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力挽江河 光争日月

风俗日趋于奢淫 1 ,靡所底止 2 ,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 3 ,力挽江河 4 ;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 5 之大人 6 ,光争日月?

人心统 7 耳目官骸 8 ,而于百体为君 9 ,必随处见神明 10 之宰 11 ;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两眉为草,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注释】

1 奢淫:奢侈浮华。

2 靡所底止:没有止境。

3 古朴之君子:古代朴实无华的仁人志士。《论语》:“君子食不求饱,居无求安。”又,“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4 力挽江河:大力改变现有的不良现象。

5 名节:名誉和气节。

6 大人:伟大的人物。

7 统:总管。

8 官骸:五官身体。

9 百体为君:指心为全身之主宰。

10 神明:冥冥之中有一个能保佑善良人的神人。

11 宰:治理。

【解读】

社会风气日渐追求奢侈放纵,没有停止的时候,怎样才能出现一位质朴风范的君子,振臂一呼,改变江河日下的局面;世人清廉知耻之心已快完全沦丧,怎样才能出现一位讲名节的伟大人物,去唤醒世人的廉耻之心,去与日月争光呢?

人的心统治着五官和身体,并且是各种器官的主宰,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出差错;人的面部包括眉、眼、鼻、口等部分,看上去像一个苦字,这是在警示人们人的一生不能有安闲放纵的时候。

【故事链接】

祁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当时晋平公非常看重他,无论大事小事都同他商讨,特别是在官吏的任免上。

一天,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祁黄羊说:“解狐才干敏练,通达政务,让他去一定能够胜任。”

晋平公听后感到奇怪:“你对解狐的印象很坏,平时你们从不交往,你怎么会推荐他去那么重要的县城做县令呢?”

祁黄羊说:“大王问我,谁当南阳县令合适,并没有问我和谁的关系好。”

于是晋平公派解狐到南阳任职。解狐到了南阳,废除许多不合理的法规,公平处理老百姓的诉讼,兴修水利,按时节督促农民种田养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南阳县的百姓对解狐非常爱戴。南阳上缴的赋税也有大幅度增加。

晋平公对解狐的政绩感到十分满意,更赞赏祁黄羊荐举人才得当。当时晋国的法纪很混乱:地方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富人为富不仁,欺压良善。由于经常有人到京城告状,朝中急需一名判官审理这些案件。

晋平公又征询祁黄羊的意见,说:“朝中缺一名判官,你看谁担任比较合适?”

祁黄羊说:“祁午当判官很合适。他公正廉洁,不徇私情,执法严明。”

晋平公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的亲生儿子吗,你推荐他当判官,不怕别人说闲话吗?”

祁黄羊从容地说:“你问我谁可以当判官,我只考虑谁当判官称职,根本没想过我与被推荐人的关系。祁午是我的儿子,但我知道他更是一名称职的判官,所以推荐了他。”

晋平公虽然任命祁午当判官,但总觉得有些不放心,就不断地派人了解祁午的任职情况。派去了解情况的人回来告诉晋平公,祁午恪尽职守,办事公正,很得众人的好评。从此,晋平公对祁黄羊更加信任。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