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年,隋军平定南陈,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局面,隋文帝统一了全国。
作为开国之君,隋文帝吸取了历代因奢侈而亡国之帝王的教训,他以节俭著称于世,与民同甘共苦。
严于律己的隋文帝同样也不允许皇后与皇子们有任何奢侈的举动。皇后有一次去库中领一条绣带被他发现,毫不留情地训斥了皇后一通,皇后愧然地将绣带又交还库中。
太子杨勇喜好奢华,有一次,他又大摆宴席,歌舞弹唱,美姬如云,隋文帝得知以后,断然废除了杨勇的太子之位,立了平素总是显得异常俭朴的晋王杨广为太子。
对待自己以及皇室成员、文武百官如此严格的隋文帝,却废除了过去严苛的法律,制定了新律,即开皇律,减轻了刑罚,取消了宫刑、辕刑、枭首、鞭刑和孥戮连坐等酷刑。
勤政爱民的隋文帝深知暴虐的统治不得人心的道理,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减轻人民的负担。
首先,他减轻封建剥削,缩短农民服兵役和徭役的年限。其次,他减少了农民的服役时间,以前成年男子每年必须服役30天至45天,隋文帝减为20天,比北朝时期减少了一半左右。
592年,朝廷府库堆满了粮食,文帝下诏,令河北、山东当年的田租减收一份。五年以后,全国的府库无不盈积谷粮,文帝再次下诏,令全国当年的赋税全免,以奖赐黎民百姓。
隋文帝居安思危下令在全国设置义仓,作为救灾之用。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农民交纳一些粮食,放在义仓,由本地官员管理,一旦灾荒出现,便开仓放粮,这样,无论年景的好坏,百姓的生活都有保障。
在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隋文帝还统一了货币与度量衡。这两项措施促使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市更加繁荣。
隋文帝还有一项重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科举制度。隋以前一直奉行汉代的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即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而不像以前那样推荐的方式选取官员。
经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隋朝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持续增长,国库充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隋文帝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后世的许多制度都是由此沿袭而来的。
隋朝的社会发展为此后我国的封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点上,隋文帝杨坚功不可没。
开皇律:是 隋文帝 总结魏晋南北朝的立法经验,修改制订的一部封建制法律。是《 唐律 》的制定基础,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实是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帝贬杨俊
隋文帝三儿子杨俊自恃灭陈时立下战功,生活也越来越奢侈。他模仿皇宫建造自己的宫殿。
隋文帝知道以后,下令罢免了杨俊的官职,并将他幽禁起来。许多大臣都为杨俊说情,隋文帝根本不听大臣们的求情。又悔又怕的杨俊没过几天竟然病死了。有人请求为他立个石碑,隋文帝不允,并且命令将杨俊府中奢侈豪华的装饰全部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