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湖南长沙湘乡白杨坪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被视为我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亦颇有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自幼聪慧,机敏过人。他五岁启蒙,六岁即入家塾读书,八岁就能诵读八股文和“五经”,十四岁便可通读《周礼》《史记》。
道光六年,就是1826年,年仅十六岁的曾国藩应长沙府试,名列第七。二十岁时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二十三岁考取秀才,次年又中举人。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于二十八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仕宦生涯。
1847年,三十六岁的曾国藩超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49年又升为礼部右侍郎。在此后的九年中,他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军政大权,十年七迁,连升十级,直至入阁拜相,官至二品大员,为清王朝的统治立下过汗马功劳。
咸丰二年,就是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兴兵于两湖,经郭嵩焘力邀出山,并于次年赴长沙就任,与湖南巡抚商议操办民兵团练,旋扩编为“湘军”,围剿太平军。曾国藩自诩一生最大的“功业”,即是亲率湘军,替大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被朝廷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身份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这以后,曾国藩还先后做过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直到1872年病逝于南京,活了六十一岁。死后赠太傅,谥文正公。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其历史功过至今难有一个结论。但从“杰出人物”的角度来审视,曾国藩具有的操守、修养、文才武略,以及他一生志向高远,自拔于流俗,“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确实是“一难得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