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事理因人而悟不如自悟之

事理因人言 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 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 之休休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 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 而已。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 常时念念守 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 ,难盖一事之愆 。从五更 枕席上参勘 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注释】

①人言:别人的评议。

②意兴:意境。

③自得:自己有心得体会。

④休休:形容宽容,气魄大。

⑤平情:公允而不偏于感情。

⑥寡欲:节制欲望,欲望少。

⑦向:面朝、面对。

⑧守:等待,牢牢守住。

⑨检饬:谓检点,自我约束。

⑩愆(qiān):本义过错,罪过。

⑪五更: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

⑫参勘:对比参照着考察。

【解读】

通过别人的解释明白事物的道理,有明白的地方也会有迷惑的地方,总不如自己参悟获得道理那样更明白清楚;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某种意趣,有得也会有失,总不如从自己内心中产生某种意趣更惬意自在。

与情感共同相处的就是秉性,舍弃情感秉性就不可能显现,与欲望共同相处的就是理义,舍弃欲望理义就不可能明确。所以有才德的人,不能减除情感,只是做事平和情感罢了;不能禁绝欲望,只是期望心里欲望寡少罢了。想要在遭遇变故时不仓促慌忙,平时就应当深思熟虑,意志坚定;想要在临死时不再贪惜留恋什么,活着时就应当凡事看得轻淡些。

一念之差,一生所行善事足可丧失殆尽;一生谨慎检点,也难掩盖曾经犯过的一次过错。清早在没有起床的时候思考琢磨自己的内心本性,这个时候心中杂念邪思等浮躁之气还没有产生,感情还没有萌动,这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从一日三餐中熟悉人世间的各种滋味,滋味肥美不过于高兴,滋味寡淡也不厌恶,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故事链接】

明朝天顺年间,有个官居吏部给事中的人,名叫马万群,单生一子名叫马德称。德称聪明好学,12岁中了秀才,邻人黄胜把妹妹六瑛许与德称为妻,由于德称用心读书,年过20岁尚未成婚。谁知马万群弹劾奸宦王振,反被王振诬以贪污万两赃银,削职追“赃”,家产被估价变卖一空。万群一病身亡,留下德称在坟堂中栖身,孤穷不堪,衣食不周。

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杭州投奔表叔,没想到表叔几日前死了。再到南京访故,可故旧或升、或转、或死、或罢了官,一个也投奔不着。眼看着盘缠用尽,不得不寄食佛寺。家乡学官因他误了考,把他秀才头衔也申黜了,可谓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自此,德称的命运更不顺了:运粮的赵指挥请他做门馆先生,粮船沉没了;刘千户请他教八岁的儿子,儿子出痘死了;尤侍郎荐他去陆总兵处帮忙,陆总兵打了败仗,押解来京问罪。所以人们传说:马德称所到之处,一定会有灾殃,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钝秀才”。弄得马德称穷困落魄,卖字为生。

这时,邻人黄胜已死,六瑛探知马秀才在外如此苦楚,心中十分难过,派老家人带银百两去接未婚夫。马德称既感念她的真情,又因一事无成感到惭愧,所以就没有接受,他想等到读书有成后再回家完婚。

光阴易过,转眼间,马德称已经是32岁。这年奸宦王振势败,新皇帝访知马万群冤屈,复其原官,追加三级,被抄没田产全部发还,并准许马德称恢复秀才资格。从此,“钝秀才”一洗晦气,连考连中,殿试二甲,选为庶吉士。这时,他才回去与一直等着他的六瑛完婚。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