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朴实浑厚 培子孙元气

孔子何以恶乡愿 1 ,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 2 ,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打算 3 精明,自谓得计,然败 4 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 5 者,必此人也。

【注释】

1 乡愿:是指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因这种人不易识别。故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2 鄙夫: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3 打算:精打细算。

4 败:毁坏,败坏。

5 元气:古人关于构成生命与自然的基本物质观念。

【解读】

孔子为什么厌恶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呢?只因为他看上去像是忠厚廉洁,实际上是伪装的假面孔;孔子为什么厌弃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呢?只因为他凡事得失心太重,是个斤斤计较的卑鄙世俗的人。

凡过于计较,自以为计算周到,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得计,但败坏祖宗名声的必定是这种人;朴实忠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不见他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然而培养子孙能够有一种淳厚之气的,就是这种人。

【故事链接】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14岁那年,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不久,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宋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晏殊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低下、家境贫困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最终赢得了众人的赞扬。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保持高尚的情操、坚定的志向,特别是在逆境中,更应该如此。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