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需要几天时间。
但只要成功一次,他林洛就是清岩村唯一能出盐的户!
回到家,他把这个秘密只告诉了秦月娥。
“嫂子,咱以后不仅能吃肉,还能吃咸肉。”
“你去村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拿粮换盐水。”
“我做的这点,一人换两瓢,不许多拿。”
“那万一他们抢呢?”
“那我就带弓去村口守着。”
秦月娥点点头,把他的话全记下了。
第三天,盐晒的差不多了。
林洛试着舀出一瓢,撒在晒干的鹿肉上,顿时就闻到股咸香味。
腌肉成功!
他高兴的差点把缸端翻了。
还没等收拾好,裘三又来了。
这回他带了一个陌生人。
“洛哥,这是县里刚来的盐课官王成,说要查你出盐的事。”
林洛眯了下眼,心里顿时明白——康家那边出手了。
林洛站在晒盐池边,手里捏着那把还滴着盐水的竹勺。
裘三把那王成推到前头。
“这位是王课头,专管钦州盐务,听说你家这两天出了盐,特地来查一查。”
林洛点点头,没说话。
王成个头不高,一副瘦干的身板,穿着灰袍,腰里别着个小算盘。
“林猎户,你这盐泉是哪来的?”
“地里挖的。”
“谁指的?”
“我自己踩地气找的。”
王成眯着眼,声音压的很低:“你知不知道,钦州地界上,凡是能出盐的,全归官府管辖?”
“我不知道。”
“你这就是私盐。”
“我这就是煮饭撒的,不卖不换,咋就是私盐了?”
王成把算盘啪的一拍:“你敢狡辩?”
林洛也不恼,朝着池子指了指。
“你要真说官府管,那你来掘,掘出来我白送。”
“你要掘不出来,那就是我家的。”
“你要强掠,那我也不拦你,但从今往后,我家的猪肉、鹿肉、野鸡肉,也一块儿往你家送。”
“你要是吃的下,那就拿去。”
王成脸色一变:“你威胁我?”
“我说的是实话。”
林洛弯腰抓起一把盐撒在腌肉上,那声音听着像砂砾落地。
王成的鼻子抽了抽,咸香味扑面而来。
他咽了口唾沫。
“你把这些盐都交上来,我给你写一张凭据。”
林洛呵了一声。
“我换句话问你。”
“你给的那张凭据,能不能抵的上一包鹿肉?”
王成闭嘴了。
林洛把勺子搁进缸里,抬起手擦了擦脖子。
“康家让你来的?”
王成愣了一下。
“他们是不是给你说了,这盐水要归他们管,他们来收,他们来卖,卖的钱五五分账?”
王成脸上的肉抽了一下。
林洛笑了。
“我告诉你,康家想要这口泉,就让他们自己来。”
“来谈。”
“不是来抢。”
王成看着他半天,才低声说:“你这是逼我走官道。”
“你走呗,走到县里,我正好找赵县令算算账,看他是信我林洛,还是信康家。”
裘三一直站在一边听。
这会儿也急了。
他凑过来:“王课头,这事你别真往上捅。你回去跟康家说,就说林洛不是软骨头,这盐要卖就谈价,不谈就别指望白拿。”
王成没说话,片刻后转身就走。
等他背影没了,林洛才冷笑一声。
“狗腿子。”
“可惜我不养狗。”
晚上,康善亲自登门。
这回他没笑,也没客套。
“洛兄弟,你那泉的事,我知道了。”
林洛坐在门槛上,没起身。
“你们家挺快啊。”
康善咳了一声,挤出点笑容。
“我们康家是药材商,不是盐商。可钦州这块地,归我家掌眼的事不少。”
“你那个泉,按理说在村界之外,是荒地。”
“理论上属于县府公田,归盐课登记。”
林洛不说话,只是把手边的刀拿起来,开始削那根木棍。
康善坐了两息,才接着说:“我有个建议,你把这口泉登记成康家代管,每年你提三成盐,我们负责收、晒、卖。”
“你啥都不操心,只管打猎、交货、分账。”
“咋样?”
林洛削完一根木条,把它丢进脚边的篓子里。
“我不缺盐,也不缺肉。”
“我缺的是人心。”
“康掌柜你知道我为啥能在村里站的住吗?”
“因为我从来不坑自己人。”
“你们康家要盐,我可以给,但你的拿出东西来换。”
“不是用嘴换。”
康善盯着他:“你到底要什么?”
“我要你们康家承我一个人情。”
“哪天我出事,你保我嫂子、保我娃。”
“其他的不谈。”
康善沉默了。
半晌,他伸出手:“成交。”
第二天,康家送来一车货。
盐缸、晒板、滤布、药材十包。
还有一只小炉子,用来炼药。
林洛亲自下厨,熬出一壶“虎筋酒”,配上鹿筋丸,一起装罐封好,准备送去拍卖。
临出门前,秦月娥把那封康善的承诺书放进他怀里。
“你真打算信他们?”
“信不信是一回事,有字在手,他们就的顾着点脸面。”
“你要去多久?”
“三天。”
“我不放心你。”
“你放心,我带着弓。”
这次进城,林洛没直接去康家,而是去了县衙。
赵明川那边,有消息放出来,说清岩村的那批拍卖货准备入榜。
但康家也在安排。
县里主簿左右为难。
林洛亲自拿出一罐虎筋酒,当场倒了一小杯给主簿试。
主簿刚闻一下,脸都红了。
“这玩意……比咱府里的高贡酒还香!”
林洛笑:“我不走康家的道,我走我的道。”
“我不求你多给我机会,只求你按价开拍。”
主簿连连点头。
“林猎户,放心,我保你上头三位!”
消息传出去,康家顿时急了。
康子平那边亲自发话,要跟林洛见一面。
但林洛这次没应。
他只是让主簿捎句话:
“拍卖会上见,银子谁多,谁说了算。”
官竞日再临。
县城大堂,热闹非常。
康家送出一箱人参膏,一坛蛇胆酒,一卷金线药布,亮相后引来阵阵叫好。
但当林洛的虎筋酒摆上来,全场安静。
连西域商贩都凑上前闻味。
一位来自云州的药商当场举牌:
“我出五十两,只求一壶!”
主簿高声喊价:“林洛虎筋酒,一壶五十两起拍!”
“六十!”
“七十!”
“八十两!”
叫价声此起彼伏。
康子平的脸彻底冷了下来。
他盯着那坛酒,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这个林洛,不识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