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体制、统一度量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巩固了秦国的统治。但有不少读书人士喜欢谈论政事,话题往往触及秦朝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借一些学者政见纷争之际,向秦始皇提出焚百家书、杜绝混乱思想的建议。
于是秦始皇决定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焚书的具体办法是: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在命令下达的30内,都要缴到地方官那里去焚毁。以后还有偷偷谈论古书内容的,处死刑;借古论今攻击当前政治的,全家都要处死。官吏知情不告发的,判处同样的罪。
秦朝以前的许多历史事实和学术思想著作从此失传。这是秦始皇摧残中国文化的一大暴行。
秦始皇下令焚书,使得许多读书人都非常反感,不仅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反对秦始皇的暴行,连一些在朝廷里的博士,也都在暗地里议论,说秦始皇这样摧残文化,做得太过分了。
公元前212年,有两个替秦始皇求不死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偷偷地议论说:“秦始皇这个人,十分残暴,他专靠残酷的刑罚来统治天下,他对谁也不信任,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由他自己亲自来决定。像他这样贪图权势的人,我们还是不要为他求仙药的好。”
他们两个人偷偷地带着从秦始皇那里领来的钱财,逃走了。
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侯生、卢生还居然逃走了,十分生气,决定要狠狠地惩治他们。
于是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叫御史大夫去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被抓去审问的人,受不了残酷的刑罚,为了给自己开脱,就一个一个的牵连了他的人,攀来攀去查出来有460多个方士和儒生犯有嫌疑。
秦始皇一怒之下,也不查证核实,就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个大坑,把他们全都给活埋了。其实460多人当中大多数人都是含冤死去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但是他的焚书,既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坑儒,又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从此以后,秦朝宫廷里真正有学问的人大大减少,而那些专会欺上瞒下的奸贼如赵高之流,逐渐成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秦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秦记》:这部史书就是由历代秦国史官通过不断记录而积累成书的。记事当起于非子受封为周王朝附庸,终于子婴车裂赵高或其稍后。
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六国的时候时有博士。唐朝时期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