楚薇薇的暂时退场,不过是暴风雨前的一次小小喘息。
她示弱求和的姿态,只会让顾宏远夫妇更加不安,让那些藏在暗处的毒蛇,更快地亮出獠牙。
她需要恢复体力,更需要……找到突破口,打破与大儿子之间的坚冰。
深夜。
整座顾宅沉入一片死寂般的安静中,只有值夜的灯火在走廊角落幽幽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白天喧嚣褪尽后的巨大空间,空旷得让人心悸。
林晚意推开房门,悄无声息地走了出来。
她的体力恢复了一些,但修复的消耗和一天的精神紧绷依旧让她脚步沉重。她没有惊动任何人,提着一盏小小的、光线柔和的手提电石灯,独自走向位于主宅另一头的书房。
她知道顾砚辞的习惯。
前世她虽漠不关心,却也在佣人闲谈中得知,这个长子学业极其自律刻苦,常常学习到深夜一两点,尤其喜欢安静地一个人在书房看书、做研究。
白天在客厅,顾砚辞那句“图书馆预约的书到了”虽然充满讽刺,却也提醒了林晚意一件事。
前世她记得,在顾砚辞十六岁生日前,顾宏远曾假惺惺地送过一套极其难得的、古籍影印善本(复制品),据说是顾衍之生前一直想收集而没能凑齐的。
顾辞砚继承顾衍之的遗愿,苦苦追寻。
前世,因为母子关系恶化,她甚至不知道这套书的存在,更不知顾砚辞收到书后是何反应。
今生,林晚意在整理顾衍之遗物时发现了他的笔记,并在修复《漱玉词》的同时把笔记修复,希望其能成为同长子破冰的关键所在。
林晚意屏住呼吸,停在了书房门口。
门缝下没有透出灯光。里面一片漆黑。
他睡了吗?
林晚意犹豫着。
她的手抬起又放下,几乎想放弃。
但想到那深不见底的隔阂,想到未来注定更加艰难的道路,她不能永远这样和他形同陌路。
她需要一个微不足道的契机,哪怕只是丢出一颗小石子,试探那冰面下是否有丝毫的松动。
最终,她还是轻轻敲响了房门。
声音在寂静的午夜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
三下。
间隔均匀,不轻不重。
无人回应。
……林晚意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也是,他怎么可能应门?
就在她转身准备离开之际——
“咔哒。”
门锁竟然从里面被轻轻拧开了!
露出一道窄窄的缝隙。
没有灯光泄出。
一片浓稠的黑暗。
顾砚辞的身影半隐在门后的幽暗里,像一个无声的幽灵。
他似乎根本没睡,身上穿着整齐的居家服。
他看不清门口林晚意的表情,只是用那双在黑暗中依然显得极其锐利的眼睛,冰冷地审视着她,带着戒备和疑问:你又来做什么?
林晚意被门后骤然出现的身影惊得呼吸一滞。
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将手里提着的那盏温暖光线的电石灯微微抬高了些。
她没有试图强行进入,更没有试图靠近。
从随身拿着的一个深蓝色锦囊里,小心地取出一本外观朴拙的深蓝色线装册子。
册子封面是素净的靛蓝棉纸,没有书名,显得有些旧而厚重。
林晚意深吸一口气,将册子隔着门缝递向黑暗中那模糊的身影轮廓。
她的声音放得极低,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真诚和小心翼翼。
她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
“是……是你父亲生前花了很多年时间,到处搜寻、整理关于《周髀算经古本辑校》这部书的资料笔记和校勘心得……”
“他一直没能集齐全套古本。但这本笔记里面全是他的心血,有各版本残卷的比对勘误,还有他对缺失部分的推测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