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年,明朝官员瞿式耜等在肇庆拥立佳王朱由榔即位,年号永历,历史上称他永历帝。
李定国是张献忠手下四名勇将之一,又是他的义子。张献忠最大的义子是孙可望,李定国是老二,张献忠牺牲以后,留下五六万起义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南下贵州、云南。他们派人向永历帝建议,愿意和他们联合抗清。经过一番周折,永历帝看到形势危急,只好依靠他们,封孙可望为秦王。
李定国在云南花一年时间,训练了三万精兵,加紧制造武器盔甲;他还找了一批驯象的人,组成一支象队。在做好准备之后,决定出兵进攻清军。
李定国领导的军队士气高涨,军纪严明。他们从云南、贵州一直打到湖南,连战连胜,收复了几座重镇,接着,又三路进攻桂林。驻守桂林的清军主帅孔有德亲自带兵到严关,和明军对垒。
李定国大军一到,前面是高大的象队,后面是雄赳赳的兵士。大象一上阵吼叫起来,清军的战马听到象吼,就吓得到处乱窜。那时,天忽然下起大雨,电闪雷鸣,象群趁势一冲,清兵大败,明军奋勇追击。
李定国把桂林城紧紧包围,日夜猛攻。孔有德亲自登城防守,被明军的乱箭射中前额,这时候,又得到城北山头已被李定国攻占的消息,孔有德就放起一把火,投到火里自杀了。
李定国攻进桂林,一面分兵继续肃清残敌,一面安定百姓,把逃到山里的南明官员接回城里。
永历帝得到捷报,封李定国为西宁王。接着李定国又带兵打下永州、衡阳、长沙,逼近岳州。清朝廷大为震惊,连忙派亲王尼堪带兵10万反攻长沙。李定国得到消息,知道敌人来势很猛,就主动从长沙撤出,却在退到衡阳的路上设下伏兵。尼堪亲率追击,中了明军的埋伏,尼堪当场被砍死了。
孙可望想除掉李定国,逼迫永历帝让位,就带兵14万进攻云南,发动叛乱。在双方交战时,士兵纷纷倒戈奔向李定国一边,孙军全部瓦解。孙可望走投无路,逃到长安向清军投降。
南明政权经过孙可望叛乱,力量大为削弱。1658年,清兵由降将吴三桂、洪承畴等率领,分三路进攻云南贵州。李定国分三路阻击,都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回昆明,永历帝和他的几个亲信官员惊慌失措,逃往缅甸。
李定国艰苦抗清10多年,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他心情忧愤,终于得病死去。临死时候,对他的儿子和部将说:“宁可死在荒野,可不能投降啊!”
1661年12月,吴三桂带领10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带回昆明。一到昆明,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最后一个南明政权到这时候彻底灭亡。
南明共有四个政权,年号分别是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前后共历18年。
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他的四个义子是孙可望、 李定国 、刘文秀、艾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