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付出的时候越是慷慨,你得到的回报就越丰厚;你在付出的时候越吝啬,你得到的就越小越可怜。
要得到多少,你就必须先付出多少。任何东西只有先从你这儿流出去,才会有其他东西流进来。
你必须是出于真心的、慷慨的给予,否则,你得到的回报本应是宽阔的大江,但实际上你只得到了一条浅浅的溪流。
当你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每一个人时,你在社交活动中能够学到的东西会多得让你自己感到惊讶。
当然,实际上只有在你自己付出了许多的同时才会获得许多。你越是心地无私,越是慷慨大方,越是毫无保留地与别人交往,你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
无论你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真诚坦率的付出都是令人愉悦的品质之一。那些愿意付出的人,没有人会不喜欢。一般来说,这些人都心胸宽广,慷慨大方。他们会唤起别人的爱意和自信,用他们的纯朴与直率换来别人的坦率与真诚。
他们正直诚实、光明磊落,他们古道热肠、乐于助人。
就是他们具有的这些优秀品质,才让他们成为最优秀、最杰出的人。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经得到别人许多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对别人付出作为回报。
付出是追求个人成功最保险的方式。
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为别人付出不仅利人,同时会提升本身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帮助,或是否心存感激。
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为他人付出,终其一生帮助他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美国东部某一个城市里,有一家经营非常成功的商店,他们所用的方法非常简单。
店里的职员经常巡视商店附近的停车表,看到“已逾时”的灯号就代为投币,并且附上一张纸条,说明该家商店非常乐意为驾驶人服务,以免他们因为逾时停车而被开罚单。许多驾驶人专程到店里道谢——然后买了一些东西。
这种情形同样也适用于你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方面。如果付出价值100元的服务,则你不但能回收这100元,而且可能会回收好几倍。而到底能回收多少,就必须看你是否抱持着正确的心态而定了。
如果你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态提供服务,那么你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你只是从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角度提供服务时,则可能连你希望得到的利益也得不到。
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会帮助你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
当我们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时,我们得到东西就会扩大增加,我们帮助的人越多,我们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给他人提供帮助,帮助别人并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帮助别人。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可以在我们的心中培养一种炽烈的愿望去帮助他人。这些帮助有时是一次微笑、一句亲切的话,或是发自内心的温暖的感激、喝彩、鼓励、信任和称赞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有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上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和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却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瘦得皮包骨。这个人发现每个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东西。所以即使每一样食物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口中,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了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的食物、刀、叉和那些四尺长的手把。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一下子觉得困惑了,他怀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的不同。最后,他终于知道答案了。在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4尺长的手把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却都在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也使自己获益。
这个故事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帮助其他人获得了他们需要的东西,我们也会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我们帮助的人越多,我们所得到的也就越多。
有一位年轻人,在一家商店服务了4年之久,然而并未受到店方的赏识,因此他日前正在寻找其他的工作,准备跳槽。
然而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有位老妇人走进了这家商店,并且在商店内闲逛。大多数的店员对老妇人都是爱理不理的。只有这位年轻人主动地向她打招呼,并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有需要他服务的地方。这位年轻人陪着老妇人逛了整个商店,对各种商品进行了讲解,并且主动为老妇人提着买的各种物品。当老妇人离去时,这名年轻人还陪她到街上,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妇人对他的服务和帮助极为满意,向他要了张名片,然后径自走了。
后来,这位年轻人完全忘记了这件事,而是开始寻找更好的工作。没想到有一天,他突然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去,老板给他提供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这份工作正是那位老妇人——一位富商的母亲亲自要求他担任的。
真诚的帮助别人出自无私的心,在帮助别人时并不希求得到回报。这样,无论有没有回报,你都可以以一种平静的心对待。
帮助别人实在是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付出的也许很少,得到的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生活常常有这样的时候,你不经意的付出甚至会改变你的一生。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耕作时,听到附近的泥沼里有一个孩子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急忙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粪池里挣扎。弗莱明顾不得粪池的脏臭,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出来。
过了几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前,车里走下来一位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被救孩子的父亲。
“我要报答你,好心的人,你救了我孩子的生命。”绅士对农夫说。
农夫回答道:“我不能因救你的孩子而接受报酬。”
正在这时,农夫的儿子走进茅屋,绅士问:
“那是你的儿子吗?”
“是。”农夫很骄傲地回答。
绅土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说:“我们来定个协议吧,让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是谁救活他的呢?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他就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弗莱明因为救了别人的孩子,而使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而丘吉尔,则由于帮助别人的孩子受教育,而使自己的儿子在患病时幸运地战胜了病魔。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其实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有的时候恰恰是在帮助自己。
如果能够帮助别人时,我们放弃了,那又会怎么样呢?
1933年,经济危机在美国开始蔓延。加利福尼亚的哈理逊纺织公司,意外地在这百业萧条的时刻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工厂一夜间化为了灰烬。
有人劝董事长亚伦·博斯领取保险公司赔偿金一走了之。亚伦·博斯没有那样做,因为他想到,如果他的公司因为大火而使3000名员工失业,那么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我还有能力发给他们工资,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不会面临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威胁。
他让秘书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
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博斯表示感谢。而另一些人则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亚伦·博斯对他们的批评只是一笑置之。
一个月后,正当员工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董事长办公室发来了第二封信。亚伦·博斯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
3000旧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联络被中断的货源。三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运转了起来。
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昼夜不停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
现在哈理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它的分公司遍布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
亚伦·博斯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由于在最困难的时刻他给3000名员工送去了阳光,送去了温暖。而当员工们的心被这阳光所温暖时,他们没有忘记给他们带来温暖的人,同样,他们也敞开了心扉,把自己的光和热带给了亚伦·博斯。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更多的帮助。当你帮助别人成功时,也就为自己的成功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经受到别人许多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别人作为回报。
历史上有很多获得大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受到一个心爱的人或一个真减的朋友的鼓励。
如果没有一个自信十足的妻子苏非亚,我们也许在伟大的文学家中找不到霍桑的名字。当他伤心地回家告诉她,他在海关的工作丢了,他是一个大失败者时,她却很高兴地说:“现在,你可以写你的书了!”
“不错,”霍桑说,“可是我写作时,我们怎样维生?”
她打开抽屉,拿出一堆钱来。
“钱从哪里来的?”他嚷道。
“我知道你是天才”,她回答道,“我知道有朝一日你会写出一本名著来,所以我每周从家用中省下一笔钱,这些钱足够我们用一年的。”
由于她的自信,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本小说《红字》产生了。
帮助别人成功,是追求个人成功最保险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帮助别人不仅利人,同时也提升本身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帮助,或是否感激。
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帮助另外一个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世上仅存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红杉的高度大约是90公尺,相当于30层楼以上。
科学家深入研究红杉,发现许多奇特的事实。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应扎得越深。但科学家却发现,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
理论上,根扎得不够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红杉又如何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倒呢?
研究发现,红杉的生长,必定是一大片的红杉林,并没有独立壮大的红杉。这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联结,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再也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
造物主在世界各地为人们留下成功的启示,只看我们是否能拥有细心的智慧去体会与领悟。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成功需依靠别人,只有能帮助更多人成功,你自己才能更成功。如红杉林根部相连,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屹立不倒的伟业。
如果你尚未壮大,不妨伸出你学习的根,和成功者紧密连结,加入成功、积极的团体,阅读成功者撰述的书籍,吸收他们的经验,了解成功者的态度,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
只要你熟谙这项借力与合作的诀窍,很快地,你将会成为成功之林的雄伟巨木。
虽然爱心人人都有,但奉献爱心需要一种勇气,一种冲破世俗眼光从内心爆发出来的勇气。
C君走进快餐店的时候,已是饥肠辘辘,点了半斤三鲜水饺,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坐下。店里吃饭的人很多,看来C君得耐心等一会儿。
无聊地将目光伸向门外,蓦然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立在门口。那是一张干瘦病态的脸,厚厚的污垢遮住了本来的颜色。头发蓬松着,沾满了泥土和干草。一只黑黝黝的大手扶着门框,痴痴地向里看着,混浊的眼睛里分明透着一种渴望。忽然,他抬起只有半截裤子的双腿,懵懵懂懂地闯了进来。他闪到一张空着的桌子旁,桌子上是狼藉的杯盘和残羹冷饭。他不顾一切地伸手抓起盘中的剩饭拼命地往嘴里塞……与此同时传来几个用餐女孩的惊叫声。服务员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根木棍,戳他的腿恐吓他赶快离开。他终于惊恐起来,抓着一把未及下咽的米饭跑了出去。
几分钟后,他又出现在门口,不过没敢靠近,只是怯生生地向里张望。看到那个孱弱的身影,C君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怜悯之情……
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来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C君却难以下咽。C君想把水饺送给他,又恐被人耻笑。看着周围没有认识的人,才终于鼓起了勇气,C君向服务员要了一个方便袋,把水饺一股脑儿倒了进去。他提着袋子走到门口,示意他拿走。起初他还有疑虑,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靠了过来,伸出手把抢了过去,冲C君嘻嘻一笑,攥着袋子转身跑了……
C君如释重负地回到店里,重新要了半斤水饺,环顾左右,他目光触及的是周围一双双惊奇的眼睛,店里静悄悄的……
水饺很快地端了上来,而且还配了一碟精致的小菜。
饭后C君来到柜台前结账,老板却连连阻止,她笑着说:“我们决定,为您提供免费午餐……”话音刚落,店里忽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刹那间,他忽然明白:爱心人人都有,而奉献爱心却需要勇气。
佛界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
下面是比尔·盖茨先生曾经为他的员工讲过的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但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数年之后,那位美丽的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订。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许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他们会问:“明明是我去帮助他们,他们受惠,怎么是帮助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里呢?”其实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主动报答的。
一个极其寒冷的冬日的夜晚,路边一间简陋的旅店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客人。不巧的是,这间小旅店早就客满了。“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这鬼天气,到处客满,我们怎么办呢?”这对老夫妻望着店外阴冷的夜晚发愁地说。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这对老人出去受冻,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铺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价付客房费,小伙计坚决拒绝了。临走时,老夫妻开玩笑地说:“你经营旅店的才能真够得上当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那敢情好!起码收入多些可以养活我的老母亲。”小伙计随口应道,哈哈一笑。
没想到两年后的一天,小伙计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来信,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信中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
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老夫妻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年轻的小伙计因为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美梦成真。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现乔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两次不同的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爱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因不能容忍丈夫极少的关心与体贴,而只是一味地与原子、分子、空间、时间为伴,便时常与其发生摩擦,而两人的个性都很强,终于分手了。而第二任妻子艾丽莎却是一个体贴入微,懂得尊敬与忍让的人,她深知爱因斯坦的脾气,从不干预丈夫的工作,让他安心地完成事业。爱因斯坦受到感动,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采陪妻子度过美好时光,甚至他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曾说过:“艾丽莎不懂相对论,但相对论却有她的一份心血。”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自私和贪婪只会遭到人们的怨恨和诅咒,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善待他人,则可造福于人,迎来你的身心健康。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在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事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是在他53岁的时候,即他的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他的私人世界却崩溃了。洛克菲勒的身体本来十分强壮,可是在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他的皮肤松弛,没有光泽,就像是一张老羊皮包在他的骨头上。他的双肩已经下垂,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许多书籍和文章公开谴责‘标准石油公司’那种不择手段致富的财阀行为——和铁路公司之间的秘密回扣,无情地压倒竞争对手。在宾夕法尼亚州,当地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败的竞争者将他的人像吊在树上泻恨。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渴望亲手将绳子套在他那萎缩的脖子上,并且将他吊在树上。充满火药气味的信件如雪花般飞进他的办公室,威胁着要他的命。他雇佣了许多保镖,防止自己遭敌人杀害。烦恼、惊吓、高度紧张的生活把他排向了坟墓的边缘,他的私人医生警告他:他必须在退休和死亡之间作一个选择。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思,他选择了退休。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能赚多少钱,而是开始思索那笔钱能够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简而言之,他开的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有时候,这件事情可真不容易。当他向一座教堂奉献时,全国各地的传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怒吼:‘腐败的金钱!’但他继续捐献,在他获知密西根湖湖岸的一家学院因为抵押权而被迫关闭时,他立刻展开援助行动,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援助那学院,将它建设成为目前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他也尽力帮助黑人,像塔斯基吉黑人大学需要基金来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他毫不犹豫地捐出巨款。他也帮忙消灭十二指肠虫,当著名的十二指肠虫专家史太尔博士说:‘只要价值5角钱的药品就可以为一个人治愈这种病,但是谁会捐出这5角钱呢?’洛克菲勒捐了出来。他捐出数百万美元消除十二指肠虫,解除了使美国南方一度陷于瘫痪的这种疾病。然后,他又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他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他把钱捐出去之后,感到十分快乐,他不再烦恼,也不再彻夜难眠。他不仅没有死于53岁,而且一直活到98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原因就在于他付出了金钱和对别人的关爱,得到了健康和长寿。
生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帮助别人时不仅不图报答,他们根本就没想报答,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甘愿做别人进步的阶梯,让别人站在自己的肩上,攀上更高的顶峰。这类人有着更高的精神境界,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学工程专业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二十多岁时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穷人》,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给《祖国纪事》。编辑格利罗维奇和涅克拉索夫傍晚时分开始看这篇稿子,他们看了十多页后,打算再看十多页,然后又打算再看十多页,一个人读累了,另一个人接着读,就这样一直到晨光微露。他们再也无法抑制住激动的心情,顾不得休息,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扑过去紧紧把他抱住,流出泪来。涅克拉索夫性格孤僻内向,此刻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感情。他们告诉这个年轻人,这部作品是那么出色,让他不要放弃文学创作。之后,涅克拉索夫和格利罗维奇又把《穷人》拿给著名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看,并叫喊着:“新的果戈理出现了。”别林斯基开始不以为然:“你以为果戈理会像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呀!”但他读完以后也激动得语无伦次,瞪着陌生的年轻人说:“你写的是什么,你了解自己吗?”平静下来以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出了反应:“我一定要无愧于这种赞扬,多么好的人!多么好的人!这是些了不起的人,我要勤奋,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高尚而有才华的人!”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成为俄国十九世纪经典作家,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
格利罗维奇、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赢得人们的尊敬,但同样令人们尊敬的是他们“腾出一只手”托举一个陌生人的行动。而且从最初他们就预料到这个年轻人的光芒将盖过自己,但圣洁的他们连想也没想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腾出一只手”给别人肯定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别林斯基等三位伟大的艺术家虽然后来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抢了光芒,但毕竟因陀氏的成功而使自己的人格举世皆知。生活中更多的“腾出一只手”者则是默默无闻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陀氏那样成为光芒四射的成功者。然而“腾出一只手”给别人,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无论被托举者最后是否平凡,无论能否得到回报,都不影响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