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姐和学弟
林昭隐隐有种预感,打开手机后,果然看到那个失踪好几天的人的头像在闪动着。
周禁发来一张照片。
林昭点开聊天框,先看到的是上一条消息。
二十天前,她发过去,一直没有得到回应的消息。
现在又出现在眼前,每一个字都透着嘲讽。
因为周禁的新消息,依旧没有对那句话有任何回应。
在他发来的照片上,他修长的手指捏着一枚耳环。
林昭心里一惊,下意识摸了摸耳垂。
左边的耳环还在,而右边的耳垂已经空空如也。
回想了一下,是那晚在车前,周禁在她耳边说那几句话时,拿走了她的耳环。
林昭竟毫无知觉。
她手指微颤,只敲了一个问号。
周禁很快回复,“姐姐的耳环掉在我这里了,还要吗?”
如果是别的东西也就罢了,林昭不差这点钱。
可这对耳环,是爸爸送她的毕业礼物,她已经戴了很多年,从来没有取下来过。
林昭接着回了两个字,“还我。”
“可以。”
中间空了几秒,下一行字跳出来。
“姐姐请我吃饭,当面还你。”
林昭在心里骂了句脏话,顿时心烦气躁。
她自认为这三十年的人生都活得蛮顺,每一步都按着计划走得踏实。
唯有在周禁这里,林昭第一次有了“束手无策”的体验。
回想起那天他在耳边说的那句话,“我俩之间的关系,由我说了算。”
看来他真是言出必行。
林昭头皮发麻,咬咬牙,稳住情绪,回复,“今晚七点,凤凰餐厅等你。”
她订好位置后把包间号给周禁发了过去。
晚上,林昭提前二十分钟到凤凰餐厅,没想到周禁比她还要早。
落座时,周禁已经在菜单上画了几个“√”。
接着递过来给林昭,“看看想吃什么?”
林昭的心思全在耳环上,根本没有吃饭的胃口。
点餐不过是走个必经的流程。
不过拿到菜单后,林昭发现周禁点过的那几道菜,恰好都是她爱吃的。
看出了林昭的疑惑,周禁主动解释,“那天在你家,看你没怎么吃清炒的蔬菜,猜测你应该比较喜欢偏辣的口味,所以点了这些。”
“谢谢。”林昭没再多点,把菜单递给服务员。
接着看向周禁,“金阳市的星级餐厅不多,这里是临时订位能订到最好的,我算很有诚意了吧?”
周禁耸肩笑笑,“嗯,很有诚意,感受到了。”
林昭朝他伸手,“东西呢?”
周禁没有兜圈子,掏出个精致的首饰盒,递过去。
里边装着的就是林昭的那枚耳环。
打开看到耳环的瞬间,林昭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归了位。
爸爸送的礼物没几样,以后也不会再有,这对耳环,她很珍视。
林昭的注意力全在耳环上,没发现周禁起身走到了自己身后。
周禁往前倾身,手臂环过林昭,拿起桌上的耳环,低头为她戴上。
好多天没有戴耳环,耳洞愈合了些,尽管周禁动作很轻,林昭还是觉得耳垂一阵刺疼,肩头微微抖了下。
接着听到周禁的低笑声,“你还挺敏、感。”
说的是耳垂,又像是意有所指。
林昭正要说话,周禁已经大步回到对面的座位上坐下。
这时,服务生开始上菜。
林昭的思绪彻底被打断。
周禁神色平常,并未多说什么,菜上齐后,自若地开始吃饭,仿佛这真的是一顿再日常不过的晚餐。
一时间,林昭看不透他的心思。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猎人,此刻意识到只有猎物才会无意识地往他人设好的圈套里钻。
“这家餐厅味道不错。”
周禁突然开口。
慢条斯理间,语气疏离。
“很多年前我就来吃过,当时年纪小,对这种装潢富丽的餐厅还有点畏惧,没想到多年过去,它依旧长盛不衰。”
一番话勾起了林昭的记忆,她顺着往下问,“你也是在金阳市长大的?”
“嗯,”周禁回答,“小学初中都是在这里上的,高中去了隔壁县城。”
“哪里?”
“孟和一中。”
林昭一愣,“我高中也在孟和一中。”
周禁笑了一下,“那还真是巧。”
金阳市虽说不算大,但有相同的成长轨迹,依旧是件挺让人惊讶的事。
林昭在心里琢磨了一下,“不过算起来,你高中入学的时候,我已经大二了,怪不得对你没印象。”
说完,她轻笑了一声。
五岁的差距听起来不算什么,代入学生时期算一算,才真切感受到,对面坐着的真的是个“弟弟”。
周禁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突然问,“真的对我没印象吗?”
林昭,“应该有吗?”
周禁耸肩,“我倒是记得,你当时是学校的风云学姐,我入学的时候,校内依旧有关于你的传说。”
林昭抿了抿唇,“听起来不是什么好事。”
周禁淡笑,“或许这些故事,会影响到学弟学妹的人生轨迹。”
林昭挑了下眉,“还是别了,不然我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关于她的学生时代,的确不是值得记载的光辉岁月。
逃学、旷课、和学校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对着干,当年的林昭,做过的事上桩桩件件都刻着“离经叛道”四个字。
偏偏她头脑聪明,成绩优异,一边背着处分,一边又顶着“全校第一”的头衔被表彰。
上了大学之后,还被孟和一中邀请回校,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给当时的学弟学妹做交流。
想到这个,林昭唇角弯了弯。
对面的周禁抬眼,“笑什么?”
林昭,“有点怀念从前。”
“高中?还是大学?”
“都有。”
周禁点点头,“肆意挥霍过的青春,确实值得怀念。”
林昭笑意更浓,“弟弟,你的大学生活应该没过去多久吧?别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
周禁跟着笑,“也有好几年了。”
闲聊了这几句,林昭觉得和周禁的相处自然和谐了不少。
那几年同样的求学经历,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面前餐桌上的菜还没吃完,这顿饭一时半会儿还结束不了。
林昭又多问了句,“听二姨说,你也是年初才回来的金阳市,为什么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