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1 秦王政称始皇帝

秦王政灭六国后把国都定于咸阳。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如再延用过去“王”的称号就不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便与群臣商议,更换名号。

李斯等人说:“过去五帝管理的地方,也不过一千里。如今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王比五帝强多了!古时有天皇、地皇、人皇,人皇最高贵。大王就称做人皇吧!”

秦王政对人皇还不满足,就将三皇中的“皇”字和五帝中的“帝”字加起来,称为皇帝。他认为秦朝从自己开始称帝,会二世、三世,至于万世永远传下去,于是便自称“始皇帝”,后来人们就称他为秦始皇了。

秦统一以后,天下应当如何治理?丞相王绾对秦始皇说:“六国诸侯刚刚被灭不久,原先的燕国、齐国、楚国离京城都很远,如果不在那里分封王侯,恐怕那些地方很难控制得住,您不如把几个皇子分封到那些地方去做王,协助陛下统治天下。”

李斯反对王绾分封的建议,他说:“当年周武王得到天下以后,曾经大封子弟功臣为诸侯,后来诸侯之间关系越来越疏远。如今陛下统一了天下,可以在全国设置郡县。子弟功臣多多赏赐些赋税钱财,不要分封诸侯,这样就容易控制了。”

秦始皇决定采纳李斯的意见,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划分为36郡以下设县。秦始皇还规定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几个重要的官职,协助皇帝治理国家。所有这些官员都归皇帝任免和调动,从国库里领取薪俸,一概不得世袭。

秦始皇规定:以后一律使用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铜钱,各国的旧货币全都作废,不许再在市面上流通。

原先六国的度量衡也是不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等,也不大一样。如果一个国家的度量衡和一个的政权不相适应,对人们的生活来说就也太不方便了。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全国的尺寸、升斗斤两都得一律,这就克服了过去那种换算混乱的局面。

原先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各不相同,车辆有大有小,道路有宽有窄。在统一的局面下,这样也显得太不方便了。于是秦始皇又下令,一要“车同轨”,二要修驰道。

修驰道就是修筑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大路。全国的交通就方便得多了,也便利了各地之间的文化往来与经济联系。

战国时期的文字统一。秦始皇又下了“书同文”的命令。政府规定了一种叫做小篆的字体,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

后来又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隶书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秦始皇施行“书同文”后,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