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是美国黑人奴隶出身的著名演讲家,他多次猛烈抨击美国奴隶制度,演讲词锋锐利,脍炙人口。1946年5月在伦敦的演讲,对美国奴隶制的惨无人道作了淋漓尽致的深刻揭露,至今读来依然催人泪下:
奴隶主的残忍是罄竹难书的。……饥饿、血腥的皮鞭、锁链、口衔、拇指夹、猫抓背、九尾鞭、地牢、警犬,都被用来迫使奴隶安于他在美国为奴的处境。……(在美国)报上也时常刊登如下广告,叙述有的逃奴颈上戴着铁圈、脚上拴着铁链,有的浑身鞭痕,有的带着火红烙铁烧成的烫伤——他们的主人把自己名字的开首字母烫进他们的皮肉里。……不久前发生过这样一桩事。一个女奴和一个男奴在缺乏任何法律保护作为夫妻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同居得到了他们主人的同意,而不是由于有权利这样做,他们成立了一个家。主人发现,为了他的利益起见最好把他们卖掉。但他根本不询问他们对这件事的愿望,他们是不予以考虑的。在拍板声中一男一女被带到了拍卖台旁。喊声响了:“瞧啊,谁出价?”想一想,是一对夫妇在待价而沽呀!女的先被领上拍卖台,她的四肢照例是野蛮地展现在买主们面前的,他们可以像相马一般地任意察看她。丈夫无能为力地站在那里,他对自己的妻子毫无权利;处置权是属于主人的。她被卖掉了。他接着被带到拍卖台上。他的双跟紧盯着走远的妻子;他以恳切的目光望着购买他妻子的那个人,乞求把他一起买去。但是,他终于被别人买去了。他就要同自己相亲相爱的女人永别,无论他说什么话,无论他做什么事,都不能使他免于这次分离了。他恳求他的新主人让他去跟他妻子去告别,但没有获准。在极度痛楚下,他挣扎着从新买他的主人那里冲向前去,打算同他的妻子话别;但是他被挡住了,并且当头挨了狠狠的一鞭,他马上被抓了起来。他太伤心了,所以当命令他出发的时候,他像死人一般倒在主人的脚边。
道格拉斯的一次次演讲,有如重榜炸弹,使国内外都受到强烈震撼,这除了他有高超的演讲技巧之外,无疑也得益于他所运用大量真实而感人的材料。在这段演讲词中,他用简括的语言和生动的叙述,把黑人奴隶在美国备受煎熬、横遭虐待的悲惨图景一一披露出来,这本来已使人眼不忍睹了;然而他再选取一对黑人夫妻被逼到生离死别地步的典型事例,无疑给听众的是满腔的怒火和满眼的热泪了。正因为演讲者是凭藉着这些既真实感人、又典型生动的材料,所以对主题的表达就很充分,对美国奴隶制度也是最强有力的揭露和控诉。无怪乎道格拉斯从美洲到欧洲,无论讲到哪里,都十分火爆,被报刊誉为最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新鲜俊奇的材料,既可以是主题深刻的大事,也可以是内涵丰富的小事。有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只要是新鲜、别致,富有意义,依然可以“小中见大”,使人赏心悦目,有茅塞顿开之感。有一篇《朋友们,热爱自己的母亲吧》的演讲,引述了一个导游员在途中信手拈来的事例,收到了奇妙的效果。他说:
我国江苏省旅游局的一位导游,一天陪同外宾游览中山陵。在讲解中,他发现客人们走神了,大家眼睛都直愣愣地盯着前方,有几位年老的外宾,还掏出手帕抹着眼睛。导游不由得朝前望去,只见一位中年男子背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在中山陵前长达392级的石台阶上吃力地向上攀登,一边向背上的老人亲切地解说着风光,老人慈祥的脸上充满了幸福和欣慰的笑容,那亲密无间的母子之情叩击着每一位外国游客的心灵。客人不解地问导游,那位中年人怎么会甘心情愿地背着老人爬那么高的台阶呢?他难道不累吗?那位老人要付多少钱呐?导游激动地解释道:“那是一位儿子背着母亲来中山陵参观的呀。”
这是陪伴导游中的一个意外插曲,作为演讲材料却很是新颖且富有教育意义。这件事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然而包含的意义却不小,特别是在外国游客的心目中,更是新鲜奇特,不可恩议,而确实是亲眼得见的真实事例,因此能引发人们的深思,获得启示。演讲者正是抓住这个心理,引用它去揭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