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带领清兵开进北京以后,为稳定北京社会秩序,使民心安定,消除民族矛盾,以迎顺治帝进京,他首先颁布了一道晓谕天下的檄文。
檄文的主要意思是把矛头直指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指出官、军、民等只要不反对新朝,就可以安居乐业,对新朝有功者赏,有罪者罚。
他接着寻访、启用原明朝的官吏,动员他们出来为新朝服务,同时还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能提出稳定社会秩序、安邦兴国策略者,不仅加官晋爵,还进行重赏。
多尔衮为国求贤做到了礼贤下士。甚至他亲自登门拜访,以求能人出仕,扶助新朝。在听取一些策略时,他能做到既虚心又不盲从。多尔衮的这些措施,迎合了一些官民之心,他们纷纷投奔新朝。
在这众多归顺者中,难免有些贪官污吏混入,多尔衮态度是“既往不咎、来者可追”,使一些原明朝贪官污吏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做官,扎扎实实地办事,从而又招来更多的贤良人才。
在实施新政中,多尔衮又听取了原明朝顺天巡抚宋权的建议,尊崇明朝最后一位君王崇祯。多尔衮不仅采纳了这个建议,还扩大到对明朝20代皇帝的全部祭祀。他还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亲自主持隆重祭祀大典。
为了扩大影响,做到家喻户晓,多尔衮又命人擎着明朝20位皇帝的神位招牌,绕北京城一圈,然后又恭恭敬敬地把它们送到历代帝王庙中供奉。其虔诚之心,为世人所睹。
祭祀后,多尔衮又将崇祯及其死难的嫔妃进行了安葬,举行了隆重安葬仪式。同时下令全国臣民一律戴孝三天,以表示对崇祯皇帝的哀悼。
多尔衮这些做法,对有着浓厚民族观念和忠君思想的汉族人是一个很大麻痹和安慰。
多尔衮为了巩固清朝统治,他大刀阔斧地改革了明朝的一系列腐败制度,废除了一些由于战争带来的各种苛捐杂税。这些举措,对稳定当时社会秩序,缓合民族矛盾,维护清王朝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
严禁军队骚扰百姓,更不得抢掠,从而以安定民心。取消剃发令,允许汉人照旧束发。清军进入北京以后,为死于非命的明崇祯帝治丧,赢得故明士大夫的支持。
多尔衮知道,李自成农民军虽败,但还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西南有张献忠进据四川,南有南明弘光政权,欲与清划江而守。中原的这四大政权,鹿死谁手,还未定。所以满清政权要想站稳脚跟,就要西征,要南伐。
多尔衮在政治上所做的最具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是力排众议,决策迁都。从沈阳迁居北京,开创了清朝发展的新天地。
入关以后,多尔衮继续令吴三桂、英亲王阿济格等追剿李自成农民军。这些都为满族贵族最终能定鼎中原,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