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张苍劝农立本

刘邦的谋臣除了张良外,以文人身份加入的谋臣张苍也是功劳显著。

张苍生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大学问家荀子的高徒,他的两位师哥就是法家创始人韩非子和秦国丞相李斯。比起这二位名气大的师哥,张苍却是默默无闻,淡泊名利,就是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

他睡觉的时候脑袋边要放着书,吃饭的时候边吃饭边看书,尤其爱研究算数,走路的时候想起算数就会蹲下来验算。有时候蹲到太阳下山了都不起身走。

这个性情单纯的学问家,早年生活也极其平淡,一直在秦朝做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过着老实巴交的生活。后来因为不小心犯了事,只好逃回老家阳武了。秦末,刘邦的军队经过阳武时,张苍以文人之身投靠刘邦,以宾客的身份跟随刘邦打进南阳。

赵国大将陈余打跑常山王张耳,张耳投归汉王,汉王就任命张苍为常山的郡守。后张苍又跟随韩信攻打赵国,张苍擒获陈余。赵地被平定之后,汉王任命张苍为代国相国,防备边境敌寇。不久,又被调任赵国相国,辅佑赵王张耳。张耳死后,辅佐赵王张敖。然后又调任代国相国,辅佑代王。燕王臧荼(tú)谋反时,高祖带兵前去攻打,张苍以代国相国的身份跟随高祖攻打臧荼有功,在前201年被封为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后来,张苍被升任为管理财政的计相。一个月之后,张苍以列侯的爵位改任主计,通俗点说,就是汉朝的财神爷。他担任这个职务达四年之久。此时萧何担任相国,而张苍是从秦时就担任柱下史,非常熟悉天下的图书和各种簿籍,再加上他很精通计算、乐律和历法,因此就命令他以列侯的爵位在相府办公,负责管理各郡国交上来的会计账簿。

淮南王黥(qing)谋反未成而逃跑,汉高祖就立他的儿子刘长作王,命令张苍为相国来辅佐他。十六年之后,张苍调任御史大夫。张苍和绛侯周勃等人共同尊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前176年,丞相灌婴去世,张苍继任为丞相。在这个西汉王朝休养生息的关键年月,丞相张苍发出了特殊的助力:先是顶着满朝文武压力,坚决主张废掉了盗铸钱令。又开放了国家所属的山泽丛林,允许私人开发。这两样被当时朝野骂惨的改革,却好似解锁一般,给西汉经济松了绑。

自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已有二十多年时间,当时正处在天下刚刚平定的时候,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是军人出身,唯独张苍从担任计相时起,就致力于探讨、订正音律和历法的工作。因为高祖是在十月入关、灭秦到达霸上的,所以原来秦代以十月为一年开端的旧历法依然沿袭。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运转的情形,认为汉朝正值水德旺盛的时期,所以仍然像秦朝那样崇尚黑色。

张苍还吹奏律管,调整乐调,使其合于五声八音,以此类推,来制定律令。并且由此制定出各种器物的度量标准,以作为天下百工的规范。在他担任丞相一职时期,终于把这一切都完成了。所以整个汉代研究音律历法的学者,都师承张苍。而张苍这个人本来就喜欢图书,再加上他什么书都读,什么学问都精通,尤其擅长音律和历法。

张苍对于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安国侯王陵感恩戴德。等到张苍当了高官之后,经常把王陵当作父亲一般侍奉。王陵死后,张苍已经是丞相了,但是每逢五天一休假的时候,总是先拜见王陵夫人,献上美食之后,才敢回家。

张苍担任丞相十几年之后,鲁国有个人叫公孙臣,他上书给皇帝,说汉朝属于土德旺盛时期,其征兆是不久将要有黄龙出现。皇帝下诏把此议交给张苍审鉴,张苍认为汉受命符应是河决金堤,就把议案放到一边没有重视处理。第二年夏天,黄龙果然出现在天水郡的成纪县。文帝就把公孙臣召到了朝廷,并任命他为博士,让他负责草拟顺应土德的历法制度,同时,改定元年。丞相张苍因此被贬斥,从此推说年老多病,不再上朝。

张苍曾保举某人作中侯官,但这个人利用不正当手段大搞谋求自己私利的事,皇帝以此责备张苍,张苍就告病退职了。前后算起来,张苍总共做了十五年的丞相才去职,在前152年时去世,谥号为文。

张苍西汉初年以代相之职平定燕王臧荼叛乱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北平侯。萧何任丞相时,张苍因“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善用律历”,以列侯居相府。汉文帝时始任丞相,在相位十五年。

他是一位政治家,强调“劝农立本”,发展农业生产,在“文景之治”的盛世中起过重要作用;他还是一位律历家和数学家,为西汉王朝制定历法与度量衡程式。

他删补校正的《九章算术》,包括了我国的古典算术、代数和几何学,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