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书》对治军、阵法、地形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在这里,我要顺便提到的是,在司马迁笔下的孙膑本传中介绍了他创造的一败而二胜的“三驷之法”。这“三驷之法”应当看作是运用军事运筹思想的一个范例,它的意义已不限于赛马本身,而在军事上早已受到历代兵学家们的重视。
今天,社会上正兴起一种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弘扬文化传统的思潮,这不是偶然的、短暂的现象。大凡在历史转轨时期,人们为着重新奋进,总是要从自己的历史中寻求优秀的文化传统,以为借鉴、以为自励,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古代兵法这一古老的学科也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一个耐人寻味又富有深义的现象就是,古代兵法受到非军事领域的广大企业家、政治家、外交家们的空前重视以及广泛的学习和应用。
《孙膑兵书》由于简牍残断,加之重新问世不久,因此企业家或者经济学家们还很少对之进行跨学科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孙膑兵书》的许多原理、原则也是可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挂起钩来,给人们以启迪和借鉴的。
人们之所以坚持这一观点,是基于对《孙膑兵书》是一部战略学的理论著作这一基本认识,也就是说,如果《孙膑兵书》是一部低层次的叙述细枝末节的战术方面的著作,那么,它在企业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借鉴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也就不可能受到企业家们的关注。
《孙膑兵书》重宏观轻微观、重整体轻个别、重道轻器的属性为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我觉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论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孙膑对于战争指导十分强调“知道”“达于道”,强调精通战争规律。这不仅仅是孙膑的追求,同时也是兵学家的共识。孙子讲“战道”,吴子讲“安国之道”,都表现出他们对认识规律的重视和追求。这一思想,对于经营管理之道也有重大启示。
企业经营管理之道与军队作战治军之道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相通之理,而《孙膑兵书》特有的思维特征如重视宏观把握,重总体决策,重视策略权变,重视唯物辩证等等,都是最能启人意智、发人智慧的传统思想。
孙膑说:“恒胜有五”,即得主、知道、得众、左右和、量敌计险五条。这五项内容都是从总体上对于战争规律的揭示,以之运用于企业经营,我们便可以领悟决策上精于运畴、未战先胜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稍一展开即可从中引发出许多联想,无论见仁见智,它都无疑会激发起企业家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的影响。
孙膑和《孙膑兵书》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在军事学术上作出的伟大贡献将永远惠泽后世。当前,《孙膑兵书》的整理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研究工作却才刚刚起步,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